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多时相多特征的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赵泽阳 李美玲 +5 位作者 徐伟 刘冰雪 黄鹏宇 康迪 张改生 宋瑜龙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9-1100,共12页
为实现冬小麦产量的准确估算,利用无人机采集266个小麦品种(系)的多时相冠层多光谱数据,提取多个植被指数,分别基于多元线性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R)、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单一生育时期和多生育... 为实现冬小麦产量的准确估算,利用无人机采集266个小麦品种(系)的多时相冠层多光谱数据,提取多个植被指数,分别基于多元线性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R)、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单一生育时期和多生育时期结合的小麦籽粒产量预测模型,并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对所获模型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植被指数进行单一生育时期的产量预测时,最佳预测时期是灌浆中期,最优模型是RF模型,其预测R^(2)和RMSE分别为0.655和0.550 kg·m^(-2);多生育时期结合进行产量预测时,最优模型是基于5个生育时期(扬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多光谱数据的RF模型,其预测R^(2)和RMSE分别为0.834和0.381 kg·m^(-2)。在建模特征中加入纹理特征后,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型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其中以蜡熟期和完熟期结合的SVR模型最优,其预测R^(2)和RMSE分别为0.924和0.253 kg·m^(-2)。因此,可基于植被指数加纹理特征对冬小麦产量进行无人机冠层光谱预测,其中以基于多生育时期(蜡熟期、完熟期)的SVR模型预测精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纹理特征 多生育时期 冬小麦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SGA-Ⅱ-AdaBoost方法结合土壤物理性质对大豆产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修理 王开宇 +3 位作者 秦娜 梁冬梅 魏林丁 乔金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82,共12页
为准确评估黑土区大豆产量,以大豆不同生长时期(出苗期、结荚期、成熟期)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为特征变量,使用自适应增强模型评价特征重要性,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作进一步筛选,均选择与产量显著相关的特征构... 为准确评估黑土区大豆产量,以大豆不同生长时期(出苗期、结荚期、成熟期)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为特征变量,使用自适应增强模型评价特征重要性,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作进一步筛选,均选择与产量显著相关的特征构建数据集。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优化模型的超参数,建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优化的自适应增强(NSGA-Ⅱ-AdaBoost)方法作为大豆产量预测模型,与11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成熟期土壤物理性质与大豆产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11种机器学习算法中AdaBoost表现最佳,四种优化算法中NSGA-Ⅱ表现最佳,经NSGA-Ⅱ对AdaBoost的超参数寻优,在五折交叉验证下决定系数为0.809 2、均方根误差为148.061 kg·hm^(-2)、平均绝对值误差为94.868 8 kg·hm^(-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058 3。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大豆产量预测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产量预测模型 土壤物理性质 机器学习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的烟叶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3
作者 易谆 王晓东 +3 位作者 陈刚 瞿鑫 马俊宽 张明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52-54,共3页
为解决作物产量预测样本数据偏少的问题,同时体现出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联性,采用灰色预测模型与线性回归相结合方法构建烟叶产量预测模型(TPFM),符合实际需求也便于应用。模型基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利用历年烟叶产量计算产量趋势曲线... 为解决作物产量预测样本数据偏少的问题,同时体现出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联性,采用灰色预测模型与线性回归相结合方法构建烟叶产量预测模型(TPFM),符合实际需求也便于应用。模型基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利用历年烟叶产量计算产量趋势曲线,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不同产量状态。使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一个多种气候因素与烟叶产量之间的关联公式,通过该公式提取每个状态的状态特征值,然后与预测年份的状态特征值进行比对,与其偏移最小的一个状态就是该年份的产量状态。经过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较高,能够满足烟草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动态模型 趋势曲线 多元线性回归 烟叶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产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志平 朱维耀 +2 位作者 高英 张玉广 岳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3,107,共4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中裂缝-基质耦合渗流的特殊性,以等值渗流阻力法及叠加原理为基础,采用流场划分原则,划分渗流区域,建立多条横向裂缝相互干扰的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产量预测模型。分析水平井压裂缝...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中裂缝-基质耦合渗流的特殊性,以等值渗流阻力法及叠加原理为基础,采用流场划分原则,划分渗流区域,建立多条横向裂缝相互干扰的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产量预测模型。分析水平井压裂缝长、裂缝条数、裂缝位置及与水平井筒的夹角对井网产量的影响,揭示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开采变化规律,指导油田整体压裂开发方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条数越多,裂缝干扰越强,水平井压裂存在1个最优裂缝条数;压裂裂缝沿水平井筒等间距排布时,两端长、中间短的开发效果最好;水平井裂缝产生互相干扰时,裂缝越靠近水平段两端排布,开发效果越好;目标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采用矩形七点井网,水平井压裂裂缝与水平井筒最优夹角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压裂 水平井 横向压裂 裂缝干扰 产量预测模型 组合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产量预测模型应用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传喜 王树平 刘延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87,共4页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模型较多,其中应用较广的有HCZ,Logistic,Weibull等模型,它们得以应用的基本条件是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在油气田开发初期,生产数据较少,这些产量预测模型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对预测模...