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圈故障状态下动车组轴箱轴承振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乔笑冉 梁树林 +2 位作者 杨晨 许文天 孙昭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针对轴箱轴承故障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将滚子设为刚性体,其他部件设为柔性体,构建了带外滚道剥落故障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故障尺寸、故障位置以及载荷变化对轴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既改... 针对轴箱轴承故障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将滚子设为刚性体,其他部件设为柔性体,构建了带外滚道剥落故障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故障尺寸、故障位置以及载荷变化对轴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既改善了全刚性体振动响应偏大的问题,又避免了全柔性体计算时间过长的缺点;轴承的故障尺寸越大,故障位置越接近承载区,轴承载荷越大,振动信号显示出的故障特征越明显,故障尺寸达到一定程度时故障特征将由单冲击变为双冲击;径向载荷对轴承故障响应的影响远大于轴向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箱轴承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故障特征 振动响应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
2
作者 侯宇 郑勇辉 +1 位作者 孙鹏田 王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建了一种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并开发了相应的轴箱轴承试验台架,加载装置施加的低频波动载荷以及在波动加载工况下轴箱轴承内部动态载荷分布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动载荷加载装置能够对轴箱轴承施加给定幅值、频率的波动载荷,轴承承载区域滚子-滚道接触载荷的波动情况与轴承总外加载荷的波动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波动载荷加载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箱轴承 高速列车 变载荷 加载 试验台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内圈故障对轴箱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邓航 王开云 +2 位作者 和振兴 刘旭麒 石广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轴箱轴承是动车的关键部件,一旦出现内圈故障,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因此探明发生轴承内圈故障时的轴箱振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开展轴承内圈故障对轴箱振动特性影响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考虑内圈多故障的轴承刚柔... 轴箱轴承是动车的关键部件,一旦出现内圈故障,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因此探明发生轴承内圈故障时的轴箱振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开展轴承内圈故障对轴箱振动特性影响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考虑内圈多故障的轴承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保持架和滚子转速的误差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均方根值(RMS)和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时频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轴承故障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内圈不同故障引起的轴箱振动响应差异较大,内圈单故障劣化和多故障夹角变化与RMS值具有关联性,多部位故障的RMS值高于单部位故障,且随转速的增大差异更加显著;基于VMD的时频域分析方法能有效反映特征频率与故障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时频域分析结果能准确识别故障部位的特征频率且干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轴箱轴承 VMD分解 时频特征 刚柔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断油性能分析
4
作者 周明哲 李文超 +2 位作者 高利霞 段同江 邓四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3,共9页
为准确分析航空发动机轴承断油性能,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采用SARB轴承动力学仿真软件与Fluent流固耦合传热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轴承断油前后的动态特性以及流场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轴承断油后油相体积分... 为准确分析航空发动机轴承断油性能,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采用SARB轴承动力学仿真软件与Fluent流固耦合传热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轴承断油前后的动态特性以及流场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轴承断油后油相体积分数经过0.08 s后趋近于0,润滑状态迅速由弹流润滑转变为边界润滑,接触界面间摩擦系数急剧增大,打滑率大幅减小,内、外圈温度分别上升了19.2,10.94℃;断油后轴承温度上升使工作游隙减小,为避免负游隙过大导致轴承卡滞,初始径向游隙应大于0.07 mm;径向载荷减小,保持架打滑率急剧增大,导致滑动摩擦功耗大幅增大,为避免边界润滑膜高温失效,径向载荷应大于100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流固耦合 动态特性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条件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振动与接触特性研究
5
作者 楚明 杨林川 +2 位作者 王志伟 王权 莫继良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4,共9页
轴箱轴承是高速列车的关键部件,复杂制动条件带来的轮轨激励会导致轴箱轴承振动与接触特性极其复杂且尚不明确。为此,建立了考虑制动系统及轴箱轴承的高速列车刚⁃柔耦合拖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制动界面非线性摩擦、轮轨相互作用、轴箱轴... 轴箱轴承是高速列车的关键部件,复杂制动条件带来的轮轨激励会导致轴箱轴承振动与接触特性极其复杂且尚不明确。为此,建立了考虑制动系统及轴箱轴承的高速列车刚⁃柔耦合拖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制动界面非线性摩擦、轮轨相互作用、轴箱轴承非线性接触和悬挂系统,实现了轴箱轴承、制动系统与车辆系统的动态耦合。进一步,开展线路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研究了不同制动力下轴箱系统的振动、内部力及滚子⁃滚道接触特性。结果表明,车辆制动引起一位与二位轮对上的轴箱轴承纵向力增大,并引起轴箱系统纵向振动加剧,而车辆制动对轴箱系统的垂向振动影响较小。此外,车辆制动时盘⁃片摩擦使构架发生点头运动,这将改变一位与二位轮对的一系悬挂力,进而引起一位和二位轮对轴箱轴承垂向力分别减小和增大,并导致二位轮对轴箱轴承滚子⁃滚道最大接触应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轴箱轴承 振动与接触特性 制动系统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车组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6
