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moral strength evaluated b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BMD,material distribution and geometric morphology
1
作者 He Gong1,Linwei Lv1,Rui Zhang1,Dong Zhu3,Ming Zhang2(1.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5,P.R.China 2.Department of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No.1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66-66,共1页
Precisely quantifying the strength of the proximal femur and accurately assessing hip fracture risk would enable those at high risk to be identified so tha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could be taken.Development of bette... Precisely quantifying the strength of the proximal femur and accurately assessing hip fracture risk would enable those at high risk to be identified so tha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could be taken.Development of better measures of femoral strength using the clin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moral strength evaluated b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BMD material distribution and geometric morphology f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 ballistic impact testing of Kevlar soft armor:Predictive and validate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V0-V100 probabilistic penetration response 被引量:4
2
作者 Gaurav Nilakantan Suzanne Horner +1 位作者 Virginia Halls James Z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13-225,共13页
This works presents the first fully validated and predictive capability to model the V_0-V_(100) probabilistic penetration response of a woven fabric using a yarn-level fabric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V_0-V_(100) cur... This works presents the first fully validated and predictive capability to model the V_0-V_(100) probabilistic penetration response of a woven fabric using a yarn-level fabric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V_0-V_(100) curve describes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ete fabric penetration as a function of projectile impact velocity. The exemplar cas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comprises of a single-layer, fully-clamped, plain-weave Kevlar fabric impacted at the center by a 17-gr, 0.22 cal FSP or fragment-simulating projectile. Each warp and fill yarn in the fabric is individually modeled using 3 D finite elements and the virtual fabric microstructure is validated in detail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fabric microstructure. Material and testing sources of statistical variability including yarn strength and modulus, inter-yarn friction, precise projectile impact location, and projectile rotation are mapped int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 series of impact simulations at varying projectile impact velocities is executed using LS-DYNA on the fabric models, with each model comprising unique mappings. The impact velocities together with the outcomes(penetration, nonpenetration) are used to generate the numerical V_0-V_(100) curve which is then validated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V_0-V_(100) curve. The numerical Vi-Vrdata(impact, residual velocities) is also validated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Vi-Vrdata. For completeness, this paper also reports the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data and its statistical analysis used for model input, viz. the Kevlar yarn tensile strengths, moduli, and inter-yarn fric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ballistic test data used for model val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VLAR 有限元素 测试数据 验证 概率 预兆 弹道 虚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对并联支路环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玉灵 刘翔奥 +5 位作者 代德瑞 徐明星 张文 赵路佳 万书亭 李俊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特性。首先对正常情况和匝间短路情况下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并联支路环流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故障前后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并联支路环流进行... 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特性。首先对正常情况和匝间短路情况下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并联支路环流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故障前后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并联支路环流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在故障模拟发电机组上完成了实验验证,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及有限元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发电机定子绕组无并联支路环流,而单条支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并联支路内出现环流,其频率成分为f、f_(u)、(1+(n±x)(1-s))f,并且随着故障程度的加剧各并联支路环流频率成分幅值将会增加;两条并联支路发生相同程度短路故障后无并联支路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定子匝间短路 有限元分析 并联支路环流 故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变参数桥梁结构内力优化及试验
