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占’与‘福云6号’茶树品种的茶橙瘿螨抗性差异及其与叶片形态结构、生化成分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辉 李慧玲 +3 位作者 刘丰静 李良德 王庆森 王定锋 《茶叶学报》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目的】通过对茶橙瘿螨螨口数量与茸毛密度、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与生化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梅占’与‘福云6号’茶树中的抗茶橙瘿螨成分,为田间防治和育种材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田间采集‘梅占’与‘福云6号’茶树叶... 【目的】通过对茶橙瘿螨螨口数量与茸毛密度、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与生化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梅占’与‘福云6号’茶树中的抗茶橙瘿螨成分,为田间防治和育种材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田间采集‘梅占’与‘福云6号’茶树叶片,调查其茶橙瘿螨种群数量,体视显微镜统计叶片茸毛密度,游标卡尺测量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光合色素、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咖啡碱以及柚皮素、槲皮素、杨梅素、芹菜素等黄酮组分含量;以及评价不同品种形态结构和生化成分含量与其对茶橙瘿螨抗性间的相关性。【结果】‘福云6号’上茶橙瘿螨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梅占’上的种群数量。‘福云6号’的叶面积和茸毛密度显著高于‘梅占’的叶面积和茸毛密度,‘福云6号’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显著高于‘梅占’中的含量。‘梅占’新梢中咖啡碱、总黄酮、柚皮素、槲皮素、杨梅素和芹菜素含量显著高于‘福云6号’中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螨口数量与柚皮苷、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长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柚皮素和槲皮素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梅占’品种对茶橙瘿螨的抗性强于‘福云6号’。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槲皮素、柚皮素等成分可能是关键性抗生物质。该研究为茶橙瘿螨综合治理及以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橙瘿螨 生化物质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黄腐酸对苏打盐碱土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洪煜 陈硕桐 +3 位作者 高放 颜鹏 齐学元 宓文海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为探讨不同生化黄腐酸(BFA)用量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及玉米生长的影响机制,采用盆栽试验,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苏打盐碱土为供试土壤,玉米东单181为供试品种,设置4个BFA用量梯度(0 g/kg,CK;2 g/kg,FA2;4 g/kg,FA4;8 g/kg,FA8),研究不同BF... 为探讨不同生化黄腐酸(BFA)用量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及玉米生长的影响机制,采用盆栽试验,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苏打盐碱土为供试土壤,玉米东单181为供试品种,设置4个BFA用量梯度(0 g/kg,CK;2 g/kg,FA2;4 g/kg,FA4;8 g/kg,FA8),研究不同BFA用量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玉米耐盐性及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处理,土壤pH值随BFA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施用BFA后出现显著提高,但FA2、FA4、FA8这3种处理之间在播种后30,62,80 d差异不显著。土壤含盐量随着BFA用量增加而提高,增幅为23.30%~89.32%。土壤交换性钾含量随BFA用量增加而提高,而交换性钙含量逐步下降。土壤中<0.053 mm的粉黏粒组分在FA2、FA4、FA8处理下,分别较CK处理降低了6.49,9.92,13.97百分点,0.053~0.250 mm团聚体比例分别增加了5.90,8.99,13.75百分点,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比例分别增加了0.55,0.87,0.21百分点,>2.000 mm粒径团聚体比例分别增加了0.04,0.06,0.01百分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施用BFA后较CK处理明显提高,但FA8处理低于FA4处理。玉米地上、地下部钠钾比在FA2、FA4处理下均小于CK,而FA8处理提高了玉米地上部钠钾比。FA2、FA4处理玉米在生长中后期生物量有显著增加,而FA8处理下生物量显著下降。综合来看,施用2 g/kg或4 g/kg生化黄腐酸对降低苏打盐碱土碱性,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玉米耐盐性与生物量具有积极作用,超出此用量范围会显著提高土壤含盐量,抑制玉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碱土改良 生化黄腐酸 高通量测序 钠钾比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FC/NDF水平饲粮对赣西山羊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潘月 占今舜 +5 位作者 江浩筠 王海波 贾浩滨 钟小军 张建斌 霍俊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7,共10页
将39只4月龄、体质量相近((15.25±0.46)kg)且健康的赣西山羊分为3组,每组13只,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山羊分别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NFC/NDF)为0.9、1.2和1.5的饲粮,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 将39只4月龄、体质量相近((15.25±0.46)kg)且健康的赣西山羊分为3组,每组13只,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山羊分别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NFC/NDF)为0.9、1.2和1.5的饲粮,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饲养结束后测定赣西山羊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细菌基因表达量、肠道形态和肌肉营养成分等,探讨NFC/NDF水平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山羊宰前活体质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的,是试验Ⅲ组的1.09倍;正试期第10天,试验Ⅲ组山羊血糖(GLU)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的,是试验Ⅱ组的1.31倍;正试期第30天,试验Ⅰ组山羊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Ⅲ组的,是试验Ⅲ组的1.42倍,而试验Ⅲ组山羊GLU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的,是试验Ⅱ组的1.15倍;正试期第60天,试验Ⅰ组山羊TC和甘油三酯(TG)浓度均显著高于试验Ⅲ组的,分别是试验Ⅲ组的1.23倍和1.53倍,而GLU浓度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则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试验Ⅰ组山羊瘤胃pH显著低于试验Ⅱ组的,而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戊酸浓度则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的,分别是试验Ⅱ组的1.07倍和2.48倍;试验Ⅱ组山羊瘤胃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其中试验Ⅰ组的最低,而试验Ⅰ组山羊瘤胃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栖瘤胃普雷沃菌(Prevotella ruminicola)、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p.)