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评价与结构优化行动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模型
1
作者 陈志峰 郑景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250-255,260,共7页
为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农业生产功能、农业价值功能两个维度和生产资源与条件、生产水平和能力、农业结构、产值、市场竞争力等5个方面28个指标构建了福建省农业生产... 为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农业生产功能、农业价值功能两个维度和生产资源与条件、生产水平和能力、农业结构、产值、市场竞争力等5个方面28个指标构建了福建省农业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权重分配来看,大部分指标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农业价值功能指标方面;(2)从综合评价方面看,具有先天资源优势的闽西北地区和具有后天发展潜力的闽南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好;(3)从子系统评价和聚类分析看,指标分异比较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厦门、莆田、泉州、漳州、南平和三明,分异较小的有福州、宁德和龙岩。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且具有板块化特征,特别是功能指标表现特征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保粮保生态”行动、闽南高优农业产业“多元增效”行动、闽东北山海协作产业“挖潜增效”行动,建议以“圈”状格局、人与自然和谐、闽台农业融合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福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熵权TOPSIS模型 综合评价 系统评价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块化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毛钧 N.G.Inman-Bamber +4 位作者 杨昆 陆鑫 刘家勇 P.A.Jackson 范源洪 《中国糖料》 2017年第1期44-50,共7页
以APSIM甘蔗模型(APSIM-Sugar)为例,简要介绍了由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系统研究协作组(APSRU)开发的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 Mulator,APSIM)中作物、土壤等核心模块的基本过程原理、参数确定、模型验证等... 以APSIM甘蔗模型(APSIM-Sugar)为例,简要介绍了由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系统研究协作组(APSRU)开发的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 Mulator,APSIM)中作物、土壤等核心模块的基本过程原理、参数确定、模型验证等模块化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为学习了解和使用APSIM模型开展农田土壤-作物系统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 生理过程 模块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饲料和生产系统与农业多市场模型的整合:IMPACT实例
3
作者 付伟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1-36,共6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正在推动全球食品需求结构的根本变化,尤其是在亚洲,许多地区玉米和粗粮占人均直接食用消费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人均肉类和谷物消费增长在发达国家增速大幅放缓。食品消费增长(包括动物饲料相关需求的增长)在很大...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正在推动全球食品需求结构的根本变化,尤其是在亚洲,许多地区玉米和粗粮占人均直接食用消费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人均肉类和谷物消费增长在发达国家增速大幅放缓。食品消费增长(包括动物饲料相关需求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供给的增长速度,即供给要满足农产品的本地供应和出口需求。目前,虽然关于改变消费模式对未来全球农业经济的影响已有一些研究,但是鲜有研究指出这些消费变化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市场模型 全球食品 畜牧生产 需求结构 直接食用 农业经济 增长速度 模型框架 畜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系统优化模型及应用
4
作者 李振坤 陈济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20,共7页
本文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生产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优化农业生产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生产工艺简化进行了研究,并以北京郊区小麦-玉米生产系统为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农业 生产系统 优化模型 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动态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输入输出不断增加,物质投入以化肥和能源为主,农业经济增长和物质投入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物质利用效率提高速度低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农业经济系统呈现弱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济系统 物质流分析方法 物质减量分解模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决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焱鑫 贾荣生 +2 位作者 张亚香 张九汉 张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2期322-327,共6页
按照系统适度开放、供需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资源的原则,对现状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数模优化方案,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和实现对策,促进“二高一优”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数学模型 农业生产结构 优化决策系统
全文增补中
