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调节性T细胞抑制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炎症的研究
1
作者 亢天放 马爱青 +5 位作者 陈丽琦 龚含 欧阳佳城 潘璠 潘宏 蔡林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6-956,共11页
目的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显著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过度的神经炎症可能导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并阻碍功能恢复。因此,有效调控和减少脑内神经炎症已成为改善缺血性脑卒... 目的神经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显著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过度的神经炎症可能导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并阻碍功能恢复。因此,有效调控和减少脑内神经炎症已成为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键治疗策略。在众多方法中,通过免疫调节控制炎症反应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Treg细胞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希望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阴性选择的方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初始CD4+T细胞,以确保高纯度,然后通过添加特定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其分化为Treg细胞。评估Treg细胞移植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中的抗炎作用及治疗潜力。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中,移植Treg细胞后,观察其是否能顺利到达脑梗死区域,以及对神经炎症水平的影响。分析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测定梗死面积及行为学评分,以评估Treg细胞在神经保护方面的效果。通过整合多种指标,全面探讨Treg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潜在优势。结果Treg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均显著调节了促炎和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有效平衡免疫反应并抑制过度炎症。此外,Treg细胞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激活和活性,从而减少神经炎症。在MCAO小鼠模型中,观察到Treg细胞在脑梗死区域富集,显著降低了梗死面积,显示出其神经保护作用。此外,Treg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了行为学评分,提示其对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且提高了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存活率,突出了其作为卒中治疗潜在策略的应用价值。结论体外诱导的Treg细胞能够有效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神经炎症,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通过调节促炎和抗炎因子平衡,Treg细胞可抑制神经系统中的免疫反应来减少神经元损伤。Treg细胞还能调控免疫微环境,抑制炎症细胞的激活,促进组织修复。此外,Treg细胞的治疗作用还包括增强卒中后恢复、改善行为学表现以及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存活率。凭借其抑制神经炎症的特性,Treg细胞疗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策略,在临床免疫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炎症 细胞治疗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3,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渐进性记忆丧失和认知能力下降是AD的标志^([1])。据评估,AD影响全球约40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渐进性记忆丧失和认知能力下降是AD的标志^([1])。据评估,AD影响全球约40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免疫调节 认知功能障碍 淀粉样β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制衡效应调控口腔颌面部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祝舒钰 周静 谢志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525,共12页
骨损伤后的骨组织重塑直至最终修复,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的动态过程。其中,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诸多免疫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别以促炎和抑炎效应对骨代谢相关细胞的功能与活性发... 骨损伤后的骨组织重塑直至最终修复,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的动态过程。其中,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诸多免疫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别以促炎和抑炎效应对骨代谢相关细胞的功能与活性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Th17/Treg细胞平衡失调与多种骨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调节这一平衡可能为骨损伤修复提供新的策略。本文旨在对Th17与Treg细胞在骨重塑中的制衡调节机制,以及干预Th17/Treg细胞平衡以促进口腔颌面部骨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平衡 骨免疫 牙周炎 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黄可可 王极宇 +1 位作者 王会平 翟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百分比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COG评分、血红蛋白(HB)相关;初诊时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85±0.22 vs 5.15±0.31,P=0.007);根据初诊时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将DLBCL患者分为高Treg组和低Treg组,低Treg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高Treg组(P=0.035);ECOG评分(P=0.040)和治疗前低Treg(P=0.014)是影响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B症状(P=0.028)、ECOG评分≥2分(P=0.041)和治疗前低Treg(P=0.03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Treg组PFS(P=0.020)和OS(P=0.036)均显著低于高Treg组。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低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复发性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石梦雨 贾志诚 +3 位作者 杨鑫鑫 李永谦 王培璇 郭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母体免疫耐受障碍引起免疫炎症,导致移植排斥、妊娠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RS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疗困难,西医目前采用多种治疗策略进行经验性治疗,其临床疗效欠佳。RSA在中医学中属于“滑胎”范畴,强调预培其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动物实验中,中医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孕鼠蜕膜组织形态和血流供应,增加子宫净重治疗RAS,诸多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低毒性的优势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RS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来降低复发性流产率。