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中凝血酶受体-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宇宏 张金强 +7 位作者 朱彦君 宁浩勇 胡明 姚林 郑集义 王妍 陆应麟 虞积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 分析凝血酶受体 (PAR 1)在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PAR 1与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及RT PCR方法检测不同类型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PAR 1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AR 1在... 目的 分析凝血酶受体 (PAR 1)在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PAR 1与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及RT PCR方法检测不同类型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PAR 1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AR 1在 5 2例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分别为 :腺癌 14 / 2 0例、鳞癌 6 / 16例、大细胞癌 6 / 10例、小细胞癌中 4 / 6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多位于癌巢周边 ,1例侵及支气管软骨处的鳞癌癌巢及另 1例低分化腺癌脉管内的癌栓呈明显阳性 ,1例腺癌组织周围的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灶呈明显阳性。Westernblot及RT PCR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PAR 1在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高转移株 (PLA80 1D)中的高表达明显高于其低转移株 (PLA80 1C)。结论 PAR 1在各种组织类型的人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比例表达。PAR 1在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高转移株 (PLA80 1D)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低转移株 (PLA80 1C)。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凝血酶受体-1 生物学行为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c-fos蛋白和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许轶洲 李佩璋 +2 位作者 王宁夫 徐海鹰 彭文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T)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观察葛根素对T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c- fos蛋白以及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的作用,旨在认识葛根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DNA...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T)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观察葛根素对T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c- fos蛋白以及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的作用,旨在认识葛根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细胞周期分析观察T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T及葛根素等各处理因素作用2 4h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c -fos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TRmRNA的表达。结果:T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促增殖效应在2 4h末达到峰值,且T浓度在0 .1~1.0U·L- 1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诱导的细胞增殖、DNA合成以及VSMCc fos蛋白的表达;高浓度(1.5×10 - 3mol·L- 1)的葛根素可显著抑制T诱导的TRmRNA上调。结论:葛根素能抑制T诱导的VSMC增殖,这可能与其抑制c- fos蛋白有关,并部分与其抑制TR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凝血酶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对人ASMC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茜 孟宪敏 +3 位作者 姜玉新 丁金凤 汤健 陈光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84-487,共4页
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严重降低了该治疗手段的最终疗效.为探讨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利用反义RNA技术构建了含有部分反义凝血酶受体(ATR)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ATR,并观察了其对培... 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严重降低了该治疗手段的最终疗效.为探讨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利用反义RNA技术构建了含有部分反义凝血酶受体(ATR)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ATR,并观察了其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cDNA3/ATR的瞬时转染即能显著抑制人ASMC的3H-TdR参入量,且该作用与导入的DNA量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凝血酶受体 ATR A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损伤积分值和脑组织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戴高中 陈汝兴 +2 位作者 顾明昌 袁灿兴 卫洪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损伤积分和脑组织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prauge-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共分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损伤积分和脑组织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prauge-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共分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中药组予大鼠大黄虫丸的混悬液2.5mL灌胃,每天1次,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观察各组8、24、48、72h神经损伤积分情况,3天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快速取出血肿周围组织约100mg,以RT-PCR法测定脑组织中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结果: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以造模8h最明显,神经行为三试验(姿势反射、前肢位置试验和杆上平衡试验)积分最高;随时间延长,体征减轻、积分减少。