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婕 晏向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12-2017,共6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信号通路能够感受一系列细胞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如氨基酸浓度、能量水平、生长因子等进而调节细胞生长。氨基酸不仅是合成蛋白质的底物,也可作为信号分子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促进蛋白质合成。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信号通路能够感受一系列细胞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如氨基酸浓度、能量水平、生长因子等进而调节细胞生长。氨基酸不仅是合成蛋白质的底物,也可作为信号分子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促进蛋白质合成。溶酶体是氨基酸激活mTORC1信号通路过程中一个重要细胞器,mTORC1感应氨基酸的上游信号通路需要溶酶体相关蛋白及胞浆蛋白的参与完成。本文综述了氨基酸调节mTORC1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为营养因子调控蛋白质合成的关键通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Ragulator RAG GTPASE GATOR Sestrins 亮氨酰tRNA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介导的自噬对骨代谢的调控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俊瑾 周佳琦 伍颖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mTORC)1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形成的一种复合物,在细胞合成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参与调控的自噬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自噬是细胞降解损坏的蛋白质或细胞器并将其循环利用的过程。随着对mTORC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mTORC)1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形成的一种复合物,在细胞合成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参与调控的自噬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自噬是细胞降解损坏的蛋白质或细胞器并将其循环利用的过程。随着对mTORC1/自噬效应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骨代谢方面的调控作用愈发凸显。本文就mTORC1介导的自噬通路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相关细胞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骨代谢的生物学机制和骨组织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复合 自噬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自噬信号通路的营养感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晨 赵彦光 赵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02-4508,共7页
自噬是将异常蛋白及细胞器运送至溶酶体降解的动态代谢,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正常生理过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通路感应营养物质变化,调控细胞自噬,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态。mTORC1位于该信号通... 自噬是将异常蛋白及细胞器运送至溶酶体降解的动态代谢,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正常生理过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通路感应营养物质变化,调控细胞自噬,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态。mTORC1位于该信号通道中心,既能受通路上游信号因子单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AMPK)的调控,又可启动下游失调51样激酶1(ULK1)复合物,发挥核心功能。细胞内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质水平变化会改变AMPK、mTORC1、ULK1活性状态,这些物质相互交叉或反馈诱导引起生理响应。本文围绕mTORC1自噬信号通路营养物质感应机理展开论述,探讨氨基酸、葡萄糖、脂质这些营养物质调节自噬的分子机制,为试图通过分子营养调控手段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复合物1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江克华 宋兴福 董自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71-1474,共4页
小分子抑制剂选择性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前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靶点,最近研究发现mTORC2的活性在多种肿瘤的形成和侵袭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mTORC2... 小分子抑制剂选择性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前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靶点,最近研究发现mTORC2的活性在多种肿瘤的形成和侵袭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mTORC2抑制剂靶向治疗肿瘤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就mTORC2的生物学特性及以mTORC2为靶点治疗肿瘤的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复合物2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蛋白激酶B 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对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马瑞洁 谭雅芹 周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检测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异常活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 目的:检测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异常活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外源性IGF1、LY294002、雷帕霉素评估IGF-PI3K/mTOR信号通路在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构建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情况。结果:与单独培养的T细胞比较,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能促进TNF-α的分泌(P<0.05),而对IL-2的分泌无明显影响;而IGF1-PI3K/mTOR通路可减少共培养环境中IL-2和TNF-α水平(P<0.05)。结论: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可调控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凋亡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师佳佳 贾晓辉 +4 位作者 李晓红 成志勇 魏晓璇 孙立红 刘泽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85-389,共5页
本研究探讨雷帕霉素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体外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于RPMI8226细胞不同时间,应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半定量PCR检测雷帕霉素... 本研究探讨雷帕霉素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体外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于RPMI8226细胞不同时间,应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半定量PCR检测雷帕霉素干预RPMI8226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XCR4mRNA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RPMI8226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显示细胞阻滞于G0/G1期,G2/M期比例降低,cyclinD1、CXCR4和mTORmRNA表达下调。结论:雷帕霉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下调mTOR及cyclinD1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通过下调细胞CXCR4的表达,减少骨髓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黏附及趋化作用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素 骨髓瘤 RPMI8226细胞系 CXCR4 细胞周期蛋白D1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促进哮喘调节性T细胞分化及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华良 周燕 王利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哮喘调节性T细胞体外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哮喘模型。采用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收集哮喘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脾CD4^(+)CD25^(-)T细胞,进一步分为三组,其中模型对照组予转化生长因子β(TGF-...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哮喘调节性T细胞体外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哮喘模型。采用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收集哮喘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脾CD4^(+)CD25^(-)T细胞,进一步分为三组,其中模型对照组予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IL)-2,雷帕霉素组予TGF-β、IL-2的同时用雷帕霉素(终浓度为500 nmol/L)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水平和CD4(+)CD25^(-)T细胞增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mTORC)1/2通路相关蛋白S6、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组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CD4(+)CD25^(-) T细胞增殖水平降低,mTORC1/2信号通路下游S6、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其在一定程度上与抑制mTORCl/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霉素 调节性T细胞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分化 增殖 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复元益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
