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研究Ⅰ:概念内涵及理论依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左其亭 李佳敏 +1 位作者 马军霞 张志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88,共8页
“四水四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梳理“四水四定”提出背景与实践成效,分析其实施意义。在基于对“四水四定”多维理解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 “四水四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梳理“四水四定”提出背景与实践成效,分析其实施意义。在基于对“四水四定”多维理解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界定“四水四定”的概念,从收支平衡、和谐平衡、供需平衡、共生平衡4方面解读其内涵;探讨“四水四定”的科学道理,阐述“四水四定”的5个基本原理,总结“四水四定”的主要理论和理论依据。对“四水四定”概念解读及理论基础的分析,有助于拓展“四水四定”研究思路,为后续“四水四定”应用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水资源刚性约束 水资源动态调配 人水关系学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水四定”的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亚锋 李欣瑞 +2 位作者 王红瑞 周晓晓 刘祎萌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130,共8页
为深入探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及其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4个子区域: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基于“四水四定”方针,从水资源与建设用地、耕地、人口和第二产业增加值... 为深入探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及其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4个子区域: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基于“四水四定”方针,从水资源与建设用地、耕地、人口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间的4组匹配关系出发,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2007—2022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基本处在临界均衡状态,主要差异来自子区域间,多年平均贡献率达67.4%;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匹配关系有所优化,但地区差距仍然存在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四水四定”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电基地水土资源特征及其变化
4
作者 刘涛 乌英嘎 +4 位作者 任予鑫 杨洋 马昆 王立兵 董霁红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20,共13页
[目的]探究2003—2023年宁东煤电基地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增长率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 [目的]探究2003—2023年宁东煤电基地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增长率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供需分析评估水资源利用平衡状况。[结果]①2003—2023年宁东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5.89%,煤矿主要分布于基地中北部,工矿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地表水主要依赖黄河引水,地下水开采受限,水体面积由21.45 km^(2)增至45.66 km^(2)。②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但面积减少,工矿居民用地显著扩张,其面积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1.40%增至2023年的8.12%;土地资源利用率由6.14%提升至18.42%。③煤炭开发、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相互作用,煤矿开采影响水资源需求与土地占用,水资源分布影响矿区生态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调控煤炭开采布局。[结论]煤炭开发对水土资源利用影响显著,未来应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宁东煤电基地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基地 煤炭资源 水土资源 分布特征 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财莹 喜文飞 +3 位作者 顾世祥 钱堂慧 陈晶 吴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大多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在空间尺度上不具有普适性和可推演性。针对已有评价方法空间差异性辨识能力差和空间尺度无法自适应的问题,构建基于敏感性压力、水资源禀赋状态和适应性响应的空间无关性评价指...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大多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在空间尺度上不具有普适性和可推演性。针对已有评价方法空间差异性辨识能力差和空间尺度无法自适应的问题,构建基于敏感性压力、水资源禀赋状态和适应性响应的空间无关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并借助网格化思想及GIS空间计算能力将各种因子整合到统一的空间框架中,通过逐格网单元线性加权实现水资源脆弱性的网格化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受水区西部的脆弱性高于东部,呈现出以星云湖为中心向东部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全年脆弱性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星云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脆弱性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该方法可为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引调水工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受水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网格化方法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刘浩然 党素珍 +3 位作者 任玉玲 凌牧午 管亚硕 连炎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为捋清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WRUE)的现状,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助力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全局超效率模型(global super efficiency slack based model,SBM)、层次分析法(... 为捋清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WRUE)的现状,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助力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全局超效率模型(global super efficiency slack based model,SBM)、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和Tobit模型,从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综合5个方面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黄九省(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3−2022年的均值分别为0.417、0.511、0.635、0.465和0.506,总体均呈上升趋势。黄河中下游省(区)的农业、工业、生活和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上游省(区),黄河上游省(区)的生态水资源利用效率略高于中下游省(区)。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比、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正相关,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城镇化率、农业工业用水占比与其呈负相关。对沿黄九省(区)提出如下发展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的节水管控;沿黄西部省(区)加强与节水相关的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九省(区) 全局超效率SBM模型 水资源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能源资源型城市发展需水预测