4
作者 杨国俊 李喜梅 +1 位作者 赵行 吕明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2,共9页
为确定变参数桥梁最优内力,针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中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与优化,建立单目标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桥梁结构简化计算模型.采用穷举算法,结合Visual C++编程优化计算,其中包括桥梁主跨跨径的优化、加载... 为确定变参数桥梁最优内力,针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中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与优化,建立单目标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桥梁结构简化计算模型.采用穷举算法,结合Visual C++编程优化计算,其中包括桥梁主跨跨径的优化、加载点荷载值选择,进行静力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际模型试验.推导了数值计算公式,提出以弯曲应变能最小为目标的桥梁跨径、荷载加载位置等参数随机优化的方法,寻求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竖向位移和内力的最小值,得到荷载布置方式,反算主跨跨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布载方式1为最优布载,P 1~P 8值分别为40、50、120、130、60、70、80、9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有限元分析 穷举算法 优化分析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封SiC功率器件在高温损耗功率下的热应力和断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傅朝 王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塑封SiC功率器件是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其在高温环境、高功率下工作的可靠性是关键问题。对具有顶部散热结构的塑封SiC功率器件,考虑高温环境下芯片的损耗功率,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研究了热应力分布,并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 塑封SiC功率器件是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其在高温环境、高功率下工作的可靠性是关键问题。对具有顶部散热结构的塑封SiC功率器件,考虑高温环境下芯片的损耗功率,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研究了热应力分布,并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分析了塑封器件的界面断裂问题。结果表明,塑封器件热应力集中在芯片和焊料层界面,较薄的芯片和适当增厚的焊料层可有效降低界面的断裂风险;当预裂纹长度超过100μm时,芯片和焊料层界面裂纹可能扩展;裂纹前缘更易形成弧形;裂纹扩展与张开、剪切和撕裂三种断裂模式相关,对面外相位角分析发现撕裂模式在裂纹边角处占比更高,而裂纹中间区域以剪切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断裂 热应力 极端工况 有限元分析(fea) 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A模型和API653的大型油罐基础沉降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石磊 帅健 许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为保障油罐的安全运行,研究基础沉降,尤其是罐周不均匀沉降对大型油罐的影响。在分析大量大型油罐基础沉降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美国标准API 653和有限元分析(FEA)模型进行储罐基础沉降安全评价。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罐底-地基间的相... 为保障油罐的安全运行,研究基础沉降,尤其是罐周不均匀沉降对大型油罐的影响。在分析大量大型油罐基础沉降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美国标准API 653和有限元分析(FEA)模型进行储罐基础沉降安全评价。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罐底-地基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考虑加强圈、抗风圈等附件的影响,建立大型油罐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傅里叶分解对储罐地基的实测沉降值进行谐波拟合,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储罐强度的影响。对比有限元计算和API 653标准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API 653对储罐地基沉降的要求较保守,标准中规定的储罐地基沉降指标不尽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油罐 基础沉降 有限元分析(fea) API 653 罐壁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湿热老化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纵向脱黏行为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伊文昭 刘璐璐 +1 位作者 徐凯龙 陈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通过ABAQUS计算软件对干态和湿热老化后的断裂纤维尖端周围的纵向脱黏行为进行研究。提出双线性牵引-分离定律与库仑滑动摩擦定律耦合来建立纤维/基体界面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树脂的塑性性能和应变软化效应对界面脱黏行为同样有很大的影... 通过ABAQUS计算软件对干态和湿热老化后的断裂纤维尖端周围的纵向脱黏行为进行研究。提出双线性牵引-分离定律与库仑滑动摩擦定律耦合来建立纤维/基体界面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树脂的塑性性能和应变软化效应对界面脱黏行为同样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树脂应变软化效应越好,界面处越难脱黏;湿热老化使界面的性能下降,导致界面更低的应力传递能力,加快了界面剥离,产生更长的脱黏区域;湿热老化降低了相邻纤维上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SCF),证实了差的界面在应力传递方面效率低下。干态下,高的应力集中系数往往会导致相邻纤维更容易发生断裂,纤维断裂快速扩展。该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各种力学性能参数对纤维/基体界面的纵向脱黏行为以及湿热对单向CFRP纵向拉伸破坏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基体界面 微观力学 湿热老化 脱黏行为 应力集中系数 有限元分析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加工电热微夹钳设计与FEA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严雪萍 张慧 +4 位作者 韩庆福 李俊 成立 徐志春 刘德林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7-731,共5页
