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霍中华 储著凌 +2 位作者 胡君 宋博 吕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观察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包含miRNA765前体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miRNA重组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到BGC-823/CDDP细胞。转染后48 h,Real-T... 目的观察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包含miRNA765前体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miRNA重组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到BGC-823/CDDP细胞。转染后48 h,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细胞中miRNA765和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不同浓度CDDP处理转染后48 h的BGC-823/CDDP细胞,24和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对于C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终质量浓度为1μg/mL的CDDP处理基因干预后的BGC-823/CDDP细胞,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BGC-823/CDDP细胞内miRNA76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亲本细胞BGC-823,CIAP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其亲本细胞株(均P<0.01)。在BGC-823/CDDP细胞内高表达miRNA765可明显抑制CIAPIN1蛋白的表达,转染后48 h的CIAPIN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miRNA765高表达可明显降低BGC-823/CDDP细胞的耐药能力,48 h后IC50值从(18.27±3.92)μg/mL降至(1.50±0.43)μg/mL(P<0.05)。转染48 h后,BGC-823/CDDP细胞的凋亡率从(10.1±1.7)%上升至(53.4±7.9)%(P<0.01)。结论 miRNA765高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的耐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c-823 耐药细胞株 CDDP 耐药性 胃癌 脂质体转染 蛋白表达量 DP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_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琴 杨林西 韩跃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 :通过基因反义封闭技术体外抑制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1 )的表达 ,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胃腺癌BGC 82 3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采用硫代修饰的cyclinD1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ODN)处理BGC 82 3细胞后 ,观察cyclinD1 ASODN对... 目的 :通过基因反义封闭技术体外抑制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1 )的表达 ,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胃腺癌BGC 82 3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采用硫代修饰的cyclinD1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ODN)处理BGC 82 3细胞后 ,观察cyclinD1 ASODN对BGC 82 3细胞基因表达及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MTT法测细胞增殖活性见不同浓度ASODN均能抑制BGC 82 3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在 48小时最强。RT PCR检测结果cyclinD1 mRNA减少。免疫组化S P法结果cyclinD1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使用人工合成的cyclinD1 ASODN可以特异性的抑制胃腺癌BGC 82 3细胞株cyclinD1 的表达 ,从而调控细胞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D1 反义寡核苷酸 胃癌 细胞株 bgc-823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梁枫 王明艳 许冬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斑蝥酸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斑蝥酸钠作用24 h均可使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明显抑制(P<0.01),并出现典型...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斑蝥酸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斑蝥酸钠作用24 h均可使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明显抑制(P<0.01),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细胞增殖阻滞于G1期。结论斑蝥酸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 生长抑制 细胞凋亡 人胃癌细胞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LASP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玉珍 张梦雪 +1 位作者 吕世军 郑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7-852,共6页
背景与目的:LASP1是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参与细胞骨架的重组调控及细胞迁移,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但目前LASP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少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LASP1在胃癌增殖和侵袭... 背景与目的:LASP1是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参与细胞骨架的重组调控及细胞迁移,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但目前LASP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少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LASP1在胃癌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ASP1在不同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BGC823细胞中LASP1的表达,采用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LASP1的表达,应用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F-actin聚合实验检测细胞的F-actin的聚合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BGC823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情况。