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内容设计评析及启示——以Write Source教材为例 |
陈梦云
刘冬岩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的运行机理、风险挑战和应对策略 |
高萍
丁宁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3
|
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再思考 |
张永清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数智时代外语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 |
王欣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5
|
《动物医学进展》来稿编辑规范化写作要求 |
陈芳
张彦明
|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学——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 |
刘梦君
邹文龙
宗敏
杨兵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论文写作的伦理要求专家共识 |
卜友泉
曹永福
昌增益
陈宏宇
陈晓巍
陈园园
陈柱成
邓蕊
丁洁
范仲凯
高国全
高旭
胡兰
胡晓青
贾弘禔
孔英
李恩民
李凌
李玉华
刘俊荣
刘志强
罗亚平
吕雪梅
裴雁曦
彭小忠
汤其群
万有
汪勇
王明旭
王宪
谢广宽
解军
严晓华
尹梅
于忠山
周春燕
朱瑞芳
《解剖学报》编辑部
《生命的化学》编辑部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从现象学角度看汉字与中国式思维 |
陈辉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一种基于Crossbar结构的分布式共享缓存交换机设计与实现 |
杨乾明
邵靖杰
曾聘
袁梦
宋卓秦
邓秋严
张剑锋
王勇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林语堂对中国城市形象与城市空间的跨语际书写 |
刘全国
丁礼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高阶学术英语写作学习者主动身份建构中POA框架的助力效果研究 |
陈秋仙
张军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从《春秋》义法看明代宋史研究的书写风格 |
吴漫
张梦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基于专业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茶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林勇
王玲
余楚
肖力争
吴文亮
刘仲华
|
《茶叶通讯》
|
2025 |
0 |
|
|
14
|
唐以后诗歌的牡丹书写 |
蒋寅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曰”的传播学阐释——以中国早期文本中“言说”与“书写”为分析框架 |
陈翔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再造五岳:唐代以来南诏五岳的地方塑造、国家进场与历史书写 |
张俊峰
李杰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兼以易别:文明书写的子学范式 |
李建中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小品散文的学理建构如何成为一种可能——以李素伯《小品文研究》为例 |
黄科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论元代湖湘诗的本土化 |
张艳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草业科学专业科技文写作课程建设探究 |
那亚
花梅
李治国
斯琴
王占义
张志强
|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