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和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文秀 王晶 +3 位作者 徐丹 吴茜 王亚莉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FOXM1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OXM1和Gli-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20、40、60个月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累计存活时间均显著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且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M1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卵巢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39通过靶向作用于叉头盒转录因子1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宏欣 付苏 +1 位作者 淳雪莉 张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miR-4539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脑胶质瘤标本和7株胶质瘤细胞株中miR-4539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法、Western blot法检测miR-4539在胶质瘤细胞中的作用。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 目的探讨miR-4539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脑胶质瘤标本和7株胶质瘤细胞株中miR-4539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法、Western blot法检测miR-4539在胶质瘤细胞中的作用。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叉头盒转录因子1(Foxp1)是否是miR-4539的直接靶点。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探讨miR-4539转染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1)miR-4539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miR-4539在7个常用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U373、T98G、LN18、LN229、SF295)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人正常脑胶质细胞株HEB(P<0.05)。(2)与miR-NC组相比,miR-4539转染72 h后,T98G细胞和LN18细胞中miR-4539的表达水平都显著增加(P<0.05)。CCK-8检测显示,外源性miR-4539过表达可显著抑制T98G和LN18细胞的增殖。同时可诱导T98G和LN18细胞周期阻滞,G0/G1期细胞百分率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且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E1和Ser780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3)荧光素酶报告显示,Foxp1是miR-4539的直接靶点,可被miR-4539直接调控。接种T98G细胞后6周,miR-4539转染组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平均重量均显著小于miR-NC组(P<0.05)。(4)T98G和LN18细胞过表达miR-4539后,Foxp1mRNA和蛋白表达都显著降低,免疫荧光结果也确认,miR-4539降低了Foxp1在T98G细胞和LN18细胞中的表达。结论miR-4539可通过靶向作用于Foxp1发挥抑癌因子效应,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IRNA 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与B7-2对调节人IL-2基因的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相同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克晓燕 John Gribben +1 位作者 王晶 王德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2-518,共7页
为了解B7共刺激对细胞因子 ,特别是对IL 2mRNA及转录因子NF κB和AP 1的影响 ,探讨B7介导的IL 2调节的分子机制 ,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体系中分别或联合加入抗B7 1、抗B7 2单克隆抗体和CTLA 4Ig以阻断B7/CD2 8信号传导 ,通过... 为了解B7共刺激对细胞因子 ,特别是对IL 2mRNA及转录因子NF κB和AP 1的影响 ,探讨B7介导的IL 2调节的分子机制 ,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体系中分别或联合加入抗B7 1、抗B7 2单克隆抗体和CTLA 4Ig以阻断B7/CD2 8信号传导 ,通过竞争性PCR定量检测其对IL 2和IL 4mRNA的影响 ,并初步测定IFN γmRNA的改变 ,同时用转染MHCⅡ类分子及联合转染等量B7 1或B7 2的NIH3T3转基因细胞tDR7,tDR7/B7 1和tDR7/B7 2刺激CD2 8+ T细胞 ,通过DNA 蛋白结合实验观察B7对IL 2转录因子NF κB和AP 1的影响。结果表明 :抗B7 2单抗和CTLA 4Ig可明显抑制B7介导的IL 2和IL 4mRNA合成 ,而抗B7 1单抗仅有轻度抑制作用 ,2种或 3种抗体联合应用时抑制作用相加。MLR 1 - 6小时 ,单独tDR7即可诱导NF κB的表达 ,联合转染B7早期对其结合活力无明显影响 ,6小时后tDR7诱导作用减弱 ,B7却可显著延长tDR7的诱导作用至 72小时。tDR7早期同样可诱导AP 1的表达 ,联合转染B7分子在 2 4小时内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在反应后期可延长tDR7对AP 1的上调作用 ,B7 1与B7 2间作用未见明显不同。结论 :B7通过减少IL 2mRNA降解和影响基因转录而上调IL 2分泌 ,并可同时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分泌 ;在转录水平B7 1与B7 2作用未见明显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 B7-2 IL-2基因 NF-кB 转录因子 AP-1 移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2 位作者 王朝阳 邱建龙 朱世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M1 甲状腺乳状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正常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NOS基因转录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梅 温进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用IL-1β处理体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 用IL-1β处理体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性,并且SHR的iNOSmRNA水平高于WKY大鼠.以大鼠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上游600bp(-1037~-438)和下游500bp(-437~46)DNA片段为探针,与VSMC核蛋白孵育后,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结果显示,两种大鼠的VSMC被IL-1β处理后,其核蛋白可分别与转录调控区上游或下游序列结合形成一条电泳滞后带.但是,转录调控区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与核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电泳迁移率.与WKY大鼠相比,SHR的VSMC核蛋白与DNA结合活性较高.