结果:LASP1在胃癌BGC823细胞中高表达。RNA干扰技术沉默LASP1基因后,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LAS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细胞增殖实验显示,干扰组细胞的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在干扰组细胞内的F-actin聚合量比对照组减少(P<0.05);在干扰组细胞内Akt磷酸化受到抑制。结论:LASP1的表达降低可以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LASP1通过调节F-actin的聚合和Akt磷酸化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P1 人胃癌bgc823细胞 增殖 迁移和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美舒利联合5-Fu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抗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廷秀 王丕龙 +2 位作者 姜政 高青 张霞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96,共2页
目的 :研究尼美舒利 (Nimesulide)合用 5 -Fluorouracil(5 -FU)对人胃癌细胞株BGC -82 3的生长抑制作用 ,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中效原理等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 ,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 :尼美舒利合用 5 -FU能显著... 目的 :研究尼美舒利 (Nimesulide)合用 5 -Fluorouracil(5 -FU)对人胃癌细胞株BGC -82 3的生长抑制作用 ,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中效原理等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 ,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 :尼美舒利合用 5 -FU能显著抑制BGC -82 3的生长 ,当抑制率为 10 -95 %时 ,两药合用时合用指数 (CI) <1,为协同作用 ,使用药浓度减少 1-10倍。结论 :尼美舒利联合 5 -FU能显著增加单用其中一种药物对人胃癌细胞株BGC -82 3的抑制作用 ,两药联合应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5-FU 胃癌 细胞株BCC-823 抗癌作用 中效原理 合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黏附肽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及诱导其凋亡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成云 王华 +2 位作者 严明兰 李晶 高科翔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8-481,580,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肽(RG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分为12.5、25.0、50.0、100.0 mg.L-1RGD处理组和对照组,RGD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不同...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肽(RG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分为12.5、25.0、50.0、100.0 mg.L-1RGD处理组和对照组,RGD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D作用不同时间对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法、流式细胞术和凋亡细胞的DNA片段方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定性、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检测,RGD各剂量组在作用24、48和72 h时,BGC823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RGD浓度增加BGC823细胞的抑制率增加;50.0 mg.L-1RGD处理BGC823细胞48 h后,光镜下显示,细胞体积变小,胞核深染,胞浆发红,出现很多的凋亡细胞;透射电镜显示,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异染色质趋边凝聚、聚集在核膜上,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甚至核膜消失,细胞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电泳结果显示,BGC823细胞内的DNA片段断裂为大小不等的小片段,呈现出很清晰的梯状降解条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0.0 mg.L-1RGD处理BGC823细胞48 h后Survivin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经图像分析检测,实验组平均灰度值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实验组细胞发生凋亡。结论:RGD通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引发这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肽 胃癌细胞bgc82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人胃癌BGC-823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赵保胜 刘洋 徐暾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活性、增殖、凋亡蛋白Bax-2c、aspase-3及形态学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加以干预,生长曲线法、MTT法、蛋白质含量分别观察人参皂苷...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活性、增殖、凋亡蛋白Bax-2c、aspase-3及形态学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加以干预,生长曲线法、MTT法、蛋白质含量分别观察人参皂苷Rg1对BGC-823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凋亡蛋白Bax-2c、aspase-3 mRNA含量变化,形态学方法观察人参皂苷Rg1促BGC-823细胞凋亡作用。结果:人参皂苷Rg1 40、60、80 mg/L不同剂量均不同程度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有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人参皂苷Rg1对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为29.56 mg/L;人参皂苷Rg1可明显减少肿瘤细胞内蛋白含量,提高细胞内Bax-2、caspase-3 mRNA含量,提高经人参皂苷Rg1作用后,凋亡细胞皱缩,胞浆稀少或缺乏,淡红色;染色质凝聚,成深紫色;细胞核固缩碎裂成数个圆形颗粒。