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模板引物”PCR法构建蟋蟀神经肽Grb-AST_7基因串联体
1
作者 查笑君 马伯军 +1 位作者 潘建伟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683-6685,共3页
[目的]通过改进的"自身模板引物"PCR法构建Grb-AST7基因串联体。[方法]根据蟋蟀神经肽Grb-AST7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2条引物,运用改进的"自身模板引物"PCR法进行拼接。[结果]通过拼接,获得了全长570bp、含17个拷贝的G... [目的]通过改进的"自身模板引物"PCR法构建Grb-AST7基因串联体。[方法]根据蟋蟀神经肽Grb-AST7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2条引物,运用改进的"自身模板引物"PCR法进行拼接。[结果]通过拼接,获得了全长570bp、含17个拷贝的Grb-AST7基因串联体。拼接条件以拼接时间20min,25μlPCR体系中含2μl模板引物较合适。[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进行Grb-AST7基因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b-AST7 “自身模板引物”pcr 基因串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检测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5的优化与应用
2
作者 何开碧 武帅民 +4 位作者 尤一航 李瑶 王平 印汉 夏志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xa5是水稻抗白叶枯病的隐性基因,其与显性感病等位基因Xa5的功能差异源于Xa5基因开放阅读框116号和117号的TC碱基被替换为AG。为开发稳定且易于识别的共显性功能标记以辅助分子育种,基于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 xa5是水稻抗白叶枯病的隐性基因,其与显性感病等位基因Xa5的功能差异源于Xa5基因开放阅读框116号和117号的TC碱基被替换为AG。为开发稳定且易于识别的共显性功能标记以辅助分子育种,基于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原理,设计了六组四引物组合。通过优化引物设计及反应体系,筛选出可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清晰区分xa5纯合子(400/157 bp)、Xa5纯合子(400/289 bp)及杂合子(400/289/157 bp)的共显性标记(组合T5)。该标记经F_(2)群体验证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χ^(2)=0.93),且抗病表型与基因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xa5 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微孢子虫PCR检测引物的筛选及应用
3
作者 刘微 罗雨桐 +3 位作者 秦子怡 江云敏 唐静雯 王勇 《蚕学通讯》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是寄生柞蚕(Antheraea pernyi)并引起微粒子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性病害,一旦暴发会严重影响柞蚕产业的健康发展。PCR技术已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为建立精准、... 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是寄生柞蚕(Antheraea pernyi)并引起微粒子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性病害,一旦暴发会严重影响柞蚕产业的健康发展。PCR技术已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为建立精准、高效的柞蚕微孢子虫分子筛查技术体系,对已知柞蚕微孢子虫基因序列的引物进行灵敏度筛选,将不同核酸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后做PCR扩增,电泳对比不同引物扩增的条带亮度与极限检测浓度;选用不同引物对多个感病幼虫的DNA模板开展PCR检测,综合筛选后选取NpSSU rRNA的引物用于后续检测。以50个市售柞蚕蛹的脂肪体分别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和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采用PCR技术能够提高柞蚕微孢子虫的检出率。对70个疑似感染微粒子病的薄皮茧的蛹体开展PCR检测,显示带毒率为51.4%。综上认为,通过筛选适宜的PCR引物应用于柞蚕微孢子虫的检测,对于感染程度低或非孢子期的微孢子虫的检出更加高效、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微粒子病 柞蚕微孢子虫 pcr检测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分子检测引物评价及绝对定量PCR体系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帆 龚顺 +8 位作者 王泽琼 肖玉雄 杜志强 仝铸 何秀娟 邱文明 孙中海 潘志勇 肖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6,共13页
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 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绝对定量PCR的最佳质粒。结果表明,使用Es Taq MasterMix对感染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 Las)的柑橘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时,在评价的16对引物中,OI1/OI2c、Las606/LSS和HLBF468/R877灵敏度最高,推荐同时使用检测黄龙病菌含量低的样品;各组巢式PCR检测引物有其适用扩增体系,部分引物用Es Taq MasterMix扩增时出现非特异性扩增,F1/B1→F3/B3则适用Es Taq MasterMix体系,且最高可稳定特异检出10^(5)倍稀释感染C Las柑橘总DNA样品(2×10^(-3) ng/μL),是灵敏度最高的引物组,OI1/OI2c→S3/S4在Es Taq MasterMix和Ex Taq DNA聚合酶体系中均可稳定特异检出104倍稀释感染C Las柑橘总DNA样品(2×10^(-2) ng/μL),是适用扩增体系最广的引物组;构建的5个绝对定量PCR质粒标准品中,pnrdB83扩增效率最接近100%,且在2次重复试验中波动最小,稳定性最强,并且作为标准品对黄龙病待测样品进行绝对定量时,各样品在2次重复试验中的拷贝数差值最小,是本研究筛选的最佳质粒。