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徐琳 路苹 +1 位作者 姚红梅 张翊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34-3039,共6页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性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IL)-6、IL-17、IL-33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血清sPLA2-X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47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观察组治疗前(入院当天)与治疗后(出院前1天)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PCT、CRP、iNOS、IL-1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IL-6、IL-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r=0.5262、0.6401、0.5507、0.5168、0.6099、0.3574,P值均<0.01)。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升高,且其与PCT、CRP、iNOS、IL-6、IL-7、IL-33呈正相关,表明血清sPLA2-X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有重要的关联,血清sPLA2-X可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磷脂酶a2 分泌 分泌磷脂酶a2-X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诱导一氧化氮合酶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单肺通气致肺损伤兔肺组织胞质型磷脂酶A_2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睿 杨泳 +4 位作者 李艳华 李江 马庆杰 赵艳花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LV)兔肺组织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及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OLV组(O组)和OLV+七氟醚组(OS组)。OS组据所给七氟醚浓度(体积分数)不同分为1%...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LV)兔肺组织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及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OLV组(O组)和OLV+七氟醚组(OS组)。OS组据所给七氟醚浓度(体积分数)不同分为1%、2%、3%和4%亚组。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分别用于检测肺组织中CCSP和C-PLA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肺组织花生四烯酸(AA)含量。通过观察肺湿/干(W/D)和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评价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 OLV后兔肺组织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肺组织AA含量和肺损伤程度均明显增加(P<0.05);OLV+七氟醚组中肺组织CCSP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而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和肺组织AA含量降低(P<0.05),肺损伤减轻(P<0.05);OLV+不同浓度七氟醚组中肺组织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肺组织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肺组织AA含量和肺损伤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结论 OLV可使兔肺组织中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肺组织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和AA含量增加,引起急性肺损伤。七氟醚可通过逆转OLV的上述效应而发挥抗急性肺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单肺通气 急性肺损伤 胞质-磷脂酶a2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毒分泌型磷脂酶A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杨亚萍 梁中琴 +1 位作者 顾振纶 秦正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5-1048,共4页
眼镜蛇毒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作为眼镜蛇毒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正日益从眼镜蛇粗毒转向毒素中的某个单体,如sPLA2的研究。该文简要综述了眼镜蛇毒sPLA2的结构特征、分离纯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眼镜蛇毒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作为眼镜蛇毒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正日益从眼镜蛇粗毒转向毒素中的某个单体,如sPLA2的研究。该文简要综述了眼镜蛇毒sPLA2的结构特征、分离纯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着重论述了sPLA2多样的药理毒理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分泌磷脂酶a2 约理作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磷脂酶A_2非酶活性依赖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4
作者 黎明涛 马驰 +11 位作者 谢元斌 叶彦颖 朱小南 闫霞 施乐瑜 袁衡新 陈汝筑 李文明 皮荣标 韩怡凡 Igor Krizaj 黄守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鉴定中华眼镜蛇(Najanajaatra)蛇毒中的神经保护因子,研究其抗神经元凋亡作用机制。【方法】连续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神经保护因子。用EdmanN-末端测序法取得蛋白质一级序列,BLAS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使用低钾诱导体外培养... 【目的】鉴定中华眼镜蛇(Najanajaatra)蛇毒中的神经保护因子,研究其抗神经元凋亡作用机制。【方法】连续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神经保护因子。用EdmanN-末端测序法取得蛋白质一级序列,BLAS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使用低钾诱导体外培养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研究其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从中华眼镜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神经保护因子(Cobravenomneu-ronalprotectivefactor,CVNPF)此神经保护因子N-末端20个氨基酸序列为NLYQFKNMIQCTVPSRSWWD-,BLAST序列同源比对确定该保护因子为中华眼镜蛇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edphospholipaseA2,sPLA2)。进一步发现来源于蜂毒、莫桑比克眼镜蛇(Njajanajamossambica)蛇毒、西部菱斑响尾蛇(Crotalusatroxalso)蛇毒的sPLA2也对小脑颗粒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不为磷脂酶A2酶活性抑制剂7,7-Dimethyleicosadienoicacid(DEDA)和Manoalide阻断。【结论】CVNPF属于sPLA2。多种sPLA2可以抗神经元凋亡,其保护机制与磷脂酶A2的酶活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磷脂酶a2 非酶活性依赖 神经元 保护作用 蛇毒 神经保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磷脂酶A_2亚家族: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武 郭薇 黄春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2-940,共9页
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是磷脂代谢酶中最大的一个亚家族,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迄今为止,在人体中总共发现11种sPLA2亚型,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布、水解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由于其水解产物主要为花生四烯酸和溶血... 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是磷脂代谢酶中最大的一个亚家族,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迄今为止,在人体中总共发现11种sPLA2亚型,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布、水解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由于其水解产物主要为花生四烯酸和溶血磷脂,sPLA2常通过影响这两个通路调节细胞功能、炎症反应、抗菌等.本文结合近几年国际上关于sPLA2的研究报道,对于sPLA2的结构、功能、组织定位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做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磷脂酶a2 脂质介质 炎症 花生四烯酸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分泌型磷脂酶A2-ⅡA的功能性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珊 巩卫康 +1 位作者 张娜 李春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8-1324,共7页
