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论域与深耕进路
1
作者 周仕德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共11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响应,适时回顾近年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术成果有其重要意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建构要因上,指向知识体系的更新,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在建构意义上,能够为塑造人...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响应,适时回顾近年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术成果有其重要意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建构要因上,指向知识体系的更新,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在建构意义上,能够为塑造人类知识体系的理想图景奠定本体论与知识论基础;在概念内涵上,存在着“自主—中国自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三个递进的概念层级;在建构方式上,从外部介入和内生建构两条路线展开。同时,部分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今后应在认识论层面继续深化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研究,在方法论层面自觉“以中国为方法”,在知识体系层面推进原创性和国家性的知识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两个结合”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现代性问题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关于沃勒斯坦“否思”的“否思”
2
作者 崔延强 陈孝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绕不开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作为一位颇具创见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否思”。他指出,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制度化同现代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现代世界体系在形塑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科学...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绕不开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作为一位颇具创见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否思”。他指出,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制度化同现代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现代世界体系在形塑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科学天生带有民族国家分析单位的束缚、经典式分科的藩篱、偏狭的欧洲中心主义以及虚假的“价值中立”等典型的现代性问题。为此,必须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采用一体化学科方法,重建历史社会科学,从而超越现代性。沃勒斯坦的主张虽不具有现实性,却迈出了具有启发性的一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对沃勒斯坦的“否思”进行再“否思”,以摆脱“学徒”模式为首要前提、以重大问题为学科导向、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基本理念、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目标,为破解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现代性问题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沃勒斯坦 “否思”的“否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互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意识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1,212,共8页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孜以求力图解决的目标,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又一轮激烈的研讨。文章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立足中国实际、中国经验,更需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审视西方经验、西方实践以及西方理论。通过史实的梳证可知,包括“浪漫主义”“意象派”“新批评”“生态伦理批评”等诸多英美文论的形成明显汲取了来自中国文化哲学的元素。以此延展,文章提出了中外文论互鉴史研究、文论他国化变异研究、比较诗学变异研究等以中国为视角、以中国理论为建构方法的新领域,提出属于自身的标志性概念、创新性问题。做到知识自主,更要做到阐释自主,才能解决话语问题,解决人文社会科学“说不出”“不想说”“不敢说”的“卡嗓子”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文论互鉴 英美文论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之“知识”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乾 刘同舫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9,共10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具有人类知识的一般规定性,从哲学角度阐释知识存在何以可能、知识体系何以形成以及知识价值何以实现,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环节。世界的规律性运行是知识存在的客观前提,人能够认识规律是知识...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具有人类知识的一般规定性,从哲学角度阐释知识存在何以可能、知识体系何以形成以及知识价值何以实现,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环节。世界的规律性运行是知识存在的客观前提,人能够认识规律是知识存在的主观前提,二者共同回答了知识存在何以可能的问题,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客观基础。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体现为个体理性与社会建构的历史性统一,包括知识体系的生成与存续两个环节,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充分发挥个体理性的作用并反思社会建构的影响。知识体系的价值在于以实践为中介的文明传承与文明创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既有利于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理论与实践困境,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个体理性 社会建构 文明传承 文明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梓太 包婧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I0005,共10页
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环境法学人的新使命,其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自主性,而文化自觉是自主性获得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探... 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环境法学人的新使命,其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自主性,而文化自觉是自主性获得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探寻中国环境法学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助于夯实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探索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环境法价值取向,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环境法学的价值引领与注释作用。为此,环境法学研究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为根本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现实途径,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扩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生态文明的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 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着力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丰 何宇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325,共15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对建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探索,是“摸石过河”的新任务,包括建构自然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两大部分。需要深刻认识西方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和中国实...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对建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探索,是“摸石过河”的新任务,包括建构自然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两大部分。需要深刻认识西方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和中国实践对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要求,以及国家独特优势为体系建构提供的可能性,以便从理论逻辑层面解答该体系“为何建构”的问题。明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内涵、显著特征,从本体论层面解答该体系“是什么样态”的问题。