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电源并联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章小卫 苏星宇 +1 位作者 周京华 孟祥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362,共10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100%消纳和氢气全绿制取的重要途经。作为衔接可再生能源发电母线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中间环节,单个制氢电源功率等级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大功率制氢,因此需采用制...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100%消纳和氢气全绿制取的重要途经。作为衔接可再生能源发电母线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中间环节,单个制氢电源功率等级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大功率制氢,因此需采用制氢电源的模块化并联方法,但模块化并联时存在模块间不均流问题。针对多个制氢电源并联时的不均流问题,提出基于三相交错并联LLC结构的制氢电源并联方案。首先,推导了多个制氢电源并联等效电路,从阻抗角度入手,得到模块间谐振参数差异是不均流的主要原因。然后,利用虚拟阻抗调整等效阻抗,从而实现模块间均流。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一台两个6 kW模块化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并联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解水制氢 制氢电源并联方案 谐振参数差异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重组木及其性能
2
作者 张亚梅 周云霞 +1 位作者 祝荣先 于文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6,共10页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技术,直接对含水率为30%的杨木重组单元施加酚醛树脂,并通过调控压缩率和辊压次数优化施胶量控制工艺。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表征胶液分布和微观形貌,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解析树脂与木材界面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此外,采用煮沸–干燥–煮沸循环测试法评估重组木的耐水性能,并通过三点弯曲测试法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辊压压力和辊压次数的增加可显著提升高含水率重组单元的施胶量。与传统吊笼式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相比,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的重组木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降低了41.12%和21.04%,弹性模量(MOE)增大了10.57%。辊压压力促使重组单元中的细胞裂隙扩展,胶液在负压作用下渗透至细胞腔及细胞壁内部,并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酚醛树脂填充了细胞间隙并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抑制木材吸湿膨胀,提升密实度与结晶度。因此,该技术使得胶液在重组单元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重组木的耐水性能,抑制了木材细胞吸水后的回弹现象,减少了重组木表面的“跳丝”现象,提高了板材整体性能的均匀性。同时,渗透到细胞壁中的酚醛树脂增强了重组木的MOE。【结论】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技术通过优化胶液分布与界面结合,显著提升了重组木的耐水性和MOE。同时,该技术省去了干燥工序,有效降低了能耗。这一技术突破为实现重组单元的疏解—浸渍—干燥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行路径,为重组木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 辊压树脂浸渍法 重组木 连续化生产 耐水性能 弹性模量(M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等水深边际油田开发方案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晓强 史禾慕 +2 位作者 黄国良 孙恪成 王坤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0,136,共6页
针对国内南海中等水深边际油田开发的需求,借鉴渤海及南海北部湾采用“蜜蜂模式”开发边际油田的工程经验,提出采用“水下生产系统+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或小型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DP穿梭油轮”的独立开发方案。通过对两种方案采油设施的... 针对国内南海中等水深边际油田开发的需求,借鉴渤海及南海北部湾采用“蜜蜂模式”开发边际油田的工程经验,提出采用“水下生产系统+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或小型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DP穿梭油轮”的独立开发方案。通过对两种方案采油设施的功能、总布置及外输方案的介绍,表明在南海80~400 m的作业海域可根据不同水深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案,实现边际油田滚动开发。为边际油田开发由浅水逐步向中深水挺进,提供新型低成本装备和高效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水深 边际油田 水下生产系统 生产储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项学敏 周笑白 周集体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地区通过贸易手段从丰水地区进口水密集型产品,以保护本地区的水安全的战略形式.介绍了虚拟水的概念,归纳了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了有...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地区通过贸易手段从丰水地区进口水密集型产品,以保护本地区的水安全的战略形式.介绍了虚拟水的概念,归纳了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了有关产品虚拟水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工业产品虚拟水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为例,计算出石油制品中虚拟水含量.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石油行业今后应有计划进口石油制品,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品 虚拟水 虚拟水战略 工业产品虚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7
5
作者 吴普特 赵西宁 +1 位作者 操信春 郝仕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基于中国南北方粮食调动的变化分析,结合农业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提出中国在实施南水北调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自1990年已经形成并运行着一个"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1990-2008年期间年均调运虚拟水量... 基于中国南北方粮食调动的变化分析,结合农业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提出中国在实施南水北调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自1990年已经形成并运行着一个"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1990-2008年期间年均调运虚拟水量已超过200亿m3,远大于南水北调实体工程目前的调水规模;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调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依靠现有南水北调实体工程难以支撑中国北方粮食生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用水效率。考虑到中国南北方经济状况的现实差距,以及"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的长期运行,建议国家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同时,加强区域农业水足迹演变与控制研究,制定区域农业水足迹相关技术标准,为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农业 水足迹 北水南调虚拟工程 虚拟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红瑞 董艳艳 +1 位作者 王军红 韩兆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3-638,共6页