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柑橘黄龙病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常规pcr 巢式pcr 绝对定量pcr 引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的组合筛选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毛迎雪 亓菲 +9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刘蒙达 苏华彬 姜志强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11组引物探针均无非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国标IS1081引物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测限可达1.4×10^(-1);除国标Mtb(结核分枝杆菌)引物外,其他引物探针组合重复性良好(CV<10%);30份临床样品中国标IS1081引物阳性样品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引物。结果表明,国标IS1081引物探针组合特异、灵敏、临床检测效果更优,推荐用于实验室qPCR检测牛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牛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引物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溃疡病菌PCR检测方法(引物)筛选
6
作者 滕少娜 孙涛 +4 位作者 周林 孔德英 姚廷山 李敏 易建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为准确检测柑桔溃疡病菌,减少检测过程中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进而为农业执法部门和口岸一线检疫鉴定提供参考,采用已报道的14对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2株柑桔溃疡病菌及9株黄单胞菌属其他菌株进行了特... 为准确检测柑桔溃疡病菌,减少检测过程中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进而为农业执法部门和口岸一线检疫鉴定提供参考,采用已报道的14对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2株柑桔溃疡病菌及9株黄单胞菌属其他菌株进行了特异性测试和灵敏度比对分析,对优选引物采用9份具柑桔溃疡病症状的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引物对JYF5(XccF05)/JYR5(XccR05)和Xac01/Xac02的检测特异性高,对柑桔溃疡病菌DNA的检测灵敏度均为3 pg/μL;其他12对引物/探针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其中,XAcF/XAcR对来自泰国的酸橙样品和阳性菌株进行检测均为假阴性。推荐JYF5(XccF05)/JYR5(XccR05)和Xac01/Xac02这2对引物用于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溃疡病菌 引物 常规pcr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程序的甜菜CBDP核心引物的筛选
7
作者 宋玥 吴则东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旨在选出高多态性、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好的核心引物,并找到更适合筛选甜菜CBDP引物扩增的PCR程序。【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PCR程序,对39条CBDP引物进行筛选,并通过此3种PCR程序的扩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ouch Down程序... 【目的】旨在选出高多态性、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好的核心引物,并找到更适合筛选甜菜CBDP引物扩增的PCR程序。【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PCR程序,对39条CBDP引物进行筛选,并通过此3种PCR程序的扩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ouch Down程序扩增结果优于固定退火温度55℃以及低退火温度的程序,基于最优退火温度从39条CBDP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好的CBDP引物,这9条引物扩增出的总条带数为76条,多态性条带为72条,多态百分比为94.7%。多态性信息量范围在0.552~0.913,引物的平均PIC值为0.762。【结论】CBDP核心引物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甜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降落pcr CBDP引物 分子标记 核心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胡子鲇生长激素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的引物设计与评估
8
作者 蓝一 何净慧 +1 位作者 王晓梅 王茜 《河北渔业》 2024年第5期6-10,36,共6页
以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为试验对象,对其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PCR)的引物设计与评估。将合成的5对引物通过常规PCR电泳结果选择出符合条件的GHF-GHR引物,并进行qPCR引物的评估。结果显示:扩增GH基因片段的引物GHF-... 以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为试验对象,对其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PCR)的引物设计与评估。将合成的5对引物通过常规PCR电泳结果选择出符合条件的GHF-GHR引物,并进行qPCR引物的评估。结果显示:扩增GH基因片段的引物GHF-GHR扩增时熔解曲线为单一峰,说明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标准曲线得出GHF-GHR引物的扩增效率为93.3%,标准曲线的R2值为0.982,说明引物的扩增效率良好。上述结果说明GHF-GHR引物能用于待检样本的GH基因表达的qPCR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 生长激素基因 引物设计 荧光定量pcr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Pprimer设计引物并优化扩增条件以提高多重PCR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稳 屈武斌 +3 位作者 申志勇 任长虹 刘虎岐 张成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多重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引物设计及扩增条件是提高多重PCR实验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探讨优化多重PCR实验的方法,以小鼠5个看家基因为研究对象,使用实验室新近开发的MPprimer程序设计多重PCR引物,并通过改变多种反应条件来... 