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毒性及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瑞虎 李萌萌 +4 位作者 关二旗 刘远晓 金瑞 卞科 赵世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5-352,共8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俗称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谷物原料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DON的产生往往伴随其主要乙酰化衍生物3-乙酰基-DON和15-乙酰基-DON的产生,这些衍生物表现出与DO...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俗称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谷物原料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DON的产生往往伴随其主要乙酰化衍生物3-乙酰基-DON和15-乙酰基-DON的产生,这些衍生物表现出与DON相似甚至更强的毒性,因而增加了谷物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风险。本文简述了DON乙酰化衍生物的产生、检测技术及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DON乙酰化衍生物的毒性及转化研究进展,以期为粮食中DON乙酰化衍生物的降解和防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污染 毒性 转化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2
作者 莫凡 金银姬 +5 位作者 姚婷 王枢昊 赵新雪 王石 邹宇飞 肖志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方法。饲料样品用水提取,经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2.0μg/mL呕吐毒素的线...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方法。饲料样品用水提取,经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2.0μg/mL呕吐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 mg/kg;呕吐毒素在3个添加浓度(0.1、0.2、1.0 mg/kg)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7%~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2.2%~9.6%。与传统固相萃取柱、免疫亲和柱净化相比,免疫磁珠净化集提取、分离、净化、浓缩于一体,可实现完全自动化处理,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为操作导致的结果偏差,适用于大批量饲料样本中呕吐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净化 高效液相色谱 饲料 脱氧镰刀烯醇 呕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大连市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膳食暴露评估
3
作者 顾俊杰 宋月 +1 位作者 张玫 宋晓昀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44-50,共7页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的污染水平,并对食用人群DON的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2019-2023年在大连市内采集小麦、玉米及其制品样品287份,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DO...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的污染水平,并对食用人群DON的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2019-2023年在大连市内采集小麦、玉米及其制品样品287份,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DON含量,结合2018年大连市居民膳食消费调查数据,分别使用点估计和简单分布方法评估不同年龄组食用人群的DON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结果77.0%的小麦、玉米及其制品样品检出DON,超标率为3.5%,平均污染水平为263.62μg/kg。急性暴露评估显示,各年龄组人群各类小麦、玉米及其制品的DON暴露量均未超过急性参考剂量。慢性暴露评估结果显示,3~5岁、6~10岁、11~17岁和18~64岁年龄组分别有3.85%、7.30%、1.44%和0.12%的食用人群DON暴露量超过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小麦及其制品是各年龄组人群DON膳食暴露的主要来源。结论大连市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DON污染较为普遍,居民的DON膳食急性暴露风险未超出风险值,不存在急性暴露评估风险。但部分低年龄组人群存在慢性暴露风险,建议加强对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DON的污染监测,并关注高风险人群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污染状况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方法验证的探究
4
作者 王凯妮 《现代食品》 202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本方法验证依据标准GB5009.1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对标准中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进行探究,确认本实验的仪器设备、人员、环境和试剂等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并对实验中可... 本方法验证依据标准GB5009.1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对标准中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进行探究,确认本实验的仪器设备、人员、环境和试剂等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并对实验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实验验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得出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 脱氧镰刀烯醇 呕吐毒素 免疫亲和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风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的建立
5
作者 崔华 陈梦泽 +6 位作者 高树青 王松山 李森 吴宇 李丽 叶金 王松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风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风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基因序列查询比对,获取了我国主要产DON镰刀菌(包括禾谷镰刀菌、亚洲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的Tri产毒基因簇高度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荧光探针并筛选引物,建立了产DON镰刀菌的MIRA快速检测方法,同时结合纸基DNA快速提取技术,构建了一套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结果该检测系统对质粒模版的检出限为1.95×10^(1) copies/μL,对基因组DNA的检出限为15 fg/μL,对小麦灌浆期(穗)部样品的检测结果(共27个阳性)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结果高度相关(r=0.820,P=0.000)。将MIRA检测的阈值线设定在第43个扫描点(起峰时间为7 min)时,对89个小麦样品的高DON污染风险(DON>1000μg/kg)与低DON污染风险(DON<1000μg/kg)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7.15%。结论该检测系统快速、经济、实用,且试剂和仪器便携,能够有效实现现场快速检测。这将有助于实施田间小麦DON污染风险早期预警,指导干预,防止或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镰刀 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技术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同位素内标法测定小麦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3种修饰型真菌毒素