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模型较多,其中应用较广的有HCZ,Logistic,Weibull等模型,它们得以应用的基本条件是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在油气田开发初期,生产数据较少,这些产量预测模型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对预测模型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油气田开发初期少量数据即可获得模型参数,使产量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油气田开发初期。同时,提出了模型优选方法,为不同油气田选择合理的产量预测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数 产量预测模型 油气田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专家系统中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肖冬根 黄璜 +2 位作者 陈光 任勃 甘德欣 《作物研究》 2001年第3期11-13,共3页
产量预测的方法很多 ,寻找生产条件与产量的关系 ,是农业专家系统中“产量预测模块”所要解决的问题 ,将施肥、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栽培条件及灾害等各种生产条件的影响因子和系数找出来 ,在 PAID平台上集成一个个小模块 ,运用 ASP技... 产量预测的方法很多 ,寻找生产条件与产量的关系 ,是农业专家系统中“产量预测模块”所要解决的问题 ,将施肥、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栽培条件及灾害等各种生产条件的影响因子和系数找出来 ,在 PAID平台上集成一个个小模块 ,运用 ASP技术 ,做成适合生产者使用的简单友好界面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通过模拟测试 ,准确率达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农业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加工番茄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玉佳 姜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基于小波分析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加工番茄产量预测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为制定合理的种植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新疆某番茄基地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温度、灌水量、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投入量作为模型的输... 基于小波分析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加工番茄产量预测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为制定合理的种植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新疆某番茄基地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温度、灌水量、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投入量作为模型的输入,番茄产量作为输出,建立5-10-1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23%,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BP神经网络,实现了加工番茄产量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神经网络 小波分析 BP神经网络 加工蕃茄 小波神经网络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度日和降水量的韩国饲用玉米产量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彭京伦 王娟 +3 位作者 金抆主 曹武焕 金炳完 成庆一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57-866,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韩国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和饲用全株玉米(Zea mays)产量的历史记录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了饲用全株玉米的干物质产量预测模型的构建。作物产量等相关数据采集自韩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饲料作物研究课题报告,气象数据采集... 本研究基于韩国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和饲用全株玉米(Zea mays)产量的历史记录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了饲用全株玉米的干物质产量预测模型的构建。作物产量等相关数据采集自韩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饲料作物研究课题报告,气象数据采集自韩国国家气象厅网站。经过4个步骤的数据整理,最终用于模型构建的数据集包含了22年间(1988-2011年)的775个数据点。以干物质产量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两个气象变量被选定为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的最适气象变量。进一步,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构建了包含两个选定的气象变量和以虚拟变量形式考虑进模型的栽培地域变量的韩国饲用全株玉米产量预测模型:DMY=11.298SHAGDD-3.651SHP+1 089.870+Location。其中,DMY为饲用全株玉米的干物质产量,SHAGDD为播种到收获累积生长度日,SHP为播种到收获累积降水量。通过残差分析和10折交叉验证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根据此产量预测模型,可以发现作物生长期间的温度和降水量对饲用全株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播种和收获时间以使作物获得充分的生长对确保合理的作物产量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基于韩国夏季降水相对集中的气象条件,选择拥有较好排水性的土地和较强耐涝性的作物品种,也是确保饲用全株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全株玉米 气象数据 一般线性模型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预测模型的探讨
9
