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彦苍 宁钰 +7 位作者 石华旺 冯胜雷 张晓雄 张春元 于铠源 朱骥 靳子栋 乔威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24,共14页
【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底泥的高值化利用率,拟使用水库底泥来制备泡沫混凝土,以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为变量【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响应曲面法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变量对水库底泥泡沫混... 【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底泥的高值化利用率,拟使用水库底泥来制备泡沫混凝土,以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为变量【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响应曲面法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变量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SEM和XRD探究了底泥泡沫混凝土微观结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影响顺序为:水胶比>泡沫掺量>底泥掺量,而导热系数的影响顺序为: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随着水胶比增加,抗压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导热系数逐渐降低。增加泡沫和底泥掺量会导致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下降。孔隙率与导热系数呈现负相关,符合指数模型。【结论】经优化配比,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在水胶比0.4、底泥掺量30%、泡沫掺量4.2%条件下制备,其28 d抗压强度为18.19 MPa,导热系数为0.1214W/(m·K),表观密度为701.2 kg/m^(3)。微观结果分析表明,底泥掺入量为30%条件下,试块内部物相结合紧密,孔隙分布均匀。研究成果为水库底泥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底泥 泡沫混凝土 响应曲面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影响因素 水胶比 SEM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响应法的开沟施肥装置优化设计
2
作者 黄敞 王玲玲 +2 位作者 郑勇 黎土煜 刘友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8,共8页
为进一步优化开沟施肥装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法,综合探究了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和转盘转速3个影响因素对施肥规律的影响,以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为响应值,确定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影... 为进一步优化开沟施肥装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法,综合探究了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和转盘转速3个影响因素对施肥规律的影响,以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为响应值,确定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的3个关键影响因子的影响顺序均为转盘转速>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优化方案为:刮板深度33.53 mm、施肥机前进速度0.65 m/s、转盘转速5.95 r/min时,以最优参数组合得到的施肥效率为15.00 g/s、施肥密度为25.00 g/m。在此条件下,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5.88%~+16.93%,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一致。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开沟施肥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排肥规律,为精准化、智能化施肥机械关键部件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装置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参数优化 曲面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石墨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与优化
3
作者 周玉海 王成勇 +3 位作者 乔西铭 李伟秋 李文红 陈守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为改善石墨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质量,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铣削实验,选取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速度和超声振幅作为输入参数,将表面粗糙度Ra作为输出参数,进而构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加工工艺参数... 为改善石墨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质量,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铣削实验,选取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速度和超声振幅作为输入参数,将表面粗糙度Ra作为输出参数,进而构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加工参数。使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回归模型,其校正系数为95.98%,表面粗糙度回归模型显著、可靠性好。研究结论显示,超声振幅A对石墨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随切削速度增大Ra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切削宽度增大Ra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进给速度增大Ra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经优化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表面粗糙度Ra最小的最优组合切削参数:切削速度为180 m/min,切削深度为1 mm,进给速度为1146 mm/min,超声振幅为1.4μm,所得优化工艺参数为企业加工石墨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石墨 响应曲面 表面粗糙度 二阶回归模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氧化锌还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昶浩 陈为亮 +4 位作者 金诗尧 杨长江 李云 闵小波 曾平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以铅锌烧结矿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氧化锌还原过程的影响。首先,选定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炭量这3个工艺参数作为影响因子,以锌还原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设计出三因素... 