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信号处理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文瑞 陈鑫源 雷旭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0-942,共13页
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Simultaneous EEG-fMRI)整合了脑电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功能磁共振的高空间分辨率,是无创的大脑观测技术。但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信噪比过低、受试者舒适性差和数据融合困难等问题。本综述在介绍同步EEG-fMRI硬件系统... 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Simultaneous EEG-fMRI)整合了脑电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功能磁共振的高空间分辨率,是无创的大脑观测技术。但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信噪比过低、受试者舒适性差和数据融合困难等问题。本综述在介绍同步EEG-fMRI硬件系统的基础上,从EEG伪迹去除、基于EEG信息的fMRI分析、同步EEGfMRI的应用、未来研究前景四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信号处理方面的新突破。本文介绍了一个对强磁场环境下脑电的信号处理的技术分级框架,为此新技术的应用分流和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功能磁共振 信号处理 噪声去除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5-HT参与SⅠ及SⅡ脑区痛觉调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微微 张明 +3 位作者 王渊 金晨望 闫斌 麻少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193,共9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分别在施加色氨酸耗竭氨基酸混合物(TRP-)和配平氨基酸混合物(BAL)前后,对健康志愿者施加痛性电刺激,观察健康志愿者应用TRP-或BAL前后SⅠ区及SⅡ区的激活情况差异,探讨脑内5-羟色胺(5-HT)在SⅠ及S...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分别在施加色氨酸耗竭氨基酸混合物(TRP-)和配平氨基酸混合物(BAL)前后,对健康志愿者施加痛性电刺激,观察健康志愿者应用TRP-或BAL前后SⅠ区及SⅡ区的激活情况差异,探讨脑内5-羟色胺(5-HT)在SⅠ及SⅡ区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TRP-和BAL配方参照经典的Young氏方法。右利手健康志愿者6名,分别于服用TRP-和BAL前后施加1倍痛阈(服药前痛阈)电刺激,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显示服用TRP-或BAL前后SⅠ及SⅡ区的激活差异。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服用TRP-前后,双侧SⅠ区、SⅡ区均出现激活,其激活体积在服用TRP-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服用TRP-后,上述脑区激活体积增大;(2)服用BAL前后,上述脑区激活体积未见明显差异(P>0.05);(3)服用TRP-前后,志愿者1倍痛阈具有明显差异(P<0.01),服用TRP-后,志愿者痛阈明显降低。服用BAL前后,志愿者1倍痛阈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5-HT起着重要的镇痛作用。服用TRP-后引起急性色氨酸耗竭(ATD),可以降低脑内5-HT水平,引起志愿者痛阈降低。应用TRP-前后,SⅠ区,SⅡ区激活体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这些脑区不仅参与痛觉调控,而且可能直接参与5-HT对痛觉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 5-羟色胺 刺激 急性色氨酸耗竭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下肢电刺激对正常人大脑皮质影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霞 徐守宇 解光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电刺激肢体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8名健康男性右利腿志愿者,电刺激诱导右踝背屈运动,同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电刺激右踝背屈运动主要激活双侧的初级躯体运动区、双侧初级躯体感觉区、双侧次级躯体感觉... 目的探讨单侧电刺激肢体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8名健康男性右利腿志愿者,电刺激诱导右踝背屈运动,同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电刺激右踝背屈运动主要激活双侧的初级躯体运动区、双侧初级躯体感觉区、双侧次级躯体感觉区、双侧扣带回、同侧运动前区、对侧运动辅助区。结论单侧肢体电刺激引起的双侧大脑皮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单侧下肢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炎症性肠病患者核磁共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凡珺 潘星辰 佟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1-548,共8页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和炎症性肠病(IB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胃肠道疾病。FGID是一组非结构性改变的胃肠功能障碍,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较为常见;IBD是一组具有明确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和炎症性肠病(IB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胃肠道疾病。FGID是一组非结构性改变的胃肠功能障碍,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较为常见;IBD是一组具有明确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2种亚型。近年来,FGID和IBD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复发率,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神和心理状态异常等神经系统异常在FGID及IB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胃肠与精神疾病的共病现象来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沟通存在异常,脑-肠轴学说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若采用可量化的评估手段筛查和识别与FGID和IBD密切相关的关键脑区,并基于脑-肠轴学说对患者进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联合用药,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已为医生理解FGID和IBD神经系统变化提供了初步成果,但尚缺乏基于脑-肠轴神经影像学研究在胃肠道疾病中应用的系统性评价。本文就FGID和IBD患者的脑结构与脑功能改变和基于神经影像学分析脑-肠轴学说在FGID及IBD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未来基于脑-肠轴推动FGID和IBD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炎症性肠病 -肠轴 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功能连接耦合分析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方圣杰 刘再兴 +2 位作者 吴亚男 洪文军 徐蓉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3,129,共6页