提示SHR的VSMCiNOS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因子对IL-1β的反应与WKY大鼠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基因 转录调控因子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稻蝗金属应答转录因子基因OcMTF-1的分子特性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丽娴 余志涛 +3 位作者 刘晓健 张建珍 马恩波 郭亚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金属应答转录因子-1(metal-responsive transcription factor-1,MTF-1)是一种多功能转录调控蛋白,可在机体应对重金属、低氧或氧化压力环境时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MTF-1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发... 【目的】金属应答转录因子-1(metal-responsive transcription factor-1,MTF-1)是一种多功能转录调控蛋白,可在机体应对重金属、低氧或氧化压力环境时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MTF-1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中华稻蝗转录组数据库,搜索到MTF-1 cDNA片段,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MTF-1的5'端和3'端序列。利用不同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结构域预测、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根据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利用RT-qPCR方法研究其在中华稻蝗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克隆获得中华稻蝗MTF-1 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OcMTF-1(GenBank登录号:KM017748),其长为1 834 bp,其中开放式阅读框(ORF)为1 527 bp,编码508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发现,该序列只含有6个C2H2型锌指结构,无其他激活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OcMTF-1 N端的锌指结构域与目前已知的其他昆虫的MTF-1有很高的相似度。OcMTF-1在中华稻蝗马氏管中高表达,其次是后肠和脂肪体,其他组织部位表达量相对较低;在1-5龄若虫期和成虫期均表达。【结论】本研究克隆获得中华稻蝗OcMTF-1基因cDNA全长序列,其编码蛋白N端的锌指结构域与其他昆虫MTF-1序列一致性较高。该基因在中华稻蝗马氏管中高表达;在若虫和成虫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1龄若虫期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OcMTF-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稻蝗 金属应答转录因子-1 基因克隆 RT-QPCR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O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仁凤 王正朝 张正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9-1005,共7页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一种慢性疾病,而肾的纤维化是CKD的最终结果和关键性病理特征。在CKD的整个过程中均伴随着肾损伤的修复与愈合,且长期慢性刺激会促使肾纤维化逐渐步向肾衰竭,其主要特征是肌...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一种慢性疾病,而肾的纤维化是CKD的最终结果和关键性病理特征。在CKD的整个过程中均伴随着肾损伤的修复与愈合,且长期慢性刺激会促使肾纤维化逐渐步向肾衰竭,其主要特征是肌成纤维细胞持续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产生和沉积。肾的纤维化是一个由多种信号分子介导的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的协同过程,而TGF-β/Smad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其中最经典的2个。FoxO1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参与细胞多种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在肾纤维化病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FoxO1可通过STAT、SIRT1、Wnt/β-Catenin、PI-3K/Akt等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FoxO1/STAT信号可调节TIF和肾小管凋亡;SIRT1/FoxO1信号可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脂肪毒性;FoxO1/β-Catenin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FoxO1通路调节炎症反应及糖脂代谢等。另外,一些相关研究表明,FoxO1/Smad很可能在肾的纤维化中发挥了作用。本文综述了FoxO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旨在进一步明确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从而为CK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O1 纤维化 胞外基质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与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政祥 郑理光 +6 位作者 谢群 邓小红 黎锋 冯俊朝 郭广洲 王文 孙瑞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2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3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安慰剂 5mg/(g·d) ;4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安慰剂 5mg/(kg·d)。实验前及实验中每 2周测鼠尾动脉血压 ,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 ,测量血浆胰岛素浓度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结果 :SHR血浆胰岛素浓度注射中效胰岛素较未注射的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SHR的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注射胰岛素与否 ,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HR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用福辛普利较用安慰剂SHR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可引起SHR高胰岛素血症 ,但不影响其血压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 ;而喂食福辛普利可使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胰岛素 福辛普利 大鼠 心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转录增强因子-1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10