作者 刘厚军 《现代化农业》 2001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粮食产量预测模型 回归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一种新模型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俊魁 李发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研究以往产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油气田累积产量增长率微分方程,并由该方程得到了预测油气田年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的具体方程。与逻辑斯蒂和胡-陈-张等数学模型比较,该模型的特点是同时考虑了开发时间和地下... 在研究以往产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油气田累积产量增长率微分方程,并由该方程得到了预测油气田年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的具体方程。与逻辑斯蒂和胡-陈-张等数学模型比较,该模型的特点是同时考虑了开发时间和地下剩余可采储量对累积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从而使模型结构更加严谨、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显著。该模型可以对油气田开发全过程,其中包括产量上升、达到高峰与产量下降阶段在内的整个开发指标进行拟合与预测,其精度要高于其它各种模型,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增长率 产量预测模型 模型 油气田开发 全过程 下降 开发指标 剩余可采储量 推广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井产量主控因素及合理压裂规模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立春 刘佳 +2 位作者 李娜 李新泽 文恒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产量差异大,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为进一步揭示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生产规律,查明气井产能关键影响因素,指导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基于神府区块基础地质资料、生产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区内典型煤...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产量差异大,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为进一步揭示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生产规律,查明气井产能关键影响因素,指导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基于神府区块基础地质资料、生产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区内典型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特征,从单井对比、整体规律上认识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产量主控因素,其中含气量和压裂规模对产量影响较大。利用皮尔逊多元相关系数回归技术对各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深层煤层气压后产能的影响因素,按相关性排序依次为:含气量>压裂砂量>施工排量>压裂液量>构造深度>厚度。明确地质条件一定时,合理的压裂规模是深部煤层气井高效开发的关键。并综合不同专业形成了“地质气藏—压裂—经济评价”多专业一体化研究方法,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深层煤层气井井距和压裂规模耦合优化研究,确定神府区块最优井距为300 m、最优簇间距20 m、最优裂缝半长120 m,为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距 压裂规模 产量主控因素 产量预测模型 深层煤层气 神府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小麦产量岭回归估测模型研究
12
作者 赵佳雯 熊燕玲 +6 位作者 罗铮 李子洪 欧星雨 马尚宇 樊永惠 黄正来 张文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2-1351,共10页
为探究基于岭回归分析在小麦产量预测上的可行性,以苏隆128、扬麦20、皖西麦0638和宁麦13为供试材料,利用高光谱获取4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光谱数据,将植被指数和岭回归分析分别与LAI结合构建小麦产量预测... 为探究基于岭回归分析在小麦产量预测上的可行性,以苏隆128、扬麦20、皖西麦0638和宁麦13为供试材料,利用高光谱获取4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光谱数据,将植被指数和岭回归分析分别与LAI结合构建小麦产量预测模型,并比较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基于岭回归分析的小麦LAI预测模型比基于植被指数的小麦LAI预测模型的精确度整体偏高;相比于植被指数与LAI构建的小麦产量预测模型,各生育时期基于岭回归分析的小麦产量预测模型精度均较高,预测模型的r_(2)均在0.83以上,且RMSE、MAPE整体较低,尤其在拔节和开花期模型精度更高。因此,岭回归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预测模型的精准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光谱 叶面积指数 产量预测模型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作物产量的模型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威 顾峰雪 《农业展望》 2020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区域作物产量预测是国家粮食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作物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比了这些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其中,作物生长模型因其系统性、机理性、动态性的特点而... 区域作物产量预测是国家粮食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作物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比了这些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其中,作物生长模型因其系统性、机理性、动态性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专家决策系统。作物生长模型不仅在单点尺度上能成功模拟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可以扩展到区域尺度,符合中国进行粮食产量长期预测的需求。最后,简述了几种常见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农业版本,并对未来区域作物产量预测的模型方法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产量预测模型 作物生长模型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铅锌烧结过程产量质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辰华 吴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4-1028,共5页
针对铅锌烧结过程中具有强非线性、时滞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学习率的烧结块产量质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过程特性和工况参数的相关性,确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操作参数;采用普通的BP(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神经网络结构,建立... 针对铅锌烧结过程中具有强非线性、时滞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学习率的烧结块产量质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过程特性和工况参数的相关性,确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操作参数;采用普通的BP(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神经网络结构,建立铅锌烧结块产量质量预测模型;在网络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变学习率的方法对BP算法进行改进,获得了满意的预测效果,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将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自学习功能,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烧结过程 BP神经网络 变学习率 产量质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产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亚兵 毛树春 王香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利用 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的 6个特定向量进行分析模拟 ,结果表明 ,1 994—2 0 0 2年 9年样本模拟结果的所有误差均小于 5 % ,采用训练好的 BP模型对 2 0 0 3年单产进行预测 ,所获结果与中国棉花生长指数估产结果和实收产... 