中医药可提高RSA患者的Treg水平,降低Th17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CD4^(+)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小辉 麻发强 +2 位作者 苏厦露 李胜(综述) 金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469,共5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者,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免疫检查点通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趋化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但其作用...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者,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免疫检查点通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趋化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但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阶段和多因素过程。本文总结了Tregs在肿瘤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理解肿瘤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抑制调节性T细胞延缓小鼠膀胱癌进展
7
作者 张宏博 闫梦宇 +3 位作者 张建东 孙培旺 汪蕊 郭园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PFD)对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抑制和肿瘤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吡非尼酮(PFD)组,16只/组。对照组予正常饮食,PFD组小鼠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PFD)对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抑制和肿瘤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吡非尼酮(PFD)组,16只/组。对照组予正常饮食,PFD组小鼠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g口服PFD。对比各组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速度,药物干预21 d后两组各随机留取6只小鼠的肿瘤、脾脏、肝脏、肺脏、心脏及肾脏等组织,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肿瘤组织CD3、CD4、CD8和FOXP3等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和PCR检测肿瘤和脾脏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和IL-2、IL-10、IL-35等Treg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脏器的损伤。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FD组小鼠肿瘤相对生长速率及21d肿瘤体积减小(P<0.01),28 d生存率提高(P<0.05)。IHC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3^(+)和CD8+的细胞数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D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和Foxp3^(+)的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学分析证实PFD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25^(+)Foxp3^(+)细胞数和Treg细胞相关因子IL-2,IL-10和IL-35的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小鼠脾脏组织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脏器组织均无明显损伤。结论 PFD可显著抑制小鼠膀胱癌生长,提高生存率,其效应可能与肿瘤微环境Treg细胞的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膀胱癌 免疫微环境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2T通过调节性T细胞诱导肝细胞癌的放疗抵抗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欣容 熊斯丽 +3 位作者 朱真如 孙景苑 曹传辉 王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 探索泛素结合酶2T(UBE2T)对肝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空白对照载体或过表达UBE2T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建立对照组(LV-Control)和过表达组(LV-UBE2T),q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UBE2T表... 目的 探索泛素结合酶2T(UBE2T)对肝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空白对照载体或过表达UBE2T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建立对照组(LV-Control)和过表达组(LV-UBE2T),q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UBE2T表达情况;对两组细胞进行射线照射(IR)处理,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BE2T过表达对Hepa1-6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影响;分别在裸鼠和C57BL/6小鼠皮下注射上述细胞建立肝癌皮下荷瘤小鼠模型,对皮下瘤予IR处理,建立LV-Control组、LVControl+IR组、LV-UBE2T组和LV-UBE2T+IR组,5~6只/组,观察皮下瘤生长速度及体积。通过CIBERSORT算法分析肝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与UBE2T表达量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4组小鼠的肝癌中CD4+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s)浸润情况。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及乳酸的含量;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的公共数据分析肝癌UBE2T表达量与糖酵解水平和Tregs浸润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UBE2T表达与糖酵解相关蛋白HK1、LDHA表达相关关系。体外共培养模型联合流式细胞术以及qPCR验证UBE2T过表达肝癌与Tregs关系。结果 q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组中UBE2T表达显著升高(P<0.0001)。克隆形成实验、裸鼠肝癌皮下瘤实验显示UBE2T过表达导致肝细胞癌放疗抵抗(P<0.05),UBE2T导致的放疗抵抗在C57BL/6小鼠肝癌皮下瘤模型上更显著(P<0.01)。CIBERSORT分析提示UBE2T高表达组肝癌中树突状细胞(P<0.01)、滤泡辅助性T细胞(P<0.001)、M2型巨噬细胞(P<0.01)、单核细胞(P<0.05)、总体淋巴细胞(P<0.05)以及Tregs(P<0.0001)浸润比例上调。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UBE2T小鼠肝癌免疫微环境中Tregs数量上调(P<0.05),IR导致UBE2T组CD4+T细胞以及Tregs浸润增加(P<0.01或P<0.001)。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相比,过表达UBE2T组的培养上清液葡萄糖浓度降低(P<0.05),乳酸浓度上调(P<0.01)。GSEA分析提示UBE2T高表达肝癌与糖酵解水平(P<0.001)、Tregs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糖酵解相关蛋白HK1、LDHA表达水平与UBE2T表达水平相关。体外共培养模型显示UBE2T过表达肝癌使Tregs细胞内乳酸含量上调(P<0.001),增殖能力增加(P<0.05)以及免疫抑制功能上调(Il-10,P<0.05;TGF-β,P<0.001)。结论 UBE2T介导的肝癌细胞放疗抵抗可能与肝癌细胞糖酵解水平提高介导的免疫微环境中Tregs富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结合酶2t 细胞 放疗抵抗 肿瘤免疫微环境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联合人脐带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燕 杨懿铭 +4 位作者 李振华 杨洁 任亚娜 谢如峰 范华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雷帕霉素(Rapa)联合人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扩增培养获得人脐带血Tregs;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将CIA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regs... 