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佳音 李鸣霄 +9 位作者 陈曦 宋超 许晶 范立民 裘丽萍 李丹丹 徐慧敏 孟顺龙 穆希岩 夏斌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0-294,共15页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它们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的残留和迁移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产生长久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养殖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兽...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它们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的残留和迁移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产生长久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养殖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兽药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环境中有农用抗生素污染物残留。因此,研究这类农用抗生素新污染物在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可以为药物使用风险评估、残留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毒理学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毒代动力学和其应用于农用抗生素的案例及影响毒代(药代)动力学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毒代动力学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2
作者 覃宝山 梁丽云 +3 位作者 何海燕 李燕婷 付跃 覃拥灵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8,共7页
该研究基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农用抗生素产生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以对厚垣镰孢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 该研究基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农用抗生素产生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以对厚垣镰孢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筛选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农用抗生素产生菌Ly,经鉴定,该菌株为水稻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oryzae),其对厚垣镰孢霉、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11 mm、12.13 mm、6.80 mm,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水稻甲基杆菌Ly产农用抗生素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L/250 mL、黄豆饼粉作为氮源、发酵温度31℃、转速220 r/min、初始pH值8、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水稻甲基杆菌Ly对厚垣镰孢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1.91 mm,是优化前的1.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的新资源——海洋微生物 被引量:42
3
作者 田黎 陈杰 +1 位作者 何运转 田玲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本文概述国外报道的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及其作用,旨在探讨海洋微生物作为新的农用抗生素资源的可能性。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海洋微生物 抗菌物质 作用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94166-Ⅱ、Ⅲ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明周 伍学纲 +2 位作者 陶黎明 顾学斌 沈寅初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3-86,共4页
在创制农用抗生素科技攻关筛选中得到一株放线链霉菌 ,菌号为 SPRI- 94 16 6 ,通过发酵、吸附、提取等手段分离得到 5个活性化合物 ,经 UV、IR、MS、NMR等手段鉴定 ,发现其中活性组分94 16 6 - 、
关键词 94166-Ⅱ 提取 分离 纯化 农用抗生素 黄酮 结构鉴定 94166-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TS99产生菌YH9407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2 位作者 祁岑 王春梅 丁彦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从辽宁省丹东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新的杀真菌链霉菌YH9407,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各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气生菌丝和孢子堆为灰白色 ,基内菌丝一般为浅黄色 ,有的可产生... 从辽宁省丹东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新的杀真菌链霉菌YH9407,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各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气生菌丝和孢子堆为灰白色 ,基内菌丝一般为浅黄色 ,有的可产生黄色可溶性色素 ;孢子丝柔曲或直立 ,直径为0.17~0.22μm,孢子呈球形或卵圆形 ,直径为(0.6~0.8)μm×(0.8~1.2)μm ;通过与杀真菌链霉菌已知种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比较 ,YH9407为杀真菌链霉菌的一个新菌株 ,暂命名为Streptomycesfungicidicus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真菌链霉菌 YH9407 次级代谢产物 农用抗生素 TS99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番茄灰霉病菌农用抗生素D2-4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斯琴 徐梅 +2 位作者 白震 吴文芳 吕安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对拮抗番茄灰霉病菌的D2 -4菌株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在28℃ ,180r·min -1条件下 ,最佳发酵时间为96h左右 ,培养20~24h的种子液以7 %的接种量转接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 ,装液量为60mL/250mL三角瓶 ,均匀设计... 对拮抗番茄灰霉病菌的D2 -4菌株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在28℃ ,180r·min -1条件下 ,最佳发酵时间为96h左右 ,培养20~24h的种子液以7 %的接种量转接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 ,装液量为60mL/250mL三角瓶 ,均匀设计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1.10 %、葡萄糖2.71 %、蔗糖1.00 %、NaCl0.10 %、酵母膏0.10 %、pH值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农用抗生素 D2—4 发酵条件 菌株 培养基 接种量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菌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伟 孙军德 张翠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原始菌株 ,往往产量很低或质量较差 ,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必须对它的某些性状进行改良。改良菌种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育种 ,筛选出高产菌株。传统的诱变育种是最广泛的选育方法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也...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原始菌株 ,往往产量很低或质量较差 ,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必须对它的某些性状进行改良。改良菌种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育种 ,筛选出高产菌株。传统的诱变育种是最广泛的选育方法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也应用于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中 ,并逐渐成为农用抗生素菌种选育的主导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菌种选育 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新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勇 林壁润 +1 位作者 高向阳 沈会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0-82,91,共4页