作者 张雪平 张洁欣 +2 位作者 陆纲 陈瑞华 贾弘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克隆转录增强因子 1(transcriptionenhancerfactor 1,TEF 1)相关基因 (relatedTEF 1,RTEF 1) ,检测鸡发育过程RTEF 1基因的表达及组织分布。方法 :从 13d鸡胚骨骼肌mRNAs经RT PCR方法扩增RTEF 1的编码序列 (cDNA) ,将其克隆到 p... 目的 :克隆转录增强因子 1(transcriptionenhancerfactor 1,TEF 1)相关基因 (relatedTEF 1,RTEF 1) ,检测鸡发育过程RTEF 1基因的表达及组织分布。方法 :从 13d鸡胚骨骼肌mRNAs经RT PCR方法扩增RTEF 1的编码序列 (cDNA) ,将其克隆到 pGEM和 pUC载体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采用RT PCR技术检测鸡胚发育第9天至雏鸡孵出后 6周的骨骼肌组织中RTEF 1基因的表达 ,并测试其在 13d鸡胚和出生后 1d雏鸡的骨骼肌、心肌、脑、肝和胗等 5种组织中的存在。结果 :克隆序列分析结合GenBank检索表明 ,所克隆的cDNA片段 ( 90 0bp)与cTEF 1A序列仅相差两个碱基。应用RT PCR技术在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6周雏鸡的骨骼肌组织均检出了RTEF 1基因的表达 ;13d鸡胚和出生后 1d雏鸡的骨骼肌、心肌、脑、肝和胗等 5种组织中均有TEF 1相关基因的转录。结论 :克隆的cDNA片段属多种组织普遍存在的cTEF 1A。与先前检测的M CAT结合因子发生规律 (在两周前表达 )不同 ,cTEF 1A在鸡胚发育的第 9天至出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T结合因子 转录增强因子-1 基因表达 克隆分子 鸡胚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叉头盒转录基因F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圣鹏 殷俊 +4 位作者 傅文凡 江泽勇 戴璐 邓博云 赵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886-1891,共6页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shRNA敲低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株PC9中叉头盒转录基因F1(forkhead box-F1,FOXF1)的表达,研究FOXF1对细胞生长及侵袭迁移等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慢病毒介导的shRNA敲...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shRNA敲低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株PC9中叉头盒转录基因F1(forkhead box-F1,FOXF1)的表达,研究FOXF1对细胞生长及侵袭迁移等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慢病毒介导的shRNA敲低FOXF1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实验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FOX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平板克隆实验及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FOXF1基因表达对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慢病毒介导的shRNA感染PC9细胞后,有效下调了PC9细胞中FOX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 <0.05),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抑制FOXF1表达后β-Catenin、N-cadherin、Vimentin、Snail表达下调,E-cadherin、ZO-1表达上调。结论下调FOXF1表达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基因F1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阳性调节性T细胞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素杰 谭芹 +3 位作者 韦渊 王洁 范杰 岳二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阳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13例不同分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其中网纹型45例,充血型36例,糜烂型32...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阳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13例不同分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其中网纹型45例,充血型36例,糜烂型32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76例设为对照组。血清Ang-2和Foxp3+Treg水平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统计OLP患者临床体征评分、OLP网纹-萎缩-糜烂(RAE)病损评分和疾病活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Ang-2水平与Foxp3+Treg及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分型OLP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均升高(P<0.05);与网纹型相比,糜烂型和充血型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升高(P<0.05);与充血型相比,糜烂型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升高(P<0.05)。糜烂型和充血型患者临床体征评分、RAE病损评分、疾病活动评分均高于网纹型(P<0.05);与充血型患者相比,糜烂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升高(P<0.05)。OLP患者血清Ang-2水平与Foxp3+Treg、临床体征评分、RAE病损评分、疾病活动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48、0.554、0.528,P<0.001)。结论血清Ang-2水平在OLP患者体内异常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Foxp3+Treg水平、临床体征、病损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口腔扁平苔藓 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调节性T细胞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节叉头框蛋白1表达促进大鼠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存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朝云 叶嘉豪 +2 位作者 彭钊 熊磊 张少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6-1735,共10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再生医学中临床使用最多的干细胞之一。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BMSCs)以其获取简便、创伤小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等优势,在人类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再生医学中临床使用最多的干细胞之一。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BMSCs)以其获取简便、创伤小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等优势,在人类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尚未建立在缺氧环境下,使PBMSCs高存活和高扩增培养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通过调节叉头框蛋白1(forkhead box C1, FoxC1)表达,促进PBMSCs缺氧存活和扩增的作用。采取SD大鼠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 MNCs),培养第3代后得到MSCs,随机将细胞进行以下3种处理,并分组:未处理组(Control, CON)、HIF-1α激动剂组(dimethyloxallyl glycine, DMOG,0.1 mmol/L,DMOG组)和HIF-1α抑制剂组(BAY87-2243,50 nmol/L,BAY组),进行缺氧培养PBMSCs,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1 h、10 h、20 h、30 h、40 h、50 h、60 h、70 h、80 h)PBMSCs凋亡和增殖情况。