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圆柱零件圆度精密测量及不确定度评价
1
作者 赵家黎 赵妍 +3 位作者 王紫涵 李飞宇 李桥林 吴丹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4,共9页
圆度是评价微小圆柱零件制造精度和互换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圆度测量过程中零件定位不准导致测量数据存在倾斜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割-截取圆度测量方法,将零件横截面圆分割为8等分、10等分和12等分,采用轮廓仪对等分后的零件表面... 圆度是评价微小圆柱零件制造精度和互换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圆度测量过程中零件定位不准导致测量数据存在倾斜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割-截取圆度测量方法,将零件横截面圆分割为8等分、10等分和12等分,采用轮廓仪对等分后的零件表面进行线性扫描,利用扫描得到的一系列坐标数据表征出各段圆弧轮廓,截取各段圆弧中心部分重构零件横截面圆轮廓,拟合得到被测零件的半径和圆度,实现了微小圆柱零件的高精度圆度测量。以直径为3 mm的滚针为例进行圆度测量实验,不同分割-截取情况的测量结果表明,十等分截取75°圆弧拟合得到的滚针半径和圆度分别为1.5008929 mm和0.092μm,偏差均在±0.1μm内。通过GUM法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影响圆柱零件半径的综合标准不确定度为0.04996μm,表明了所提分割-截取圆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零件 分割-截取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热分析仪测量精度不确定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国新 徐小力 +1 位作者 石守娟 张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0-1335,共6页
热分析仪炉腔温度场的精密检测与控制方法是实现热分析精密定量检测分析的核心,具有高度非线性耦合强干扰多等运行模式多变的不确定性特征。采用证据理论的可靠性评估与信息融合技术,利用热传导数学模型和实际数据测量相结合原理,提出... 热分析仪炉腔温度场的精密检测与控制方法是实现热分析精密定量检测分析的核心,具有高度非线性耦合强干扰多等运行模式多变的不确定性特征。采用证据理论的可靠性评估与信息融合技术,利用热传导数学模型和实际数据测量相结合原理,提出一种炉腔内温度场热流分布特征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基于Pignistic的指标函数优化算法,建立Pignistic向量的证据相似度度量模型。通过获得静态修正因子对测量结果进行多次修正,解决系统整体温度场热流瞬态分布的检测和热损失参量化计算的估计。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评价热分析仪测量精度的不确定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仪 检测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度评价的Kinect深度图预处理 被引量:7
3
作者 余亚玲 张华 +1 位作者 刘桂华 史晋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1-545,550,共6页
针对应用在机器人三维(3D)场景感知测量中,Kinect深度图的联合双边滤波(JBF)存在降低原始场景深度信息精确度的制约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处理算法。首先,通过构建深度图的测量和采样模型,得到深度图的蒙特卡罗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其... 针对应用在机器人三维(3D)场景感知测量中,Kinect深度图的联合双边滤波(JBF)存在降低原始场景深度信息精确度的制约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处理算法。首先,通过构建深度图的测量和采样模型,得到深度图的蒙特卡罗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其次,依据该模型计算得到深度值估计区间,实现噪声点与非噪声点的判定及滤除;最后,利用估计区间均值完成噪声点的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噪声滤波的同时保证了非噪声的不变性;非噪声的不变性以及基于估计均值的噪声修复使原始深度梯度具有不变性;与联合彩色深度图的双边滤波相比,预处理结果图物体边缘轮廓清晰不变且其均方误差降低了15.25%-28.79%。因此,该预处理算法达到了提高三维场景深度信息精确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型 不确定度评价 噪声滤波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链的CVT谐波测量系统不确定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坤雄 陈一悰 +4 位作者 张小庆 高峰 陆冲 曾翔君 胡红利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针对在线测量设备现场运行的不确定度评估不准确的问题,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谐波测量系统为实例,提出测量链的建模和系统不确定度的数值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测量原理建立测量链模型;其次,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测量链不同环节进行数值... 针对在线测量设备现场运行的不确定度评估不准确的问题,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谐波测量系统为实例,提出测量链的建模和系统不确定度的数值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测量原理建立测量链模型;其次,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测量链不同环节进行数值建模;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测量链的合成不确定度。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评估了关键因素对CVT谐波测量系统的复合影响,定量得到了CVT谐波测量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系统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价 测量链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金霉素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娄迎霞 姚婷 +2 位作者 朱晓静 李俊 谷旭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9-92,共4页
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金霉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检测过程进行不确定来源分析,计算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饲料中金霉素含量为69.567 mg/kg时,在95%置信区间下,其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792 mg/kg(k=2)。影响检测... 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金霉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检测过程进行不确定来源分析,计算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饲料中金霉素含量为69.567 mg/kg时,在95%置信区间下,其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792 mg/kg(k=2)。影响检测结果的各不确定度分量中,标准品纯度和标准工作液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对结果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金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度评价对稻米中镉元素分析标准物质高精度定值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明慧 伍燕湘 +1 位作者 陈曦 王松雪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0-657,共8页
