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2家系ATM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浩 罗强 +4 位作者 张继要 董伟 史丹丹 和宁辛 赵亚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TM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分析2个无血缘关系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应用Sanger测序对新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先证者为男性,11岁,家系2先证者为女... 目的探讨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TM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分析2个无血缘关系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应用Sanger测序对新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先证者为男性,11岁,家系2先证者为女性,8岁。均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典型表现,甲胎蛋白升高。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小脑萎缩。家系1先证者发现c.7627delA与c.8385-8394del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家系2先证者发现c.2638delG与c.2921+1G>C复合杂合突变,c.2638delG来源于母亲,其父ATM基因不详。经HGMD检索,4个变异目前均未见有文献报道,为新突变。4个新突变经蛋白功能分析软件预测等确认为致病突变。结论证实ATM基因新突变为2个无关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ATM基因 新突变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方霞 黄惠芳 +2 位作者 杨波 GuhaC handan 奚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3-524,共2页
目的:观察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M基因)的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TM基因不同区域的DNA序列合成并纯化寡核苷酸后转染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根据对ATM蛋白不同的阻断效应,筛选用于制备ATM发夹结构s... 目的:观察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M基因)的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TM基因不同区域的DNA序列合成并纯化寡核苷酸后转染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根据对ATM蛋白不同的阻断效应,筛选用于制备ATM发夹结构shorthairpinstructure(shRNA)基因的最佳序列。将有效序列克隆入pSilencer1.0U6载体中,构建出shRNA的表达质粒并转染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以U87细胞为对照,应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ATM基因的表达;以细胞存活分数(SF)来评估放射敏感性。结果:Westernblot显示shRNA介导的ATM基因沉默能明显阻断U87细胞中的ATM蛋白;与U87细胞相比,U87shRNA细胞SF明显降低,P<0.05。结论:由ATMshRNA构建的表达质粒能明显抑制ATM表达,增加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 RNA干扰 胶质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与口腔黏膜癌变的相关研究
3
作者 何园 陈谦明 +1 位作者 吴兰雁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M)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共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口腔黏膜...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M)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共6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ATM蛋白表达与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上皮异常增生组平均染色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鳞癌中,22例(68.8%)ATM蛋白表达正常或升高,10例(31.3%)ATM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经统计学分析,ATM蛋白表达正常或升高组与ATM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组两组分别在病理分级与淋巴结转移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结果表明,上皮异常增生中未发现异常改变,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3例(9.38%)发生杂合性缺失,2例(6.25%)发生微卫星不稳定,发生杂合性缺失的3例病例ATM蛋白表达均缺失。结论ATM在上皮异常增生中表达升高可能有利于消除基因组不稳定,阻止癌变发生;而ATM基因失活可能是促使口腔鳞癌恶性演进的基因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 癌前状态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报告
4
作者 王志强 张志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四肢无力 男性患儿 行走无力 同龄儿童 生长发育 学习成绩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四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岚 刘晓黎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19-525,共7页
目的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 目的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M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4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均表现为儿童期发病的进行性进展的小脑共济失调、球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头部MRI显示小脑萎缩。ATM基因检测显示,例1和例2存在已知复合杂合突变c.8287C>T(p.Arg2763X)和c.9139C>T(p.Arg3047X),均为无义突变;例3存在2种未报道的复合杂合突变,包括无义突变c.8911C>T(p.Gln2971X)和缺失突变c.7141_7151del AATGGAAAAAT(p.Asn2381Glufs X18);例4存在纯合突变c.1402_1403del AA(p.Lys468Glufs X18)。结论 4例患者具有典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变异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神经系统受累较轻,头部MRI通常正常,神经系统以外受累少见,明确诊断仍依靠ATM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表型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病例报告
6
