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n Transmission,Physiological Races,Differentiation,Resistance Breeding and Molecular Genetic Mechanism of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 Disease
1
作者 Ning Hailong Wang Yidi +4 位作者 Guan Fangshuo HuBo Zhang Shuzhen Xu Pengfei Li Wenxi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5年第2期82-96,共15页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FLS)disease is a worldwide disease caused by Cercospora sojina Hara.It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suffered by soybean during the growth cycle,which seriously damages the yield and seed qual...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FLS)disease is a worldwide disease caused by Cercospora sojina Hara.It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suffered by soybean during the growth cycle,which seriously damages the yield and seed quality of soybean.The current resistant varieties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production demand.The breeders have identified 50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mall species and discussed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resistance to FLS.In soybean disease resistance breeding,resistance resources are screened for the main physiological rac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resistance materials are created,more than 100 genome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are located,and 12 resistance-related genes are identifie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soybean disease resistance breeding,this paper expounded and analyzed the pathogenesis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FLS,the division of races,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soybean resistance to FLS disease,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QTN),genes of resistance sites,the screening of resistant germplasm resources,and the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so as to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principle of soybean FLS disease.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breeding of soybean FLS disease,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soybean FLS disease was analyzed from the molecular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 resistance inheritance disease resistance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rachi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low-cost generation advancement of cotton for breeding and seed purity
2
作者 MANSOOR Shahid NIZAM Farkhanda +2 位作者 JAVED Asma REHMAN Khadija AZHAR Muhammad Tehsee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4期411-413,共3页
Cotton is said to be the backbone of Pakistan's economy.Cotton production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pests and diseases,and competition from food crops(Ali et al.,2019).One of the major issue... Cotton is said to be the backbone of Pakistan's economy.Cotton production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pests and diseases,and competition from food crops(Ali et al.,2019).One of the major issues faced by cotton production is seed purity,as cotton is often cross-pollinated,therefore breeders are hard to maintain seed purity.For example,non-Bt cotton varieties are often contaminated with Bt seeds which is an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An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cotton breeding is rapid generation advan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ITY breeding COT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的分布与育种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俊梅 周安定 +3 位作者 刘娜 哈力旦·依克热木 张新忠 刘联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小麦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状。为了解粒重基因在新疆小麦的分布及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适用性,以25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KASP(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2个... 