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力光 李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相变材料(PCM)具有结构稳定性好、高储能密度、可控相变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以及出色的储热能力,被用作建筑物中有效的潜在储能元件,以改善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严重环境问题,可有效地减缓燃料和电能消耗,同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持舒... 相变材料(PCM)具有结构稳定性好、高储能密度、可控相变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以及出色的储热能力,被用作建筑物中有效的潜在储能元件,以改善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严重环境问题,可有效地减缓燃料和电能消耗,同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持舒适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度波动。简述相变材料的分类及其选取,相变材料的封装工艺,重点介绍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围护结构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影响相变围护结构效率的因素,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围护结构 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的泡沫金属与翅片相变储能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亚 周文博 程紫漪漪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8-607,共10页
为了研究翅片和泡沫金属铜对相变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使用四参数随机生长法(QSGS)构建了孔隙密度(PPI)分别为20PPI、30PPI的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模型,并构建了等铜质量的翅片相变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格子玻尔兹曼(LBM)数值模拟方... 为了研究翅片和泡沫金属铜对相变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使用四参数随机生长法(QSGS)构建了孔隙密度(PPI)分别为20PPI、30PPI的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模型,并构建了等铜质量的翅片相变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格子玻尔兹曼(LBM)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变材料(PCM)的储/放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努塞尔数、液相率、PCM流动速度、PCM熔化/凝固时间对比分析了添加翅片以及添加泡沫金属结构对相变材料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储热过程中,由于泡沫金属的存在会抑制熔化过程中对流换热的发展,双翅片结构的努塞尔数高于泡沫金属结构,熔化时间更短,相比于20PPI、30PPI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分别缩短了28.55%、17.5%;在放热过程中,泡沫金属的存在会增加热传导面积,泡沫金属结构的凝固速度高于翅片结构,30PPI泡沫金属结构的凝固时间相比于翅片、20PPI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分别缩短了65.80%、20.24%。综合考虑储放热两个过程,30PPI泡沫金属结构的总储放热时间最短,相比于翅片、20PPI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分别缩短了27.81%、15.32%。在耗费相同金属材料的条件下,采用泡沫结构是更为有效的提升储能效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 四参数随机生长法 翅片 泡沫金属 相变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气候关注可以促进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吗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敏 李静静 袁歌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9,共14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能源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比不断增加,推进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成为中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注意力资源的配置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公众气候关注...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能源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比不断增加,推进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成为中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注意力资源的配置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公众气候关注的显著上升可能成为推动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和百度搜索指数,实证考察了公众气候关注对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气候关注显著提高了优质能源在家庭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这种转型主要源于家庭的“主动式参与”,而非“引导式参与”。机制检验发现,公众气候关注主要是通过改变个体气候变化态度、增强个体气候问题认知及其低碳责任意识,从而驱动家庭主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公众气候关注对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公职人员家庭中更为显著。从社会环境来看,积极的社会参照规范可以正向调节公众气候关注与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为从家庭视角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气候关注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气候变化态度 气候问题认知 低碳责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晓风 宋小软 +1 位作者 黄崧 骆诗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20-325,331,共7页
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能够循环吸放热的新型化学材料,具有高潜热性能、高储能密度、热容大以及近似恒定温度吸放热等优点,相变储能材料已在一定范围内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主要介绍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及选择、相变储能材料与建筑材料的... 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能够循环吸放热的新型化学材料,具有高潜热性能、高储能密度、热容大以及近似恒定温度吸放热等优点,相变储能材料已在一定范围内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主要介绍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及选择、相变储能材料与建筑材料的复合方法,分析归纳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及制冷供暖系统中的研究应用,包括相变墙体、相变储能砂浆、相变板材、相变储能屋顶、相变储能表面涂料、相变辐射采暖、相变热泵系统、相变蓄热集热器以及相变制冷系统。最后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未来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建筑节能 建筑材料 围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围护结构中辐射制冷材料与相变材料耦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赖蔓崎 王艳 +2 位作者 曹雄金 罗凯 王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32-337,344,共7页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和能源消耗增加,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辐射制冷材料(RCM)和相变材料(PCM)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为降低建筑能耗提供了有效途径。介绍了RCM与PCM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耦合应用研究。研究...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和能源消耗增加,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辐射制冷材料(RCM)和相变材料(PCM)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为降低建筑能耗提供了有效途径。介绍了RCM与PCM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耦合应用研究。研究表明,RCM与PCM耦合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隔热和储热性能,在夏季降温与冬季保温方面均优于单一材料的使用效果。