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4
篇文章
<
1
2
…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合农林系统中地下部分相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和艾
谭云峰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7,共2页
以大豆和花生分别与柑桔和梨树组成不同复合栽培系统,通过测定果树及作物根系的VA菌根感染率,豆科作物的根瘤数、根重、荚产量和生物量,以及果树的生长量,以探讨果树与作物根系的相互影响及农林复合最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柑桔...
以大豆和花生分别与柑桔和梨树组成不同复合栽培系统,通过测定果树及作物根系的VA菌根感染率,豆科作物的根瘤数、根重、荚产量和生物量,以及果树的生长量,以探讨果树与作物根系的相互影响及农林复合最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柑桔+大豆为最佳复合模式,其次为柑桔+花生、梨树十大豆两个系统,最差的复合系统为梨树+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复合
农林系统
VA菌根
根瘤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枝对复合农林系统内小气候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孙尚伟
尹伟伦
+2 位作者
夏新莉
刘晓东
陈森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对复合农林系统内的杨树进行4种不同强度的修枝处理,分别为修掉树冠高度的1/6、2/6、3/6、4/6,以CK(不修枝)为对照,对复合农林系统内的小气候和林下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枝能有效增加林下光合有效辐射39.7%~98.9%,随...
对复合农林系统内的杨树进行4种不同强度的修枝处理,分别为修掉树冠高度的1/6、2/6、3/6、4/6,以CK(不修枝)为对照,对复合农林系统内的小气候和林下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枝能有效增加林下光合有效辐射39.7%~98.9%,随之引起其他气候因子变动,包括增高林下气温及叶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并减少浅层土壤的含水量。修枝强度越大,这种增温和减湿的作用越明显。就林下玉米生长情况而言,修枝能有效增加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显著促进玉米植株增高、增粗、增重,且越到后期修枝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修枝能有效增加林下玉米产量,并主要通过增加玉米穗数增产。说明修枝在保证林冠功能的前提下,作为复合农林系统优化措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农林系统
玉米
修枝
小气候
遮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全胜
吴建军
+1 位作者
严力蛟
王兆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在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有利于提高农林系统的土壤温度,减轻冻害;春季桃园套种黑麦草可减缓土壤和近地气层的温度波动;新垦桔园套种有利于减少土壤流失,如黑麦草...
在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有利于提高农林系统的土壤温度,减轻冻害;春季桃园套种黑麦草可减缓土壤和近地气层的温度波动;新垦桔园套种有利于减少土壤流失,如黑麦草套种区平均土壤侵蚀量是自然裸露区的14.7%,并提高光能利用率0.82%~1.02%;成龄桔园合理套种不仅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而且使柑桔产量提高了4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性状
农林系统
微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农林系统小气候研究概述
被引量:
25
4
作者
范兴海
黄寿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综述了我国自 1990年以来农林系统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进展。农林系统的小气候特征是 :(1)热量平衡的各分量白天为正值 ,夜间为负值。热量平衡的各分量中 ,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值最大 ,湍流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均较小。(2 )在农林系统中 ,...
综述了我国自 1990年以来农林系统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进展。农林系统的小气候特征是 :(1)热量平衡的各分量白天为正值 ,夜间为负值。热量平衡的各分量中 ,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值最大 ,湍流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均较小。(2 )在农林系统中 ,随着植物覆盖度的增加 ,其净辐射、光照强度、温度日较差和风速随之减小 ,但空气湿度增加。 (3)在农林系统中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土温变化的振幅按几何级数减小 ,位相按等差级数落后。土温梯度变化特点与土温变化相似。了解农林系统小气候特征有助于合理选择植物覆盖度、树木高度和树冠结构 ,保持组合的动态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小气候
种植模式
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林-鸡农林系统模式效益探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兴征
卢剑波
田小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竹林鸡农林系统模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模式运行3年后其水土侵蚀模数由年870t/ hm2 减至年2~3t/ hm2 ,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分别提高71%、4 0 %、93%和10 2 % ;年增加农村就业劳动力12 0 0工/ hm2 ,农户年增...