通过对稻米中镉含量测定的3种典型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D-ICP-MS))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类型、贡献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为稻米镉分析标准物质高精度... 通过对稻米中镉含量测定的3种典型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D-ICP-MS))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类型、贡献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为稻米镉分析标准物质高精度定值方法的选择和定值的过程控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GFAAS、ICP-MS和ID-ICP-MS测试稻米中镉结果分别为0.478±0.028,0.488±0.022,0.485±0.014 mg/kg(k=2),ID-ICP-MS的测量不确定度显著小于其他两种方法,结果精密度更高,同时是可直接通过天平称重和同位素丰度比的测量溯源至SI单位的基准方法,是稻米中镉分析标准物质定值的理想方法;GFAAS和ICP-MS不确定度较ID-ICP-MS大,但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也仅为5.7%和4.4%,满足于多种不同原理方法定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稻米 标准物质 定值方法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烟丝中香兰素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超 许永 +6 位作者 李娥贤 秦云华 吴家灿 刘秀明 王家俊 蒋薇 张承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73,共5页
通过溶剂萃取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质谱(LSEGC-MS/MS)法测定烟丝中香兰素的含量,研究对香兰素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误差。通过计算香兰素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得出该物质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1.37μg/g。
关键词 烟丝 香兰素 溶剂萃取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硒形态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
8
作者 谭曜 蒋立 +3 位作者 佟岩 金婉芳 钟莺莺 曹国洲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95-103,共9页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通过对食品中亚硒酸、硒酸、硒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及硒蛋氨酸5种硒形态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前处理过程和测定方法流程,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模型并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判。结果表明:亚硒酸、...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通过对食品中亚硒酸、硒酸、硒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及硒蛋氨酸5种硒形态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前处理过程和测定方法流程,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模型并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判。结果表明:亚硒酸、硒酸、硒胱氨酸、硒代乙硫氨酸及硒蛋氨酸的测量结果及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96±0.23)、(0.63±0.06)、(4.39±0.40)、(6.52±0.72)、(10.48±0.68)mg/kg,取包含因子k为2。该评估模型为食品中硒形态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硒形态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电极测定植物油过氧化值准确度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陶莎 王玮 +2 位作者 陈复生 张惠 薛文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研究设计了一种检测过氧化值的新方法,即采用壳聚糖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经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扫描,来取代碘量法中人工滴定确定碘离子浓度变化的步骤.采用该方法对40种市售植物油的过氧化值进行测定,并与国标法(GB/T 5538-2005)的测定结... 研究设计了一种检测过氧化值的新方法,即采用壳聚糖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经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扫描,来取代碘量法中人工滴定确定碘离子浓度变化的步骤.采用该方法对40种市售植物油的过氧化值进行测定,并与国标法(GB/T 5538-2005)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综合偏离度与En数2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定性判定方面结果一致,而在定量判断方面有37个结果满意,整体满意率为92.5%,其中0.016 ~0.075 mmol/kg区间内的结果更为准确,满意率为91.6%.研究表明,与国标法相比,新方法在操作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一定过氧化值范围内,结果准确性能够得到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数 偏离 不确定度评价 微小电极 过氧化值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V标定装置的不确定度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进 殳为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1-556,559,共7页
本文介绍了 L D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标定装置的不确定度研究。文章全面分析了该装置的各项不确定度源 ,并运用一种新方法动态确定了标定装置中主要不确定度源——校准盘的半径偏差。由此得出该装置在 95 %置信度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本文介绍了 L D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标定装置的不确定度研究。文章全面分析了该装置的各项不确定度源 ,并运用一种新方法动态确定了标定装置中主要不确定度源——校准盘的半径偏差。由此得出该装置在 95 %置信度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U95 =5 .5× 10 -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V 标定装置 不确定度评价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芯块中铀含量及^(235)U丰度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胜凯 谭靖 +6 位作者 张继龙 赵瑞瑞 李黎 刘瑞萍 崔靖 崔建勇 郭冬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1-586,I0003,共7页
