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感染蛋鸡引发肠毒综合征诊治
1
作者 刘立波 胡少增 《饲料博览》 2016年第5期47-49,共3页
蛋鸡养殖场的鸡肠毒综合征是由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感染引起,虽不会一次性造成家禽大批死亡,也会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试验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疗效显著。
关键词 蛋鸡 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 肠毒综合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贺祥 徐久鹏 +5 位作者 袁嘉欣 卢佳慧 范雨欣 常伽翌 李龙飞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2期15-15,共1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感病毒时有报道,这其中包括H5N1、H7N9以及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虽然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的致病性相对于H5和H7亚型较低,但是该亚型病毒在我国家禽中存在较为普遍,且目前从鸽子已分离到重组的H9N2毒株,该毒株不仅引起鸽子感染而且具有优先与人类呼吸道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因此加强流感病毒在鸽群中流行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感染现象 公共卫生学 致病试验 h7亚型 h5n1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3
作者 赵传阔 李甜 +1 位作者 董金泽 蒲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7,共8页
为研究临床监测中分离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Henan/F1108/2019及A/chicken/Shandong/F07/2021跨种感染哺乳动物能力,试验构建了H9基因系统发生树,采用红细胞吸附试验及固相结合试验测定两株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并通过小鼠感染... 为研究临床监测中分离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Henan/F1108/2019及A/chicken/Shandong/F07/2021跨种感染哺乳动物能力,试验构建了H9基因系统发生树,采用红细胞吸附试验及固相结合试验测定两株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并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探究两株病毒对小鼠感染性及致病性。结果显示:A/chicken/Henan/F1108/2019及A/chicken/Shandong/F07/2021与近些年人及禽分离毒株进化关系较近;A/chicken/Henan/F1108/2019主要结合α-2,3唾液酸,而A/chicken/Shandong/F07/2021主要结合α-2,6唾液酸;A/chicken/Henan/F1108/2019在小鼠鼻甲及肺脏中的复制能力及致病性均强于A/chicken/Shandong/F07/2021。研究表明具有α-2,3唾液酸受体结合特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群中仍然存在,且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AIV hA蛋白 受体结合特 致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陆 郑鹿平 +2 位作者 赵军 王川庆 王泽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hA蛋白 S145n 致病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郭霄峰 廖明 辛朝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0-72,共3页
将SS、KMI、KMIII3个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性胚液分别接种 2周龄及 5周龄的SPF鸡 ,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结果显示 :1.3个毒株均可引起攻毒鸡体温升高 ,部分出现水样淡黄色稀粪 ,但不能致死攻毒鸡 .表明 3个毒株均为非高致病力毒株 .2 ... 将SS、KMI、KMIII3个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性胚液分别接种 2周龄及 5周龄的SPF鸡 ,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结果显示 :1.3个毒株均可引起攻毒鸡体温升高 ,部分出现水样淡黄色稀粪 ,但不能致死攻毒鸡 .表明 3个毒株均为非高致病力毒株 .2 .攻毒鸡除胰腺充血出血外 ,其他器官不见明显的肉眼病理变化 ,但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较为明显和一致 ,主要为 :脑及脊髓充血出血 ,神经元变性坏死 ,胶质细胞增生 ;心肌充血出血 ,组织变性坏死 ;胰腺充血出血 ,组织坏死 .3个毒株对 5周龄SPF鸡的病理变化无明显差异 ,但KMI毒株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致病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侯玉杰 尹馨 +5 位作者 房敬真 邓国华 崔鹏飞 王冬雪 施建忠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9-1094,共6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9年自青海省活禽市场家禽拭子和青海湖野鸟粪便中各分离到的一株H9N2亚型AIV,CK/QH/S1182/2019株和WB/QH/S1355/2019,并进行了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演化分析和BALB/c小鼠致...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9年自青海省活禽市场家禽拭子和青海湖野鸟粪便中各分离到的一株H9N2亚型AIV,CK/QH/S1182/2019株和WB/QH/S1355/2019,并进行了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演化分析和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HA序列分析显示,两株病毒的HA裂解位点均为333PSRSSR↓GLF341,不存在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分子特征。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两株病毒的HA、NA基因均属欧亚分支。除WB/QH/S1355/2019株的M基因与A/chicken/Zhejiang/S1074/2016(H7N9)AIV株的M基因高度同源外,分离的两株病毒的其余基因节段均来源于H9N2亚型AIV。分离的两株H9N2 AIV的NA、PB1及NP基因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100%,提示野鸟携带的H9N2亚型AIV与家禽来源的H9N2 AIV株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小鼠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两株病毒均可在小鼠的鼻甲和肺中有效复制,但在小鼠的脑、脾脏和肾脏中均未检测到病毒,且在观察期内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也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表明两株H9N2亚型AIV均对小鼠呈现低致病力。本研究对H9N2亚型AIV感染哺乳动物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对该亚型AI的综合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 进化分析 致病 野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的致病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孟 李丹 +7 位作者 谢芝勋 罗思思 谢丽基 张民秀 黄娇玲 邓显文 曾婷婷 阮志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57-3265,共9页
