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欲降先升”理论探讨“风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美娟 陈怀仁 +3 位作者 付晓硕 魏佳丽 钱海华 张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2,共4页
慢传输型便秘的病机本质为大肠传导功能不利,临证时医者常常基于“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治疗原则施以泻下通腑之品,但是疗效却不尽满意,临床治愈率较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蕴意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上升、外出属... 慢传输型便秘的病机本质为大肠传导功能不利,临证时医者常常基于“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治疗原则施以泻下通腑之品,但是疗效却不尽满意,临床治愈率较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蕴意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上升、外出属阳,下降、内入归阴,注重降气通腑的同时不妨佐以升提气机之品,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意,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风药”质轻气锐,味辛性散,作用趋势偏于向上、向外,与多个脏腑的生理特性相顺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此类药物,往往可达宣肺发表、提壶揭盖、斡旋中焦、升阳散湿,调达肝胆、理气泻火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气机升降理论 整体观 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论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惠媚 李江伟 姚小磊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5,I0002,共5页
黄元御提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气的升降出入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脾胃居中焦,斡旋气机,助龙虎回环,水火互济,如此则全身气机调畅,机体康健。脾胃功能失调,则中气不足,导致肝失条达,肾水乏源,全身气机循环紊乱,瘀血、... 黄元御提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气的升降出入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脾胃居中焦,斡旋气机,助龙虎回环,水火互济,如此则全身气机调畅,机体康健。脾胃功能失调,则中气不足,导致肝失条达,肾水乏源,全身气机循环紊乱,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堆积,壅滞于目络,引发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因此在该病中,中气不足,失于斡旋,痰水瘀结是其病机关键。从脾论治,宜补中气,利升降,助中焦之气协调;从肝论治,宜疏肝气,助肝气升发;从肾论治,宜暖肾水,济阴阳。此则中气升降相因,全身气机有序运行,一身之气循环周流,病理产物得以消除,脏腑和目窍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土枢四象 一气周流 黄元御 气机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徐灵胎《咳论》学术思想发微
3
作者 汪天青 王宁 +1 位作者 杨智鑫 董宝强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比较历代名家对《咳论》中肺咳与五脏咳的认识,梳理经络之间的联系,结合徐灵胎的相关主张及《内经》有关内容,探讨发现咳嗽的产生多在于肝肺胃三者气机逆乱,而其根源在于寒热失宜而肝肺胃失其所养。针对于此,徐灵胎提出以清润为主,... 通过比较历代名家对《咳论》中肺咳与五脏咳的认识,梳理经络之间的联系,结合徐灵胎的相关主张及《内经》有关内容,探讨发现咳嗽的产生多在于肝肺胃三者气机逆乱,而其根源在于寒热失宜而肝肺胃失其所养。针对于此,徐灵胎提出以清润为主,施以清降之法,使气从以顺,升降相得,从根源上恢复三者的平衡而使咳嗽自解。面对现代多饮食无节伤于脾胃,起居无常等伤于肝的现象,为临床部分内伤咳嗽的辨治提供理论借鉴,丰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论》 徐灵胎 清浊 气机升降 肝肺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机升降失调谈单纯性肥胖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虹霖 宋行行 +3 位作者 宋君瑶 张金朋 李雪 徐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4,共4页
肥胖病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疑难问题,95%以上的病人为单纯性肥胖症。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收效甚微,且不良反应较大。依据古老的东方哲学智慧,从中医学的气机升降理论中得到启发,提出以“腹四针”穴位埋线法治... 肥胖病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疑难问题,95%以上的病人为单纯性肥胖症。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收效甚微,且不良反应较大。依据古老的东方哲学智慧,从中医学的气机升降理论中得到启发,提出以“腹四针”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该文主要介绍以气机升降为理论基础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体会,以期为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提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 单纯性肥胖 腹四针 穴位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胡亚丹 蒋进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84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42例)和治疗B组(42例)。治疗A组予以常规...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84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42例)和治疗B组(42例)。治疗A组予以常规针法治疗,治疗B组患者则予以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实际睡眠总时间、PSQI量表评分、睡眠进程参数、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了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的睡眠进程参数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指标显著高于治疗A组,而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指标则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的实际睡眠总时间较干预前均有了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实际睡眠总时间显著高于治疗A组(P<0.05);两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干预方案安全性良好。治疗A组患者出现穿刺处血肿4例、穿刺处感染2例、滞针4例,总出现率为23.81%(10/42);治疗B组患者出现穿刺处血肿1例、穿刺处感染0例、滞针1例,总出现率为4.76%(2/42),且治疗B组患者的总出现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其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以及睡眠进程参数,缩短入睡时间,提高实际睡眠总时间,缓解日间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理论 针灸 心肾不交型失眠 睡眠质量 睡眠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脏腑-骨痿”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黎征鹏 章晓云 +1 位作者 曾浩 高振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15-3022,共8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属于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症(OP),好发于女性绝经后5~10年。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衰退,雌性激素和相关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引起骨量减少和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骨脆弱增加,患者骨折风险增加。中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属于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症(OP),好发于女性绝经后5~10年。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衰退,雌性激素和相关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引起骨量减少和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骨脆弱增加,患者骨折风险增加。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肾精充足对于骨髓充养和骨密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行气,心血亏虚、胆气不足、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同样影响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脏腑 中医理论 发病机制 气血 津液 气机 气机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耀平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痿证 被引量:3
