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通过雌激素受体下调长非编码RNA MALAT-1并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梓亦 熊小明 +2 位作者 谢雨鹏 张义文 张翠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索槲皮素抑制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B231作为研究对象,用慢病毒LV-ERα、LV-MALAT-1转染乳腺癌MB231细胞和MCF7细胞,RT-qPCR检测MALAT-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中ERα蛋白表达,C... 目的探索槲皮素抑制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B231作为研究对象,用慢病毒LV-ERα、LV-MALAT-1转染乳腺癌MB231细胞和MCF7细胞,RT-qPCR检测MALAT-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中ERα蛋白表达,CCK-8细胞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通过mRFP-GFP-LC3荧光双标腺病毒转染检测自噬水平,观察槲皮素和雌二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7β-雌二醇(E2)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而5μmol·L^(-1)槲皮素可以明显逆转E2对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槲皮素对不表达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乳腺癌细胞MB231不表现抑制作用;而过表达ERα后,槲皮素则抑制了E2对MB231-ERα的促进作用。同时槲皮素可以抑制E2激活的MALAT-1表达;并且其抑制作用被过表达MALAT-1所逆转,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槲皮素依赖于ERα的表达对乳腺癌的增殖等恶性行为起抑制作用,并且很可能是通过抑制MALAT-1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槲皮素 17Β-雌二醇 雌激素受体 MALAT-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激活素A升高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意义研究
2
作者 陈飞 王金英 +9 位作者 于海搏 李新 张佳佳 申曼 詹晓凯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张天宇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40-2749,2761,共11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激活素A与细胞增殖、侵袭和KI等病理过程相关。上述指标有希望成为MM相关KI早期诊断的指标。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NGAL、TIM-1、VCAM-1和激活素A在新诊断MM(NDMM)合并KI的病情演变、分期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血液科住院的70例NDMM患者,包括62例症状性MM和8例冒烟型MM(SMM);同时纳入12例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7例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HC)。收集纳入者的临床资料及MGUS、MGRS、NDMM患者骨髓穿刺活检、M蛋白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GAL(uNGAL)、尿TIM-1(uTIM-1)、血清TIM-1(sTIM-1)、尿VCAM-1(uVCAM-1)、尿激活素A水平。根据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MGUS组、MGRS组、NDMM组和HC组,根据KI情况将患者分为MGUS组、MGRS组、KI组和非肾损伤(NKI)组,KI组依据动态疾病治疗状态分为治疗前MM亚组、治疗后达到部分治疗反应(PR)以上(>PR)亚组、复发MM亚组。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各指标对NDMM合并KI的诊断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依据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及低于最佳截断值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各指标在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和低于最佳截断值组的总生存期(OS);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NDMM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和HC组(P<0.05),MGRS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P<0.05),KI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NKI组(P<0.05),治疗前MM亚组、复发MM亚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PR亚组(P<0.05)。uNGAL、uTIM-1、uVCAM-1、sTIM-1及尿激活素A与肌酐、β2-微球蛋白、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uNGAL、uTIM-1、sTIM-1、尿激活素A与24 h尿轻链水平呈正相关(P<0.05),uNGAL、uTIM-1与克隆性浆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诊断MM相关KI的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774 ng/mL、1.978 ng/mL、144.400 ng/mL、33.730 pg/mL。Kaplan-Meier结果显示,高于uNGAL、uTIM-1、sTIM-1、uVCAM-1、尿激活素A各自最佳截断值的患者OS更差(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NGAL、R-ISS分期是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可能与MM病情进展和KI有关,是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标志物,有利于MM合并KI患者的早期诊治,且与R-ISS分期、24 h尿轻链、克隆性浆细胞比例等肿瘤负荷指标和MM患者总体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伤 预后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激活素A 免疫球蛋白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和自噬相关基因3的影响
3
作者 高志旭 王玉满 +6 位作者 郭建恩 刘岩 杨冰然 辛秋平 孙嘉颖 武晓磊 楚世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9-1754,共6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量生理盐水。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评估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Mankin)评分、滑膜炎病理评分(Krenn)情况,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量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情况,检测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自噬相关基因3(Atg3)mRNA及Notch1、Atg3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升高,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降低,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升高(P<0.05)。