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C-Ag、CEA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玲 汪涛 +2 位作者 王雯 姜缨 郑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8-469,516,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Ag)和癌胚抗原 (CE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IMX) ,检测 134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C Ag和CEA的水平 ,分析SCC Ag和CEA检测值与肺癌临床病...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Ag)和癌胚抗原 (CE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IMX) ,检测 134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C Ag和CEA的水平 ,分析SCC Ag和CEA检测值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 Ag、CEA升高与肿瘤病理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论 血清SCC Ag、CEA检测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以及对病期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Ag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6
2
作者 高宝荣 赵桂玲 张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110例Ⅰ B~Ⅱ A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g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CC...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110例Ⅰ B~Ⅱ A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g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CC-Ag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评估淋巴结转移的SCC-Ag阈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SCC-Ag滴度与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分化程度及脉管内瘤栓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血清SCC-Ag≥4ng/mL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对SCC-Ag的影响更大;ROC曲线显示SCC-Ag为4ng/mL是筛选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论:术前血清SCC-Ag在评估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的价值,其临界值为4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水和血清CEA、CYFRA21-1、NSE、SCC-Ag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铮雯 邵润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34-3337,共4页
目的:探讨胸水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已确诊的101例患者胸水及血清中四项肿瘤标志物水... 目的:探讨胸水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已确诊的101例患者胸水及血清中四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应用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诊断临界值,比较各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胸水和血清中四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CEA对肺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和SCC-Ag对肺鳞癌在胸水和血清中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其他单项检测(P<0.05);胸水和血清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检出率。结论:胸水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检出及病理分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姚爱华 宋辉 蒋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8-241,共4页
目的 观察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血清指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化疗方法,观察... 目的 观察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血清指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化疗方法,观察组应用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羊泉散加味 放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胸苷激酶1 人附睾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SGF、SC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5
作者 闵玲 钟亮星 +1 位作者 陈琳娜 邓粤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5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5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和101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和生化比色法分别检测各组SCC和TSGF的含量,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TSGF的含量分别为(6.95±1.23)ng/mL和(81.0±16.3)U/mL,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1%和87.4%,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SCC和TSGF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两者联合检测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CCA、CYFRA21-1、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罗玲 王江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16-1718,共3页
目的:评价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4月住院行支气... 目的:评价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4月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62例,其中肺癌44例,肺部良性病变者18例,肺癌患者中小细胞肺癌5例、鳞癌17例、腺癌15例、未定型肺癌5例,所有肺癌患者均为病理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检测SCCA、CYFRA21-1、CEA。结果:肺癌组SCCA、CYFRA21-1、CEA水平均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P<0.01),3项指标均随病情进展升高,其中Ⅲ、Ⅳ期肺癌患者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在不同病理类型中,3种指标升高的程度不等,SCCA及CYFRA21-1水平在鳞癌显著高于腺癌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r,SCLC),CEA水平在腺癌显著高于鳞癌和SCLC。结论:联合检测BALF中SCCA、CYFRA21-1、CEA的水平可能在肺癌的诊断,病理类型的推断以及预后的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游离LUNXmRNA、SCC和β2-MG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巧巧 孙一奎 王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0-721,725,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检测外周血游离LUNXmRN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6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和血清,分别检测外周血游离LUNXmRNA、SCC和β2-MG值,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检测外周血游离LUNXmRN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6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和血清,分别检测外周血游离LUNXmRNA、SCC和β2-MG值,统计分析整理数据。结果:6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检测外周血游离LUNXmRNA、SCC和β2-MG,其阳性率为82.6%,敏感度为89.8%。结论: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的阳性率和敏感度都大大提高,有助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游离LUNXmRN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β2-微球蛋白(β2-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甲基化抑制鼻咽癌组织SCCA1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瑞成 谭双香 +2 位作者 戴爱国 肖志强 汤参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8-83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鳞状细胞癌抗原1(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1,SCCA1)与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SCCA1表达水平低于鼻咽黏膜上皮组织,其表达降低的机制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 背景与目的:鳞状细胞癌抗原1(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1,SCCA1)与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SCCA1表达水平低于鼻咽黏膜上皮组织,其表达降低的机制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讨NPC组织SCA1表达水平降低是否由基因甲基化所致。