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继成 黄昌硕 +3 位作者 吴培强 陈丽君 王若禹 赵新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在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下,将需水划分为刚性、刚弹性、弹性需水3个层次,采用遗传算法建立刚性约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可用水量配置黄河故道片区刚性需水。结果表明,在规划水平年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可用水量不能满足规划水平年2025年、2030年90%保证率下的刚性需求。因此,未来须增加外调可用水量,可建设龙岗枢纽工程、朱海站、洋河引水工程等三大工程。该配置方案可为宿迁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提供水资源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约束 刚性需水 可用水量 遗传算法 水资源配置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20年豫东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特性数据集
2
作者 任文 刘婷婷 +10 位作者 雍蓓蓓 谢坤 陈金平 王广帅 郭成士 王玉红 李光宗 赵永鉴 刘安能 丁大伟 李中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638-648,共11页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及工业原料,其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商丘站)地处黄淮海平原核心地带,在玉米产量特性的长期监测过程中,依托国家野...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及工业原料,其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商丘站)地处黄淮海平原核心地带,在玉米产量特性的长期监测过程中,依托国家野外站标准化观测体系,严格执行《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指标与规范》,确保所获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数据集基于商丘站2008–2020年期间6处典型农田耕地玉米产量特性的观测结果,系统梳理了包含株高、结穗高度、茎粗、果穗长度、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地上部总干重、百粒重、籽粒干重、单位面积产量、直接成本及作物价值等多项关键指标。本数据集可为解析气候变化与田间管理对玉米产量的协同影响、评估玉米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构建区域尺度玉米产量预测模型及审定推广优势品种等方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 玉米产量特性 长期定位监测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黄河故道沿线聚落演变与环境适应研究--以苏北涟阜段为例
3
作者 李晓云 张雪楠 +1 位作者 周凌 梁宇舒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3,共12页
为探究流域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以黄河明清故道苏北涟阜段沿线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遥感影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明清以来该区域聚落形态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环境适应机制。受黄河水患与水利工程兴废影响,故道... 为探究流域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以黄河明清故道苏北涟阜段沿线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遥感影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明清以来该区域聚落形态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环境适应机制。受黄河水患与水利工程兴废影响,故道区域聚落形态呈现出多向线性、单向线性、团状围合等多样发展路径,其环境适应机制也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调控的转变,反映了自下而上的适应性改造与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揭示了黄河故道沿线聚落对流域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及适应策略,为寻求区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明清故道 苏北地区 人地关系 聚落形态演变 环境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黄河故道沿线聚落群发展格局与人居景观模式演变——以江苏省阜宁段为例
4
作者 张雪楠 李晓云 周凌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8,共8页
明清黄河故道沿线聚落群的发展格局与人居景观模式具有地域典型性,其时空演变过程伴随着乡村社会人水关系的转型,历时性研究的发展经验总结对于洪灾愈加频繁的当今社会具有现实价值。以黄河故道阜宁段为例,对清代、民国、现今三个历史... 明清黄河故道沿线聚落群的发展格局与人居景观模式具有地域典型性,其时空演变过程伴随着乡村社会人水关系的转型,历时性研究的发展经验总结对于洪灾愈加频繁的当今社会具有现实价值。以黄河故道阜宁段为例,对清代、民国、现今三个历史阶段的聚落群与水文信息进行考证,运用ArcGIS进行数字化转译并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聚落群发展格局由“个体发展”转变为“整体发展”,人居景观模式由破碎化的“个体受灾型”演变为稳定化的“整体防灾型”。在此过程中,系统性的水利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区域社会处于“个体发展”阶段,抗灾无力,人居系统具有高度脆弱性。建国后,系统性的水利工程作为抗灾体系的骨架,将生态、生产、生活要素构建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了区域社会的整体协调性发展,塑造了因地制宜的水适应性人居景观。故道沿线片区的发展转型是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与自下而上的聚落营建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区域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黄河故道 防灾景观 水适应性人居景观 人水关系 水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红亮 卢航 +4 位作者 孙昂 曹依静 聂琳 张俊领 刘利民 《中国果菜》 2025年第2期62-65,共4页
黄河故道地区夏季雨热同季,高温高湿环境适合桔小实蝇繁殖、生长,加之早、中熟苹果品种免套袋栽培技术的推广,为桔小实蝇暴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严重影响了当地苹果的质量和产量。本文总结了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发生规律,发现自2... 黄河故道地区夏季雨热同季,高温高湿环境适合桔小实蝇繁殖、生长,加之早、中熟苹果品种免套袋栽培技术的推广,为桔小实蝇暴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严重影响了当地苹果的质量和产量。本文总结了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发生规律,发现自2014年于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园首次发现桔小实蝇成虫以来,每年都监测到桔小实蝇危害苹果果实,在苹果园1年发生4~5代,7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8月初为第1个成虫发生高峰,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11月初化蛹越冬,但不能安全越冬;同时分析了桔小实蝇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该地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桔小实蝇 苹果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6个苹果品种在黄河故道的引种试验与评价