研究结果表明竹林鸡农林系统模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模式运行3年后其水土侵蚀模数由年870t/ hm2 减至年2~3t/ hm2 ,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分别提高71%、4 0 %、93%和10 2 % ;年增加农村就业劳动力12 0 0工/ hm2 ,农户年增纯收入10余万元,其中鸡子系统经济贡献率占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模式
农村就业
经济贡献率
收入
劳动力
增加
竹林
中鸡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水江流域传统杉木混农林系统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永权
蒋瑶
+1 位作者
陈文波
石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40-44,共5页
清水江流域的传统杉木种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混农林系统,主要特点是林粮间作和混交林种植。这套传统的混农林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和传承这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充...
清水江流域的传统杉木种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混农林系统,主要特点是林粮间作和混交林种植。这套传统的混农林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和传承这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充分发掘该系统中的传统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杉木
混
农林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1
7
作者
吴建军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0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就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农林系统的概念,农林作物组分的选择及其组合原理和成果,农林系统在提供多种农产品,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提供能源、饲科、覆盖物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和实践效果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列出了国外...
本文就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农林系统的概念,农林作物组分的选择及其组合原理和成果,农林系统在提供多种农产品,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提供能源、饲科、覆盖物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和实践效果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列出了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常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29属57个物种。作者认为,在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农林作物组分及多样化农林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各组分及农林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农林
作物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陈爱国
邹寿青
+2 位作者
刘宏茂
李庆军
段其武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14,共7页
探讨混农林系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为混农林系统的评价与发展提供一个清晰而实用的框架。在云南热区现存混农林系统模式全面清查的基础上,以目前国际公认的混农林高等级分类系统为基本轮廓,提出了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亚系统单位(...
探讨混农林系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为混农林系统的评价与发展提供一个清晰而实用的框架。在云南热区现存混农林系统模式全面清查的基础上,以目前国际公认的混农林高等级分类系统为基本轮廓,提出了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亚系统单位(按不同分类目的确定)、类型单位(组分构成方式和经营管理相同或相似)和模式单位(物种组成相同)三级结构分类系统,同时,按混农林系统生态区域和经营强度进行了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混
农林系统
云南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的主要模式
被引量:
5
9
作者
陈爱国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本文在对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混农林研究委员会(ICRAF)P.K.R.Nair的分类方法,将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现存混农林系统的模式极为丰富,并以经济植物为主体的模式占较大优势。这些模式,有...
本文在对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混农林研究委员会(ICRAF)P.K.R.Nair的分类方法,将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现存混农林系统的模式极为丰富,并以经济植物为主体的模式占较大优势。这些模式,有的已经发挥出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的仍处于实验阶段,有的则对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造成不良的影响。提出了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积极创立和引进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混农林系统模式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混
农林系统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农林系统与热带山地合理利用的各种实用技术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爱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2年第4期43-47,共5页
混农林系统是一种于林、于农、于环境都有利的土地利用方法,比单一种植具有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于热带山地的开发利用,其实用技术包括:塘雅系统;刀耕火种休闲地的改善;家庭田园和多种多层复合种植;树巷种植法;多用途树种...
混农林系统是一种于林、于农、于环境都有利的土地利用方法,比单一种植具有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于热带山地的开发利用,其实用技术包括:塘雅系统;刀耕火种休闲地的改善;家庭田园和多种多层复合种植;树巷种植法;多用途树种的应用;人工生态群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
农林系统
热带山地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组分镶嵌类型分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爱国
崔景云
付有能
《热带林业》
1999年第2期48-55,共8页
概述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六种组分镶嵌结构类型,包括它们的特点、作用和常见模式,并对镶嵌结构与混农林系统组分组成和功能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相同的物种组成可以构成多个镶嵌结构不同的混农林系统,不同镶嵌结构的混农林系...