结论:探讨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干预,改善大鼠炎症反应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结构,调节Notch1、Atg3表达,改善轻软骨细胞破坏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大鼠 软骨组织 跨膜受体蛋白1 自噬相关基因3 软骨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1的高表达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及乳腺癌患者良好预后相关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成成 南克俊 +2 位作者 张雅敏 陈怡萌 秦思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cyclin D1及ER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术后5年随访资料,分析cyclin D1与ER相...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cyclin D1及ER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术后5年随访资料,分析cyclin D1与ER相关性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和ER表达显著性增加,且cyclin D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蛋白表达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yclin D1与E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yclin D1高表达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低表达组。Cox多因素分析表明cyclin D1、ER及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高表达,与ER表达正相关,且指示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杀芬对孤儿受体雌激素相关受体1(ERRα-1)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春 陈彬 +5 位作者 陈敏 陈健 李渝萍 周长保 周度金 陈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 研究毒杀芬 (Toxaphene)对孤儿受体雌激素相关受体 1 (Estrogen relatedreceptor,ERRα 1 )活性的影响。方法 细胞瞬时和稳定转染及氯霉素酰基转移酶和芳香族化酶活性测定。结果 毒杀芬抑制了由ERRα 1所介导的氯霉素酰基转移... 目的 研究毒杀芬 (Toxaphene)对孤儿受体雌激素相关受体 1 (Estrogen relatedreceptor,ERRα 1 )活性的影响。方法 细胞瞬时和稳定转染及氯霉素酰基转移酶和芳香族化酶活性测定。结果 毒杀芬抑制了由ERRα 1所介导的氯霉素酰基转移酶的转录表达和辅活化子 (Coactivator)GRIP1诱导的ERRα 1的活性。在构建的稳定高表达ERRα 1的HepG2肝癌细胞株中 ,ERRα 1增加了芳香族化酶的转录表达 ,ERRα 1高表达细胞株与 1 0 μmol/L浓度的毒杀芬温育 2 4h后 ,芳香族化酶活性降低到非ERRα 1转染的HepG2细胞中芳香族化酶活性的水平。结论 毒杀芬是ERRα 1的拮抗剂 ,它拮抗了ERRα 1调节芳香族化酶转录的作用 ,从而使该酶的表达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相关受体 毒杀芬 孤儿受体 芳香族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切除对APP/PS1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丛超 顾祖曦 +3 位作者 吴盼晴 陈思儒 林光耀 徐莲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动物模型APP/PS1雌性小鼠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 ovx)术后海马组织中Aβ沉积和雌激素受体水平在不同月龄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3月龄APP/PS1雌性小鼠分3组,每组20只,10只采...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动物模型APP/PS1雌性小鼠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 ovx)术后海马组织中Aβ沉积和雌激素受体水平在不同月龄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3月龄APP/PS1雌性小鼠分3组,每组20只,10只采用经腹手术切除双侧卵巢作为模型(ovx)组,10只摘除相应部位的等体积脂肪作为对照(sham)组。分别饲养3个月、4个月、5个月作为6月龄组、7月龄组、8月龄组,通过Morris水迷宫评价不同月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内细胞器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两组小鼠海马CA1区Aβ沉积,ELISA检测两组小鼠血清雌激素、ROS、SOD、MDA水平和含量,Western blot测定ERα和ERβ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月龄的不断增加,水迷宫测试中ovx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逐渐延长,海马CA1区Aβ沉积增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增加,胞浆内见大量脂褐素及淀粉样沉积;血清雌二醇水平、SOD活力下降,ROS水平、MDA含量增加,海马组织ERα和ERβ表达降低。结论 小鼠卵巢切除术后可能会加剧海马Aβ沉积,其认知功能降低呈现年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认知障碍 APP/PS1小鼠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alpha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共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姚远 冯姝婷 +1 位作者 赵鸿梅 李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alpha(ERα)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MTA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共定位,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提取BGC823、SGC7901胃癌细胞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源性ERα和MTA1的表达,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alpha(ERα)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MTA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共定位,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提取BGC823、SGC7901胃癌细胞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源性ERα和MTA1的表达,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2种胃癌细胞中ERα和MTA1的定位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GC823、SGC7901胃癌细胞均表达ERα和MTA1;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ERα和MTA1能够共定位于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细胞核中。结论:胃癌细胞中表达ERα,并且能够与MTA1共定位在细胞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 蛋白免疫印记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血病相关蛋白16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苏星 王安平 +3 位作者 宋志刚 赵坤 郭清华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人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术中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1例成人垂体泌乳素腺瘤标本(观察组)和22... 目的探讨人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术中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1例成人垂体泌乳素腺瘤标本(观察组)和22例成人非垂体泌乳素腺瘤标本(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的泌乳素(PRL)、LRP16和ERα表达水平。