脑卒中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构连接(structural connectivity,SC)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及其耦合分析在揭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 脑卒中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构连接(structural connectivity,SC)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及其耦合分析在揭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总结SC和FC的基本原理及其机制,阐述SC-FC耦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并重点探讨SC-FC耦合分析应用于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的作用。通过研究大脑SC和FC的耦合关系以深入探索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能够更加系统地分析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康复潜力的潜在神经影像学特征,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结构-功能连接耦合 神经影像学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影像学结构-功能耦合改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欣 王薇 +2 位作者 吴小三 田仰华 张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基于多参数的脑功能及脑结构MRI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影像学结构-功能耦合改变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CSVD患者60例及同期社区招募... 目的基于多参数的脑功能及脑结构MRI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影像学结构-功能耦合改变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CSVD患者60例及同期社区招募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利手相匹配的对照者47名。收集CSVD组和对照组人口学(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及影像学资料。情绪功能评估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进行。整体认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问卷8项(AD-8)进行快速筛查。执行功能使用数字连线试验B(TMT-B)、TMT时间差值(TMT-B测试时间减去TMT-A测试时间)及言语流畅性测试(VFT)进行评估。注意与处理速度功能采用TMT-A和数字广度测验(DS)进行评估。记忆功能评估采用中文听觉言语学习测试(AVLT),包括学习、即时记忆、延迟记忆3方面。获取所有受试者多模态脑功能和脑结构MRI图像,使用DPABI软件计算生成分数低频振幅(fALFF)和灰质体积,计算相同体素的fALFF与灰质体积比值作为结构-功能耦合参数。评估CSVD患者及对照组的结构-功能耦合特征并探讨fALFF、灰质体积及fALFF/灰质体积比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SVD组患者MoCA评分降低[21.5(20.0,24.0)分比24.3(23.0,26.0)分,Z=-4.094],PHQ-9评分[(5.4±5.0)分比(2.1±2.2)分,t=4.150]增加,VFT个数减少[(15.5±3.8)个比(17.2±4.3)个,t=-3.258],TMT-B时间[(164.4±72.7)s比(123.6±45.7)s,t=3.307]、TMT-A时间[(83.8±34.3)s比(62.9±22.7)s,t=3.704]均增加,DS顺背个数[6.3(5.0,8.0)个比7.4(6.0,8.0)个,Z=-3.679]、DS倒背个数[(3.7±1.2)个比(4.5±1.4)个,t=-3.119]、AVLT-学习个数[(7.0±1.8)个比(8.7±1.9)个,t=-4.523]、AVLT-即时记忆个数[7.2(6.0,9.0)个比9.6(7.2,11.8)个,Z=-4.105]及AVLT-延迟回忆个数[(6.9±3.1)个比(9.6±3.0)个,t=-4.310]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AD-8评分、TMT时间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比较,CSVD组患者右侧前扣带回的fALFF值降低(1.00±0.06比1.07±0.06,t=-4.66),左侧顶上回和右侧中央后回fALFF值增加(左侧顶上回:1.14±0.07比1.07±0.07,t=5.68;右侧中央后回:1.08±0.05比1.01±0.05,t=5.22;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CSVD组双侧尾状核灰质体积均增加[右侧:(0.27±0.06)mm^(3)比(0.21±0.04)mm^(3),t=6.12;左侧:(0.27±0.05)mm^(3)比(0.22±0.04)mm^(3),t=6.67;均P<0.01],双侧尾状核(左侧:6.27±0.97比7.75±1.70,t=-7.33;右侧:3.12±0.97比4.18±0.95,t=-5.96)及右侧苍白球(14.11±4.14比19.99±4.03,t=-6.36)fALFF/灰质体积值均降低(均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右侧前扣带回fALFF与DS倒背呈正相关(R=0.348,P=0.013),左侧顶上回fALFF与PHQ-9评分(R=-0.308,P=0.029)和TMT时间差值(R=-0.360,P=0.012)均呈负相关,右侧中央后回fALFF与TMT-A时间存在负相关(R=-0.419,P=0.003);右侧尾状核灰质体积与TMT时间差值呈正相关(R=0.293,P=0.042),左侧尾状核灰质体积与AD-8评分呈负相关(R=-0.284,P=0.043);右侧尾状核(R=0.288,P=0.046)及右侧苍白球(R=0.290,P=0.045)的fALFF/灰质体积值均与VFT呈正相关。多重比较校正结果显示,仅右侧中央后回fALFF与TMT-A时间存在负相关(P假发现率校正=0.024)。结论CSVD患者双侧尾状核及右侧苍白球结构-功能耦合值降低,并与言语流畅性功能降低有关。