概述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六种组分镶嵌结构类型,包括它们的特点、作用和常见模式,并对镶嵌结构与混农林系统组分组成和功能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相同的物种组成可以构成多个镶嵌结构不同的混农林系统,不同镶嵌结构的混农林系统其功能和目标不同或差别很大。这种混农林系统镶嵌结构的多样化、以及与组分组成、功能关系对混农林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镶嵌结构
云南热区
物种组成
目标
参考价值
模式
类型分析
多样化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农林系统植物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郭淑凝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农林复合经营,也叫混农林业、林农间作等,指的是将林业和农业等合并在一起,进行综合经营的一种土地利用结构方式。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对象是一个生态系统,故也将其称之为农林复合系统。复合农林的生态学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种间...
农林复合经营,也叫混农林业、林农间作等,指的是将林业和农业等合并在一起,进行综合经营的一种土地利用结构方式。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对象是一个生态系统,故也将其称之为农林复合系统。复合农林的生态学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种间竞争,增加互利共生,从而提高经济产量。系统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综述了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农林系统
水分竞争
养分竞争
光照竞争
地下界面
地上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泗阳县农林系统政(行)风建设展新颜
13
作者
王祥
陈丽华
张彪
《中国牧业通讯》
2008年第14期29-30,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农林局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抓制度促落实,抓服务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提高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水平上下工夫,加强对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增强了全...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农林局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抓制度促落实,抓服务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提高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水平上下工夫,加强对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增强了全系统职工为农服务意识,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泗阳县
行风建设
服务意识
规章制度
依法行政
综合素质
执法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中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丁一鸣
董晓杰
+3 位作者
马志泽
黄光耀
任明迅
王文娟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270-280,共11页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土壤微生物,特别是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分布规律还知之甚少。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是长期保留在热带地区的一种传统农耕系统。本研究以海南省昌江县木棉稻田农...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土壤微生物,特别是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分布规律还知之甚少。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是长期保留在热带地区的一种传统农耕系统。本研究以海南省昌江县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Kapok-rice agroforestry system)为研究体系,分析与木棉树不同距离梯度上的稻田土壤中丰富类、稀有类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稀有类细菌的丰富度在靠近木棉的地方显著较高,而丰富类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在靠近木棉的地方显著较低(P<0.05);2)稀有类和丰富类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在与木棉树的不同距离梯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ANOSIM:P=0.0001);3)丰富类细菌α多样性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而稀有类细菌α多样性与总磷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丰富类真菌α多样性与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但稀有类真菌α多样性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养分是丰富类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异的关键驱动因子,而稀有类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异的关键驱动因子不仅包括土壤速效养分,还包括有机质;总体而言,速效钾是影响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木棉对稻田各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的影响,为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和稀有类微生物
空间分布
农林
复合
系统
土壤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农林火灾监测系统设计
15
作者
王雪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5期148-151,156,共5页
火灾对农林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威胁,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运用智能农林火灾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有助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农林火灾监测系统。系统包含具有多级结构的视觉模...
火灾对农林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威胁,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运用智能农林火灾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有助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农林火灾监测系统。系统包含具有多级结构的视觉模型,利用跨通道注意力(cross channel attention,CCA)模块感知更多与火灾相关的信息,并忽略无关的信息;通过Tensor RT进行加速,用于嵌入式部署,从而使无人机监控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到农林火灾。系统在受限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性能,检测速度快,识别精度高,适宜监测农林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
火灾监测
系统
无人机
跨通道注意力
嵌入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沈涛
张霁
+2 位作者
赵艳丽
金航
王元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1,553,共7页
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根粗、生物量等性状,...