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促进BGC-823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胃癌 bgc-823细胞株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地昔布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军霞 苏素文 +2 位作者 梅和珊 王永利 王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 2 (COX 2 )抑制剂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生长的作用 ,用流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 2 (COX 2 )抑制剂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生长的作用 ,用流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DNA片段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 ,用乳酸脱氢酶 (LDH)试剂盒测定BGC 82 3细胞的LDH含量。结果 戊地昔布 (2 5~ 4 0 0 μmol·L-1 )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生长 ,作用 72h后 ,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 2 4 0 %~ 92 0 % ,凋亡率由 (2 6± 0 7) %增加到 (7 6±1 5 ) %~ (1 6 5± 1 5 ) %。 1 0 0~ 4 0 0 μmol·L-1 也降低增殖指数 ,减少细胞周期S期细胞 ,增加G0 /G1 期细胞。随浓度增加 ,戊地昔布引起的LDH释放率有增加趋势 ,但只有 4 0 0μmol·L-1 戊地昔布可显著增加LDH释放率。结论 戊地昔布可通过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而抑制人胃癌BGC 82 3细胞生长 ,4 0 0 μmol·L-1 戊地昔布抑制BGC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地昔布 环氧化酶-2 人胃癌bgc 823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R干涉成像传感法检测大蒜素刺激胃癌细胞的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窦福印 王鹏 +3 位作者 邢蕊 邓士杰 吕有勇 余兴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针对细胞响应传感的要求,提出了SPR干涉成像传感细胞响应的方法,设计制作新颖的微流体池,构建用于活细胞水平分子传感和检测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先检测和分析细胞在微流体池中的培养状态,再检测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刺激响应。实... 针对细胞响应传感的要求,提出了SPR干涉成像传感细胞响应的方法,设计制作新颖的微流体池,构建用于活细胞水平分子传感和检测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先检测和分析细胞在微流体池中的培养状态,再检测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刺激响应。实验结果表明,胃癌细胞贴附生长良好,微流体池可提供细胞生存的微环境;6 h后大蒜素刺激和对照的SPR信号响应值分别为0.15 RIRF和0.35 RIRF,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持续提高精度、可靠性以及丰富有关工艺技术后,有可能建立完整的药物刺激细胞响应检测技术平台,为药物发现和临床化疗方案优化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干涉成像 微流体池 细胞检测 大蒜素 胃癌细胞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TF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中VEGFR3-NRP2轴转录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琼羽 王凯 +4 位作者 孙华波 王彩艳 许瑞雪 丛培佳 连海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目的:探讨COUP-TFⅡ在胃癌中对淋巴转移相关因子VEGFR3-NRP2轴的调控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和qPCR法检测COUP-TFⅡ、VEG... 目的:探讨COUP-TFⅡ在胃癌中对淋巴转移相关因子VEGFR3-NRP2轴的调控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和qPCR法检测COUP-TFⅡ、VEGFR3和NRP2的表达;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和BGC823,构建过表达和siRNA-COUP-TFⅡ质粒后转染SGC7901细胞,用WB和qPCR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中COUP-TFⅡ、VEGFR3、NRP2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CH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OUP-TFⅡ与VEGFR3-NRP2轴的靶向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EGFR3、NRP2、COUP-TFⅡ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q 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VEGFR3、NRP2和COUPTFⅡ的mRNA呈高表达(P<0.05或P<0.01);WB和qPCR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COUP-TFⅡ组SGC7901细胞中COUP-TFⅡ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敲减组SGC7901细胞中COUP-TFⅡ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VEGFR3和NRP2 mRNA水平也均显著下降(均P<0.01);CHIP结果显示,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COUP-TFⅡ抗体的免疫共沉淀物中含有VEGFR3和NRP2启动子DNA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OUP TFⅡ表达水平与VEGFR3和NRP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OUP-TFⅡ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对VEGFR3-NRP2轴存在正性调控作用,且在胃癌中高表达,COUP-TFⅡ可能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CG7901细胞 bgc823细胞 鸡卵清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2 VEGFR3 神经纤毛蛋白2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6介导凋亡与自噬提高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厚玉瑾 郭婷 +2 位作者 赵岳阳 陈萍 刘新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0-856,共7页