6
作者 孙昂 刘艺玮 +4 位作者 赵红亮 卢航 聂琳 曹依静 刘利民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优化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品种结构,缓解市场矛盾,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于2019年春季引进了Silken、美味(Ambrosia)、爱妃(Envy)、米奇拉(Mitchgla)、信浓金(Sinanogold)、维纳斯黄金(Haruka)等国外... 为优化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品种结构,缓解市场矛盾,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于2019年春季引进了Silken、美味(Ambrosia)、爱妃(Envy)、米奇拉(Mitchgla)、信浓金(Sinanogold)、维纳斯黄金(Haruka)等国外苹果品种进行试种,以长富2号为对照,对其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生长结果习性、抗病性等存在差异,爱妃、美味、Silken、维纳斯黄金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早中熟苹果品种在黄河故道及气候条件类似地区推广种植,米奇拉和信浓金易感炭疽叶枯病,建议少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苹果 黄河故道 引种试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不同外源物对黄河故道地区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文奇 董青君 +6 位作者 李传哲 纪力 董玉兵 钟平 孙春梅 陈川 章安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5-1721,共7页
【目的】旨在改善黄河故道砂性土壤地区的秸秆还田效果,提高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方法】基于秸秆激发还田技术,分析比较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分别增施氮素(N)、有机肥(M)、生物菌剂(B)、有机肥+生物菌剂(MB)、土壤酶助剂(S)、有机肥+... 【目的】旨在改善黄河故道砂性土壤地区的秸秆还田效果,提高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方法】基于秸秆激发还田技术,分析比较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分别增施氮素(N)、有机肥(M)、生物菌剂(B)、有机肥+生物菌剂(MB)、土壤酶助剂(S)、有机肥+生物菌剂+土壤酶助剂(MBS)等不同外源物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外源物的秸秆激发还田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N处理在增施187.5 kg/hm2的氮量水平下,对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与不施用外源物处理(CK)相比,MB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作物产量也显著提高。MBS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加秸秆还田效应,与CK处理相比,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5%~10.3%,总氮增加18.3%~33.8%,速效磷增加11.3%~25.5%,速效钾增加52.6%~99.6%;较其他5种配施外源物处理相比,MBS处理使玉米增产3.0%~32.0%,大豆增产0.5%~30.2%,小麦增产5.4%~14.3%,增产效果明显。【结论】所有处理中,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生物菌剂+土壤酶助剂(MBS)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产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外源物 黄河故道地区 土壤养分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新品种“玉冠”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红亮 孙昂 +3 位作者 聂琳 卢航 曹依静 刘利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0,205,共4页
“玉冠”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用“金冠”与“红玉”杂交育成的晚熟苹果新品种,2019年在黄河故道地区引入试栽,开展区域试验评价。“玉冠”在黄河故道地区表现为果个大,单果质量341 g,成熟时果面金黄色,果肉细脆,酸甜适口,... “玉冠”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用“金冠”与“红玉”杂交育成的晚熟苹果新品种,2019年在黄河故道地区引入试栽,开展区域试验评价。“玉冠”在黄河故道地区表现为果个大,单果质量341 g,成熟时果面金黄色,果肉细脆,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2%,可滴定酸含量0.39%,果实去皮硬度为8.2 kg/cm^(2),品质上等,10月中旬成熟,耐贮藏,抗病性强。“玉冠”适宜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玉冠 引种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中晚熟苹果品种“秦脆”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曹依静 孙昂 +5 位作者 聂琳 赵红亮 卢航 张长中 高付永 刘利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秦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成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2017年在黄河故道地区引种试栽。“秦脆”果实圆柱形,单果质量265 g;果面光滑,果点小,果面着鲜红色条纹;果肉淡黄,细、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5%,果实硬度9.18 kg/cm^(2)。“... “秦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成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2017年在黄河故道地区引种试栽。“秦脆”果实圆柱形,单果质量265 g;果面光滑,果点小,果面着鲜红色条纹;果肉淡黄,细、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5%,果实硬度9.18 kg/cm^(2)。“秦脆”果实酸甜适口,有香气,品质佳,9月中下旬成熟,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是一个适合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栽植的优良中晚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苹果 品种 秦脆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新品种“福九红”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红亮 卢航 +3 位作者 聂琳 曹依静 孙昂 刘利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02,209,共5页