选用厚度为12.5μm的镍箔,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尺寸为2.8 mm×1.4 mm×0.0125 mm的微夹钳。其每一对级联元件由一系列致动单元组成,而每个致动单元由一个制约器和两个呈半圆形的动作梁构成,其驱动原理是电热效应。运用有限... 选用厚度为12.5μm的镍箔,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尺寸为2.8 mm×1.4 mm×0.0125 mm的微夹钳。其每一对级联元件由一系列致动单元组成,而每个致动单元由一个制约器和两个呈半圆形的动作梁构成,其驱动原理是电热效应。运用有限元分析(FEA)仿真了微夹钳的动态性能,对其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9 V时,最大位移量达到28.8μm,延迟时间小于20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夹钳 有限元分析 微电子机械系统 激光微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模数式伸缩缝振动噪声研究
9
作者 李瑞琪 宋晓东 +3 位作者 陈素华 丁如珍 费梁 戴世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4,共9页
模数式伸缩缝(Modular bridge expansion joints,MBEJs)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伸缩缝形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桥梁工程,其在解决通行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伸缩缝振动噪声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以MBEJs为研究对象,基于... 模数式伸缩缝(Modular bridge expansion joints,MBEJs)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伸缩缝形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桥梁工程,其在解决通行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伸缩缝振动噪声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以MBEJs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方法分析了伸缩缝的振动特性和噪声特性,研究了模数式伸缩缝一阶竖向模态的影响因素以及多阶振动模态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声学模拟软件中建立伸缩缝-空腔联合无限元模型,进行声学频响分析,并对伸缩缝空腔进行声模态分析,探讨伸缩缝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伸缩缝的车致振动噪声是由伸缩缝竖向振动激励和空腔声模态激励共同耦合作用产生的,对伸缩缝下部空腔进行填塞与封闭可以降低伸缩缝噪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式伸缩缝 振动噪声 有限元分析 声学频响 声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框架阻抗模型的地铁临近建筑振动响应分析及评价
10
作者 徐林刚 潘文 +1 位作者 张雨珩 孙光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6-351,共6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大大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尽管地铁对人们的贡献巨大,但是也会对轨道周围建筑诱发竖向振动和造成二次结构噪声,严重影响建筑内人群的使用舒适度。因此本工作针对地铁临近建筑的振动问题展开现...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大大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尽管地铁对人们的贡献巨大,但是也会对轨道周围建筑诱发竖向振动和造成二次结构噪声,严重影响建筑内人群的使用舒适度。因此本工作针对地铁临近建筑的振动问题展开现场实测,随后将所得时程曲线作为振动激励输入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多种不同竖向频率的隔振支座最佳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地铁振动的优势频率分布在10~70 Hz,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成分分布由高频集中向低频集中。隔振层最佳方案为:隔振层整体设计频率低、低频支座布置在隔振层内部、高频支座布置在隔振层外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振动 地面振动实测 竖向振动 有限元分析 建筑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翘曲控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需 张志模 +1 位作者 李奇哲 王刚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6-675,共10页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凭借其体积小、I/O端口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晶圆在封装过程中的翘曲却严重影响了产品良率与可靠性。从材料改进创新、工艺流程优化、设计结构改进、仿真精确化四个角度,系统综...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凭借其体积小、I/O端口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晶圆在封装过程中的翘曲却严重影响了产品良率与可靠性。从材料改进创新、工艺流程优化、设计结构改进、仿真精确化四个角度,系统综述了现有FOWLP翘曲的优化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总结了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低热膨胀系数(CTE)和高模量材料开发以及工艺流程优化对改善FOWLP翘曲具有关键作用,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 翘曲 重构晶圆 环氧塑封料(EMC) 有限元分析(f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high-performance miniaturized multi-layer magnetic shielding spherical shell with minimal pores based on target magnetic field
12
作者 Wanqing Li Wei Li +2 位作者 Shaotao Qu Shuyi Zhang Jingyang X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3期99-108,共10页