多重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引物设计及扩增条件是提高多重PCR实验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探讨优化多重PCR实验的方法,以小鼠5个看家基因为研究对象,使用实验室新近开发的MPprimer程序设计多重PCR引物,并通过改变多种反应条件来优化多重PCR实验.结果表明,MPprimer程序能够设计出理想的多重PCR引物,并且通过对退火温度及延伸时间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多重PCR实验效率,对于提高基因表达的规模化检测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多重pcr 引物设计 MPpri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寄主分化和季节分化的微卫星引物PCR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龚鹏 杨效文 +2 位作者 张孝羲 刘向东 陈晓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5-771,共7页
通过对棉蚜群体进行室外观察、室内培养和分子遗传标记的 DNA多态性分析 (用 3个微卫星序列为引物进行PCR)等研究 ,结果表明 :1 .冬寄主 (木槿、石榴和花椒 )上棉蚜种群分化较小 (种群相似性指数在 0 .833~ 0 .91 7之间 ) ,而冬寄主种... 通过对棉蚜群体进行室外观察、室内培养和分子遗传标记的 DNA多态性分析 (用 3个微卫星序列为引物进行PCR)等研究 ,结果表明 :1 .冬寄主 (木槿、石榴和花椒 )上棉蚜种群分化较小 (种群相似性指数在 0 .833~ 0 .91 7之间 ) ,而冬寄主种群和夏寄主 (棉花和南瓜 )种群之间有较大的分化 (种群相似性指数在 0 .589~ 0 .756之间 )。2 .棉蚜自然种群是由体色不变的生物型 (干母为黄色 ,其后代始终为黄色 )和体色可变型生物型 (干母为绿色 ,其后代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体色 )组成的混合种群。3.黄色小型蚜 (伏蚜 )来源于混合类群 ,但主要来自绿色干母多代选择分化的黄色后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微卫星引物 pcr DNA多态性 种群分化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PCR扩增模板的快速制备 被引量:74
11
作者 桑贤春 何光华 +2 位作者 张毅 杨正林 裴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用碱处理水稻嫩叶,取碱处理水稻叶片浸出液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模板,扩增结果稳定、准确,与常规提取的DNA扩增效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用此方法制备的模板室温下2周之内、4℃下3周之内、-20℃下4个月以上扩增结果不变。此方法所需试剂均为... 用碱处理水稻嫩叶,取碱处理水稻叶片浸出液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模板,扩增结果稳定、准确,与常规提取的DNA扩增效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用此方法制备的模板室温下2周之内、4℃下3周之内、-20℃下4个月以上扩增结果不变。此方法所需试剂均为常规试剂,具有需要材料少、成本低、简便、快捷等优点,尤其适合材料比较宝贵的转基因水稻的预筛选和大样本量的PCR检测,为分子标记技术的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组DNA pcr模板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DMSO显著降低低模板浓度PCR扩增的特异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志壮 曲音波 +2 位作者 汪天虹 高培基 刘梦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1-343,共3页
DMSO通常经验性地用于提高PCR扩增的效率 ,但是过量的DMSO可以显著降低特异序列的扩增效率 ,尤其是导致非特异性扩增的现象却被忽视。在 6 %的DMSO存在时 ,开始出现非特异条带 ,同时特异扩增产物减少。本文首次报道DMSO对PCR产物特异性... DMSO通常经验性地用于提高PCR扩增的效率 ,但是过量的DMSO可以显著降低特异序列的扩增效率 ,尤其是导致非特异性扩增的现象却被忽视。在 6 %的DMSO存在时 ,开始出现非特异条带 ,同时特异扩增产物减少。本文首次报道DMSO对PCR产物特异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克服上述现象产生的途径 ,即通过增加模板 -引物的比例消除非特异条带。而通常提高复性温度只能部分减少非特异产物 ,不能避免非特异扩增。本文结果有助于提高常规PCR ,尤其是分子遗传学分析中经常使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O pcr 特异性 效率 基因扩增 模板-引物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卫星引物PCR分析棉蚜不同蚜型的DNA多态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龚鹏 张孝羲 +1 位作者 杨效文 陈晓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 ,对棉蚜Aphisgossypii干母、干雌、孤雌蚜 (有翅迁飞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 )、性母、性雌蚜和雄蚜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棉蚜的有性蚜型和无性蚜型之间在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 ;②性母与性雌蚜和雄蚜的遗...