新型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原始菌株的产素水平一般较低,产素品质也较差,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采用新颖的诱变技术,如微波、超声波、离子注入和原生质体诱变技术能有效提高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产素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工业化生产... 新型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原始菌株的产素水平一般较低,产素品质也较差,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采用新颖的诱变技术,如微波、超声波、离子注入和原生质体诱变技术能有效提高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产素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构建一种简单易行的诱变路线和快速有效的筛选模式是加快农用抗生素工业化进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诱变育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用抗生素的研发现状及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昌雄 蒋细良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共4页
我国已商品化的农用抗生素类品种有21种,制剂量超过8万t/a,产值约为12亿元/a。目前我国农用抗生素产业所呈现的特点是:生产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有些产品不生产和停产,另外一些新商品化的品种数量在增加;农用抗生素产业已成为生物农... 我国已商品化的农用抗生素类品种有21种,制剂量超过8万t/a,产值约为12亿元/a。目前我国农用抗生素产业所呈现的特点是:生产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有些产品不生产和停产,另外一些新商品化的品种数量在增加;农用抗生素产业已成为生物农药产业的主体。介绍了我国农用抗生素的研发现状及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农用抗生素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商品化 研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筛选模型的发展概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展丽然 张克诚 +1 位作者 冉隆贤 石义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1-94,共4页
农用抗生素是指微生物产生的,可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随着筛选模型的贫乏,发现新型农用抗生素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应用与筛选模型密切相关,并随筛选模型的不断改进而向前推进。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特别... 农用抗生素是指微生物产生的,可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随着筛选模型的贫乏,发现新型农用抗生素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应用与筛选模型密切相关,并随筛选模型的不断改进而向前推进。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从微生物中筛选新的农用抗生素的几率逐渐加大。主要对传统筛选模型、特定筛选模型以及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未来农用抗生素筛选模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筛选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合成农用抗生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璧润 谢双大 姚汝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4期174-177,共4页
半合成农用抗生素是以天然的农用抗生素的活性物质为先导物,通过化学或生物转化等技术改变其功能基团,以达到提高活性和稳定性、降低对人畜及寄主植物的毒性的目的而形成的抗生素。
关键词 结构改良 生物活性 抗生素衍生物 农用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No.24菌株诱变选育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龙建友 吴文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以 No.2 4菌株为出发菌株 ,采用紫外线、化学试剂、微波及超声波诱变法对其进行诱变。其中经微波诱变 5 0 s后 ,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 ,命名为 Ms-2 4菌株。在培养基中连续培养 1 0代 ,其遗传性状非常稳定。Ms-2 4菌株发酵试验证明 ,其... 以 No.2 4菌株为出发菌株 ,采用紫外线、化学试剂、微波及超声波诱变法对其进行诱变。其中经微波诱变 5 0 s后 ,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 ,命名为 Ms-2 4菌株。在培养基中连续培养 1 0代 ,其遗传性状非常稳定。Ms-2 4菌株发酵试验证明 ,其发酵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 2 3.2 5 % ;抗菌活性试验证明 ,其发酵液的抗菌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31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4菌株 诱变选育 农用抗生素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线菌固态发酵生产农用抗生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增波 薛泉宏 梁军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7-121,共5页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4株拮抗性放线菌固态和液态发酵产物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及青霉(Penicillium)4株供试靶标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放...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4株拮抗性放线菌固态和液态发酵产物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及青霉(Penicillium)4株供试靶标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放线菌固态发酵生产农用抗生素的思路是可行的。供试的04,07和08号3株放线菌大米固态发酵产物与黄豆粉液态发酵产物对靶标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的相对抑菌环宽度分别为4.0mm/g与0.7mm/mL,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相对抑菌环宽度分别为5.2mm/g与1.1mm/mL,供试菌固态发酵抗生素活性远大于液态发酵,表明通过固态发酵提高抗生素得率的设想在微生物合成阶段是可以实现的。同时还发现,固态与液态两种发酵模式对某些抗生素的合成有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固态发酵 农用抗生素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高产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立 孟庆芳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80-18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农用抗生素生产上常用的几种高产菌株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育种、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并对各种技术尤其是的原生质体融合及研究热点———生物工程育种技术从技术原理及应用上...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农用抗生素生产上常用的几种高产菌株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育种、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并对各种技术尤其是的原生质体融合及研究热点———生物工程育种技术从技术原理及应用上作了较为详细介绍。通过对当前各种农用抗生素育种技术在生产应用上存在问题的讨论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认为通过细胞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原生质体融合和生物工程育种技术构建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的多元育种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育种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烟草赤星病农用抗生素筛选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立孝 方善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9-252,共4页