目的:初步探讨雷帕霉素(Rapa)联合人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扩增培养获得人脐带血Tregs;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将CIA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regs治疗组,Rapa治疗组,Tregs与Rapa联合治疗组;小鼠骨关节切片进行Safranin O-fast green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HE染色;ELISA法检测CIA小鼠血浆抗Ⅱ型胶原抗体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IA小鼠脾脏CD4+T细胞亚型;检测Tregs在体外对CIA小鼠Ⅱ型胶原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功能;Transwell分隔培养法比较非接触培养与直接接触培养中Tregs对CD4+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Tregs与Rapa联合治疗能够延缓疾病发生,显著降低关节炎评分,减少CIA小鼠关节中软骨的破坏以及炎症细胞浸润,降低CIA小鼠血浆中抗胶原总IgG抗体水平以及脾脏中Th17细胞比例;Tregs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CIA小鼠胶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抑制途径起作用。结论:雷帕霉素联合人脐带血Tregs治疗能够改善CIA小鼠关节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雷帕霉素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2受体β、γ链表达缺陷与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转化形成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小斌 杨晓帆 +2 位作者 徐安琪 王慧娟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63,共9页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经体外诱导转化所得CD4+CD25+T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β和γ链(CD122和CD132)的表达,探讨其对Foxp3+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 Treg)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经体外诱导转化所得CD4+CD25+T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β和γ链(CD122和CD132)的表达,探讨其对Foxp3+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 Treg)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对照和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进一步分离出CD4+CD25-T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CD25-CD122+/CD4+、CD25-CD132+/CD4+比值以及CD4+CD25-T细胞内CD122、CD132(IL-2Rβ、γ链)m RNA相对表达水平。将CD4+CD25-T细胞诱导转化,进一步分析转化后细胞CD25+CD122+/CD4+、CD25+CD132+/CD4+、CD25+Foxp3+/CD4+、p Stat5+/CD4+CD25+的比值。结果: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外周血细胞CD4+CD25-T细胞CD122表达变化不明显,但其CD25-CD132+/CD4+比值偏低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呈负相关;CD4+CD25-T细胞内CD132 m RNA相对表达水平亦低于正常对照组;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经诱导转化后CD4+T细胞中CD25+Foxp3+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SLEDAI呈负相关;SLE患者CD4+CD25-T细胞转化后CD25+CD122+/CD4+、CD25+CD132+/CD4+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仅后者与SLEDAI呈负相关;SLE患者细胞转化后胞内磷酸化Stat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p Stat5+/CD4+CD25+比值与SLEDAI负相关,与CD25+Foxp3+/CD4+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存在明显的CD132(IL-2Rγ链)表达缺陷,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其向CD4+CD25+细胞亚群转化过程中同样存在CD132及CD122(IL-2Rβ链)表达缺陷,但只有CD132表达缺陷与疾病活动性、Foxp3分子表达相关,并伴有Stat5磷酸化水平降低,提示IL-2Rγ链表达缺陷及其下游信号减弱与SLE Foxp3+i Treg转化形成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调节性t细胞 Foxp3 细胞介素2受体 pSta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菊 徐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1-1343,共3页
诱导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iTreg)是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iTreg的分子标记、外周诱导、稳定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 免疫性疾病 移植免疫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佳 马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和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结局进行评价。所有血栓标本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栓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调节性T细胞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完整血栓数据的44例患者,其中红细胞型15例、混合型11例、纤维蛋白/血小板型18例,三组间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病因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8例和心源性栓塞型1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栓的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分别为58.0%(44.2%,72.5%)和24.5%(12.7%,48.0%),P<0.01],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例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73.0%(49.2%,84.5%)和40.0%(25.2%,54.5%),P<0.01]。4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者19例,神经功能结局不良者25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相关(均P<0.05),而其余临床相关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关(均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等变量,发现血栓CD4^(+)CD25^(+)T细胞数是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95%CI:1.101~1.701,P<0.01)。结论:血栓中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与患者功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但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细胞 纤维蛋白/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调控调节性T细胞抑制肺癌荷瘤小鼠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关念波 毛启远 +3 位作者 祁鑫 樊慧婷 林洪生 李道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6-3304,共9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康艾注射液及其组分对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均建立肺癌皮下荷瘤模型。