在压水堆组件核材料二氧化铀芯块无损分析中,铀含量和^(235)U丰度是两个重要的分析参数,它能够反映核材料的状态,而无损分析首先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因此准确分析铀含量和^(235)U丰度非常重要。为了准确测定二氧化铀芯块中铀含量和^(23... 在压水堆组件核材料二氧化铀芯块无损分析中,铀含量和^(235)U丰度是两个重要的分析参数,它能够反映核材料的状态,而无损分析首先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因此准确分析铀含量和^(235)U丰度非常重要。为了准确测定二氧化铀芯块中铀含量和^(235)U丰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组织多家实验室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铀含量,采用热电离质谱法(TIMS)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C-ICP-MS)测定^(235)U丰度。将获得的数据采用正态检验方法进行评价,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在线计算,铀含量和^(235)U丰度的小样本数据统计结果p>0.05,没有呈现出显著性,说明该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特征。评价了比对结果的不确定度,其中二氧化铀芯块中铀质量分数平均值为88.00%(n=6),相对不确定度为0.057%,^(235)U丰度平均值为3.2326%(n=6),相对不确定度为0.062%。通过比对分析得到了由二氧化铀芯块制造的标准压水堆组件中的铀含量及^(235)U丰度,为后续压水堆无损分析方法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铀 铀含量 ^(235)U丰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Fe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鑫业 李雪力 段倩 《中国果菜》 2020年第6期92-96,共5页
铁元素主要集中在叶绿体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形成,土壤中的铁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常用于测定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具有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干扰少、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正... 铁元素主要集中在叶绿体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形成,土壤中的铁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常用于测定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具有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干扰少、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正确评估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预防植物缺铁症状的出现,本文以ICP-AES法测定土壤中总铁为例,对ICP-AES法测定土壤中总铁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质量控制依据;同时不确定度的评估也是国际检测实验室之间互认和通用准则接轨的基础,在测试条件和设备情况未作变化时,结果可直接应用到实际方法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土壤 总Fe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油消耗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3
作者 孙家俊 廖帅 冯晓鹏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第6期32-33,共2页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重要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可信性提供定量的说明,更为科学地保证对测量结果的优劣评价。柴油机燃油消耗率是柴油机的一项重要性能指...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重要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可信性提供定量的说明,更为科学地保证对测量结果的优劣评价。柴油机燃油消耗率是柴油机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也是反映柴油机经济性优劣的重要指标。由于在测量该指标时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扭矩、转速、小时油耗量、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时间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价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 燃油消耗率 柴油机 不确定评定 不确定度评价 性能指标 影响因素 环境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速装置比对传递标准的评价方法研究
14
作者 周书恺 刘源 +2 位作者 胡鹤鸣 刘铁军 谢代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水流速装置是各式流速仪的检定校准装置,为考察各实验室装置量值复现的准确性,可实施装置间的计量比对。拟选用两台测速原理不同的流速仪作传递标准,针对仪器的测量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安装条件等在传递过程中会对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的... 水流速装置是各式流速仪的检定校准装置,为考察各实验室装置量值复现的准确性,可实施装置间的计量比对。拟选用两台测速原理不同的流速仪作传递标准,针对仪器的测量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安装条件等在传递过程中会对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开展实验,并完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在规定的考察时间和流速范围内,两台新流速仪做相同流速点测试实验。LS1206B转子式流速仪在测试中测量重复性保持在0.1%以下,稳定性在0.5%范围内,较之于Vector性能表现更好;LS1206B的水力螺距测量不确定度在高流速下更小,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标准装置引入的流速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仪器安装偏角引入的不确定度;若实际安装时偏角较大,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进而影响比对结果。另一台Vector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良好的信噪比环境下,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在1%以内,其不确定度来源有装置引入的流速不确定度和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速装置 计量比对 传递标准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标准物质制备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毅民 王晓红 +2 位作者 高玉淑 张学华 樊兴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0-1104,共15页
评介了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加工技术,粒度检测与表征方法,均匀性检验与评价,最小取样量的确定,稳定性检验及其结果表述,定值方式,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定值条件,不确定度评价与量值溯源保证等。对照... 评介了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加工技术,粒度检测与表征方法,均匀性检验与评价,最小取样量的确定,稳定性检验及其结果表述,定值方式,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定值条件,不确定度评价与量值溯源保证等。对照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指南和国际地质分析者协会(IAG)关于地质标准物质研制的协议,讨论了目前中国地质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标准物质 样品加工 检测与表征 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 不确定度评价 量值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然气组成分析的溯源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赓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248,258,共7页