作者 刘煜炜 许云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5,共7页
为了明确外部冲击载荷对动车组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构建轴箱轴承拟动力学模型,分析外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轴箱轴承振动特性,获取轴箱轴承接触载荷的时变特性,进而基于Miner损伤叠加理论提出考虑时变载荷影响的轴箱轴承疲劳寿命... 为了明确外部冲击载荷对动车组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构建轴箱轴承拟动力学模型,分析外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轴箱轴承振动特性,获取轴箱轴承接触载荷的时变特性,进而基于Miner损伤叠加理论提出考虑时变载荷影响的轴箱轴承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利用所提轴箱轴承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分析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动车组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外部冲击载荷会导致轴箱轴承疲劳寿命显著下降,寿命下降比例与轴承所受恒定载荷和转速条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轴箱轴承 冲击载荷 疲劳寿命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机车电机轴承滚道缺陷热振响应特性研究
7
作者 刘禹清 陈再刚 +2 位作者 刘一铭 陈诗煜 翟婉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0-1269,共10页
轴承振动和温度信号蕴含丰富的故障特征信息,是重载机车牵引电机轴承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基础与判断依据。建立了基于车-轨耦合的重载机车牵引电机轴承热振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滚子与滚道及其缺陷区域间的非线性法向接触与切向摩... 轴承振动和温度信号蕴含丰富的故障特征信息,是重载机车牵引电机轴承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基础与判断依据。建立了基于车-轨耦合的重载机车牵引电机轴承热振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滚子与滚道及其缺陷区域间的非线性法向接触与切向摩擦作用,研究了电机轴承滚道缺陷故障对牵引电机热振耦合特性的影响,构建了缺陷宽度与振动响应、轴承温升间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缺陷宽度达到1 mm时,振动信号频谱图可表现出明显的故障特征频率;频域统计指标均方根频率在整个缺陷宽度变化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频率标准差对早期缺陷更为敏感;均方根值、峭度值等振动信号时域统计指标对外滚道缺陷较为敏感;内滚道缺陷导致牵引电机轴承迅速升温,易引起温升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道缺陷 滚动轴承 重载机车 牵引电机 热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am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多故障耦合诊断
8
作者 唐蒙 张义民 张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6,39,共5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变载荷,变转速环境和多故障耦合工况下,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准确率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dam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优点是加深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进一步加强网络对特征的表达能力。利... 针对滚动轴承在变载荷,变转速环境和多故障耦合工况下,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准确率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dam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优点是加深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进一步加强网络对特征的表达能力。利用Nadam算法提高所建立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学习质量,利用新的网络模型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BL2060实验平台上变载荷、变转速的19类多故障耦合的实验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并与目前常用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多故障耦合的轴承故障分类可达到100%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网络模型。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多故障类型耦合的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多故障耦合 卷积神经网络 Nadam算法 变载荷 变转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载工况的海上风电机组主轴轴承刚柔耦合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庞晓旭 朱定康 +2 位作者 左旭 郝文路 邱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62,共11页
针对海上风电机组主轴用三排圆柱滚子轴承在恒载工况下的仿真结果存在局限性、片面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载工况下的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轴承接触力学模型和柔性体模型并对轴承内圈、外圈、保持架进行了刚柔耦合处理。基于变载工况,分... 针对海上风电机组主轴用三排圆柱滚子轴承在恒载工况下的仿真结果存在局限性、片面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载工况下的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轴承接触力学模型和柔性体模型并对轴承内圈、外圈、保持架进行了刚柔耦合处理。基于变载工况,分析了刚性模型与刚柔耦合模型的理论速度、仿真速度以及加速度响应,并通过刚柔耦合模型研究了三排圆柱滚子轴承内部不同接触表面的接触力特性,结果表明:刚性模型的自转误差比刚柔耦合模型大3.67~22.6倍,刚柔耦合模型的加速度趋势更加平稳且速度波动更小;近风叶轮毂端的推力滚子受力约是远端推力滚子的1.85倍,保持架的平均受力是远端保持架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圆柱滚子轴承 变载荷 刚柔耦合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轴承钢的技术质量特性识别及重点研制方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晓蔚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7,共7页
从相关标准规范、主要故障模式及在用轴承技术状态等多个维度对高铁轴箱轴承用钢的技术性能要求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其核心技术质量特性进行了识别,即“强韧性、抗疲劳、耐磨性”,并对自主化研制高铁轴承钢的技术路线及改进方向给出了建... 从相关标准规范、主要故障模式及在用轴承技术状态等多个维度对高铁轴箱轴承用钢的技术性能要求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其核心技术质量特性进行了识别,即“强韧性、抗疲劳、耐磨性”,并对自主化研制高铁轴承钢的技术路线及改进方向给出了建议。在现阶段,集成渗碳钢与“真空脱气+电渣重熔”冶炼方法的优势,是最具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箱轴承 轴承钢 质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服役环境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温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梓幸 宋冬利 +2 位作者 罗亚萍 张凡 田光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2-1262,共11页
