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智库对美交流中的“化劲”机制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浩瀚 王波 +1 位作者 孙金华 白芸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共10页
[目的/意义]智库的国际传播功能中,其固有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定劲”,智库与智库之间的互动交流则是化解战略误判、凝聚国际共识的“化劲”。智库交流不仅有助于国家安全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也是智库践行“二轨外交”角色、积极贡献于... [目的/意义]智库的国际传播功能中,其固有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定劲”,智库与智库之间的互动交流则是化解战略误判、凝聚国际共识的“化劲”。智库交流不仅有助于国家安全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也是智库践行“二轨外交”角色、积极贡献于非官方外交渠道,以独特视角和策略性建议影响国家间关系及全球议题解决的关键功能之一。研究旨在提升智库在国家安全领域的作用及其国际传播能力,进而推动智库的国际化建设。[方法/过程]聚焦国家安全领域,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分析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2017年以来与美国智库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案例,揭示CCG对美交流中的互动模式,并据此构建CCG在对美交流中行之有效的“化劲”机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围绕中美智库在国际情境中社会资源、文化资本、情感能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状,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语境中总结CCG对美交流中的“化劲”机制模型。该模型强调融合“交流形式”“社会符号”“国际热点”“命运共同体”构建仪式要素,形成“群体团结”“符号共享”“情感传播”和“道德共识”的仪式结果,从而增强中美智库间的互信合作,提升智库在国家安全议题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交流 二轨外交 国家安全 互动仪式链 国际传播 智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文中与中美音乐交流(1972-1989)(下)
2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6,168,共21页
纵观1979—1989年这10年间中美艺术交流,无论从其交流活动的规模、涉及的范围方面看,还是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讲,都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此间最为活跃、贡献最大者,则非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动家于一身的周文... 纵观1979—1989年这10年间中美艺术交流,无论从其交流活动的规模、涉及的范围方面看,还是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讲,都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此间最为活跃、贡献最大者,则非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动家于一身的周文中莫属。文章以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周文中创建并领导四十年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档案资料(信件、项目报告、会议简报、照片、印刷品以及视听影像资料)、所出版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1980—1995)和1979—1989年间中美报刊相关报道为基础,探讨周文中作为文化交流活动家在改革开放前后为促进中美艺术(特别是音乐)交流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其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中 中艺术交流中心 艺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与公信力构建:2025年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参与者的多维思考
3
作者 林苗苗 代雪晶 刘婧雨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暨博览会(简称“AAM年会”)于2025年5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主题为“博物馆与信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中国博物馆和文博企业赴美参会,并与美国博物馆联盟共同策划主办“中美博物馆交流对话活动”。通过深度参与此次... 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暨博览会(简称“AAM年会”)于2025年5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主题为“博物馆与信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中国博物馆和文博企业赴美参会,并与美国博物馆联盟共同策划主办“中美博物馆交流对话活动”。通过深度参与此次年会的主旨发言、圆桌讨论,中国学者、博物馆从业者得以深入了解AAM年会的组织、策划与执行,交流、分享双方的经验与成果。基于此次国际参会体验,结合多年的中国博物馆工作思考,观察判断当下博物馆发展宏观趋势,提出针对性的分析,供博物馆领域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M年会 博物馆与信任 交流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外交与文化争胜:1940年代中国教授赴美访学述论
4
作者 苏晓涵 陈勇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8,共14页
1940年代,中国教授群体受到中美各方资助而获得较多赴美访学的机会。这一访学计划从构想到实施,整个过程展现出各类社会因素复杂博弈的场景。其中有中美两国之间在学术交流项目愿景设定、实施政策、核心思想和具体行动上的分歧和互动,... 1940年代,中国教授群体受到中美各方资助而获得较多赴美访学的机会。这一访学计划从构想到实施,整个过程展现出各类社会因素复杂博弈的场景。其中有中美两国之间在学术交流项目愿景设定、实施政策、核心思想和具体行动上的分歧和互动,也有现代慈善基金会及大型学术组织、学人个体在文化输出及反输出等方面的自觉意识等等。这种访学可被视为当时中美两国以学术为手段而展开的外交博弈与文化争胜。当时背景下,跨国学术交流成为了一个学人个体、各类组织机构乃至政府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交流 洛克菲勒基金会 国民政府 教授休假进修制 访学人 文化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教育交流:以复旦早期校史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美德 钱益民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第5期24-32,共9页
本文以李登辉和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为基础,比较复旦与北大精神气质的差异及表现,进而比较美国和欧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结论指出,中国和美国在认识论方面可以协调一致,架起文明对话中的沟通之桥。
关键词 李登辉 复旦 精神气质 教育交流 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同礼、费正清与抗战时期中美学术文化交流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成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4,共8页