目的 人分泌型磷脂酶A-ⅡA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group ⅡA,sPLA-ⅡA)在调节细胞脂质代谢和信号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急、慢性炎症反应。研究其动力学和变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利用弹性网络模型(elastic ne... 目的 人分泌型磷脂酶A-ⅡA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group ⅡA,sPLA-ⅡA)在调节细胞脂质代谢和信号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急、慢性炎症反应。研究其动力学和变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利用弹性网络模型(elastic network model, ENM)、微扰响应扫描(perturbation-response scanning, PRS)和蛋白质结构网络(protein structure network,PSN)方法对来自人sPLA-ⅡA的31个分子的结构动力学和变构效应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动力学共性和特异性与功能的关系。结果 结果表明,对酶的催化和结构稳定起关键作用的催化残基和参与二硫键形成的半胱氨酸残基具有低运动性,这是对酶共有功能的要求;而涉及与钙离子或膜结合的5个结构区域具有高运动性,它们体现了酶成员的特异性。另外,高运动性区域在PRS分析中显示出对外界微扰响应的高敏感性,表明其在变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而低敏感性残基则在维持结构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残基运动相关性分析发现,人sPLA分子催化位点周围的强相关运动有利于酶催化功能的发挥。结论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人sPLA-ⅡA成员分子的动力学及功能性变构机制,可为药物设计和准确设计具有精细调节活性的蛋白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磷脂酶a2-ⅡA(sPLa2-ⅡA) 弹性网络模 微扰响应扫描 结构动力学 变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分泌型磷脂酶A2-X及致炎-抑炎因子谱的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汝触会 陈爱凤 +2 位作者 何飞 鲍志坚 丁士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BC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CPP)、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及致炎-抑炎因子谱的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BCS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BC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CPP)、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及致炎-抑炎因子谱的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BCS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单纯BCS组(n=73)与NTM感染组(n=37),将NTM感染组患者根据其BCS程度分为轻度组(n=10)、中度组(n=16)与重度组(n=11),另选健康志愿者40名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PP、sPLA2-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IL-17A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单纯BCS组及NTM感染组的血清CPP、sPLA2-X、TNF-α、IFN-γ、IL-1β、IL-4、IL-6、IL-10及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NTM感染组高于单纯B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CPP、sPLA2-X、TNF-α、IFN-γ、IL-1β、IL-4、IL-6、IL-10及IL-17A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中度组的上述指标(除IL-6和IL-10外)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S合并NTM感染患者血清CPP、sPLA2-X及致炎-抑炎因子谱呈明显高表达,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非结核分枝杆菌 和肽素 分泌磷脂酶a2-X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中分泌型磷脂酶A2的表达与羊膜腔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洋 周佳任 +2 位作者 徐漫飞 张怡舜 赵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及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实验组)分娩发动前后、30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未足月正常妊娠患者(正常对照组)及30例足...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及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实验组)分娩发动前后、30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未足月正常妊娠患者(正常对照组)及3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足月对照组)分娩发动后外周血中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结束妊娠后取胎膜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有无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结果未分娩发动时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为1.079±0.746,正常对照组为0.651±0.481,实验组与同孕周正常对照组相比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分娩发动时外周血中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为2.439±0.086,足月对照组为2.575±0.036,实验组与足月对照组相比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787)。实验组中分娩发动时s PLA2的含量与是否患绒毛膜羊膜炎有关(P=0.008)。结论 sPLA2升高可能参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并与羊膜腔的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分泌磷脂酶a2 绒毛膜羊膜炎 分娩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阴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汤绚丽 杜园园 +4 位作者 余瑾 叶田 朱虹 陈银凤 李晓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Ⅰ期占比更少,Ⅱ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血小板反应蛋白1结构7A域 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M磷脂酶a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氧磷脂酶-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毓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磷脂酶-1(PON-1)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M)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肾病组(肾病组)和T2DM非肾病组(非肾病组),测定患者血清中SOD和PON-1浓度及生化指标、计算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磷脂酶-1(PON-1)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M)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肾病组(肾病组)和T2DM非肾病组(非肾病组),测定患者血清中SOD和PON-1浓度及生化指标、计算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肾病组SOD、PON-1水平显著低于非肾病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病组FINS、TG水平和HOMA-IR显著高于非肾病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FBG、PBG2h、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血清SOD、PON-1水平与HOMA-IR呈显著负相关(r=-0.287,-0.509;P=0.006,0.000),而血清SOD水平与PON-1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SOD和PON-1参与了T2DM肾病的发生与发展,联合检测血清SOD、PON-1水平,对于T2DM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磷脂酶-1 2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磷脂酶PLA2G5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慈钰莹 张伟东 +2 位作者 蔺勇 苏晶 张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6-1015,共10页