术后24、48、72h中药组神经行为积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无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故未进行统计。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组织TRmRNA仅有少量表达,模型组、中药组脑组织的TRmRNA表达明显上调,和正常组、假手术组有明显的的差异(P<0.05)。但中药大黄虫丸能明显的下调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RmRNA的表达和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血肿周围脑组织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增高,大黄虫丸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RmRNA的表达增加有下调作用,并可明显的改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神经行为功能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广廿灬虫]虫丸 大鼠 脑出血 脑组织 神经损伤积分值 凝血酶受体(TR)mRN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燕 沈霖 汤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3-1404,共2页
目的观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蛋白酶激活受体4(PAR4)和糖蛋白Ibα(GPIbα)的表达及其与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的PAR1,PAR4和GPIbα的表达,采用比浊法检测其血小... 目的观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蛋白酶激活受体4(PAR4)和糖蛋白Ibα(GPIbα)的表达及其与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的PAR1,PAR4和GPIbα的表达,采用比浊法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GPIbα表达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血小板PAR1表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MA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AR1的表达和血液透析频率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601,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者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小板PAR1表达明显升高,而PAR1的高表达又可引起血小板的进一步活化,从而使血液的高凝状态加剧,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意外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血小板凝血酶受体 血小板聚集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在脑损伤中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国庆 王小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26-429,共4页
1978年,Carney和Cunningham首次鉴定凝血酶受体(thrombin receptor,TR).1991年,Vu TK等克隆了第一个TR.1994年,Coughlin等依据TR由蛋白酶水解机制激活,首次命名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家族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 1978年,Carney和Cunningham首次鉴定凝血酶受体(thrombin receptor,TR).1991年,Vu TK等克隆了第一个TR.1994年,Coughlin等依据TR由蛋白酶水解机制激活,首次命名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家族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1994年,Nystedt等克隆了另一个由蛋白酶水解机制激活的受体,该受体以胰蛋白酶为底物,被命名为PAR-2,故最早得到克隆的TR也被称作PAR-1.此后Hiroaki等、Xu等分别报道了另两种TR,也都属于PAR家族,分别称为PAR-3和PAR-4.目前发现的PAR成员共有4个,分别为:PAR-1、PAR-2、PAR-3和PAR-4,其中PAR-1,PAR-3和PAR-4都是TR,而PAR-2为胰酶受体.由于"PAR"已被用于表示其他基因,故根据国际遗传学标准化命名委员会的建议,将人的PAR家族的基因依次命名为:PAR1g、PAR2g、PAR3g和PAR4g[1].凝血酶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凝血酶有许多细胞外的效应,通过凝血酶影响的大多数细胞的功能是由PAR介导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受体 生物学功能及 脑损伤 双重作用 脑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和p21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伴随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包装
7
作者 孟宪敏 吴小兵 +4 位作者 米立国 伍志坚 赵秀文 刘冬青 丁金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7-603,共7页
为探讨双基因共表达对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分别构建了含反义凝血酶受体 (ATR)或 /和 p2 1单、双基因及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腺病毒伴随病毒 (AAV)载体 .上述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HK 2 1细胞 ,G4 18筛选获得整合有外源基因的细胞... 为探讨双基因共表达对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分别构建了含反义凝血酶受体 (ATR)或 /和 p2 1单、双基因及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腺病毒伴随病毒 (AAV)载体 .上述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HK 2 1细胞 ,G4 18筛选获得整合有外源基因的细胞株 .克隆形成过程中显示单、双基因转染后细胞增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克隆形成速度减慢 ,细胞形态改变 ,且双基因的作用明显大于单基因 .以绿色荧光出现说明报告基因得到表达后 ,又以DNA印迹证实ATR和p2 1单、双基因已整合于细胞基因组中 ,并维持了凝血酶受体 (TR)基因的反义位置 .半定量RT PCR证实TR基因表达降低 ,p2 1基因表达升高 ,ATR和p2 1(AP)双基因得到了共表达 .以具有可提供复制和包装功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rHSV rc/ΔU12分别感染载有不同基因的BHK细胞株 ,包装产生重组AAV (rAAV)病毒 ,并经点杂交法测定其滴度 (每毫升病毒液中所含病毒颗粒数 ) .rAAV/AP中ATR与 p2 1的病毒颗粒数分别为 1 0 2× 10 13 /ml和 1 0 8× 10 13 /ml,单基因rAAV/ATR的滴度为 6 5 4× 10 12 /ml,rAAV/P2 1为 1 0 6× 10 13 /ml,为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凝血酶受体 p21双基因 共表达 腺病毒伴随病毒载体 构建 包装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凝血酶受体和p21双基因共表达对损伤的大鼠颈总动脉的影响