7
作者 韦玉连 李志情 +2 位作者 孙文昊 黄绮恩 唐耀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总结唐耀平主任医师治疗痿证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唐师治疗痿证的临床医案,归纳总结其治疗痿证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结果基于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师认为痿证的主要病机为全身气机升降失常,其中,又以中焦斡旋失司为根本,... 目的总结唐耀平主任医师治疗痿证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唐师治疗痿证的临床医案,归纳总结其治疗痿证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结果基于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师认为痿证的主要病机为全身气机升降失常,其中,又以中焦斡旋失司为根本,肝肺升降不调、心肾不交为关键,故治疗上以健运中焦为核心,肝肺心肾同治,用药攻补兼施、寒温并用,临床疗效颇好。结论健运脾胃,恢复中焦升降之枢纽是治疗痿证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证 气机升降 调畅气机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三焦气机在肿瘤化湿治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魏华民 朱瑞丽 +2 位作者 刘瑞 花宝金 林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95-499,共5页
湿邪作为肿瘤病的核心病机,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结合花宝金教授经验,对"三焦"概念重新梳理,阐述了三焦作为"一腔之大腑",是湿邪停滞的主要部位;论证了条畅三焦气机升降,尤其... 湿邪作为肿瘤病的核心病机,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结合花宝金教授经验,对"三焦"概念重新梳理,阐述了三焦作为"一腔之大腑",是湿邪停滞的主要部位;论证了条畅三焦气机升降,尤其是调中焦升降的"升降相因"用药法是达到"三焦气化,气化则湿化"的根本,并提出三焦气分和血分同调是肿瘤化湿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对传统祛湿法的有益补充,而且更加明确了调理三焦以化湿的具体方法,是肿瘤病化湿法的又一重要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 化湿法 三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调升降”辨治水肿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辉 黄梦媛 +4 位作者 陈祎 于志谋 张华东 路洁 姜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698-699,共2页
路老临证时无论内伤、外感,均终始顾养后天之本。路老总结自己70年的行医历程,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此学术思想来自于临床,同时以此为理论指导临证,治疗临床常见疾病... 路老临证时无论内伤、外感,均终始顾养后天之本。路老总结自己70年的行医历程,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此学术思想来自于临床,同时以此为理论指导临证,治疗临床常见疾病甚至是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中央 调升降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肿瘤理论传承发展历程——“扶正培本”到“调气解毒”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郭秋均 张兴 +3 位作者 刘瑞 郑红刚 侯炜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回顾现代中医肿瘤学科近60年的发展,形成了“扶正培本”理论体系,中医肿瘤理论得以发展,循证和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抗肿瘤新药研发问世。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性地将“气机升降”学说应用于中医肿瘤学,立足“扶正培本”学术思想体系,提出... 回顾现代中医肿瘤学科近60年的发展,形成了“扶正培本”理论体系,中医肿瘤理论得以发展,循证和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抗肿瘤新药研发问世。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性地将“气机升降”学说应用于中医肿瘤学,立足“扶正培本”学术思想体系,提出“调气解毒”学说,进一步阐发其科学内涵及理论外延,发挥现代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培本 扶正解毒 固本清源 气机升降 调气解毒 理论创新 指南 诊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元气升降角度浅析六经病论治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吉武 彭万年 赵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1-283,共3页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中医学的传统中医理论思维。气化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元气升降为基本表现形式。赜探隐索,见微知著。《伤寒论》袭承其学术思想,运筹帷幄之中,言六经之气化亦不离其宗,阐述其运动在六经辨证的...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中医学的传统中医理论思维。气化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元气升降为基本表现形式。赜探隐索,见微知著。《伤寒论》袭承其学术思想,运筹帷幄之中,言六经之气化亦不离其宗,阐述其运动在六经辨证的具体应用。后世奉之为指导临床的经典,不愧是其实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气化 升降理论 元气 阳气 伤寒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跃进调气治百病的学术思想总结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扬 武萌萌 +2 位作者 武润梅 梁晶晶 贾跃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68-2269,共2页
贾跃进名老中医擅长从调气的角度治百病,强调治病当以调气为先,文章拟总结贾老师运用调气治百病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贾跃进名老中医 调气 升降出入 气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田晶晶 杨幼新 +1 位作者 袁红霞 马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每组10只大鼠。对...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每组10只大鼠。对除正常组外的造模组大鼠采用"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RE动物模型。