应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细胞FoxC1表达情况,及抗凋亡分子Bcl2和凋亡信号分子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MNCs经过3代培养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PBMSCs。但是,这些细胞在体外缺氧培养30 h即发生凋亡,但经HIF-1α激动剂DMOG能抑制其凋亡,能使PBMSCs缺氧延长到60 h以上。与CON组比较,DMOG处理使DMOG组PBMSCs活力升高2.6倍(P<0.001),细胞老化率(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70.1%(P<0.001),细胞凋亡率(Annexin V+PI+细胞百分率)减少64.6%(P<0.001)。加入HIF-1α抑制剂BAY87-2243则引起相反的变化:培养20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与CON组比较,BAY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01),老化率增加35.6%(P<0.001),细胞凋亡率增加38.1%(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DMOG可上调HIF-1α表达,促进FoxC1表达(DMOG组较CON组升高2.3倍,P<0.001),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DMOG组较CON组升高3.8倍,P<0.001)、下调凋亡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表达(各下降86.5%和85.0%,均P<0.001),而加入BAY87-2243显著降低HIF-1α、FoxC1和Bcl2表达,上调Bax和胱天蛋白酶3表达(与CON组比较,均P<0.001)。由此可见,HIF-1α-FoxC1是影响MSCs缺氧存活和增殖的重要信号途径,这有助于提高PBMSCs在缺氧环境中存活和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框蛋白1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miR-876-5p/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曌 刘钟 +4 位作者 彭静 胡荣毅 吴娟 黄琴斯 王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588,594,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miR-876-5p/叉头框蛋白质M1(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Ct组、Model组、si-NC组、si-MALAT1组、mimic NC组、miR-...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miR-876-5p/叉头框蛋白质M1(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Ct组、Model组、si-NC组、si-MALAT1组、mimic NC组、miR-876-5p mimic组、si-MALAT1+inhibitor NC组、si-MALAT1+miR-876-5p inhibitor组,除Ct组外,其余组细胞均需用25μg/L TNF-α处理以诱导银屑病体外细胞模型,TNF-α诱导24 h后再转染对应的转染物48 h,用于后续实验。qRT-PCR检测细胞中MALAT1、miR-876-5p表达;CCK-8、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OXM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ALAT1与miR-876-5p、miR-876-5p与FOXM1的关系;RNA pull down实验验证MALAT1与miR-876-5p的关系。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MALAT1、FOXM1蛋白表达增加,miR-876-5p表达下降(P<0.05);相较于Ct组,Model组HaCaT细胞中MALAT1表达、FOXM1蛋白表达、A450值、EdU阳性率、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PCNA、Bcl-2蛋白表达升高,miR-876-5p表达、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沉默MALAT1或过表达miR-876-5p可抑制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miR-876-5p inhibitor恢复了MALAT1敲低对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凋亡、增殖及炎症反应的作用;MALAT1靶向下调miR-876-5p,miR-876-5p靶向下调FOXM1。结论:敲低MALAT1可能通过提高miR-876-5p表达来下调FOXM1表达,进而促进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1 miR-876-5p 框蛋白质M1 细胞增殖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调控转录因子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洪英楷 林明恩 吴华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cm以上的组织作为正常膀胱组织。此外,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G患者30例,术后均留取CG组织。将膀胱癌细胞株RT4、BIU87进行细胞培养,采用不同浓度TNF-α(0、1、5、10 nmol/L)对上述细胞系进行处理。分析不同膀胱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情况,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FoxM1的表达影响,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结果:正常膀胱、CG、膀胱癌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FoxM1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M1的表达,继而影响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从而在C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腺性膀胱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录因子M1 表达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FAR1-5转录因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闫彩霞 李春娟 +5 位作者 孙全喜 张浩 王娟 苑翠玲 单世华 赵小波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FARl是一类起源于转座子酶的转录因子,在光敏色素A(phyA)信号通路启动、植物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抗旱花生品种J11的FAR1-5基因进行了克隆,通过序列比对进化分析,表明其与野生花生Arachis duranensis,A.ipaensis相关基因... FARl是一类起源于转座子酶的转录因子,在光敏色素A(phyA)信号通路启动、植物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抗旱花生品种J11的FAR1-5基因进行了克隆,通过序列比对进化分析,表明其与野生花生Arachis duranensis,A.ipaensis相关基因具有较高相似度。干旱胁迫状态下,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强于野生型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表明该转录因子可积极响应花生抗旱胁迫。研究结果可为花生抗旱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1-5转录因子 花生 过表达 干旱胁迫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长华 胡大一 +2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梅运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 1β和TNF -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IL-6 右心耳 心房颤动患者 表达的研究 -1β(IL-1β)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NA表达 心房组织 慢性心房颤动 风湿性瓣膜病 窦性心律 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房颤 检查评价 房颤患者 GAPDH RNA含量 纤维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FOXO1介导自噬抑制ox-LDL诱导泡沫细胞脂滴形成