和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其中试验Ⅲ组的最低;试验Ⅰ组山羊肌肉甘氨酸、组氨酸、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丙氨酸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试验Ⅱ组的,而试验Ⅱ组山羊肌肉蛋氨酸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山羊的肠道形态指标、肌肉营养成分、脂肪酸质量分数在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可见,不同NFC/NDF水平的饲粮能够通过调控赣西山羊瘤胃菌群结构来影响纤维和蛋白的降解,从而影响瘤胃发酵、提高赣西山羊宰前活体质量,在本研究条件下,NFC/NDF水平为1.2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山羊 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 洗涤纤维(NDF) 屠宰 瘤胃发酵参数 肠道形态 血液生化指标 肌肉品质 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4
作者 王禹童 刀静梅 +3 位作者 杨绍林 李如丹 艾静 邓军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52-63,共12页
【目的】随着甘蔗种植区域向旱坡地转移,干旱胁迫已对甘蔗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抗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是应对干旱胁迫、提高植物耐旱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方法】本研究以13个“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区试品种和4个甘蔗主栽品... 【目的】随着甘蔗种植区域向旱坡地转移,干旱胁迫已对甘蔗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抗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是应对干旱胁迫、提高植物耐旱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方法】本研究以13个“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区试品种和4个甘蔗主栽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干旱胁迫和复水3 d为处理,通过测定叶绿素、H_(2)O_(2)、MDA、SOD、POD、CAT、APX、脯氨酸、SP、SS等生理生化指标,运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甘蔗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和鉴定,为抗旱育种和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甘蔗的叶绿素总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浇水处理,复水3 d后指标恢复正常;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浇水处理,并在复水3 d后恢复;不同甘蔗品种的SOD、POD、CAT、APX活性,H_(2)O_(2)、MDA、SP、SS含量在干旱胁迫处理和复水3 d处理后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甘蔗响应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显著;甘蔗品种‘云瑞14662’和‘桂糖14811’推荐于云南开远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及复水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蒂腐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对苯醚甲环唑代谢抗性生化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李鹏声 刘锦霖 杨叶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为探索芒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Maubl.]对苯醚甲环唑产生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针对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3株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9个菌株表现抗... 为探索芒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Maubl.]对苯醚甲环唑产生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针对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3株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9个菌株表现抗性,EC50值为5.61~28.70μg·mL^(-1)。选择马来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苯醚甲环唑与代谢酶抑制剂的混用增效作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分别与DEM(或PBO、TPP)联合处理后表现出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处理后,菌株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酶(P450)、羧酸酯酶(CarE)的酶活普遍升高;处理12 h,抗性菌株的酶活均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此外,UPLC-MS/MS测试结果显示,敏感菌株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明显高于抗性菌株。