作者 朱冠忠 梁黎 +2 位作者 王春林 方燕兰 朱建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0,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儿,女,10岁2个月,因“步态不稳4年、反复咳嗽2年”于2014年11月24日收治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我院)儿科.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病例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病例资料 步态不稳 反复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E11基因变异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样障碍1型1例报告
7
作者 贾倩芳 崔清洋 周福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6-369,共4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一类罕见累及神经、血管、皮肤及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该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婴幼儿期发病的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眼球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反复发作的副鼻窦炎及肺部感染。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一类罕见累及神经、血管、皮肤及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该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婴幼儿期发病的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眼球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反复发作的副鼻窦炎及肺部感染。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样障碍(ATLD)临床特征与AT相似,但ATLD与AT相比,无毛细血管扩张、甲胎蛋白升高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等神经系统外特征。女性患儿,11岁,间歇左膝关节疼痛3年余,运动、智力倒退2年余。临床发现:双手轮替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阳性、跟-膝-胫试验弱阳性,左侧踝阵挛弱阳性,四肢肌力IV级,协调性差,步行时身体左右摇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MRE11基因两处变异即c.728 G>C及c.68 T>C,均尚未见报道。患儿诊断为ATLD,予电子生物反馈、低频脉冲、关节松动训练、牵引、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运动课等康复训练康复后效果不佳。导致儿童运动发育落后和智力障碍的病因较多,及时基因检测可及早明确病因、产前咨询及母亲再孕时产前诊断,避免过度治疗及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样障碍1型 MRE11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小群(综述) 乔田奎(审校) +1 位作者 陈伟袁 袁素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3-437,共5页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基因)变异导致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ATM基因编码产物———ATM蛋白激酶主要分布于增殖细胞核中。根据ATM蛋白激酶在细胞周...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基因)变异导致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ATM基因编码产物———ATM蛋白激酶主要分布于增殖细胞核中。根据ATM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中作用底物如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奈梅亨断裂综合症蛋白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protein 1,Nbs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protein kinase,p38MAPK)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最近研究发现,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周期多个检测点的调控,在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暗示了ATM蛋白激酶或将成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增敏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基因) DNA损伤 信号 细胞周期 检测点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ATM/ATR和NF-κB途径上调乳腺癌细胞MICA/B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朱燕 石永进 +1 位作者 赵玉亮 朱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8-325,共8页
目的:分析常用化疗药物对免疫识别乳腺癌细胞重要的靶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和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 A and B,MICA/B)的影响,探讨其调节MICA/B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 目的:分析常用化疗药物对免疫识别乳腺癌细胞重要的靶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和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 A and B,MICA/B)的影响,探讨其调节MICA/B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MICA和MICB m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药物对MICA/B表面蛋白表达的作用。加入咖啡因抑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和Rad3相关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and Rad3-related kinase,ATM/ATR),加入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n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观察其是否能够抑制化疗药物中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MICA和MIC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凝胶阻滞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药物是否影响乳腺癌细胞NF-κB与MICA/B启动子区的结合。结果:三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足叶乙甙、拓扑替康和阿霉素可使乳腺癌MCF-7细胞的MICA和MICB mRNA水平升高。足叶乙甙在浓度为5、20、100μmol/L时,与不加药处理组相比,MICA mRNA水平分别升高到(1.68±0.17)、(2.54±0.25)、(3.42±0.15)倍(P<0.05);MICB mRNA水平分别升高到(1.82±0.24)、(1.56±0.05)、(5.84±0.57)倍(P<0.05)。