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Temperature Processing for Meat products
1
作者 WANG Panpan 《肉类研究》 2009年第4期85-90,共6页
关键词 低温处理 肉类产品 最优处理方法 贮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 Growth Method for Low Temperature Solution in Space
2
作者 Ma Wenyi Shen Yunxue +1 位作者 Liu Daodon Chen Wanchun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82-282,共1页
Crystal Growth in space is a crystalline process with long Perio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So far,on earth there are some facilities,such as DroP Tube,Drop Tower,Ballon,Sounding Rochets and Aircraft etc.They provide th... Crystal Growth in space is a crystalline process with long Perio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So far,on earth there are some facilities,such as DroP Tube,Drop Tower,Ballon,Sounding Rochets and Aircraft etc.They provide the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with the range of period from seconds to min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crystal growth BALLOON low temperature solution drop tube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sounding rockets crystalline process drop t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退浆工艺对粘胶长丝哈达织物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昊 刘妍 +2 位作者 胡艳丽 吕学斌 李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88,共7页
为了探究粘胶长丝哈达织物免退浆工艺的可行性及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的复合变性淀粉与PVA-0588混合,探究其配比对浆液粘度、透明度、表面张力的影响,并对浆纱表面形态、上浆率、强力与耐磨等性能进行测试,得到最适宜的浆料配... 为了探究粘胶长丝哈达织物免退浆工艺的可行性及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的复合变性淀粉与PVA-0588混合,探究其配比对浆液粘度、透明度、表面张力的影响,并对浆纱表面形态、上浆率、强力与耐磨等性能进行测试,得到最适宜的浆料配方;将其应用在哈达织物的织造中,对免退浆织物与传统上浆工艺织物的力学性能、抗皱性能、弯曲性能及织物风格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当复合变性淀粉与PVA的比例为4∶1时,免退浆浆纱的上浆率为3.14%,浆纱强力提高21.19%,耐磨次数也提高到133次;与传统工艺相比,免退浆工艺实现了低上浆率和中低温上浆,免退浆浆纱的性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该免退浆工艺可用于粘胶长丝哈达织物的生产中,降低成本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退浆工艺 中低温上浆 哈达织物 粘胶长丝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剪切挤压重组制备工程糙米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4
作者 高扬 李家磊 +8 位作者 严松 管立军 王崑仑 李波 周野 姚鑫淼 陈凯新 任传英 卢淑雯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以工程糙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为200 r/min,模头温度为70℃,物料水质量分数为32%,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92。成分分析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 以工程糙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为200 r/min,模头温度为70℃,物料水质量分数为32%,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92。成分分析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天然糙米相比,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均高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糙米在挤压前的总酚含量为389.35 mg/kg,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119.67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44.50 mg/kg,说明挤压过程降低糙米的总酚含量,而低温高剪切挤压处理后糙米的总酚含量的下降幅度低于高温挤压;经过挤压处理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为45.93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41.79 mg/kg,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可以提高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质构特性得到改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较天然糙米大幅下降,黏附性增加,口感更黏,使其适口性增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相比,颜色较浅且均匀,样品光泽度较高,颜色更接近天然糙米;最后通过DSC、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比高温挤压工程糙米保留了更多未被破坏的淀粉颗粒,结构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剪切挤压 工程糙米 工艺优化 营养特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油浴香菇脆片的工艺优化