上述结果表明,解毒代谢酶GST、P450和CarE参与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代谢可能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杀菌剂抗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探析杀菌剂代谢抗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可可毛色二孢 苯醚甲环唑 代谢抗 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通透性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宁 刘攀 +5 位作者 郎育杰 卢小斌 褚瑰燕 曾祥芳 谯仕彦 蔡传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3-84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麦麸(WB)和甜菜粕(SBP)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通透性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75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8.25±0.83)kg、健康的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麦麸(WB)和甜菜粕(SBP)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通透性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75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8.25±0.83)kg、健康的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5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组)、4%和8%WB替代基础饲粮的饲粮(WB4组和WB8组)以及4%和8%SBP替代基础饲粮的饲粮(SBP4组和SBP8组)。试验期28 d,分为第1~14天和第15~28天2个阶段。测定每头猪初始体重、第14天和第28天体重及试验期间耗料量,在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清指标的测定,试验第14天和28天采集直肠粪便样品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1)试验第1~14天,与WB4组相比,SBP8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SBP8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WB8组(P<0.05)。3)SBP4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WB4组和WB8组(P<0.01);与CON组和WB8组相比,SBP4组和SBP8组血清内毒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和SBP4组相比,SBP8组血清D-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4)SBP4组和SBP8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SBP8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极显著高于CON组和WB4组(P<0.01);SBP8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极显著低于WB4组、WB8组和SBP4组(P<0.01);与CON组和WB4组相比,SBP4和SBP8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5)试验第14天,SBP4组和SBP8组粪便微生物群落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第14天,粪球菌属(Coprococcus)在SBP8组中显著富集(P<0.05);试验第28天,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在SBP8组中显著富集(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粪便未分类毛螺菌科(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与血清IL-1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8%SBP替代基础饲粮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丰度,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纤维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通透 粪便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平欧杂种榛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罗达 宋锋惠 +1 位作者 卢明艳 史彦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3,45,共6页
以2年生平欧杂种榛‘达维’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和200 mmol·L^(-1)),研究不同胁迫时间(1、3和7 d)下根系渗透调节物质、膜伤害程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离子特征... 以2年生平欧杂种榛‘达维’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和200 mmol·L^(-1)),研究不同胁迫时间(1、3和7 d)下根系渗透调节物质、膜伤害程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离子特征的变化,探讨耐盐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促进了可溶性糖(SS)和脯氨酸(Pro)的积累。SS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趋势,Pro在重度胁迫至3 d时显著升高,较胁迫1 d时提高25.9%。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均呈不断升高,重度胁迫下二者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32.1%和55.6%。REC和MDA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不断升高。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过氧化氢酶(CAT)呈不断增加。SOD和CAT对盐胁迫的响应存在时间差异,二者分别在胁迫7和1 d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Na^(+)不断升高,K^(+)波动下降,w(K^(+))∶w(Na^(+))表现为不断下降。平欧杂种榛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轻度胁迫下,幼苗可以通过自身生理生化特性的调节以响应和适应盐胁迫;中度胁迫下,根细胞膜开始受到伤害,但仍能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来应对盐胁迫;当NaCl浓度达到200 mmol·L^(-1)且胁迫超过3 d时,植物开始遭受盐害。SS、Pro、CAT活性和Na^(+)质量分数可作为平欧杂种榛耐盐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NACL胁迫 生理生化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生化性改变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延瑞 肖颂娜 +2 位作者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4,共7页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以上指标变化的原因是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主要进行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反应,而非矿化反应.多位研究者GC-MC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加.废水生化性指标和生化处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进一步证明了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生化性改善的事实.建议在今后研究中,以提高生化性改变阶段臭氧氧化反应效率为重点,破解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物 臭氧氧化 生化改变阶段 有机物去除阶段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辣椒品种响应ChiVMV侵染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9