抗战期间,袁同礼和费正清发起、参与、主办中美学术文化交流机构——美国驻华大使馆学术资料服务处和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通过这两个机构推动中美书刊文献交流:美国图书馆界集体向艰苦抗战的中国采购中文书刊,美国公私机构免费... 抗战期间,袁同礼和费正清发起、参与、主办中美学术文化交流机构——美国驻华大使馆学术资料服务处和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通过这两个机构推动中美书刊文献交流:美国图书馆界集体向艰苦抗战的中国采购中文书刊,美国公私机构免费向中国提供图书文献,甚至在抗战后期提供大学教学实验设备和教科书等援助,中方向美国提供大量战时文献资料。他们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促成了中美学术资料和文化的双向、平等、互利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袁同礼 费正清 文化交流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鲲化与中美跨文化交流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天祥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4,共6页
近代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长期处于极不对称的单向交流状态。1879年戈鲲化应聘出任哈佛汉语言文学教职之举,才最终打破了这种极不对称的单向交流局面,正式开启了中美跨文化双向交流的进程。戈鲲化以他诗人特有的气质,以诗歌、梅... 近代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长期处于极不对称的单向交流状态。1879年戈鲲化应聘出任哈佛汉语言文学教职之举,才最终打破了这种极不对称的单向交流局面,正式开启了中美跨文化双向交流的进程。戈鲲化以他诗人特有的气质,以诗歌、梅花笺等为载体,在美国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文化,不仅赢得了美国朋友的尊敬,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而且也使美国精英人士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到在中国人身上,在中国文化里边,也有很多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鲲化 跨文化交流 先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42~1945年中美电影交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以金陵大学《影音》杂志为实证研究
8
作者 曹小晶 赵立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2,共7页
1942 ~1945年中美电影交流的频繁与互动是中美政治关系友好密切的直接产物.研究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电影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极具价值.其特殊性在于:战争因素直接导致了政治关系变迁及电影交流状态变迁,具体表现为:中美电影交流从... 1942 ~1945年中美电影交流的频繁与互动是中美政治关系友好密切的直接产物.研究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电影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极具价值.其特殊性在于:战争因素直接导致了政治关系变迁及电影交流状态变迁,具体表现为:中美电影交流从相对自发、单向的美方倾销状态向双方政府介入、有计划、有目的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状态转变;大量的纪实片而不是商业剧情片成为双方电影界主导性的拍摄与交流内容.其普遍性在于:该时段开启了纪实电影创作的新一轮繁盛,为战后发展非商业化纪录电影、教育电影奠定了良好基础;战时中美电影交流发展的个案历程还揭示了电影媒介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内凝聚人心方面的巨大价值与功用,同时也彰显了它是继政治、经济、军事途径之外的最重要的外交手段和途径之一.也正因此,二战后欧美知识分子关于电影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论断和反思才显得恰逢其时,振聋发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交流 特殊性 普遍性 《影音》杂志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以沃尔特·威廉和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朗 费迎晓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77-85,127,共9页
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是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美国新闻学创始人沃尔特·威廉五次来华讲学、其扶植重建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及其门生移植"密苏里模式",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是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美国新闻学创始人沃尔特·威廉五次来华讲学、其扶植重建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及其门生移植"密苏里模式",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今天,回顾和追述这段尘封的历史,不仅可为当前我国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对进一步促进21世纪中美高等教育的交流也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交流 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 沃尔特·威廉 密苏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美文化交流中价值观的差异及影响
10
作者 周朝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69-172,共4页
中、美各有自己的文化系统以及代表其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中、美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与此同时 ,中、美两种价值观念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双方的差别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且中、美两个社会中... 中、美各有自己的文化系统以及代表其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中、美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与此同时 ,中、美两种价值观念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双方的差别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且中、美两个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并存 ,难以找到一个稳定的界面进行比较。从中、美两个民族价值观念体系中较为稳定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文化交流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交流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土壤调查——以金陵大学与地质调查所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元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7,共13页