Achieving th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SERF)state in atomic comagnetometers(ACMs)necessitates a stable and weak magnetic environmen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a miniaturized permalloy magnetic shielding s... Achieving th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SERF)state in atomic comagnetometers(ACMs)necessitates a stable and weak magnetic environmen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a miniaturized permalloy magnetic shielding spherical shell(MSSS)with minimal apertures,tailored 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By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we achieved superior magnetic shielding while maintaining a compact form factor.Th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shielding factor indicated that a four-layer permalloy sphere shell with optimized air gaps was necessary.A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the MSSS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using COMSOL software,confirm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ir gaps.The size,shape,and orientation of the openings in the perforated sphere shell were meticulously designed and optimized to minimize residual magnetism.The optimal structure was fabricated,resulting in triaxial shielding factors of 47619,52631,and 21739,meeting the anticipated requirements.A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tests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of the design methodology.This stud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ultrasensitive magnetic field detection devices requiring weak magnetic field environments,such as atomic gyroscopes,magnetometers,atomic interferometers,and atomic cl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hielding Spherical shiel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SERF) comagnet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eepONet模型的IGBT模块结温估算方法
13
作者 项江鑫 霍思佳 +2 位作者 乐应波 杨程 崔昊杨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6-755,共10页
时变高功率工况下,IGBT模块结温的实时准确估算是高效实施热管理策略的基础。但现有方法中,有限元分析(FEA)法难以实时响应,热网络模型法估算准确率低,两者均无法满足结温估算实时性和准确率的均衡性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时变高功率工况下,IGBT模块结温的实时准确估算是高效实施热管理策略的基础。但现有方法中,有限元分析(FEA)法难以实时响应,热网络模型法估算准确率低,两者均无法满足结温估算实时性和准确率的均衡性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约束深度算子网络(PI-DeepONet)模型的IGBT模块结温实时准确估算方法。首先,在算子网络的损失函数中引入物理约束,设计了具有物理约束的PI-DeepONet模型;随后,将FEA计算的IGBT模块热特性参数与时空位置信息作为输入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所得的最优算子估算模块结温。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了结温估算的准确率和实时性,能够适应复杂工况,为IGBT模块热管理策略的高效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结温估算 物理约束深度算子网络(PI-DeepONet)模型 有限元分析(fea)法 热网络模型 热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EA-CFD耦合方法对某增压柴油机排气歧管的开裂失效分析及设计改进 被引量:16
14
作者 骆旭薇 石勇 +3 位作者 李斌 腾和 廖善权 袁晓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50,共7页
针对某直列四缸增压柴油机排气歧管在台架耐久试验中出现开裂现象,应用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方法对排气歧管进行了热应力分析。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模型中的材料性... 针对某直列四缸增压柴油机排气歧管在台架耐久试验中出现开裂现象,应用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方法对排气歧管进行了热应力分析。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模型中的材料性质随着温度变化的关系由试验测定;在相应发动机工况下对模型预测的温度场和台架上测量的排气歧管温度进行对比,以对模型进行标定。应用标定后的模型分析排气歧管在给定热负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FEACFD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开裂的区域为高塑性应变区,从而推论导致排气歧管开裂原因为热力耦合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即失效形式为热机械疲劳。以等效塑性应变作为塑性变形的度量及许可的等效塑性应变经验值为判据对排气歧管进行了设计改进,并从三种改进方案中找出最安全的方案进行试验验证,改进后的排气歧管顺利通过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增压柴油机 排气歧管 热机械疲劳失效 耦合分析 有限元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ntor FEA模块的移载机械手提升手臂静力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鑫平 何祖顺 +1 位作者 林异捷 吴松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1-84,共4页
通过在Inventor环境中建立了移载机械手提升手臂的三维模型,运用Inventor的FEA模块对提升手臂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计算出了提升手臂的应力、变形等力学性能参数,最终验证了该手臂的设计合理性。同时,提出了一种在Inventor中建模并直... 通过在Inventor环境中建立了移载机械手提升手臂的三维模型,运用Inventor的FEA模块对提升手臂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计算出了提升手臂的应力、变形等力学性能参数,最终验证了该手臂的设计合理性。同时,提出了一种在Inventor中建模并直接在其中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维软件与其他仿真分析软件之间的转换操作的繁琐和数据在转换中出现丢失的问题,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实用、效率高,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载机械手提升手臂 INVENTOR fea模块 有限元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新型键槽接缝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小勇 邢民亮 +2 位作者 肖扬 程俊峰 程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8-1405,共18页
