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补偿——美国“Title I学前项目”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胥兴春 胡月 彭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早期教育的质量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美国处境不利儿童的家长无力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时,联邦政府提出并实施了"Title I学前项目"。该项目在课程要求、儿童参与资格、教师标准、家长参与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还... 早期教育的质量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美国处境不利儿童的家长无力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时,联邦政府提出并实施了"Title I学前项目"。该项目在课程要求、儿童参与资格、教师标准、家长参与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还对联邦的资金投入与地方政府的资金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Title I学前项目"的发展表明,这是一条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同龄人学业成就差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title I学前项目 处境不利儿童 教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tle加TextRank抽取关键句的情感分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诚 钱改林 章金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95-100,共6页
考虑到不同句子对判断文档情感倾向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区分文档的关键句和细节句将有助于提高情感分类的性能。同时,考虑到Title 和上下文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Title 和加权TextRank 抽取关键句的情感分析方法SKTT,实现了高效的情感分... 考虑到不同句子对判断文档情感倾向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区分文档的关键句和细节句将有助于提高情感分类的性能。同时,考虑到Title 和上下文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Title 和加权TextRank 抽取关键句的情感分析方法SKTT,实现了高效的情感分析。根据文档Title 的情感权重计算Title 贡献度,考虑到标点和语义规则对情感倾向的影响;根据加权TextRank 算法思想,在文档正文中构建了一个情感句有向图来提取关键句;计算所有关键句的情感倾向进行情感分类。在4 个领域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SKTT方法性能明显优于Baseline,具有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le TextRank 算法 关键句 情感分类 语义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LB与美国联邦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基于Title I评价的视角
3
作者 林福森 李化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LB)是在对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不断修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案的核心部分第一编(Title Ⅰ)中规定要对Title Ⅰ的实施及效果进行评价。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Title Ⅰ评价历经变化,透过这一变...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LB)是在对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不断修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案的核心部分第一编(Title Ⅰ)中规定要对Title Ⅰ的实施及效果进行评价。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Title Ⅰ评价历经变化,透过这一变化可以看出美国联邦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经历了从追求"教育平等"到关注"教育质量",发展到今天的兼顾"平等与效率"的转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LB title Ⅰ评价 教育平等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umn Title
4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Column tit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确权作为一种制度变迁: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强 李文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自2008年以来的农地确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我国农地制度的一次重要制度变迁。农地确权虽为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农户与村干部权衡成本收益而做的选择仍会影响到确权进度,故也具有部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性质。使用中国... 自2008年以来的农地确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我国农地制度的一次重要制度变迁。农地确权虽为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农户与村干部权衡成本收益而做的选择仍会影响到确权进度,故也具有部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性质。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的研究揭示,不仅率先确权的村庄有一定特征,即便在村庄内部,农户确权进度也不尽相同。制度变迁的收益越大,则确权进度越快;反之,制度变迁的成本越高,则确权进度越慢。首先,从事农业人数越多、农业毛收入越高,则农户参与确权的积极性越高。其次,村主任学历越高,则出于连任动机更可能推动确权。最后,村庄姓氏人口越集中,则协调成本越高,确权进度越慢。这些结论对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也提示在评估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时应注意可能的内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制度变迁 收益 成本 CL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所有权保留