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根粗、生物量等性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其形态和生物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坡栽培、滇龙胆与十年茶树间作其株高最高,为(37.32±8.36)cml和(37.31±9.62)cm,与大叶桉间作其株高最低,为(19.08±12.40)cm;荒坡栽培植株茎粗数值最高,为(0.36±0.13)cm,大叶桉间作茎粗数值最低,为(0.23±0.04)cm;与茶树间作植株根系最长,为(18.42±7.23)cm、和(17.71±7.34)cm,与尼泊尔桤木间作植株须根数最少,为(7.32±2.23).m、;根粗受栽培模式影响不显著(P>0.05);荒坡栽培全株生物量最高,为(14.52±13.37)g,大叶桉间作全株生物量最低,为(2.17±1.42)g。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茎粗和须根数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514,P<0.01;R=0.510,P<0.01;R=0.339,P<0.01)。根茎比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29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性状对全株生物量的积累贡献程度不同,株高、茎粗、须根数和根粗是影响滇龙胆生物量积累的主要性状。荒坡栽培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桉树间作,滇龙胆可能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共同影响,使其植株矮小,生物量偏低。6种栽培模式中荒坡、滇龙胆与茶树、木瓜间作栽培为高产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林药用复合种植中物种搭配、时间和空间种植技术优化升级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滇龙胆
形态
生物量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林业系统分类研究综述
被引量:
10
17
作者
费世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7-32,共6页
农林业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很多,目前较全面且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ICRAF)的定义:“农林业是土地利用系统(制度)和技术的复合名词,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乔木、灌木、棕櫚和竹子等)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
农林业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很多,目前较全面且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ICRAF)的定义:“农林业是土地利用系统(制度)和技术的复合名词,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乔木、灌木、棕櫚和竹子等)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进行空间排列或时间序列上不同形式的组合,其不同成份之间存在着生态及经济方面的相互作用”。因此,Anowymous(1982)提出农林业由5部分组成:土地、环境、农业(作物或畜牧)、林业和经营管理战略。他认为农林业系统必须具备两点:(1)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有目的地按空间混交或时间序列种植多年生木本和农作物或有动物参与;(2)系统中木本与非木本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生态上及经济上的相互作用。由此,农林业系统分类应遵循一定原则。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分类系统,应首先反映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分类
轮作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作及农林复合系统中植物组分间养分竞争机理分析
被引量:
69
18
作者
蔡崇法
王峰
+2 位作者
丁树文
黄丽
史志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1,252,共4页
农林复合系统、间作及套作中植物组分之间养分竞争普遍存在。植物的养分竞争主要包括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微生物。低等动物等外界因素对植物的竞争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中 ,林种和林间作物品种的...
农林复合系统、间作及套作中植物组分之间养分竞争普遍存在。植物的养分竞争主要包括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微生物。低等动物等外界因素对植物的竞争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中 ,林种和林间作物品种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农林
复合
系统
植物
养分竞争
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林复合系统中物种间水肥光竞争机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89
19
作者
赵英
张斌
王明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92-1801,共10页
低丘红壤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能通过引入树木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及防治水土流失,从而作为亚热带地区应对季节性干旱的有效利用方式。然而,复合也可引起光能、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导致农作物减产。通过作物生长量的测定、利用多年监测的...
低丘红壤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能通过引入树木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及防治水土流失,从而作为亚热带地区应对季节性干旱的有效利用方式。然而,复合也可引起光能、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导致农作物减产。通过作物生长量的测定、利用多年监测的土壤水文数据、15N微区试验及光合有效辐射的测量,综合探讨了南酸枣-花生复合系统引起的物种间水肥光的变化;通过其交互作用形成的协同,竞争关系分析,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农林复合系统水肥光竞争特征。研究表明:低丘红壤上南酸枣与花生复合,促进了南酸枣生长,却减小了20%~50%的花生产量和生物量。其原因不单是南酸枣遮荫引起复合花生光合有效辐射减弱,还与水、肥竞争有关。复合系统在旱季加大利用5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从而缓冲了干旱造成的影响;但南酸枣与花生间作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水分竞争。复合使得南酸枣能够利用施于花生区及淋失到60cm深处的养分,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导致养分的竞争并影响花生的生长。在花生产量、生物量受复合南酸枣竞争影响因子中,以光最大、养分其次、水分最小。农林复合系统水肥光交互作用因其组分类型与时空配置而异,需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对复合模式加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红壤
农林
复合
系统
水肥光竞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大豆对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
18
20
作者
彭晓邦
仲崇高
+1 位作者
沈平
张硕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716,共7页
对黄土区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大豆)、李子(Prunus salicina)-(玉米+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的花期,农林间作系统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1.9℃,减低风速55%-67%,提高相对湿度6.9%-8...
