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半干旱地区变时滞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的阈值动力学
1
作者 胡静 朱磊 +2 位作者 任杰 吴涵 张启敏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考虑地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模型.给出阈值R^(*),并讨论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当R^(*)<1时,系统的无植被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1,植被一致持久.... 考虑地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模型.给出阈值R^(*),并讨论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当R^(*)<1时,系统的无植被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1,植被一致持久.此外,通过拉丁方抽样(LHS)及偏秩相关系数(PRCCs)方法对模型阈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为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提出建议.此外,通过分析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讨论了时滞对植被水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模型 阈值动力学 反应扩散 敏感性分析 有限时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形状A301氨合成催化剂反应-扩散模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涛 徐懋生 +1 位作者 朱炳辰 房鼎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测定了不规则形状A30 1氨合成催化剂的形状系数和球化的当量直径及高压下本征动力学方程 ,采用SPSR法测定的曲折因子 ,建立了多组分单一反应等温球形A30 1氨合成催化剂内反应 -扩散一维模型 ,用正交配置法求解了模型 。
关键词 不规则形状 A301氨合成催化剂 反应-扩散模型 实验验证 正交配置法 扩散有效因子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脉冲扰动的比率相关功能性反应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的持续生存和周期解(英文)
3
作者 钟敏玲 刘秀湘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4-562,共9页
本文考虑一类具有脉冲扰动的比率相关的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利用比较原理研究了这类系统的持续生存和灭绝性,通过将脉冲反应扩散方程转化为相应的算子方程,并证明了解在适当空间的紧性,得到了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全局稳定性.最后... 本文考虑一类具有脉冲扰动的比率相关的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利用比较原理研究了这类系统的持续生存和灭绝性,通过将脉冲反应扩散方程转化为相应的算子方程,并证明了解在适当空间的紧性,得到了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全局稳定性.最后分析了脉冲效应对系统性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相关功能性反应 持续生存 周期解 扩散捕食者-食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氨催化剂颗粒的多组分反应-扩散模型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文超 张海涛 +1 位作者 马宏方 李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3-729,共7页
基于合成氨反应,利用COMSOL软件建立催化剂颗粒三维多组分反应-扩散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模型验证结果与单组分扩散模型结果差距很小;不同形状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接近,可按照等比外表面积球体进行计算。基于反应器的不同位置对A301催化... 基于合成氨反应,利用COMSOL软件建立催化剂颗粒三维多组分反应-扩散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模型验证结果与单组分扩散模型结果差距很小;不同形状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接近,可按照等比外表面积球体进行计算。基于反应器的不同位置对A301催化剂催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温度、颗粒大小以及反应进程是影响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的重要因素。不同反应阶段的扩散效应差异较大,在反应速率较快且内扩散阻滞大的初期,通过减小催化剂粒径提高其内扩散效率因子效果明显,催化剂粒径和内扩散效率因子几乎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反应中后期由于接近化学平衡,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可维持在0.95以上的较高水平,且反应对温度和颗粒大小变化不敏感,此时可选取较大粒径催化剂以降低床层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催化剂 反应-扩散 扩散效率因子 反应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疾病和Holling Ⅱ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菲 王静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8,共14页
该文主要研究一类带有疾病和HollingⅡ功能反应的捕食者一食饵扩散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特征方程理论和Lay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非负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不等式技巧和最大值原理对给定的系统建立先验估计.此外,还获得了一些关于非常值... 该文主要研究一类带有疾病和HollingⅡ功能反应的捕食者一食饵扩散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特征方程理论和Lay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非负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不等式技巧和最大值原理对给定的系统建立先验估计.此外,还获得了一些关于非常值正解存在性和不存在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模型 反应-扩散 疾病 HOLLING Ⅱ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恒化器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帅 王治国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1-69,共9页
为研究物种的死亡率对恒化器模型中物种生存状态的影响,提出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恒化器模型。应用最值原理、一致持续性理论、分歧理论等方法,讨论了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分析了模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以及解的一致持续性... 为研究物种的死亡率对恒化器模型中物种生存状态的影响,提出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恒化器模型。应用最值原理、一致持续性理论、分歧理论等方法,讨论了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分析了模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以及解的一致持续性,给出模型稳态解以死亡率为分歧参数的全局分歧结构。结果表明:存在死亡率的临界值,当死亡率小于临界值时物种共存,超过临界值捕食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食饵模型 反应扩散方程 恒化器 死亡率 最值原理 一致持久性 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展布体系中由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导致的温度场对称破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文华 徐玖平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8-492,391,共6页
分析了由于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耦合而导致的非等温非均匀体系中温度场对称破缺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 ,甚至是单组分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体系 ,温度场的这种自组织进程也不可避免 .作为温度场结构的一个范例 ,进一... 分析了由于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耦合而导致的非等温非均匀体系中温度场对称破缺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 ,甚至是单组分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体系 ,温度场的这种自组织进程也不可避免 .作为温度场结构的一个范例 ,进一步从解析解及计算机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小展布非等温的 Lindeman模型 ;结果表明 ,温度场出现时空自组织的阈值不仅与本征参数有关 ,而且与体系的边界条件及外控约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 对称破缺 温度场 Linde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反应扩散方程组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玲 马逸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研究了具有时滞反应扩散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采用比较原理、解的存在性定理,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和平衡态方程正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这个结果导致捕食食饵系统的持久性、平凡解和所有半平凡解的不稳定性和不存在非一致平衡解.