【目的】明确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群的致病性,既有利于了解麻雀在H9N2亚型AIV传播生态链中的作用,对科学防控H9N2亚型AIV的暴发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株HA基因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的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AIV进行SP... 【目的】明确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群的致病性,既有利于了解麻雀在H9N2亚型AIV传播生态链中的作用,对科学防控H9N2亚型AIV的暴发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株HA基因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的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AIV进行SPF鸡致病性试验,将84羽4周龄SPF鸡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感染组)。感染组每组以100μL稀释至106EID_(50)/100μL的病毒液经鼻腔感染16羽SPF鸡,于病毒感染24 h后分别在各感染组放入剩余的5羽SPF鸡作为空白接触组,感染后观察鸡群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器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并检测不同器官中的病毒滴度及分布情况。【结果】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在HA蛋白裂解位点处不存在多个碱性氨基酸插入现象,表现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典型分子特征;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D_(50))在10^(-6.0)/0.2 m L~10^(-6.8)/0.2 m L,半数致死量(ELD50)在10^(-6.8)/0.2 mL~10^(-7.2)/0.2 mL。3株H9N2亚型AIV均可直接感染SPF鸡,且病毒在不同器官中的滴度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感染SPF鸡后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现象,但在上呼吸道的气管及肺脏出现一定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气管纤毛脱落及炎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病变。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感染SPF鸡后的排毒期主要介于第1~7 d,且能不经体内适应而直接感染鸡群并排毒;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在SPF鸡各器官中的复制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可在气管和肺脏中进行有效复制,而在肝脏、脑、胰腺、胸腺、心脏、盲肠扁桃体及法氏囊中均未检测到对应的病毒。【结论】麻雀源H9N2亚型AIV可直接感染鸡群且具有在鸡群间水平传播的潜在风险,提示在家禽饲养、运输及销售等环节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切断AIV在野鸟与家禽间的传播途径,减少禽流感暴发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麻雀源 h9n2亚型 hA基因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谭丹 黄建龙 +2 位作者 王昌建 刘道新 邓国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7-188,共2页
为了解从我国洞庭湖地区鸡和鸭中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2株病毒对SPF鸡及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2株毒株均能使鸡感染并排毒,并且使同居鸡感染排毒,但不引起鸡明显的临床症状及死... 为了解从我国洞庭湖地区鸡和鸭中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2株病毒对SPF鸡及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2株毒株均能使鸡感染并排毒,并且使同居鸡感染排毒,但不引起鸡明显的临床症状及死亡;2株毒株感染SPF鸡后能在鸡喉分离到高滴度病毒,明显高于泄殖腔,且排毒期主要集中于第1-7天;从感染鸡脏器中病毒复制情况看,供试的2株病毒均未在脑等组织脏器中复制,而2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在小鼠脏器中复制情况却不一致,A/CK/HuN/S4591/2011(H9N2)毒株在小鼠鼻甲及肺脏中均能检测到病毒,但是A/DK/HuN/S4111/2011(H9N2)毒株仅在小鼠鼻甲中检测到较高滴度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致病 SPF鸡 BALB 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芳 王晶 +6 位作者 卢昆鹏 肖丽 彭志 崔鹏飞 关立峥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2014年分离自我国南方野鸟粪便中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de Bird/Hu N/SC1400/2014(H9N2)(WB/400/14)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化分析及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显... 为进一步了解2014年分离自我国南方野鸟粪便中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de Bird/Hu N/SC1400/2014(H9N2)(WB/400/14)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化分析及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为333PAASDR↓GL340,其中不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分别与H9、H6、H4、H1、H11、H10、H3等多种亚型的LPAIV同源性较高,呈现明显的多样性。感染性试验显示,WB/400/14不能够在SPF鸡和小鼠体内有效复制,但病毒感染SPF鸭后能够在部分脏器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且感染鸭能通够过咽喉和泄殖腔同时向外排毒,而同居感染鸭仅通过泄殖腔向外排毒,表明分离株在SPF鸭群中具有良好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I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鸟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鸡TLR-7和Mx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琳 曹志伟 +1 位作者 王冬冬 尹燕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7-913,共7页