结果垂体泌乳素腺瘤30岁以下患者以女性多见,30岁以上患者以男性多见,且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均为肥胖或超重;31例垂体泌乳素腺瘤中有26例(83.9%,26/31)LRP16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垂体泌乳素腺瘤组(22.7%,5/22),有28例(90.3%,28/31)ERα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垂体泌乳素腺瘤组(31.8%,7/22)。垂体泌乳素腺瘤中LRP16与ERα的表达量和表达强度的变化趋势均同步,二者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高体重指数(BMI)可能是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LRP16可能通过ERα参与了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增殖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泌乳素腺瘤 雌激素受体Α 白血病相关蛋白16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FOXA1与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燕娜 夏雯 +1 位作者 孙强 任新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259,共7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预后可能存在正相关,而ERβ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存在高度同源性,ER...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预后可能存在正相关,而ERβ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存在高度同源性,ERα的表达和活性与叉头框蛋白A1(fork head box protein A1,FOXA1)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分析FOXA1和ERβ在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癌标本,根据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情况,筛选出TNBC。根据ERβ表达,随机选取ERβ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标本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样本中FOXA1表达情况。由于染色不佳及飞片等原因,最终获得染色情况佳的标本共48例(ERβ阴性20例,ERβ阳性28例)。比较TNBC中FOXA1及ERβ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FOXA1总体阳性率为35.4%(17/48),其中ERβ阳性组FOXA1阳性率为35.7%(10/28),ERβ阴性组FOXA1阳性率为35%(7/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即FOXA1的表达与ERβ的表达无相关性。FOXA1阳性组与FOXA1阴性组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诺丁汉预后指数(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NPI)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Ki-67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在FOXA1阳性组中Ki-67指数显著低于FOXA1阴性组,两者呈负相关。结论:在TNBC中,FOXA1的表达与ER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XA1的表达与Ki-67指数呈负相关,提示FOXA1阳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叉头框蛋白A1 雌激素受体Β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粪菌移植探讨肠道菌群雌激素代谢功能与肝纤维化相关性
10
作者 潘娜 戚雪平 +5 位作者 盛慧洁 吕晓玉 高璐瑶 陈浩洋 尹艳艳 王佳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8-1516,共9页
目的通过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研究肠道菌群雌激素代谢功能与肝纤维化疾病表型、差异肠道菌属的相关性。方法C57BL/6J雄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M)、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FMT-1组(肝纤维化雄鼠粪菌移植正常... 目的通过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研究肠道菌群雌激素代谢功能与肝纤维化疾病表型、差异肠道菌属的相关性。方法C57BL/6J雄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M)、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FMT-1组(肝纤维化雄鼠粪菌移植正常鼠)、FMT-2组(正常雌鼠粪菌移植造模鼠)。Model组以高脂高糖联合低剂量CCl_(4)诱导造模16周;FMT组以混合抗菌液破坏菌群后给予相应粪菌液,FMT-2组与Model组同步造模。生化法检测肝功能(ALT、AST);ELISA法检测肝组织炎症(IL-1α、IL-6);HE、Masson法检测肝脏病理;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指标α-SMA、collagenⅠ及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肠道菌群雌激素代谢酶β-glucuronidase、β-glucosidase;16S rDNA法检测肠道菌群;Pearson法作雌激素代谢酶、雌激素受体与疾病表型、疾病相关差异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Model组较Control-M组肝功能、炎症及纤维化指标明显升高,FMT-2组则较Model组明显下降;Model组肠道菌群雌激素代谢酶较Control-M组明显增多,FMT-2组则较Model组明显减少;Model组较Control-M组ERβ、GPER明显上升,ERα明显下降,FMT-2组则较Model组ERβ、GPER明显下降,ERα明显上升;FMT-2组提高了由造模降低的肠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雌激素代谢酶、雌激素受体ERβ及GPER与疾病表型均呈正相关,ERα则相反;雌激素代谢酶与Allobaculum、Ruminococcus、Alistipes等呈正相关,与Akkermansia、Lactobacillus、Prevotella等呈负相关。结论雌鼠FMT可缓解雄鼠肝纤维化病情,该作用与改善肠道菌群雌激素代谢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代谢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鲍伟 蔡斌 +2 位作者 杨懿霞 刘雪莲 万小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ERK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中ERK1/2以及ER和PR的... 目的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ERK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中ERK1/2以及ER和PR的表达;同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13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石蜡标本中ERK1/2的表达;对标本的染色情况做半定量分析。