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调控铁死亡参与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宝文 李颖 +3 位作者 高原 盛科研 王志 寇现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83-2997,共15页
目的从运动调控细胞铁死亡的角度,探究8周跑台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只8周龄健康m/m小鼠作为对... 目的从运动调控细胞铁死亡的角度,探究8周跑台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只8周龄健康m/m小鼠作为对照组(Con),32只同周龄db/db小鼠被随机分为db/db组、db+Exe组、db+SB203580组及db+Exe+SB203580组,每组8只。db+Exe组、db+Exe+SB203580组进行持续8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干预(40 min/d,5 d/周),db+SB203580组及db+Exe+SB203580组进行8周的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抑制剂SB203580腹腔注射处理(5 mg/kg,5 d/周),实验期间每周定时检测小鼠体重及空腹血糖。8周干预结束后,油红O及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性改变状况,相应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测定血脂、肝功能、肝脏铁离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mediated PCR,qRT-PCR)测定脂肪合成及氧化应激相关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铁死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肝组织中脂质合成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8周跑台运动降低了db/db小鼠体重、血糖、肝指数及血脂水平,改善其肝脏脂肪变性,下调肝组织Fe^(2+)、MDA、MCP-1、IL-6、SREBF1、ACC1表达水平,并上调了db/db小鼠肝组织中GSH含量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质NRF2、HO-1、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运动联合p38 MAPK抑制剂干预显著下调db/db小鼠肝组织ACC1、MCP-1、IL-6的mRNA及Fe^(2+)、MDA水平,并上调GSH水平。然而,与跑台运动组相比,运动联合p38 MAPK抑制剂组小鼠肝脏内Fe^(2+)、MDA、MCP-1、SREBF1表达显著上升,GSH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此外,与单纯抑制剂组相比,运动联合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肝组织铁蓄积及脂质过氧化现象明显改善。结论8周跑台运动可能是通过p38 MAPK依赖途径抑制肝细胞铁死亡,缓解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及肝脏脂肪变性,从而改善T2DM小鼠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铁死亡 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可可 伍梅芳 +2 位作者 谢杜红 李菁 李韶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778-1782,1787,共6页
能量代谢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物质代谢在生命体内发生。生物通过利用物质代谢产生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以维持各项生命功能的运转,不同状态下的细胞通过利用各种物质通过不同的通路进行不同的代谢方式。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作为... 能量代谢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物质代谢在生命体内发生。生物通过利用物质代谢产生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以维持各项生命功能的运转,不同状态下的细胞通过利用各种物质通过不同的通路进行不同的代谢方式。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作为生命体里广泛存在的一类信号蛋白,影响着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MAPK通路在能量代谢的各个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MAPK通路中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Jun激酶(JNK)通路、P38通路均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靶点、关键酶、转运体,与三大营养物质能量代谢相结合,从而为能量代谢相关的细胞功能进一步研究铺垫,并为今后治疗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P38蛋白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糖代谢 脂代谢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居一 倪英群 +1 位作者 张媛媛 刘怀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组(40例)和合并NAFLD组(40例),并依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分为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16例)和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64例),收集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定量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NA-128-3p、SIRT1、AMPK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AMPK蛋白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及进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确定根据miRNA-128-3p水平判断发生NAFLD的最佳阈值。结果合并NAFLD组和T2DM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ALT、AST、GGT、ALP、纤维连接蛋白、TG、HDL-C、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NAFLD组外周血miRNA-128-3p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T2DM组(t=-8.765,P<0.001),而SIRT1和AMP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01)。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与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的年龄、AL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超氧化物歧化酶、miRNA-128-3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NA-128-3p是发生NAFLD和进行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21,95%CI:2.735~24.714,P<0.001;OR=1.493,95%CI:1.117~1.997,P=0.007);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29~0.950),最佳截断值为13.165,敏感度89.3%,特异度72.7%。结论miRNA-128-3p在T2DM合并NAFL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SIRT1、AMPK表达降低,miRNA-128-3p水平对识别NAFLD及肝纤维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RNAS 抗衰老酶1 AMP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军 徐世红 +5 位作者 张辰 姜朝阳 王培鑫 李玙璠 朱欢 王晓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4-1260,共7页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广泛,预后差,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目前OS的标准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手术广泛切除后影响肢体功能,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使得OS的治疗进入平台...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广泛,预后差,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目前OS的标准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手术广泛切除后影响肢体功能,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使得OS的治疗进入平台期。中医药在OS的治疗中具有阻滞OS细胞周期,降低其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等作用,同时中医药还可以通过介导相关通路活性调节OS细胞凋亡,从而抑制OS的恶性增殖,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恶性增殖 中医药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防治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柱 王佳巍 +3 位作者 彭金婵 徐明瑶 黎丽群 谢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5,共9页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调节代谢等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有独特优势,其中通过多途径、多效...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调节代谢等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有独特优势,其中通过多途径、多效应、多靶点调控AMPK信号通路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通过AMPK信号通路防治脓毒症的中药单体包括黄酮类(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苷、葛根素、柚皮素、高丽槐素)、酚类(姜黄素、原花青素、红景天苷、锦葵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多糖类(黄芪多糖)、萜类(白桦脂酸、橙花叔醇、青蒿素、青蒿琥酯)、内酯类(白术内酯Ⅲ)、生物碱类(石蒜碱)、苷类(人参皂苷Rg3、栀子苷)、木脂素类(芝麻素、罗汉松脂素)等,这些中药单体能够通过激活或抑制AMPK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抗氧化应激,从而防治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AMP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脓毒症 黄酮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多糖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调控线粒体功能在脓毒症中调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6