构建考虑轴箱表面散热及轴承内部传热的功率损耗模型,分析轴箱轴承在不同服役环境下的载荷;综合考虑轴箱表面空气流场对流换热的影响,建立精细化轴箱轴承温度模型,分析不同服役环境对轴箱轴承温度分布和温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轴承试验... 构建考虑轴箱表面散热及轴承内部传热的功率损耗模型,分析轴箱轴承在不同服役环境下的载荷;综合考虑轴箱表面空气流场对流换热的影响,建立精细化轴箱轴承温度模型,分析不同服役环境对轴箱轴承温度分布和温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轴承试验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速度由220 km/h增至300 km/h时,轴承的总摩擦力矩增大11.4%;当车轮多边形阶数由16阶增加到22阶时,摩擦力矩平均增大2.8%;轴箱轴承最高温度出现在内圈与滚动体接触的区域,最低温度出现在轴上且接近环境温度;当车速由220 km/h增加到300 km/h时,轴承的最高温度上升9.2℃,各节点处温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当车轮多边形阶数由16阶增加到22阶时,最高温度平均升高1.1%;当多边形深度幅值由10 dB增加到18 dB时,最高温度平均升高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轴承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轴承温度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轨道不平顺激励的轴箱轴承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银辰 廖爱华 +1 位作者 师蔚 胡定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4,共9页
轴箱轴承在运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Ansys与Simpack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考虑外圈局部故障的轴承座-轴承有限元模型;其次,对动力学模型施加轨道不平顺激励,输出轴箱... 轴箱轴承在运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Ansys与Simpack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考虑外圈局部故障的轴承座-轴承有限元模型;其次,对动力学模型施加轨道不平顺激励,输出轴箱径向载荷作为有限元模型的外载荷;然后,将仿真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证明了所建立的轴箱轴承联合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基于此模型分析了轨道不平顺激励时不同宽度故障以及不同故障边缘对轴承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故障宽度的增加,轴箱轴承整体振动加速度RMS逐渐变大,故障冲击的幅值以及包络谱的特征能量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故障边缘平缓程度的增加,轴箱轴承整体振动加速度RMS值、故障冲击的幅值以及包络谱的特征能量值逐渐降低;轨道不平顺激励增加了轴承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铁路轴箱轴承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变载荷 受迫振动 振动加速度 工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接触瞬态动力学的轴承故障与转子不平衡耦合分析
13
作者 史守州 冯坤 +2 位作者 李宁 吕东旭 左彦飞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1,共8页
以典型带中介轴承的燃气轮机高压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复杂运动与接触状态下轴承、高压转子、柔性支承耦合多体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滚动轴承-高压转子-局部薄壁支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单个滚动体、所有滚动体与轴承外圈瞬... 以典型带中介轴承的燃气轮机高压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复杂运动与接触状态下轴承、高压转子、柔性支承耦合多体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滚动轴承-高压转子-局部薄壁支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单个滚动体、所有滚动体与轴承外圈瞬态接触力以及薄壁支承结构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故障与转子不平衡耦合状态下,轴承外圈故障特征频率被转频调制,其两侧存在差值为转频的边频带;不平衡量的位置离故障轴承越近,幅值调制现象越明显,转子转频和轴承外圈故障特征频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燃气涡轮发动机 柔性多体动力学 不平衡 耦合分析 特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圈异常二次磷化对铁路轴承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乔辉 沈军 +2 位作者 张正 郑勇 李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5,共6页
针对某铁路轴箱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异常二次磷化后轴承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故障的问题,进行相关试验以进一步研究内圈二次磷化导致轴承失效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一次磷化,内圈二次磷化的磷化膜厚度更大,磷化腐蚀层更... 针对某铁路轴箱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异常二次磷化后轴承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故障的问题,进行相关试验以进一步研究内圈二次磷化导致轴承失效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一次磷化,内圈二次磷化的磷化膜厚度更大,磷化腐蚀层更深,膜层附着力较弱,更易磨损脱落;二次磷化轴承经跑合试验后,内圈磷化膜短期内出现大量磨损,导致轴向游隙异常增大,进而使轴承出现比较严重的偏载现象,同时润滑脂润滑性能下降,内部摩擦发热增大,导致轴承发生严重发热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铁路轴箱轴承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磷化处理 温升 涂层附着力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GCr15钢的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勇华 朱华 +1 位作者 钱善华 李刚 《轴承》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7,共3页