本文以铅锌烧结矿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氧化锌还原过程的影响。首先,选定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炭量这3个工艺参数作为影响因子,以锌还原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设计出三因素五水平的优化实验方案;其次,对优化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氧化锌还原过程的回归模型;最后,利用回归模型对氧化锌还原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还原过程模型精度高,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锌还原率的影响显著,在还原温度为1 422 K、还原时间为18.7 min、2.94倍理论配炭量的优化条件下,锌还原率的预测值为94.13%,验证实验值为94.36%,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4%,说明优化方案准确、可靠,并达到了优化工艺参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还原 响应曲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盐酸加压浸出焙烧金精矿的工艺过程
5
作者 师兆忠 周华 +3 位作者 王丽 周永恒 刘进 韩艳霞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4,共8页
在一定条件下,盐酸浸出焙烧金精矿形成HCl-FeCl_(3)体系能够浸出金,可以实现金和铁等资源的同时资源化利用,消除氰化尾渣的排放,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盐酸加压浸出焙烧金精矿过程,同时探索了四个因... 在一定条件下,盐酸浸出焙烧金精矿形成HCl-FeCl_(3)体系能够浸出金,可以实现金和铁等资源的同时资源化利用,消除氰化尾渣的排放,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盐酸加压浸出焙烧金精矿过程,同时探索了四个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浸出率显著程度为:盐酸浓度>盐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优化工艺条件为:HCl浓度6 mol/L,HCl用量0.360 mol,温度180℃,时间66 min,金浸出率95.1%。经过拟合,建立了金浸出率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R^(2)=0.9667,P<0.0001,该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焙烧金精矿 响应曲面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增材制造Inconel 718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6
作者 宋善奇 金成哲 +1 位作者 李良良 鑫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的Inconel 718零件不满足技术要求时,需应用铣削等方法进行加工。本文以切削速度v_(c)、每齿进给量f_(z)和轴向切削深度a_(p)为切削参数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响应曲面法方案,建立了铣削增材制造I...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的Inconel 718零件不满足技术要求时,需应用铣削等方法进行加工。本文以切削速度v_(c)、每齿进给量f_(z)和轴向切削深度a_(p)为切削参数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响应曲面法方案,建立了铣削增材制造Inconel 718的响应分析模型,得到优化设计变量的响应函数解析式,研究了各优化设计变量的交互作用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切削力方差分析,模型R^(2)=0.954,P=0.0007<0.05,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各优化设计变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小按照每齿进给量>轴向切削深度>切削速度的顺序排列;以切削力为优化响应性能指标的最优切削参数组合为v_(c)=80 m/min,f_(z)=0.02 mm/z,a_(p)=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Inconel 718 铣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响应法的PDMS硅胶墨水增材制造工艺优化研究
7
作者 付哲 杨树峰 崔向佩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5,共6页
基于硫醇烯点击化学机理开发了PDMS硅胶墨水,利用气相二氧化硅颗粒增强了光敏PDMS硅胶墨水的初始剪应力,使其能通过挤出式打印方式成形。以二氧化硅颗粒的质量分数、紫外交联时间、紫外曝光距离为变量,交联强度为响应性指标建立回归方程... 基于硫醇烯点击化学机理开发了PDMS硅胶墨水,利用气相二氧化硅颗粒增强了光敏PDMS硅胶墨水的初始剪应力,使其能通过挤出式打印方式成形。以二氧化硅颗粒的质量分数、紫外交联时间、紫外曝光距离为变量,交联强度为响应性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对光敏PDMS硅胶墨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交联强度的影响顺序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紫外交联时间>紫外曝光距离;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6.8%,紫外交联时间156.8 s,紫外曝光距离35.0 mm,此时强度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分别为219.3 kPa和228.8 kPa,两者之间的误差率为4.2%。通过该工艺参数组合可实现PDMS硅胶墨水的高强度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硅胶 紫外交联 增材制造 曲面响应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沥青再生剂配比设计以及抗老化性能
8
作者 白中良 李萍 +3 位作者 王晖 李伟 张强 李宁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7-1618,共12页
沥青路面回收料由于老化程度不同,采用一种再生剂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其路用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针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选用基础油分、增塑剂、增黏树脂及抗老化材料为原材料,采用极差分析法及响应曲面法制备沥... 沥青路面回收料由于老化程度不同,采用一种再生剂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其路用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针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选用基础油分、增塑剂、增黏树脂及抗老化材料为原材料,采用极差分析法及响应曲面法制备沥青再生剂,通过闪点、差热-热重法、四组分分析等测试对再生剂性能进行分析,并且对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以及流变性能等进行测试,验证其抗老化性能以及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响应曲面法结合极差分析法可以有效提高多影响因素下再生剂配比设计;随着沥青老化程度的增加,所需再生剂中增黏树脂的含量会降低、增塑剂的含量会增大,再生剂中应具有45%以上的重质组分保证再生剂的热稳定性;残留针入度以及延度可以对再生剂的抗老化的性能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再生剂 响应曲面 热稳定性 抗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A356铝硅合金插铣参数优化
9