8
作者 杜若飞 马慧芬 +3 位作者 王自闯 贾亚泉 张振强 宋军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61-1671,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复元益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通过水迷宫评价携带5个转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5×FAD)小鼠学习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病理,透射电镜观...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复元益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通过水迷宫评价携带5个转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5×FAD)小鼠学习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病理,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MS)表征复元益肾方化学成分,筛选其与AD共有靶点,构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mTO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己糖激酶2(HK2)、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元益肾方组可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P<0.05),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1)和目标象限时间(P<0.01),明显下调海马区和皮质区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P<0.01),增加神经元数量,减少Aβ斑块沉积,改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胞质形态。复元益肾方经LC-MS检测得到145种成分,与AD共有靶点320个;GO富集分析得到2 832条生物过程、152条细胞组分、293条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198条信号通路,涉及HIF-1α通路、P53通路、mTOR通路等。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复元益肾方组p-mTOR/mTOR、HIF-1α、HK2、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复元益肾方减少Aβ斑块沉积,改善神经元损伤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发挥治疗A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mTOR/mTOR、HIF-1α、HK2、P53等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复元益肾方 网络药理学 小胶质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抑癌基因53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己糖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mTOR和p-4EBP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菊新 李丹丹 邹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8-170,共3页
关键词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2A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若兰 张越 +2 位作者 俞润华 丁泽宇 黄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0-1535,共6页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一种丝/苏氨酸磷酸酶,由A、B、C共3种亚基组成。研究显示,PP2A可通过催化蛋白质的去磷酸化反应,参与多种酶及转录因子的调控,在能量代谢、DNA损伤与修复、蛋白质翻译、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一种丝/苏氨酸磷酸酶,由A、B、C共3种亚基组成。研究显示,PP2A可通过催化蛋白质的去磷酸化反应,参与多种酶及转录因子的调控,在能量代谢、DNA损伤与修复、蛋白质翻译、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PP2A的结构与调控、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在相关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 能量代谢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复合 叉头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questosome 1/p62蛋白在癫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沁芮 张碧 秦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癫痫(epilepsy)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脑疾病,反复的癫痫发作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实践中约有三分之一病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饱受反复惊厥发作的痛苦,亟需寻找新的治疗干预措施。研究发现,作为自噬... 癫痫(epilepsy)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脑疾病,反复的癫痫发作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实践中约有三分之一病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饱受反复惊厥发作的痛苦,亟需寻找新的治疗干预措施。研究发现,作为自噬关键分子的Sequestosome 1/p62可能通过其多功能结构域参与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通路及炎症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索p62蛋白在癫痫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62蛋白结构及功能进行探讨,并对其在癫痫中的可能作用、相关机制及潜在治疗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p62蛋白 自噬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复合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糖络丸通过AMPK/mTOR/ULK1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苏蓓蓓 杨丽霞 +5 位作者 梁永林 朱向东 杨霞 薛春霞 章溥 裴晓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组(1.5 mg·kg^(-1)·d^(-1)),DHT高、中、低剂量组(3.6、1.8、0.9 g·kg^(-1)·d^(-1)),每组8只;另取10只C57BL/KSJ-db/d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周,1次/d。于给药0、4、8、10周固定时间,禁食不禁水12 h,取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于给药0、5、10周末收集尿液检测尿中白蛋白、肌酐含量,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给药10周后,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总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p-AMPK、p-mTOR及p-ULK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的表达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达格列净组和DHT组小鼠FBG、ACR、24 h尿总蛋白均降低,Scr、BUN无统计学差异;肾组织中p-AMPK、p-ULK1表达水平升高,p-mTOR表达水平降低及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P62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肾小球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肾脏病理损害减轻;透射电镜显示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结论:DHT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足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延缓DN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糖络丸 糖尿病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unc-51样激酶1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糖脂毒性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3