分泌型磷脂酶PLA2G5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员,在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研究表明,PLA2G5参与生物学事件的发生发展,在特定的病理条件下具有诱导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PLA2G5的来源、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和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 分泌型磷脂酶PLA2G5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员,在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研究表明,PLA2G5参与生物学事件的发生发展,在特定的病理条件下具有诱导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PLA2G5的来源、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和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现有或潜在的PLA2G5抑制剂,以期探索基于PLA2G5的治疗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磷脂酶PLa2G5 信号传导 脂质代谢 气道炎症疾病 关节炎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散与四神丸对脾虚泄泻大鼠分泌型IgA白介素-2含量影响的配伍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杜雅薇 李冀 +1 位作者 王玉来 邹大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189-2191,共3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散、五味子散加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和四神汤组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 目的:探究五味子散、五味子散加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和四神汤组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的SIgA、IL-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汤组均能通过升高SIgA分泌量和IL-2含量,共同恢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而起作用,在升高脾虚泄泻大鼠IL-2含量方面,四神汤最优,其次为五味子散加姜枣,五味子散最差;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五味子散加姜枣最优,五味子散最差。其作用效果之差异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在升高IL-2含量方面,五味子散与二神丸配伍后体现了最佳的协同作用;五味子、吴茱萸与生姜、大枣配伍后亦体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但单独应用五味子、吴茱萸协同作用并不显著。(2)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五味子、吴茱萸与生姜、大枣具有协同作用。(3)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免疫机能方面,生姜和大枣有重要的配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散 四神丸 泄泻 分泌IGA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神丸与四神丸对脾虚泄泻大鼠分泌型IgA白介素-2含量影响的配伍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冀 邹大威 +1 位作者 杜雅薇 高长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437-2439,共3页
目的:探讨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二神丸去姜枣、二神丸、四神丸和四神汤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 目的:探讨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二神丸去姜枣、二神丸、四神丸和四神汤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的SIgA、IL-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四神丸(汤)均能通过升高SIgA分泌量和IL-2含量,共同恢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而起作用,在升高脾虚泄泻大鼠白介素-2含量方面,四神汤最优,其次为二神丸组,二神丸去姜枣最差;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二神丸最优,二神丸去姜枣最差。其作用效果之差异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在升高IL-2含量方面,二神丸与五味子散配伍后体现了最佳的协同作用;肉豆蔻、补骨脂与生姜、大枣配伍后亦体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但单独应用补骨脂、肉豆蔻协同作用并不显著。(2)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肉豆蔻、补骨脂与生姜、大枣具有协同作用。(3)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免疫机能方面,生姜和大枣有重要的配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神丸 四神丸 泄泻 分泌IGA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分泌型磷脂酶A2可预示鸡肺部发生炎症
14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68,共1页
鸡在发生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为分析健康鸡和发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肺部炎症鸡)sPLA2基因表达情况,突尼斯斯法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应用人sPLA2序列扫描鸡基因组来鉴定鸡分泌型磷脂酶A2(ChPLA2),运用RT... 鸡在发生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为分析健康鸡和发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肺部炎症鸡)sPLA2基因表达情况,突尼斯斯法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应用人sPLA2序列扫描鸡基因组来鉴定鸡分泌型磷脂酶A2(ChPLA2),运用RT-PCR扩增鸡mRNA,并对同源性cDNAs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分泌 病鸡 炎症 肺部 传染性支气管炎 PCR扩增 CD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ⅢB型前列腺炎EPS中IL-10、PGE_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健 王飞 +2 位作者 康新立 王安方 王忠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分析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 目的:分析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非前列腺炎患者、尿常规及EPS常规检查正常者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IL-10、PGE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PSI和EPS中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EPS中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CPSI和EPS中PG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S中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3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S中的IL-10、PGE2与CP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3 5、0.432 9,P<0.01)。