对黄土区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大豆)、李子(Prunus salicina)-(玉米+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的花期,农林间作系统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1.9℃,减低风速55%-67%,提高相对湿度6.9%-8.4%,降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13.9%-24.5%和大气CO2浓度5.3-10.9μmol.mol-1。本研究中,单作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午间变化主要受到非气孔的限制作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林下作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林下小气候可能是作物避免"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速率
小气候
农林
复合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农林系统中地下部分相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和艾
谭云峰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7,共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项目
文摘
以大豆和花生分别与柑桔和梨树组成不同复合栽培系统,通过测定果树及作物根系的VA菌根感染率,豆科作物的根瘤数、根重、荚产量和生物量,以及果树的生长量,以探讨果树与作物根系的相互影响及农林复合最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柑桔+大豆为最佳复合模式,其次为柑桔+花生、梨树十大豆两个系统,最差的复合系统为梨树+花生.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复合
农林系统
VA菌根
根瘤
相互影响
分类号
S753.536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枝对复合农林系统内小气候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孙尚伟
尹伟伦
夏新莉
刘晓东
陈森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技术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基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05EFN217100430)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3A01)
文摘
对复合农林系统内的杨树进行4种不同强度的修枝处理,分别为修掉树冠高度的1/6、2/6、3/6、4/6,以CK(不修枝)为对照,对复合农林系统内的小气候和林下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枝能有效增加林下光合有效辐射39.7%~98.9%,随之引起其他气候因子变动,包括增高林下气温及叶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并减少浅层土壤的含水量。修枝强度越大,这种增温和减湿的作用越明显。就林下玉米生长情况而言,修枝能有效增加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显著促进玉米植株增高、增粗、增重,且越到后期修枝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修枝能有效增加林下玉米产量,并主要通过增加玉米穗数增产。说明修枝在保证林冠功能的前提下,作为复合农林系统优化措施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复合
农林系统
玉米
修枝
小气候
遮荫
Keywords
agroforestry system
maize
pruning
micrnclimate
shading
分类号
S753.51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全胜
吴建军
严力蛟
王兆骞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有利于提高农林系统的土壤温度,减轻冻害;春季桃园套种黑麦草可减缓土壤和近地气层的温度波动;新垦桔园套种有利于减少土壤流失,如黑麦草套种区平均土壤侵蚀量是自然裸露区的14.7%,并提高光能利用率0.82%~1.02%;成龄桔园合理套种不仅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而且使柑桔产量提高了46.88%。
关键词
下垫面性状
农林系统
微生态环境
Keywords
properties of underlying surface,agro forestry system,micr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林系统小气候研究概述
被引量:
25
4
作者
范兴海
黄寿波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基金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IDRC)资助项目!"中国农用林业系统综合研究 /亚热带丘陵坡地农用林业模式研究"的部分内容
文摘
综述了我国自 1990年以来农林系统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进展。农林系统的小气候特征是 :(1)热量平衡的各分量白天为正值 ,夜间为负值。热量平衡的各分量中 ,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值最大 ,湍流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均较小。(2 )在农林系统中 ,随着植物覆盖度的增加 ,其净辐射、光照强度、温度日较差和风速随之减小 ,但空气湿度增加。 (3)在农林系统中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土温变化的振幅按几何级数减小 ,位相按等差级数落后。土温梯度变化特点与土温变化相似。了解农林系统小气候特征有助于合理选择植物覆盖度、树木高度和树冠结构 ,保持组合的动态平衡 。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小气候
种植模式
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
Keywords
agroforestry systems
microclimate
cultivation model
分类号
S162.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林-鸡农林系统模式效益探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兴征
卢剑波
田小明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竹林鸡农林系统模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模式运行3年后其水土侵蚀模数由年870t/ hm2 减至年2~3t/ hm2 ,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分别提高71%、4 0 %、93%和10 2 % ;年增加农村就业劳动力12 0 0工/ hm2 ,农户年增纯收入10余万元,其中鸡子系统经济贡献率占90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模式
农村就业
经济贡献率
收入
劳动力
增加
竹林
中鸡
土壤有机质
Keywords
Bamboo chicken agroforestry system,Ecological pattern,Benefits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F327.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水江流域传统杉木混农林系统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永权
蒋瑶
陈文波
石敏
机构
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40-44,共5页
基金
凯里学院院士工作站项目"黔东南州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调研"
文摘
清水江流域的传统杉木种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混农林系统,主要特点是林粮间作和混交林种植。这套传统的混农林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和传承这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充分发掘该系统中的传统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杉木