作者 高珠力 金成哲 +1 位作者 史佳星 刘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6,共5页
A356铝硅合金在插铣加工中会产生较大切削力,降低已加工表面质量,影响插铣加工效率。为减小插铣切削力并增大切削效率,通过插铣切削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以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步距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作为响应性能指标,建立插铣A... A356铝硅合金在插铣加工中会产生较大切削力,降低已加工表面质量,影响插铣加工效率。为减小插铣切削力并增大切削效率,通过插铣切削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以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步距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作为响应性能指标,建立插铣A356铝硅合金切削力的响应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切削力回归模型显著性P值和R^(2)值计算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在选定的插铣参数下,步距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每齿进给量,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小。通过交互作用三维响应面图,确定低切削力和高切削效率下的最优切削参数组合为切削速度v_(c)=120 m/min,每齿进给量f_(z)=0.15 mm/z,步距a_(s)=0.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 A356铝硅合金 插铣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凸轮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明阳 赵锦国 +5 位作者 周康康 徐刚强 李孝禄 朱彦康 陈源 梁明轩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目标响应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建立工件瞬时材料去除率模型;以最小化磨削振动、表面粗糙度及最大化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利用综合函数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砂轮线速度80.6731 m/s、工件转速35 r/min、磨削深度30μm的工况下,磨削振动减少了20.8%,凸轮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1.88%,材料去除率增加了22.739 mm3/s。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磨削后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元素成分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砂轮线速度较小而工件转速及磨削深度较大时,凸轮表面缺陷和形变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磨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 粒子群优化算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Fe-BiOBr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李稳 刘志英 徐炎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OBr(BOB)和Fe-BiOBr(Fe-BOB)光催化材料,运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BOB和Fe-BOB光催化材料在...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OBr(BOB)和Fe-BiOBr(Fe-BOB)光催化材料,运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BOB和Fe-BOB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性能,分析其降解机制,同时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可见光下Fe-BOB降解MB的条件参数。结果表明:在BOB中成功掺杂了Fe,在Fe-BOB降解MB光催化反应体系中,活性物质·O_(2)^(-)和h^(+)在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降解的最优条件为MB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5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225 mg、pH为2.5,经验证,MB降解率的预测值(98.7%)与实验值(98.2%)接近,响应曲面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iOBr 光催化 Box-Behnken响应曲面 亚甲基蓝(MB)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金绿宝石型铍矿中铍浸出率实验研究
12
作者 庞丹丹 姜琴 崔传发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新疆某地金绿宝石型铍矿中铍质量分数0.102%,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以硫酸为浸出剂,对铍进行酸浸实验研究,通过响应曲面法,利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了影响浸出效果的3个主要因素(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以及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 新疆某地金绿宝石型铍矿中铍质量分数0.102%,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以硫酸为浸出剂,对铍进行酸浸实验研究,通过响应曲面法,利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了影响浸出效果的3个主要因素(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以及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该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3 h、硫酸质量浓度50%、液固比3.2∶1、浸出时间4.8 h、浸出温度90℃,此条件下铍浸出率预测值为89.73%,3组平行实验铍浸出率平均值为89.10%,二者偏差较小,表明模型准确。浸出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该浸出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0.4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矿 金绿宝石 硫酸浸出 响应曲面 浸出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毛乌素沙地柠条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作者 王志军 于海云 勾芒芒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80-85,共6页