APSIM模型中胡麻干物质分配与器官生长模型构建及其精度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玥 武凌 +1 位作者 高珍妮 牛俊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胡麻器官生长与干物质分配的准确模拟是预测胡麻产量的关键模型。利用2012-2013年定西和榆中试验站胡麻不同播种方式(残膜直播、覆盖新膜播种、揭残膜后直接播种),种植密度(3×106(D1)、4.5×106(D2)、6×106(D3)、7.5×... 胡麻器官生长与干物质分配的准确模拟是预测胡麻产量的关键模型。利用2012-2013年定西和榆中试验站胡麻不同播种方式(残膜直播、覆盖新膜播种、揭残膜后直接播种),种植密度(3×106(D1)、4.5×106(D2)、6×106(D3)、7.5×106(D4)、9×106(D5)、1.05×107(D6)、1.2×107(D7)粒·hm-2)和氮磷水平的试验,采用关键遗传参数叶片生物量、蒴果生物量、收获指数增长率、最大收获指数、籽粒含油量、碳水化合物含油率、籽粒水分含量等确定各器官物质分配比例,基于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构建胡麻干物质分配与器官生长模拟模型,2014-2015年试验数据用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定西试验区不同肥料、播种方式的地上部总干重模拟结果分别为:RMSE值平均1.7652 g·plant-1,R2平均0.8649,不同播种方式模拟RMSE值平均1.8928 g·plant-1,R2平均0.8453;不同种植密度、氮磷处理水平的地上部总干重平均RMSE值分别为1.5344 g·plant-1、1.9371 g·plant-1,平均R2分别为0.9135、0.8267,各器官干重茎、叶、果的平均RMSE值分别为1. 7751、2. 6371、1. 9785 g·plant-1,R2分别为0.9344、0.8077、0.9118。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较好模拟胡麻地上部总干重和地上部各器官干重的变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干物质分配 器官生长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 生长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灾工程与农业生产产出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绍玉 周长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3,共6页
为测量减灾工程对农业生产产出的影响,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和计量模型方法,对农业生产系统中除涝、灌溉、堤防、水库等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形成指标关联度评估,同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将各指标数据纳入回归分析中,完... 为测量减灾工程对农业生产产出的影响,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和计量模型方法,对农业生产系统中除涝、灌溉、堤防、水库等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形成指标关联度评估,同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将各指标数据纳入回归分析中,完成了除涝等指标对农业生产产出影响的定量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减灾工程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除涝面积、灌溉面积、堤防长度、盐碱地改良面积、水库容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扩大除涝面积、修建水库、增加堤防长度增加了农业生产总值,其中除涝对增加农业产值的效用最大,自然灾害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大减灾工程投入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灾工程 农业减灾系统模型 计量模型 农业生产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周山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的动态研究——以荥经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1 位作者 雷圣远 徐精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28-333,共6页
在实地调查分析荥经县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现状诊断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荥经县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的SD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态仿真。围绕系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协调,系统的经济... 在实地调查分析荥经县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现状诊断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荥经县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的SD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态仿真。围绕系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协调,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发展,系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总体目标,通过改变退耕面积和种植结构比例等控制变量和控制参数的方法寻求结构调整的优化方案,并对未来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进行了宏观预测。同时对方案二(稳粮扩经增饲)在作物播面结构、产值结构、产品结构和生态效益上进行了调整前与调整后的对比分析,预计到2020年,该方案农业总产值将增加1 75倍,农业人均产值增加1 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结构 结构调整 系统动力学模型 优化调整 盆周山区 四川 荥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泽文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309-312,共4页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进现代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驱动作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现代农业与...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进现代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驱动作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现代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模型,并提出现代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产性服务业 驱动作用 系统动力学 耦合发展模型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模型在农业规划中的应用讲座——第二讲 多目标规划在农业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厚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2期53-56,共4页
线计规划是农业规划中确定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布局等经济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但这种方法有一不足之处是目标单一,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某一目标的最大或最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问题,亦... 线计规划是农业规划中确定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布局等经济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但这种方法有一不足之处是目标单一,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某一目标的最大或最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问题,亦或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往往都要提出一连串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有轻重缓急之分,也有可能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有时各目标间还不能进行直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划 目标 计量模型 农业生产结构 经济系统 农业经济 内部 讲座 最大 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慧 李庆 +2 位作者 戴天放 麻福芳 魏建美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45-48,共4页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入探究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发展农田水利来促进农业生产。