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康艾注射液及其组分对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均建立肺癌皮下荷瘤模型。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康艾注射液25 mg/(kg·d)、50 mg/(kg·d)和75 mg/(kg·d),连续给药28 d。每3天测量各组体质量和肿瘤大小,在模型建立第17天和第27天,小动物活体成像观测肿瘤情况。第29天处死小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的转移灶,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Treg细比例。同时进一步选取康艾注射最佳治疗剂量并根据其组成成分为人参-黄芪提取物组和苦参素组,给药方式及检测同前,流式荧光法(CB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康艾注射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人参-黄芪组瘤质量和肺重均低于模型组(P<0.05),切片显示肺转移灶减少,中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的CD3^(+)、CD4^(+)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各剂量组脾脏和肿瘤微环境Treg比例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苦参素组IL-10水平降低,同时人参-黄芪组IFN-γ水平升高,康艾注射液中剂量组IL-12水平升高(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抑制小鼠肺癌的生长和转移,并改善小鼠免疫功能,此作用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reg比例有关,其中扶正药物人参黄芪-提取物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人参-黄芪提取物 苦参素 肺癌 抗肿瘤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小鼠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免疫自稳失衡的影响
14
作者 王清 梁小燕 +1 位作者 美迪娜·叶尔肯 芦颜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探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拮抗剂雷帕霉素(RAPA)调节mTOR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心衰)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自稳失衡的影响。方法:选用34只健康C57BL/6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构建心肌... 目的:探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拮抗剂雷帕霉素(RAPA)调节mTOR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心衰)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自稳失衡的影响。方法:选用34只健康C57BL/6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构建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低剂量RAPA组(RAPAL组)、中剂量RAPA组(RAPAM组)、高剂量RAPA组(RAPAH组),除心梗后心衰造模手术过程中死亡4只,最终每组6只小鼠。假手术组采取同样手术操作但不结扎。采用尾静脉给药的方式,RAPAL组、RAPAM组、RAPAH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2、4 mg/(kg·d),其余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干预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reg、Th17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显著降低(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S)均显著升高(P均<0.05);RAPAL、RAPAM、RAPAH组LVEF、LVFS均显著高于心衰组(P均<0.05)。RAPAM、RAPAH组LVEDS均显著低于心衰组(P均<0.05)。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小鼠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纤维化。与心衰组相比,RAPAL组、RAPAM组、RAPAH组小鼠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纤维化等现象有所改善;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小鼠外周血Treg百分比降低,Th17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Treg/Th17比值降低(P<0.01)、心肌组织p-mTOR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衰组相比,RAPAL组、RAPAM组、RAPAH组小鼠的外周血Treg百分比均升高(P均<0.01),Th17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均<0.05),RAPAM组、RAPAH组的Treg/Th17比值均升高(P均<0.01),心肌组织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1)。结论:靶向抑制mTOR信号具有调节心衰小鼠Treg/Th17免疫自稳失衡,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作用,其中高剂量RAPA的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免疫调节 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诱导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脾脏CD4^+CD25^+Foxp3^+的调节性T细胞扩增及外周母胎免疫耐受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美蓉 董琳 +3 位作者 周雯慧 闫凤亭 朱晓勇 李大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0-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及外周母胎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为对照组,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为研究组,CBA/J孕鼠于妊娠第4天分别腹腔注射5mg/kgCsA。单向...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及外周母胎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为对照组,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为研究组,CBA/J孕鼠于妊娠第4天分别腹腔注射5mg/kgCsA。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ELISA分析上清液IL-2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脾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扩增,并观察两种模型各组胚胎吸收率。结果:于妊娠第4天腹腔注射CsA显著降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吸收率以及孕鼠外周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与IL-2分泌(P<0.01,P<0.01,P<0.01),促进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亚群扩增(P<0.01)。