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iron aluminide Fe_(3)Al with armour steel in ballistic behaviour OA
1
作者 Pavel Hanus Milan Pecanac +2 位作者 Mirjana Trivkovic Savo Bojic Sebastian Balos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Intermetallic aluminide compounds possess several potenti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alloyed steels,like enhanced oxidation resistance,lower density and the omittance of critical raw materials.Iron aluminides,compared t... Intermetallic aluminide compounds possess several potenti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alloyed steels,like enhanced oxidation resistance,lower density and the omittance of critical raw materials.Iron aluminides,compared to other transition metal-aluminides of TM_(3)-Al type,although having a higher density compared to titan-aluminides,have a lower density compared to nickel-aluminides,but also a higher ductility than both alternatives,making this material potentially effective in ballistic protection application.Density-wise,this material may be a worthy alternative to armour steels,which was the aim of this study.Two materials,Fe_(3)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F3A-C)and Armox 500 armour steel were ballistically tested against tungsten-carbide(WC)armour-piercing ammunition,in accordance with STANAG 4569.After ballistic testing,microhardness and metallographic testing were performed,revealing differences in strain hardening,crack propagation mode and exit hole morphology.F3A-C ballistic resistance is similar to that of armour steel,in spite of the lower tensile and impact mechanical properties,relying on a considerably higher strain hardening rate,thermal properties and a lower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aluminide Armour steel Ballistic testing Impact testing Sem mic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ecasting and optimal probabilistic scheduling of surplus gas systems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磊 李红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37-1447,共11页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gas resource, stabilize the pipe network pressure, and obtain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e surplus gas prediction and scheduling models were proposed. Before app...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gas resource, stabilize the pipe network pressure, and obtain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e surplus gas prediction and scheduling models were proposed. Before applying the forecasting techniques, a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 was first used to classify the data, and then the filtering was used to create separate trend and volatility sequences. After forecasting, the Markov chain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x was introduced to adjust the residual.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surplus gas data from an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structed SVC-HP-ENN-LSSVM-MC prediction model prediction is accurate, a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high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ased on this, the schedul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surplus gas operating, and it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for managing the operational probabilistic risk and optimize the economic benefit at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mplementations. It has extended the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surplus gas dispatching systems, and provides a method for enterprises to determine optimal sched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lus gas prediction probabilistic scheduling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HP filter Elman neural network(ENN)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 Markov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for vehicle scheduling in iron and steel works based on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 被引量:7
3
作者 成耀荣 梁波 周美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73-879,共7页
In order to solve internal logistics problems of iron and steel works,such as low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vehicles and high transportation cost,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style of iron ... In order to solve internal logistics problems of iron and steel works,such as low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vehicles and high transportation cost,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style of iron and steel works were introduced.The internal transport tasks of iron and steel works were grouped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demand time of the transportation.An improved vehicle scheduling model of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 among loading nodes and unloading nodes in one task group was set up.The algorithm was designed to solve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imultaneous pick-up and delivery(VRPSPD) problem based on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A solving program was written by MATLAB software and the method to figure out the optimal path of each grouping was obtained.The dropping and pulling transportation plan of the tractor was designed.And an example of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 in iron and steel works was give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 can decrease the numbers of vehicles and drivers by 54.5% and 88.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decentralized scheduling in iron and steel works,and the total distance traveled reduces by 43.5%.The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 can help the iron and steel works develop the production in in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ATION semi-trailer swap transportation cluster analysis vehicle scheduling iron and steel 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Welding Test of Grey Cast Iron and Low-Carbon Steel
4
作者 LIU Cui-rong 1,ZHAO Zhi-ying 2 (1.Taiyuan Heavy Mach.Inst.,Taiyuan 030024,China 2.Taiyuan Chemical Factory,Taiyuan 030021,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00-,共1页