分别选取8个投入指标以及8个产出指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入探究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发展农田水利来促进农业生产。分别选取8个投入指标以及8个产出指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率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度分别为0.635 349和0.594 240,依次位居第13和15位,有效灌溉面积位居第5位,有效灌溉率位居第8位。从结果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表明农田水利建设对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还有着较大的潜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灰色系统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IM模型对甘蔗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智刚 王超然 《中国糖料》 2018年第4期44-47,共4页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甘蔗模块(APSIM-Sugarcane)模拟和检验了广西亚热带蔗地的新植甘蔗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状况,并模拟分析了甘蔗生长过程需氮量状况。结果表明,模拟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状况都与甘蔗真实生长过程相吻合,叶...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甘蔗模块(APSIM-Sugarcane)模拟和检验了广西亚热带蔗地的新植甘蔗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状况,并模拟分析了甘蔗生长过程需氮量状况。结果表明,模拟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状况都与甘蔗真实生长过程相吻合,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回归统计检验显示回归线都接近1∶1线,决定系数分别为0.94和0.79,表明模拟的准确性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甘蔗逐日需氮量的动态分析反映了应用APSIM-Sugarcane模型可为甘蔗产业的精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甘蔗模块 叶面积指数 蔗叶含氮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苗慧英 李素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河北省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是河北省“九五”重大科技公关项目《河北省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的一个专题。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河北省节水农业信息管理数据库、灌溉水的优化调度管理模型以及节水农业分区... 《河北省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是河北省“九五”重大科技公关项目《河北省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的一个专题。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河北省节水农业信息管理数据库、灌溉水的优化调度管理模型以及节水农业分区等,并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模型技术及系统优化技术,结合节水灌溉原理,灌溉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开发设计了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分区 决策支持系统 河北省 优化灌溉制度 研究与开发 系统研究 优化模型 水分生产函数 优化调度 灌溉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全球农业开发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书民 刘岚 +1 位作者 崔奇峰 朱立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1-274,共14页
基于迈阿密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绘制高精度的人均农作物产量分布图;计算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全球宜农荒地的农作物生产潜力;对不同农业投入水平和食物消费水平组合下的地球人口承载力进行超远期情景分析。按经济产量干重计量,通过... 基于迈阿密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绘制高精度的人均农作物产量分布图;计算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全球宜农荒地的农作物生产潜力;对不同农业投入水平和食物消费水平组合下的地球人口承载力进行超远期情景分析。按经济产量干重计量,通过计算得出全球宜农荒地的农作物生产潜力为60.39亿t,加上现有耕地的农作物产量和增产潜力以及跨流域调水垦荒的农作物生产潜力,全球最大可持续农作物产量为160.15亿t,是目前全球农作物产量的3.09倍;在中投入和中消费情景下,2100年全球可承载121.1亿人口,是当前全球总人口的1.60倍。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增加农业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加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加快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宜农荒地 农业开发潜力 人口承载力 迈阿密模型 自然生态系统生产 宜农荒地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种植业计算机集成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亚东 徐晓飞 +1 位作者 黄梯云 赵春江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18,共5页
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结合农业种植业生产系统模型 ,给出了农业种植业领域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管理、技术、知识与数据的集成模型。针对农业种植业领域的信息、知识多呈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特点 ,... 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结合农业种植业生产系统模型 ,给出了农业种植业领域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管理、技术、知识与数据的集成模型。针对农业种植业领域的信息、知识多呈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特点 ,进一步讨论了基于农业生产作业流程的知识集成模型。本文的工作对于指导开发支持农业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 ,且功能协调一致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种植业 知识集成模型 体系结构 信息技术 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 农业生产作业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信息技术及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永娟 马新明 +1 位作者 张娟娟 石媛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29,共5页