植物茎流作为植物蒸散作用的水分来源,是植物水分消耗的直观量化监测指标。为研究沙地灌木的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利用ECA-YL04茎流量测定仪对毛乌素沙地柠条茎流进行了连续监测,同步观测试验地气象因子与土壤含水量,分析柠条... 植物茎流作为植物蒸散作用的水分来源,是植物水分消耗的直观量化监测指标。为研究沙地灌木的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利用ECA-YL04茎流量测定仪对毛乌素沙地柠条茎流进行了连续监测,同步观测试验地气象因子与土壤含水量,分析柠条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并分析各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①柠条茎流速率日变化呈宽峰型变化趋势,茎流速率与环境温度、太阳辐照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②各环境因子对柠条茎流速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太阳辐照度>土壤含水量>环境温度>空气湿度;③柠条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响应曲面回归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为5.93%;④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交互性,太阳辐照度与土壤含水量、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茎流速率 环境因子 响应曲面 太阳辐照度 土壤含水量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工艺研究
14
作者 李俊 周兆安 +2 位作者 刘小文 毛谙章 周爱青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降低废盐炭化除COD处理的能耗,采用金属催化有机物热分解技术,研究了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工艺,考察了Cu^(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废盐炭化过程除COD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建模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Cu^(2+)催化... 为降低废盐炭化除COD处理的能耗,采用金属催化有机物热分解技术,研究了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工艺,考察了Cu^(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废盐炭化过程除COD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建模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效果明显,可在较低温度下得到较高的COD去除率,未加催化剂炭化时,550℃炭化的废盐COD去除率为90.45%,添加催化剂后,350℃炭化的废盐COD去除率可达92.20%,降温效果显著;影响COD去除率的显著性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Cu^(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响应曲面法优化废盐炭化建立的数学模型,其拟合值与实验验证结果的吻合度高,优化后最佳工艺参数为Cu^(2+)用量为0.4%、反应温度为450℃、反应时间为0.7 h,此时COD去除率预测值为98.53%,通过3次实验验证,实际COD去除率均值为98.55%,与模型相差0.02%,说明优化条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盐 低温炭化 除COD 催化热解 响应曲面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陶瓷--金属钎焊平面度的分析
15
作者 王光辉 刘旭 +2 位作者 张玉 田皓 宋晓国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陶瓷—金属封装作为电子真空器件中的关键工艺在集成电路封装,医疗设备、国防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连接后的平面度决定了芯片的可靠性,预测并控制封装后陶瓷平面度变化对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一种高温共烧陶瓷—金属结构... 陶瓷—金属封装作为电子真空器件中的关键工艺在集成电路封装,医疗设备、国防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连接后的平面度决定了芯片的可靠性,预测并控制封装后陶瓷平面度变化对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一种高温共烧陶瓷—金属结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陶瓷金属钎焊的试验进行设计,以同时研究多个试验变量对陶瓷金属钎焊平面度的影响.将钎焊前后陶瓷平面度变化作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composite design,CCD)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研究了陶瓷尺寸、金属尺寸对平面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陶瓷高度或者减小陶瓷边长、墙体厚度均使平面度变化减小;同时发现陶瓷尺寸对平面度影响较为显著,而墙体厚度对平面度影响作用较小,该结果为陶瓷钎焊平面度的预测及控制提供了参考.创新点:(1)研究了陶瓷尺寸金属尺寸对陶瓷—金属钎焊后平面度变化的影响规律.(2)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陶瓷—金属钎焊平面度与各试验参数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封装 平面度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TCCA高效浸出含碳加压氧化渣
16
作者 牛会群 许家宁 +1 位作者 杨洪英 佟琳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6-2844,共9页
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体系,对三氯异氰尿酸(TCCA)浸出含碳加压氧化渣进行条件优化,分析TCCA浓度、NaCl质量浓度、浸出温度和液固比对浸金行为的交互作用及浸金率的影响,并以浸金率为响应值,建立各因素与... 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体系,对三氯异氰尿酸(TCCA)浸出含碳加压氧化渣进行条件优化,分析TCCA浓度、NaCl质量浓度、浸出温度和液固比对浸金行为的交互作用及浸金率的影响,并以浸金率为响应值,建立各因素与浸金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以进行方差检验分析,优化TCCA浸出条件参数。结果显示,浸金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可信度高、拟合程度好、试验误差小,TCCA浓度、NaCl质量浓度和浸出温度对浸金率具有显著影响。最优浸出条件为:TCCA浓度0.25 mol/L、NaCl质量浓度31.87 g/L、浸出温度30.4℃、液固比6∶1(mL∶g)。此条件下,模型浸金率的预测值为88.76%,实际浸金率平均值为88.49%,与预测值偏差为0.3%,模型准确度高。因此,TCCA浸出含碳加压氧化渣的优化条件是可行且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加压氧化渣 TCCA浸出 响应曲面 浸金率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催化氧化处理MDEA废水
17