5
作者 崔瀚元 陈颖 +5 位作者 陈晓明 孙志伟 宋兆伟 张宇微 张越 丁舒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2,共9页
为确定低温油浴香菇脆片的最佳工艺参数,以香菇为原料,以脆度和色差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油浴温度、油浴时间、脱油时间以及脱油转速等因素对低温油浴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最终产品的相关成分进行... 为确定低温油浴香菇脆片的最佳工艺参数,以香菇为原料,以脆度和色差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油浴温度、油浴时间、脱油时间以及脱油转速等因素对低温油浴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最终产品的相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浴干燥工艺的温度和时间、脱油工艺的时间和转速对香菇脆片的脆度和色差均有影响,经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分析并根据实际生产设备情况修正,确定低温油浴香菇脆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油浴温度91℃,油浴时间31 min,脱油时间9 min,脱油转速305 r/min。该条件下制作的香菇脆片脆度为636.263 g,色差值ΔE为32.671,蛋白质含量为24.35%,脂肪含量为7.63%,粗多糖含量为43.88%,水分含量为5.75%。本研究可为采用低温油浴干燥技术制备香菇脆片产品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脆片 低温油浴干燥 工艺脆度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蒙古-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伸展穹隆的构造-热演化史: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
6
作者 苏霖 郭磊 +3 位作者 童英 张颖慧 黄河 Tserendash Narantsetseg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0-290,共21页
南蒙古-中蒙边界地区是东北亚伸展构造发育的重要区域,晚中生代花岗岩穹隆的形成和热演化对于理解区域伸展机制和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Th)/He等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结合^(40)Ar-^(39)Ar热年代学数据对南... 南蒙古-中蒙边界地区是东北亚伸展构造发育的重要区域,晚中生代花岗岩穹隆的形成和热演化对于理解区域伸展机制和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Th)/He等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结合^(40)Ar-^(39)Ar热年代学数据对南蒙古及邻区的罕乌拉、Nartyn和Al-tanshiree等3个花岗岩穹隆的构造热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穹隆韧性剪切带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04.9±5.8)Ma、(101.3±5.5)Ma、(110.7±6.2)Ma、(110.1±7.4)Ma,锆石(U-Th)/He年龄为(123.4±7.4)Ma、(123.7±7.4)Ma,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23.9±0.9)Ma、(121.3±1.4)Ma,钾长石^(40)Ar-^(39)Ar年龄为(122.2±1.2)Ma、(122.3±0.8)Ma。热史模拟结果表明,晚中生代3个穹隆均经历了明显的隆升,根据隆升速率的差异可分为3个阶段:①133~125Ma为中等速度隆升。②125~123 Ma为快速隆升。③123~100 Ma为缓慢隆升。穹隆隆升过程与区域性岩浆作用及伸展构造活动紧密相关:早期岩浆开始侵入并加热地壳,导致地壳岩石圈强度降低,诱导穹隆隆升,后期区域性拉张背景促使穹隆快速隆升,此外,隆升活动与东北亚早白垩世其他典型变质核杂岩伸展事件具有一致性。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垮塌引发的岩石圈伸展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回撤可能共同驱动了穹隆的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穹隆 低温热年代学 冷却历史与隆升过程 南蒙古 东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熟成工艺对豆腐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7
作者 华晓晗 KANG Chang Soo +4 位作者 杜镇雨 LEE Sang Yun 贾鑫 陈晶瑜 殷丽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豆腐是全球消费最普遍的素食产品。为寻求改善豆腐品质和风味的有效方法,将冷却成型的豆腐在2℃的低温熟成室中存放168 h,以10℃常规冷藏的豆腐作为对照组,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豆腐的质构特性、含水量和色泽的变化规律。利用超快速气相色... 豆腐是全球消费最普遍的素食产品。为寻求改善豆腐品质和风味的有效方法,将冷却成型的豆腐在2℃的低温熟成室中存放168 h,以10℃常规冷藏的豆腐作为对照组,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豆腐的质构特性、含水量和色泽的变化规律。