总结了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研究的战略意义,并在对国外开展的虚拟水研究方向及国内的虚拟水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华北地区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做了计算分析.最后就我国今后的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水资源 畜产品虚拟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水理论及其在粮食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鲁仕宝 黄强 +1 位作者 马凯 张永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4,共6页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进而影响粮食安全。运用虚拟水理论,通过虚拟水战略,使缺水的国家和地区以贸易的方式获得本地区所需要的水资源,促进商品生产和服务,进而稳定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着重介绍了农作物和畜牧产...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进而影响粮食安全。运用虚拟水理论,通过虚拟水战略,使缺水的国家和地区以贸易的方式获得本地区所需要的水资源,促进商品生产和服务,进而稳定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着重介绍了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虚拟水计算方法,并结合中部四省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实例,指出虚拟水战略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种备选方案,通过虚拟水贸易使虚拟水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可增加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从而维护区域或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对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粮食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敏感性分析 食品生产 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水资源短缺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州市农产品虚拟水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罗贞礼 黄璜 +1 位作者 傅志强 刘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4,共3页
为提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虚拟水计算方法为基础,对2000年湖南郴州市的农产品虚拟水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区域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有效配置决策思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每生产1kg大米,需要耗... 为提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虚拟水计算方法为基础,对2000年湖南郴州市的农产品虚拟水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区域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有效配置决策思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每生产1kg大米,需要耗费至少773.8kg的水资源;生产1kg植物油耗费的水量为8286.3kg;生产1kg蔬菜的水量最少,但至少也需要149.9kg的水量.郴州市的农村居民年农产品虚拟水数量远高于城镇居民的,其中大米所消费的虚拟水量就分别达到147.166m3和41.744m3.在不降低人均水资源消费需求和不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通过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方式,更好地发挥区域性优势,主动开发和生产有效益的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虚拟水战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可以很好地缓解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压力,并引导人们改变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虚拟水 虚拟水消费 量化分析 湖南郴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畜产品虚拟水研究的背景、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35
9
作者 曹建廷 李原园 +2 位作者 张文胜 徐澎波 刘俊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9-834,共6页
虚拟水是近年出现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虚拟水已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虚拟水概念出现的经济背景,总结介绍了与农作物和畜产品相关的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国际上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情况... 虚拟水是近年出现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虚拟水已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虚拟水概念出现的经济背景,总结介绍了与农作物和畜产品相关的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国际上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情况,揭示了虚拟水在提高水资源效率、制定水资源战略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粮食贸易 畜产品贸易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水足迹及虚拟水流动影响评价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勇 黄可静 +3 位作者 高学睿 安婷莉 何国华 姜珊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分析黄河流域粮食生产用水的可持续性,引入水足迹和虚拟水相关理论方法,对研究区主要粮食生产水足迹及粮食贸易伴生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进行了量化解析,并对未来粮食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2011—2016年,全流域粮食生产总水足... 为分析黄河流域粮食生产用水的可持续性,引入水足迹和虚拟水相关理论方法,对研究区主要粮食生产水足迹及粮食贸易伴生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进行了量化解析,并对未来粮食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2011—2016年,全流域粮食生产总水足迹和单位水足迹分别由460亿m^(3)和1.20 m^(3)/kg降为402 m^(3)和0.93 m^(3)/kg,均呈下降趋势;从粮食贸易伴生的虚拟水流动特点来看,流域全口径粮食虚拟水从2011年的110.7亿m^(3)减小到2016年的50.3亿m^(3),呈输入态势;除稻谷之外的粮食虚拟水由82.6亿m^(3)增加到193.4亿m^(3),呈输出态势;在流域不同气候情景下,2035年粮食生产总水足迹为481.9亿~518.7亿m^(3),其中绿水足迹增幅达20%,而蓝水足迹增长不显著;未来流域内粮食输出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本地农业生产的用水矛盾,但粮食灌溉总用水量的增速可能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粮食生产 气候变化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制造中的产品建模技术研究——基于产品定义单元和元建模的产品模型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玲 王新龙 +1 位作者 肖田元 韩向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93-997,共5页