6
作者 龙俊 叶雅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91,共13页
《民法典》与《担保制度司法解释》引进了多处功能主义立法修订,使所有权保留在设立、公示登记、优先效力和变价执行等方面具有与典型担保物权相似的法律效果。然而,传统的形式主义要素与新引进的功能主义要素之间存在体系冲突。在功能... 《民法典》与《担保制度司法解释》引进了多处功能主义立法修订,使所有权保留在设立、公示登记、优先效力和变价执行等方面具有与典型担保物权相似的法律效果。然而,传统的形式主义要素与新引进的功能主义要素之间存在体系冲突。在功能主义视角下,所有权保留的特殊担保性应作如下解释:《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对取回权的价款限制无法类推适用于担保物权的实现程序或合同解除后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所有权保留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无需“担保化”,但合同解除后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仅适用于具备对价牵连功能的所有权保留买卖;《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中的善意取得限制在功能主义担保观下无适用空间,应被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规则取缔;对于后续买受人为消费者的延长型所有权保留,保留卖主可以设立保证金账户,通过手动延伸所有权保留权益的方式来保障其价款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保留 功能主义 取回权 合同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在体系视角下所有权保留制度构造论
7
作者 席志国 李雯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5,共11页
《民法典》新增第642—643条关于所有权保留制度引发学界争议,司法实践遭受“同案不同判”之困扰。基于内外在体系的双重分析,所有权构造论更契合我国法律体系。外在体系下,所有权保留制度可以纳入物权行为附停止条件的模式;内在体系下... 《民法典》新增第642—643条关于所有权保留制度引发学界争议,司法实践遭受“同案不同判”之困扰。基于内外在体系的双重分析,所有权构造论更契合我国法律体系。外在体系下,所有权保留制度可以纳入物权行为附停止条件的模式;内在体系下,其既贯彻了意思自治原则,又能保障当事人担保价金债权之功能。在教义学层面能够提供更加一致且合理的法律解释模型,在买受人不能支付价款时出卖人行使取回权的同时通过赋予买受人回赎权、引入期待权兼顾买受人利益。与此同时,双方当事人的处分权、破产或接受强制执行时其利益状态等争议均能得到妥当解决。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登记对抗、正常经营买受人、超级优先权等具体规则在内外在协调性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法律续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保留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所有权构造论 期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正宗》录史入集的归类、定名及影响
8
作者 赵俊玲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6,共11页
《文章正宗》打破总集编纂传统,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籍大量裁录篇段,将史籍中上层统治者言说之辞归入辞命类,将历史人物论说文辞和三传史臣褒贬之辞归入议论类,将史籍叙事文字归入叙事类,史籍篇段经过重... 《文章正宗》打破总集编纂传统,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籍大量裁录篇段,将史籍中上层统治者言说之辞归入辞命类,将历史人物论说文辞和三传史臣褒贬之辞归入议论类,将史籍叙事文字归入叙事类,史籍篇段经过重构成为独立篇章,这是对史籍文章学和文体学价值的深入挖掘开拓。后世诸多不同类型的总集从史籍录文,或所录多与《文章正宗》重复,或沿其开拓的方向前进。随着选史入集而来的是篇章定名,真德秀力图通过题名突出文章的文类或文体属性、简要概括篇章内容,后世总集的史篇定名工作亦基本沿此两个方向进行,辨体类总集更重前者,清人总集多更重后者,最终形成诸多题名沿用至今的史籍经典名篇。《文章正宗》开创性地大量录史入集,与此书"明义理,切世用"的编选宗旨有关,且受到了其前总集及文章学著作的影响启发,还因编者崇尚先秦两汉古文,试图扩展其范围,为其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德秀 《文章正宗》 录史入集 归类 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释“中国”——中国国号承载的民族精神探析
9
作者 常志浩 李玉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4,共13页
“中国”这一国号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其内涵符合《周易》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三易”原则。作为语言文字的“中国”是一种“变易”的概念,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中国”一词具有京师、王畿、天子辖区、都城、国中... “中国”这一国号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其内涵符合《周易》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三易”原则。作为语言文字的“中国”是一种“变易”的概念,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中国”一词具有京师、王畿、天子辖区、都城、国中、中原地区、地处中原的国家、诸夏、传承华夏文明的国家、我国古代政权的美称、高级政治中心以及历史性“中国”等多重内涵;作为政权称谓的“中国”是一种“简易”的象征,“中国”一词最基础、最核心的涵义是以“天命”思想为指导,构建“内中华而外夷狄”的天下秩序中的“高级政治中心”,其他所有义项都可视为这一涵义的演化、引申或应用,而“中国”也就自然成为事实上具有,抑或自认为具有尊崇政治地位的古代政权的代称或自称;作为精神纽带的“中国”是一种“不易”的基因,作为“天下秩序”中的“高级政治中心”,“中国”必须自觉承担起引领文明前进、教化四方、传播文化的责任。