本试验拟研究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SPF鸡、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为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IFN-Ⅰ产生差异的机制提供依据。150只6周龄SPF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接种PB... 本试验拟研究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SPF鸡、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为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IFN-Ⅰ产生差异的机制提供依据。150只6周龄SPF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接种PBS、105 EID50毒株SD/196和SD/818各0.2mL,分别于接种后的第1、3、5、7和10天每组剖杀8只,收集具有明显病变差异的组织;180枚10日龄SPF鸡胚分别尿囊腔接种PBS、104 EID50的SD/196毒株和SD/818毒株各0.1mL,分别于接种后的第4、8、16、24、32和48小时每组收集胚体10个;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PBS、SD/196和SD/818毒株病毒液(1moi)进行37℃培养,于感染后的第4、8、16、24、32和48小时收集细胞;动态收集的病变组织、胚体和成纤维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TLR-7和Mx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肺、肾、十二指肠和法氏囊为主要病变差异组织,除鸡胚TLR-7的表达外,毒株SD/818大部分时间点诱导主要病变差异组织、鸡胚和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毒株SD/196(P<0.05)。结果表明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明显诱导了SPF鸡主要病变差异组织、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的表达,且较高致病性毒株SD/818诱导表达量明显高于较低致病性毒株SD/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致病 SPF鸡 TLR- 7 M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2010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SPF鸡的致病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守春 张毅 +9 位作者 卢春晓 王晓红 徐守振 王建琳 李海英 周顺 王光 郭妍妍 毕玉海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共4页
本研究对2007年~2010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进行分析,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有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MDT在60.5~96.3h之间的9株病毒,比较其对SPF鸡的致... 本研究对2007年~2010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进行分析,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有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MDT在60.5~96.3h之间的9株病毒,比较其对SPF鸡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对鸡胚致病性强的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也较强,能引起气管、肺、十二指肠、肾和脑等多器官的系统性感染,而且病毒在各组织器官的复制能力与致病性呈正相关。在感染SPF鸡后,所有毒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排毒,而致病力较强毒株的感染组,排毒的比例更高,排毒时间也更长。这些数据表明,H9N2病毒在进化过程中,致病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近出现了一些对鸡致病力增强的毒株,这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对H9N2病毒进化和变异的监测,加强对H9N2病毒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 致病 SPF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及其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萍 刘丽娅 +4 位作者 金映红 沙依兰.卡依扎 陆桂丽 夏俊 成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新疆蛋鸡养殖场的致病性及遗传进化特点,对一株分离自蛋鸡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01/2010(H9N2)进行了致病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为92h,ICPI指数为1.125,IVPI指数为0.14,HA裂解位...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新疆蛋鸡养殖场的致病性及遗传进化特点,对一株分离自蛋鸡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01/2010(H9N2)进行了致病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为92h,ICPI指数为1.125,IVPI指数为0.14,HA裂解位点处氨基酸序列为335 RSSRGLF342,这些特征均证实该分离株为低致病性AIV。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在系统进化树上与A/swine/XJWLMQ/7/09(H9N2)及3株野生鸟类新疆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该分离株HA基因属于欧亚谱系的A/chicken/Beijing/94(H9N2)和A/chicken/Hongkong/G9/97(H9N2)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蛋鸡 致病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蛋白对H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泉 刘东 +1 位作者 刘晓文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17,共4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我国家禽中循环存在,可跨种间传播感染人,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PA-X蛋白是流感病毒PA基因核糖体移码后编码的一种新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起调控作用。试验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并拯救了H9N2 AIV SH7株的PA-...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我国家禽中循环存在,可跨种间传播感染人,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PA-X蛋白是流感病毒PA基因核糖体移码后编码的一种新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起调控作用。试验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并拯救了H9N2 AIV SH7株的PA-X变异病毒SH7-FS株,使PA-X的表达量下降至原来的0.2%^([1]),测定野生型SH7株和变异病毒SH7-FS株在不同来源细胞中的生长曲线,并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病毒在肺中病毒载量及其对肺的病理损伤来分析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表明:SH7-FS株对小鼠的致病力比野生型SH7株低,造成的小鼠肺部炎症比SH7株轻。