作者 黄春梓 王日升 +9 位作者 吴星 赵虎 王萌 王立浩 赵曾菁 汤亚飞 何志 李宗俊 龚明霞 何龙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3,共10页
辣椒脉斑驳病毒(ChiVMV)是辣椒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RNA病毒。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辣椒品种在响应ChiVMV侵染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感病品种桂椒12号和抗病品种Perennial为材料,在人工摩擦接种ChiVMV后的第2、4、8、15、20天采样测定叶... 辣椒脉斑驳病毒(ChiVMV)是辣椒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RNA病毒。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辣椒品种在响应ChiVMV侵染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感病品种桂椒12号和抗病品种Perennial为材料,在人工摩擦接种ChiVMV后的第2、4、8、15、20天采样测定叶片中防御酶活性、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并调查接种后第30天的病情指数(DI)。结果表明:ChiVMV接种后第30天,桂椒12号DI值为79.34,达高感水平,而Perennial DI值为9.88,达高抗水平。接种ChiVMV后第2~20天,两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MDA、脯氨酸(Pro)含量与对照(未接种ChiVMV)相比不同程度上升,而叶绿素含量下降,且抗病品种中Chl、Pro含量及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同期感病品种,MDA含量则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进一步分析发现Chl、Pro含量和POD活性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MDA含量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因此认为Chl、Pro、MDA含量和POD活性可以作为辣椒ChiVMV抗性评价的4个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脉斑驳病毒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G及其产物的可生化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月清 吴岳英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0-523,共4页
采用紫外灯作为光源,以悬浮态TiO2为催化剂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的光催化降解及其产物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催化剂投加量、pH值、曝气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G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酸性... 采用紫外灯作为光源,以悬浮态TiO2为催化剂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的光催化降解及其产物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催化剂投加量、pH值、曝气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G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酸性大红G光催化降解最佳条件为:pH=2.5,催化剂的投入量为1.0 g/L,曝气流速为400 mL/min,光照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酸性大红G脱色率可达到99.6%,CODCr降解率达到73.8%,可生化性指数达到最大值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偶氮染料 大红G 悬浮态TiO2 可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农业示范区生活污水生化可降解性分析
11
作者 李萍 呼世斌 管秀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1期32-33,36,共3页
测定了杨凌农业示范区生活污水 BOD5/CODcr值和 BOD降解生化稳定速率常数 ,并用三阶段测 BOD法进行了生活污水毒性测试。结果表明 :示范区生活污水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总量达 81.3mg/L,BOD5/CODcr及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 0 .4 752和 0 .0 2 5... 测定了杨凌农业示范区生活污水 BOD5/CODcr值和 BOD降解生化稳定速率常数 ,并用三阶段测 BOD法进行了生活污水毒性测试。结果表明 :示范区生活污水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总量达 81.3mg/L,BOD5/CODcr及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 0 .4 752和 0 .0 2 5,属于易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水。由 BOD5占 BODu 的份额数推算污水停留时间与 BOD的去除关系 ,为污水处理系统的小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示范区 生活污水 可生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萌芽期抗旱性分析
12
作者 邹成林 黄开健 +3 位作者 黄爱花 莫润秀 翟瑞宁 杨萌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6-1578,共13页
【目的】研究干旱对热带亚热带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萌芽期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西南地区抗旱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利用和抗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桂单686(GML9616×ZNC442)、桂单689(GML1003×CML2020)... 【目的】研究干旱对热带亚热带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萌芽期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西南地区抗旱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利用和抗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桂单686(GML9616×ZNC442)、桂单689(GML1003×CML2020)和桂单662(桂A10341×GML906)及其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等量灭菌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析干旱胁迫对玉米萌芽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抗旱系数、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抗旱性差异,并通过杂种优势分析探明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自交系抗旱性的关系。