阐述了作物信息技术的内涵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农业专家系统和作物生产决策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概况 ,并阐述了作物信息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作物信息技术 棉花生产 生长模拟模型 农业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PLS模型的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及其在保护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1 位作者 焦雯珺 Nadia Bergamini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1369,共9页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SEPLS),在传统知识传承保护、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GIAHS保护及管...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SEPLS),在传统知识传承保护、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GIAHS保护及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GIAHS评估重要性和恢复力概念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大学(UNU)等团队开发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评估框架(SEPL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GIAHS-RAF),明确了其评估及计算过程。并以中国第1个GIAHS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Qingtian Rice-Fish Culture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RFC)为例,通过对核心保护区——龙现村在2004年(GIAHS项目授牌前)和2016年(GIAHS授牌11年)的恢复力状况进行评估,探讨模型在GIAHS保护成效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龙现村恢复力整体状况相对较弱,各项资本评估得分为:物质资本(0.75)>经济资本(0.63)>人类资本(0.61)>社会资本(0.57)>自然资本(0.38);2)虽然农户收入来源多样且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能较好地满足社区需求,但是遗产地内部农业物种较少,农户对于系统提供的粮食多样性尚不是非常满意;3)相较于2004年,经过11年的保护工作,研究区恢复力有所提高,说明GIAHS项目的实施对该遗产的恢复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物质资本和经济资本两方面。评估结果与该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及实地调查情况一致,说明所构建的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GIAHS项目及其他相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评估框架(SEPLS模型) 恢复力评估框架 保护成效评估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生理生化代谢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佳 李玥 康亮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889,共11页
为进一步研究胡麻生理生化代谢指标响应干旱胁迫时对胡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胡麻干旱胁迫,依据2013—2014年甘肃省定西市西巩驿镇胡麻试验数据,建立并检验胡麻干旱胁迫模型,模拟干旱胁迫时对胡麻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影响,利... 为进一步研究胡麻生理生化代谢指标响应干旱胁迫时对胡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胡麻干旱胁迫,依据2013—2014年甘肃省定西市西巩驿镇胡麻试验数据,建立并检验胡麻干旱胁迫模型,模拟干旱胁迫时对胡麻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影响,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描述模型拟合度。结果表明:(1)模型产量模拟值的RMSE为41.3159~155.6685 kg·hm^(-2),平均值为80.1837 kg·hm^(-2);R^(2)为0.8929~0.9894,平均值为0.9387,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可行性也较强。(2)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抗氧化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中,CAT活性表现趋势为下降,终花期POD活性增幅(26.09%~28.00%)最大;渗透调节的3种物质含量均显著上升,其中脯氨酸增幅最大,达236.22%。(3)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的各指标有3组,分别是脯氨酸与叶绿素、丙二醛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和CAT活性;POD活性与SOD活性。胡麻生理生化指标响应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与胡麻的产量有极强的关联,此模型的建立是对胡麻生理生化指标响应干旱胁迫的科学补充,进一步为胡麻的高效生产管理及农业生产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农业生产系统模拟器(apsim)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个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装备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20
作者 陈辉 李丽华 《北方牧业》 2017年第24期22-22,共1页
11月25日下午,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邀请相关专家对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鸡个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装备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验收。"鸡个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装备研究"项目综合利用... 11月25日下午,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邀请相关专家对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鸡个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装备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验收。"鸡个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装备研究"项目综合利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GPRS网络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人机工程学原理以及专家系统技术,设计了鸡个体精准饲喂、蛋标记自动控制模型,家禽小个体精饲喂控制过程中相配套的下料装置、采食量称量装置、蛋重称量及标记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生产性能 装备研究 信息采集 专家系统技术 河北省科技厅 称量装置 河北农业大学 人机工程学 自动控制技术 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