“福九红”是青岛农业大学苹果育种团队用“新世界”与“粉红女士”杂交育成的中熟苹果新品种,2017年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引入黄河故道地区试栽,经多年试验观察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该品种单果质量292.2 g,果实圆柱形,果形指数0.98,成熟时... “福九红”是青岛农业大学苹果育种团队用“新世界”与“粉红女士”杂交育成的中熟苹果新品种,2017年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引入黄河故道地区试栽,经多年试验观察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该品种单果质量292.2 g,果实圆柱形,果形指数0.98,成熟时果面全红,颜色艳丽,果肉白色,不易褐变,肉质致密、脆,风味酸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可滴定酸含量0.26%,果实去皮硬度8.5 kg/cm^(2),品质上等。9月上旬成熟,耐贮藏,抗病性强,可免套袋栽培,适宜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苹果 引种 福九红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西瓜甜瓜产业分析和建议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文革 徐小利 +7 位作者 潘秀清 张其安 王军 贺洪军 孙建磊 程志强 张心宁 周鹤飞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共11页
黄河故道地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5省,具有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西瓜甜瓜生长。具有1000多年西瓜甜瓜栽培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我国主要优质西瓜甜瓜生产基地,目前西瓜甜瓜栽培面积约40万hm^... 黄河故道地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5省,具有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西瓜甜瓜生长。具有1000多年西瓜甜瓜栽培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我国主要优质西瓜甜瓜生产基地,目前西瓜甜瓜栽培面积约40万hm^(2)。本文阐述了黄河故道地区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优势、西瓜甜瓜生产现状及品牌建设等,总结了西瓜甜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黄河故道地区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建议,以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产业分析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需冷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伊兴凯 徐义流 +4 位作者 张金云 高正辉 潘海发 齐永杰 雷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138,144,共7页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的生理需冷量,探索气候变化对砀山酥梨适宜栽培区域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定期采集砀山酥梨自然越冬条件下着生花芽和叶芽的休眠枝条,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清水插枝法培养3周,统计花芽和叶芽的萌芽率,...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的生理需冷量,探索气候变化对砀山酥梨适宜栽培区域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定期采集砀山酥梨自然越冬条件下着生花芽和叶芽的休眠枝条,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清水插枝法培养3周,统计花芽和叶芽的萌芽率,确定满足砀山酥梨花芽和叶芽休眠的日期,依据温度记录数据,计算砀山酥梨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下的需冷量。【结果】砀山酥梨花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051h,7.2℃模型为2070h,犹他模型为788CU;砀山酥梨叶芽的需冷量,O~7.2℃模型为1126h,7.2℃模型为2198h,犹他模型为857CU。【结论】结合黄河故道地区冬季温度变化以及3种模型需冷量的变化规律,认为采用O~7.2℃模型确定该地区砀山酥梨的需冷量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酥梨 需冷量 黄河故道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登涛 魏志峰 +3 位作者 曹依静 孙共明 王贵平 王金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为了使苹果套袋技术在黄河故道地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塑膜袋、内白蜡双层纸袋3种果袋,分别在花后30、40、50、60 d对富士苹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该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使苹果套袋技术在黄河故道地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塑膜袋、内白蜡双层纸袋3种果袋,分别在花后30、40、50、60 d对富士苹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该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相对湿度从5月底整体呈上升趋势直到9月底之后开始下降,塑膜袋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照果面附近湿度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果实发育期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总之,套袋对果面温度无明显影响,不同果袋内湿度差异明显,套袋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双层纸袋最佳套袋时间是花后40-5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苹果 套袋 微环境 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合理产量负载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娄玉穗 张晓锋 +4 位作者 樊红杰 王鹏 吴文莹 张柯 吕中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为了确定适合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合理产量负载量,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11. 25、15. 00、18. 75、22. 50、26. 25 t/hm^25个不同的产量处理,以30. 00 t/hm^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发育、果实品质... 为了确定适合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合理产量负载量,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11. 25、15. 00、18. 75、22. 50、26. 25 t/hm^25个不同的产量处理,以30. 