目的探讨RASSF6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自噬、凋亡及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BGC823细胞,依据慢病毒基因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RASSF6过表达组(Oe组)、RASSF6干扰组及慢病毒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RASSF6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自噬、凋亡及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BGC823细胞,依据慢病毒基因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RASSF6过表达组(Oe组)、RASSF6干扰组及慢病毒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细胞迁移、自噬、凋亡变化及对奥沙利铂化疗的敏感性,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小体数,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RASSF6基因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Oe组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G2期、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面积划痕愈合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6基因表达对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与药物组(L-OHP组)相比,Oe+L-OHP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示Oe+L-OHP组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自噬小体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结论 RASSF6过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自噬和凋亡并提高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RASSF6基因可作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6基因 胃癌细胞bgc823 抑癌作用 奥沙利铂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增强顺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立霞 吴月明 +2 位作者 李娜 杨祎 秦雪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毛蕊异黄酮对顺铂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增强作用。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顺铂、毛蕊异黄酮和2种药物联合处理,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处理因素下的细胞增殖情况。进一步检测影响细胞增殖的相关蛋白,确定毛蕊异... 目的观察毛蕊异黄酮对顺铂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增强作用。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顺铂、毛蕊异黄酮和2种药物联合处理,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处理因素下的细胞增殖情况。进一步检测影响细胞增殖的相关蛋白,确定毛蕊异黄酮联合顺铂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方式。结果对细胞作用24 h后,20μg/m L顺铂,10μg/m L毛蕊异黄酮,以及2种药物联合处理组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6.44%±2.08%,9.52%±2.77%和74.44%±0.82%。药物联合使用后对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个药物处理组,各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论是在蛋白水平还是RNA水平上,毛蕊异黄酮均可以显著增强顺铂对Cyclin D1,CDK4和CDK6蛋白的抑制作用。结论毛蕊异黄酮可以显著提高顺铂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顺铂单独使用所导致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 顺铂 bgc823 胃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AT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小凤 陈定宇 +4 位作者 周建奖 赵艳 鲍利雅 王琴容 谢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4-720,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癌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胃癌相关RNAseq数据,比较ATM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ATM...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癌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胃癌相关RNAseq数据,比较ATM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ATM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ATM相关基因,用R语言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选用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胃癌细胞系AGS和BGC823,用感染复数40∶1的Hp GZ7菌感染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ATM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中ATM mRNA的表达。结果:TCGA数据显示胃癌和Hp感染胃癌组织中ATM mi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胃癌组织中ATM miRNA表达与患者的T分期、AJCC分期等病理参数呈正相关(均P<0.05),ATM高表达时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检测显示,胃癌组织标本中ATM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Hp感染胃癌细胞中ATM mi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胃癌细胞(P<0.01)。胃癌中ATM基因与NPAT等12461个基因呈正相关(P<0.05),与MIF等7764个基因呈负相关(P<0.05)。GO、KEGG富集分析显示,ATM富集到DNA修复复合体、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信号通路。结论:ATM基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随表达水平的增高而降低,其与患者的T分期、AJCC分期等病理参数相关,且Hp感染引起ATM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Hp引起胃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GS细胞 bgc823细胞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 TCGA数据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氯苯基锰卟啉-5-氟尿嘧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癌细胞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军兴 刘彦钦 韩士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8-720,共3页
