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AA/CRP、LDH、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
作者 韩瑞芳 高玲 +1 位作者 陈飞 郑之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3-94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SAA/CRP)、乳酸脱氢酶(LDH)、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RMPP患儿作为研...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SAA/CRP)、乳酸脱氢酶(LDH)、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组,9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研究组入院当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症(n=102)与重症(n=78),治疗后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n=52)与预后良好(n=128)。比较研究组中轻症与重症、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儿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CRP、LDH、YKL-40对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将常规影响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氧疗时间、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作为常规预测方案,常规预测方案联合血清SAA/CRP、LDH、YKL-40作为新预测方案,比较两种预测方案对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RMPP患儿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轻症RMPP患儿(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患儿胸腔积液占比、病情严重程度重症占比、氧疗时间、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程度、氧疗时间、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均为R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AA/CRP、LDH、YKL-40预测R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749、0.734;新预测方案的AUC为0.945,明显高于常规预测方案(AUC=0.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血清SAA/CRP、LDH、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RMPP患儿的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 乳酸脱氢酶 甲壳质酶蛋白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Aβ1-42、BK表达的影响观察
2
作者 何瑛琨 李士杰 +2 位作者 常玉娟 蔡春江 张军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3-24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 protein 1-42,Aβ1-42)、缓激肽(bradykinin,B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D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单纯西药组和黄连解...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 protein 1-42,Aβ1-42)、缓激肽(bradykinin,B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D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单纯西药组和黄连解毒组各60例,单纯西药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黄连解毒组在单纯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蛋白[Aβ1-42、BK和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Tau)]和认知功能[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黄连解毒组治疗3个月时总体有效率91.67%高于单纯医药组的78.33%(P<0.05);治疗后,黄连解毒组与单纯西药组中医各主症状评分、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IL-6)水平和血清蛋白(Aβ1-42、BK和Tau)水平均降低,且黄连解毒组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治疗后,黄连解毒组与单纯西药组ADAS-Cog评分降低,MoCA评分提升,且黄连解毒组分值变化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治疗期间,黄连解毒组与单纯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8.33%vs 6.67%)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治疗AD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神经炎症,调节血清Aβ1-42、BK表达,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黄连解毒汤 认知功能 血清人淀粉样蛋白1-42 血清缓激肽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守正 李太文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SAA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AA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牙周炎防治策略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辅助性T细胞17 TOLL样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萨能羊两个泌乳阶段差异表达基因SAA3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4
作者 武会娟 罗军 +6 位作者 张丽娟 韩雪峰 杨宝进 王海滨 单翠燕 张宁 余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泌乳期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利用抑制性削减杂交技术构建西农萨能羊泌乳60 d乳腺组织及泌乳28 d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阳性克隆血清淀粉样蛋白A 3(SAA3)基因,通过RT-PCR方法克隆西农萨能... 为了研究不同泌乳期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利用抑制性削减杂交技术构建西农萨能羊泌乳60 d乳腺组织及泌乳28 d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阳性克隆血清淀粉样蛋白A 3(SAA3)基因,通过RT-PCR方法克隆西农萨能羊乳腺组织SAA3,并进行序列比对和功能预测。结果成功构建了西农萨能羊不同泌乳期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筛选克隆了乳腺组织SAA3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DQ839400,编码区长度为396 bp,含有131个氨基酸。西农萨能羊乳腺组织中SAA3与牛(GenBank:NM_181016)、兔(GenBank:M64696.1)、人(GenBank:BC020795)、鼠(GenBank:NM_011315)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84.3%、81.3%和81.9%,氨基酸同源性为93%、76%、72%、72%;在编码区261-287位较人、兔、鼠SAA编码区多27个碱基,连续大于5个氨基酸的保守区域有6个,较人SAA多3个潜在功能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萨能羊 乳腺组织 血清淀粉样蛋白A3 抑制性削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患者免疫炎症状态 被引量:7
5