00 t/hm^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发育、果实品质以及花芽分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所有处理的新梢生长趋势基本一致,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均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产量负载水平越低,新梢长度和新梢粗度越大。其中,中等产量处理的新梢生长适中,成熟期,新梢长度维持在150 cm左右,新梢粗度为13. 26 mm。葡萄果粒大小随产量负载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中等产量处理的果粒在成熟期最大,果粒横径与单粒质量分别为24. 73 mm和12. 40 g。同时,单穗质量随产量负载量的变化与果粒大小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中等产量处理的单穗质量也最大,成熟期为899. 95 g。果实硬度、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抗坏血酸含量均随产量负载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中等产量处理的果实硬度适中,为0. 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2. 8%、94. 0和4. 6 mg/kg。果汁可滴定酸含量与pH值随产量负载量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中等产量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 24%,pH值适中,为4. 772。随着产量负载量的增加,成花率与双花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中等产量处理的成花率适中,为98. 1%,双花率最高,分别为82. 4%。综上所述,中等产量处理综合表现最佳,因此,确定18. 75~22. 50 t/hm^2为适合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合理产量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阳光玫瑰葡萄 产量负载 树体生长 果实品质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评价——以江苏黄河故道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狄春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模型公式,对区内10个县的生态安全综合因素量化解析,从而为黄河故道及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喻成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土地开发整理后保持了粮食、水利、生境、水土保持等的生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贵平 王金政 +1 位作者 孙共明 高登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104,共5页
为了解决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病虫害严重、果实着色差、光洁度较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牌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处理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其中以小... 为了解决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病虫害严重、果实着色差、光洁度较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牌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处理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其中以小林袋和凯祥袋最明显,其次是新台和金源双层纸袋,最后是塑膜袋。套袋后,果实硬度普遍降低,仅套凯祥单层纸袋和套塑膜袋果实硬度高于不套袋处理(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套凯祥袋和新台双层袋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套塑膜袋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套纸袋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实色泽、光洁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均有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生产中宜推广应用纸袋,以小林袋和凯祥袋较好,其次是金源单层袋,再次是新台果袋;套袋时间以5月25日较好,摘袋时间以10月10日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苹果 果袋类型 套袋时间 摘袋时间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桃树“黄叶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建伟 朱春茂 +1 位作者 赵光伟 邵瑞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88-2189,2192,共3页
分析了黄河故道地区桃树“黄叶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黄河故道地区 桃树黄叶病 发病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山东省聊城段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振健 董杰 +2 位作者 刘道辰 李庆朝 代其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84,187,共4页
风沙危害目前黄河故道区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聊城段黄河故道为例,调查了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分析了风沙化土地成因、危害以及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 风沙危害目前黄河故道区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聊城段黄河故道为例,调查了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分析了风沙化土地成因、危害以及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资源环境、区位等具体情况,提出了聊城段黄河故道建立有机循环农业和绿色文化园林生态治理模式和对策,以期在黄河故道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风沙化土地 生态治理模式 聊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明逸 朱成立 +3 位作者 韩以振 吴玉柏 金秋 李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小区的年产流产沙量表现为:裸地>撂荒地>林草地>灌草地>混种草地>人工草皮,植被对产沙的影响更大,纯草本措施更具直接拦沙作用;(2)降雨侵蚀力和地表覆盖程度是影响植被措施因子的主要因素,降雨侵蚀力集中的月份其植被措施因子值占到了年值的64.52%~70.83%,随植被覆盖增加,降雨的影响明显减弱,植被的保土作用逐渐增强;(3)撂荒地、混种草、人工草皮、林草地和灌草地的植被措施因子年值(B)为0.499,0.184,0.048,0.266,0.224,说明后4种植被措施拥有良好的土壤保护能力,其抑制土壤侵蚀的效益指标均在70%以上,其中人工草皮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土区 产流产沙 降雨侵蚀力 植被措施因子值 水土保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