方法:收集75例NPC活检组织(NPC组)和25例慢性鼻咽炎鼻咽黏膜活检组织(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CCA1基因甲基化状态,PCR检测SCCA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SC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PC组SCCA1基因完全甲基化、不完全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38例、27例和10例,对照组不完全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5例和120例,NPC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75vs 5/25,x^2=39.7,P<0.01)。SCCA1基因不完全甲基化导致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SCCA1基因完全甲基化导致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在NPC组,SCCA1不完全甲基化标本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CCA1未甲基化病例(0.22±0.05 vs 0.37±0.07和0.14±0.05 vs 0.31±0.04,P<0.0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CCA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NPC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呈负相关(P<0.01),与NPC淋巴结转移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NPC组织SCCA1蛋白质表达降低主要是由基因甲基化所致,SCCA1表达降低可能对NPC淋巴结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表观遗传学 基因表达 甲基化 鳞状细胞癌抗原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检测SCCa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峰 齐素文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5,共4页
建立一种基于量子点(QDs)标记技术检测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荧光免疫方法。纳米磁珠颗粒和生物素标记SCCa两株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样本中的待测SCCa通过夹心法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入偶联生物素的量子点,在磁... 建立一种基于量子点(QDs)标记技术检测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荧光免疫方法。纳米磁珠颗粒和生物素标记SCCa两株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样本中的待测SCCa通过夹心法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入偶联生物素的量子点,在磁场作用下进行清洗,检测溶液中的荧光强度,计算SCCa的浓度。本方法的灵敏度为0.03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7%,使用本方法与其他检测系统进行比对,相关系数为0.9770。基于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检测SCCa的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免疫 s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含量检测及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估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冯春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05-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含量及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含量及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含量,收集宫颈组织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1)血清学指标:观察组的血清TSGF、SCC含量以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凋亡分子:观察组宫颈组织中Bcl-2的mRNA和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而Bax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侵袭分子:观察组宫颈组织中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含量异常升高;且Bcl-2、MMP-2和MMP-9处于高表达状态,而Bax和Caspase-3处于低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AIM2和血清SCC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庄涛 张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颈...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颈患者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上述标本中AIM2的表达水平,回顾性收集子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其术前血清SCC水平,分析两种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68.8%vs 26.7%,P<0.001),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表达水平与术前血清SCC水平呈正相关(r=0.275,P=0.013);②AIM2表达与肿瘤的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术前SCC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AIM2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OS)(56.1%)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前SCC阳性患者OS(53.9%)明显低于阴性患者(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④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M2表达、术前SCC水平是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AIM2过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联合分析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及血清SCC有助于评估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癌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联合检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及糖链抗原15-3在诱发性肺鳞癌癌变过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飞 喻伦银 +6 位作者 刘铭球 陈德基 夏东 邹祖玉 江曼 胡雪峰 凌长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形成发展过程中血清鳞癌相关抗原 (SCCAg)、癌胚抗原 (CEA)及糖链抗原 15 3(CA15 3 )的动态变化 ,为寻找有意义的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经肺叶支气管内灌注甲基胆蒽(MCA)碘油溶液对 91只Wistar大鼠诱癌 ,分... 目的 探讨肺癌形成发展过程中血清鳞癌相关抗原 (SCCAg)、癌胚抗原 (CEA)及糖链抗原 15 3(CA15 3 )的动态变化 ,为寻找有意义的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经肺叶支气管内灌注甲基胆蒽(MCA)碘油溶液对 91只Wistar大鼠诱癌 ,分别于灌注后第 2 0、40、5 0、60、70、80天分批处死动物并采取血清。从经病理确诊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各阶段的动物模型组中各选取 3~ 7例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试验技术 (MEIA)测定血清中SCCAg、CEA、CA15 3的水平。结果 在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阶段 ,三种标志物均无改变 ;但在早期浸润癌阶段 ,血清SCCAg明显增高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CEA、CA15 3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清SCCAg在肺鳞癌早期即升高 ,表明SCCAg是肺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抗原 肺磷癌 甲基胆蒽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欧洋华 贾西彪 +4 位作者 陈岑 王霞 江咏梅 杨凌云 李宁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计算最佳诊断界值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水平(5.516±1.523ng/ml)明显高于CIN组(0.806±0.152ng/ml)和慢性宫颈炎组(0.412±0.05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P=0.001;t=4.715,P=0.000)。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43.75%)明显高于CIN组(4.76%)和慢性宫颈炎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0;χ2=35.497,P=0.000);宫颈鳞癌组ⅠB期、ⅡA期、ⅡB期、Ⅳ期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分别是31.25%、40.00%、75.00%、100.00%,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P=0.362)。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8ng/ml、44.00%、99.00%、0.727。