作者 崔晓萌 陈慧勇 +10 位作者 丁振奇 纪宗斐 杨程德 邹耀红 达展云 万伟国 戴晓敏 闫焱 孔秀芳 马莉莉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对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炎症状态和疾病活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TA患者80例,比较SAA升高组和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活动、炎症指标、细胞因... 目的对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炎症状态和疾病活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TA患者80例,比较SAA升高组和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活动、炎症指标、细胞因子及用药情况差异,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AA正常组相比,SAA升高组有更多患者Kerr评分≥2(86.44%vs.61.9%,P=0.03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47.84±34.60)mg/L vs.(18.86±15.87)mg/L,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17.42(5.20~36.90)mg/L vs.1.80(0.75~4.05)mg/L,P<0.001]、血小板数[(295.00±95.60)×109/L vs.(240.85±75.78)×109/L,P=0.025]、血清球蛋白水平[(29.05±6.49)g/L vs.(24.98±4.33)g/L,P=0.002]、IgG[(13.37±4.52)g/L vs.(11.63±2.63)g/L,P=0.048]、补体C3[(1.26±0.26)g/L vs.(1.03±0.20)g/L,P=0.002]、C4[0.25(0.21~0.29)g/L vs.0.20(0.14~0.23)g/L,P=0.008]及IL-6水平[(10.64±8.93)pg/mL vs.(3.88±2.72)pg/mL,P=0.001]显著高于SAA正常组。结论 SAA升高的TA患者炎症指标和疾病活动性更高,SAA检测有助于了解炎症和疾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TA)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急性时相蛋白 炎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FA BHBA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的HP和SA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宰翔 于啸洋 +4 位作者 于孔森 李明皓 张国庆 王佟 郝景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66,131,共6页
为了验证奶牛酮病发病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大量的NEFA(非酯化脂肪酸)、BHBA(β-羟丁酸)可能是脂类代谢关键的调节因素。本试验通过对培养的牛肝细胞添加NEFA和BHBA研究NEFA以及BHBA对牛肝细胞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和血清淀粉样蛋... 为了验证奶牛酮病发病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大量的NEFA(非酯化脂肪酸)、BHBA(β-羟丁酸)可能是脂类代谢关键的调节因素。本试验通过对培养的牛肝细胞添加NEFA和BHBA研究NEFA以及BHBA对牛肝细胞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 mRNA表达的影响。根据荧光定量PCR法测定NEFA、BHBA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的HP和SAA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NEFA、BHBA等代谢产物对急性期反应蛋白HP、SAA表达影响的结果,得出结论,中等浓度的NEFA对于体外新生犊牛肝细胞中的HP、SAA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EFA对HP、SAA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中等浓度的BHBA体外新生犊牛肝细胞中的HP、SAA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高浓度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于SAA基因,只有BHBA在1. 2 mmol/L浓度下抑制作用明显,高浓度的BHBA对HP、SAA基因的表达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病 NEFA BHBA HP s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亚男 王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7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血清淀粉蛋白A(serum amyloid Aprotein,SAA)水平及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ST segmentel...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血清淀粉蛋白A(serum amyloid Aprotein,SAA)水平及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ST 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PCI的269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三者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269例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共有51例(19.0%)出现MACE,包括支架内再发血栓2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死亡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前血白细胞、空腹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血管梗死位于近段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6、0.760、0.853),三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梗死位于血管近段、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出现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CAMI-STEMI评分价值最高,三者联合的预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淀粉蛋白A CAMI-STEMI评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在固有免疫防御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涛 雷蕾 蒋瑾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3-1536,共4页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家族由SAA1至SAA44个蛋白组成。作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蛋白,在机体受到创伤和感染等激发因素时,SAA1和SAA2可在血清中急剧增加,SAA可作为多种疾病诊断、预后和治疗的生物指标。SAA在机体各个组织中均可表达,在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家族由SAA1至SAA44个蛋白组成。作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蛋白,在机体受到创伤和感染等激发因素时,SAA1和SAA2可在血清中急剧增加,SAA可作为多种疾病诊断、预后和治疗的生物指标。SAA在机体各个组织中均可表达,在感染、固有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炎症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SAA的部分生物学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在宿主防御中的重要作用已较为确定。近年来随着SAA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感染免疫多种途径中发挥作用。