小麦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状。为了解粒重基因在新疆小麦的分布及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适用性,以25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KASP(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2个年份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等育种选择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优异等位基因TaSus1-7A-Hap1、TaCwi-A1b、TaTGW-7Aa、TaGS5-A1b、TaGS2-A1b、TaGS-D1a、TaSus2-2B-HapH、TaTGW6-A1a、TaGW2-6B-Hap3和TaSus2-2A-HapA在参试材料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00%、100%、84.98%、56.92%、51.78%、39.13%、33.20%、11.07%、3.16%和1.58%;14对等位基因在参试材料中共出现118种组合;标记GS5-2334-SNP、TaGS2-A1-239IND2、TGW7-986-SNP和GW2-6B-721SNP可应用于小麦粒重的辅助选择;被检测标记的连锁基因均与1个或1个以上育种性状显著相关;GS5-2334-SNP连锁基因TaGS5-A1对粒宽的效应达36.65%,对千粒重效应次之(27.76%),GS5-2334-SNP连锁基因TaGS5-A1对株高和穗粒重、GW2-6B-721SNP连锁基因TaGW2-6B和TGW7-986-SNP连锁基因TaTGW7对粒长、Sus2-2A-20SNP连锁基因TaSus2-2A对穗粒重、千粒重和粒宽的效应均达到10%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粒重 KASP 基因分布 育种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五常优质稻区2008—2022年水稻育种趋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洪儒 杨传铭 +7 位作者 赵北平 张喜娟 肖明纲 杨贤莉 张擘 王立志 孙中义 姜树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五常大米香气芬馥、口感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汇总了2008—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试验基地15年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960份(次)数据,涵盖了品种(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等信... 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五常大米香气芬馥、口感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汇总了2008—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试验基地15年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960份(次)数据,涵盖了品种(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等信息,研究分析了5个组别(第一积温带早熟组、第一积温带晚熟组、第一积温带早熟香稻组、第一积温带晚熟香稻组和第一积温带晚糯稻组)参试水稻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年早熟和晚熟品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的增加,但是其有效穗数、耐冷性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早熟香稻品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演变规律与早熟品系相似,但产量略低;晚熟香稻品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演变规律也基本与晚熟品系相同;与晚熟品系相比,糯稻品系除千粒重和株高呈下降趋势外,其余产量及农艺性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本研究结果可为五常地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育种趋势 五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对咪唑啉酮除草剂的抗药性评价及交互抗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段云 苏旺苍 +4 位作者 薛飞 王春雨 徐洪乐 孙兰兰 吴仁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为明确不同绿豆品种对2种咪唑啉酮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和甲咪唑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机制,以及对另外6种除草剂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室内利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法测定了27个供试绿豆品种对咪唑乙烟酸和甲咪唑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选出... 为明确不同绿豆品种对2种咪唑啉酮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和甲咪唑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机制,以及对另外6种除草剂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室内利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法测定了27个供试绿豆品种对咪唑乙烟酸和甲咪唑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选出敏感和抗性品种评估其对其他除草剂的交互抗性及多抗性情况,最后通过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了绿豆对咪唑啉酮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机制。结果表明,27个绿豆品种对咪唑乙烟酸抗性的初筛结果显示,敏感品种共7种,抗性品种共5种,疑似抗性品种1种。咪唑乙烟酸和甲咪唑烟酸对绿豆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抑制作用。对筛选出的13个绿豆品种进行咪唑乙烟酸抗性分析,敏感品种7种,占比为53.85%,低水平抗性品种6种,占比为46.15%。其中,冀绿H1004最为敏感,抑制中量(GR_(50))为18.80 mg/kg;保绿201622-2的抗性最高,抗性指数(RI)为3.63。对筛选出的13个绿豆品种进行甲咪唑烟酸抗性分析,敏感品种为保绿201610-3,GR_(50)值为3.21 mg/kg,高抗和极高抗品种分别为7种(53.85%)和5种(38.46%),其中,品绿2019-26-8-17的抗性水平最高,RI为237.85。A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抗性和相对敏感绿豆品种的2个AL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无差异,表明绿豆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抗性差异不是由ALS基因位点突变引起的。交互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品绿2019-26-8-17对氯酯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表现出明显的交互抗性,RI分别为500.71和170.47;对氯氟吡氧乙酸表现出多抗性,RI为4.38,而对灭草松、二氯异噁草酮和乳氟禾草灵未表现出多抗性。综上,供试绿豆品种对不同咪唑啉酮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存在差异,且对氯氟吡氧乙酸表现出多抗性,为绿豆田杂草防除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抗除草剂 咪唑乙烟酸 甲咪唑烟酸 交互抗性 多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根肿病抗性和除草剂抗性的遗传改良