然而,RCM与PCM的耦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气候适应性、居住舒适度、力学性能影响以及材料耐久性等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进一步优化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涧锟 师文钊 +1 位作者 刘瑾姝 陆少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因其兼具优异的相变储能特性、耐受外力形变的柔性及与控温器件复合的可加工性,在智能材料开发中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中详述了通过聚合物网络共混、多孔骨架吸附及相变分子结构设计等3种支撑结构策略制备柔性相变...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因其兼具优异的相变储能特性、耐受外力形变的柔性及与控温器件复合的可加工性,在智能材料开发中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中详述了通过聚合物网络共混、多孔骨架吸附及相变分子结构设计等3种支撑结构策略制备柔性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电池热管理器件、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柔性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柔性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相变复合材料 支撑结构 热能储存 电池热管理器件 可穿戴电子器件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LP工艺的柔弹性点阵吸能支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创 纪小刚 +1 位作者 邓霖 王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面向微小多功能支架结构设计与原型制造需求,开展了基于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快速成形工艺的柔弹性点阵支架设计与制备研究。以胞元结构几何拓扑设计为主线,利用Timoshenko梁理论对胞元结构建立等效力学模型,得到... 面向微小多功能支架结构设计与原型制造需求,开展了基于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快速成形工艺的柔弹性点阵支架设计与制备研究。以胞元结构几何拓扑设计为主线,利用Timoshenko梁理论对胞元结构建立等效力学模型,得到预测能量吸收的数学模型,聚焦分析胞元几何尺寸和承载方向对其影响规律。配置新颖柔弹性光敏树脂为成形材料,选用DLP成形工艺,实现对应点阵结构的高精、高效制备。结合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着重探究了杆径、胞元边长、点阵层数对点阵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点阵结构面外压缩较面内压缩具有显著优越的吸能特性,且胞元边长越小,杆径越大,点阵层数越多,吸能特性越佳。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所得规律基本一致,可为后续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制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柔弹性点阵结构 等效力学模型 DLP 成形工艺 压缩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效应:基于中国224个地级市的经验与证据
8
作者 杜辉 张学儒 +1 位作者 张世国 张清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一视角切入,基于2009-2010年、2018-2019年中国224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 为探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一视角切入,基于2009-2010年、2018-2019年中国224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着重探究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全国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呈现收缩趋势,东部省份以及东北地区趋势最为突出,中西部省份收缩趋势不明显;碳排放总量仅东部省份呈现下降趋势,其他省份均呈上升趋势;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显著增加了碳排放量,这一结果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处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依然成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变为建设用地所引致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变化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双碳” 建设用地 耕地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多孔炭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冲威 张天赐 +1 位作者 金听祥 张振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3,88,共5页
以野生雏菊茎秆为原料,通过高温碳化和化学改性得到层次化多孔骨架材料,在多孔骨架材料中真空浸渍石蜡制备了形状稳定的生物基复合相变材料。利用乙醇进行化学改性后,孔隙结构更丰富,复合相变材料的焓值增加。制备的生物基多孔炭复合相... 以野生雏菊茎秆为原料,通过高温碳化和化学改性得到层次化多孔骨架材料,在多孔骨架材料中真空浸渍石蜡制备了形状稳定的生物基复合相变材料。利用乙醇进行化学改性后,孔隙结构更丰富,复合相变材料的焓值增加。制备的生物基多孔炭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为213.6J/g,相变温度为40.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将生物基多孔炭复合相变材料集成到模拟建筑中,研究了其热管理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光照下,相变房屋具有明显的热缓冲作用,该复合相变材料在热管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菊茎秆 石蜡 相变材料 热能储存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工程变更传播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何睿 唐敦兵 薛建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660,共5页
针对以往工程变更管理中预测变更传播影响研究的不足,具体分析了水波式传播、开花式传播与雪崩式传播三种变更传播类型的特点。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图论,提出了一种通过零件聚类和分级来预测变更传播影响的方法,并通过一个真空吸尘器变... 针对以往工程变更管理中预测变更传播影响研究的不足,具体分析了水波式传播、开花式传播与雪崩式传播三种变更传播类型的特点。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图论,提出了一种通过零件聚类和分级来预测变更传播影响的方法,并通过一个真空吸尘器变更设计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变更 变更传播 设计结构矩阵 图论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变更的设计过程动态规划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贡智兵 李东波 于敏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7-441,共5页
在分析传统设计结构矩阵的基础上,将设计结构矩阵扩展为动态设计结构矩阵和静态设计结构矩阵,动态设计结构矩阵连接了设计过程,静态设计结构矩阵用于设计过程的规划,通过映射来实现两者的连接。设计活动改变时,变更动态设计结构矩阵并... 在分析传统设计结构矩阵的基础上,将设计结构矩阵扩展为动态设计结构矩阵和静态设计结构矩阵,动态设计结构矩阵连接了设计过程,静态设计结构矩阵用于设计过程的规划,通过映射来实现两者的连接。设计活动改变时,变更动态设计结构矩阵并映射到静态设计结构矩阵,对静态设计结构矩阵进行重构得到设计活动优化的执行序列并实现其动态规划。以某天文望远镜的关键部件设计过程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设计结构矩阵 静态设计结构矩阵 设计结构矩阵变更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储能行为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张东 周剑敏 +1 位作者 吴科如 李宗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4-380,共7页
用"两步法",即首先制作相变储能骨料,再采用相变储能骨料,用普通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配制了相变储能混凝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在混凝土中储存足够的液体相变材料,配制的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储能功能与商业相变材料相当,... 用"两步法",即首先制作相变储能骨料,再采用相变储能骨料,用普通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配制了相变储能混凝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在混凝土中储存足够的液体相变材料,配制的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储能功能与商业相变材料相当,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几何特征对液体相变材料在多孔材料中的吸收和储存有较明显的影响,具有较高孔隙率、孔结构内部连通性较好和在边界区域具有输运通道的多孔材料能够吸收和储存较多的液体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在多孔材料中的体积分数对其相变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相变 储能 孔结构 图像分析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的工程变更雪崩传播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宫中伟 莫蓉 +1 位作者 杨海成 陈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19-2627,共9页