本综述重点介绍SAA在固有免疫防御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对近10年SAA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尤其是5年内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急性时相反应 感染 固有免疫 saa激活序列 SAS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PCT、CRP及SAA/PCT比值对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杨 刘燕丽 蒋瑾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及SAA/PCT比值对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断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及SAA/PCT比值对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断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儿科就诊的发热婴幼儿586例纳入观察组,再根据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210例)、细菌感染组(318例)及支原体感染组(58例)。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的无发热且健康的婴幼儿356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婴幼儿血液中SAA、PCT及CRP水平,并计算SAA/PCT比值,分析各项指标对婴幼儿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PCT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9),当诊断截点为0.533 mmol/L时,其敏感度为0.584,特异度为0.936。SAA/PCT比值诊断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44),当SAA/PCT比值诊断截点为118.3时,敏感度为0.882,特异度为0.566。结论 SAA/PCT比值对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最高,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思捷 钟晓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新型急性期反应物,其在EOS/LOS、NEC早期即明显升高、持续时间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这两种疾病诊治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SAA及其在EOS/LOS、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肺结核合并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1
11
作者 江颖仪 李德宪 +1 位作者 劳穗华 肖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3-4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结核科的肺炎、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炎、肺结核合并脓毒...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结核科的肺炎、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炎、肺结核合并脓毒症的患者血清,检测血清中SAA、PCT、hs-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A、PCT、hs-CRP预测肺结核合并肺炎的效能;评估以SAA、PCT、hs-CRP鉴别肺结核合并肺炎与脓毒症的可能性。收集2020年5月~7月的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的血清,检测SAA、PCT、hs-CRP水平,验证其联合预测肺结核并发肺炎的准确性。结果与肺结核组患者相比,肺炎组患者血SAA、hs-CRP水平明显升高;肺结核合并肺炎组患者血SAA、PCT、hs-CRP水平均较肺结核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SAA与hs-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APTT水平存在正相关(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SAA、PCT、hs-CRP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81、0.800;三者联合后AUC值为0.849(P均<0.001)。验证结果显示,以SAA联合PCT预测肺结核患者发生肺炎的敏感度为53.85%,特异度为90.48%;与SAA、PCT、hs-CRP三者联合相同。肺结核合并肺炎与结核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血SAA、PCT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血SAA、PCT水平对诊断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不能以血SAA或PCT水平来鉴别患者合并肺炎与脓毒症,可能与血SAA、PCT水平受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蛋白对β淀粉样蛋白_(1-40)和H_2O_2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红艳 曹阳 +4 位作者 白雪媛 赵丹 张晓丹 杨静娴 康廷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8-1142,1312,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蛋白(GP)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阐明GP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新生乳鼠大脑皮层中分离纯化神经元,培养12d后,分别采用Aβ1-40(30μmol·L-1)和H2O2(200μmol... 目的:探讨人参蛋白(GP)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阐明GP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新生乳鼠大脑皮层中分离纯化神经元,培养12d后,分别采用Aβ1-40(30μmol·L-1)和H2O2(200μmol·L-1)诱导神经元损伤,并随机分为模型组(Aβ1-40模型组与H2O2模型组,不加药物)、GP组和GP含药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神经元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Hoechst 33342/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率。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Aβ1-40和H2O2处理后,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轴突缩短或消失,胞体变圆、缩小,大小不等,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Heochst 33342染色呈现高蓝光;部分细胞PI染色呈现高红光。加入GP及其含药血清后,神经元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细胞核着色形态为圆形、淡蓝色,PI阳性细胞数量减少。MTT法,G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GP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5%GP含药血清组除外,P>0.05);试剂盒法,G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S活性与NO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Hoechst 33342/PI法,GP及其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以GP组差异更明显(P<0.05或P<0.01),GP及其含药血清组细胞坏死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减少NOS活性、降低NO水平、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蛋白 血清 神经元 G淀粉样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炎急性相蛋白与IL-6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德军 刘运枫 +1 位作者 裴小英 郭定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33-1336,共4页