利用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对豆腐中的特征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后将熟成后的豆腐置于10℃进行为期36 d的常规冷藏,通过测定冷藏期间豆腐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数量的变化评价熟成豆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熟成工艺对豆腐品质的影响与常规冷藏相似,两种豆腐含水量均在82.6%~84.6%范围内。熟成豆腐中不良风味成分的总量比常规冷藏豆腐低,且2℃熟成工艺对正丙醇、反-2-己烯醛和乙醇的富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熟成工艺未引起豆腐中微生物的增长,熟成豆腐在10℃下冷藏36 d仍符合豆制品微生物国家标准。该研究可为低温熟成工艺在豆腐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低温熟成工艺 品质 风味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宽 邵瑞琪 +5 位作者 王维 时欣宇 贾志坤 刘胜凯 石海婷 徐志伟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31,787,共13页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在工业高温烟尘处理技术中占据首选地位。该文综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过滤机理,介绍...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在工业高温烟尘处理技术中占据首选地位。该文综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过滤机理,介绍了针刺法、水刺法、熔喷纺丝法、静电纺丝法、离心纺丝和气流纺丝法的优势和缺点,简述了布朗扩散、惯性冲击、重力沉降、粒子拦截和静电吸附影响纤维材料过滤效率的主要过滤机理;然后,重点论述了耐高温过滤材料后整理工艺和功能化改性策略,通过涂层整理、覆膜处理和溶胶浸渍引入特殊功能基团,特别是采用表面改性、纳米技术整合和催化剂应用增强了耐高温过滤材料催化脱硝脱硫、降解二英、吸附重金属离子等处理特定污染物的能力;最后,展望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在提升耐热性、机械稳定性和环保性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烟尘过滤 非织造材料 高效低阻 制备方法 后整理工艺 催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工艺对香菇品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9
作者 李欣宜 李红波 +5 位作者 莫海珍 刘振彬 胡梁斌 徐丹 张珈祎 姚丽姗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新鲜香菇水分含量高,代谢旺盛,易产生组织软化、褐变等品质下降问题,香菇类预制菜肴的品质在调味料的选择上会出现质量不稳定等情况,难以实现其工业化、标准化。该研究比较了低温、高温和蒸汽漂烫3种预处理工艺对新鲜香菇品质的影响,结... 新鲜香菇水分含量高,代谢旺盛,易产生组织软化、褐变等品质下降问题,香菇类预制菜肴的品质在调味料的选择上会出现质量不稳定等情况,难以实现其工业化、标准化。该研究比较了低温、高温和蒸汽漂烫3种预处理工艺对新鲜香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漂烫能明显缓解香菇皱缩(皱缩率为7.67%),维持其质构,并能更好地延缓香菇的褐变。单独的低温漂烫、超声处理、处理液浸渍并不会保持香菇的品质,而低温漂烫联合超声浸渍处理会降低褐变度和增加硬度,使其品质更好。不同漂烫时间和漂烫温度都会显著影响香菇的褐变度和硬度(P<0.05),选取柠檬酸浓度、CaCl_(2)浓度、漂烫时间、漂烫温度作为漂烫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香菇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浓度2 g/L、CaCl_(2)浓度10 g/L、漂烫时间10 min、漂烫温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预处理工艺 低温漂烫 超声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低温提绒装置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付晓松 刘子良 +3 位作者 李爱潮 王善钰 王庆祝 郑志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67-274,291,共9页
针对艾叶在提绒过程中堵塞严重和升温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具有自动清筛功能的艾叶低温提绒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壳体、粉碎部件、清筛部件、排料系统、传动系统和机架等构成。艾叶通过粉碎部件、齿板与筛网间的共同作用将艾叶破碎,利用清筛... 针对艾叶在提绒过程中堵塞严重和升温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具有自动清筛功能的艾叶低温提绒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壳体、粉碎部件、清筛部件、排料系统、传动系统和机架等构成。艾叶通过粉碎部件、齿板与筛网间的共同作用将艾叶破碎,利用清筛部件与排料系统及时完成物料过筛与收集工作,减少局部受热,实现艾叶低温提绒。搭建提绒样机,以转子转速、曲柄转速以及吸风量为试验因素,以出绒率、温升和微观粉碎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元二次回归组合试验,建立因素与指标间数学模型并确定最优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转子转速为2200 r/min、曲柄转速为60 r/min、吸风量为0.13 m^(3)/s的因素水平组合下,加工效果最佳,此时出绒率为25.88%,温升为5.52℃,微观粉碎度为73.01%。该设计满足艾叶提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提绒装置 低温 粉碎 清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阶段低温大曲中真菌菌群多样性解析
11