6
作者 卫学青 《上海轻工业》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建立LC-MS/MS-同位素内标法检测小麦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3种修饰型真菌毒素(3-Ac DON、15-Ac DON和D3G)的方法。小麦制品经90%乙腈水溶液提取,复配Qu ECh ERS净化,正己烷脱脂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T_(3)色谱柱分离,2 m... 建立LC-MS/MS-同位素内标法检测小麦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3种修饰型真菌毒素(3-Ac DON、15-Ac DON和D3G)的方法。小麦制品经90%乙腈水溶液提取,复配Qu ECh ERS净化,正己烷脱脂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T_(3)色谱柱分离,2 mmol/L乙酸铵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200μL/min,在负离子模式下以MRM模式进行分析,并加入同位素内标补偿基质效应干扰。结果表明,4种目标化合物在2~400μg/kg质量分数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1,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40μg/kg。利用国际环比样品,将本方法与国标和文献方法进行比对,结果令人满意。另外,采用本方法检测了12种小麦制品中4种目标物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工厂大批小麦制品中4种真菌毒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同位素内标法 脱氧镰刀烯醇 修饰型真毒素 小麦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7
作者 王晓明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45-48,共4页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评定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653.0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6.5μg·kg^(-1),测定过程中脱氧雪腐...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评定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653.0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6.5μg·kg^(-1),测定过程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校正和测量重复性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脱氧镰刀烯醇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产物的培养提取及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华 吴弼东 +3 位作者 郭磊 陈佳 林妮妮 谢剑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大型分生孢子定量接种大米培养物,制备毒素粗提液,采用硅胶柱一步洗脱分离、分段收集可同时获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acetyldeoxynivalenol,AcDON),采...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大型分生孢子定量接种大米培养物,制备毒素粗提液,采用硅胶柱一步洗脱分离、分段收集可同时获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acetyldeoxynivalenol,AcDON),采用一步结晶法即可分别制备获得毒素纯品,并经红外光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确证,液相色谱分析表明两种毒素纯度均大于98%。该培养提取及分离制备方法改变了常规多步骤繁琐过程,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大量制备纯化DON及乙酰化DON毒素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 脱氧镰刀烯醇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培养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婷婷 高晓芳 +3 位作者 弓浩然 王争艳 洪冰 苏淼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76,共6页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30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59μg/kg(k=...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30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59μg/kg(k=2),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是标准溶液配制,其次是样品称量和样品基质,而样品提取及定容、标准曲线拟合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脱氧镰刀烯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物理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瑞 李萌萌 +4 位作者 万小乐 刘远晓 关二旗 王瑞虎 卞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31-339,共9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及其制品中污染最广泛的真菌毒素之一,严重危害人畜的健康。物理法降解DON具有安全无毒、可操作性强和不易引入其他有害物质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降解方法。本综述简单介绍了常用的热...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及其制品中污染最广泛的真菌毒素之一,严重危害人畜的健康。物理法降解DON具有安全无毒、可操作性强和不易引入其他有害物质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降解方法。本综述简单介绍了常用的热处理和非热物理加工技术的降解原理,重点论述了各种物理技术对DON的降解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谷物中DON的物理降解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物理降解 热处理 非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达元件优化提高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
11