1930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在太平洋国际学会资助下启动了中国土地利用调查项目,拉开了中国大范围土壤调查的序幕。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卜凯、前农林科科长芮思娄的悉心筹划和努力下,加州大学土壤学教授萧查理被聘请来华,成为了首... 1930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在太平洋国际学会资助下启动了中国土地利用调查项目,拉开了中国大范围土壤调查的序幕。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卜凯、前农林科科长芮思娄的悉心筹划和努力下,加州大学土壤学教授萧查理被聘请来华,成为了首位主持此项工作的西方学者。由于后续资金问题,金陵大学草拟了第一份全国性土壤调查计划,提请中基会补助。地质调查所则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顺利承接土壤调查工作,在中基会的资助下创设土壤研究室,并与金陵大学密切合作,相继聘请潘德顿和梭颇来华。最终,地质调查所凭借成熟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西方学者的作用,在短短数年内实现了土壤学科的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大学 地质调查所 土壤学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年间中美文化交流探讨——以20世纪前三十年美国电影在华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颖 《电影评介》 2010年第9期20-21,共2页
文化具有双重性,即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共同性和体现民族价值的民族性。在中美关系中,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又是当今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前三十年美国电影即好莱坞电影在华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 文化具有双重性,即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共同性和体现民族价值的民族性。在中美关系中,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又是当今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前三十年美国电影即好莱坞电影在华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民国年间 国电影 好莱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冷战时期美国非政府组织在中美体育交流中的活动、作用与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7,共8页
冷战时期美国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中美体育交流,是中美体育交流的主体,这与中美关系转好、美国独特的体育体制、美国自身文化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自身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参与中美体育交流的非政府组织由教育类非政府组织和体育类非政府... 冷战时期美国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中美体育交流,是中美体育交流的主体,这与中美关系转好、美国独特的体育体制、美国自身文化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自身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参与中美体育交流的非政府组织由教育类非政府组织和体育类非政府组织构成。在冷战前期的中美体育交流中,教育类非政府组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体育类非政府组织则起到了积极配合的作用。在冷战中后期中美体育交流中,体育类非政府组织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教育类非政府组织则逐渐撤离,直到最终彻底离开中美体育交流的大舞台。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中美体育交流作用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是在积极作用的背后还隐藏了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华开展文化外交和获取中国第一手资料的目的。同时,在中美体育交流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既相互依赖,又保持着独立性,甚至还有刻意弱化政府的目的。非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互补性与竞争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国非政府组织 体育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体育交流的成果、特点与趋势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云 杨占东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7,52,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建立以来中美体育交流情况进行回顾和梳理,其特点为:覆盖领域日益拓宽,交流主题增多,成果数量持续增加;高层磋商交流更加频繁,交流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体育赛事交流常态化,竞技体育人才交流...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建立以来中美体育交流情况进行回顾和梳理,其特点为:覆盖领域日益拓宽,交流主题增多,成果数量持续增加;高层磋商交流更加频繁,交流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体育赛事交流常态化,竞技体育人才交流多元化;群众体育交流武术特色鲜明,中国对外主动性增强;学术和科研交流层次提升,互动性增强;体育产业交流空前繁荣。未来中美体育交流主题将继续转向"需求驱动型",更加多元化;机制化水平将继续提升;交流内涵将更加丰富;参与行为主体将日益多元化。建议:应加强研究,继续推动其向"需求驱动型"转变,更多地调动民间组织力量并淡化政府角色,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交流 关系 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美教育理论研究与差异--评《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强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9-129,共1页
中美交流日益频繁,教育交流是两国最为重要的交流之一,推动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交融梦,是中美关系中最有活动的一部分,对中美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重新解构交流历史,总结教育交流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教育的发... 中美交流日益频繁,教育交流是两国最为重要的交流之一,推动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交融梦,是中美关系中最有活动的一部分,对中美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重新解构交流历史,总结教育交流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交流 教育理论 留学生 近代 关系 启示作用 政治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校与美国名校的距离:中美高中学生交流项目访谈实录及评析