本研究结果仍需在更大样本量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结构-功能耦合 静息态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邓小湘 蒋雯 +5 位作者 王君 汤启宇 黄瑞旺 张玉梅 艾林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动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康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与康复治疗前相比,康复治疗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均降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系数降低值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后,即康复后患侧脑区对健侧脑区依赖性减低,并且功能连接系数的降低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成像 功能 静息态 运动皮质 刺激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史丹丹 陈莉 +2 位作者 罗天友 马超豪 刘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1-724,728,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 MRI)技术研究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情况,初步探讨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性...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 MRI)技术研究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情况,初步探讨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性抑郁症的患者24例,并分别于电休克治疗前后进行rf MRI扫描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24)测试。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法分别筛选出电休克治疗前后静息态默认网络成分,并分析组间差异。分别提取治疗前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并与前后2次HDRS24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后HDRS24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75,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默认网络中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增强(P<0.01,clusters>10),左侧颞中回、右侧后扣带回及左侧前额叶内侧功能连接减低(P<0.01,clusters>10);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前后2次的HDRS24评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经电休克治疗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发生部分逆转,推测为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重要脑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惊厥疗法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肠-脑轴失调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婉婷 张小玲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肠-脑轴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通路,肠道微生物群作为肠-脑轴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不仅参与维持肠道稳态和调节肠道功能,还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与大脑直接交流并相互传递信息。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肠-脑轴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通路,肠道微生物群作为肠-脑轴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不仅参与维持肠道稳态和调节肠道功能,还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与大脑直接交流并相互传递信息。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心理及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联系,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清楚。本文围绕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心理及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综述了肠道菌群与脑结构及功能的关联性,旨在探究肠道微生物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脑功能改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月季 林存鑫 +3 位作者 肖利杰 陈正威 刘腾飞 荣良群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ion dizziness,PP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变化,以探讨PPPD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患者组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16名PPPD患者。收集与PPPD患者年龄、男... 目的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ion dizziness,PP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变化,以探讨PPPD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患者组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16名PPPD患者。收集与PPPD患者年龄、男女比例相仿的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病史、体征、眼震电图、甩头实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类型头晕疾病的可能,并进行头晕残障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计算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结果患者组左侧楔前叶(t=4.52)的f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左侧前运动皮质(t=-6.60)和左侧布罗德曼48区(t=-7.61)的ReHo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PPD患者的楔前叶的功能障碍可能与视觉和前庭信息的异常整合有关;左侧前运动皮质的功能障碍可能与患者主动被动运动时症状加重的现象有关;左侧布罗德曼48区的功能障碍可能与患者的情绪障碍有关。