作者 严茹雪 李越 +4 位作者 牛家峰 陆兆新 孟凡强 朱萍 吕凤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研究实现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IK 1285中的异源表达,但DepB较低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和饲料中的应用,可采用转录和翻译相结合的策略提高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首先,... 本研究实现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IK 1285中的异源表达,但DepB较低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和饲料中的应用,可采用转录和翻译相结合的策略提高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首先,选择9个单启动子替换原始启动子P43,其中单启动子P_(spoVG)介导的重组菌经发酵后酶活力最高,酶活力为29.59 U/mL。其次,选择4个具有较高DepB表达水平的启动子(P43、PsacB、P_(spoVG)和P_(aprE))构建16个双启动子系统,其中,DepB在双启动子P_(aprE^(-))P_(spoVG)的介导下活力达到最高,为48.87 U/mL。此外,通过对启动子P_(aprE^(-))P_(spoVG)的核心区域(-35和-10区)进行优化,Mutant-5酶活力高达69.17 U/mL,是原始菌株(14.45 U/mL)的4.79倍。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启动子P_(spoVG)的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进一步提高了DepB的表达水平,RBS15酶活力为115.15 U/mL,是原始菌株的7.97倍。研究结果表明,转录和翻译相结合策略是提高重组蛋白发酵水平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枯草芽孢杆 表达元件 启动子 核糖体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疑似赤霉病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监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晶 魏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2,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的方法。以疑似赤霉病小麦籽粒为研究对象,考察在不同储藏条件下DON和ZEN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乙腈与水(体积比9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的方法。以疑似赤霉病小麦籽粒为研究对象,考察在不同储藏条件下DON和ZEN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乙腈与水(体积比90∶10)作为提取溶剂,样品振荡提取20 min,以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时,DON和ZEN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5.0μg/kg,回收率为90.6%~94.6%,变异系数为1.72%~3.45%。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分别在高温高湿和常温条件下储藏一段时间,其DON和ZEN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DON和ZEN可能主要来源于小麦生长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脱氧镰刀烯醇 玉米赤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荣明华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免疫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小麦粉经粉碎处理,用水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上样、净化和洗脱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结果:在100~5 000 ng·m... 目的:建立测定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免疫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小麦粉经粉碎处理,用水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上样、净化和洗脱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结果:在100~5 000 ng·mL^(-1),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8,检出限为48 ng·mL^(-1),回收率为90.1%~109.6%,相对标准偏差为1.49%~2.20%。结论: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特异性强,精密度高,可以作为大批量分析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脱氧镰刀烯醇 免疫亲和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孙晶 赵程程 +3 位作者 杜稳 韩杨莹 赵一凡 刘虎军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镰刀菌属(Fusariums spp.)产生的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玉米等粮食及其制品,导致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目前生物酶法去除DON的技术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DO...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镰刀菌属(Fusariums spp.)产生的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玉米等粮食及其制品,导致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目前生物酶法去除DON的技术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DON生物转化的生物酶类型、降解机制、产物结构特征、解毒酶挖掘策略,以及解毒酶分子改造等研究现状,并对人工智能应用于真菌毒素解毒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和饲料中DON的生物脱毒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生物酶 生物降解 分子改造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中原型及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楷 刘星 +4 位作者 郭文博 张志岐 孟佳佳 杜颖 聂冬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2545-2554,共10页
目的研究原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及其修饰型的产生规律。方法以小麦籽粒为培养材料,辐照灭菌后接种禾谷镰刀菌,并分别在不同温度(10、20、30℃)和水活度(0.95、0.98 a_w)下培养不同时间(7、14、21、28、35d)后,运... 目的研究原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及其修饰型的产生规律。方法以小麦籽粒为培养材料,辐照灭菌后接种禾谷镰刀菌,并分别在不同温度(10、20、30℃)和水活度(0.95、0.98 a_w)下培养不同时间(7、14、21、28、35d)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DON,3-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15-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3G)的产量。结果在所有培养条件下,原型DON的产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于0.98 a_w, 20℃下的第35 d达到最高值100490.0μg/kg;不同培养条件下,修饰型DON的生成情况各不相同,3-ADON、15-ADON和D3G分别于0.98a_w,20℃下的第14、28和35 d达到各自产量最高值(3-ADON:7583.5μg/kg; 15-ADON:592.0μg/kg; D3G:6806.4μg/kg)。此外, 10℃下,D3G/DON比值随时间延长先增高后降低,而20、30℃下D3G/DON比值随时间延长呈指数下降(r^2>0.90)。结论小麦籽粒中原型和修饰型DON的最适产生条件均为0.98 a_w, 20℃。