6
作者 杨静 王朝阳 +5 位作者 张晓晖 徐义 王鹏飞 宋易先 洪登峰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根肿病和草害严重威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选育抗根肿病(clubroot-resistant,CR)和抗除草剂(herbicide-resistant,HR)的油菜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策略将抗根肿病位点CRb和PbBa8.1、抗除草剂位点ALS1R和ALS3R导入油菜常规... 根肿病和草害严重威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选育抗根肿病(clubroot-resistant,CR)和抗除草剂(herbicide-resistant,HR)的油菜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策略将抗根肿病位点CRb和PbBa8.1、抗除草剂位点ALS1R和ALS3R导入油菜常规品种中双11(ZS11)中,获得3个改良株系ZS11CR(CRb+PbBa8.1)、ZS11HR(ALS1R+ALS3R)和ZS11CHR(CRb+PbBa8.1+ALS1R+ALS3R)。利用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湖北枝江)和噻吩磺隆除草剂(45 g a.i.ha^(-1))对ZS11CR、ZS11HR和ZS11CHR的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S11CR、ZS11CHR对4号生理小种抗性达到免疫水平,ZS11HR、ZS11CHR对噻吩磺隆除草剂抗性显著。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ZS11CR、ZS11HR和ZS11CHR的株高较ZS11一定程度增加,而在开花期、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株系,其中ZS11CR具有根肿病抗性、ZS11HR具有除草剂抗性、ZS11CHR兼具根肿病抗性和除草剂抗性,这些改良株系不仅目标性状得到了改良,同时维持了ZS11的优良农艺性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中双11 根肿病抗性 除草剂抗性 噻吩磺隆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三倍体资源的鉴定及芽叶性状的倍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培迪 赵洋 +3 位作者 璩馥榕 成杨 刘勇 刘振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4-936,共13页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多倍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在提升茶树经济性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茶树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茶树品种的形态、...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多倍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在提升茶树经济性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茶树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茶树品种的形态、生理、生化及代谢物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它们在倍性上的差异。通过流式细胞术对165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染色体倍性鉴定,发现了11份新的三倍体茶树品种。随后对这11份三倍体品种与12份二倍体品种进行了芽、叶及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与二倍体茶树在物候期、百芽重、叶面积、气孔大小及气孔密度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三倍体茶树一般表现为发芽较晚、百芽重显著较高、叶面积较大、气孔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二倍体,气孔密度较低。由于茶树芽叶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部位,这些差异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三倍体西莲1号及其母本福鼎大白茶(CK)的代谢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0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70种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81种代谢物上调,89种下调。差异代谢物中,类黄酮种类最多,其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本研究揭示了二倍体和三倍体茶树在形态、生理及代谢层面的显著差异,为茶树的遗传评估和育种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三倍体茶树因其较高的生物量积累、代谢物质的优势,展现出在茶树新品种培育中的巨大潜力。这一发现为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及抗逆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倍性分析 流式细胞术 代谢组学 多倍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娜娜 冯玥 +4 位作者 丁长庆 王璐 郝心愿 杨亚军 王新超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1-13,22,共14页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4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重要性状的遗传机理、茶树基因组数据的扩充与利用、茶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创新、茶树品种的登记与授权情况。2024年,通过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4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重要性状的遗传机理、茶树基因组数据的扩充与利用、茶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创新、茶树品种的登记与授权情况。