拓扑替康和阿霉素在特定浓度时也使MCF-7的MICA和MICB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足叶乙甙和拓扑替康处理另一乳腺癌细胞系SK-BR-3后,MICB mRNA的表达也轻度升高(P<0.05)。足叶乙甙和拓扑替康还增加MCF-7细胞表面MICA/B蛋白的表达(P<0.05),且存活和凋亡细胞MICA/B蛋白的表达均增高。用不同浓度的咖啡因处理足叶乙甙损伤的乳腺癌细胞,MICA/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当咖啡因浓度为1、5、10 mmol/L时,MICA mRNA相对表达水平由不用咖啡因处理组的(3.75±0.25)倍分别降为(0.89±0.05)、(0.81±0.02)、(0.48±0.04)倍(P<0.001),MICB mRNA由(6.85±0.35)倍降为(1.36±0.13)、(0.76±0.06)、(0.56±0.03)倍(P<0.05),MICA/B蛋白表达由(3.42±0.05)倍降为(1.32±0.03)、(1.21±0.06)、(1.14±0.03)倍(P<0.001),表明足叶乙甙对MICA/B的上调作用能够被ATM/ATR抑制剂所抑制。同样,加入不同浓度的NF-κB的强抑制剂PDTC(10、50、100μmol/L),MICA/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受到抑制(P<0.05),提示NF-κB也参与这一过程。EMSA实验显示,MCF-7细胞用足叶乙甙处理后,NF-κB与MICA/B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活性增强。结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诱导并上调乳腺癌细胞MICA和MICB mRNA及表面蛋白的表达,表明化疗药物有可能增强免疫系统对乳腺癌的识别和杀伤,ATM/ATR和NF-κB途径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B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蛋白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Rad3相关激酶 NF-ΚB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胶质瘤U251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代旭 黄元奎 +3 位作者 牛洪泉 金保山 张华平 潘险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胶质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株并将其分为5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并采用60Go照射,噻唑蓝检测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细胞...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胶质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株并将其分为5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并采用60Go照射,噻唑蓝检测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RT-PCR检测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M)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明显上升,肿瘤细胞中ATM和EGFR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塞来昔布能够通过降低ATM和EGFR蛋白的表达,增强胶质瘤的放疗敏感性,对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塞来昔布 放射敏感性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反义ATM/PI3K细胞系U937-ASPI3K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剑锋 刘文励 +2 位作者 汤屹 戴琪琳 孙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DNA损伤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为增强肿瘤治疗疗效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细胞模型 ,构建了高效表达ATM基因编码羧基端 10 0kD功能片段的反义cDNA ,通过转染和筛选建立稳定表达反义ATM PI3KcDNA的细胞系U937 ASPI3K。结果显示 ,构... 为进一步研究DNA损伤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为增强肿瘤治疗疗效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细胞模型 ,构建了高效表达ATM基因编码羧基端 10 0kD功能片段的反义cDNA ,通过转染和筛选建立稳定表达反义ATM PI3KcDNA的细胞系U937 ASPI3K。结果显示 ,构建的ATM PI3KcDNA经测序证明反向定位于表达载体 pZeoSV2 (+ )中。经转染和筛选得到稳定表达 pZeoSV(+ ) ATM PI3K的细胞系U937 ASPI3K和对照细胞系U937 pZeoSV (- ) ,前者ATM蛋白表达极度受抑制 ,后者以及淋巴瘤细胞系U937ATM蛋白的高表达未受影响。本实验为阐明细胞周期关卡 (checkpoint)在DNA损伤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ATM/PI3K U937-ASPI3K细胞系 U937细胞系 基因突变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小群 乔田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3-977,共5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征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 gene)属于一种DNA修复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22-q23。ATM基因的胚系突变或基因多态性导致个体对多种肿瘤易感,包括淋巴样肿瘤和实体瘤。ATM基因编码产物——ATM...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征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 gene)属于一种DNA修复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22-q23。ATM基因的胚系突变或基因多态性导致个体对多种肿瘤易感,包括淋巴样肿瘤和实体瘤。ATM基因编码产物——ATM蛋白属于一种自动磷酸化蛋白激酶,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体外实验发现,许多肿瘤的发生和治疗过程涉及了ATM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提示ATM基因或许能成为肿瘤治疗过程中一个新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征突变基因 肿瘤 DNA损伤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体外磷酸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斌 宋宜 +1 位作者 董燕 孙志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建立鉴定蛋白质磷酸化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 ,并起...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建立鉴定蛋白质磷酸化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 ,并起始诸多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电离辐射 (IR)细胞学反应中 ,ATM激酶可通过磷酸化活化 p5 3蛋白 ,原核表达 p5 3融合蛋白 ,免疫沉淀IR活化的野生型ATM蛋白 ,进行蛋白质的体外磷酸化反应 .实验验证了ATM对 p5 3蛋白的磷酸化作用 .这一方法的建立可为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激酶对底物的磷酸化作用及筛查激酶底物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体外磷酸化 去磷酸化 细胞信号转导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失活诱导GADD45α依赖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14