7
作者 张景翔 王忠静 +1 位作者 陈小泽 刘丹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9,共8页
为分析黄河几字弯能源资源型城市的需用水量变化,利用需水库兹涅茨曲线(WEKC),分析了黄河几字弯14个能源资源型城市2000—2022年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的关系,通过变分模态(VMD)分解进一步提取区域用水变化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 为分析黄河几字弯能源资源型城市的需用水量变化,利用需水库兹涅茨曲线(WEKC),分析了黄河几字弯14个能源资源型城市2000—2022年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的关系,通过变分模态(VMD)分解进一步提取区域用水变化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对未来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黄河几字弯能源资源型城市WEKC曲线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由U形和倒U形组成的多种连接形态,未来仍将呈现需水量增长和下降交替的形态。WEKC曲线具有波动特征,随经济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和规律性,能够反映区域发展历程中的需水演变规律。根据研究结论,对WEKC曲线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预测 能源资源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库兹涅茨曲线 黄河几字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创新管理模式 被引量:13
8
作者 褚俊英 李孟泽 +3 位作者 周祖昊 周添红 全满新 马明月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7,71,共6页
系统识别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精准严格的管控指标、权威统一的监测系统、明确有力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五大核心体系,以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智慧水务... 系统识别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精准严格的管控指标、权威统一的监测系统、明确有力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五大核心体系,以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智慧水务管控平台为一个平台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创新管理“5+1”模式;指出未来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统筹协调现有的水管理系统并实现升级,水量与水权结合面向“四水四定”激活交易市场,规范化建立“四水四定”的执行标准体系以及开展基于微观决策行为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特定制度设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利用 “四水四定”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北坡区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亚宁 朱成刚 +1 位作者 李稚 方功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3-740,共8页
昆仑山北坡区域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关键通道,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系统分析显示,昆仑山北坡区域目前存在的水资源利用上线偏低、水利工程... 昆仑山北坡区域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关键通道,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系统分析显示,昆仑山北坡区域目前存在的水资源利用上线偏低、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城镇化进程缓慢、产业布局相对单一且缺少重要产业布局,以及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和发展机遇,提出加快构建经济带城市群体系,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昆仑山北坡经济带,大幅提升水资源上线和水利工程管控能力,为昆仑山北坡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水资源保障,系统打造昆仑山北坡农-林-牧复合基地,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能补水,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兵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昆仑山北坡经济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加快昆仑山北坡经济带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水利工程建设 农-林-牧复合基地 兵地优势互补 昆仑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四水四定”调控模型构建 被引量:16
10
作者 魏豪杉 王红瑞 +3 位作者 郏鹏鑫 周利超 李永坤 刘昌明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实现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资源空间均衡与动态调控,创建了一套完整严谨、可动态调控的“四水四定”模型体系。通过模糊信息粒化窗口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区域未来总用水量,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相似性分析的自回归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区... 为实现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资源空间均衡与动态调控,创建了一套完整严谨、可动态调控的“四水四定”模型体系。通过模糊信息粒化窗口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区域未来总用水量,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相似性分析的自回归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区域未来分用水量,并对两类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构建了复杂回归函数对各类用水指标进行情景预测,经统计检验后将其作为当前用水模式下未来用水指标;构建了“四水四定”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和水资源空间均衡模型,基于未来总用水量、未来各分用水量、未来用水指标,选用水资源负载系数、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3个指标,结合基尼系数量化水资源空间均衡度,分析当前用水模式下未来水资源均衡度;构建了最优化模型,以最小化基尼系数为目标函数调整未来用水模式,实现水资源动态调控。所创建的模型体系可以实现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资源空间均衡与动态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水资源空间均衡 水资源动态调控 时间序列相似性 支持向量机模型 模糊信息粒化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四水四定”调控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豪杉 王红瑞 +3 位作者 郏鹏鑫 周利超 李永坤 刘昌明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130,共9页
将前期研究构建的基于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四水四定”调控模型应用于山东省临沂市水资源空间均衡动态调控,在预测各区(县)用水量和用水指标的基础上,探究了各区(县)未来水资源空间均衡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未来用水量进行了动态调控。... 将前期研究构建的基于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四水四定”调控模型应用于山东省临沂市水资源空间均衡动态调控,在预测各区(县)用水量和用水指标的基础上,探究了各区(县)未来水资源空间均衡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未来用水量进行了动态调控。结果表明:调控模型可靠性高且具备普适性;当前用水模式下临沂市未来水资源在空间上处于绝对均衡状态,仅水土匹配系数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对各区(县)不同类型未来用水量进行动态调控,可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使临沂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各项指标达到绝对均衡状态;在“四水四定”与水资源空间均衡的约束下,通过对未来长短期用水量的动态调控,临沂市预期用水量能够实现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水资源空间均衡 未来用水量 动态调控 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帕累托解集的水资源优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永驭 蔡淑兵 +4 位作者 赵晶 倪红珍 余蔚卿 陈潇 陈根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8,共11页