结论:孕早期腹腔注射CsA可诱导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外周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结局达到正常妊娠水平,提示CsA可能成为治疗妊娠失败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自然流产模型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滤泡调节性T细胞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铭杰 杨新棵 +2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fh细胞具有分泌促炎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等作用,能够促进UC的发展,Tfr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fh细胞具有分泌促炎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等作用,能够促进UC的发展,Tfr细胞则具有抑制Tfh细胞活性、分泌抗炎因子等作用,如何调节两者平衡已成为UC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血管活性肠肽(VIP)对UC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调控Tfh/Tfr细胞平衡密切相关,可对UC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 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 血管活性肠肽(VIP)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诱导CD4^+CD25^- 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述雄 傅晓岚 +4 位作者 孙兆林 李晓伟 陈丽萍 刘宏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9-76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1天加入IL-15,而拮抗1组和拮抗2组分别于培养第1、3天加入STAT5a封闭性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IL-15诱导产生的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上调,IL-15诱导生成的Tregs具有较天然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5组p-STAT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加入STAT5a封闭性肽后,拮抗1组和拮抗2组中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下调,但拮抗2组[细胞表型分别为(47.9±6.0)%、(20.7±3.4)%]改变较拮抗1组[细胞表型分别为(30.7±8.5)%、(9.2±2.2)%]改变轻微。结论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向Tregs转化,其机制可能是上调p-STAT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5 调节性t细胞 t细胞 p-StA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及其对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克平 李大主 +1 位作者 胡英锋 曾秋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从apoE-/-小鼠骨髓提取并培养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热休克蛋白60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CD25+T细胞的特异抑制性...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从apoE-/-小鼠骨髓提取并培养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热休克蛋白60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CD25+T细胞的特异抑制性;过继转移CD4+CD25+T细胞后,观察小鼠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状况。结果:阿司匹林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减少;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比成熟树突状细胞能诱导更多的特异性CD4+CD25+T细胞,后者在体外能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和IFN-γ的产生;过继HSP60特异性CD4+CD25+T细胞组小鼠斑块面积较小。结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出抑制功能强大的HSP60特异性CD4+CD25+T细胞,后者在体内能明显抑制斑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诱导活化高表达CD25的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点与免疫调节功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叶勇 石炳毅 +3 位作者 王振 肖漓 常京元 王雅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活化并表达不同强度CD25的CD4细胞的表型特征和功能特点。方法依据CD25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将9例行初次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CD25-、CD25高表达(CD25 high)和CD25低表达(CD25 low)3群,并比...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活化并表达不同强度CD25的CD4细胞的表型特征和功能特点。方法依据CD25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将9例行初次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CD25-、CD25高表达(CD25 high)和CD25低表达(CD25 low)3群,并比较3群细胞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强度。经免疫磁珠法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选试剂盒分选得到受者外周血CD4+CD25-、CD4+CD25 high T细胞,分别作为反应细胞,以Co60γ射线照射灭活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刺激细胞,建立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系统。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系统中IL-2 mRNA的表达。结果在肾移植术后受者3群细胞中,FoxP3的表达以CD4+CD25 high细胞最高(93.7%±3.58%),其次是CD4+CD25low细胞(16.4%±6.8%),CD4+CD25-细胞最低(1.8%±1.1%),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LA-4表达以CD4+CD25 high细胞最高(80.8%±7.9%),其次是CD4+CD25 low细胞(22.9%±6.5%),CD4+CD25-细胞最低(4.1%±2.4%),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CD4+CD25 high细胞受移植抗原刺激后不表达IL-2 mRNA;按照1∶2比例加入CD4+CD25high细胞后,CD4-细胞表达的IL-2 mRNA平均被抑制了60%。结论肾移植受者所有活化T细胞的表面均有CD25表达,高表达CD25的细胞群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点,为CD4+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比例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文前 黄源茂 肖慧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其分为高危(n=4),中危-2(n=10),中危-1(n=5)和低危型(n=4)4个亚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亚组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结果:MDS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TR3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两组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内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且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与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99和0.52,P<0.05)。MDS的4个亚组中,iTR35细胞比例及血清IL-35表达水平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患者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均分别明显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2组也明显高于中危-1组及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差别(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别,但高危组和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35水平和iTR35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失衡在M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DS免疫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调节性t细胞 itR35细胞 白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