分析现阶段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所面临的时代化、学理化、学术化、系统化和世界化问题,从具体表征层面解答该体系的构建“面临何种问题”。从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优化学科布局生成标识性概念范畴、创新跨部门合作推动知识成果转化、确立新的范式方法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和加快体系构建的方案,从方法论层面解答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之会计原理新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熊筱燕 张影 周晓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F0003,共9页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识的底盘,探索并搭建与现在及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会计原理,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为此,文章重新审视了与会计原理相关的基本问题,并从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出发进行扬弃和深化探索,就会计定义与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流等亟待变革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与感悟,以期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会计原理 会计定义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民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6,共17页
当前,对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在逐渐走向深入。通过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其中包括,复兴中华法系应以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支撑;支撑中华法系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具... 当前,对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在逐渐走向深入。通过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其中包括,复兴中华法系应以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支撑;支撑中华法系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具有当代价值。同时,要协调好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互动关系,协调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复兴中华法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关系,协调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传播的关系等,最终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尽其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兴中华法系 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述评
9
作者 宋菲菲 吕万刚 +1 位作者 万晓红 李爱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旨在推进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从理论阐释迈向实践探索,助力中国特色体育学真正屹立于世界体育学术之林。研究认为,构建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知识创新,构建具有自主性的知识体系、凝练具有原创性的本土概念、厚植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底蕴;立足理论创新,提高体育学的理论自觉、推进原创理论与范式的创新突破、突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性;立足方法创新,以学科融合革新体育科学研究范式、以问题牵引多元研究方法耦合运用、以科技赋能体育科学研究应用转向;立足路径创新,坚持人民本位的知识生产理念、促进自主理论的实践检验与创新运用、助推实践经验到理论成果的融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体系建构 中国特色 基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人类学思维范式
10
作者 孙彩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共12页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强调理论源于人类生活与实践,是将人类生活本身作为理论的最终依据,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基本的理性立场;人类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关注人类具体的生活与文化实践形态,重视深入现实生活和文化内部发展机制的扎根研究,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文化立场和方法路径。这种思维范式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成熟程度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研究中的人类学思维呈现出寻求本土文化特殊性的朴素形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发展形态和构建生活德育论的彰显形态。在人类学思维范式下,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三个方向的努力,首先要运用反思性平衡策略处理好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其次是深化传统德育概念的本源性诠释,彰显中国伦理文化的人类学立场,最后要深入中国德育实践现场,提高当代德育中国问题的整体性把握,积极探索解决德育问题的中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理性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推进路径
11
作者 沈江平 武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9,共10页
知识体系是对实践发展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经验总结和系统表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表征,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彰显知识体系的一般性和中国发展的特殊性。这一体系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以系列标识性概念为内涵要义,具有... 知识体系是对实践发展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经验总结和系统表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表征,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彰显知识体系的一般性和中国发展的特殊性。这一体系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以系列标识性概念为内涵要义,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和原创性。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内在呈现出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整体构建、赋予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经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智慧的价值属性而彰显了其时代意义。以历史主动精神、高质量发展、交锋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体力量、实践基础和理论内涵,进而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更好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科学内涵 时代价值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12
作者 杨明全 赵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
基础教育学被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策导向、理论自觉与实践诉求三重驱动逻辑的推动下,建构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与... 基础教育学被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策导向、理论自觉与实践诉求三重驱动逻辑的推动下,建构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既要实现培根铸魂与推陈出新的辩证统一,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在国际对话中平衡自主性与开放性。“三大体系”建设为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行动指南,要通过强化学科体系根基、深化学术体系创新和建构话语体系矩阵,系统推进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学科建设 “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法学方法论
13
作者 夏锦文 胡锦华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8,255,共12页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所构建的法学知识及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为根本方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是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形成的重要本土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此外,西方法学方法作为人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参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借鉴吸收西方法学方法。同时,应当坚持法学方法论的系统性和多样化,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指导下,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开放包容”的多元并存、相互借鉴的研究方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法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 中华传统律学方法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演进及建构