合成了4种5-氟尿嘧啶-卟啉衍生物:5-[3-(2-(5-氟尿嘧啶-1-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1a)、5-[3-(2-(5-氟尿嘧啶-1-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锰卟啉(2a)、5-[3-(3-(5-氟尿嘧啶-1-基)丙氧基)苯基]-10,15,20... 合成了4种5-氟尿嘧啶-卟啉衍生物:5-[3-(2-(5-氟尿嘧啶-1-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1a)、5-[3-(2-(5-氟尿嘧啶-1-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锰卟啉(2a)、5-[3-(3-(5-氟尿嘧啶-1-基)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锰卟啉(2b)和5-[3-(4-(5-氟尿嘧啶-1-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锰卟啉(2c),通过UV-Vis、IR、MS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用噻唑蓝法(MTT法)测定了化合物2a、2b和2c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μmol/L,表明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卟啉 氟尿嘧啶 合成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体外抗肿瘤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成 申晓慧 +5 位作者 李春丰 赵永勋 吴恒梅 庄树文 江清林 王长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为研究白头翁皂苷体外抗肿瘤活性,从白头翁中提取有效成分皂苷,对大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测定白头翁皂苷对2种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对两种肿瘤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表... 为研究白头翁皂苷体外抗肿瘤活性,从白头翁中提取有效成分皂苷,对大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测定白头翁皂苷对2种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对两种肿瘤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表现一定的剂量关系,白头翁皂苷浓度为6μg.mL-1时,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到了80.71%,效果较好。因此,白头翁皂苷作为抗肿瘤药物有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 大肠癌HT29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Chk1/2调控二烯丙基二硫诱导的G2/M期阻滞作用及相关周期蛋白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凌晖 陆丽峰 +4 位作者 文玲 何洁 谭晖 夏红 苏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9,共6页
在细胞周期检测点信号传导通路中,Chkl和Chk2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参与G2/M期细胞周期检测点信号传导.首先采用RNAi技术在BGC823细胞中将Chk1、Chk2基因沉默,Chk1、Chk2 siRNA转染BGC823细胞后24h加入15mg/L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在细胞周期检测点信号传导通路中,Chkl和Chk2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参与G2/M期细胞周期检测点信号传导.首先采用RNAi技术在BGC823细胞中将Chk1、Chk2基因沉默,Chk1、Chk2 siRNA转染BGC823细胞后24h加入15mg/L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接着通过Real-timePCR、Western blot分析Chk1、Chk2基因在转染前后的表达差异,然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Chk1、Chk2基因沉默后对DADS诱导的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作用及相关周期蛋白CDC25C和cyclinB1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转染对照组相比,转染Chk1、Chk2siRNA后BGC823细胞中Chk1、Chk2表达明显被抑制,二者的mRNA表达分别下降84.7%和69.0%,蛋白质水平分别下降73.4%和78.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ChklsiRNA转染的BGC823细胞在15mg/LDADS处理24h后,G2/M期比例由单纯DADS处理组的58.1%降至10.4%(P<0.05).但Chk2 siRNA转染后加入15mg/LDADS,与单独15mg/LDADS作用相比,细胞周期G2/M期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Chk1和Chk2下游分子的改变显示,DADS可抑制BGC823细胞中CDC25C和cyclinB1表达(P<0.05),但Chk1基因沉默后加入DADS,CDC25C和cyclinB1表达却不被抑制(P>0.05),Chk2基因沉默后对DADS抑制CDC25C和cyclinB1表达的作用无影响.由此得出结论,Chkl基因沉默可消除DADS诱导BGC823细胞G2/M期阻滞作用,DADS阻滞G2/M期可能是通过Chk1/CDC25C/cyclinB1信号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Chkl/2 bgc823细胞株 细胞周期 二烯丙基二硫 CDC25C CYCLIN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培养物中粗三萜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袁广峰 徐瑞雅 +1 位作者 张树斌 王立安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2期41-47,共7页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分别对液体培养的茶薪菇菌丝体和培养液进行抽提或萃取。分析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中均含有三萜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作用。
关键词 茶薪菇 抗氧化 抗肿瘤 三萜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转运蛋白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8
作者 杨新宇 张雷 +3 位作者 郑花 康劲松 李洪岩 房学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59,262,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钙转运蛋白(CaT1)特异性干扰RNA(siRNA)及其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CaT1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设计CaT1靶向的发夹状siRNA,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Silencer3·1-H1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 目的:构建针对钙转运蛋白(CaT1)特异性干扰RNA(siRNA)及其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CaT1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设计CaT1靶向的发夹状siRNA,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Silencer3·1-H1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类胃癌细胞BGC,通过RT-PCR检测Ca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酶切鉴定与DNA测序分析证明CaT1基因的siRNA载体构建正确,RT-PCR结果表明CaT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CaT1基因的siRNA载体,转染细胞后可抑制CaT1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RNA干扰 钙转运蛋白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