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鹏飞 惠延年 谢小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07-509,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ntibody,EpoRA)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置于750±20mL/L氧仓中连续饲养5d,建立高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幼鼠2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ntibody,EpoRA)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置于750±20mL/L氧仓中连续饲养5d,建立高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幼鼠20只右眼在建模前1d予以玻璃体内注射EpoRA 2μL作为治疗眼,左眼不注射作为对照眼。在H.E.染色的组织学切片上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进入玻璃体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用ADP酶组织化学法行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饲养在正常条件下的幼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幼鼠8只仅在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在组织切片上,可见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进入玻璃体腔内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在用EpoRA注射的右眼,明显少于未经EpoRA注射的左眼(17.20±5.42个vs23.47±8.43个;P<0.01)。ADP酶组织化学法视网膜铺片中,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密度和异常程度,在用EpoRA注射的右眼,明显轻于未经EpoRA注射的左眼以及阴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poRA可抑制小鼠模型中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 视网膜新生血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文成 崔红侠 +1 位作者 孙卫红 寇治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s,Epo-R)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大肠癌组织、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po-R和MVD进行检...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s,Epo-R)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大肠癌组织、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po-R和MVD进行检测。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均检测到Epo-R的表达。大肠癌组织MVD值为30.8±9.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4.1±2.5(P<0.01)。MVD水平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Epo-R表达与大肠癌组织MVD成正相关。结论:Epo-R在大肠癌组织中有异常高表达,且与MVD和临床病理特征成正相关,可能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徐明 屈振 +1 位作者 卢明柱 周斌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7期58-59,共2页
目的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份肝癌组织、10份癌旁组织、10份正常组织中EPOR mRNA表达量,并检测MVD,分析EPOR与MVD及肝癌临床病... 目的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份肝癌组织、10份癌旁组织、10份正常组织中EPOR mRNA表达量,并检测MVD,分析EPOR与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EPOR mRNA高表达;EPOR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EPOR mRNA表达量在有包膜侵犯、病理组织学低分化及有转移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均<0.05)。结论 EPOR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作为新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参与肝癌血管生成,EPOR高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住低练对大鼠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曹蕾 郑澜 皮亦华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5,共4页
研究目的:探讨高住低练对大鼠骨髓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蛋白表达的不同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检测EpoR在骨髓组织中的含量,分... 研究目的:探讨高住低练对大鼠骨髓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蛋白表达的不同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检测EpoR在骨髓组织中的含量,分析运动和低氧2种不同的处理因素对骨髓EpoR蛋白表达的效应。研究结果:高住低练和低住低练都可使EpoR蛋白表达增加。高住低练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EpoR增加更明显。结论:随着低氧和训练因素的影响,EpoR蛋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模拟高住低练能使EpoR蛋白表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住低练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大鼠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及脂多糖对其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郭佳佳 张彦华 +1 位作者 段佳佳 徐发林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成熟度大鼠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EPO-R)的表达及脂多糖(LPS)对不同成熟度大鼠脑组织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2日龄(Postnatal day 2,P2)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为正常对照组,B为LPS组,分别腹... 目的探讨不同成熟度大鼠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EPO-R)的表达及脂多糖(LPS)对不同成熟度大鼠脑组织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2日龄(Postnatal day 2,P2)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为正常对照组,B为LPS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或0.6 mg/(kg·d)的 LPS,连续应用5天(P2~P6),并续养至12日龄(P12)。A组于P2、P7、P12及B组于P7、P12各时间点随机抽取8只新生大鼠取脑,以矢状缝为标志分为左右半脑,右侧脑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EPO-R蛋白水平,左侧脑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EPO-R mRNA水平。结果(1)随大鼠成熟度的增加,正常对照组大鼠脑EPO-R蛋白(P2:13.73±2.04、P7:11.01±3.36、P12:10.52±2.35)及EPO-R mRNA(P2:0.44±0.05、P7:0.39±0.03、P12:0.38±0.04)表达下调,P2时表达水平与P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7与P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LPS组EPO-R蛋白与EPO-R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上调,7日龄时正常对照组与L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12日龄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随大鼠成熟度增加,脑组织EPO-R表达下调;LPS可上调大鼠脑组织EPO-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脑损伤 新生大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肖 兰海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意义,以及MBP、EPOR、IGF-1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例有窒息病史的新生儿为观察组,37例无窒息病史的新生儿为对... 