作者 李俊薇 侯强川 +4 位作者 李斯琳 项云 董孝元 郭壮 李良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酵阶段低温大曲的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解析,探究低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从入库前到拆曲,低温大曲中真菌菌群的超1指数和香农指数分别从156和2.90上升至376和4.29... 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酵阶段低温大曲的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解析,探究低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从入库前到拆曲,低温大曲中真菌菌群的超1指数和香农指数分别从156和2.90上升至376和4.29,均依次在上霉、起潮火和潮火阶段出现显著提升(P<0.05)。马氏距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潮火阶段之前,各阶段的低温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各不相同,而在潮火阶段之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低温大曲发酵过程中共注释到9个优势真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0%),包括覆膜孢酵母菌属(Saccharomycopsis)、威克汉姆酵母菌属(Wickerham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等,入库前,以Wickerhamomyces和Saccharomycopsis为主;上霉后,以Saccharomycopsis和根霉菌属(Rhizopus)为主。整个发酵过程中的核心类群由Wickerhamomyces、Saccharomyces和汉逊酵母菌属(Hanseniaspora)等组成,而入库后的特有类群主要由Rhizopus和Saccharomycopsis等组成。由此可见,上霉、起潮火和潮火阶段对低温大曲中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潮火阶段对大曲中真菌群落结构的稳定亦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大曲 发酵过程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真菌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糖对低温搅拌型酸奶质量及发酵过程的影响
12
作者 张敏华 丁长河 +1 位作者 李睿尧 王小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7-177,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功能糖对低温搅拌型酸奶品质的影响。本文分别对比了零糖、蔗糖、D-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海藻糖、D-塔格糖、赤藓糖醇酸奶在pH、持水性、表观粘度、质构、流变及感官评价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D-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 为探究不同功能糖对低温搅拌型酸奶品质的影响。本文分别对比了零糖、蔗糖、D-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海藻糖、D-塔格糖、赤藓糖醇酸奶在pH、持水性、表观粘度、质构、流变及感官评价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D-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海藻糖、D-塔格糖、赤藓糖醇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7%、9%、9%、5%、5%。在最适添加量下:酸奶pH均与蔗糖组最相近;D-塔格糖、赤藓糖醇酸奶持水性分别为60.89%、60.22%,D-阿洛酮糖酸奶表观粘度为9813 mP·s、稠度为542.733 g·s,低聚异麦芽糖酸奶稠度为548.151 g·s,均显著低于蔗糖组的持水性、表观粘度及稠度(P<0.05);海藻糖对酸奶质构无显著影响(P>0.05);D-阿洛酮糖、赤藓糖醇酸奶的耐热性与蔗糖组相近,其他功能糖相较于蔗糖均提高了酸奶的持水性、表观粘度、质构和耐热性。此外,5种功能糖均能增强酸奶流变特性,感官评分在同组中也最高。为进一步明确5种功能糖相较于零糖和蔗糖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以pH、滴定酸度和乳酸菌数为指标。结果表明,5种功能糖均可降低酸奶滴定酸度及乳酸菌数,延缓酸奶的发酵速率。此研究结果可为无蔗糖酸奶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糖 低温搅拌型酸奶 感官评价 流变特性 发酵过程 无蔗糖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郭金平 李伟 +9 位作者 武钰存 徐学生 李林达 许佳丹 王卫民 许燕彪 叶性荣 徐程意 祖琼瑶 李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明确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中、上部烟叶为材料,研究改进烘烤工艺(变黄前期36℃稳温6 h)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进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及... [目的]明确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中、上部烟叶为材料,研究改进烘烤工艺(变黄前期36℃稳温6 h)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进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为常规烘烤工艺(直接升至38℃稳温变黄)较好。[结论]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变黄前期36℃稳温6 h)有利于提升南平烟区云烟87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上部烟叶则以常规烘烤工艺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低温变黄 烘烤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低温热系统优化研究
14
作者 谢煜 张淑媛 秦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2-762,共11页