【目的】为解决需水预测中信息缺失,忽略目标之间博弈过程等问题,研发了考虑水资源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联系与博弈特征的非线性多目标水资源优化模型。【方法】模型以用水总量最低和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最小为目标,基于“四水四定”原则,对... 【目的】为解决需水预测中信息缺失,忽略目标之间博弈过程等问题,研发了考虑水资源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联系与博弈特征的非线性多目标水资源优化模型。【方法】模型以用水总量最低和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最小为目标,基于“四水四定”原则,对不同年份、不同产业的水资源需求进行联合优化。针对传统的定额预测法忽视了目标间竞争过程的问题,使用遗传算法求解此非线性多目标模型的帕累托解集,生成一系列符合目标要求的水资源优化方案。【结果】模型应用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得到100组非劣的水资源优化方案。结果显示:帕累托解集上的优化方案在区域用水总量上较定额法低6%~16%,万元增加值用水量较定额法降低19%~31%,优化效果显著。【结论】结果表明:帕累托解集可以全面展现出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竞争状态。该模型统筹考虑了水资源与人口、土地、城市、产业之间的关系,将其内在复杂的竞争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更丰富的决策支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累托解集 四水四定 多目标优化 定额法 水资源优化 水资源 影响因素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对称交互熵的泰安市水—城地人产系统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慧民 门宝辉 +3 位作者 王红瑞 李一阳 李永坤 王丽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3,18,共5页
为将四水四定落到实处,构建了基于DPSIR-对称交互熵的水—城地人产系统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山东省泰安市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协调性发展综合评价,进而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各子系统间发展协调性。研究表明,各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上... 为将四水四定落到实处,构建了基于DPSIR-对称交互熵的水—城地人产系统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山东省泰安市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协调性发展综合评价,进而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各子系统间发展协调性。研究表明,各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状态(S)和响应(R)子系统波动上升趋势最为稳定,最不稳定的为压力(P)子系统;按照历年系统耦合协调度将2006年以来泰安市水—城地人产系统发展划分为过渡阶段(2006~2010年)、协调发展阶段(2011~2019年)、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以后);宁阳县、东平县协调度仍有待提高,未来应当着重推进泰安市水网建设、供、用水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工作。研究结果可为泰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及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DPSIR模型 对称交互熵 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调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丰慧 蒙世仟 +1 位作者 张可 杜荣江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8,共8页
为了指导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顺利实现向项目制治理模式下组织结构的转变,开展了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结合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结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法分析了部门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 为了指导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顺利实现向项目制治理模式下组织结构的转变,开展了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结合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结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法分析了部门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面向项目的运营战略框架和治理模式,以及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重点,包括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项目制治理模式下组织结构优化的核心是组织结构与水利勘察设计企业资源之间的匹配以及组织结构与市场之间的匹配;项目制治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放部门制治理模式下的落后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勘察设计企业 项目制治理模式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税的功能阐释与规范建构
15
作者 贾承昊 闫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204,共8页
目前,中国正处于水资源费税转变的关键阶段,针对水资源费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税费平移”,而应在制度设计中充分发挥税收优势。基于此,该研究采用比较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从水资源的可税性问题入手,将水资源在经济价值... 目前,中国正处于水资源费税转变的关键阶段,针对水资源费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税费平移”,而应在制度设计中充分发挥税收优势。基于此,该研究采用比较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从水资源的可税性问题入手,将水资源在经济价值层面反映出的收益性作为经济上可税性,在使用价值层面反映出的社会共同评价作为法律上的可税性。比较水资源税费的条文,水资源税基本平移了原有水资源费的相关规定,仅在税额标准、征税机关以及税款用途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税费本身的性质差异并不限于此。水资源税费改革应当考虑到税费在征收依据、征收标准、征收方式以及立法体例上的差异。作为特定目的税,水资源税不仅具有税收的普遍功能,还具有其特别功能,对于可能存在的矛盾,应当通过制度设计予以解决,确保在量能课税原则下保障个人基本生活用水权、在税收中性原则下实现水资源税立法目的以及在税收无偿性特征下分配水资源税收支权。中国应当以水资源税的目的为导向,针对取用水和税收征管的不同环节谋划立法进路。为实现量能课税,应为个人生活用水设置免征税额。为实现财政对于水资源的保障,应将水资源税设定为中央税,并配合转移支付制度,以发挥税收的统筹优势。为实现取水环节的节水,应根据取用行为的不同合理配置税收特别措施。为实现用水环节的节水,应打通水资源税转嫁路径,将水资源税负转嫁至用水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税 水资源费 可税性 量能课税 税收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基本认知与关键技术体系 被引量:54
16