目的研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意义,以及MBP、EPOR、IGF-1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例有窒息病史的新生儿为观察组,37例无窒息病史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均于出生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离心取上清,ELISA法检测其EPOR、MBP、IGF-1含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足月窒息组血清MBP[(5.81±1.83)μg/L]及EPOR[(404.98±152.75)ng/L]较足月新生儿组血清MBP[(2.57±0.77)μg/L]及EPOR[(269.58±51.36)ng/L]显著升高(t=6.974,P<0.01;t=3.541,P<0.01);血清IGF-1[(36.29±11.43)μg/L]较足月新生儿组血清IGF-1[(62.25±11.97)μg/L]显著降低(t=7.529,P<0.01)。早产窒息组血清MBP[(7.81±2.38)μg/L]及EPOR[(338.85±104.64)ng/L]较早产儿组血清MBP[(3.41±1.32)μg/L]及EPOR[(216.14±45.70)ng/L]显著升高(t=7.676,P<0.01;t=4.995,P<0.01);血清IGF-1[(26.99±8.65)μg/L]较早产儿组血清IGF-1[(52.56±15.36)μg/L]显著降低(t=8.262,P<0.01)。IGF-1与MBP、EPOR呈明显的负相关(r=-0.694,P<0.01;r=-0.489,P<0.01),MBP与EPOR呈明显的正相关(r=0.687,P<0.01)。结论 EPOR、MBP、IGF-1早期的联合检测对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程度具有一定的意义,对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蛋白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脑损伤 窒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方 史文高 赵龙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78,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CC组织中EPO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与HCC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r=0·483,P<...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CC组织中EPO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与HCC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r=0·483,P<0·05);HCC组织中EPOR阳性者MVD明显高于阴性者。提示EPOR与HCC的血管生成有关,可促进H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宏侠 孙玉满 +4 位作者 谷守琦 李红民 杨俊泉 汪宏斌 徐艺东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5期1321-1325,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唐山市协和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126例NSCLC EPO与EPO-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唐山市协和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126例NSCLC EPO与EPO-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中EPO阳性率为59.5%(75/126),高、中、低分化阳性率分别为27.7%,54.0%,74.1%,低分化者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者(P〈0.01);Ⅰ~Ⅱ期阳性率为37.1%,Ⅲ~Ⅳ期为68.1%(P〈0.01);淋巴结转移者(63.3%)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35.3%)(P〈0.01)。EPO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EPO表达弱阳性至中度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26个月,EPO强阳性者为10个月(P〈0.01)。NSCLC患者中EPO-R阳性率为78.6%(99/126)。高、中、低分化阳性率分别为38.9%,74.0%,94.8%,低分化和中分化者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1);Ⅰ~Ⅱ期阳性率为40.0%,Ⅲ~Ⅳ期为93.4%(P〈0.01);淋巴结转移者(80.7%)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64.7%)(P〈0.01)。EPO-R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期为69个月,EPO-R表达弱阳性至中度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EPO-R强阳性者为11个月(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PO表达(P〈0.01)、EPO-R表达(P〈0.01)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EPO和EPO-R高水平表达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EPO和EPO-R高表达与NSCLC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屈振 江勇 +1 位作者 黄伯华 吴宝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细胞因子超家族成员,作为一种造血生长因子,于1948年由Bonsdor和Jalsvisto首先发现,其分子量为34000,约60%为蛋白质。人类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功能 肿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蛋白表达、微血管密度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湘麟 周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探讨三者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鳞癌组织标本76例份(观察组),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织标本25例份...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探讨三者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鳞癌组织标本76例份(观察组),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织标本25例份(HSIL组),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织标本20例份(LSIL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份(正常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EPO、EPO-R蛋白及CD31,根据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测算MVD。比较各组EPO、EPO-R蛋白表达及MVD,分析观察组EPO、EPO-R蛋白表达及MVD与宫颈鳞癌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脉管腔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观察组宫颈鳞癌组织EPO、EPO-R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SIL组、LSIL组、正常组EP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2%、52.00%、25.00%、10.00%,EPO-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9%、60.00%、30.00%、15.00%,观察组与HSIL组、LSIL组、正常组相比,HSIL组与正常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HSIL组、LSIL组、正常组MVD分别为(45.46±5.62)、(25.64±3.80)、(12.35±2.70)、(6.90±1.62)条/5 HP,各组两两相比,P均<0.05。观察组EPO、EPO-R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脉管腔侵犯、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MVD与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脉管腔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观察组MVD与EPO、EPO-R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575,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EPO、EPO-R蛋白表达及MVD升高,EPO、EPO-R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而促进宫颈鳞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
11