虚拟制造要求产品模型在多学科无缝集成仿真中能够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传统的产品模型难于满足这一需求。基于虚拟制造对产品建模的要求 ,本文采用特征、零件和装配三个层次的产品定义单元 (PDU)构造产品设计模型 ,基于SUMM元... 虚拟制造要求产品模型在多学科无缝集成仿真中能够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传统的产品模型难于满足这一需求。基于虚拟制造对产品建模的要求 ,本文采用特征、零件和装配三个层次的产品定义单元 (PDU)构造产品设计模型 ,基于SUMM元建模技术实现模型间的互操作。虚拟制造各种应用模型可以由此设计模型衍生而来 ,较好地解决了现有产品模型语义信息缺乏的问题 ,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扩充性、可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制造 产品建模 产品定义单元 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费模式下虚拟水消费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尚海洋 徐中民 王思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水资源是产品生产的基本、必要的投入,不同的产品消费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有着很大的影响,分析和度量这种影响作用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甘肃省1992-2005年虚拟水消费量为例,分析消费模式对... 水资源是产品生产的基本、必要的投入,不同的产品消费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有着很大的影响,分析和度量这种影响作用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甘肃省1992-2005年虚拟水消费量为例,分析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量的影响作用之后,通过设定3种消费模式调整方案,并分别核算和比较了3种调整方案的虚拟水节约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4年中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在减少,与1992年相比,2005年人均消费量减少了43%;消费项目中粮食产品虚拟水消费量减少最显著,而奶类增加幅度最大;人口数据对环境影响有放大的作用,控制虚拟水人均消费量是减少虚拟水消费的关键所在;以产品链中位置低的产品替代位置高的产品,可以减少当前消费模式下的虚拟水消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消费模式 虚拟水节约量 产品链 消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流的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超 许长新 田贵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经济发展中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回顾当前虚拟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技术和政策六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以农产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水贸易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而收集32个典型的虚拟水贸易实施... 经济发展中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回顾当前虚拟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技术和政策六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以农产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水贸易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而收集32个典型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以虚拟水对外依赖程度为因变量,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实证结果从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贡献的角度解释了国内学者研究得出的我国区际间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格局。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调适能力是虚拟水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农业用水效率则是虚拟水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虚拟水贸易 虚拟水流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元结构的广义模块化产品族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丽萍 徐燕申 +1 位作者 卢志永 李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54-1657,共4页
根据广义模块化设计原理 ,对广义模块化产品族和产品平台作了整体规划 ,阐述了柔性模块、虚拟模块、元结构以及柔性元结构等概念 ,提出了以柔性元结构为基础构建广义模块化产品族的思想。以组合框架式液压机的应用为例 ,分析了柔性元结... 根据广义模块化设计原理 ,对广义模块化产品族和产品平台作了整体规划 ,阐述了柔性模块、虚拟模块、元结构以及柔性元结构等概念 ,提出了以柔性元结构为基础构建广义模块化产品族的思想。以组合框架式液压机的应用为例 ,分析了柔性元结构的具体创建过程。实践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块化设计 产品族 产品平台 虚拟模块 柔性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变化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姣 高阳 李双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512,共8页
计算了1988—2008年东北地区4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初级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和省虚拟水总量,明晰了这4种粮食作物的农业用水量格局及时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单位耗水量最高,小麦次之,玉米最小;空间上水稻的单... 计算了1988—2008年东北地区4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初级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和省虚拟水总量,明晰了这4种粮食作物的农业用水量格局及时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单位耗水量最高,小麦次之,玉米最小;空间上水稻的单位耗水量在黑龙江省最高,小麦在吉林省最高,玉米和大豆在辽宁省最高;黑龙江省的水稻、小麦和大豆的虚拟水总量都明显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达到8.60×109,3.98×109和1.22×1010 m3,而吉林省玉米虚拟水总量在3个省中最高,达1.08×1010 m3。随时间的变化,东北地区大豆和小麦的单位虚拟水含量表现为下降或者波动,而水稻和玉米相对稳定;玉米和水稻的虚拟水总量呈上升趋势而小麦明显呈下降趋势。该研究提供了从虚拟资源视角认识水资源消耗的实证,可以对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粮食作物 东北三省 时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君 胡娟 杨玉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5-188,共4页