18
作者 曾江琴 孙勤国 +3 位作者 徐鸿婕 丁晓明 牟艳杰 蒋跃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6-723,共8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L的ox-LD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不同时间后,通过CCK8筛选槲皮素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基...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L的ox-LD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不同时间后,通过CCK8筛选槲皮素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基于构建的泡沫细胞模型,在添加或不添加AS1842856(FOXO1抑制剂)的情况下,用槲皮素处理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FOXO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吖啶橙染色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eclin1、LC3II和P62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100μmol/L槲皮素干预12 h后,泡沫细胞脂滴形成和细胞凋亡被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脂滴形成和细胞凋亡增加(P<0.05),自噬小体减少(P<0.05),FOXO1蛋白表达减少(P<0.05),Beclin1和LC3II蛋白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6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处理上调FOXO1蛋白表达(P<0.05),诱导自噬小体形成(P<0.05),促进Beclin1和LC3II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P<0.05),抑制P62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P<0.05)。而FOXO1抑制剂会逆转槲皮素对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的作用效果。结论槲皮素通过上调FOXO1的表达诱导自噬,抑制ox-LDL诱导的脂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泡沫细胞 脂滴 自噬 转录因子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氨基酸代谢酶GDH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受HIF-1α基因调控的机制
19
作者 宁冰玉 王皓霖 +3 位作者 孙景贤 赵谭军 常亚青 湛垚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6-937,共12页
为了阐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氨基酸代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受转录因子HIF-1α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基因步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及RNA干扰等技术,克隆分析了中间球海胆GD... 为了阐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氨基酸代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受转录因子HIF-1α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基因步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及RNA干扰等技术,克隆分析了中间球海胆GDH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及其结构特征,验证了中间球海胆中GDH基因启动子区与HIF-1α基因的结合位点及调控关系,解析了GDH基因表达受HIF-1α基因调控对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和性腺能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GDH基因启动子全长为1067 bp,包含12种基本调控元件、14种不同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及1个CpG岛,启动子核心区为-984~-363 bp;在GDH基因启动子区(-683~-649 bp和-280~-264 bp)中存在与HIF-1α基因的结合位点且两者存在正调控关系;抑制中间球海胆HIF-1α基因表达后,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和性腺中的GDH基因的相对表达(mRNA和蛋白水平)及相对总GDH酶活力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伴有ATP相对含量的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海胆中HIF-1α基因可通过正向调控GDH基因的转录活性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海胆不同组织中的能量(AT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球海胆 缺氧诱导因子- GDH基因启动子 转录调控 能量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
20
作者 王进 王红星 崔景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转IGF-1基因的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体内外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酶切和连接的方法将IGF-1基因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中,感染包装细胞后收集病毒颗粒再感染从胎...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转IGF-1基因的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体内外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酶切和连接的方法将IGF-1基因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中,感染包装细胞后收集病毒颗粒再感染从胎龄14d的SD大鼠全脑组织中分离出的NSC,RT-PCR检测IGF-1的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1蛋白的表达,并用立体定向法将Brdu标记的转基因NSC移植到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纹状体缺血半暗区,免疫染色观察移植后1周转基因NSC在脑内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序列分析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 SN-IGF-1构建正确,RT-PCR能检测到转基因IGF-1的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能检测到IGF-1在转染了逆转录病毒的NSC及其子代细胞内表达,转基因NSC移植后1周在宿主脑内迁徙并表达IGF-1基因产物。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IGF-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NSC可在体内外表达I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录病毒 转染 基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