【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在处理间和材料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除胚芽长和胚芽干重外,其余指标间在处理与材料互作中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干旱胁迫整体上会导致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萌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萌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贮藏物质转运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玉米萌芽期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6.08%~34.05%和30.73%~64.65%,隶属函数评价权重系数之和分别为38.16%和61.84%。隶属函数评价结果显示,桂单689和桂A10341、GML9616、ZNC442、GML2020和GML1003的综合隶属函数D值在0.5~0.7,属于抗旱品种或自交系;桂单686和桂单662的D值在0.4~0.5,属于中等抗旱品种;GML906的D值小于0.4,属于弱抗旱自交系;未见D值大于0.7的强抗旱性品种或自交系。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显示,桂单686、桂单689和桂单662抗旱系数表现高亲优势的指标均较少,分别仅有1个、5个和5个。【结论】萌芽期干旱胁迫打破了玉米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使膜脂过氧化加剧,阻碍物质生成,抑制生长活力,最终导致发芽能力下降,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在西南玉米播期常遇干旱的地区,可选择种植抗旱性品种桂单689,以提高种子干旱适应能力;在抗旱玉米品种选育中,应重视西南热带亚热带种质如桂A10341、GML9616和ZNC442等的利用与改良,进一步创制抗旱性突出的新种质。同时,在育种实践中,玉米杂交种抗旱性杂种优势不能简单通过亲本抗旱性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亲本自交系 农艺 生理生化 萌芽期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4种苗木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顺福 李春叶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7-12,40,共7页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而广西则是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可影响树木正常代谢过程。通过设...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而广西则是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可影响树木正常代谢过程。通过设置4个水平(pH 3.0、pH 4.0、pH 5.0、pH 5.6)、1个对照(pH 6.0)共5种模拟酸雨的处理方式,测定巨尾桉9号、格木、降香黄檀、土沉香4树种苗木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AD)质量摩尔浓度,来模拟研究酸雨对4树种细胞膜透性及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树种的细胞膜透性及MDA质量摩尔浓度随着酸雨pH的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格木细胞膜透性与MDA质量摩尔浓度呈显著正相关;2)不同酸度酸雨处理下,4树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3)不同pH的酸雨模拟处理对4树种叶片内SOD、POD、APX、CAT 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影响。模拟酸雨对苗木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巨尾桉9号 格木 降香黄檀 土沉香 细胞膜透 抗氧化酶活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养殖场患病大鲵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14
作者 王东升 卢萍 +4 位作者 底明晓 圣平 翁晓东 戴年华 张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76-80,共5页
为明确江西省井冈山市某大鲵养殖场大鲵患病的原因,从大鲵养殖场患病大鲵上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鉴定、自然状态致病性试验、关键致病菌生化特性分析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患病大鲵的肾、脾、肺和肝等器官组织进行... 为明确江西省井冈山市某大鲵养殖场大鲵患病的原因,从大鲵养殖场患病大鲵上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鉴定、自然状态致病性试验、关键致病菌生化特性分析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患病大鲵的肾、脾、肺和肝等器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成功鉴定到13种细菌,其中Chryseobacterium oncorhynchi、迟钝爱德华菌、布氏柠檬酸杆菌和维氏气单胞菌4种为优势菌,维氏气单胞菌具有强致病性,在细菌浓度5×10^(7) CFU/mL的水环境中自然感染带伤大鲵,大鲵100%致死;其生化特性与维氏气单胞菌相符;维氏气单胞菌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利福霉素耐药;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大鲵主要表现为脏器充血和细胞核异常。该研究确定了患病大鲵的主要病原为维氏气单胞菌,对其致病性、生化特性及耐药性等研究结果为大鲵养殖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病原菌 致病 生化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可生化降解的性能介绍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其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4年第2期67-73,共7页
在判别各种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可生化性方面大多依赖生化耗氧量的测定。这对有机化合物来说,早在1955年Heukelekian和Rand就指出其重现性差的问题,如分别由八位化学分析者用标准稀释法测定醋酸,结果所得生化耗氧量为0.88、0.85、0.77、0... 在判别各种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可生化性方面大多依赖生化耗氧量的测定。这对有机化合物来说,早在1955年Heukelekian和Rand就指出其重现性差的问题,如分别由八位化学分析者用标准稀释法测定醋酸,结果所得生化耗氧量为0.88、0.85、0.77、0.53、0.586、0.45、0.34、0.52,0.62克BOD5/克醋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降解 有机物浓度 生化耗氧量 废水生物处理 生化 污泥法处理 能介绍 进水浓度 稀释法 分析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梨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梦颖 王春雨 +4 位作者 郭伟珍 李莹 杨敏生 张军 赵京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9-194,共6页