作者 程方 原慧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促进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刺激因子,安全治疗肾性贫血已有20a的历史。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EPO不仅是一个新的神经递质,而且是一个新的有发展前景的神经保护剂。这种...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促进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刺激因子,安全治疗肾性贫血已有20a的历史。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EPO不仅是一个新的神经递质,而且是一个新的有发展前景的神经保护剂。这种由其受体(EPO-R)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已在多发性硬化,急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急性视神经损伤,慢性高眼压等大量的动物模型的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但其机制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其衍生物的发现也为临床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神经保护 信号转导途径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建军 王一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传统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调节红细胞生成重要激素。近来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具备非常重要的促进神经元生长和神经元保护作用。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CD71^+细胞EpoR表达、分布变化及意义
13
作者 刘芳 冯婷婷 +2 位作者 冀林华 韩园芳 丁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大鼠骨髓CD71+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分布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APC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HAPC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海拔4 300、2 250 m自然环境下饲养。饲养40天... 目的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大鼠骨髓CD71+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分布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APC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HAPC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海拔4 300、2 250 m自然环境下饲养。饲养40天行血液学参数[RBC、Hb、红细胞压积(HCT)、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检测,HAPC组RBC、Hb、HCT及红系细胞数量、中幼红细胞数量、晚幼红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Sa O2低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HAPC模型制备成功。两组均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悬液,CCK8法检测MNC增殖能力(以OD450表示),单层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数量。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两组MNC悬液中分选CD71+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膜表面EpoR荧光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膜和细胞质EpoR表达,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po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HAPC组和对照组OD450分别为1.54±0.04、1.17±0.05,CFU-E数量分别为(61.25±6.84)、(12.90±4.39)个;两组比较P均<0.01。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两组细胞膜表面均有环形或半环形的绿色荧光,但HAPC组细胞膜表面EpoR荧光强度和表达EpoR荧光的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HAPC组及对照组CD71+细胞膜EpoR表达分别为2.41±0.03、1.55±0.06(P<0.05);细胞质EpoR表达分别为96.39±0.42、94.49±0.65(P>0.05)。HAPC组CD71+细胞Epo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APC大鼠骨髓CD71+细胞EpoR表达升高,分布多集中于细胞膜表面;上述变化可能通过促进MNC及骨髓红系细胞增殖而参与HAP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CD71+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EPO、EPO-R 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强 马玲 +1 位作者 陶洁 韩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晚期NSCLC患者,在顺铂联合三代化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恩度,共治疗2周期。采用RT-PCR法检测治疗前...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晚期NSCLC患者,在顺铂联合三代化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恩度,共治疗2周期。采用RT-PCR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EPO、EPO-R mRNA水平,采用RECIST1.0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分析EPO、EPO-R mRNA水平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EPO、EPO-R mRNA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有效9例,无效13例。有效患者血清EPO、EPO-R mRN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可降低晚期NSCLC患者血清EPO、EPO-R mRNA水平,EPO、EPO-R mRNA水平变化对疗效评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EPO和EPOR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龙 许惠卓 +1 位作者 夏晓波 毛俊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VEGF mRNA,EPO mRNA和EPORmRNA在体外培养的Mller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胰蛋白酶将新生小鼠视网膜组织吹打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Mller细胞,RT-PCR测定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ller细胞VEGF,EPO和EPOR基...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VEGF mRNA,EPO mRNA和EPORmRNA在体外培养的Mller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胰蛋白酶将新生小鼠视网膜组织吹打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Mller细胞,RT-PCR测定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ller细胞VEGF,EPO和EPOR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获得视网膜M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兔抗鼠谷氨酰胺合酶(GS)染色阳性。Mller细胞VEGF mRNA,EPO mRNA和EPOR mRNA在高糖条件下表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糖浓度50mmol/L组较40m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时间依赖性。结论:Mller细胞在高糖条件下VEGF,EPO,EPOR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M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ephrinB2/EphB4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琳璇 王琦 +3 位作者 赵云 刘一鸣 韩梅 米方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ephrinB2/EphB4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牙齿,培养原代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TNF-α分别刺激24 h,48 h后检测牙周膜细胞ephrinB2/EphB4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2...