2024年,通过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多学科手段,挖掘获得了调控茶树品质、抗逆、生长发育等性状形成的关键基因位点和遗传作用规律;大量茶树资源基因组重测序的完成,为解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特性、品质与抗性形成的驯化机理提供了可能;茶树体细胞胚再生技术体系的成功建立,为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55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5个茶树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新品种推广和茶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基因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苗苗 陈文钦 +5 位作者 向金梅 王雯熙 郭妮妮 宋先荣 杨凯 毛自然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84-8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民众对优质牛肉及牛奶的消费需求显著上升,这一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养牛业的蓬勃发展,并对该行业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与期望。西门塔尔牛,作为一种集高产乳量、优异产肉性能及出色役用能力于一身的大型品种,完美...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民众对优质牛肉及牛奶的消费需求显著上升,这一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养牛业的蓬勃发展,并对该行业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与期望。西门塔尔牛,作为一种集高产乳量、优异产肉性能及出色役用能力于一身的大型品种,完美契合了现代养殖业对于乳、肉、役三重价值兼顾的追求,成为备受青睐的综合性优良牛种。该文主要对西门塔尔牛犊牛、母牛和种公牛的饲喂和日常管理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的阐述,为西门塔尔牛的养殖和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西门塔尔牛的健康快速发展,旨在提高牛肉、牛奶产量,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为西门塔尔牛的养殖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饲养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10
作者 王天宇 郭向阳 +5 位作者 黄露 王黎明 祝云芳 吴迅 王安贵 刘鹏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209,共7页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6种病害进行人工接种,并对其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6份Suwan改良系对常见的6种病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材料间对不同的病害抗性存在差异。其中,QB6231高抗(HR)丝黑穗病,12ED-27高抗(HR)穗腐病,QB5910高抗(HR)茎腐病,QB2182、QB2218和QB6231高抗(HR)小斑病,QB2182和QB5910高抗(HR)大斑病。这些材料可在西南地区直接或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uwan种质 改良系 抗病性 育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吉林省西部杂粮作物育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乐 苏江顺 +5 位作者 李春花 黄炎 于学鹏 牛庆杰 王瑛霞 任长忠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杂粮的主产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吉林省西部适应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乡村自然环境特点和特色作物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杂粮作物育种研究目标,选育专精特新优良品种,带动产业孕...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杂粮的主产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吉林省西部适应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乡村自然环境特点和特色作物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杂粮作物育种研究目标,选育专精特新优良品种,带动产业孕育,助力乡村振兴。吉林省西部发挥资源优势,引进、驯化优异资源,选择优异育种材料,创制特异种质,整合创新选育新品种。通过品种产权转让,带动科研成果转化;通过科企联合,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通过新品种产业化应用,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吉林省西部 杂粮 作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的KASP标记开发及应用
12
作者 李文奇 许扬 +7 位作者 王芳权 朱建平 陶亚军 李霞 范方军 蒋彦婕 陈智慧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其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KASP)标记,有利于提升PigmR育种利用的效率。【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明确Pi... 【目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其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KASP)标记,有利于提升PigmR育种利用的效率。【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明确PigmR基因编码区存在单核苷酸变异,开发KASP分子标记PigmR-K,通过对水稻品种和F_(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合稻瘟病表型鉴定,并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标记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根据PigmR基因编码区序列第2503位存在特异性单核苷酸A>C变异,建立基于KASP的PigmR精准高效基因分型技术体系,通过对159份水稻品种、270份F_(2)群体单株以及247份BC_(1)F_(3)群体单株进行基因型检测,PigmR-K能够高效区分供试水稻材料的纯合抗病、纯合感病和杂合基因型,并与人工接种穗颈瘟症状一致。【结论】利用PigmR基因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的KASP标记PigmR-K具有精准高效等优势,有利于稻瘟病抗性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谱抗性 稻瘟病 PigmR基因 KASP 育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聚合育种培育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沪香粳216
13