为了能够快速、简便、定向地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选择性强,内吸渗透性好,对植株无药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农用抗生素,设计采用了离体烟叶平皿叠培养新型筛选模型,与以往多采用的初筛... 为了能够快速、简便、定向地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选择性强,内吸渗透性好,对植株无药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农用抗生素,设计采用了离体烟叶平皿叠培养新型筛选模型,与以往多采用的初筛方法相比较,该模型是一个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农用抗生素 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用抗生素TS99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李洪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用抗生素TS99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熔点160℃,中性,易溶于水、二甲基亚砜、含水乙醇、含水甲醇及含水丙酮,微溶于正丁醇、甲醇和吡啶,不溶于氯仿、四氯化碳、乙酸乙酯、乙酸戊酯、苯、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等有机溶剂...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用抗生素TS99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熔点160℃,中性,易溶于水、二甲基亚砜、含水乙醇、含水甲醇及含水丙酮,微溶于正丁醇、甲醇和吡啶,不溶于氯仿、四氯化碳、乙酸乙酯、乙酸戊酯、苯、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其纸电泳结果和紫外吸收特性符合四烯类抗生素的图谱特征,后者在波长λmax292,λm ax305和λm ax320 nm处表现为典型的3个吸收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TS99有效成分在酸性环境中活性降低,但在微碱性环境中稳定且活性提高,对温度、紫外线辐射及光照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TS99 酸碱稳定性 热稳定性 紫外辐射稳定性 光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7
作者 余凤玉 李振华 曾会才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60-65,共6页
综述了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研究概况、作用机制,及其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抗真菌 研究进展 植物真菌病害 研究概况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农用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永春 刘红梅 +2 位作者 陈志永 赵鹏 张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9-914,共6页
目的优化分离获得的一株土壤稀有放线菌发酵培养基,获得该有效成分的大孔树脂分离条件。方法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法,对发酵培养基构成成分和最佳用量进行优化;分别利用抑菌圈法和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 目的优化分离获得的一株土壤稀有放线菌发酵培养基,获得该有效成分的大孔树脂分离条件。方法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法,对发酵培养基构成成分和最佳用量进行优化;分别利用抑菌圈法和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大孔树脂的吸附及解吸附参数。结果经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蛋白胨0.5%、豆粕0.3%、酵母膏1.0%、CaCO30.25%,此时发酵液中有效成分活性最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吸附能力最强,最佳吸附时间为120min,采用70%的丙酮水溶液即可对有效成分形成有效解吸附,最佳解吸附时间为120min。结论通过一次吸附与解吸附分离使发酵液中有效成分得到了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伍尔链霉菌 大孔树脂 农用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用抗生素TS99效价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李洪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
研究了生物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农用抗生素TS99效价的可行性,并以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为供试菌测定了其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均适用于农抗TS99发酵液的效价测定,但生物法的测定结果较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低,对于大规... 研究了生物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农用抗生素TS99效价的可行性,并以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为供试菌测定了其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均适用于农抗TS99发酵液的效价测定,但生物法的测定结果较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低,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来说,要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发酵液的效价变化,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农抗TS99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43.68μg/ml和87.8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TS99 效价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TS67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淑媛 王素英 +1 位作者 涂敏勤 马永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59,79,共4页
以海洋真菌(Penicillumsp)TS67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微波、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对其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经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菌株Z10,通过微波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菌株W8。抑菌试验表明,二者的抑菌活性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41.9... 以海洋真菌(Penicillumsp)TS67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微波、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对其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经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菌株Z10,通过微波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菌株W8。抑菌试验表明,二者的抑菌活性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41.9%和45.6%。经传代试验,Z10和W8连续传代10次,遗传性状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农用抗生素 紫外线 微波 亚硝酸 硫酸二乙酯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