混
农林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Keywords
Qingshui river basin
fir
agroforestry system
agricultural heritage
分类号
F3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1
7
作者
吴建军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
出处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0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摘
本文就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农林系统的概念,农林作物组分的选择及其组合原理和成果,农林系统在提供多种农产品,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提供能源、饲科、覆盖物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和实践效果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列出了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常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29属57个物种。作者认为,在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农林作物组分及多样化农林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各组分及农林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农林
作物
土地利用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陈爱国
邹寿青
刘宏茂
李庆军
段其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14,共7页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文摘
探讨混农林系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为混农林系统的评价与发展提供一个清晰而实用的框架。在云南热区现存混农林系统模式全面清查的基础上,以目前国际公认的混农林高等级分类系统为基本轮廓,提出了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亚系统单位(按不同分类目的确定)、类型单位(组分构成方式和经营管理相同或相似)和模式单位(物种组成相同)三级结构分类系统,同时,按混农林系统生态区域和经营强度进行了区分。
关键词
分类
混
农林系统
云南热区
Keywords
Classiflcation
AF Tropical areas of Yunnan
分类号
S753.536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的主要模式
被引量:
5
9
作者
陈爱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出处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文摘
本文在对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混农林研究委员会(ICRAF)P.K.R.Nair的分类方法,将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现存混农林系统的模式极为丰富,并以经济植物为主体的模式占较大优势。这些模式,有的已经发挥出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的仍处于实验阶段,有的则对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造成不良的影响。提出了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积极创立和引进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混农林系统模式的见解。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混
农林系统
模式
Keywords
Xishuangbanna, agroforestry system, model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7-0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农林系统与热带山地合理利用的各种实用技术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爱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2年第4期43-47,共5页
文摘
混农林系统是一种于林、于农、于环境都有利的土地利用方法,比单一种植具有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于热带山地的开发利用,其实用技术包括:塘雅系统;刀耕火种休闲地的改善;家庭田园和多种多层复合种植;树巷种植法;多用途树种的应用;人工生态群落等。
关键词
混
农林系统
热带山地
实用技术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组分镶嵌类型分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爱国
崔景云
付有能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出处
《热带林业》
1999年第2期48-55,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文摘
概述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六种组分镶嵌结构类型,包括它们的特点、作用和常见模式,并对镶嵌结构与混农林系统组分组成和功能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相同的物种组成可以构成多个镶嵌结构不同的混农林系统,不同镶嵌结构的混农林系统其功能和目标不同或差别很大。这种混农林系统镶嵌结构的多样化、以及与组分组成、功能关系对混农林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林系统
镶嵌结构
云南热区
物种组成
目标
参考价值
模式
类型分析
多样化
差别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7.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农林系统植物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郭淑凝
机构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农林复合经营,也叫混农林业、林农间作等,指的是将林业和农业等合并在一起,进行综合经营的一种土地利用结构方式。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对象是一个生态系统,故也将其称之为农林复合系统。复合农林的生态学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种间竞争,增加互利共生,从而提高经济产量。系统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综述了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复合
农林系统
水分竞争
养分竞争
光照竞争
地下界面
地上界面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泗阳县农林系统政(行)风建设展新颜
13
作者
王祥
陈丽华
张彪
机构
江苏省泗阳县农林局
出处
《中国牧业通讯》
2008年第14期29-30,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农林局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抓制度促落实,抓服务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提高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水平上下工夫,加强对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增强了全系统职工为农服务意识,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泗阳县
行风建设
服务意识
规章制度
依法行政
综合素质
执法人员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中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丁一鸣
董晓杰
马志泽
黄光耀
任明迅
王文娟
机构