因而,自强与担当也逐渐熔铸于“中国”符号之中,并成为推动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渐次内聚,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互进的内在向心力。“中国”之号的变易、简易与不易,其文字内涵是与时俱进而变化者,其国号内涵是可删繁就简而归纳者,其精神内涵是始终如一而不变者。这种变或不变,均与古代民族之间的交融活动紧密相关:民族间的交融活动夯实了国号里的民族精神,国号里的民族精神引领着民族间的交融活动,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至于今日,“中国”国号所承载的自强与担当,仍是引领中国发展,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号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G:面向Gitee平台的issue标题自动生成方法
10
作者 杨君 刘诗凡 +1 位作者 陈翔 崔展齐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9-1570,共12页
在开源软件和开源平台中,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提交issue来记录所发现的软件错误或提出新功能需求.由于缺乏经验、专业水平有限等原因,用户可能无法对issue内容进行准确有效地总结,导致issue标题质量较低,进而降低issue的解决效率.此外,现有... 在开源软件和开源平台中,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提交issue来记录所发现的软件错误或提出新功能需求.由于缺乏经验、专业水平有限等原因,用户可能无法对issue内容进行准确有效地总结,导致issue标题质量较低,进而降低issue的解决效率.此外,现有的issue标题自动生成方法主要面向GitHub等英文开源平台,当应用在Gitee等国产开源平台时表现不佳.同时,现有方法主要使用issue主体描述作为输入,忽略了issue中的代码片段等重要信息.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面向Gitee平台的issue标题自动生成方法GITG(Gitee Issue Title Generation),针对包含中文和英文文本的issue,使用构建的Gitee issue数据集对支持中文的预训练模型Chinese BART(Bidirectional and Auto-Regressive Transformers)进行微调,利用issue主体描述和代码片段的双模态信息来自动生成issue标题.为验证GITG的有效性,构建了包含18242个Gitee issue样本的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GITG在ROUGE-1、ROUGE-2和ROUGE-L指标上相较于iTAPE和iTiger分别至少提升了13.09%、10.18%和12.84%,在BLEU和METEOR指标上同样取得了性能提升.人工评价结果表明,GITG生成标题的平均得分在整体分数、流畅性、信息性和简洁性4个评价指标上相较iTAPE和iTiger分别至少提升了26.7%、20.8%、24.2%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e issue标题 主体描述 代码片段 预训练模型 软件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和颠覆性创新专利在标题用词上的差异性研究
11
作者 刘香 刘向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95,共11页
[目的/意义]颠覆性和延续性创新专利在标题用词上有差异吗?它们各自偏向使用哪些词呢?这些词在特征上有哪些不同?[方法/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领域的专利,首先使用D指数将专利划分为颠覆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两... [目的/意义]颠覆性和延续性创新专利在标题用词上有差异吗?它们各自偏向使用哪些词呢?这些词在特征上有哪些不同?[方法/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领域的专利,首先使用D指数将专利划分为颠覆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两类,然后通过词频比较、共现图展示两类专利在标题高频用词上的差异性,最后提出创新类型度量值来度量每个标题词的创新性,并遴选区分性较大的研究主题词和写作风格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颠覆性和延续性创新专利在标题用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延续性创新专利常用“Detection”和“with”等具有逐步改进、进一步发现倾向的词,并多将“Methods”和“Compositions”一起使用;颠覆性创新专利标题常用“Human”等一些新兴、新颖词汇,并多将“Methods”和“Producing”一起使用;此外,创新类型度量值能够很好地遴选出两类专利标题中创新性差异较大的研究主题词和写作风格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延续性创新 创新类型度量值 标题词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采用”《文选》诗题考
12
作者 李成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7,182,共13页
明孙能传《剡溪漫笔》“采用诗题”条以及焦竑《焦氏笔乘》“诗用成语”条所拈出的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现象,迄今未得到学界的系统检视。以文本比勘为中心,探考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路径,可以发现:在唐人诗题层面,有承用/... 明孙能传《剡溪漫笔》“采用诗题”条以及焦竑《焦氏笔乘》“诗用成语”条所拈出的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现象,迄今未得到学界的系统检视。以文本比勘为中心,探考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路径,可以发现:在唐人诗题层面,有承用/扩充诗题、套用句式、“咀嚼为我语”等模式;在唐人诗句层面,有“采诗题”与“采语词”两重维度。唐诗一方面会将《文选》诗题整体入诗,同时援用诗题所涵摄的“典故情境”;另一方面则对《文选》诗题中的语词进行有选择性的摘用,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唐诗之所以能“直与冥会”般地“采用”《文选》诗题,一方面是基于人事、地理等要素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则基于唐人与汉魏六朝文学情境的印合。同时,这两条内在理路又共同依托于《文选》诗题自身的“诗性”规律。通过本论题之探讨,可以对唐集校注中的“题典”问题进行再反思:在唐集校注的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唐诗的“古典”与“今典”,也应对唐人制题所涉先唐“题典”有所考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文选》 “采用” 诗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号变更与前凉政权性质的流变
