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
李艳莉
侯怀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郭齐家先生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 |
郭德侠
杨依依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为什么说英国教育学是一个领域而非独立学科?——生成路径、原因剖析及对中国教育学建设的启示 |
赵康
汪静洁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学历史教育研究2024年度报告——基于2024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历史教育论文的分析 |
徐赐成
沈琰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内藤湖南《中国上古史》的“中学”渊源 |
汤莹
李长银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躬耕中国教育学史三十余载倾心中国教育学科建设——专访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侯怀银 |
郭建斌
侯怀银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广州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历史进程、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
李兴军
吴浩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日本东洋学的中国文学研究模式方法及成败得失 |
王向远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项目式学习案例介绍与分析 |
柴玉慧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构建的概念史探究——基于党政文献的分析 |
储著武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中职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成效与改进思考 |
沈永鑫
曾天山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及其未来发展进路 |
董洪杰
石琳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3
|
“高等教育中国模式”的概念史寻绎 |
刘晖
蔡志奇
张艳芳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文集日本写本的收藏、整理与研究 |
卞东波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经验、方法与情感动力: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史探寻——兼评《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学科、学术与学问》 |
周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写入新修订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 |
张海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音乐史学在中国的回首与瞻望——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十二 |
田可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论清史《儒林传》扬州学人记载的形成 |
戚学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新时代下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蓬勃发展——第十一届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十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王瑞芳
代钦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0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书写、哲学观照与实践导向 |
胡佳新
周洪宇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