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冬季贵州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古会 彭芳 +1 位作者 崔庭 原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9,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及2.5°×2.5°格点再分析资料,对贵州2011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500 hPa高度距平场"北高南低"分布以及中高纬阻塞高...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及2.5°×2.5°格点再分析资料,对贵州2011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500 hPa高度距平场"北高南低"分布以及中高纬阻塞高压的稳定维持,有利于引导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贵州,是持续低温的主要原因。滇黔准静止锋也是重要的影响系统,它的长期存在有利于阴雨天气维持;而大范围的冻雨(雪)天气则是伴随着东移的南支槽以及向上伸展的水汽辐合。由于西太平洋副高较弱和中亚地区低值系统不活跃,没有稳定持续的水汽向贵州输送,所以过程表现出短暂的间歇性,尤其是距离滇黔准静止锋区相对较远的贵州东部地区,受灾程度远不如2008年严重。因为有偏北路径的冷空气入侵,贵州中西部地区冰冻强度超过2008年;垂直结构的差异是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两次过程(第1和第4次)降水相态不同的重要原因;冰冻的形成与增长是多种气象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的降水条件下,日平均气温是影响冰冻强度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灾害 形势特征 锋生函数 冰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袁祥林 王永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298-298,共1页
分析了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成因,总结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对策,以期减轻该天气对交通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交通 影响 防御对策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周口市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3
作者 易新明 田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310-310,共1页
通过对周口市2009年11月中旬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雨雪天气具有来势猛、降水量大、时间集中、范围广等特点,对周口市冬小麦生长影响不大,对蔬菜和大棚设施及果树等影响较为明显,提出了农业灾害防... 通过对周口市2009年11月中旬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雨雪天气具有来势猛、降水量大、时间集中、范围广等特点,对周口市冬小麦生长影响不大,对蔬菜和大棚设施及果树等影响较为明显,提出了农业灾害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农业 原因 影响 防御对策 河南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2月2—7日邵阳市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4
作者 周显璇 黄晓雪 +2 位作者 曾麒麟 易婷 欧阳小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129-131,共3页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4年2月2—7日湖南省邵阳市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与高原地区的西风槽东移叠加,强度增大,动力作用更强,进而引发强度更大的降雪;低层锋区强度...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4年2月2—7日湖南省邵阳市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与高原地区的西风槽东移叠加,强度增大,动力作用更强,进而引发强度更大的降雪;低层锋区强度的增加对雨雪或冰冻天气的加强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高原地区存在西风槽,且向东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对邵阳地区产生影响,槽后的强冷平流从中高层入侵,使得整层气温快速下降,为降雪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在EC模式预报产品检验中,最新起报时次的逐3 h和逐6 h降雪量在预报雨雪相态转换和降雪落区均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邵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被引量:195
5
作者 杨贵名 孔期 +3 位作者 毛冬艳 张芳华 康志明 宗志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6-849,共14页
从预报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特点和环流特征,对冻雨、暴雪的成因也进行了初步分析: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大气环流形势稳定,极涡中心偏向于东半球,强而稳定,来自极地的冷气团与来自热带... 从预报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特点和环流特征,对冻雨、暴雪的成因也进行了初步分析: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大气环流形势稳定,极涡中心偏向于东半球,强而稳定,来自极地的冷气团与来自热带洋面的暖气团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是主要原因;贝加尔湖以西地区阻塞高压强而稳定,中亚、西亚低槽(涡)位置稳定、发展活跃;对流层700hPa等压面西南气流稳定,850hPa低层多切变、低涡活动,为降水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低空辐合条件;对流层中层高原有低涡发展,高原不断有正涡度向东传播至东部沿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强盛,位置偏西、偏北;副热带锋区强盛,南北温度梯度大;南支槽比较活跃;华南准静止锋、滇黔准静止锋稳定维持;热带洋面上暖气团活跃;逆温层稳定,融化层厚度较厚,是长时间冻雨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期间的第1次过程为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所致,其后是华南、滇黔准静止锋稳定,扩散冷空气渗透所为;2008年初暴雪天气的主要因四川盆地有正涡度向东传播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汽充沛,上升运动强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环流特征 冷暖气团 逆温 暴雪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极端低温天气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怀昌 李亚丽 +2 位作者 师邑 余宏明 殷坤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2008年初广西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在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以及冰雪融化期间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特征、灾害的时空分布以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灾害类型以崩塌为... 2008年初广西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在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以及冰雪融化期间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特征、灾害的时空分布以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灾害类型以崩塌为主,其次为滑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2)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不同的灾害类型分布区域性强,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不仅激活了一些已存在的灾害隐患点,而且产生了大量新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3)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与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总体上是一致的;(4)广西脆弱的地质环境与数十年一遇的天气过程二者叠加作用,导致了各类地质灾害的频发,其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地质灾害 类型 时空分布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场应对大风、雨雪及寒潮天气技术措施
7
作者 张宁 王学静 +6 位作者 魏忠华 刘华格 王珏 王麒 韩泽雨 烟玉华 潘保革 《北方牧业》 2023年第24期13-13,共1页
近年,河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受极端天气影响严重。冬季来临,强降温、大风及雨雪天气过程或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不仅增加防寒保温成本,还可能造成设施损坏,尤其是河北省北部地区风雪量较大,可能造成部分鸡舍受压垮塌损毁。... 近年,河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受极端天气影响严重。冬季来临,强降温、大风及雨雪天气过程或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不仅增加防寒保温成本,还可能造成设施损坏,尤其是河北省北部地区风雪量较大,可能造成部分鸡舍受压垮塌损毁。为减少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肉鸡生产的影响,确保肉鸡生产安全,指导鸡场做好应对大风、雨雪、寒潮天气,特制定该防范和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生产 肉鸡场 极端天气 畜牧业生产 寒潮天气 防寒保温 河北省北部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几十年来冻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8
作者 宗志平 马杰 +1 位作者 张恒德 花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3-820,共8页
利用EC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站资料,本文分析了1978-2002年53次低温雨雪冰冻事件中的冻雨过程,确定了冻雨易发区域,并讨论了其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冻雨强度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且1990年是其强度变化的突变点。其次,比较了衡... 利用EC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站资料,本文分析了1978-2002年53次低温雨雪冰冻事件中的冻雨过程,确定了冻雨易发区域,并讨论了其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冻雨强度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且1990年是其强度变化的突变点。其次,比较了衡量冻雨强度变化的两种常用指标:冻雨发生的站次数及冻雨事件的持续时间,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即两种方法衡量在冻雨强度方面是等效的。最后,通过对53次事件中的温度层结及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和经验正交分解(EOF),揭示了逆温层不但是冻雨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冻雨强度发展的调节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冻雨 逆温层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冻雨强度变化以及与逆温层特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3
9
作者 宗志平 马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利用NCEP/NCAR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的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成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4次主要冻雨过程的强度变化特征以及在此期间逆温层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四次冻雨过程第三次最... 利用NCEP/NCAR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的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成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4次主要冻雨过程的强度变化特征以及在此期间逆温层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四次冻雨过程第三次最强、第二次过程次之,第一次最弱。同时,无论从区域平均还是从水平分布上看,逆温层强度与冻雨强度变化之间存在明显联系。此外,冷、暖层以及整体逆温层的厚度、高度等虽对冻雨的形成有作用,但对冻雨强度的影响却不明显。这些结论对日常业务中预报冻雨强度变化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具有明显的预报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冻雨 逆温层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