结果ERK1/2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R阳性与ER阴性子宫内膜癌中的高表达率比较(76.5%vs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RK1/2的高表达率与E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5);p-ERK1/2的高表达率与PR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与子宫内膜恶变过程无相关性,其活化与E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ER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发挥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 雌激素受体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与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慧明 梁元姣 +1 位作者 郝群 吴元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β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ERRα)与ER竞争配体也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详细的机制尚不明了... 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β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ERRα)与ER竞争配体也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详细的机制尚不明了。文中研究的目的是检测ERRα和ERα、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TaqMan PCR定量的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2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以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ERRα和ER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3组患者中所有受体均有表达,在内膜癌组中,ERα和ER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ER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癌旁组患者的所有指标与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低表达,而ERRα相对高表达,癌旁组织中3种受体均为高表达,说明癌组织中部分ERα、ERβ失活,ERRα在内膜细胞向癌细胞进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雌激素受体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萃 杨磊 +2 位作者 王旎 杨俊艳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PTC组织中,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66.2%、64.7%,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21.4%、16.7%和11.9%(P<0.01);GPER1、EGFR和CXCR1在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PTC及PTC淋巴转移癌组织中,GPER1与EGF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31;r=0.542,P=0.002)、GPER1与CXCR1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276,P=0.025;r=0.483,P=0.006)。结论 GPER1、EGFR和CXCR1的两两共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间可能存在一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对大鼠髁突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和PTH/PTHrP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敏 张婧 +3 位作者 鹿蕾 王艳丽 张勉 王美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对大鼠髁突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及PTH/PTHrP受体-1(PTH1R)表达的影响。方法在6周龄SD大鼠左侧上、下切牙粘接金属不良修复体,使其呈反关系,2、4、8周后取颞下颌关节(TMJ),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讨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对大鼠髁突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及PTH/PTHrP受体-1(PTH1R)表达的影响。方法在6周龄SD大鼠左侧上、下切牙粘接金属不良修复体,使其呈反关系,2、4、8周后取颞下颌关节(TMJ),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THrP、PTH1R的表达情况。结果 8周时,实验组髁突软骨出现明显退行性变,PTHrP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PTH1R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髁突软骨PTHrP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TH1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髁突软骨PTHrP的高表达因PTH1R的低表达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可能是髁突软骨骨关节病样变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软骨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PTH PTHrP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燕 谢汝萍 +2 位作者 傅瑜 王国英 陈大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女性人群中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PCR RFLP方法 ,检测 63例脑出血及 160名健康人对照的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 ,用多元Logistic回...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女性人群中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PCR RFLP方法 ,检测 63例脑出血及 160名健康人对照的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 ,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经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调整后 ,①经年龄分层 ,在≥ 6l岁组中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的Pp基因型致脑出血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 (OR =4 78,P =0 0 3 9) ;②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与高血压对脑出血的发生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结论 ER基因PvuII酶切多态性可能与≥ 61岁的中国汉族女性人群脑出血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女性 脑出血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程维刚 殷德涛 +2 位作者 卢秀波 邱新光 王庆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6例。结果:DTC组织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5%(23/43)、65.1%(28/43);甲状腺良性瘤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8/30)、36.7%(11/30);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阳性率为12.5%(2/16),而cyclinD1则不表达。DTC中ER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DTC中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P<0.05);且DTC中cyclinD1和ER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雌激素在DTC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滤泡状癌 雌激素受体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静茹 李文杏 +2 位作者 黄辉洋 叶海辉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9-786,共8页