结论: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10和PGE2水平升高,其慢性盆痛症状严重程度与EPS中IL-10、PGE2水平呈正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能通过降低PGE2水平以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前列腺炎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0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型磷脂酶A2与核因子κB在单肺通气致兔肺损伤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泳 郭欣 +9 位作者 俞志成 马加庆 刘星玲 李丽莎 肖高鹏 刘晓萌 李鑫楠 沈劲松 李艳华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探讨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与核因子κB(NF-κB)间相互作用关系,阐明单肺通气上调C-PLA2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8组:对照组;溶剂预处理组;NF-κB抑制剂(PDTC)/溶剂预处理组;C-PLA2抑制剂(AACOCF3)/... 目的探讨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与核因子κB(NF-κB)间相互作用关系,阐明单肺通气上调C-PLA2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8组:对照组;溶剂预处理组;NF-κB抑制剂(PDTC)/溶剂预处理组;C-PLA2抑制剂(AACOCF3)/溶剂预处理组;单肺通气组;溶剂预处理+单肺通气组;NF-κB抑制剂(PDTC)/溶剂预处理+单肺通气组和CPLA2抑制剂(AACOCF3)/溶剂预处理+单肺通气组。Western-blot和定量PCR分别用于检测肺组织C-PLA2和NF-κB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肺组织花生四烯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中性粒细胞计数、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肺干/湿重比值和肺组织学评分用于反映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单纯给予溶剂未对实验动物造成明显副作用。给予AACOCF3或PDTC,但未行单肺通气的实验动物除C-PLA2或NF-κB明显下调外(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单肺通气实验动物肺组织C-PLA2和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出现明显的肺损伤(P<0.05);AACOCF3或PDTC预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单肺通气实验动物肺组织C-PLA2和NF-κB表达水平(P<0.05),同时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C-PLA2和NF-κB在单肺通气致肺损伤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相互调控,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急性肺损伤 胞质磷脂酶a2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郭音 任海青 +2 位作者 郭晓阳 左江华 王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并按照PNM疾病分期、治疗结局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法分析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结果PMN组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PMN患者,Ⅰ期20例、Ⅱ期42例、Ⅲ期34例、Ⅳ期4例,Ⅲ+Ⅳ期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N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与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PRIL、PLA2R-Ab与TP(总蛋白)、白蛋白(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PMN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BUN、Scr、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过治疗,有4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58例患者未达到缓解标准,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增高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PMN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肾功能损伤导致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上述三项指标反映出PMN疾病发生、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M磷脂酶a2受体抗体 25-羟维生素D3 原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艳 赵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是真菌生存所需的毒力因子,可以诱导抗体产生,参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多方面致病过程。本文就Sap-2的命名、结构、生物化学特性、表达、影响因子、致病机制和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2 毒力因子 白色假丝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分泌系统2转录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亚婷 傅丹丹 +6 位作者 MUHAMMAD AKMAL RAHEEM 薛媚 谷一 涂健 宋祥军 邵颖 祁克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88-2497,共10页
生物被膜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探究Ⅲ型分泌系统2(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探究ETT2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利用Red同源重组的方法... 生物被膜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探究Ⅲ型分泌系统2(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探究ETT2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利用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yqeI基因缺失株,并通过检测野生株与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合转录组学测序及荧光定量检测生物被膜基因表达量等,探究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yqeI基因缺失株,且yqeI的缺失并不影响生长曲线,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且相关生物被膜基因转录量显著下调。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显著影响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从ETT2及yqeI的角度发掘潜在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泌系统2 转录因子YqeI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2 EivC点突变的构建及其ATPase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漩 王少辉 +7 位作者 刘新 王栋 梁华 黄彩兰 吴晓君 丁铲 王桂军 于圣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了分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Ⅲ型分泌系统2(E.coli TypeⅢsecretion system2,ETT2)Eiv C ATPase关键活性位点,本研究通过比对分析病原菌ATPase序列,筛选APEC ETT2 Eiv C的关键位点。然后设计点... 为了分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Ⅲ型分泌系统2(E.coli TypeⅢsecretion system2,ETT2)Eiv C ATPase关键活性位点,本研究通过比对分析病原菌ATPase序列,筛选APEC ETT2 Eiv C的关键位点。然后设计点突变引物,通过PCR方法构建Eiv C点突变片段,构建Eiv C点突变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相应蛋白,并检测其ATPase活性。结果显示,Eiv C蛋白包含F0F1 ATPase的保守序列,且具有ATPase活性。测序结果显示Eiv C第175、199、201、233位氨基酸突变成功,融合蛋白获得成功表达与纯化。然而,点突变与野生型Eiv C的ATPase活性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第175、199、201、233位氨基酸不影响Eiv C的ATPas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泌系统2 eivC基因 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