PPPD患者的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异常可能是导致PPPD发生的原因,这为PPPD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功能 分数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小脑连接梯度的AD患者脑功能层级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美荣 莫贤 +2 位作者 游晚芳 孙昂 张俊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采用基于梯度的方法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脑皮层组织沿脑-小脑连接梯度的功能层级结构及其与小脑相互作用的改变,以及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基于AD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 目的采用基于梯度的方法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脑皮层组织沿脑-小脑连接梯度的功能层级结构及其与小脑相互作用的改变,以及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基于AD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公开数据库,共纳入33名AD患者和4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采用梯度计算方法,通过对所有被试的脑-小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矩阵进行非线性分解,得到了每个被试的脑-小脑功能连接梯度。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的脑-小脑梯度分数差异分析,以及梯度异常的脑区与小脑功能连接的组间比较,并采用相关分析评估了异常的梯度分数以及功能连接值与临床量表分数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AD组在涉及高级认知功能区域右侧颞下回(right inferior temporal gyrus,RITG)(t=4.71,P<0.001)的梯度分数发生局部性改变,进一步基于梯度异常脑区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出RITG到小脑双侧CrusⅡ区域以及延伸到的ⅦB区(右侧:t=-4.89,P<0.001,左侧:t=-4.98,P<0.001)功能连接的降低。临床量表相关性分析显示,AD患者的梯度异常脑区的连接梯度分数与社会活动功能(Function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FAQ)评分密切相关(r=0.40,P=0.025)。结论AD患者参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局部区域功能层级结构的异常变化及其与小脑双侧CrusⅡ和ⅦB脑区的功能连接降低可能是认知功能受损的潜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连接梯度 静息态功能连接 磁共振成像 功能层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连环蛋白高表达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短期脑认知功能影响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明团 杜伟 +3 位作者 曹家骏 宋段 张俊毅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探讨δ-连环蛋白(catenin)不同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联合环磷酰胺(anthracyclines cyclophosphamide,AC)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的脑认知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首次进行标准化...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探讨δ-连环蛋白(catenin)不同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联合环磷酰胺(anthracyclines cyclophosphamide,AC)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的脑认知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首次进行标准化化疗患者,根据组织血清δ-catenin水平,分为δ-catenin高表达组31例和低表达组35例,同时收集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36例。所有受试者在化疗前及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并行脑静息态功能MRI、3D-T1加权成像,分析脑静息态功能MRI指标,包括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并对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学评分以及脑静息态功能MRI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疗前δ-catenin高表达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学评分显示,δ-catenin高表达组患者化疗后癌症治疗认知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Cognitive,FACT-Cog)总分、感知认知能力(Perceived Cognitive Abilities,P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符号转化测验(Digital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以及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数字连线实验B(Line-B)评分较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表达组只有AVLT-长时记忆(AVLT-lon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2周期后部分脑区ALFF及ReHo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catenin低表达组患者化疗后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ALFF值下降,而δ-catenin高表达组右侧小脑半球4-5区、双侧脑岛、左侧舌回化疗后ALFF值下降。ReHo指标中,δ-catenin低表达组患者化疗后左侧眶部额下回ReHo值下降;而δ-catenin高表达组则左侧缘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ReHo值下降(P均<0.05)。结论δ-catenin高表达进一步加重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脑认知功能的损伤,主要涉及执行认知功能调控等相关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δ-连环蛋白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纵向研究 静息态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的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伊婕 宋西姊 +2 位作者 何峰 万柏坤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5-602,共8页