13
作者 牛润珍 赵朔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张轨建立前凉政权,前凉奉西晋、东晋正朔,使用晋室年号,以西晋亡为不亡,追尊晋愍帝,行用建兴年号四十九年。其间虽经张祚改元和平,不久又改回建兴。张天锡执政,改用东晋年号。然从前凉考古资料看,前凉在使用建兴年号的同时,民间也有行... 张轨建立前凉政权,前凉奉西晋、东晋正朔,使用晋室年号,以西晋亡为不亡,追尊晋愍帝,行用建兴年号四十九年。其间虽经张祚改元和平,不久又改回建兴。张天锡执政,改用东晋年号。然从前凉考古资料看,前凉在使用建兴年号的同时,民间也有行用东晋咸和、永和、咸康与建元年号纪年。前凉后期,年号使用混乱,年号的保持与更改,既与前凉统治者政治立场变化有关,亦与地方大族及平民文化认同相关。年号变化表征出前凉政权由尊晋到僭越,又由僭越回归尊晋的路径,折射出一个政权不断随形势而调整的样态,更显露出前凉政权性质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凉政权 年号 合法性 华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实践探索、理论逻辑与实施对策
14
作者 朱道林 程建 张立新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目的: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作为基层在适应农业生产关系变迁过程中自主探索出的一种产权界定方式,其理论逻辑和运行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旨在考察“确权确收益”的实践做法与现实需求,探讨其理论逻辑及运行机制,讨论其潜在... 研究目的: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作为基层在适应农业生产关系变迁过程中自主探索出的一种产权界定方式,其理论逻辑和运行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旨在考察“确权确收益”的实践做法与现实需求,探讨其理论逻辑及运行机制,讨论其潜在风险和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确权确收益”不局限于农地产权界定层面的制度安排,而从产权界定扩展至产权实施,降低了产权界定成本,提高了土地确权效率;在此过程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与权能分离同时发生,通过经营权的汇集流转,农地流转交易成本明显降低,有利于农地集中规模经营;成员集体授权机制赋予了村集体更大的处分权,使其在流转中的作用得以发挥,为有效落实集体所有提供了支点;“确权确收益”存在不确权到地块的产权残缺,存在集体流转或统一经营下的收益风险。研究结论: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模式有效联通了农地确权、家庭承包与农业规模经营,是“三权分置”的又一种实现形式。这一模式有利于降低农村土地确权成本,提高土地确权效率,且减少了农地流转交易环节,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壮大集体经济。但实践中应根据当地适用性条件理性选择,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健全监督机制,规范产权与合约关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权确收益 确权确利不确地 二轮延包 土地承包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发展:工程师制度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15
作者 常乔丽 胡德鑫 +1 位作者 孙佑海 顾佩华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5,I0004,共12页
工程师群体在引领重大原始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赋能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制度层面规范工程师的培养与管理有助于提升工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解析美国、德国与日本工程师制度的建构历程、框架体系和相... 工程师群体在引领重大原始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赋能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制度层面规范工程师的培养与管理有助于提升工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解析美国、德国与日本工程师制度的建构历程、框架体系和相关制度法案发现:美、德、日三国以规范统一工程师队伍、保证工程师队伍的有序发展、明确工程师发展的标准依据为逻辑起点推动工程师制度的建构,并以工程师整体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构建内外协作式的工程师职衔管理程序、规范工程师相关组织的行动及参与路径、明确义务与责任以强化工程师制度的实践约束,从而推动工程师队伍的整合与发展。我国工程师制度的建设应注重整合发展以释放工程师的群体价值、完善培育体系以推动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多主体协作以构建“一核多元”共治模式,以及强调职业责任与伦理规范以维护行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培养 工程师职衔管理 工程师制度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体行动与自主选择的产权逻辑——基于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证据
16
作者 耿鹏鹏 罗必良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72,共13页