8
作者 米立国 孟宪敏 +4 位作者 赵秀文 刘冬青 王学礼 吴小兵 丁金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观察反义凝血酶受体 (ATR)和 p2 1双基因治疗对WKY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抑制效果 ,探寻基因治疗再狭窄的有效途径。  方法 :将 42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成基因治疗组 (导入rAAV/AP组 ,n =18)、载体对照组 (导入rAAV/GFP组... 目的 :观察反义凝血酶受体 (ATR)和 p2 1双基因治疗对WKY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抑制效果 ,探寻基因治疗再狭窄的有效途径。  方法 :将 42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成基因治疗组 (导入rAAV/AP组 ,n =18)、载体对照组 (导入rAAV/GFP组 ,n =18)和正常对照组 (n =6 )。构建含有ATR和 p2 1双基因及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pSNAV/AP和 pSNAV/GFP ,用重组单纯疱疹病毒 (rHSV )生产体系包装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 (rAAV ) :rAAV/AP和rAAV/GFP。将rAAV/AP或rAAV /GFP导入拉伤的WKY大鼠的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 2、 4、 6周取材 ,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凝血酶受体 (TR)和 p2 1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图像分析和统计学检验双基因的疗效。  结果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导入血管壁的新生内膜和中膜并获得稳定表达。图像和统计学分析说明 :基因治疗后 2、 4和 6周 ,双基因治疗组 ( p2 1和ATR)的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较载体对照组组内膜减少 5 9 2 %、 5 8 7%、 6 4 1%;中膜厚度分别减低 7 8%、 10 8%、 8 3%;中膜细胞密度减低 30 0 %、2 9 4 %、 2 6 2 %。  结论 :ATR和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 P21 基因治疗 重组腺病毒 伴随病毒 冠心病 实验研究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受体激活肽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敏感性钾通道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宏飞 刘丽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7-541,共5页
目的:研究凝血酶受体激活肽(TRAP)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敏感性钾(K。)通道的作用及在保护心肌细胞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健康成年豚鼠采取心室肌细胞急性分离,采用单通道膜片钳记录技术中的细胞贴附式及内面向... 目的:研究凝血酶受体激活肽(TRAP)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敏感性钾(K。)通道的作用及在保护心肌细胞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健康成年豚鼠采取心室肌细胞急性分离,采用单通道膜片钳记录技术中的细胞贴附式及内面向外模式记录吡那地尔(Pinacidil)、ATP、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TRAP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K。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加入吡那地尔后Km通道的通道活动度(0.55±0.07)比加药之前(0.23±0.05)±曾加(记录5次);在吡那地尔存在时,加入ATP后KATP通道的通道活动度(0.67±0.14)较加入ATP之前(0.10±0.05)减少(记录4次);加入格列苯脲后K椰通道的通道活动度(0.56±0.12)比加药前(0.06±0.03减少(记录5次);加入TRAP后通道的通道活动度(0.48±0.11)比加入TRAP前(0.15±0.11)增加(记录5次),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TRAP激活心室肌细胞K。通道,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技术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敏感性钾通道 凝血酶受体激活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病理生理学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作峰 张启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由肝细胞合成的凝血酶原通过内源和外源激活途径在远离其合成的地点形成凝血酶,发挥广泛的生理和病理学效应.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凝血酶已不单纯是血液凝固系统的核心酶,它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凝血性功能,即对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这种效应... 由肝细胞合成的凝血酶原通过内源和外源激活途径在远离其合成的地点形成凝血酶,发挥广泛的生理和病理学效应.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凝血酶已不单纯是血液凝固系统的核心酶,它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凝血性功能,即对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这种效应部分是通过凝血酶受体引发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受体 生物学功能 病理生理学 蛋白酶激活受体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裴钢研究组发现凝血酶受体在血液发生和内皮血液转化中的调控作用
11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143,共1页
4月17日,Developmental Cell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裴钢研究组的研究论文“Thrombin Receptor Regulates Hematopoiesis and Endothelial to Hematopoietic Transition”。