海南大学生态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大学海南省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270-280,共11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QN247)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QD(ZR)-21110]。
文摘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土壤微生物,特别是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分布规律还知之甚少。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是长期保留在热带地区的一种传统农耕系统。本研究以海南省昌江县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Kapok-rice agroforestry system)为研究体系,分析与木棉树不同距离梯度上的稻田土壤中丰富类、稀有类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稀有类细菌的丰富度在靠近木棉的地方显著较高,而丰富类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在靠近木棉的地方显著较低(P<0.05);2)稀有类和丰富类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在与木棉树的不同距离梯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ANOSIM:P=0.0001);3)丰富类细菌α多样性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而稀有类细菌α多样性与总磷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丰富类真菌α多样性与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但稀有类真菌α多样性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养分是丰富类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异的关键驱动因子,而稀有类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异的关键驱动因子不仅包括土壤速效养分,还包括有机质;总体而言,速效钾是影响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木棉对稻田各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的影响,为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丰富和稀有类微生物
空间分布
农林
复合
系统
土壤理化
Keywords
abundant and rare taxa
spatial distribution
agroforestry system
soil physiochemistry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农林火灾监测系统设计
15
作者
王雪莉
机构
越西县越城镇人民政府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5期148-151,156,共5页
文摘
火灾对农林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威胁,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运用智能农林火灾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有助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农林火灾监测系统。系统包含具有多级结构的视觉模型,利用跨通道注意力(cross channel attention,CCA)模块感知更多与火灾相关的信息,并忽略无关的信息;通过Tensor RT进行加速,用于嵌入式部署,从而使无人机监控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到农林火灾。系统在受限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性能,检测速度快,识别精度高,适宜监测农林火灾。
关键词
农林
火灾监测
系统
无人机
跨通道注意力
嵌入式设备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沈涛
张霁
赵艳丽
金航
王元忠
机构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1,55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08)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FD050
+1 种基金
2013FZ150
2013FD066)
文摘
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根粗、生物量等性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其形态和生物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坡栽培、滇龙胆与十年茶树间作其株高最高,为(37.32±8.36)cml和(37.31±9.62)cm,与大叶桉间作其株高最低,为(19.08±12.40)cm;荒坡栽培植株茎粗数值最高,为(0.36±0.13)cm,大叶桉间作茎粗数值最低,为(0.23±0.04)cm;与茶树间作植株根系最长,为(18.42±7.23)cm、和(17.71±7.34)cm,与尼泊尔桤木间作植株须根数最少,为(7.32±2.23).m、;根粗受栽培模式影响不显著(P>0.05);荒坡栽培全株生物量最高,为(14.52±13.37)g,大叶桉间作全株生物量最低,为(2.17±1.42)g。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茎粗和须根数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514,P<0.01;R=0.510,P<0.01;R=0.339,P<0.01)。根茎比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29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性状对全株生物量的积累贡献程度不同,株高、茎粗、须根数和根粗是影响滇龙胆生物量积累的主要性状。荒坡栽培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桉树间作,滇龙胆可能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共同影响,使其植株矮小,生物量偏低。6种栽培模式中荒坡、滇龙胆与茶树、木瓜间作栽培为高产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林药用复合种植中物种搭配、时间和空间种植技术优化升级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滇龙胆
形态
生物量
变化
Keywords
agroforestry system
Gentiana rigescens
morphology
biomass
variation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林业系统分类研究综述
被引量:
10
17
作者
费世民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7-32,共6页
文摘
农林业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很多,目前较全面且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ICRAF)的定义:“农林业是土地利用系统(制度)和技术的复合名词,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乔木、灌木、棕櫚和竹子等)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进行空间排列或时间序列上不同形式的组合,其不同成份之间存在着生态及经济方面的相互作用”。因此,Anowymous(1982)提出农林业由5部分组成:土地、环境、农业(作物或畜牧)、林业和经营管理战略。他认为农林业系统必须具备两点:(1)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有目的地按空间混交或时间序列种植多年生木本和农作物或有动物参与;(2)系统中木本与非木本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生态上及经济上的相互作用。由此,农林业系统分类应遵循一定原则。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分类系统,应首先反映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关键词
农林系统
分类
轮作
间作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作及农林复合系统中植物组分间养分竞争机理分析