本研究可为DON及其修饰型的生物合成、日常监管、污染防控等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 小麦籽粒 脱氧镰刀烯醇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脱氧镰刀烯醇-3-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乳制品、谷物粉及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伦玮 岳虹 +2 位作者 陈静 刘春霞 刘丽君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建立乳制品、谷物粉和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建立乳制品、谷物粉和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超纯水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乳制品、谷物粉和饲料中DON、3-ADON和15-ADON的定量限均为100?μg/kg;DON的添加量在100~500?μg/kg范围内时,其在乳制品、谷物粉和饲料中的回收率均大于90%;3-ADON和15-ADON的添加量在100~500?μg/kg范围内时,其在乳制品、谷物粉和饲料中的回收率均在80%以上,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以同时检测饲料、乳制品和谷物粉中DON、3-ADON和15-ADON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柱 脱氧镰刀烯醇 3-乙酰基-脱氧镰刀烯醇 15-乙酰基-脱氧镰刀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合成及降解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莉 张昊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7期170-174,共5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主要污染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的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详细探讨了DON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合成过程,分析了DON合成的影...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主要污染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的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详细探讨了DON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合成过程,分析了DON合成的影响因素和降解方法,并针对不同产品的DON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粮食中的DON污染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毒素 生物合成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免疫亲和柱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曼佳 杨婷婷 +4 位作者 陆廷瑾 石文婷 陆丽婷 张海涛 张一平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8年第2期73-79,共7页
本实验采用抗DON杂交瘤细胞株SW-3 F4、SW-3 G12,分别制备出两种不同特性的单抗,然后与蛋白A-琼脂糖凝胶定向偶联,制备出了能同时分离净化DON、3-Ac-DON和15-Ac-DON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三合一免疫亲和柱(IAC),... 本实验采用抗DON杂交瘤细胞株SW-3 F4、SW-3 G12,分别制备出两种不同特性的单抗,然后与蛋白A-琼脂糖凝胶定向偶联,制备出了能同时分离净化DON、3-Ac-DON和15-Ac-DON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三合一免疫亲和柱(IAC),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抗体1和抗体2均为IgG1亚型,亲和常数分别为3.0×10~8 L/mol和2.0×10~9 L/mol,与DON、3-Ac-DON和15-Ac-DON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0.1%、453%和100%、101%、6%。制备的IAC柱,单标过柱的平均柱容量DON、3-Ac-DON和15-Ac-DON依次为3 243 ng/0.25 mL、1 285 ng/0.25 mL和1 527 ng/0.25 mL,非特异性吸附率小于2.3%,3种毒素在小麦基质中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9%。本实验制备的IAC柱容量大、回收率高,适于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纯化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镰刀烯醇 衍生物 免疫亲和柱 定向偶联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19
作者 孙大赢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2期83-86,共4页
目的:构建免疫亲和柱净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以测定薏苡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方法。方法:薏苡仁经粉碎处理,用水提取,经免疫亲和柱上样、净化和洗脱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结果:在40~400 ng... 目的:构建免疫亲和柱净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以测定薏苡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方法。方法:薏苡仁经粉碎处理,用水提取,经免疫亲和柱上样、净化和洗脱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结果:在40~400 ng·mL^(-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检出限为9.6μg·kg^(-1),定量限为28.8μg·kg^(-1),回收率为90.7%~106.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结论: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专属性强,精密度高,可以作为测定薏苡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薏苡仁 脱氧镰刀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方法比较与分析
20
作者 李慕蓉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比较胶体金快速检测法、ELISA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各自技术特点和优劣。方法:通过对玉米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试验要求条件对比来诠释胶体金快速检测法、ELISA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各自技术... 目的:比较胶体金快速检测法、ELISA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各自技术特点和优劣。方法:通过对玉米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试验要求条件对比来诠释胶体金快速检测法、ELISA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各自技术特点。结果:胶体金快速检测法、ELISA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比同一样品检测结果存有差异,样品复测稳定性存有差异。结论: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可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做前期筛查,ELISA法可以作为大量试验样品前期筛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方法比对的基准方法或仲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快速检测法 ELISA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脱氧镰刀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