探讨急性相蛋白(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细胞因子(IL-6)在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中的变化及其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意义。选用产后健康荷斯坦奶牛10头(N)为对照组;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组(SE),共28头;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组... 探讨急性相蛋白(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细胞因子(IL-6)在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中的变化及其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意义。选用产后健康荷斯坦奶牛10头(N)为对照组;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组(SE),共28头;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组(CE),共30头,经颈静脉、子宫腔内分别获取血液样本及子宫分泌物,对其进行急性相蛋白和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CE组和SE组血清和子宫分泌物中C-反应蛋白(CRP)、结合珠蛋白(H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CE组比SE组变化明显;在对照组子宫分泌物中未检测到Hp和SAA。随着子宫内细菌污染程度的加重,CRP、Hp、SAA、IL-6的水平也随着升高,血清和子宫分泌物中CRP、Hp、SAA、IL-6水平均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C-反应蛋白 结合珠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隐性乳房炎模型的建立及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吕英 李庆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5-308,325,共5页
为选择和建立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人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成功建立隐性乳房炎模型,检测了21d内奶山羊感染乳区乳中体细胞数和乳中的细菌浓度,模型奶山羊血液和乳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结合珠蛋白的变化。同时做了各指标间... 为选择和建立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人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成功建立隐性乳房炎模型,检测了21d内奶山羊感染乳区乳中体细胞数和乳中的细菌浓度,模型奶山羊血液和乳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结合珠蛋白的变化。同时做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结合珠蛋白在感染后血清中的浓度较感染前急剧升高,乳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结合珠蛋白较感染前显著升高,各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乳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结合珠蛋白均可作为乳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且结合珠蛋白比血清淀粉样蛋白A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隐性乳房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结合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国富 李希杰 +7 位作者 阮志敏 张明国 武力勇 张倩 周明礼 章然 郑梅 楚天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68例胸痛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83例,年龄60~82(68.21±5.61)岁。所有入选的胸痛患者均行冠...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68例胸痛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83例,年龄60~82(68.21±5.61)岁。所有入选的胸痛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1例和非冠心病(non-CHD)组47例。冠心病组根据其亚型又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所有患者根据是否行PCI术分为PCI组100例,non-PCI组68例。采用ELISA法检测SAA水平,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高于nonCHD组患者[(139.20±87.42)mg/L vs(31.69±6.69)mg/L,P=0.005]。AMI组及UAP组的血清SA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non-CAD组[(224.11±91.98)mg/L及(135.80±42.82)mg/L vs(56.46±18.98)mg/L和(31.69±6.69)mg/L],且AMI组明显高于UAP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AA水平与LDL-C呈负相关(r=-0.081,P=0.040),总体血清SAA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89,P=0.000)。PCI组患者术后7d血清SAA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SA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绞痛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结构改变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玉杰 李宁 +1 位作者 张会永 姜钧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3-907,共5页
研究发现功能性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具有胆固醇逆转运(RCT)、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促纤溶以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生物学活性,而当机体处于急性反应阶段、慢性炎症及一些代谢性疾病时,其内环境紊乱,HDL被病理性修饰,导致失去了... 研究发现功能性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具有胆固醇逆转运(RCT)、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促纤溶以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生物学活性,而当机体处于急性反应阶段、慢性炎症及一些代谢性疾病时,其内环境紊乱,HDL被病理性修饰,导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甚至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以及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以往人们只单纯的认为HDL失去功能是由于其"量"发生了变化,而近些年,研究者通过不断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HDL失去其功能不但是"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HDL的"质"发生了改变。中医认为血脂异常患者多由脾虚导致,脾虚运化失常,日久在体内易于形成痰浊,临床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应用健脾化痰降浊之法来改善血脂异常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DyHDL) 血清淀粉样蛋白(saa) 1-磷酸鞘氨醇(S1P) 髓过氧化物酶(MPO) 对氧磷酶1(PO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感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物质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丽萍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吴弘 丁继军 赵仙先 郭品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感 C反应蛋白 (hs- CRP)和淀粉样物质 A(SA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 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循环血中 hs- CRP与 SAA水平。 