16
作者 黄雪锋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6,共6页
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潮的再次出现催生了一大批旨在培养本科出国留学的中国的国际课程学校。这些学校大都以引进国际知名的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或者西方国家地方性的课程满足中国学生的教育需求,而这些学校中的学生大都把留学目的地... 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潮的再次出现催生了一大批旨在培养本科出国留学的中国的国际课程学校。这些学校大都以引进国际知名的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或者西方国家地方性的课程满足中国学生的教育需求,而这些学校中的学生大都把留学目的地国家定为美国等国家。本文通过访谈中美高中互访交流活动中的中美学生,试图从学生的视角观察中国国内的国际课程学校和美国著名高中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冷静地审视已发展了十几年的中国国际课程学校与美国名校的实际距离。学生对访谈问题的回答从课堂教学的方式、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校园生活体验等方面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国内的国际课程学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校 国公立高中 交流 高中国际课程 课堂教学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文中与中美音乐交流(1972—1989)(上)
17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164,共21页
纵观1979—1989这10年间中美艺术交流,无论从其交流活动的规模、涉及的范围方面看,还是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讲,都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此间最为活跃、贡献最大者,则非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动家于一身的周文中... 纵观1979—1989这10年间中美艺术交流,无论从其交流活动的规模、涉及的范围方面看,还是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讲,都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此间最为活跃、贡献最大者,则非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动家于一身的周文中莫属。文章以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周文中创建并领导四十年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档案资料(信件、项目报告、会议简报、照片、印刷品以及视听影像资料)、所出版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1980—1995)和1979—1989年间中美报刊相关报道为基础,探讨周文中作为文化交流活动家在改革开放前后为促进中美艺术(特别是音乐)交流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其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中 中艺术交流中心 艺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演进逻辑及中国应对——基于安全化理论分析视角
18
作者 邢瑞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5,共12页
安全化理论由哥本哈根学派率先提出,其主要论点是安全属于一种社会主体间建构概念,安全问题的产生并非客观既定,任何问题经过特定的步骤都能被主观建构成安全问题。回顾二战结束以来的历史发现,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安全... 安全化理论由哥本哈根学派率先提出,其主要论点是安全属于一种社会主体间建构概念,安全问题的产生并非客观既定,任何问题经过特定的步骤都能被主观建构成安全问题。回顾二战结束以来的历史发现,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安全化逻辑,先后经历了将教育问题安全化、去安全化和再安全化等三个阶段的转变。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演进逻辑是由其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等外部条件、国内教育现状及社会舆论环境变化等内在条件,以及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曾中断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等综合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美国推动国家教育战略再安全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值得警惕,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既要对美国的错误做法进行坚决回击,也要尝试探索两国教育合作交流的新路径,统筹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推进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期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国家教育战略 安全化 教育合作交流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歌唱艺术的表演美
19
作者 房亚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4-246,共3页
音乐是表演艺术,歌唱艺术更须创造表演美。表演美表现在创造歌声美、创造形体美、创造交流美等上。本文通过对歌唱艺术的表演美上论述,对歌者而言不仅要唱出美,表达美,还应传达美。
关键词 歌唱艺术 表演 形体 交流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在华农学家与中国农业科技近代化(1898—1948)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慧 王思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7,共7页
近代美国农学家来华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变革和美国社会的资本主义扩张等历史因素相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来华的美国农学家参与了农科学院学科建设、农业科学研究、农村社会调查、乡村建设服务、农业科技合作等活动。客观上协助创建... 近代美国农学家来华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变革和美国社会的资本主义扩张等历史因素相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来华的美国农学家参与了农科学院学科建设、农业科学研究、农村社会调查、乡村建设服务、农业科技合作等活动。客观上协助创建了中国近代农林科技体系,培养了近代农林科技人才,完善了中国近代农业理论研究,推动了农业科技和生产发展,形成了科、教、推农业发展体系,奠定了中美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籍农学家 农业科技教育 农业交流 农业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