为解决炼油-化工(简称炼化)企业低温余热浪费的问题,从有效能利用的角度开展低温热系统优化研究。对某规模为5×10~6 t/a炼油厂的低温热系统运行现状、用能情况和运行参数(温度和流量)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结合Aspen Plus软件进行... 为解决炼油-化工(简称炼化)企业低温余热浪费的问题,从有效能利用的角度开展低温热系统优化研究。对某规模为5×10~6 t/a炼油厂的低温热系统运行现状、用能情况和运行参数(温度和流量)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结合Aspen Plus软件进行辅助诊断,挖掘全厂潜在的热源和热阱,充分考虑炼油厂的实际情况与厂区布置,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在全厂蒸汽动力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开展该炼油厂低温热优化。结果表明:4种低温热利用技术路线的选择顺序应为低温热直接利用、热媒水系统、低温热制冷和低温热发电;优化后,该炼油厂可多回收低温热17550 kW,提高全厂低温热回收利用率29.2%,降低标油能耗4455 t/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269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 热媒水 低温热制冷 有效能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卤鸭头真空低温卤制工艺优化及其品质评价
15
作者 刘瑶 王宏勋 +2 位作者 易阳 胥伟 郭丹郡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106,共8页
该研究以鸭头作为主要试验材料,采用真空低温卤制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真空低温卤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卤制方式的鸭头进行品质对比,测定出品率、营养成分、剪切力、TBARS值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真空低温卤制最佳工艺... 该研究以鸭头作为主要试验材料,采用真空低温卤制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真空低温卤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卤制方式的鸭头进行品质对比,测定出品率、营养成分、剪切力、TBARS值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真空低温卤制最佳工艺参数为卤制时间8 h、卤制温度65℃、料液比1∶3;在该条件下卤制的鸭头相比于传统卤制组,出品率、水分含量、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pH值、蛋白质含量、剪切力、TBARS值显著下降(P<0.05);此外,L^(*)值(亮度)显著上升(P<0.05),a^(*)值和b^(*)值显著下降(P<0.05)。综合分析,真空低温卤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鸭头的理化品质和营养品质,也可为真空低温酱卤制品的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头 真空低温卤制 工艺优化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MBBR+CWs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
16
作者 陈建 汪军 +4 位作者 马洁晨 奚姗姗 刘海林 龚明杰 王啟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传统A^(2)O工艺易受负荷冲击,设施内生物质浓度难以稳定,存在出水水质易波动、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A^(2)O-MBBR工艺、潜流人工湿地及生态塘技术构建了A^(2)O-MBBR+CWs组合工艺,探究了组合工艺实际...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传统A^(2)O工艺易受负荷冲击,设施内生物质浓度难以稳定,存在出水水质易波动、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A^(2)O-MBBR工艺、潜流人工湿地及生态塘技术构建了A^(2)O-MBBR+CWs组合工艺,探究了组合工艺实际运行处理效果以及季节性水温变化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工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试验装置最大污水处理量为180 L/d,在好氧池气水比6:1~10:1及混合液回流比50%~150%条件下,组合工艺对TN、NH^(+)_(4)-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8.40%、89.45%、93.94%和94.02%,平均出水浓度为11.69、3.50、26.90和0.22 mg/L,出水水质达到DB 34/3527—201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A^(2)O-MBBR单元对污染物去除贡献最大,其中折流厌-缺氧接触池对TN、NH^(+)_(4)-N、COD和TP去除率分别达44.25%、59.46%、43.38%和32.61%,好氧膜池的去除率分别达9.55%、24.24%、14.69%和59.51%。TP及COD的去除不受季节性水温变化影响,冬季低水温仅影响TN及NH^(+)_(4)-N的去除,水温大于12℃时,TN、NH^(+)_(4)-N平均去除率达75.61%、95.70%;水温低于12℃时,TN、NH^(+)_(4)-N平均去除率达58.56%、80.40%;即便水温低至0℃时,TN、NH^(+)_(4)-N平均去除率仍达51.38%、74.77%,该工艺可高效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保证了低水温时的脱氮性能。试验期间,组合工艺处理费用约0.4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组合工艺 人工湿地 脱氮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基夜光纤维的低温染色及其发光性能
17
作者 徐艺倩 逄增媛 朱亚楠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0,共5页