神经功能成像能够实现活体脑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无创(微创)检测。鉴于头皮脑电具有高时间分辨、便于操作、能直接反映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等优点,近年已逐步整合形成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脑电-近红外光谱(EEG-NIRS)、脑电-经颅聚... 神经功能成像能够实现活体脑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无创(微创)检测。鉴于头皮脑电具有高时间分辨、便于操作、能直接反映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等优点,近年已逐步整合形成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脑电-近红外光谱(EEG-NIRS)、脑电-经颅聚焦超声(EEG-tFUS)等兼具高时空分辨优势的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从技术原理、技术特征及其在神经功能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等方面,综述3种新模式的研究现状,论述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突出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在促进脑科学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近红外光谱 经颅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模型在同步核磁-脑电源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茵 姜忠义 +2 位作者 邹凌 毕卉 张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利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ic,EEG)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性可以获得大脑的电源活动。为了获得经典奖惩任务中脑区的激活情况,同步采集fMRI-EEG数据,使用以fMRI空间... 利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ic,EEG)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性可以获得大脑的电源活动。为了获得经典奖惩任务中脑区的激活情况,同步采集fMRI-EEG数据,使用以fMRI空间作为约束的参数经验贝叶斯(Parametric Empirical Bayesian,PEB)模型进行了脑电源活动分析。同时,结合稀疏求解的方法,提取更集中的神经电活动,进一步突出激活强度高的脑区。实验结果表明,在奖惩结果呈现后的200~350 ms内,奖赏刺激能够诱发出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FRN)。fMRI空间定位显示前额叶、眶额叶等奖赏相关脑区出现激活,EEG源定位提取到了前额叶脑区的激活,但是这些激活区域均分散在脑区的各个部位。相比于单一模态fMRI空间定位和EEG源定位结果,同步源定位提取的脑区更集中,获得的模型证据也更大,更准确地描绘了脑区激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参数经验贝叶斯模型 同步采集 稀疏求解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寒丹 马喆 +5 位作者 丁邦友 方臻臻 包春辉 顾沐恩 严逸騄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352-2356,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其发病率高、症状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针灸治疗IBS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该技术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其发病率高、症状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针灸治疗IBS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该技术研究IBS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发现IBS多个脑区活动存在异常,如脑岛、前扣带回、前额叶等与IBS内脏感觉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脑区,而针灸治疗对相应脑区的功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为我们了解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本文就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对IBS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电刺激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rs-fMRI机制研究
16
作者 叶钰娟 孙娅玲 +3 位作者 舒乐 贾静 马翠 严兴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4,共7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S)干预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关键脑区异常功能状态及损害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例单(左)眼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S)干预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关键脑区异常功能状态及损害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例单(左)眼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和TMS结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进行TMS治疗),每组1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以评价疗效。同时,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1次rs-fMRI检查,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ALFF)、比率低频振幅(fALFF)3种算法对获取的rs-fMRI图像进行脑区功能状态及响应特征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治疗前矫正视力(均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TMS结合组裸眼视力改善程度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TMS结合组治疗前后ReHo、fALFF值均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手术组治疗后同侧额叶ALFF值升高,TMS结合组治疗后同侧小脑ALFF值降低;与手术组相比,TMS结合组治疗后同侧额叶、额上回ReHo值降低,对侧颞叶、颞上回ALFF值降低,对侧枕叶、楔叶fALFF升高(均P<0.05)。结论手术组和TMS结合组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脑区自发活动改善效果显著。ICL植入术可能通过激活同侧额叶发挥作用;ICL植入术结合TMS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小脑功能,提高对侧枕叶、楔叶的兴奋性,调节枕叶相邻皮质及其他视觉相关皮质(同侧额叶及对侧颞叶)的神经元功能活动,纠正患者两眼间的兴奋性差异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 经颅磁刺激 人工晶体植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灌注和听觉认知能力相关性