被引量:
69
18
作者
蔡崇法
王峰
丁树文
黄丽
史志华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1,252,共4页
文摘
农林复合系统、间作及套作中植物组分之间养分竞争普遍存在。植物的养分竞争主要包括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微生物。低等动物等外界因素对植物的竞争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中 ,林种和林间作物品种的选用。
关键词
间作
农林
复合
系统
植物
养分竞争
竞争机制
Keywords
agroforestry
inter cropping
nutrients competition
biodiversity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Q948.122.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林复合系统中物种间水肥光竞争机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89
19
作者
赵英
张斌
王明珠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92-180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01008)
theInternationalFoundationofSciences(IFS)(D/2872-1)和the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ssociation(IAEA)(D1-CPR-10407)~~
文摘
低丘红壤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能通过引入树木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及防治水土流失,从而作为亚热带地区应对季节性干旱的有效利用方式。然而,复合也可引起光能、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导致农作物减产。通过作物生长量的测定、利用多年监测的土壤水文数据、15N微区试验及光合有效辐射的测量,综合探讨了南酸枣-花生复合系统引起的物种间水肥光的变化;通过其交互作用形成的协同,竞争关系分析,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农林复合系统水肥光竞争特征。研究表明:低丘红壤上南酸枣与花生复合,促进了南酸枣生长,却减小了20%~50%的花生产量和生物量。其原因不单是南酸枣遮荫引起复合花生光合有效辐射减弱,还与水、肥竞争有关。复合系统在旱季加大利用5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从而缓冲了干旱造成的影响;但南酸枣与花生间作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水分竞争。复合使得南酸枣能够利用施于花生区及淋失到60cm深处的养分,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导致养分的竞争并影响花生的生长。在花生产量、生物量受复合南酸枣竞争影响因子中,以光最大、养分其次、水分最小。农林复合系统水肥光交互作用因其组分类型与时空配置而异,需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对复合模式加以优化。
关键词
低丘红壤
农林
复合
系统
水肥光竞争机理
Keywords
udic ferrosol
alley cropping systems
competition for water, fertilizer and light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大豆对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
18
20
作者
彭晓邦
仲崇高
沈平
张硕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716,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3A05-3)
文摘
对黄土区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大豆)、李子(Prunus salicina)-(玉米+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的花期,农林间作系统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1.9℃,减低风速55%-67%,提高相对湿度6.9%-8.4%,降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13.9%-24.5%和大气CO2浓度5.3-10.9μmol.mol-1。本研究中,单作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午间变化主要受到非气孔的限制作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林下作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林下小气候可能是作物避免"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光合速率
小气候
农林
复合
系统
Keywords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microclimatic agroforestry system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合农林系统中地下部分相互影响的研究
肖和艾
谭云峰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修枝对复合农林系统内小气候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孙尚伟
尹伟伦
夏新莉
刘晓东
陈森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下垫面性状对农林系统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全胜
吴建军
严力蛟
王兆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农林系统小气候研究概述
范兴海
黄寿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竹林-鸡农林系统模式效益探析
赵兴征
卢剑波
田小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清水江流域传统杉木混农林系统
任永权
蒋瑶
陈文波
石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吴建军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研究
陈爱国
邹寿青
刘宏茂
李庆军
段其武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的主要模式
陈爱国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混农林系统与热带山地合理利用的各种实用技术
陈爱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云南热区混农林系统组分镶嵌类型分析
陈爱国
崔景云
付有能
《热带林业》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复合农林系统植物种间竞争研究
郭淑凝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泗阳县农林系统政(行)风建设展新颜
王祥
陈丽华
张彪
《中国牧业通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中丰富类和稀有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丁一鸣
董晓杰
马志泽
黄光耀
任明迅
王文娟
《热带生物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农林火灾监测系统设计
王雪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沈涛
张霁
赵艳丽
金航
王元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农林业系统分类研究综述
费世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间作及农林复合系统中植物组分间养分竞争机理分析
蔡崇法
王峰
丁树文
黄丽
史志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农林复合系统中物种间水肥光竞争机理分析与评价
赵英
张斌
王明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玉米大豆对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的光合响应
彭晓邦
仲崇高
沈平
张硕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