SH7株和SH7-FS株在小鼠体内复制能力无显著差异,但是SH7-FS株在Vero细胞和MDCK细胞上复制水平比SH7株低,推测PA-X蛋白是协助病毒更好适应环境的辅助蛋白。研究结果为H9N2 AIV PA-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推进了人们对于流感病毒PA-X蛋白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PA—X 小鼠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禽流感低致病株H_9N_2的临床特征及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玉东 牛钟相 +1 位作者 常维山 朱瑞良 《山东家禽》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肉鸡 禽流感 致病 h9n2 临床特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及其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房敬真 侯玉杰 +5 位作者 尹馨 王冬雪 邓国华 崔鹏飞 施建忠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3-919,共7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特征及其对家禽和哺乳动物小鼠的致病性,本研究对2020年分离到的两株H9N2亚型AIV:A/chicken/Jiangsu/S1625/2020(H9N2)(简称CK/JS/S1625/2020)株和A/duck/Sichuan/S1537/2020(H9N2)(简称DK/SC/S1537...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特征及其对家禽和哺乳动物小鼠的致病性,本研究对2020年分离到的两株H9N2亚型AIV:A/chicken/Jiangsu/S1625/2020(H9N2)(简称CK/JS/S1625/2020)株和A/duck/Sichuan/S1537/2020(H9N2)(简称DK/SC/S1537/2020)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序列分析及其对SPF鸡、鸭和BALB/c小鼠的致病力评价。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两株病毒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5.8%,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4%和95.9%,同源性较低。且两株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分别为^(333)PSRSSR↓GLF^(341)、^(333)PSRSNR↓GLF^(341),均不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HA序列特征。两株病毒的HA蛋白均为典型的人源受体结合特征,即^(155)T、^(183)N和^(226)L。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两株病毒的HA、NA基因均属于欧亚分支,但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远。鸡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CK/JS/S1625/2020株感染组鸡可通过喉头和泄殖腔向外界环境排毒。虽然在全部鸡的喉头中检测到了DK/SC/S1537/2020株,但仅在部分鸡的泄殖腔检测到了该病毒,且喉头的排毒量明显高于泄殖腔。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株病毒感染鸡血清的HI抗体全部阳转,效价在1:128~1:2048。表明,鸡源H9N2病毒比鸭源H9N2病毒在鸡体内的适应性和复制能力更强;鸭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两株病毒均只能通过鸭的喉头向外界环境排毒,但病毒滴度均较低,且均不能在鸭体内有效复制;小鼠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两株病毒仅能在小鼠的鼻甲中有效复制,而在小鼠的脑、脾脏和肾脏中均未检测到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两株H9N2亚型AIV对家禽和小鼠均呈低致病力。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H9N2 AIV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有必要对自然界中传播的H9N2流感病毒持续监测和进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遗传演化分析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的低致病性H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如梦 梁艳艳 +4 位作者 李军 马春喜 何丽红 刘东 胡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8-25,共8页
为了了解前4个流行波次中低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特点,选择2013~2016年不同年代的H7N9代表株进行了SPF鸡致病性试验,系统比较了各病毒在排毒、复制、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及引起鸡肺脏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差异。致病性结果表明所... 为了了解前4个流行波次中低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特点,选择2013~2016年不同年代的H7N9代表株进行了SPF鸡致病性试验,系统比较了各病毒在排毒、复制、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及引起鸡肺脏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差异。致病性结果表明所有的鸡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未死亡。肺损伤及排毒结果显示,2016年分离的TZHY22引起的肺损伤最严重且其排毒能力最强、排毒持续时间长。病毒复制能力结果显示,2013年分离的TM24复制能力最强,能在多个脏器中(心、肝、脾、肺、肾、脑)高效复制。然而,2014年分离的JX148虽然复制能力和排毒能力都很弱,但其引起的细胞因子免疫应答最强烈,并对宿主脏器造成了一定的病理损伤。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的病毒在排毒、复制及致病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其强弱并没有随着年代的推移呈现规律性变化。研究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和疫苗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7n9亚型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致病性A/Anhui/1/2013(H_7N_9)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的mi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艳娜 刘志远 +5 位作者 孙彤彤 黄楠 赵锦华 刘清政 平继辉 周继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RNA和miRNA,并利用RT-qPCR验证差异miRNA。之后分别采用Targetscan、PITA及microRNAorg软件预测靶基因并结合转录组mRNA信息筛选候选miRNA的假定靶基因,最后利用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分析差异m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PBS组相比,低致病性H_7N_9病毒感染组共筛选到265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43个miRNA显著上调,122个miRNA显著下调。