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ephrinB2/EphB4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牙齿,培养原代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TNF-α分别刺激24 h,48 h后检测牙周膜细胞ephrinB2/EphB4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24 h组ephrinB2与EphB4 mRNA浓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低浓度组对ephrinB2 mRNA表达量无影响,0.1μg/L使EphB4 mRNA表达量增加,高浓度组使ephrinB2/EphB4 mRNA表达量下降;24 h组,TNF-α浓度为0.1~1μg/L时,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NF-α浓度为10~1000μg/L时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下降;48 h组,0.1μg/L TNF-α作用后使EphB4蛋白表达量上升,ephrinB2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1μg/L作用后,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10~1000μg/L刺激后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均下降。结论:24 h时TNF-α使ephrinB2/EphB4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但在48 h时,低浓度作用下EphB4表达量上升,是否可以为低浓度炎症状态下骨改建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细胞激酶受体膜结合配体B2 红细胞生成素细胞激酶受体B4 骨改建 牙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鱿鱼墨黑色素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造血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柳东 王静凤 +3 位作者 张小哲 龙腾腾 王玉明 薛长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究鱿鱼墨黑色素铁对缺铁性贫血(IDA)模型大鼠造血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低铁饲料喂养辅以尾静脉定期放血建立IDA模型,用鱿鱼墨黑色素铁灌胃30d,观察其对IDA大鼠外周血红细胞(RBC)数、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红... 目的:探究鱿鱼墨黑色素铁对缺铁性贫血(IDA)模型大鼠造血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低铁饲料喂养辅以尾静脉定期放血建立IDA模型,用鱿鱼墨黑色素铁灌胃30d,观察其对IDA大鼠外周血红细胞(RBC)数、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的影响;分别制备大鼠肺条件培养液(LCM)、脾条件培养液(SCM)和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PMΦCM),采用MTT法检测其对正常大鼠骨髓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单层半固体培养法检测其对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CFU-E)和巨核系祖细胞(CFU-Meg)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检测IDA大鼠骨髓细胞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和血小板生成素(TPO)mRNA的表达。结果:鱿鱼墨黑色素铁能提高IDA大鼠RBC、Hb、HCT、MCV值,增加血清EPO含量;经鱿鱼墨黑色素铁体内诱导所制备的LCM、SCM条件培养液可促进正常大鼠骨髓细胞增殖,增加CFU-GM、CFU-E的集落形成;鱿鱼墨黑色素铁上调骨髓细胞GM-CSF和EPOR mRNA的表达。结论:鱿鱼墨黑色素铁可能诱导机体产生GM-CSF、EPO等造血细胞因子,促进粒单系、红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鱿鱼墨黑色素铁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 血小板生成素(T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PO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和EPO-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弼珺 王卫峻 许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于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的影响。方法采用10g.L-1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2周后通过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于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的影响。方法采用10g.L-1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2周后通过腹腔注射EPO进行干预,每周3次,共2周。各组大鼠视网膜经固定、脱水、浸透和包埋后,对组织切片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片。将各组大鼠眼球石蜡包埋后连续组织切片,EnVi-sion+TM二步法进行EPO-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EPO-R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4周末,STZ诱导糖尿病SD大鼠视网膜出现大量空泡变性,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的神经节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消失;EPO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未出现明显的空泡变性,神经节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正常大鼠视网膜中可见EPO-R弱阳性表达。4周末,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可见EPO-R呈大量强阳性表达;EPO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仅见EPO-R弱阳性表达。其中EPO-R在视网膜的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内层,包括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内核细胞层。结论在早期糖尿病大鼠模型中,内源性EPO-R的上调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形态有影响。使用外源性的EPO能改善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EPO-R的上调以及延缓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造血组织中EPO/EPOR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阳 罗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63-367,382,共6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必须的细胞因子,通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结合,发挥其生理功能。人类EPO于1977年被首次成功分离纯化,并于1985年获得了人类EPO的重组基因(rhEPO),近...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必须的细胞因子,通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结合,发挥其生理功能。人类EPO于1977年被首次成功分离纯化,并于1985年获得了人类EPO的重组基因(rhEPO),近二十多年,rhEPO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引发贫血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非造血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及EPOR在成年牦牛菱脑中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玉琪 刘霞 +1 位作者 米晓钰 杜晓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1-17,共7页
【目的】了解成年牦牛(Bos grunniens)菱脑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表达分布特征,对其与低氧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利用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EPO及EPOR在牦... 【目的】了解成年牦牛(Bos grunniens)菱脑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表达分布特征,对其与低氧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利用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EPO及EPOR在牦牛菱脑中的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EPO和EPOR mRNA在成年牦牛小脑蚓部的相对表达量最高,EPO及EPOR蛋白主要表达于小脑皮质浦肯野氏细胞胞质.【结论】在低氧适应过程中,EPO及EPOR在牦牛菱脑蚓前叶的表达量最高,因此牦牛在低氧状况下其小脑蚓前叶可能发挥更重要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 牦牛 菱脑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