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强的梨品种,选取4个梨品种HG051102、美玉、SJ051105和041047幼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研究不同低温胁迫(18、2、0、-2、-4℃)处理对4种梨幼果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 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强的梨品种,选取4个梨品种HG051102、美玉、SJ051105和041047幼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研究不同低温胁迫(18、2、0、-2、-4℃)处理对4种梨幼果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SS)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4个梨品种幼果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个梨品种幼果的过冷却点分别为-6.2℃(HG051102)、-5.5℃(美玉)、-4.4℃(SJ051105)、-4.8℃(041047)。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结果显示,4个梨品种幼果抗寒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HG051102>美玉>041047>SJ051105。其中,HG051102梨幼果抗寒性最强,该幼果抗寒性强的原因是其具有较低的脂质过氧化物和较高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HG051102品种可作为抗寒育种的优选材料,以上生理指标也可作为评估其他品种抗寒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果 生理生化 过冷却点 抗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的抗寒性及抗寒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萍 谢恩俊 +3 位作者 杨仕梅 罗春芳 欧珍贵 杨龙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木薯是主栽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低温霜冻是限制木薯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也限制了木薯的栽培范围,研究木薯的低温抗性对培育木薯抗寒种质、促进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木薯的抗寒性为出发点,综述了木薯... 木薯是主栽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低温霜冻是限制木薯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也限制了木薯的栽培范围,研究木薯的低温抗性对培育木薯抗寒种质、促进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木薯的抗寒性为出发点,综述了木薯抗寒评价相关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木薯耐寒品种的选育进展,探讨了木薯抗寒性及抗寒育种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抗寒 生理生化 分子机理 抗寒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越冬前的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66
18
作者 于晶 张林 +4 位作者 崔红 张永侠 苍晶 郝再彬 李卓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19-2025,共7页
在北方寒地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时期(不同气温)分别对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返青率大于85%)和非抗寒品种济麦22(返青率小于1%)的叶片、分蘖节和根取样,测定其与抗寒相关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东农冬麦1号的可溶性... 在北方寒地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时期(不同气温)分别对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返青率大于85%)和非抗寒品种济麦22(返青率小于1%)的叶片、分蘖节和根取样,测定其与抗寒相关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东农冬麦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高于济麦22;组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济麦22,说明东农冬麦1号的抗寒适应性强于济麦22。分蘖节储备抗寒物质的能力最强,是小麦安全越冬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农冬麦1号 抗寒 生理生化 寒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60
19
作者 朱惠霞 孙万仓 +7 位作者 邓斌 燕妮 武军艳 范惠玲 叶剑 曾军 刘雅丽 张亚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低温 抗寒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96
20
作者 张保青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6-505,共10页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甘蔗品种,在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之一的资源县,选用21个甘蔗品种进行试验,在甘蔗成熟期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时间段采样,观察甘蔗在低温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检...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甘蔗品种,在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之一的资源县,选用21个甘蔗品种进行试验,在甘蔗成熟期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时间段采样,观察甘蔗在低温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检验,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1个甘蔗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长时间持续低温的反应各异,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迟钝,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敏感;根据隶属函数法的分析结果,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级,其中I级高抗寒型4个品种,II级抗寒型10个品种,III级低抗寒型7个品种。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多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甘蔗工艺成熟期的抗寒性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为甘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寒 生理生化 隶属函数 抗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