结论:血清SCCAg是宫颈鳞癌特异度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而降低SCCAg诊断界值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鳞癌 诊断价值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相关抗原-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5 位作者 刘飞 范晓杰 连易水 杜彦艳 于凡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且病理诊断证实为正常组织的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7/60)和66.67%(40/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MAGE-A9(P=0.037)和-A11(P=0.039)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P=0.026)和MAGE-A11(P=0.038)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P=0.026)、临床分期(P=0.008)及淋巴结转移(P=0.010)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GE-A9和-A11蛋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抗原,似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抗原 黑素瘤相关抗原-A9 黑素瘤相关抗原-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庞晓奡 张瑶 +4 位作者 魏恒 张晶 罗清双 黄成琳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5-1077,108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60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60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48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SCC-A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MGB1的相关性。结果 HMGB1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3.3%(50/60),在CIN中阳性表达率为54.9%(28/5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2.5%(2/16)。HMGB1的表达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且HMGB1的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MGB1的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递增呈升高趋势,且与临床相关参数密切联系。HMGB1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预测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判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凯贤 郑玉华 +6 位作者 柳晓春 汪洪 胡路琴 陈永连 王玉玲 黄晓斌 李林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35-3638,共4页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49例、CIN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49例、CIN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清标本,分别运用ELISA及MEIA法检测M-CSF、SCC-Ag表达水平。结果 M-CSF和SCCAg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CIN组(均P<0.01)。M-CSF在CIN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高级别CIN组显著高于低级别CIN组(P<0.05),但SCC-Ag在CIN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SCC-A和M-CSF显著提高宫颈癌检出率。M-CSF在宫颈癌及高级别CIN患者术后均降低至正常水平,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则只有在宫颈癌组手术前、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F可能成为宫颈癌和CIN诊断中有用的血清学指标,可望用于预测CIN和宫颈癌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鳞状癌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A9、MAGE-A11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胜辉 赵岩 +4 位作者 徐玉茹 桑梅香 赵瑞力 谷丽娜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MAGE-A9)、MAGE-A11-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2014年住院手术切除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MAGE-A9)、MAGE-A11-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2014年住院手术切除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73例,同时选取该院3例前列腺癌住院患者去势治疗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MAGE-A11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E-A9、MAGE-A11蛋白和Ki67的表达率[47.94%(35/73)]、[49.32%(36/73)]和[46.58%(34/73)]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0/75)(P<0.01)],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Ki67LI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GE-A9和MAGE-A11蛋白表达均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258,P=0.027;r=0.672,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AGE-A9、MAGE-A11和Ki67LI蛋白高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的患者,而且MAGE-A9和Ki67LI均高表达或MAGE-A11和Ki67LI均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单一高表达或均低表达的患者(P<0.05或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提示,MAGE-A9蛋白和MAGE-A11蛋白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MAGE-A9、MAGE-A11和Ki67是喉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其可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11 KI67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盼 多力昆.吾甫尔 +1 位作者 蔡志刚 孙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串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手术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p53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国英 朱玲 +1 位作者 冯振卿 彭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PCNA、p53蛋白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口腔黏膜单纯增生(HP)9例,轻度异常增生(LD)11例,中度异常增生(MD)10例,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CIS)9例,鳞癌(SCC)11... 目的:探讨PCNA、p53蛋白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口腔黏膜单纯增生(HP)9例,轻度异常增生(LD)11例,中度异常增生(MD)10例,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CIS)9例,鳞癌(SCC)11例中p53蛋白、PCNA和hTERTmRNA的表达。结果:PCNA、p53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均有表达的异常。结论:hTERT、PCNA和p53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异常表达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的早期诊断,为研究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鳞癌 端粒酶逆转录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会来 张丽 +3 位作者 李勇 温士旺 张月峰 田子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00-3903,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血清的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分...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血清的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食管鳞癌手术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及随访,术前CEA、SCC及HMGB1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均优于阳性者(P<0.05);治疗前3项均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优于3项均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P<0.01);手术后3项标志物呈下降趋势者中位生存期长于呈上升趋势者(χ2=6.584,P=0.01);手术后HMGB1、CEA、SCC任何一项标志物下降程度≥50%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无一项标记物下降程度达到50%者中位生存期(χ2=5.418,P=0.02)。结论: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HMGB1、CEA及SCC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的检测可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血清肿瘤标记物 高迁移率蛋白B1 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