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动物基因工程产品的产业化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宁 安道昌 +2 位作者 徐新来 李青 付红波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57-60,共4页
对中国动物基因工程产品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作了介绍,提出了影响我国动物基因工程产品产业化的因素及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动物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钱建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疫苗免疫 免疫原性 精蛋白 肝素拮抗药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 弹状病毒 狂犬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维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1-4,共4页
现代医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向人和动物体内导入抗传染免疫性,疫苗已成为控制多种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常规疫苗从分类上可分为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由于常规疫苗本身存在的缺陷,且有些病原体不能在体外培养中生长或不能在体外传... 现代医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向人和动物体内导入抗传染免疫性,疫苗已成为控制多种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常规疫苗从分类上可分为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由于常规疫苗本身存在的缺陷,且有些病原体不能在体外培养中生长或不能在体外传代致弱,至今尚无相应的疫苗,另外用常规方法生产国内没有的外来传染病的毒力致弱活疫茁需要严格的实验室控制,疫苗的使用引起病原体的扩散也使之不易被接受,所以有必要寻找新的方法生产更有效、更安全、性能更好的疫苗。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研究 体外传代 免疫原性 致弱 痘苗病毒 体外培养 常规疫苗 亚单位疫苗 动物基因工程 抗传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疫苗开发的利器——评《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原理与方法》
4
作者 邵桂林 李丽 《生物产业技术》 2009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本专著受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技术 疫苗开发 原理 “十一五” 基金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与分子鉴别诊断试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焕春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5期4-7,共4页
动物传染病是制约全球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最终消灭动物传染病是当前兽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所应肩负的责任.疫苗接种尽管不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唯一方法,但却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 疫苗 分子 鉴别诊断试剂 基因缺失疫苗 动物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疫苗开发的利器——评《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原理与方法》
6
作者 邵桂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1-582,共2页
在畜牧养殖业中,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一系列畜禽重大疾病无时不刻威胁着畜禽健康和养殖业安全,而能够帮助人们战胜这些动物疫病的最大功臣就是疫苗。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技术 疫苗开发 畜牧养殖业 原理 畜禽健康 动物疫病 禽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疫苗开发的利器——评《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原理与方法》
7
作者 邵桂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技术 疫苗开发 畜牧养殖业 原理 畜禽健康 动物疫病 禽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8
作者 徐小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4期129-130,共2页
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或称遗传工程技术,目前已发展了三大类,包括动物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及转基因克隆技术.它们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这篇论文旨在介绍动... 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或称遗传工程技术,目前已发展了三大类,包括动物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及转基因克隆技术.它们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这篇论文旨在介绍动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制药技术、植物、动物方面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 药学 植物学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细胞因子产业化先锋”大连三仪集团董事长江国托博士
9
《吉林畜牧兽医》 2007年第7期62-63,65,共3页
江国托,1966年12月26日生,祖籍江西省余干县。1990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食品卫生检验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攻方向为"家禽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原与抗体... 江国托,1966年12月26日生,祖籍江西省余干县。1990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食品卫生检验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攻方向为"家禽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原与抗体监测体系的建立";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两年破格获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犬瘟热病毒的超快速检测、结构多肽分析、免疫原F基因的克隆、表达、系列分析及其DNA疫苗的研究";1997年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留学;1995~1998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中国兽医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中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遗传与变异分子基础研究";1998年12月:组建大连三仪企业集团,现任企业董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 大连 细胞因子 长江 产业化 博士 兽药行业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工程细胞因子产业化先锋”大连三仪集团董事长江国托博士
10
《吉林畜牧兽医》 2007年第8期66-67,共2页
江国托,1966年12月26日生,祖籍江西省余干县。1990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食品卫生检验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攻方向为"家禽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原与抗体... 江国托,1966年12月26日生,祖籍江西省余干县。1990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食品卫生检验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攻方向为"家禽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原与抗体监测体系的建立";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两年破格获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犬瘟热病毒的超快速检测、结构多肽分析、免疫原F基因的克隆、表达、系列分析及其DNA疫苗的研究";1997年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留学;1995~1998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中国兽医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中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遗传与变异分子基础研究";1998年12月:组建大连三仪企业集团,现任企业董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 细胞因子 博士 产业化 长江 大连 兽药行业 技术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株动物基因工程疫苗问世