14
作者 李敏 殷世东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5,共12页
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自20世纪20年代起经历了引介与初探、沉寂与蛰伏、重建与独立以及深化与创新四个阶段。其建构遵循“三维六化”逻辑,通过政治驱动、实践转化和自主创生,推进政策引导与课程研究相协调、国际借鉴与本土创造相融合... 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自20世纪20年代起经历了引介与初探、沉寂与蛰伏、重建与独立以及深化与创新四个阶段。其建构遵循“三维六化”逻辑,通过政治驱动、实践转化和自主创生,推进政策引导与课程研究相协调、国际借鉴与本土创造相融合、文化传承与变革创生相统一。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坚持中国立场,回归课程育人原点,促进中国课程元理论兴发;立足中国实践,依托优秀文化赋能,滋养中国课程论学术创新;凝练中国表达,创生课程共同体意识,形成课程论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论 自主知识体系 文化传承 本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
15
作者 徐拥军 张丹 卢思佳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是“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学术回应,更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奥运遗产本体的重要意义、中国奥运遗产研究的坚实基础、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的必要举措3个方面论述为何建构中国自主... 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是“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学术回应,更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奥运遗产本体的重要意义、中国奥运遗产研究的坚实基础、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的必要举措3个方面论述为何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从奥运遗产规划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评估体系4个维度构建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提出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的四重路径:建立“奥运遗产学”这一独立学科,实现自立门户;理论与实践互为基础、互为需要、互为转化,确保理实共生;构建以“奥运遗产学”研究为基点的跨学科共同体,推动学科交叉;立足本土、追根溯源,积极开展国际对话,坚持内外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奥运遗产学 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边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16
作者 方盛举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6,16,56,57,共10页
在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领域中,边疆政治实践是集国家性与地方性、国际性与国内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安全性与发展性、复杂性与挑战性等于一身的政治实践领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边... 在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领域中,边疆政治实践是集国家性与地方性、国际性与国内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安全性与发展性、复杂性与挑战性等于一身的政治实践领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等重要论断的提出,意味着建构中国边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边疆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拱卫着国家核心区的安全,而且是国家核心区的生态屏障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盾,对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发挥滋养作用,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承担无可替代的重大责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肩负特殊职责,因而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边疆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土特色与建构方向
17
作者 应松年 郭晓丽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6,共11页
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主体性重构与本土化创新,旨在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解释框架,构建植根于中国政治体制、治理实践与现代化需求的知识体系。在党政合署合设层面,应对党在依法执政、领导依法行政过程中的角色予以明确,将党政机构融合、党... 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主体性重构与本土化创新,旨在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解释框架,构建植根于中国政治体制、治理实践与现代化需求的知识体系。在党政合署合设层面,应对党在依法执政、领导依法行政过程中的角色予以明确,将党政机构融合、党政联合发文等制度安排纳入法治运行的轨道。在府际合作层面,需继续提炼、阐释内部行政法的基础议题,直面回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并探究如何丰富区域治理中的制度供给。在公私合作层面,既要为公共行政中公私合作建构制度框架,也要关注《民法典》中公权介入私权的制度安排,为行政权介入私法领域铺设法治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治理效能 范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护理人文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以照护人类学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瑜 季若冰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照护人类学是一门连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人类学研究照护实践的新范式。近年来,生命全周期照护负担增加、疾病谱转变、跨文化照护需求增长、医患关系紧张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护理走出医疗场域,走进社区和家庭的社会... 照护人类学是一门连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人类学研究照护实践的新范式。近年来,生命全周期照护负担增加、疾病谱转变、跨文化照护需求增长、医患关系紧张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护理走出医疗场域,走进社区和家庭的社会照护。基于此,照护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以社会照护为核心,从社会生物、跨文化、批判等视角出发,涵盖家庭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等多个场域与多个主体,挖掘照护实践与照护职业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旨在分析照护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学科体系与挑战,以期为建构中国护理人文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人类学 护理人文社会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拥有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推动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构特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1)立足中国现实,加强...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拥有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推动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构特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1)立足中国现实,加强知识原创;(2)保持主体性,实现“第二个结合”;(3)创造新的知识,打造标识性知识;(4)加强系统建设,完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自主知识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内在理路、蓝图谋划与实践路向——“以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服务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综述
20
作者 周萍 徐志耀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8,共6页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是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是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审计改革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在理念层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本土,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在实施路径上,要深刻把握中国审计发展变革、审计实践和行业需求,重点突破关键领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实现拔尖创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学一级学科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审计人才培养 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