作者 王浩 许新发 +3 位作者 成静清 周祖昊 褚俊英 张静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实践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被动管理、主动管理和智慧管理3个阶段;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础理论、科学内涵以及实施的路径模式,在理论上形成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实践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被动管理、主动管理和智慧管理3个阶段;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础理论、科学内涵以及实施的路径模式,在理论上形成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系统认知;基于“是什么”“什么水”“定什么”“怎么定”和“怎么管”5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关键技术体系,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指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利用 “四水四定” 理论认知 路径模式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控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丽丽 王云霞 +2 位作者 谢新民 叶勇 丁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6,共4页
基于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拟模型,建立了基于河道内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及下游灌溉用水需求双重作用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研制和开发了集数据库、模型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等于一体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计算软件,并以沈阳市沈北... 基于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拟模型,建立了基于河道内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及下游灌溉用水需求双重作用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研制和开发了集数据库、模型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等于一体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计算软件,并以沈阳市沈北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石佛寺供水系统不同组合方案长系列逐月调算和对比分析,提出了推荐的石佛寺供水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控模式和设计供水规模。研究结果为沈阳市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沈北地区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安全的供水保障,且可推动我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控理论研究和应用,为其他地区和流域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联合运用 联合调控 水资源配置 模型研究 Ground water Surface water Joint Operation Based ALLOCATION Model water resources 优化调控模式 水资源优化 供水系统 调控模型 石佛寺 生态环境需水 沈阳市 人机交互界面 耦合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四水四定”高质量发展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海娇 陈学群 +2 位作者 刘彩虹 杨小凤 范明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77,共6页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简称“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以水资源供需两端的相对平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为科学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符合“四水四定”的要求,基于DPSIR(驱动力-压...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简称“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以水资源供需两端的相对平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为科学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符合“四水四定”的要求,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了包含24个评价指标的“四水四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包含非常协调、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和极不协调等5个等级的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选取济南市作为研究区进行了协调性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和状态处于不协调等级,压力和影响处于基本协调等级,响应处于协调等级;2017—2020年综合得分在63~66范围内,属于基本协调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DPSIR模型 协调性评价 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文频率下关中灌区农业节水潜力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尹剑 王会肖 +1 位作者 刘海军 王艳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农业节水潜力研究对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农业节水潜力分为资源型和效率型两类,分别代表了田间或灌区尺度和流域大尺度的节水潜力。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九大灌区为例,进行了灌区农业节水潜力分析;并针对典型灌区主要作物的不... 农业节水潜力研究对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农业节水潜力分为资源型和效率型两类,分别代表了田间或灌区尺度和流域大尺度的节水潜力。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九大灌区为例,进行了灌区农业节水潜力分析;并针对典型灌区主要作物的不同节水方案,分析计算了在不同水文频率年下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在25%、50%、75%和90%水文频率下,渭河流域关中段九大灌区年农业节水潜力分别达3 069万m3、11 167万m3、11 750万m3和12 521万m3,其中效率型节水潜力所占比例较大,除25%频率下仅有42%外,其他频率下均超过50%。最后,基于现状节水技术水平,根据九大灌区的种植结构特点,提出了提高农业节水潜力的措施和建议。该研究结果可为发展关中地区各灌区农业节水技术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潜力 资源型节水 效率型节水 水文频率年 水资源利用效率 关中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练继建 徐梓曜 +2 位作者 宾零陵 徐奎 CHANHoi Y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2-293,共12页
基于Agent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s,ABM)研究已成为水资源管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重要补充。对水资源管理ABM研究进行归纳与展望,有助于探索优化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在阐述水资源管理ABM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出主体决策规则... 基于Agent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s,ABM)研究已成为水资源管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重要补充。对水资源管理ABM研究进行归纳与展望,有助于探索优化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在阐述水资源管理ABM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出主体决策规则和互作机制两个建模核心内容,并对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从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城镇居民用水管理和灌区水资源管理3个方面,对2009—2018年主要水资源管理ABM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当前研究的难点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重点:①拓展复杂适应理论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②加强不确定性水资源管理ABM研究;③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规则建模方法;④重视参数校准和结果校验及检验方法;⑤加强模型表述格式标准化进程;⑥综合权衡水资源管理ABM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管理 基于Agent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