关键词 凝血酶受体 调控作用 血液 转化 内皮 研究论文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收缩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倩 刘杰 +3 位作者 张知非 林媛 王军 王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观察凝血酶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与肺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放大系统记录离体大鼠肺动脉与胸主动脉的张力信号,利用RT-PCR技术检测血管壁凝血酶受体的表达。结果凝血酶对离体... 目的观察凝血酶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与肺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放大系统记录离体大鼠肺动脉与胸主动脉的张力信号,利用RT-PCR技术检测血管壁凝血酶受体的表达。结果凝血酶对离体大鼠肺动脉及胸主动脉具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且该收缩作用与凝血酶受体-1激动剂的作用相似,不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的存在。大鼠肺动脉及胸主动脉血管壁中均有凝血酶受体-1的表达。结论凝血酶对大鼠离体血管具有收缩作用并且可能是通过凝血酶受体-1而起作用,该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凝血酶受体-1 胸主动脉 肺动脉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信号传导过程中PI3-K与MLCK激酶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悦 高海丽 +7 位作者 张威 白霞 戴兰 沈文红 孙爱宁 吴德沛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61-664,共4页
本研究比较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糖蛋白GPIb表达的影响,探讨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 本研究比较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糖蛋白GPIb表达的影响,探讨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AP(SFLLRN)与PAR4-AP(AYPGKF)诱导血小板活化。检测100nmol/L wortmannin(抑制PI3-K)与10μmol/L wortmannin(抑制MLCK)作用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的改变。结果显示:wortmannin作用对两类凝血酶受体诱导血小板活化的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0nmol/L的wortmannin部分抑制PAR1-A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对PAR4-AP诱导的聚集过程没有影响;10μmol/Lwortmannin明显抑制两类PAR肽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抑制程度达到60%-80%,仅出现少部分聚集。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GPIbα的动态分布过程中100nmol/L wortmannin能部份抑制GPIbα向胞内移动,PAR1-AP刺激后5分钟内wort-mannin起效明显(1、2、5分钟p<0.05),对PAR4-AP的反应则稍延迟,在2到10分钟有意义(2、5、10分钟p<0.05)。10μmol/L wortmannin对整个PAR活化过程中的GPIbα逆转没有任何影响,只对PAR1刺激过程中GPIbα的恢复起作用,延缓GPIbα重返血小板膜表面的进程;而PAR4-AP作用后各时间段GPIbα的动态分布不受10μmol/L wortmannin任何影响。结论:PI3-K与MLCK在凝血酶受体的活化过程中作用不同,PI3-K在GPIbα内转的短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MLCK磷酸化仅仅对PAR1受体介导的GPIbα回复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凝血酶受体 糖蛋白Ib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渥太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对U_(937)细胞uPAR mRNA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张启良 刘玮 +3 位作者 黄海浪 张健 杨君蕊 张建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4-216,235,共4页
目的研究凝血酶通过凝血酶受体 (TR)对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凝血酶、灭活凝血酶、和抗TR小肽多抗等作用下 ,以RT -PCR法测定培养U937细胞uPARmRNA的表达量。 结果凝血酶增强uPARmRNA表达呈现凝血酶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 目的研究凝血酶通过凝血酶受体 (TR)对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凝血酶、灭活凝血酶、和抗TR小肽多抗等作用下 ,以RT -PCR法测定培养U937细胞uPARmRNA的表达量。 结果凝血酶增强uPARmRNA表达呈现凝血酶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凝血酶和细胞膜上TR间的结合、以及凝血酶的蛋白水解活性有关。高浓度凝血酶或中等浓度凝血酶在延长作用时间时 ,对U937细胞uPAR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效应。 结论凝血酶对U937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除通过活化TR外可能还存在其它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凝血酶受体 UPAR MRNA U93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与肿瘤的血管新生 被引量:10
15
作者 石建霞 顾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97-200,共4页
凝血酶是止血过程中的核心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凝血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抗凝治疗不仅缓解了肿瘤的高凝状态,而且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就凝血酶及其受体、凝血酶及其受体与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 凝血酶是止血过程中的核心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凝血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抗凝治疗不仅缓解了肿瘤的高凝状态,而且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就凝血酶及其受体、凝血酶及其受体与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的关系、凝血酶影响肿瘤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及抗血管新生和抗凝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凝血酶受体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TR和p21双基因共表达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宪敏 米立国 +4 位作者 赵秀文 曹慧青 刘冬青 高润霖 丁金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2,I001,共5页