从术后第7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旋覆代赭汤全方组、拆方各组及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干预14 d后,第22天处死全部大鼠后,取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RE大鼠病理分级,各组随机取6份食管标本匀浆制成线粒体悬浮,液通过H3-ADP掺入法测量检测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结果:各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积分比正常组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方组、西药组、甘升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降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较模型组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组及西药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较甘升组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全方组、甘升组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略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降组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全方组及甘升组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略提高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全方组、甘升组及苦降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通过调节脾胃气机改善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光镜下表现,促进黏膜修复,改善炎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RE大鼠线粒体ANT转运活性,辅助线粒体能量的顺利完成,亦可能是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旋覆代赭汤 气机升降 能量代谢 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转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升降气机探源中药“四气五味”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吉武 彭万年 赵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3-575,共3页
中医经典认识人与自然以"元气一元论"为基准,从而阐释正常人体的升降气机。阴阳升降失常,四时五脏之气失衡无序,因而人体之所发病。中药治病,全因四气五味纠助其气机流畅,恢复元气升降之偏性,元气周流一身,诸病则能自愈。
关键词 四气五味 升降理论 气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解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孙广仁 高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259-2261,共3页
讨论了《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指出河图五行模式是《内经》成书时就已采用的五行模式,以此五行模式可清晰地解释五脏的太少阴阳属性,脾为至阴,脾为孤脏,脾主四时等难题,并能阐释脏气的升降运动及脾胃为枢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河图 五行模式 太少阴阳 孤脏 至阴 脾主四时 脏气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肺合大肠之气机升降相因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晶 纪立金 高思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90-1693,共4页
气机升降理论和肺肠相合理论均源自《黄帝内经》,都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经久不衰。肺与大肠作为脏腑相表里理论中一对代表性的脏腑,其气机的升降运动的有其独有的特点,肺与肠相合是相表里的内在依据... 气机升降理论和肺肠相合理论均源自《黄帝内经》,都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经久不衰。肺与大肠作为脏腑相表里理论中一对代表性的脏腑,其气机的升降运动的有其独有的特点,肺与肠相合是相表里的内在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是相合的生命体现,而肺与大肠气机升降相因又是肺肠相合的内在机制^([1])。本文从肺之气机升降、大肠之气机升降、肺与大肠之间气机升降三方面的论述肺与大肠气机升降相因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气机 升降相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元气升降角度探析“水精四布”与糖尿病之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吉武 彭万年 赵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005-1008,共4页
本文基于中医的传统经典理论,以天人合一为核心,强调天人相应,认为"阴平阳秘"是在"阳主阴从"主导下,因元气之升降而实现。惟一阳气充足才有人体精微物质如津、气、血、液等生化之源泉不息,提出阳气不足,升降失常是... 本文基于中医的传统经典理论,以天人合一为核心,强调天人相应,认为"阴平阳秘"是在"阳主阴从"主导下,因元气之升降而实现。惟一阳气充足才有人体精微物质如津、气、血、液等生化之源泉不息,提出阳气不足,升降失常是致病之根本,"水精不布"是糖尿病及并发症之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治疗应以补益阳气,复其升降为权宜大法,通过助阳气化,水精得布,则糖尿病亦自消无迹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机 津液气血 升降理论 气机 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机升降话“天枢”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以国 成泽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37-2338,共2页
人体有小宇宙之称,宇宙有天枢星关乎天地之阴阳转化,人有一穴天枢关乎人体之阴阳之升降。古人正是参照道家思想,取类比相天枢星来命名天枢穴名和理解天枢的作用。天枢穴对多种病症均有显著效果。所治病症总的来看主要和人体气机升降失... 人体有小宇宙之称,宇宙有天枢星关乎天地之阴阳转化,人有一穴天枢关乎人体之阴阳之升降。古人正是参照道家思想,取类比相天枢星来命名天枢穴名和理解天枢的作用。天枢穴对多种病症均有显著效果。所治病症总的来看主要和人体气机升降失调有关,既用于补虚,也用于泻实,具有非常典型良性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 天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元四家”对气机升降理论的认识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瑞 鲍艳举 花宝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41-242,共2页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思想,《伤寒论》将升降理论思想贯穿于六经辨证,而对升降学说从理论阐发,当从金元诸家开始,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升降学说,如刘完素之玄府水火升降观...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思想,《伤寒论》将升降理论思想贯穿于六经辨证,而对升降学说从理论阐发,当从金元诸家开始,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升降学说,如刘完素之玄府水火升降观、张从正之攻邪升降观、李杲之脾胃为升降枢纽观、朱丹溪之五脏气血升降观,均对后世气机升降理论学说阐发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四家 气机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机升降探讨胃癌的病机治则 被引量:17
20
作者 窦建卫 杨小娟 +4 位作者 李康乐 叶凯 尚荣国 贺建宇 朱宇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76-77,共2页
胃癌是因外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失调等,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气滞、血瘀、痰浊及癌毒内生,日久积聚于胃脘而成。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精微不能濡养,浊液不能排出,影响体内正常气机升降。肝主疏泄,... 胃癌是因外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失调等,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气滞、血瘀、痰浊及癌毒内生,日久积聚于胃脘而成。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精微不能濡养,浊液不能排出,影响体内正常气机升降。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的条达,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调,则影响气血运行。气机升降关系在胃癌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运行,则气凝血滞,痰浊内停,甚则癌毒内生,发为癌瘤。故在临床治疗中注重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辛开苦降,调畅气机,恢复脾胃的正常升降功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机升降 病机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