关键词 反应扩散方程 时滞 全局渐近稳定性 捕食-食饵模型 比较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者具有传染病的生态—流行病扩散模型的整体性态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娟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6-801,共6页
本文讨论一类具有空间扩散的生态—流行病模型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一致有界性,并由线性化方法证明了该模型非负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构造Lyapunov泛函证明半平凡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 反应扩散 生态—流行病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蚀速率对灰岩单裂隙渗流-溶解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贯中 陈健健 霍吉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我国岩溶分布面积较广,为研究其裂隙发育变化常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而不同溶蚀速率表达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为比较不同机理下溶蚀速率方程的影响,考虑表面反应或扩散迁移的单一因素控制以及两者联合控制,并以灰岩平行板单裂隙为例,... 我国岩溶分布面积较广,为研究其裂隙发育变化常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而不同溶蚀速率表达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为比较不同机理下溶蚀速率方程的影响,考虑表面反应或扩散迁移的单一因素控制以及两者联合控制,并以灰岩平行板单裂隙为例,建立基于不同溶蚀速率的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并进行求解。比较各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当反应速率仅考虑单一因素时,溶蚀深度相对较浅、溶蚀量较少,且通过裂隙的流量也较小,尤其是流量陡增的“临界点”更是远滞后于两因素联合控制的临界点。因此,长期溶蚀作用下基于不同溶蚀速率的模型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研究部位和研究时段选择合适的溶蚀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溶解耦合模型 溶蚀速率 表面反应控制 扩散迁移控制 平行板裂隙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堆浸酸性尾渣中和的动力学特征及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德馨 刘玉龙 +1 位作者 李广悦 王有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8-542,共5页
采用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作为中和剂,对铀矿堆浸酸性尾渣进行中和试验,试验过程中检测了中和体系的pH随时间的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了尾渣中和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铀矿堆浸酸性尾渣的中和过程,包括尾渣颗粒表面余酸与中和剂... 采用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作为中和剂,对铀矿堆浸酸性尾渣进行中和试验,试验过程中检测了中和体系的pH随时间的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了尾渣中和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铀矿堆浸酸性尾渣的中和过程,包括尾渣颗粒表面余酸与中和剂的快速反应,及尾渣颗粒内部余酸与中和剂的缓慢扩散-反应两个阶段;中和过程中,中和剂扩散-反应的非线性耦合和反馈作用模型,可很好地反映尾渣中和反应的过程和方式,中和体系的pH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振荡现象;尾渣中和的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和中和体系的pH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堆浸酸性尾渣 中和 扩散-反应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单分子化学反应体系中温度场的时空对称破缺及温度波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玉民 栗志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5-738,共4页
从线性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小尺度空间展布、伴有扩散和热传导的Linde-mann单分子化学反应体系的温度场时空对称破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值和固定边界条件下,反应体系经由时间-空间对称破缺分支能够产生温度波.
关键词 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 Lindemann单分子反应模型 温度场时空对称破缺 温度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数学分析
13
作者 谷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一个捕食与被捕食数学模型描述了捕食者既跟踪猎物又跟踪猎物的生存资源.该模型方程本质上是一个带自扩散和交叉扩散的反应-扩散方程组.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该模型整体弱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
关键词 捕食与被捕食模型 反应-扩散方程 弱解存在性 有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球健康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
14
作者 舒毅潇 王宇辉 +1 位作者 陈超 潘璐璐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13年第2期53-61,共9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平均场动力学的微分方程组和反应一扩散模型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用来分析、预测及评价地球生物与环境的健康问题。在双层耦合网络模型中,根据地球地理和气候分布,将全球划分为九块区域,并以此作为全球网络的节点;同时,七... 建立了一个基于平均场动力学的微分方程组和反应一扩散模型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用来分析、预测及评价地球生物与环境的健康问题。在双层耦合网络模型中,根据地球地理和气候分布,将全球划分为九块区域,并以此作为全球网络的节点;同时,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地球健康状况的元素,如人口密度、森林、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被挑选出作为元素网络的节点;再通过平均场动力学微分方程,建立并描述各个元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利用数据确定模型参数,从而完善模型,最后,以此模型完成寻找临界点、灵敏度分析、网络结构分析、引入不确定性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耦合网络模型 平均场动力学方程组 反应-扩散模型 灵敏度分析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EE效应对晶格河流模型的速度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晓雯 潘超红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5-80,共6页