作者 吴森斌 伍健伟 +5 位作者 马莹 赵凡一 曹东芳 梁建峰 胡坤华 袁忠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767,共10页
【目的】探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激酶失活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成熟7 d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分别用含25 mmol/L KCl(25 K)培养基、5 mmol/L KCl(5 K)培养基和含ATM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10μmol/L;K... 【目的】探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激酶失活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成熟7 d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分别用含25 mmol/L KCl(25 K)培养基、5 mmol/L KCl(5 K)培养基和含ATM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10μmol/L;Ku60019,15μmol/L)的25 K培养基后进行免疫印迹检测ATM、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或培养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分析。在C6细胞和CGNs中转染ATM和GADD45α特异性siRNA,q-PCR和免疫印迹验证其干扰效率。体外成熟5 d的CGNs通过磷酸钙转染ATM特异性siRNA和pCMV-EGFP 4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和凋亡分析。体外成熟7 d的CGNs用含ATM特异性抑制剂的25 K培养基培养8 h后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通路富集分析。体外成熟5 d的CGNs通过磷酸钙转染GADD45α特异性siRNA和pCMV-EGFP 48 h,用含15μmol/L Ku6的25 K培养基处理8 h或5 K培养基处理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和凋亡分析。【结果】与25 K组相比,5 K处理组和ATM特异性抑制剂处理组的CGNs ATM蛋白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细胞核固缩率增加。C6细胞和CGNs中转染ATM和GADD45α特异性siRNA后有效降低ATM和GADD45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相比,CGNs转染ATM特异性siRNA后,细胞核固缩率升高。在Ku55933处理组中鉴定出835个基因表达上调,848个基因表达下调;在Ku60019处理组中鉴定出454个基因表达上调,314个基因表达下调;274个基因在Ku5处理组和Ku6处理组中共同上调,179个基因在Ku5处理组和Ku6处理组中共同下调,其中ATM下游靶标GADD45α表达上调;通路富集结果显示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凋亡信号通路等被显著富集。与对照相比,抑制剂处理组和5K组GADD45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相比,转染GADD45α特异性siRNA后用含15μmol/L Ku60019的25 K培养基处理8 h或5 K培养基处理后的CGNs细胞核固缩率降低。【结论】ATM活性降低诱导GADD45α依赖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凋亡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发 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α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郁 姚颖 +3 位作者 李文静 金一枚 杨沫 郭红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组蛋白H2AX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因子(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ion,ATM)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科宫颈癌30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非宫颈癌18例为...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组蛋白H2AX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因子(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ion,ATM)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科宫颈癌30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非宫颈癌18例为对照组,对宫颈癌组和对照组宫颈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mRNA水平检测H2AX和ATM的表达情况,以磷酸化抗体检测磷酸化H2AX(γH2AX)与磷酸化ATM(phospho-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ion,p ATM)水平。结果荧光定量PCR分析宫颈癌组ATM mRNA为2.8546±0.8881,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8±0.4980(t=9.256,P=0.000);宫颈癌组H2AX mRNA为2.4312±0.8224,显著高于对照组0.7896±0.4791(t=8.738,P=0.000)。γH2AX和p ATM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γH2AX阳性率8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18)(Z=-3.381,P=0.000);宫颈癌组p ATM阳性率8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16.7%(3/18)(Z=-4.031,P=0.000)。结论γH2AX和p ATM在宫颈癌中高表达,作为DNA损伤修复因子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标记物 宫颈癌 磷酸化H2AX 磷酸化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基因在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基因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屹 刘文励 +2 位作者 周剑锋 徐慧珍 路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 研究在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和肿瘤细胞株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 的转录水平, 以确定反义封闭ATM基因治疗在白血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半定量RT -PCR技术, 检测了正常人及31例髓性白血病患者和9种肿瘤细胞株... 目的 研究在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和肿瘤细胞株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 的转录水平, 以确定反义封闭ATM基因治疗在白血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半定量RT -PCR技术, 检测了正常人及31例髓性白血病患者和9种肿瘤细胞株的ATM mRNA表达量。