作者 闫影 王凯 +5 位作者 张丽霞 胡泽军 叶俊华 杨航 顾春军 吴书俊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目的】食味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一直是优质粳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为满足生产上对水稻品种优质多抗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优质与抗病、抗逆性状的协同改良。【方法】以携带香味基因型badh2-E2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的优... 【目的】食味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一直是优质粳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为满足生产上对水稻品种优质多抗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优质与抗病、抗逆性状的协同改良。【方法】以携带香味基因型badh2-E2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的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母本,浓香型优质粳稻品种武香粳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在连续多代的自交过程中,利用基因badh2-E2和Wx^(mp)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田间表现进行选种,在F8稳定株系中选择综合性状最优株系,命名为沪12-30。随后,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k-m的宜直播、抗稻瘟病品种秀水114为母本,沪12-30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一代后连续自交选种。在回交和自交过程中,对badh2-E2、Wx^(mp)、Pita和Pik-m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品质测定、抗稻瘟病鉴定和宜直播性状鉴定筛选育成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沪香粳216。【结果】沪香粳216含有香味基因型badh2-E2、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抗稻瘟病基因型Pita和Pik-m。该品种具有香味,口感柔软有弹性,直链淀粉含量为9.2%~10.4%;稻瘟病综合抗病指数为2.5,病级3级,表现为中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病等级为3级,表现为抗病;直播成苗率高,株高87 cm,抗倒性强,每667 m^(2)产量达650 kg。【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目标性状表型鉴定是实现多目标性状聚合育种的重要手段,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优质多抗粳稻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分子聚合育种 抗稻瘟病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舍饲圈养不同饲养密度种鹅生产性能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健 李世维 +7 位作者 苗博涵 刘心怡 郑赛超 牛晖 杨朋坤 张立恒 台运山 陈新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为探讨全舍饲条件下饲养密度对反季节种鹅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种鹅4415只,按照1只/m^(2)、1.5只/m^(2)、2只/m^(2)养殖密度,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种鹅分别为965只、1520只、1930只,设置公母配比1∶4,每组3个重复;试验过程中记录种... 为探讨全舍饲条件下饲养密度对反季节种鹅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种鹅4415只,按照1只/m^(2)、1.5只/m^(2)、2只/m^(2)养殖密度,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种鹅分别为965只、1520只、1930只,设置公母配比1∶4,每组3个重复;试验过程中记录种鹅的产蛋率、采食量、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饲养密度的升高,种鹅的产蛋率、种蛋受精率、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死淘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全舍饲圈养反季节生产条件下,种鹅饲养密度控制在1~1.5只/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鹅 全舍饲 饲养密度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受选择基因分析
15
作者 朱春红 刘宏祥 +9 位作者 王志成 顾昊天 陶志云 曾涛 宋卫涛 徐文娟 章双杰 古丽娜·艾山 王逸飞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8-154,共7页
为探讨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机制,试验使用选择信号分析方法鉴定与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肉鸭抗病育种提供参考。试验选择肉种鸭群体中沙门氏菌抗体高低差异的肉种鸭80只(沙门氏菌抗体高低组各40只)个体,采集翅静脉血,利用T7... 为探讨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机制,试验使用选择信号分析方法鉴定与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肉鸭抗病育种提供参考。试验选择肉种鸭群体中沙门氏菌抗体高低差异的肉种鸭80只(沙门氏菌抗体高低组各40只)个体,采集翅静脉血,利用T7基因测序仪进行10×深度测序,采用XP-EHH方法对获得的高质量SNPs位点鉴定基因组显著差异区域,挖掘全基因组范围内潜在的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基因。结果显示:对SNPs位点质控后共获得445530个SNPs,XP-EHH方法筛选到288个受选择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基因ANAPC5、CDK1、MYO6、DCTN1、PPP2R2D、HSPA2、SCX、TWF2、DCUN1D1、PTPRS、HIF1A、PTPRS、HAGHL被富集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或分子功能前10条通路中;KEGG富集通路中与细菌感染或者免疫系统相关的通路主要有沙门氏菌感染、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涉及的基因有AKT3、PIK3C2B、ITPR3、MYO6、DCTN1、CALML4、AZI2。综上所述,在肉种鸭中筛选到可能与鸭抗沙门氏菌抗性相关基因20个,初步从全基因组学角度揭示肉种鸭抗沙门氏菌感染遗传机制,为后续肉鸭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鸭 抗沙门氏菌感染 全基因组 受选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榴新品种的选育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静 唐贵敏 +4 位作者 舒秀阁 杨蕾 罗华 毕润霞 赵登超 《中国果菜》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石榴的选育机构、育种方法、育种目标等进行了分类总结,统计并整理了我国石榴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现状的相关数据。