为降低染色工艺对夜光纤维发光性能的影响,以苯甲酸乙酯为染色载体,选用分散染料对涤纶夜光纤维进行低温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染液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后的夜光纤维表面出现凹陷,表面的部分发光颗粒发生水... 为降低染色工艺对夜光纤维发光性能的影响,以苯甲酸乙酯为染色载体,选用分散染料对涤纶夜光纤维进行低温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染液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后的夜光纤维表面出现凹陷,表面的部分发光颗粒发生水解;染色温度不高于90℃,染色时间为20 min时,可在保证一定颜色深度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发光性能;随着染液浓度的升高,夜光纤维的发光性能下降。在染液质量分数0.1%(omf),90℃条件下染色20 min,初始余辉亮度可达到1205 mcd/m^(2),发光性能优良,采样时间经过约280 s后,5种不同染液浓度染色夜光纤维的余辉亮度大体一致。由于染料的上染,染色夜光纤维的发射光谱在490 nm附近、激发光谱在475~495 nm范围内各出现了一个新强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纤维 低温载体染色 发光性能 染色工艺 余辉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塑成型最佳工艺区间影响因素
18
作者 陈叶茹 郭德宇 温原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6,共6页
选取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作为基材,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并利用机械磨粉机处理,以制备适用于滚塑工艺的粉末材料。通过控制投料量的方法控制滚塑制品厚度,深入探讨了滚塑制品的厚度、滚塑材料熔体流动速率(MFR)、粉体粒... 选取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作为基材,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并利用机械磨粉机处理,以制备适用于滚塑工艺的粉末材料。通过控制投料量的方法控制滚塑制品厚度,深入探讨了滚塑制品的厚度、滚塑材料熔体流动速率(MFR)、粉体粒径分布、炭黑添加量以及滚塑设备炉温等5个因素对滚塑成型过程中消除制品壁内气孔所需达到的最低PIAT(PIAT-P)、制品内表面黄变指数为零时所需达到的最低PIAT(PIAT-I)、滚塑最佳工艺区间(BPI)以及在该区间内低温落锤冲击强度(LTIS)的综合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滚塑制品厚度的增加和MFR的提高,气孔消除温度大幅度降低,同时滚塑BPI显著拓宽,同时厚度增加,LTIS提高;而粉体粒径的减小则导致PIAT-P升高和PIAT-I降低,滚塑BPI范围相应变窄;炭黑添加量对PIAT-P、PIAT-I及BPI范围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炭黑添加量增加,基体LTIS略有提高;提高滚塑设备炉温则会使PIAT-P缓慢提高和PIAT-I显著增加,进而扩大了滚塑BPI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塑成型 滚塑最佳工艺区间 气孔率 黄变指数 低温落锤冲击强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北流荔枝大减产气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19
作者 宁宁 李振宇 陈利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82-87,共6页
分析气象条件对荔枝生长的影响,为指导荔枝生产趋利避害和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荔枝稳产丰产。结合2023—2024年度气象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分析气象因子对荔枝花芽分化、成花和坐果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2023年12月到次年2月... 分析气象条件对荔枝生长的影响,为指导荔枝生产趋利避害和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荔枝稳产丰产。结合2023—2024年度气象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分析气象因子对荔枝花芽分化、成花和坐果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2023年12月到次年2月,较长的气温异常偏高过程和较短的低温过程交替出现,末次低温时段较常年明显偏迟;气温偏高时段荔枝冲梢严重、消耗大量树体养分,低温总日数偏少使荔枝缺乏低温积累,不利于荔枝花芽分化,末次低温时段滞后抑制花穗发育。低温积累不足、末次低温过程滞后和阶段性气温偏高使荔枝冲梢严重、成花率低,是造成荔枝大减产的主要原因。将气象服务和控梢促花、花芽分化科学管理结合,提高荔枝成花率,促使荔枝稳产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低温 末次低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工艺运行与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天祺 孔宇 +3 位作者 凌虹 常闻捷 朱晓晓 聂慧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5期114-118,共5页
本文从微生物群落、载体强化技术、工艺组合与调控等方面,对低温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系统运行及应用研究展开系统阐述。低温会抑制硝化菌活性,影响污水处理的脱氮效率;MBBR系统可通过生物膜富集硝化菌;适冷性微生物驯化... 本文从微生物群落、载体强化技术、工艺组合与调控等方面,对低温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系统运行及应用研究展开系统阐述。低温会抑制硝化菌活性,影响污水处理的脱氮效率;MBBR系统可通过生物膜富集硝化菌;适冷性微生物驯化技术可提升低温条件下系统微生物活性,有效提高该系统运行效率与稳定性。该系统填料选择影响工艺效果;磁性载体、亲水改性和多孔结构(如PVA凝胶)可增强挂膜、提高硝化菌富集,改善低温污水处理性能。优化MBBR工艺需调控曝气、碳氮比(C/N)及水力停留时间(HRT),低温条件下间歇曝气、低C/N和延长HRT可提升其硝化效率;A/O-MBBR等工艺组合可增强系统抗冲击能力。本文为MBBR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低温 微生物活性 载体强化 工艺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