作者 黄康 戴瑶 +2 位作者 伍松柏 吕建磊 冯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3,共10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调控线粒体功能在脓毒症中调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Sham+阿卡地新(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调控线粒体功能在脓毒症中调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Sham+阿卡地新(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AICAR)组(n=10),盲肠结扎穿孔(caecal ligation was perforated,CLP)组(n=10)和CLP+AICAR组(n=10)。通过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形态学分析用于评估脓毒症诱导的心脏损伤情况。将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与脂多糖(lipoprotein polysaccharide,LPS)(10μg/mL)孵育24 h以在体外诱导脓毒症模型,并加入AICAR治疗。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测定线粒体功能和动力学。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MPK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相比,CLP+AICAR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MPK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LP导致高病死率(约60%),而AICAR治疗提高了CLP小鼠的存活率(P<0.05)。与Sham组相比,CLP组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搏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systolic,LVPWs)、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相比,CLP+AICAR组小鼠心脏组织中线粒体大小、线粒体嵴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荧光强度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nick end labeling,TUNEL)阳性细胞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LPS+AICAR组NRCMs的ATP产量、线粒体呼吸速率和复合物Ⅰ、Ⅱ、Ⅲ的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和细胞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NRCMs的线粒体大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线粒体分裂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这种改变可以通过AICAR来减轻(P<0.05)。结论AMPK通过其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在维持心脏功能和减轻脓毒性心肌损伤的病理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线粒体 脓毒症 心肌细胞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OsMPK14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卫红 毕佳佳 +3 位作者 彭威风 张帆 石宏浩 李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组分,受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刺激活化。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OsMPK14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265780)。该...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组分,受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刺激活化。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OsMPK14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265780)。该序列全长1660bp,包含1个162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由542个氨基酸组成,包含典型的蛋白激酶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TDY基序。序列比对和分析显示,OsMPK14基因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其编码区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光照、低温、高盐、干旱和脱落酸对该基因在水稻地上部分和根中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盐、低温、脱落酸都能上调其表达,而干旱对其表达具有微弱的抑制效应,光照可以降低该基因在水稻地上部分的表达,提高在根中的表达。基因可能在水稻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 基因克隆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基因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畅丽萍 魏琦超 周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59-162,共4页
摘利用电子克隆获得马铃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基因(MAPKK)的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一般理化性质、疏水性、三维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系统进化关系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促分裂原活... 摘利用电子克隆获得马铃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基因(MAPKK)的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一般理化性质、疏水性、三维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系统进化关系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 669 bp,包含1个1 074 bp的ORF,编码357个氨基酸。马铃薯MAPKK为一亲水性的细胞质蛋白,α-螺旋、β-股和无规则卷曲是其主要的二级结构,该酶与同为茄科植物番茄、烟草的MAPKK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倪连松 郑景晨 +1 位作者 金洁娜 沈飞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8-374,共7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MC分别培养在正常糖5.5mmol·L-1(正常对照组),高糖25mmol·L-1(高糖组),葡萄糖25mmo.lL-1+p38MAPK特异性抑制...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MC分别培养在正常糖5.5mmol·L-1(正常对照组),高糖25mmol·L-1(高糖组),葡萄糖25mmo.lL-1+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SB)10μmol.L-1,及葡萄糖25mmol·L-1+普伐他汀(PV)100μmol·L-1。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含量;Phospho-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检测p38MAPK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的表达增加。SB或PV干预能部分或完全逆转这一变化。与高糖组比较,SB干预后,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19±3.21)vs(16.75±1.93)μg·L-1,n=6,P<0.05〕、FN减少〔48h:(13.47±1.27)vs(12.01±0.85)μg·L-1,n=6,P<0.05〕;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PV干预后,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19±3.21)vs(14.97±3.04)μg·L-1,n=6,P<0.05〕、FN减少〔48h:(13.57±1.27)vs(11.99±0.98)μg·L-1,n=6,P<0.05〕;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但对胞浆内p-p38MAPK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各组总p38MAPK蛋白水平及p38MAPK mRNA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PV能够显著下调高糖培养的MC胞核内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达到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糖尿病性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对血小板聚集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兴海 庞永政 +2 位作者 马治中 苏静怡 唐朝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RGDS(Arg-Gly-Asp-Ser)是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A α链上的四肽氨基酸残基,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配基。