作者 温福 李阳 +2 位作者 王储 李敏 李晋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含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检修废水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生化抗性,是当前石油化工企业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电催化氧化技术可实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碳处理,适用于处理有机氮污染的含MDEA检修... 含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检修废水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生化抗性,是当前石油化工企业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电催化氧化技术可实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碳处理,适用于处理有机氮污染的含MDEA检修废水。基于响应曲面法,以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为影响因子,TN去除率和TOC去除率为响应值,建立了电催化氧化处理MDEA模拟废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模型预测最佳条件为初始pH 10.00、极板间距2.50 cm、电流密度90 mA/cm^(2),此条件下TN去除率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9.0%和95.9%,与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1.1%和1.5%,优化结果可信。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处理含MDEA的实际检修废水,TN去除率可保持90%以上,而TOC降解率仅61.6%,这是由废水中含有N-苄基二甲胺、苯并三唑及噻吩等难降解的含N、S杂环类化合物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N-甲基二乙醇胺 响应曲面 总有机碳 总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响应法的BK7材料超声辅助磨削边缘损伤研究
18
作者 魏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1,共8页
针对光学材料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崩边和裂纹等问题,提出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光学玻璃磨削边缘的损伤长度为响应性指标,通过曲面响应法建立回归预测方程,对主轴转速、磨削速度和振动幅值的交互作用和参数优化进行... 针对光学材料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崩边和裂纹等问题,提出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光学玻璃磨削边缘的损伤长度为响应性指标,通过曲面响应法建立回归预测方程,对主轴转速、磨削速度和振动幅值的交互作用和参数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崩边长度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进给速度、主轴转速、超声振幅。随着主轴转速升高和进给速度降低,崩边长度逐渐减小;当超声振幅增加时,崩边长度先减小后增大。崩边最小的工艺参数组合为:n=10000 r/min、v=60 mm/min、A_(m)=4μm,此时崩边长度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分别为69.1、67.7μm,模型和实验之间的误差率为2.0%;将最大崩边长度限制在100μm以下,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为:n=8662.9 r/min、v=137.7 mm/min、A_(m)=4.3μm,此时崩边长度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分别为96.5、93.8μm,模型和实验之间的误差率为2.8%,通过该工艺参数组合可实现光学玻璃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磨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磨削 BK7光学玻璃 边缘损伤 有限元仿真 曲面响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分析与改善路径——基于响应曲面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敏 韦雅倩 +2 位作者 何伟军 方雪 黄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9,共11页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程度。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二者分别以单独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生态敏感性,进而暴露出整体或区域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厘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程度。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二者分别以单独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生态敏感性,进而暴露出整体或区域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厘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分级进行改善,有利于提升地区生态环境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该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的气象、遥感和统计数据,构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因子,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分析各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单因子及交互作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并以包含生态和气候敏感性的复合敏感值为依据,划分优化区、管控区和治理区,探究了敏感值较高的治理区的改善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敏感值在时间上呈波动下降态势,2001—2020年总体下降了2.2%;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布局,与2001年相比,2020年重度敏感及以上的省份数量减少了7.1%。(2)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人口规模对不同省份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受单因子影响的省份占比分别为77.4%、67.7%和54.8%;因子交互作用中,负交互效应占比为69.6%,说明大部分因子对另一因子影响生态敏感性的效应产生反向作用。(3)为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态敏感性的负面影响,针对治理区内自然条件和发展速度不同的区域,需要有针对性地协调经济发展或人口增长,以确保在生态承载范围内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废旧三元锂电池黑粉酸浸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权朝明 王敏 +1 位作者 彭正军 逯启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085,1092,共6页
使用盐酸直接浸出废旧三元锂电池黑粉中的锂、镍、钴、锰,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考察反应温度、酸浓度、时间对4种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酸浸法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6 mol/L,固液比250 g/L,反应温度60℃,反... 使用盐酸直接浸出废旧三元锂电池黑粉中的锂、镍、钴、锰,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考察反应温度、酸浓度、时间对4种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酸浸法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6 mol/L,固液比250 g/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2次浸出后,锂浸出率为99.96%,镍浸出率为99.73%,钴浸出率99.90%,锰含量为9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三元锂电池 酸浸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