据统计,自2004年石榴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以来,共检索到57个新育成...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石榴的选育机构、育种方法、育种目标等进行了分类总结,统计并整理了我国石榴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现状的相关数据。据统计,自2004年石榴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以来,共检索到57个新育成石榴品种,科研院所为主要选育主体,育种方法主要为传统育种,以实生选种为主,其次为芽变选种和杂交育种,果实经济性状以红皮、风味甜、特大果、中大籽粒为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4%以上,2018年之前以选育硬籽为主,2018年之后以软籽为主。截至2023年,我国石榴新品种申请61件,授权39件,国内申请和授权省(市)中,申请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授权量最多的是山东省,申请量和授权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榴属新品种选育和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石榴属新品种选育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以期为石榴的选育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育种 新品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庆功 崔艳红 +1 位作者 郭会茹 贺永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6,共6页
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不同分子质量、不同聚合度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使用的壳寡糖多是混合寡糖,且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 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不同分子质量、不同聚合度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使用的壳寡糖多是混合寡糖,且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上,对其发挥生物活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等还了解不够,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从动物肠道健康的角度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章从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等方面重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壳寡糖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生物活性 养殖业 家禽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椒新品种‘川椒2号’选育与嫁接繁育研究
18
作者 陈善波 王莎 +5 位作者 王丽华 罗德智 金银春 冯世静 刘茂 张志清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选育具有丰产、质优且少刺等特性的藤椒新品种,在对四川乡土藤椒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藤椒新品种选育、容器苗嫁接繁育研究。结果显示:(1)选育的‘川椒2号’平均果穗长12.88 cm,果穗宽7.92 cm,穗粒数101.20个,盛果期树冠投影... 为选育具有丰产、质优且少刺等特性的藤椒新品种,在对四川乡土藤椒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藤椒新品种选育、容器苗嫁接繁育研究。结果显示:(1)选育的‘川椒2号’平均果穗长12.88 cm,果穗宽7.92 cm,穗粒数101.20个,盛果期树冠投影面积鲜椒产量达1.415 kg·m^(-2),丰产性强且少刺。(2)鲜椒(含种子)挥发油含量4.00 mL·100 g^(-1),酰胺类物质含量5.19 mg·g^(-1),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3.61%,分别高于对照(CK)8.50%、3.27%和5.82%,且桉油精含量为17.88%。(3)采用枝接方法,‘川椒2号’的平均成活率为91.95%,12月中旬嫁接的成活率高于11月中旬;以藤椒做砧木,‘川椒2号’平均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别高于‘九叶青花椒’2.98%、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椒 新品种 川椒2号 选育 嫁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路明 王薪淇 +2 位作者 张伟 郑淑波 刘文国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鲜食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优质营养成为鲜食玉米的市场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鲜食玉米品种朝向优质化、绿色化、适宜机械化和... 鲜食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优质营养成为鲜食玉米的市场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鲜食玉米品种朝向优质化、绿色化、适宜机械化和选育精准化等方向发展,下一步应加强鲜食玉米品质基础研究、现代关键育种技术应用、新一代优质高产新品种培育、优质高产技术综合方案构建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等创新路径。可为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育种 发展态势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新品种福芥3号的选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双照 李永平 +4 位作者 蒋春艳 丘启松 黄发茂 薛珠政 万正杰 《长江蔬菜》 2025年第8期28-31,共4页
福芥3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芥菜杂种一代新品种,属大叶芥变种。株型半直立,株高85.99 cm,开展度74.01 cm,叶片倒卵形、无裂刻、叶色绿,最大叶长86.04 cm、叶宽39.33 cm,叶柄有... 福芥3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芥菜杂种一代新品种,属大叶芥变种。株型半直立,株高85.99 cm,开展度74.01 cm,叶片倒卵形、无裂刻、叶色绿,最大叶长86.04 cm、叶宽39.33 cm,叶柄有蜡粉、白绿色,叶柄长3.86 cm、叶柄宽5.06 cm、叶柄厚1.14 cm,叶柄细窄圆。莲座叶11.56片,平均单株总质量1.36 kg,定植至开花85 d,平均667 m^(2)产量4669.97 kg,抗逆性好。适宜福建省秋冬季节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杂种一代 福芥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