作者 张志扬 刘芬 +5 位作者 张雪鹤 房彬彬 张冀鑫 谢骞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以及小干扰RNA(si-RNA)干预的高糖高脂+si-MALAT1组、高糖高脂+s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si-MAPK1)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MAPK1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线粒体融合分裂、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定位检测自噬及溶酶体相关蛋白的荧光共定位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数目;线粒体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细胞增殖及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中新生血管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的MALAT1 mRNA、磷酸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p-MAPK1)的表达水平增加,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LAT1组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螯合体1(p62)、ROS、剪切后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MAPK1的表达水平均下降,线粒体融合蛋白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BCL-2、p-mTOR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均<0.05;LC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的荧光共定位阳性颗粒增加(P均<0.01),溶酶体数目减少;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均增加(P均<0.01)。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PK1组内皮细胞中p-MAPK1的表达下降,p-mTOR的表达上升(P均<0.01)。结论:抑制MALAT1表达,可降低糖脂毒性环境中线粒体的自噬水平,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及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可能与调节MAPK1/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糖脂毒性 内皮细胞功能 线粒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P7/mTORC1信号通路探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
14
作者 丁璐 柳红英 +1 位作者 王卉 范桄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9-2235,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在具有C57BL/6J遗传背景的MMP7敲除(MMP7-KO)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中诱导脓毒症。采用外源性MMP7重组蛋白对MMP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在具有C57BL/6J遗传背景的MMP7敲除(MMP7-KO)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中诱导脓毒症。采用外源性MMP7重组蛋白对MMP7-KO小鼠进行预处理。通过脂多糖(LPS)刺激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8建立体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MP7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表达。HE和TUNEL染色评估小鼠的肾损伤。Hoechst 33342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在CLP后6 h肾脏组织中MMP7蛋白表达降低,这种降低趋势持续到48 h。MMP7-KO的CLP组小鼠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和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显著高于WT的CLP组(P<0.01)。MMP7重组蛋白孵育可很大程度上降低LPS诱导的HKC-8细胞凋亡。LPS诱导了HKC-8细胞的mTORC1表达,而MMP7可以抑制mTORC1表达。MMP7能够明显促进mTORC1降解,产生分子量为18 kD的较小片段。此外,MMP抑制剂II(一种MMP7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MMP7介导的mTORC1降解。接受外源性MMP7的MMP7-KO小鼠CLP后24 h的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和mTORC1蛋白表达均较载体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脓毒症时,小鼠肾脏MMP7的表达降低。外源性MMP7可通过降解mTORC1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通过mTORC1/uPAR途径促进足细胞移动 被引量:5
15
作者 谈晓凡 陈源汉 +7 位作者 俞春萍 赖宇雄 张丽 赵星辰 张鸿 林婷 李锐钊 史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2-2237,共6页
目的:足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 TORC1)活化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我们前期在db/db小鼠中观察到调控足细胞活动度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 PAR)表达增加。本研究旨在研究晚期糖基化处理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 目的:足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 TORC1)活化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我们前期在db/db小鼠中观察到调控足细胞活动度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 PAR)表达增加。本研究旨在研究晚期糖基化处理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对m TORC1、u PAR和足细胞活动度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分子联系。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TT法和免疫荧光分析各刺激物及干预剂对足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骨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对照组、对照BSA组及AGE-BSA处理组m TORC1的活性及u PAR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足细胞的活动度。进一步采用雷帕霉素抑制AGE-BSA组m TORC1的活性,观察u PAR和细胞活动性的改变。结果:在预设浓度及干预时间下各刺激物及干预剂对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骨架无明显影响。AGEBSA可上调足细胞m TORC1的活性和u PAR的水平,并促进足细胞移动。雷帕霉素能抑制AGE-BSA引起的u PAR表达水平的上调和细胞活动性的增强。结论:AGE-BSA可能通过m TORC1/u PAR途径导致足细胞移动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细胞移动性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1A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正武 王子康 何宋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Rab1A是RAB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小三磷酸鸟苷(GTP)酶,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的激活因子,已经被证实参与调节内质网至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随着Rab1A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发现Rab1A蛋白还参与信号传导、细胞迁移以及... Rab1A是RAB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小三磷酸鸟苷(GTP)酶,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的激活因子,已经被证实参与调节内质网至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随着Rab1A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发现Rab1A蛋白还参与信号传导、细胞迁移以及自体吞噬的调节。同时Rab1A异常表达也与一些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帕金森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道疾病等。而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Rab1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包括舌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及子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Rab1A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就Rab1A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1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信号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平滑肌细胞STIM1过表达上调Akt/mTOR通路并促进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芳 齐元麟 +3 位作者 王丹 王情 陈富华 林默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肺动脉高压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STIM1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别测定...