通过与计量学通用的溯源性准则相对比,并参照国际标准ISO14111、ISO10723、ISO6142和ISO6143的有关规定,阐明了天然气分析测试溯源性的基本原理、溯源链结构、标准气混合物(RGM)的分级、RGM及标准方法的应用和不确定度评定与溯源性的关... 通过与计量学通用的溯源性准则相对比,并参照国际标准ISO14111、ISO10723、ISO6142和ISO6143的有关规定,阐明了天然气分析测试溯源性的基本原理、溯源链结构、标准气混合物(RGM)的分级、RGM及标准方法的应用和不确定度评定与溯源性的关系等问题。同时指出,为使天然气能量计量在我国能顺利推广,必须尽快发布与之配套的天然气分析(专用的)溯源准则、天然气在线分析系统操作性能评价和天然气分析(专用的)RGM制备方法等有关国家标准;并解决建立完善溯源链急需的高准确度RGM研制及其(量值)溯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析测试 标准气混合物 溯源链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班太尔对照品的定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秋冉 张璐 +2 位作者 董玲玲 范强 张秀英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9期15-22,共8页
采用质量平衡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两种不同原理的定值方法测定非班太尔对照品的含量,并评估研制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班太尔对照品的纯度,卡尔费休氏容量滴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水分、... 采用质量平衡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两种不同原理的定值方法测定非班太尔对照品的含量,并评估研制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班太尔对照品的纯度,卡尔费休氏容量滴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水分、灰分和残留溶剂,由质量平衡法公式计算非班太尔对照品的含量;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非班太尔对照品含量加以佐证;趋势分析法对非班太尔对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采用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对定值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价。结果表明:质量平衡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结果经科克伦判定互为等精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定值结果,即非班太尔对照品含量为99.7%,扩展不确定度为0.3%(k=2),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质量平衡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非班太尔对照品的定值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非班太尔对照品赋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班太尔 对照品定值 质量平衡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F_6为背景气体的SF_6气体分解特征组分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玉龙 伏进 +2 位作者 邱妮 姚强 杨华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利用SF6分解组分对GIS绝缘状态进行诊断,必须解决SF6分解特征组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关键技术难题,这直接关系到对设备故障性质和程度判断的准确性。文中采用称量法,研究以SF6为背景气的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与方法,成功研制了CO2/SF6... 利用SF6分解组分对GIS绝缘状态进行诊断,必须解决SF6分解特征组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关键技术难题,这直接关系到对设备故障性质和程度判断的准确性。文中采用称量法,研究以SF6为背景气的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与方法,成功研制了CO2/SF6、CF4/SF6、SOF2/SF6、SO2F2/SF64种标准气体物质,解决了SF6分解特征组分标准气体物质的存储问题,考察了4种气体标准物质的一致性、压力稳定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CO2/SF6、CF4/SF6、SOF2/SF6和SO2F2/SF6的标准不确定度均小于0.2%,4种标准气体物质一致性、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和均匀性良好,标准气体扩展不确定度都小于3%,可用于SF6分解特征组分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SF6特征分解组分 气体标准物质 性能考察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被引量:1
19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书结合农药残留分析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前沿,系统阐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内容,介绍了植物源产品、动... 本书结合农药残留分析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前沿,系统阐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内容,介绍了植物源产品、动物源产品和环境样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以及手性农药残留分析、茶叶特殊基质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本书还对农药残留的不确定度评价、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内容进行了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质量管理 农药残留分析 毛细管电泳技术 不确定度评价 精品教材 规划教材 前处理技术 最新技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20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本书结合农药残留分析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前沿,系统阐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内容,介绍了植物源产品、动... 本书结合农药残留分析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前沿,系统阐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内容,介绍了植物源产品、动物源产品和环境样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以及手性农药残留分析、茶叶特殊基质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本书还对农药残留的不确定度评价、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质量管理 农药残留分析 毛细管电泳技术 不确定度评价 精品教材 规划教材 前处理技术 最新技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