为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运用虚拟水分析方法,多尺度分析我国近十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3019.1亿m3上升到2007年的3197.5亿m3,上... 为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运用虚拟水分析方法,多尺度分析我国近十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3019.1亿m3上升到2007年的3197.5亿m3,上升幅度达5.90%;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则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3207.5亿m3下降到2007年的2801.4亿m3,下降幅度达12.66%。1998~2006年,全国粮食消费虚拟水增长4.43%,年均增长0.49%。北方增长速度快,9年间增长7.70%,而南方则只增长1.84%。近十年全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水平衡整体表现为负。南方的虚拟水平衡一直为负,且数值呈上升趋势,北方虚拟水平衡态势则整体表现为正。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稳定存在,且有增强趋势。其中,东北是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的实质性调出区,黄淮海、华北、东南和华南为实质性调入区。研究结果说明,从水资源的角度看,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格局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消费 虚拟水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农产品虚拟水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永强 姜莉 +1 位作者 张伟娜 刘琳 《水利经济》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引入虚拟水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2003~2007年居民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生产产品包含的虚拟水总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年间京津冀生产产品的虚拟水总量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1633.45亿m3增长到200... 引入虚拟水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2003~2007年居民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生产产品包含的虚拟水总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年间京津冀生产产品的虚拟水总量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1633.45亿m3增长到2007年的1698.15亿m3,农产品对水资源呈现出巨大的消耗量。指出虚拟水计算可以从定量角度揭示社会对水资源的真实需求状况,采用虚拟水战略可为研究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虚拟水 虚拟水战略 农产品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楚雄州水资源利用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新华 龚爱民 +1 位作者 文俊 郭美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8,共5页
传统用水量指标仅仅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量(蓝水),忽略了对人类生产贡献巨大的绿水,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包含蓝水和绿水,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 传统用水量指标仅仅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量(蓝水),忽略了对人类生产贡献巨大的绿水,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包含蓝水和绿水,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引入了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和相关评价指标,计算分析了2005年云南楚雄州生产用水量和水足迹。结果表明,楚雄州2005年的总的生产系统耗水量26.2亿m3,远远高于水资源公报中统计的蓝水消耗量,全州总的水足迹为13.257亿m3,人均水足迹516.52 m3,水足迹占生产系统耗水量的50.6%,其余49.4%的生产耗水以虚拟的形式流往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生产耗水量 楚雄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水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刘静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大量消耗,水资源短缺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虚拟水贸易作为一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式被提出,成为水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为主体的虚拟水国际贸易也不仅仅涉及水资源的平衡问... 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大量消耗,水资源短缺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虚拟水贸易作为一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式被提出,成为水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为主体的虚拟水国际贸易也不仅仅涉及水资源的平衡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政治、经济等因素。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方面对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虚拟水贸易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贸易 农产品国际贸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田贵良 吴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居民食品消费中畜产品所占的比重和绝对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由于畜产品生产需以谷物为饲料,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将诱发谷物产量的大幅增加,而谷物是传统水资源密集型产业,虚拟水含量较高,谷物产...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居民食品消费中畜产品所占的比重和绝对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由于畜产品生产需以谷物为饲料,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将诱发谷物产量的大幅增加,而谷物是传统水资源密集型产业,虚拟水含量较高,谷物产量增长势必引发区域用水量的增加。论文从畜产品全生产链角度,基于虚拟水理论分析畜产品产量增长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选用我国2002-2010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设定面板协整模型,分析我国畜产品产量、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增长的长期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畜产品产量、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畜产品产量提高对区域用水量增长具有较强的长期正向相关关系。研究得出,畜产品消费增长诱发畜产品产量增加,带动作为上游产品的谷物产量上升,进而引发区域用水量增长,这是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对区域用水量影响的基本路径。因此,为实现在不加剧缺水地区水资源压力的前提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要求提高畜产品的水资源生产力,从畜产品全生产链的角度,通过节水技术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降低饲料生产环节的虚拟水含量,这对于畜牧产品整条生产链的节水作用将十分显著。本研究提出利用虚拟水贸易的方式,借助畜产品及其饲料产品的国际或区际进口,以降低畜产品消费增长对缺水地区用水量的影响,并提倡引导建立可持续的食品消费模式和结构,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禀赋与食品消费模式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畜产品 消费 区域用水量 全生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