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 ,对棉蚜Aphisgossypii干母、干雌、孤雌蚜 (有翅迁飞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 )、性母、性雌蚜和雄蚜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棉蚜的有性蚜型和无性蚜型之间在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 ;②性母与性雌蚜和雄蚜的遗传关系都十分接近 ,说明同一性母既产性雌蚜 ,也产雄蚜 ;③干母和干雌的遗传关系很近 ,但孤雌蚜已与二者有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蚜型 微卫星引物 pcr 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Glu-D3和Glu-B3位点LMW-GS基因特异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惠贤 郭蔼光 +4 位作者 胡胜武 范三红 张大鹏 任思霖 王瑞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用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已知LMW GS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染色体位点特异PCR引物 1~ 7;利用特殊小麦材料———六倍体普通小麦阿勃二体、1A、1B和 1D缺体 ,四倍体小麦及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节节麦的基因组DNA为... 用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已知LMW GS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染色体位点特异PCR引物 1~ 7;利用特殊小麦材料———六倍体普通小麦阿勃二体、1A、1B和 1D缺体 ,四倍体小麦及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节节麦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在优化的PCR体系下进行特异性扩增和引物验证。结果表明 :引物 3和引物 4为小麦谷蛋白Glu D3位点LMW GS基因特异PCR引物 ,用其进行扩增时 ,循环反应条件为 :94℃变性 1min ,6 2℃退火 1min ,72℃延伸 2min。扩增产物大小约 1.6 0kb ,包括了启动子和完整编码区。引物 5和 7为小麦谷蛋白Glu B3位点LMW GS基因特异PCR引物 ,用其进行扩增时 ,循环条件为 :94℃变性 1min ,6 4℃退火 1min ,72℃延伸 2min。扩增产物大小约 1.4 5kb左右 ,包括了启动子和完整编码区。此外 ,用引物 3和 4通过PCR技术克隆到小偃 6号小麦Glu D3位点LMW GS基因(登录号为AY2 6 336 9) ;该基因编码的LMW GS含 9个Cys残基。这是首次发现含 9个Cys残基的LMW GS基因。它可能是小偃 6号加工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Glu-D3 Glu-B3位点 LMW-GS基因 引物设计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检测河豚鱼的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文炳 赵晨 +4 位作者 邵碧英 江树勋 闫诚 李寿崧 林河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6-381,共6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河豚鱼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应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0版设计了7对引物,经过PCR筛选,确定可以在所有8个供试河豚鱼样品中检出目的DNA片段的引物HT-1,用于建立河豚鱼的PCR检测方法。对该PCR方法中6个因素包括退火温度、... 根据Genbank公布的河豚鱼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应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0版设计了7对引物,经过PCR筛选,确定可以在所有8个供试河豚鱼样品中检出目的DNA片段的引物HT-1,用于建立河豚鱼的PCR检测方法。对该PCR方法中6个因素包括退火温度、Mg2+终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dNTPs终浓度、引物终浓度和模板DNA用量进行优化,确定优化的PCR扩增体系:10×PCR缓冲液2μL,MgCl2终浓度1.5mmol/L,Taq DNA聚合酶1.0U,dNTPs终浓度300μmol/L,引物终浓度0.2μmol/L,DNA模板400ng,加纯水至总体积20μL。扩增程序定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62℃退火30s,72℃延伸30s,40个循环,72℃延伸5min。据此建立河豚鱼成分PCR检测方法,并通过河豚鱼与非河豚鱼的PCR检测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河豚鱼特异性。研究结果还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含量为0.1%的河豚鱼样品PCR检出率至少在9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鱼 引物筛选 pcr检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3
16
作者 尹德洁 苏淑钗 +2 位作者 刘肖 侯智霞 陈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9,64,共6页
为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蓝莓品种鉴定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拟建立蓝莓新型SRAP标记(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的优化PCR体系并进行引物组合的筛选。运用改良CTAB法所提取的蓝莓幼嫩叶片的DNA,采用单因子试验,分析了模板DNA浓度... 为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蓝莓品种鉴定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拟建立蓝莓新型SRAP标记(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的优化PCR体系并进行引物组合的筛选。运用改良CTAB法所提取的蓝莓幼嫩叶片的DNA,采用单因子试验,分析了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影响SRAP-PCR的主要参数,建立了适合蓝莓SRAP-PCR的优化体系,20μL的PCR反应体系:模板DNA浓度120 ng、引物浓度0.40μmol/L、2×TaqPCR Master Mix 10μL,剩余体积用去离子水补足;最佳PCR扩增程序的退火温度为50℃。并从8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5对引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分子标记 SRAP—pcr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引物PCR方法在地表水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永军 张崇淼 +2 位作者 王晓昌 孙茵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探索通用引物PCR方法在地表水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参考菌株及西安市区不同地表水样,并对PCR产物分别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检测水样... 