17
作者 李海涛 沈佳媛 +2 位作者 鄢慧琴 李小帅 刘玉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脑灌注与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和年龄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探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脑灌注与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和年龄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所有受试者使用3.0 T MRI进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扫描,并且采用汉语“重复-回忆”言语认知功能测试(repeat-recall test,RRT)评估听觉认知能力,分析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改变和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例aMCI患者(aMCI组)和3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不论高低语境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大小,aMCI组的听觉认知能力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CI组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CBF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0.921±0.234 vs.1.247±0.07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aMCI组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CBF值与在低语境条件-5 dB信噪比下的听觉认知能力相关(r=0.857,P<0.001)。结论aMCI患者左侧顶下小叶的CBF下降可能与听觉认知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遗忘型 血流量 听觉中枢功能障碍 听觉认知能力评估 磁共振灌注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重复-回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疗效与副作用的神经影像机制
18
作者 沈若冰 沈雯雯 高树贵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7-1832,共16页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伴随的一过性记忆损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为探索MECT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视角。MECT可广泛影...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伴随的一过性记忆损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为探索MECT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视角。MECT可广泛影响脑结构和功能,包括前额叶、海马、杏仁核等脑区灰质体积增加,以及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凸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和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CEN)的功能连接改变。其中,右侧海马体积增长、DMN核心节点(如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连接正常化、背外侧前额叶(属于CEN)到右角回(属于DMN)的有效连接增强等,与抗抑郁疗效相关;而左侧海马及齿状回体积增长、DMN连接异常增强、左丘脑-楔前叶(属于DMN)功能连接减弱等,则与记忆损伤相关。海马可能是MECT双重效应的关键靶点,但现有证据尚不能确定其变化是否同时导致抑郁缓解和记忆损伤。临床观察显示,抑郁改善与记忆损伤程度往往不相关,提示不同海马亚区可能分别介导不同效应:右侧海马体积增加与情绪改善相关,左侧齿状回体积则与记忆功能受损相关。此外,前额叶增厚、纹状体铁沉积减少、DMN核心节点连接恢复和CEN-DMN的功能连接重建等改变与抗抑郁相关,DMN内连接异常增强及跨网络交互则可能干扰语义记忆。目前研究受限于样本量不足和方法学差异,难以定论MECT的双重机制。未来需结合大样本、多时间点随访、高场强MRI及多模态分析,深入探究海马结构-功能协同效应及网络耦合机制,以精准区分疗效与副作用靶点,优化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抑郁 改良休克治疗 功能 认知损伤 记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成像与脑连接 被引量:20
19
作者 尧德中 罗程 +3 位作者 雷旭 薛开庆 夏阳 赖永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美国NIH在2009年发布了人脑连接组计划(HCP),该计划的实施将主要依赖三大关键技术:脑电与功能磁共振(fMRI)信息的融合技术、静息态fMRI技术、脑纤维束成像等脑结构分析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连接 成像 结构磁共振 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EEG-fMRI采集的情绪认知重评数据特征融合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凌 严永 +3 位作者 杨彪 李文杰 潘昌杰 周仁来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1-781,共11页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互补的时空信息.为研究大脑在对情绪图片采取认知重评策略时的神经活动,基于同步采集的EEG-f MRI数据,应用典型相...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互补的时空信息.为研究大脑在对情绪图片采取认知重评策略时的神经活动,基于同步采集的EEG-f MRI数据,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经验模态分解及k-均值聚类等算法对融合情绪数据进行交叉关联和盲源分离,得到空间上的f MRI图像和与之对应的EEG时间演变信号.结果表明:时域上,CCA分离出的脑电成分在认知重评状态下有明显的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潜伏期200 ms^900 ms)出现,而且认知重评策略诱发下的LPP波幅明显小于观看负性诱发的LPP波幅(F(1,224)=28.72,P<0.01),而大于观看中性诱发的LPP波幅(F(1,224)=63.32,P<0.01);与之对应的空域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和情绪调节相关的扣带回,额叶、颞叶等区域有明显激活区,采用情绪认知重评策略时的脑区激活强度明显小于观看负性状态,而大于观看中性,且观看中性状态下被激活的与情绪相关的区域相对较少.研究表明,这种融合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计算两种模态数据之间潜在的线性相关性,可以有效地分离出大脑在时空上神经活动情况,达到了同时描绘出大脑神经活动的时间信息与空间信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典型相关分析 认知重评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