近年用含RGDS结构物作为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抗栓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但RGDS抗血小板聚集的细胞内信息... RGDS(Arg-Gly-Asp-Ser)是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A α链上的四肽氨基酸残基,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配基。近年用含RGDS结构物作为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抗栓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但RGDS抗血小板聚集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S肽 血小板聚集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激酶抑制蛋白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煌 吴拓江 +1 位作者 李松 陈扬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11-313,共3页
Raf激酶抑制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达蛋白,它作为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级联反应的内源性调控者,在生物体的生长和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Raf激酶抑制蛋白位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交叉口,能调控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 Raf激酶抑制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达蛋白,它作为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级联反应的内源性调控者,在生物体的生长和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Raf激酶抑制蛋白位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交叉口,能调控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通过调节Raf-1的活性来介导其调控机制。因此,Raf激酶抑制蛋白可能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通路中一个新的关键调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RAF激酶抑制蛋白 RAF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宏新 刘晶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表达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能够被诸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应急以及细胞粘附等各种刺激因素激活。MAPK途径的基本组合包括MAPK、MAPK激酶(MKK)和MAPK激酶激酶(MKKK...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表达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能够被诸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应急以及细胞粘附等各种刺激因素激活。MAPK途径的基本组合包括MAPK、MAPK激酶(MKK)和MAPK激酶激酶(MKKK)三种保守的成分,由此建立一个连续的激活途径。哺乳动物的MAPK可以大致归纳为5类:ERK1/2(MAPK^(erk1/2))、P38(MAPK^(p38))、JNK(MAPK^(jnk))、ERK3/4(MAPK^(erk3/4))和ERK5(MAPK^(erk5))。MAPK家族在各种细胞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增殖、分化、发育、转化及凋亡等。文章讨论了哺乳动物MAPK的功能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途径 哺乳动物 真核细胞 细胞外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高脂饮食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1 位作者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高脂饮食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突变型INS2AKITA小鼠12只及同窝出生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高TC饮食... 目的探讨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高脂饮食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突变型INS2AKITA小鼠12只及同窝出生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高TC饮食组,干预组,每组6只。各组小鼠于颈动脉损伤后28d处死并取右颈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膜磷酸化p38MAPK、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TC饮食组术后28d管腔面积明显缩小,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磷酸化p38MAPK、VCAM-1、8-OHdG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与高TC饮食组比较,干预组术后28d管腔面积明显增加,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明显缩小,VCAM-1、8-OHdG、磷酸化p38MAPK表达明显降低(15.27±3.70 vs 28.39±5.33,P<0.05;8.75±3.32 vs 19.92±5.35,P<0.05;7.69±2.18 vs18.45±3.77,P<0.01)。结论 p38MAPK抑制剂可能主要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及VCAM-1等炎性反应控制糖尿病高脂饮食小鼠颈动脉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 1型 颈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涛 周志佳 +3 位作者 游丽萍 郑超 朱晓俊 孙学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6,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但是目前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西药。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优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调节细胞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但是目前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西药。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优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稳态及维持糖脂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NAFLD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靶点。然而目前尚未见中医药通过AMPK调控NAFLD的系统综述,故本文对中医药通过AMPK通路调控NAFL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纳米抗体的制备及其在B16-F10黑素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琼 金聪俐 +3 位作者 胡世雄 秦蓉芬 赵立峰 范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5,MAPK15),又称ERK7或ERK8,是MAPK家族的非典型新成员。MAPK15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等细胞活动。本研究以MAPK15为靶点,筛选特异性的MAPK15纳米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5,MAPK15),又称ERK7或ERK8,是MAPK家族的非典型新成员。MAPK15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等细胞活动。本研究以MAPK15为靶点,筛选特异性的MAPK15纳米抗体,评估其是否能够作为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中的一抗用于其抗原表达的检测,并探究该纳米抗体在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作用。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纳米抗体文库中进行筛选,得到1株MAPK15特异性纳米抗体,命名为MAPK15-VHH;将该菌株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优化诱导表达条件时发现,0.6 nmol/L IPTG,15℃,100 r/min条件下该纳米抗体的上清表达量最高。通过竞争ELISA法检测MAPK15-VHH的亲和力,结果显示,该抗体KD值为0.9829。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MAPK1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APK15-VHH可与组织中的MAPK15结合,用于检测MAPK15蛋白的表达情况。