采用RT-PCR、RACE、Genome Walking等方法从中国鲎克隆得到了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及基因组DNA序列,命名为ttERR(GenBank登录号为HQ386702),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和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预... 采用RT-PCR、RACE、Genome Walking等方法从中国鲎克隆得到了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及基因组DNA序列,命名为ttERR(GenBank登录号为HQ386702),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和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预测和推断。结果表明,ttERR基因cDNA全长2722bp,包含一个1413bp的开放阅读框、626bp的5’-UTR和683bp的3’-UTR,编码一个由47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ttERR基因由10个内含子和11个外显子组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tER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第三亚族。本文为将来深入研究中国鲎ttERR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相关受体 中国鲎 分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相关受体ERR的功能及其调控 被引量:8
18
作者 钱云霞 钱凯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500,共6页
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receptor,ER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ERRα,ERRβ和ERRγ.ERR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ERR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骨骼组织和乳... 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receptor,ER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ERRα,ERRβ和ERRγ.ERR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ERR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骨骼组织和乳腺组织中拥有共同的靶基因,其中ERRα和ERRγ的表达状况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另外,ERR还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至今未在体内找到ERR的小分子配体,因而找到ERR活性调节因子对理解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和糖尿病等将是非常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相关受体 ERR信号通路 生物学功能 调控 孤儿核受体 人工配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MC3T3-E1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陨 唐婉容 +2 位作者 吴恙 王璐 游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雷洛昔芬对小鼠颅顶成骨细胞MC3T3-E1分化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10-7mol/L的雷洛昔芬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刺激细胞,...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雷洛昔芬对小鼠颅顶成骨细胞MC3T3-E1分化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10-7mol/L的雷洛昔芬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刺激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4、48、72 h后检测各指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内β-catenin,雌激素受体α、β(estrogen receptorα、β,ERα、ERβ)mRNA的表达。结果 MC3T3-E1细胞分别加入10-7mol/L的雷洛昔芬和ICI-182780后,相对于对照组,雷洛昔芬处理组的促细胞增殖作用较强,在24 h增殖率最高,达(55.93±10.88)%;ALP活性增加,在48 h活性增加率最高,为(30.881±5.614)%;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182780组的促细胞增殖率、ALP活性降低;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洛昔芬可能通过上调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而ICI-182780则下调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抑制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Β-CATENIN 雌激素受体 MC3T3-E1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抑制剂对雌激素作用下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殷丽丽 杨清 +1 位作者 王玉 苏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抑制剂saralasin对HEC-1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AT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抑制剂saralasin对HEC-1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AT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在HEC-1A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雌激素作用于HEC-1A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以及saralasin对雌激素诱导下的HEC-1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雌激素作用后HEC-1A细胞中ERK、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及saralasin对雌激素诱导下的HEC-1A细胞中ERK、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AT1-R、PI3K、p-Akt、ERK蛋白在HEC-1A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雌激素能够促进HEC-1A细胞增殖,使G0~G1期的细胞比例下降,S期的细胞比例升高,凋亡减少,ERK蛋白的表达上调;而saralasin可明显地抑制雌激素诱导的HEC-1A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S期的细胞比例下降,凋亡增多,ERK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雌激素可以通过AT1-R促进HEC-1A细胞增殖,AT1-R抑制剂saralasin可以抑制雌激素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并促使HEC-1A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引起ERK蛋白表达的下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因此saralasin可能有助于雌激素受体低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雌激素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