为研究金属材料在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的表面磨损行为,选用GCr15钢在M2000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的磨损试验,通过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试件在不同磨损阶段的表面形貌,用称重法测量其磨损量,分析了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G... 为研究金属材料在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的表面磨损行为,选用GCr15钢在M2000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的磨损试验,通过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试件在不同磨损阶段的表面形貌,用称重法测量其磨损量,分析了冲击与摩擦耦合作用下GCr15钢的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冲击 耦合 GCR15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油气润滑及喷油润滑温度场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跃飞 孙启国 吕洪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0,共5页
分析滚动轴承内部生热机制,计算不同转速下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的轴承滚道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应用Workbench流场分析模块,建立滚动轴承流体域几何模型,对不同转速下滚动轴承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时轴承腔热流耦合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 分析滚动轴承内部生热机制,计算不同转速下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的轴承滚道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应用Workbench流场分析模块,建立滚动轴承流体域几何模型,对不同转速下滚动轴承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时轴承腔热流耦合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轴承转速较低时,油气润滑和喷油润滑时轴承腔最高温度基本相同,但油气润滑条件下轴承腔的整体温度远远低于喷油润滑方式;当轴承转速较高时,油气润滑条件下的轴承腔最高温度要远远低于喷油润滑条件下的轴承腔最高温度,从而验证了高速工况下油气润滑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喷油润滑 滚动轴承 热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耦合增强随机共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金凤 李继猛 +2 位作者 杨莹 李雪 刘德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经典随机共振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耦合增强随机共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一个定参双稳系统和一个变参双稳系统构成耦合随机共振系统,外部输入直接作用于定参双稳系...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经典随机共振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耦合增强随机共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一个定参双稳系统和一个变参双稳系统构成耦合随机共振系统,外部输入直接作用于定参双稳系统;然后,通过调节变参双稳系统参数和耦合系数实现耦合系统的随机共振控制,并借助遗传算法实现控制参数的自适应选取。实验和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耦合随机共振 变参双稳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盲源分离的滚动轴承耦合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乔保栋 陈果 曲秀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8,共6页
结合小波变换和盲源分离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盲源分离的滚动轴承耦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得到故障产生的共振频带,并进行包络解调,然后用盲源分离方法对所得到的解调信号进行盲源分离,... 结合小波变换和盲源分离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盲源分离的滚动轴承耦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得到故障产生的共振频带,并进行包络解调,然后用盲源分离方法对所得到的解调信号进行盲源分离,最后对盲分离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变换,从频谱图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运用转子-滚动轴承故障实验台,模拟了滚动轴承耦合故障。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单一小波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降噪能力,更加突出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滚动轴承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青松 朱志强 +1 位作者 叶征春 熊国良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1,共4页
基于转子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CRH1型动车组滚动轴承-车轴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动车组轴承-车轴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非线性特性,得到了加、减速过程中该系统的时域图、轴心轨迹、相图及... 基于转子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CRH1型动车组滚动轴承-车轴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动车组轴承-车轴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非线性特性,得到了加、减速过程中该系统的时域图、轴心轨迹、相图及Poincare映射图。仿真结果表明:动车组在加、减速过程中,轴承-车轴耦合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振动比较剧烈,轴心轨迹表现为一种类随机运动,并且不同速度下系统的振动特性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轴承 动车组 轴承-车轴耦合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 1/2维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江天 陈家骥 曾子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9-251,共3页
提出了基于112 维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112 维谱保留了信号的相位信息且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用112 维谱分析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可以提取由于二次相位耦合产生的非线性特征,识别故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 提出了基于112 维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112 维谱保留了信号的相位信息且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用112 维谱分析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可以提取由于二次相位耦合产生的非线性特征,识别故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诊断滚动轴承故障,且对初期故障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11/2维谱 双谱 二次相位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