为研究适用于低多层装配式混凝土(PC)墙板的新型键槽接缝界面的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2组共8个键槽式接缝连接的PC墙板试件,开展单向推剪加载试验和扩展参数数值分析,分别探讨轴压比、结合面砂浆强度及键槽构造形式等因素对键槽界面受剪... 为研究适用于低多层装配式混凝土(PC)墙板的新型键槽接缝界面的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2组共8个键槽式接缝连接的PC墙板试件,开展单向推剪加载试验和扩展参数数值分析,分别探讨轴压比、结合面砂浆强度及键槽构造形式等因素对键槽界面受剪性能的影响;提出新型键槽接缝界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构建键槽接缝界面的剪力-滑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对接缝破坏形态和受剪承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增大轴压比后,裂缝发展更为充分,局部混凝土出现剥落甚至压溃,接缝的受剪承载力与轴压比近似呈线性关系。提高结合面砂浆强度可较大幅度地提升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对比普通填充砂浆,采用高强砂浆连接试件的受剪承载力提高了57.2%。合理的键槽界面构造可有效提高接缝的受剪承载力,相较于传统的平直缝界面,深度为50 mm、倾斜倒角为11.3°的键槽界面的受剪承载力提升了16.5%。本文所提公式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所提模型能准确预测键槽界面的受剪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PC)墙板 新型键槽接缝 单向推剪加载试验 数值分析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上电子产品加固防护可靠性分析研究
17
作者 李博 郭志伟 +3 位作者 李壮 王冲 侯玥 王怡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6-282,共7页
提出一种弹上电子产品球栅阵列封装元器件的新型加固防护工艺方法,对使用不同加固防护方法的电子产品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对球栅阵列封装(BGA)元器件焊点可靠性的影响;采用Steinberg疲劳寿命模型分析焊点的疲劳寿... 提出一种弹上电子产品球栅阵列封装元器件的新型加固防护工艺方法,对使用不同加固防护方法的电子产品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对球栅阵列封装(BGA)元器件焊点可靠性的影响;采用Steinberg疲劳寿命模型分析焊点的疲劳寿命。研究表明,纳米疏水剂、四角点胶配合3D打印壳体封装的组合新型弹上电子产品加固防护方法能有效提升产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防护 随机振动 球栅阵列封装 有限元仿真分析(fea) 振动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介质网格的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通用等效磁网络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旭光 刘正蒙 +3 位作者 刘国海 柯昊 杜康康 徐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9-2018,I0029,共11页
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分析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的电磁特性与参数,提出一种通用等效磁网络模型。该模型的关键在于引入混合介质网格,可将调制齿区域沿周向剖分成相同大小的网格单元,实现对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调制齿区域的通用建模。同时,此... 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分析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的电磁特性与参数,提出一种通用等效磁网络模型。该模型的关键在于引入混合介质网格,可将调制齿区域沿周向剖分成相同大小的网格单元,实现对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调制齿区域的通用建模。同时,此通用等效磁网络模型还确定了定子和气隙的节点连接关系,避免传统等效磁网络模型因瞬态仿真导致的两者节点不规则连接问题,降低仿真误差。此外,考虑到定子极靴存在局部磁饱和现象,文中根据其拓扑结构和磁通密度分布,将定子极靴剖分成3个部分,并细分磁饱和区域,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最后,利用此通用等效磁网络模型计算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的部分电磁性能,包括气隙磁密,磁链,反电势和转矩,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实验结果的误差,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通用等效磁网络 混合介质 磁饱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载荷下非对称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晓楠 许希武 +1 位作者 郭树祥 冯浩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对非对称结构形式的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准静态压缩载荷下的失效机理进行了试验和数值研究。在ABAQUS/Explicit中建立全新的三维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 FEM),其中Hashin准则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失效分析,内聚力建模用... 对非对称结构形式的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准静态压缩载荷下的失效机理进行了试验和数值研究。在ABAQUS/Explicit中建立全新的三维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 FEM),其中Hashin准则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失效分析,内聚力建模用于模拟分层的萌生和扩展。根据试验得到的应变数据分析,不连续的中性轴使层合板中产生弯矩,这些弯矩与轴向压缩载荷相互耦合,共同作用在层合板上。有限元结果表明,在薄段和变厚度段的交界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且薄段的应力大于厚段的应力。在交界处,发生了分层以及纤维和基体的压缩损伤,这与试验的结果一致。FEM预测的极限荷载比试验测得的平均极限荷载小10.7%,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厚度复合材料 有限元分析 界面层 渐进损伤演化 压缩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管轴压下高强钢圆管X形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宁鹏 童乐为 朱小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85,共11页
研究了支管受压的Q460、Q690、Q960高强钢圆管X形节点的静力性能。采用经试验数据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节点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高强钢牌号、支管与主管外径之比(β)、主管外径与其管壁厚度之比(2γ)、主管轴向应力比(n)对节点性能的影... 研究了支管受压的Q460、Q690、Q960高强钢圆管X形节点的静力性能。采用经试验数据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节点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高强钢牌号、支管与主管外径之比(β)、主管外径与其管壁厚度之比(2γ)、主管轴向应力比(n)对节点性能的影响;与有限元参数分析和文献中试验结果对比,评价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节点发生主管塑性破坏,节点承载力多由主管局部变形限值(3%主管外径)确定;多数情况下钢结构设计标准计算公式高估了高强钢圆管X形节点的承载力;主管受到压力或较大拉力时均会降低节点承载力。最后,针对不同钢材牌号的圆管X形节点给出了建议的2γ范围。基于主管塑性破坏,提出了考虑高强钢屈服强度、主管拉压效应的圆管X形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系列 圆管X形节点 有限元分析 主管拉压效应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