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评价——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 |
蔡朕
刁承泰
王锐
陈凌静
陈令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
2
|
提升旅游生计资本的生态补偿机制 |
史玉丁
李建军
刘红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3
|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评价 |
蔡朕
刁承泰
王锐
陈凌静
陈令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4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市民生活的影响 |
朱丹彤
徐晓旭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5
|
重庆市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
罗明
杨庆媛
刘苏
马寅华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16 |
3
|
|
|
6
|
基于卢卡斯模型的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研究——对重庆的实证检验 |
刘莉
张文爱
|
《西北人口》
CSSCI
|
2014 |
3
|
|
|
7
|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的制订及规划评述 |
龙彬
赵耀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5 |
7
|
|
|
8
|
抗战"陪都"时期巴渝武术考 |
冉学东
吴必强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9
|
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概述 |
张波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0
|
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实证研究 |
杨占锋
段小梅
|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1
|
“新都”抑或“旧城”:抗战时期重庆的城市形象 |
张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2
|
乡村里的都市——城乡互嵌的战时国都与文学书写 |
李永东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13
|
论陪都语境下张恨水的重庆书写 |
李永东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4
|
何以为城: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筑城活动与城墙形态考察 |
马剑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
15
|
陪都时期重庆法律人群体的特征 |
曾代伟
盛波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9 |
1
|
|
|
16
|
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化问题——以重庆市为例 |
耿黎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7
|
民国“陪都”重庆音乐期刊发展述析 |
李宝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20 |
4
|
|
|
18
|
陪都重庆抗战文学的文学史阅读与考察——对七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病象的思考 |
冯肖华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9
|
碰撞与交融——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的特征及对当代篆刻的影响 |
龙红
陈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20
|
简论四川财团的形成、发展与特点 |
张守广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