11
《湖南农业》 2004年第7期8-8,共1页
关键词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 伪狂犬病 病毒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和加强对基因工程动物的法制化管理
12
作者 杨果杰 方喜业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动物 法制化管理 饲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丹 王雅咪 +2 位作者 马希佳 程振洋 程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08-1814,共7页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动物模型、移植性EC动物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自发性EC动物模型,用于Ⅰ型激素依赖型EC的相关研究,但因其随机性、成本高、肿瘤发生周期长,目前应用较少;用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产生EC动物模型,多用于研究化疗药物对EC的影响及药物防治,但在分子水平上EC的表征较差;EC患者异位异种移植(PDX)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子和组织学稳定性,且保留了肿瘤的特征和行为,能够依据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可作为新药和靶向治疗验证的临床前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与癌症发展相关的生物学机制,该模型高度模仿了EC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有益于该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靶向选择。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期望将来有更完善地对EC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能进一步促进EC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物模型 模型特征 自发性动物模型 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 雌激素诱导的动物模型 移植性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制品生物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俞路 章世元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 生物制品 生物安全性 兽用 基因技术 重组DNA 基因操作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因工程食品的展望
15
作者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3-13,共1页
Frost & Sullivan公司的关于新技术影响的报告中预测:在本世纪末期,来自基因工程良种的猪肉或鸡将成为美国人的日常食品,鱼类和牛肉会稍迟一些。但在食品供应商品化之前,根据对“基因工程动物”的研究,认为动物将被成功地改变成具... Frost & Sullivan公司的关于新技术影响的报告中预测:在本世纪末期,来自基因工程良种的猪肉或鸡将成为美国人的日常食品,鱼类和牛肉会稍迟一些。但在食品供应商品化之前,根据对“基因工程动物”的研究,认为动物将被成功地改变成具有“蛋白质工厂”的功能,用以合成贵重的药物。由于种种原因,药用蛋白将首先产生于绵羊或山羊奶中或在转基因蛋中,因为可向其中插入基因。由于产品的极高价值,还意味着可以忽略诸如从失败到成功的“次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食品 食品供应 药用蛋白 工程食品 Sullivan FROST 动物基因工程 山羊奶 管理程序 常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的基因工程疗法
16
作者 李文春 徐海庆 《北方牧业》 2007年第16期18-18,共1页
笔者采用动物基因工程疗法治疗和预防猪无名高热病过万例,均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应用处方及预防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动物基因工程 无名高热病 疗法 预防 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抑制素基因及在食用肉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旭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共2页
肌肉抑制素(Mstn)基因是TGFβ超家族的一种新基因,仅在骨骼肌特异表达并作为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由于该基因为单一开关基因,其缺失即导致肌肉量增加,同时Mstn基因天然敲除的肌肉加倍良种牛的存在,说明这种基因操... 肌肉抑制素(Mstn)基因是TGFβ超家族的一种新基因,仅在骨骼肌特异表达并作为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由于该基因为单一开关基因,其缺失即导致肌肉量增加,同时Mstn基因天然敲除的肌肉加倍良种牛的存在,说明这种基因操作不会扰乱其他生长调控系统并带来不正常病理变化,因而Mstn基因是提高肉用动物肌肉产量的理想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抑制素基因 基因敲除 动物基因工程 肉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晓玲 于衍男 孙金海 《猪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04-106,共3页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体系,更为生物定向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了一种较佳的方法,使其成为基因工程和育种的最有效途径。该文简要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进展,并从动物基因工程育种、生物...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体系,更为生物定向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了一种较佳的方法,使其成为基因工程和育种的最有效途径。该文简要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进展,并从动物基因工程育种、生物反应器、异种器官移植、人类疾病模型及环保型转基因动物等方面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最后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动物基因工程育种 人类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载体转基因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桂瑛 马毅 张春勇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精子载体转基因法是以动物精子为载体,并通过显微注射等途径而完成转基因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做一展望。
关键词 精子载体转基因 研究进展 动物基因工程 显微注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C31整合酶介导猪基因组定点修饰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毕延震 刘西梅 +3 位作者 华再东 张立苹 郑新民 肖红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高效与特异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是基因工程动物研究的前沿与难点.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能介导含attB位点的外源基因定点整合于多种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假attP位点,可维持外源基因的正常结构及高效表达.本文探讨ΦC31整合酶介导外源基因在... 高效与特异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是基因工程动物研究的前沿与难点.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能介导含attB位点的外源基因定点整合于多种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假attP位点,可维持外源基因的正常结构及高效表达.本文探讨ΦC31整合酶介导外源基因在猪基因组内定点整合的分子基础.构建含attB位点的报告载体pEGFP-N1-attB,与ΦC31整合酶表达载体pCMV-INT共转染猪肾PK15细胞,G418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单拷贝整合的转基因细胞系.TAIL-PCR鉴定出1个猪基因组假attP位点,位于猪1号染色体,watson链,坐标114220087-114220126,命名为pig-attP-1.测序结果显示,pEGFP-N1-attB在attB位点处断开插入到pig-attP-1.用荧光计测定细胞培养基上清EGFP含量发现,该转基因细胞系EGFP的表达水平是本底的50倍(13500 AU vs.280 AU),表明pig-attP-1是利于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友好位点".该研究不仅为实现外源基因在猪基因组内的定点整合提供了新策略,也为创制基因工程猪、建立动物生物反应器等研究注入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 假attP位点 基因工程动物 定点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