差异表达miRNA经RT-qPCR验证,10条候选miRNA的RT-qPCR结果与芯片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进一步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miRNA主要富集在Rap1、PI3K-Akt、Hippo、MAPK、Wnt、黏着斑、自噬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结合差异mRNA信息进行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显示主要有15条差异表达miRNA和31个差异靶基因富集到这些信号通路中。[结论]成功筛选到了低致病性H_7N_9感染小鼠肺组织后引起的差异表达miRNA,且RT-qPCR证明其与基因芯片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深入研究宿主miRNA在调控低致病性H_7N_9流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h7n9流感病毒 MIRnA 基因芯片测序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鸭源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及对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丁晴微 邓国华 +7 位作者 施建忠 李印 崔鹏飞 齐瑛琳 于杨 崔佳莹 邱伯根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0-275,共6页
为了解鸭源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两株鸭源H6N2亚型AIV[A/duck/Hubei/Sd061/2008(HB/061/08)和A/duck/Fujian/S2080/2009(FJ/080/09)]进行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两株病毒的HA和NA基因均来源于我... 为了解鸭源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两株鸭源H6N2亚型AIV[A/duck/Hubei/Sd061/2008(HB/061/08)和A/duck/Fujian/S2080/2009(FJ/080/09)]进行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两株病毒的HA和NA基因均来源于我国近年流行的H6亚型病毒株,但是HB/061/08株的内部基因可能来源于H9、H5等其他亚型。与病毒株HB/061/08NP、PA、PB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为A/environment/Hunan/2-84/2007(H9N2);与M、PB1和N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分别为A/duck/Zhejiang/11/2000(H5N1)、A/chicken/Hebei/7/2008(H9N2)和A/chicken/Henan/L1/2008(H9N2)。两株病毒的抗原差异性较显著,相关系数为0.49;用106EID50病毒剂量感染4周龄SPF鸡,结果显示FJ/080/09株不能感染鸡,而HB/061/08株在鸡体内能够高效复制,并通过咽喉和泄殖腔持续排毒。鸡群感染后第3d采取脏器样品,在气管和肺部能够检测到病毒存在,部分脏器和器官的组织学观察显示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变化。以上数据表明,H6亚型AIV在跨越不同宿主感染的传播过程中,对新宿主适应能力的差异导致对其致病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2 基因组分析 抗原分析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鹅源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春国 刘明 +5 位作者 张云 刘大飞 潘蔚绮 孙恩成 杜金玲 李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1,共7页
分离到一株鹅源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2.99,但鸭子对该病毒不敏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不致病,但能够在肺内有效复制,表明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上插入有多个连... 分离到一株鹅源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2.99,但鸭子对该病毒不敏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不致病,但能够在肺内有效复制,表明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上插入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RRRKKR-),从分子上证实这是一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核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分离的流感病毒HA基因与A/chicken/Hubei/489/2004(H5N1)同源率达到99.4%,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与A/chicken/Jilin/53/01(H9N2)同源率达到99.8%;氨基酸水平上,HA与2004年分离到的A/chicken/Hubei/489/2004(H5N1)、A/swan/Guangxi/307/2004(H5N1)、A/wildduck/Guangdong/314/2004(H5N1)和A/chicken/Henan/210/2004(H5N1)同源率均为99.3%,NA与A/chicken/Jilin/53/01(H9N2)同源率为99.6%.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流感病毒分离株可能是由H5N1和H9N2两个亚型病毒重排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2亚型 致病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监测与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蓝 李魁彪 +7 位作者 陆剑云 陈艺韵 刘艳慧 鲁恩洁 马钰 夏丹 刘文辉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2,119,共7页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重要蛋白突变情况和遗传进化特点。结果广州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大部分毒株基因与广东毒株同源性最高,部分毒株基因与河南、内蒙古等地毒株同源性最高。监测到5株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部分病毒出现了HA蛋白Q226L的突变,提示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α-2, 6Gal受体结合能力增加。HA蛋白和NA蛋白上糖基化位点均有一定的增加和缺失突变。HA、NA和M1蛋白上毒力相关位点均突变增强。M2蛋白均呈现耐药突变,同时监测到2株高致病性突变株出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遗传进化结果显示,HA基因和NA基因在华南和华东分支均有分布,M1基因进化特点相对复杂,分别与华南地区H9N2、H7N9病毒,及北方地区的H7N9病毒重组。结论 2017年广州地区发现2株对达菲耐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H7N9禽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不断发生进化重组,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提示高致病性耐药株有向华南以外地区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致病突变株 耐药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