农民集体行动与自主选择是两类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始终缺乏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实证检验地权稳定性对农户种植多样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农民集体行动与自主选择是两类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始终缺乏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实证检验地权稳定性对农户种植多样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权稳定性提升能够促进农户种植多样化,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地权稳定性提升对农户种植多样化的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未经历农地调整、经济自售、粮食主产区的农户中;地权稳定性提升通过强化产权排他性、提升产权处置自由度、固化土地细碎化和松动种植统一行动促进农户种植多样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会弱化地权稳定性提升对农户种植多样化的促进作用,确权确界更可能促进农户种植多样化。本文从产权视角构建了农民集体行动与自主选择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民从集体行动走向自主选择的产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自主选择 地权稳定性 种植多样化 农地确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朱愿墓志》考释——兼论唐四镇之乱时期幽州藩镇的墓志书写
17
作者 李璐缘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3,98,共5页
1949年出土于北京的唐《朱愿墓志》,记录了唐德宗时期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滔自封冀王及改易官名一事。补全重要志文内容后可知,《朱愿墓志》利用了朱滔称王时的官名改易成果,从而塑造出幽州藩镇的政治独立性。综合对比同时期其他幽州藩镇... 1949年出土于北京的唐《朱愿墓志》,记录了唐德宗时期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滔自封冀王及改易官名一事。补全重要志文内容后可知,《朱愿墓志》利用了朱滔称王时的官名改易成果,从而塑造出幽州藩镇的政治独立性。综合对比同时期其他幽州藩镇墓志可知,在游离于唐廷之外已久的幽州境内,存在着由藩镇利益出发所构建出的独属于幽州地方的“朱滔称王”事件的历史叙述体系,而这与唐代官方史书的历史叙事逻辑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愿墓志》 四镇之乱 官名改易 墓志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丰台樊家村墓地出土买地券的数字化保护
18
作者 杨菊 尚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买地券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信息,具有丰富的史料信息。然而,买地券经常发生颜料脱落、风化、褪变色等情况,严重影响买地券信息的解读。因此,提出了一种近景摄影测量与高光谱遥感结合的买地券数字化保护方法。首先,利用近景... 买地券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信息,具有丰富的史料信息。然而,买地券经常发生颜料脱落、风化、褪变色等情况,严重影响买地券信息的解读。因此,提出了一种近景摄影测量与高光谱遥感结合的买地券数字化保护方法。首先,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形成买地券的真彩色正射影像。然后,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选择高光谱影像的特征波段,结合正射影像与人工判读,提取买地券表面肉眼及普通数码相机难以辨识的图案及文字。最后,利用光谱匹配及人工判读对买地券表面颜料类别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与可见光照片相比,高光谱影像可以提取出更多的隐含信息,为买地券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地券 正射影像 高光谱成像 隐含信息提取 光谱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9
作者 陈文娟 王兆林 张云雅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共11页
研究目的: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数字乡村发... 研究目的: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有促进效应。(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的促进效应对生活型、新生代和近郊区农户更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提升风险承担意愿和拓宽社会网络水平促使农户流转闲置宅基地。(4)宅基地确权能显著提升数字乡村发展的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促进效应;与一级数字鸿沟相比,二级数字鸿沟缩小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促进效应具有强化作用。研究结论:应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针对农户自身需求和资源禀赋程度,制定并实施差异化宅基地流转方案,强化数字乡村发展对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发展 宅基地流转 宅基地确权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力财产权理论图景
20
作者 温昱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52,共15页
作为数字时代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支点,算力财产权亟需确立。法学方法的理论储备与法体系空间为算力财产权的设立供给了制度支撑。从现实的算力保障需求上升为一项权利,需要阐明算力财产权内在理由蕴含的人格尊严和平等价值... 作为数字时代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支点,算力财产权亟需确立。法学方法的理论储备与法体系空间为算力财产权的设立供给了制度支撑。从现实的算力保障需求上升为一项权利,需要阐明算力财产权内在理由蕴含的人格尊严和平等价值。算力财产权作为数字社会的“元权利”以及“普遍权利”的正当性应予规范承认。算力财产权外在理由强调算力在数据要素化和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凸显加强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算力财产权在规范层面应构建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可及性与制度正当性的权利。举凡具有法律人格者均享有作为算力财产权主体的资格,范围涵盖从算力供给侧到终端使用的各类主体。算力具备财产权客体要求的可支配性、排他性、可转让性和价值性。算力财产权在数字环境下能够实现排他占有、竞争使用、双重收益和代码化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财产权算力财产权 算力确权 权利证成 权利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