在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过表达MAPK15后向其中添加MAPK15-VHH,通过CCK8、Western印迹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该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结果显示,该MAPK15-VHH能作为MAPK15的拮抗剂,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自噬,从而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得到一株亲和力较强的MAPK15纳米抗体,可用于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以检测MAPK1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及分布;此外,该MAPK15纳米抗体可以作为MAPK15拮抗剂,有效地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自噬进程,为临床检测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 纳米抗体 黑色素瘤细胞 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促分裂原蛋白激酶Hog1p介导的渗透胁迫反应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小华 刘向勇 +1 位作者 于典科 鲍晓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激酶信号转导途径(high osmolarity glycerol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HOG-MAPK)是调控酿酒酵母对外界高渗透压胁迫环境应答的主要途径,促分裂原蛋白激酶Hog1p(MAPK Hog... 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激酶信号转导途径(high osmolarity glycerol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HOG-MAPK)是调控酿酒酵母对外界高渗透压胁迫环境应答的主要途径,促分裂原蛋白激酶Hog1p(MAPK Hog1p)是其中的关键性作用因子.在高渗透压刺激时,MAPK Hog1p接受信号被特异性激活并进入核内,调控相关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并介导该时期细胞周期的阻滞,从而增强细胞对外界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胁迫条件下酿酒酵母中MAPKHog1p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哺乳动物体内逆境激发促分裂原蛋白激酶途径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促分裂原蛋白激酶Hog1p 细胞周期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影响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景慧 杨迎暴 +1 位作者 安田日出夫 菱田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后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与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的关系。方...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后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与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的关系。方法静脉注射CDDP制备大鼠AK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KI模型对照组、NAC低剂量组(50 mg.kg-1)、NAC中剂量组(100 mg.kg-1)、NAC高剂量组(200 mg.kg-1)、特异性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10mg.kg-1)。大鼠预先连续给药3 d,给予CDDP,再继续给药5 d。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查。试剂盒测定肾脏组织caspase-3。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Bax、Bcl-2、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MAPK,p-p38MAPK)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DP诱导AKI模型组肾组织凋亡细胞增加,caspase-3、Bax、p-p38MAPK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P<0.01)。与AKI模型组相比,NAC与SB203580减少凋亡细胞、降低肾脏组织caspase-3、Bax、p-p38MAPK表达和增加Bcl-2表达(P<0.01)。结论 NAC可有效防治CD-DP诱导大鼠AKI,并与p38MAPK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p38有丝分裂活化蛋白激酶 顺铂 急性肾损伤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保护庆大霉素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毒性作用的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丽 黄巨恩 +2 位作者 黄太萍 沈慧 李校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庆大霉素损伤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纯化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传3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培养3 d...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庆大霉素损伤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纯化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传3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培养3 d,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损伤组以2.0 g/L庆大霉素培养24 h,保护组加入4.25μg/L aFGF培养24 h后再加入2.0g/L庆大霉素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ERK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JNK2的表达。结果成功培养细胞,纯度>95%。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ERK1表达增加(P<0.05);保护组与损伤组比较,P38表达增加(P<0.05),ERK1表达减少(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信号通路中的P38和ERK1可能在aFGF对抗庆大霉素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分裂活化蛋白激酶 庆大霉素 星形胶质细胞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大鼠耳蜗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19
作者 胡涛 屈永涛 +2 位作者 贾玉其 许夏 郭明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DDAVP,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结束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听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蜗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MKP-1在耳蜗的表达位置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ABR阈值较造模前上升约10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耳蜗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出现膜迷路积水表现,实验组积水率达8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KP-1广泛表达于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柯蒂器、以及螺旋神经节。两组血管纹、螺旋韧带及螺旋神经节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M和OC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实验组MKP-1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DAVP可能通过下调MKP-1促进膜迷路积水形成,进而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盟盟 尹涛 +1 位作者 王睿健 张文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和GA+激活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300 ng/ml p38 MAPK通路激活剂)。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炎性因子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GA组和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细胞间隔缩小,白细胞介素(IL)1β、IL-6、iNOS、P53蛋白、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22.53±0.53、24.13±1.00 vs 29.56±1.46,10.37±0.59、10.16±0.21 vs 15.13±1.00,0.39±0.01、0.38±0.01 vs 1.12±0.01,0.34±0.01、0.31±0.01 vs 0.89±0.01,0.40±0.01、0.40±0.02 vs 0.88±0.01,P<0.05),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177.33±7.57、187.21±6.87 vs 64.67±11.50,0.41±0.01、0.44±0.03 vs 0.10±0.01,P<0.05)。与GA组比较,GA+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P<0.05);GA+激活剂组细胞足突减少、胞体变小,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升高,IL-10、Arg-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GA可通过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脂多糖类 小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