目的观察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载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携带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rAAV感染人ASMC。半定量RT-PCR检测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测定... 目的观察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载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携带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rAAV感染人ASMC。半定量RT-PCR检测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测定感染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结果单、双基因在ASMC中均获得整合,且双基因发生了共表达;病毒感染4d时,ATR组、p21组和AP双基因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7%、21.6%和29.4%;三组的G0/G1期细胞数分别为(61.8±2.9)%、(82.5±4.0)%和(80.4±6.1)%;凋亡细胞数为(4.8±0.5)%、(5.7±0.1)%和(9.2±0.9)%;AO/EB染色显示的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对照组(1.5±0.8)%、ATR组(7.2±3.3)%、p21组(10.7±5.6)%、AP组(18.3±2.7)%。结论(1)双基因共表达对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均较单基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2)为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提示了更优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 P21基因 共表达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再狭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瘀止血片对月经过多患者血小板膜GPⅠb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凌家艳 沈霖 +2 位作者 刘庆 薛莎 朱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研究消瘀止血片对月经过多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排除妇科原因引起的月经过多的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消瘀止血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3次;氨甲环酸片每次口服1g,每日3次;连续... 目的研究消瘀止血片对月经过多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排除妇科原因引起的月经过多的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消瘀止血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3次;氨甲环酸片每次口服1g,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所有患者用月经失血图统计月经量。另外40名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用流式细胞学检测血小板膜上GPⅠbα量,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消瘀止血片和氨甲环酸均能减少月经量(均P<0.01),消瘀止血片组优于氨甲环酸组(P=0.032)。两组患者GPⅠbα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1),MAR低于正常组(均P<0.01)。消瘀止血片组治疗后GPⅠbα明显上升(P=0.001),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368);MAR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47),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320)。氨甲环酸片组治疗后GPⅠbα无明显增高(P=0.283),MAR较治疗前增加(P=0.030),但与正常组仍有明显差异(P=0.032)。治疗后两组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48),消瘀止血片组优于氨甲环酸组(P=0.042)。结论月经过多患者的血小板膜GPⅠbα下降,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消瘀止血片治疗GPⅠbα下调的月经过多患者有效,而且能改善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月经过多 凝血酶受体 血小板聚集 消瘀止血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肽库中筛选β_2糖蛋白I的小肽配体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丽萍 厉廷有 +1 位作者 武毅 李惟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β2 GP 为目标分子 ,在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中进行亲和性筛选 ,经过 4轮筛选后 ,噬菌体的收率从 2 .4× 10 -5 %提高到 1.1× 10 -3 % .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 ,测定其与 β2 GP 的结合活性 ,选取其中结合力较强的克隆进行 DNA序... 以β2 GP 为目标分子 ,在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中进行亲和性筛选 ,经过 4轮筛选后 ,噬菌体的收率从 2 .4× 10 -5 %提高到 1.1× 10 -3 % .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 ,测定其与 β2 GP 的结合活性 ,选取其中结合力较强的克隆进行 DNA序列测定 ,得到一组保守序列( YFSAF) ,经与人凝血酶受体前体序列 ( 2 71~ 2 78)比较 ,发现它们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经竞争性 ELISA分析实验 ,含有该序列的噬菌体克隆能够抑制β2 GP 与抗磷脂抗体的结合 ,抑制率可达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糖蛋白Ⅰ 肽库 凝血酶受体前体 小肽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2RL3影响肾癌A498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糖酵解效应
19
作者 曹达龙 朱文恺 +4 位作者 黄永墙 盛昊悦 施国海 张海梁 叶定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5-899,共5页
背景与目的:F2R样凝血酶/胰蛋白酶受体3(F2R like thrombin or trypsin receptor 3,F2RL3)高表达与肾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F2RL3与肾癌A498细胞恶性增殖、侵袭、转移和糖代谢的... 背景与目的:F2R样凝血酶/胰蛋白酶受体3(F2R like thrombin or trypsin receptor 3,F2RL3)高表达与肾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F2RL3与肾癌A498细胞恶性增殖、侵袭、转移和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敲减肾癌A498细胞中F2RL3基因表达,检测细胞恶性增殖、侵袭、转移和吸收葡萄糖、产生乳酸能力的变化以及糖酵解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F2RL3低表达可以抑制A498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以及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和乳酸的生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A498细胞中F2RL3可以正向调控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糖酵解效应。这些结果为研究肾癌细胞侵袭、转移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F2R样凝血酶/胰蛋白酶受体3 侵袭 转移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