为了探索通用引物PCR方法在地表水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参考菌株及西安市区不同地表水样,并对PCR产物分别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检测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和粪大肠杆菌浓度.结果显示,通用引物扩增4种参考菌株,320 bp处均可得到清晰的电泳条带,其特异性通过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得到进一步验证;通用引物PCR可检出250 ng/L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标准菌株DNA,其PCR检测的灵敏度可达0.275 CFU/mL;用通用引物对西安市区不同地表水样进行PCR扩增,其中河、兴庆湖、大唐芙蓉园北湖、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出水样品320 bp处都得到了清晰的电泳条带,而黑河水样没有条带;与之相对应的粪大肠杆菌群检测结果显示,只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出水和兴庆湖水样有粪大肠杆菌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 病原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涛 陈海云 +4 位作者 陈少瑜 宁德鲁 冯丹 李勇杰 张艳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3,共6页
以文山、广西2个居群6个单株的八角嫩叶为研究材料,以八角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分析归纳相关树种ISSR-PCR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反应体系并对ISSR引物库进行筛选,同时结合正交设计针对具体引物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八角的ISSR-PCR... 以文山、广西2个居群6个单株的八角嫩叶为研究材料,以八角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分析归纳相关树种ISSR-PCR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反应体系并对ISSR引物库进行筛选,同时结合正交设计针对具体引物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八角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为DNA模板0.003~0.016 ng,Taq DNA聚合酶0.5~1.0 U,dNTPs 0.2 mmol.L-1,Mg2+浓度2.5~3.0 mmol.L-1,引物浓度0.6~0.8μmol.L-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引物特异温度退火45 s,72℃延伸1 min,40个循环;72℃最后延伸7min;4℃保存。获得效果稳定并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13条。研究结果可为八角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ISSR—pcr 反应体系 DNA模板 扩增程序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检测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 被引量:43
19
作者 陈涛 骆名瑞 +7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赵庆勇 周丽慧 姚姝 于新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9-534,共6页
根据Wx-mq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变异,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的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对12个水稻品种(或品系)以及武育粳3号(不含Wx-mq基因)/关东194(含Wx-mq基因)的F2分离群体进行扩增,依据其PCR产物的带型,... 根据Wx-mq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变异,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的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对12个水稻品种(或品系)以及武育粳3号(不含Wx-mq基因)/关东194(含Wx-mq基因)的F2分离群体进行扩增,依据其PCR产物的带型,可以准确区分出Wx-mq基因纯合、非Wx-mq基因纯合以及杂合基因型三种类型,其电泳结果与成熟后对胚乳外观特性鉴定完全一致。因此,作为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实用技术,四引物ARMS-PCR可以广泛用于Wxmq基因水稻的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直链淀粉含量 Wx—mq基因 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和随机引物标记探针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玉玮 邱龙 +3 位作者 李培青 刘焕民 庞永红 朱必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PCR标记法和随机引物标记法对小白鼠、欧洲田鼠(M icrotus arvalis和Pitymys duodecim costatus)的Sry基因保守区进行地高辛标记,结果显示PCR标记的探针灵敏度要高于随机引物法,同时对两种标记方法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进行Southern... 采用PCR标记法和随机引物标记法对小白鼠、欧洲田鼠(M icrotus arvalis和Pitymys duodecim costatus)的Sry基因保守区进行地高辛标记,结果显示PCR标记的探针灵敏度要高于随机引物法,同时对两种标记方法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进行Southern杂交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随机引物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