结果 31例髓性白血病患者及9种肿瘤细胞株中ATMmRNA表达量普遍降低。结论 由于白血病患者中ATM mRNA表达量普遍降低, 因此, 反义封闭ATM对于白血病原代细胞基因治疗的适应性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 毛细血管扩张 突变基因 白血病 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与癌症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汤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的突变 (ataxiatelangiectasismutatedgene,ATM)导致AT疾病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AT患者及其携带者的患癌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且易患淋巴样恶性肿瘤 ,其中主要包括淋巴瘤和白血病 ,说明ATM在其发病...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的突变 (ataxiatelangiectasismutatedgene,ATM)导致AT疾病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AT患者及其携带者的患癌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且易患淋巴样恶性肿瘤 ,其中主要包括淋巴瘤和白血病 ,说明ATM在其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ATM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11q2 2 - 2 3,其蛋白产物ATM是一种核蛋白 ,它的主要的功能区为P13K ,位于羧基末端 ,与许多细胞周期检测点及DNA损伤反应蛋白具有同源性。ATM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周期关卡 ,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的细胞功能的信号传导 ,并起到枢纽作用。AT患者由于AT基因突变导致ATM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关卡和DNA损伤后修复功能异常 ,表现为凋亡敏感性增加 ,细胞对放射线异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癌症 白血病 淋巴瘤 ATM 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敏感综合症——AT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明 郑斯英 曹建平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8-382,共5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症 (AT)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高辐射敏感性、进行性神经退变、免疫缺陷、早衰及易患癌症等。本文综述了AT病的研究概况 ,包括AT临床症状、AT基因的定位、结构与功能、辐射对AT细胞信号...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症 (AT)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高辐射敏感性、进行性神经退变、免疫缺陷、早衰及易患癌症等。本文综述了AT病的研究概况 ,包括AT临床症状、AT基因的定位、结构与功能、辐射对AT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AT基因组不稳定性及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敏感综合症 AT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症 基因突变 基因治疗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和SiHA细胞株经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阻滞与ATM表达量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汤屹 高庆蕾 +2 位作者 周剑锋 刘文励 吴剑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83-787,共5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s,AT)是由ATM(ataxiatelangiectasismutant)基因突变所致,其突出特点是对放射线敏感。为探讨K562和SiHA两种肿瘤细胞株ATM表达量与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阻滞即自我保护功能之间的关系,应用...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s,AT)是由ATM(ataxiatelangiectasismutant)基因突变所致,其突出特点是对放射线敏感。为探讨K562和SiHA两种肿瘤细胞株ATM表达量与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阻滞即自我保护功能之间的关系,应用半定量RTPCR测量它们的ATMmRNA表达,同时以6、10和15Gy60Coγ射线分别照射细胞,并于照射后6、12、24、48及60小时观察细胞周期阻滞现象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K562细胞株ATMRNA相对表达量为0.04,而在SiHA细胞株为0.80,SiHA的ATMRNA表达量约为K562的20倍。结论:照射后K562和SiHA细胞株均表现G/M期阻滞,K562细胞周期阻滞即自我保护机制明显比SiHA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细胞周期阻滞 K562细胞 SIHA细胞 射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剂量率辐射下HepG_2细胞辐射敏感性与ATM磷酸化的关系
20
作者 梅雀林 杨建勇 +2 位作者 杜端明 陈在中 刘鹏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低剂量率辐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的变化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分别接受持续低剂量率(7.76cGy/h)和高剂量率(4500cGy/h)电离辐射,比较同等剂量下低剂量率和高剂量率辐射后HepG2细胞ATM... 目的探讨持续低剂量率辐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的变化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分别接受持续低剂量率(7.76cGy/h)和高剂量率(4500cGy/h)电离辐射,比较同等剂量下低剂量率和高剂量率辐射后HepG2细胞ATM磷酸化程度和细胞存活分数。结果无论给予低剂量率或高剂量率照射,HepG2细胞接受0.5Gy的电离辐射时,ATM蛋白均可达到最大的磷酸化。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在持续低剂量率辐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蛋白表达逐渐减弱;而在高剂量率辐射下,ATM磷酸化蛋白稳定不变。当高、低剂量率辐射诱导产生的ATM磷酸化程度相当时,两者的存活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当持续低剂量率辐射组ATM磷酸化蛋白表达明显弱于高剂量率辐射组时,HepG2细胞的存活分数显著低于高剂量率辐射组(P<0.01)。结论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增加了HepG2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其机制与持续低剂量率辐射下部分ATM磷酸化蛋白失活有关。抑制ATM磷酸化,可以增加HepG2肝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肝肿瘤 HEPG2细胞 辐射敏感性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