本文研究了Allee效应对反应-扩散-平流晶格河流模型的速度选择机制的影响。通过计算线性化系统的特征值,研究了平衡点e 0处的渐进行为。进而构造了新奇的上下解,并通过比较原理得到线性速度选择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只需要构造一组行... 本文研究了Allee效应对反应-扩散-平流晶格河流模型的速度选择机制的影响。通过计算线性化系统的特征值,研究了平衡点e 0处的渐进行为。进而构造了新奇的上下解,并通过比较原理得到线性速度选择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只需要构造一组行波并证明是上解,即可得到最小行波速度的线性选择,同时可以得到Allee效应对行波速度的线性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扩散-平流晶格河流模型 ALLEE效应 行波解 速度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0nm CMOS工艺电路的NBTI退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卿健 王燕玲 +3 位作者 李小进 石艳玲 陈寿面 胡少坚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2-306,共5页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退化是制约纳米级集成电路性能及寿命的主导因素之一,基于40 nm CMOS工艺对NBTI模型、模型提参及可靠性仿真展开研究。首先对不同应力条件下PMOS晶体管NBTI退化特性进行测试、建模及模型参数提取,然后建立了基...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退化是制约纳米级集成电路性能及寿命的主导因素之一,基于40 nm CMOS工艺对NBTI模型、模型提参及可靠性仿真展开研究。首先对不同应力条件下PMOS晶体管NBTI退化特性进行测试、建模及模型参数提取,然后建立了基于NBTI效应的VerilogA等效受控电压源,并嵌入Spectre^(TM)仿真库中,并将此受控电压源引入反相器及环形振荡器模块电路中进行可靠性仿真分析,可有效反映NBTI退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电路NBTI可靠性预测方法,包括NBTI模型、模型参数提取、VerilogA可靠性模型描述以及电路级可靠性仿真分析,可为纳米级高性能、高可靠性集成电路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 模型提参 可靠性仿真 VerilogA 反应-扩散(r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环境下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脱除H_2S的模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钱智 徐联宾 +2 位作者 李振虎 郝国均 郭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6-1022,共7页
应用反应-扩散模型对超重力环境下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从CO2和H2S混合气中选择性脱除H2S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模拟结果表明,CO2在向MDEA溶液液膜渗透的过程中,需耗时1s渗透进2.0×10-5m才能够建立起稳定的浓度梯度;对于H2S,仅需... 应用反应-扩散模型对超重力环境下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从CO2和H2S混合气中选择性脱除H2S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模拟结果表明,CO2在向MDEA溶液液膜渗透的过程中,需耗时1s渗透进2.0×10-5m才能够建立起稳定的浓度梯度;对于H2S,仅需约2.0×10-9s渗透进入液膜1.0×10-8m便可建立起稳定的浓度梯度,液膜中CO2的传质过程对于H2S的吸收基本没有影响;MDEA在液膜中存在扩散,H2S的存在对于CO2吸收的抑制作用明显。在旋转填充床中于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了MDEA选择性脱除H2S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可以获得较高的H2S脱除率;反应-扩散模型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脱硫 液膜渗透 反应-扩散模型 旋转填充床 甲基二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01氨合成催化剂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涛 徐懋生 +2 位作者 朱继承 房鼎业 朱炳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对低温、低压、高活性的 A30 1氨合成催化剂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等温积分反应器 ,在 32 0°C~ 480°C、6.0 MPa~ 1 0 .0 MPa、50 0 0 h-1~ 30 0 0 0 h-1的条件下测定了反应器出口氨浓度 ,建立了 Temkin形式的... 对低温、低压、高活性的 A30 1氨合成催化剂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等温积分反应器 ,在 32 0°C~ 480°C、6.0 MPa~ 1 0 .0 MPa、50 0 0 h-1~ 30 0 0 0 h-1的条件下测定了反应器出口氨浓度 ,建立了 Temkin形式的动力学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01催化剂 氨合成 积分反应 本征动力学 反应活化能 指前因子 反应-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水平集方法的SAR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光明 孟祥伟 陈振林 《火控雷达技术》 2013年第3期1-4,10,共5页
本文基于Aubert-Aujol(AA)模型和变分水平集方法提出一个新的SAR图像分割模型;在反应-扩散框架下,将各项同性扩散算子加入到该模型的水平集演化方程中,并提出一个两步分裂水平集演化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周期性地更新水平集函数。通过对合... 本文基于Aubert-Aujol(AA)模型和变分水平集方法提出一个新的SAR图像分割模型;在反应-扩散框架下,将各项同性扩散算子加入到该模型的水平集演化方程中,并提出一个两步分裂水平集演化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周期性地更新水平集函数。通过对合成图像和Envisat SAR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准确的边缘定位能力和噪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分割 水平集方法 活动轮廓模型 反应-扩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的研究进展和改善途径
20
作者 尹彬锋 周柯 《中国集成电路》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发生于PMOSFET器件上的NBTI(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介绍了NBTI的两种衰退机理(反应-扩散模型和电荷俘获-脱离模型),指出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并针对新的NBTI测试方法的采用,探讨了对可靠性性能估计的影响。最后... 本文首先介绍了发生于PMOSFET器件上的NBTI(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介绍了NBTI的两种衰退机理(反应-扩散模型和电荷俘获-脱离模型),指出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并针对新的NBTI测试方法的采用,探讨了对可靠性性能估计的影响。最后总结了遏制NBTI效应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 反应-扩散模型 电荷俘获-脱离模型 界面陷阱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