为预防和控制高风险、高花费的工程变更雪崩传播,减小产品开发Hub节点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和产品开发Hub节点的雪崩传播预测方法。介绍了作为基础的设计结构矩阵、设计依赖矩阵模型和Hub节点的获取方法;根据设计结构矩阵的聚... 为预防和控制高风险、高花费的工程变更雪崩传播,减小产品开发Hub节点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和产品开发Hub节点的雪崩传播预测方法。介绍了作为基础的设计结构矩阵、设计依赖矩阵模型和Hub节点的获取方法;根据设计结构矩阵的聚类结果,以Hub节点为核心构建了设计依赖矩阵;针对该矩阵提出了依赖分析算法,得到了预测雪崩传播的重要矩阵模型——联系依赖矩阵;以联系依赖矩阵为基础,以预测影响范围为媒介,计算传播过程中被影响的Hub节点数目,以此作为判断雪崩传播是否发生的依据,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雪崩传播的方法。以某型号摩托车发动机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应用及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变更传播 产品开发 Hub节点 雪崩传播 设计结构矩阵 设计依赖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立萌 朱孝钦 +3 位作者 周新涛 胡劲 兰阳 常静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132,共6页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特点,利用相变材料与合适的多孔基体复合可形成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实现其对环境温度调节和控制的目的。综述了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面的进展情...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特点,利用相变材料与合适的多孔基体复合可形成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实现其对环境温度调节和控制的目的。综述了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可用于与多孔基体复合的相变材料种类、多孔基体的选择和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对于了解和掌握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研究和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基体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 被引量:55
15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业的技术进步是导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识别的马尔可夫能源结构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牛东晓 孙伟 赵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1,共3页
将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应用到能源结构预测中,提出一种计算转移矩阵的方法,并以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统计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能源结构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转移矩阵识别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错能奥氏体钢的变形硬化特点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旺峰 陈瑜眉 朱金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27,36,共4页
研究了低层错能奥氏体不锈钢和高锰钢低温下的变形行为,根据两者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硬化阶段的相似性,提出曲线由基体硬化、行为软化和结构硬化三部分合成,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凹特征是软化主导与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了两种材料变形过... 研究了低层错能奥氏体不锈钢和高锰钢低温下的变形行为,根据两者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硬化阶段的相似性,提出曲线由基体硬化、行为软化和结构硬化三部分合成,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凹特征是软化主导与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了两种材料变形过程的相似性与不同点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软化 结构硬化 不锈钢 高锰钢 低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雷 黄园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4,51,共9页
鉴于现代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费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认识和把握国家能源消费行为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能源节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模型,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产业结构演... 鉴于现代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费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认识和把握国家能源消费行为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能源节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模型,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产业结构演进和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现代化建设初期,二产为主的结构演进对国家能源消费需求产生了明显的增速效应;随着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能源消费需求的减速作用开始逐步显现,从而形成由升到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形态。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长期一边倒的部门发展政策影响下,刚性演进特征极大地制约了国家产业结构节能效应的发挥,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演进 能源消费 节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基于能源强度变化的全分解模型,从部门能源效率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动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能源强度下降和上升的原因,给出了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能源效率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变化影响的量化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 本文基于能源强度变化的全分解模型,从部门能源效率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动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能源强度下降和上升的原因,给出了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能源效率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变化影响的量化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工业部门内各行业对总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的结论将为我国今后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全分解模型 能源效率变动 经济结构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_2溶浸作用下煤体孔隙结构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文虎 李珍宝 +2 位作者 王旭 马砺 王伟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分析液态CO_2作用后煤体的孔隙结构变化,开展了3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液态CO_2溶浸实验,采用压汞法测试了煤样溶浸前后的孔容分布,分析了低温液态CO_2溶浸作用下煤体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液态CO_2溶浸煤体后大孔孔容增加,中、小、微... 为分析液态CO_2作用后煤体的孔隙结构变化,开展了3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液态CO_2溶浸实验,采用压汞法测试了煤样溶浸前后的孔容分布,分析了低温液态CO_2溶浸作用下煤体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液态CO_2溶浸煤体后大孔孔容增加,中、小、微孔孔容减小,溶浸过程中存在微孔→小孔→中孔→大孔的转化;液态CO_2溶浸过程主要为温度应力对煤体的损伤作用,损伤后总孔容降低,这是由于煤体孔隙破坏后形成宏观裂隙网络,损伤效应包括原生孔隙转化及新孔隙生成;低温作用下形成煤体基质收缩应力及水结冰膨胀挤压应力,形成拉伸、剪切、挤压等综合破坏及孔隙扩容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煤体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容变化 温度应力 结构损伤 液态CO2 煤基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