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肺动脉高压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STIM1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别测定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STI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STIM1瞬时高表达的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蛋白印迹测定Akt/m TOR通路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组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重量指数(RVMI)均明显增高(P<0.01),形态学观察可见肺小动脉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管腔减小;MCT组大鼠STIM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大鼠的2.19和1.66倍;STIM1瞬时过表达的动脉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生长速度加快;STIM1过表达可明显增加Akt、m TOR、p70-S6K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而对它们的蛋白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肺动脉高压发病中存在STIM1的过表达,STIM1可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Akt/mT 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动脉平滑肌细胞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细胞增殖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抑制外伤性癫痫鼠脑组织中mTORC1的表达发挥抗癫痫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波 谢延风 +4 位作者 石全红 但炜 詹彦 潘凉泽 胡铁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外伤性癫痫鼠中的抗癫痫效应及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 complex 1,m TORC1))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40只。模型...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外伤性癫痫鼠中的抗癫痫效应及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 complex 1,m TORC1))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40只。模型组与干预组构建大鼠皮质铁离子注射癫痫模型,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注射,干预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续14 d。各实验组于造模后6、24 h、3、7、14 d时间点进行相应实验。观察大鼠癫痫发作情况,记录大鼠皮层脑电图特点,透射电镜观察注射侧皮层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注射侧皮层m TORC1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程度(p-m TORC1),免疫组化法检测p-m TORC1蛋白在大鼠注射侧皮层中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未见癫痫发作,干预组较模型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发作程度明显减轻(P<0.05);脑电图提示干预组脑电波波幅及癫痫波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电镜见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变性、死亡等改变,干预组大鼠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基本正常;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 TORC1蛋白在模型组中各时间点磷酸化激活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术后24 h达到峰值,在干预组中p-m TORC1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m TORC1在对照组中低表达,模型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p-m TORC1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在外伤性癫痫大鼠中,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 TORC1磷酸化激活而发挥抗癫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复合物1 外伤性癫痫 三氯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通过PI3K/Akt/mTOR途径促进神经元活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甘娜 尹飞 +3 位作者 彭镜 吴丽文 何芳 陈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对神经元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IL-1β刺激体外培养的原代神经元,运用慢病毒转染shRNA使PI3K的p85亚基(PI3K-p85)沉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抑制剂雷帕霉...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对神经元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IL-1β刺激体外培养的原代神经元,运用慢病毒转染shRNA使PI3K的p85亚基(PI3K-p85)沉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预处理阻断m TOR、酪氨酸激酶家族抑制剂PP2抑制p85向IL-1受体I型(IL-1RI)募集等方式预处理神经元,检测PI3K-p85、与IL-1RI结合的PI3K-p85、p-Akt、p-p70S6K以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神经元内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利用FM4-64染色观察各组神经元突触胞吞情况。结果:利用IL-1β刺激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可增加细胞内PI3K-p85、p-Akt、p-p70S6K、MAP2以及与IL-1RI结合的PI3K-p85的水平(P<0.05),并且神经元突触的胞吞作用明显加剧(P<0.05);抑制PI3K-p85可以下调IL-1β所致的p-Akt、pp70S6k和MAP2水平增加(P<0.05),神经元突触的胞吞作用减弱(P<0.05);抑制m TOR也能下调IL-1β所致的PI3K-p85、p-Akt、p-p70S6K和MAP2水平增加(P<0.05),神经元突触的胞吞作用减弱(P<0.05);抑制p85亚基与IL-1RI的结合也可以下调IL-1β所致的p-Akt、p-p70S6K和MAP2水平增加(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β通过IL-1RI与PI3K-p85结合使PI3K-p85活化,进而磷酸化Akt和m TOR下游物质p70S6K,促进神经元突触增生及活化,这可能是内侧颞叶癫痫向慢性化进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内侧颞叶癫痫 神经元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LM1调控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海鹏 胡军 +3 位作者 姜敏 蔡若南 王俊巧 李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7,共11页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OLM1的表达,并分析肺腺癌组织中GOLM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肺上皮细胞系BEAS-2B及人肺腺癌H460、A549、PG49、H1299细胞系中GOLM1的表达。取对数生长期的肺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细胞未转染)、GOLM1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mall interfering RNA negative control,si-NC)组(细胞转染si-NC)、GOLM1小干扰RNA(GOLM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GOLM1)组(细胞转染si-GOL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组[10μmol/L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剂IGF-1处理30 min]和si-GOLM1+IGF-1组(10μmol/L的IGF-1处理30 min后再转染si-GOLM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ALB/c裸小鼠右侧皮下注射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组、si-NC组、si-GOLM1组、IGF-1组和si-GOLM1+IGF-1组,每组6只,注射6周后处死裸小鼠,收集肿瘤并测量肿瘤的质量和体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GOLM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GOLM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肺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BEAS-2B细胞比较,人肺腺癌H460、A549、PG49、H1299细胞中GOLM1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因此选用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组、si-NC组比较,si-GOLM1组肺腺癌A549细胞的吸光度(D)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GOLM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GF-1组肺腺癌A549细胞除GOLM1无显著性变化(P>0.05)外,其余对应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si-GOLM1组比较,si-GOLM1+IGF-1组肺腺癌A549细胞的D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GOLM1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si-NC组比较,si-GOLM1组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显著降低,IGF-1组裸鼠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显著升高(P<0.05)。与si-GOLM1组比较,si-GOLM1+IGF-1组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显著升高(P<0.05)。结论:沉默GOLM1基因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蛋白1 肺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