利用 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的 6个特定向量进行分析模拟 ,结果表明 ,1 994—2 0 0 2年 9年样本模拟结果的所有误差均小于 5 % ,采用训练好的 BP模型对 2 0 0 3年单产进行预测 ,所获结果与中国棉花生长指数估产结果和实收产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生长指数 BP神经网络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的气候预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5 位作者 黄成秀 马旭洁 张淑芳 石登科 王琨 刘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5,共7页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种植最适宜区为海拔1 800m以下地区,适宜种植中熟、晚熟品种;适宜区为海拔1 800~1 900m,适宜种植中熟、中晚熟品种;次适宜区为海拔1 900~2 000m地区,适宜种植早中熟、中熟品种;可种植区为海拔2 000~2 300m,属高寒阴湿气候,以种植早熟品种为主;不可种植区为海拔2 400m以上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严重不足,难以达到玉米气候生态条件,不宜种植。建立的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的产量气候预测方程,预测准确率均达80%以上。【结论】根据预测模型和气象因子可以科学制定种植结构并调整规划,以指导临夏地区玉米的科学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地区 玉米 气候区划 产量预测模型 甘肃临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高陡复杂断块岩性油藏产油量的一种新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艳滨 田晓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9,共5页
现有产量预测方法,尤其是Arps递减方程在国内外油田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指导了油田开发。但所应用油田一般规模较大,地层倾角较小,而且一般都是在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应用。现有产量预测方法多数基于历史产油量数据的拟合进行预测,产量... 现有产量预测方法,尤其是Arps递减方程在国内外油田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指导了油田开发。但所应用油田一般规模较大,地层倾角较小,而且一般都是在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应用。现有产量预测方法多数基于历史产油量数据的拟合进行预测,产量数据越多,油田规模越大、地质情况越简单,准确率越高。对处于中低含水阶段的高倾角复杂岩性油藏,没有开发指标预测应用实例。从基本渗流理论出发,通过应用二项式公式表征油相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拟合砂岩、砂砾岩储层,达到较好效果,同时将油水相对渗透率融入产油量预测模型,使模型具备严格的渗流理论基础,结合重力校正系数,可以准确预测高倾角复杂岩性油藏产油量。在已开发区块应用情况表明,新方法预测精度在90%以上,能够用于产油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倾角复杂岩性油藏 二项式公式 油水相对渗透率 产量预测模型 校正系数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在儋州橡胶产量预测上的运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文地 张培松 罗微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l980~2003年的天然橡胶干胶产量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建立并验证儋州市天然橡胶干胶产量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4~2010年的橡胶干胶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基本反映儋州橡胶产量的基本规... 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l980~2003年的天然橡胶干胶产量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建立并验证儋州市天然橡胶干胶产量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4~2010年的橡胶干胶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基本反映儋州橡胶产量的基本规律;但是随着预测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随之下降,因此必须将新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建立新模型,以确保得到最佳的预测效果。通过该预测法为橡胶生产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为橡胶产业决策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产量预测模型 橡胶干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生育期水肥管理与产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静 曹伟 +1 位作者 陕娟娟 张娜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建立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方法】用主动遥感仪器Green seeker进行检测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解析小麦冠层植被指数与生长状况的变化规律;分析NDVI、RVI与实际产量关系... 【目的】建立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方法】用主动遥感仪器Green seeker进行检测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解析小麦冠层植被指数与生长状况的变化规律;分析NDVI、RVI与实际产量关系,建立小麦产量预测模型;最终以NDVI、RVI作为过渡参数,反演产量与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的最佳模型。【结果】小麦水肥一体化管理直接影响小麦产量,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化小麦生长模型和植被指数小麦估产模型的标准误差都小于0.05。【结论】建立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产量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传感器Green SEEKER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比值植被指数 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型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山市葡萄特色气象服务指标及其产量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俊廷 胥珈珈 +2 位作者 崔忠强 王飞 姜世楠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2期52-54,共3页
基于白山地区蜜汁葡萄主要产地临江市2018——2020年蜜汁葡萄的产量数据和种植区同期气象站观测资料,对白山市蜜汁葡萄特色气象服务指标和产量预测进行研究。确定了白山市蜜汁葡萄7个生育期及对应时间,以及各生育期包括积温、平均气温... 基于白山地区蜜汁葡萄主要产地临江市2018——2020年蜜汁葡萄的产量数据和种植区同期气象站观测资料,对白山市蜜汁葡萄特色气象服务指标和产量预测进行研究。确定了白山市蜜汁葡萄7个生育期及对应时间,以及各生育期包括积温、平均气温、平均地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气象要素在内的适宜气象指标,并建立了蜜汁葡萄产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回代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汁葡萄 生育期 气象服务指标 产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