结果 :...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感 C反应蛋白 (hs- CRP)和淀粉样物质 A(SA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 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循环血中 hs- CRP与 SAA水平。 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 hs- CRP和 SAA水平为 (1 6 .34± 1 6 .0 2 )和 (9.4 6± 6 .97) mg/ 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1 .0 7± 1 .1 2 )和 (1 .2 4± 1 .1 1 ) m g/ L (P<0 .0 1 ) ;稳定型心绞痛组为 (2 .76± 2 .31 )和 (2 .85± 2 .1 3) mg/ L ,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中、重度病变 ,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及 Gensini积分 2 1~ 4 0分者 hs- CRP和 SA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P<0 .0 1 )。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 ;血浆 hs- CRP和 SAA水平可作为炎症标志物反映冠状动脉炎症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高敏感C反应蛋白 淀粉样物质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诱导性表达载体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泉 俞卫锋 +4 位作者 黄晶 吕欣 张中军 王红阳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 :构建一种具有自控性的炎症诱导性表达载体 ,为探索符合临床实际的抗炎基因治疗新系统奠定基础。 方法 :(1)将对炎症敏感的 SAA3启动子调控片段与报告基因 CAT片段重组 ,构建炎症诱导性表达载体 p SAA3/CAT;(2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 目的 :构建一种具有自控性的炎症诱导性表达载体 ,为探索符合临床实际的抗炎基因治疗新系统奠定基础。 方法 :(1)将对炎症敏感的 SAA3启动子调控片段与报告基因 CAT片段重组 ,构建炎症诱导性表达载体 p SAA3/CAT;(2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表达载体 p SAA3/CAT转入体外培养细胞或动物体内 ,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炎性刺激时报告基因的表达变化 ,分析 SAA3启动子体内外转录活性和炎症诱导性。 结果 :(1)阳离子脂质体包裹表达质粒可以有效地转染肝源性细胞SMMC- 772 1和单核细胞源性细胞 U937,经活化后的 U 937细胞可迅速表达 CAT,6 h启动 ,2 4 h达峰值 ,72 h渐降至基础水平。(2 )腹腔注射脂质体包裹 DNA可有效转染外源报告基因 CAT在体内表达 ;L PS活化的基因转染小鼠肝脏中的 CAT表达与一次典型的急性反应时间一致 ,鼠肝 CAT表达水平与 L PS有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 :初步建立了一种具有自控性的有效抗炎基因治疗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诱导性表达载体 基因疗法 淀粉样蛋白 saa 脓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瑞英 许小进 +2 位作者 富路 沈景霞 姜波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SAA-LDL复合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缺血时心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根据Gensini评分进行分组:<20分为A组(32例),20~40分为B组(30例),>40分为C组(31例...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SAA-LDL复合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缺血时心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根据Gensini评分进行分组:<20分为A组(32例),20~40分为B组(30例),>40分为C组(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脂、血糖,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AA和SAA-LDL复合物的水平。结果 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LVEF呈负相关,与血清SAA-LDL复合物水平呈正相关,与SAA、血脂、血糖水平不相关;LVEF与SAA-LDL复合物水平呈负相关,与SAA、血脂、血糖水平不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对照组和A组比较,B组和C组lgSAA-LDL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C组lgSAA-LDL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A组lgSAA-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AA-LDL复合物比SAA更敏感地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及心肌缺血后心脏收缩功能的状态,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脂蛋白类 LDL 心肌缺血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振华 王大博 +1 位作者 韩静 孙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protein A,SAA)与葡萄膜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葡萄膜炎患者(葡萄膜炎组)和3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SAA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protein A,SAA)与葡萄膜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葡萄膜炎患者(葡萄膜炎组)和3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SAA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用魏氏法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结果葡萄膜炎患者SAA、CRP和ESR水平[分别为(20.59±22.85)mg.L-1、(4.77±4.50)mg.L-1、(20.97±27.80)mm.h-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0.94)mg.L-1、(1.63±0.75)mg.L-1、(10.14±8.24)mm.h-1;均为P<0.05],葡萄膜炎患者SAA阳性率较CRP、ESR阳性率显著增高(均为P<0.05)。SAA与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将葡萄膜炎患者按是否患自身免疫病分为2组后得出,2组SAA、CRP和ES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各组内SA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本组CRP、ESR阳性率(均为P<0.05)。将葡萄膜炎患者按是否首次患病分为2组后得出,2组SAA、CRP和ES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2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各组SA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本组CRP、ESR阳性率(均为P<0.05)。结论SAA与葡萄膜炎密切相关,且较CRP、ESR更灵敏,可做为葡萄膜炎的一项客观且敏感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血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