Grey cast iron’s welding itself is a complex proble m.So proper welding materials must be selected,complex welding techniques such as preheating before weldingslow cooling after welding etc,should be taken. However t... Grey cast iron’s welding itself is a complex proble m.So proper welding materials must be selected,complex welding techniques such as preheating before weldingslow cooling after welding etc,should be taken. However the carbon component in low-carbon steel is comparatively low,the carbo n of welded joint will diffuse to the low-carbon steel when it is welded with gr ey cast iron,which will cause the component of carbon greatly increased at the low-carbon steel side in HAZ,high carbon martensite and cracks will occur.If p reheating before weldingslow cooling after welding and other welding procedure are taken,the grey cast iron side can probably be qualified.But the carbon wi ll diffuse to HAZ of the low-carbon steel side more easily.Therefore after stud ying the weldabilities of grey cast iron and low-carbon steel,the author develo ped a new type of cast iron electrode considering the demands of factories’prac tices,and the welding technology test of grey cast iron and low-carbon steel ar 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a new type of grey cast iron electrode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actices in factories,its ingredients and properties are introduced.The w elding tests of grey cast iron and low-carbon steel are practiced.The joint str ucture of the dissimilar metal and the appearance of weld are observed.The hard 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welded joint is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 rode can meet the welding requirements of the grey cast iron and low-carbon stee l.There are no cracksgas pores and other defects of metallurgy in welded join t,the appearance of welded joint are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cast iron low-carbon steel WEL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成金华 刘凯雷 +1 位作者 邵诗峰 成鹏弘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了国际与国内铁矿石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铁矿石市场对国内铁矿石市场存在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而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并未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产生直接的冲击。相反,国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具有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这表明国内铁矿石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决策,进而调节钢铁行业的产出。本文研究揭示了一个清晰的价格传导链条机制,即从国际铁矿石市场到国内铁矿石市场,再到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路径。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与钢铁行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还为理解和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实践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推动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铁矿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铁矿石 价格波动 钢铁行业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部分铁器科学分析
6
作者 黄全胜 李永春 朱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10,共7页
对广西合浦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铁器开展科学研究。主要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观察等手段,对合浦汉墓出土馆藏的6件铁器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至晚自西汉开始合浦地区大量应用生铁铸造和生铁... 对广西合浦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铁器开展科学研究。主要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观察等手段,对合浦汉墓出土馆藏的6件铁器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至晚自西汉开始合浦地区大量应用生铁铸造和生铁炒钢制品,汉代时期该地区同时使用块炼铁和生铁冶金技术,中原地区农耕技术至晚汉代传播至广西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广西合浦 铁器 生铁 炒钢 块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表面碳原子偏聚对锡原子热扩散的影响
7
作者 李海斌 徐惠婷 +3 位作者 闫岳涛 陈璇 帅美荣 王强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巴氏合金与轴承(碳钢)的紧密结合对轴承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铁锡化合物作为中间材料来提高轴承寿命。目前相关文献关于碳钢中碳原子含量对锡原子向铁中的扩散影响还没有报道,本研究对25^(#)和35^(#)钢基体表面进行了一系列热... 巴氏合金与轴承(碳钢)的紧密结合对轴承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铁锡化合物作为中间材料来提高轴承寿命。目前相关文献关于碳钢中碳原子含量对锡原子向铁中的扩散影响还没有报道,本研究对25^(#)和35^(#)钢基体表面进行了一系列热镀锡试验,分析了310℃条件下,Fe-Sn反应平衡时间、锡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厚度等关键指标对锡原子向碳钢中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锡原子扩散到碳钢表面的距离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310℃时,锡原子进入25^(#)钢的扩散系数为6.6×10^(-9),约为35^(#)钢的两倍;碳原子向25^(#)和35^(#)钢表面的扩散距离比与碳钢表面碳浓度商的平方根成反比。此外,Fe_(3)C的键能为-133 eV/atom,而FeSn和Fe_(3)Sn_(2)的键能分别仅为-7.4和-6.9 eV/atom;可知碳原子易与铁原子结合,即碳钢表面碳含量高会阻碍锡原子向钢中扩散。因此,锡原子容易向25^(#)钢表面扩散,25^(#)钢为理想的巴氏合金轴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合金 轴承 铁锡化合物 碳钢 锡原子 扩散距离 扩散系数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学峰 何学坤 +3 位作者 赵运建 李朋 刘吕 王刚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末端碳减排手段,是实现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保障。尽管CCUS技术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已有多个示范项目,但钢铁行业CCUS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围绕CCUS技术原理、钢铁企业碳排放...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末端碳减排手段,是实现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保障。尽管CCUS技术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已有多个示范项目,但钢铁行业CCUS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围绕CCUS技术原理、钢铁企业碳排放特征和钢铁行业CCUS技术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CCUS工艺流程中碳捕集、碳运输以及碳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原理,分析了钢铁企业碳排放源的特点及气体组成、工况和杂质含量特征。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开展的CCUS工业化应用项目及试验,总结了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在综述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钢铁企业碳排放源的特征,展望了钢铁行业CCUS项目推广应用需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以期助力于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CCUS 碳排放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工业演化和铁矿石供需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松波 张磊 +5 位作者 蔡启端 孙鹏 郭晓霜 王舒然 万磊 胡毓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对铁矿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愈加重视。中国钢铁工业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长流程为主、冶炼装备大型化的技术特征,以及沿海沿江的市场指向型工业布局,铁矿石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对铁矿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愈加重视。中国钢铁工业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长流程为主、冶炼装备大型化的技术特征,以及沿海沿江的市场指向型工业布局,铁矿石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动能和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人口及产业政策等因素,中国钢铁的生产与需求已进入峰值平台期,将进入“减量发展、存量竞争”的高质量发展时代。结合人均粗钢消费“S”形规律和基于下游行业需求等方法,预测2030年和2035年中国粗钢产量分别约为8.98亿t和8.25亿t,铁矿石需求量(TFe:62%)将下降至约9.96亿t和8.14亿t。同时,由于国产矿产能提升,进口铁矿石总量和比例将有所下降。在行业发展趋势下,建议一是在减量发展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引导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产能“走出去”;二是钢铁企业需推动技术革新,顺应供需变化,促进供需平衡,调整原料结构;三是完善铁矿石的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确保钢铁及铁矿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铁矿石 供需预测 战略性矿产资源 钢铁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稳定铁尾矿基层材料的强度与干缩性能
10
作者 仇凯祥 贾坚 +2 位作者 张洋 卢晓磊 程新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4-551,共8页
利用钢渣、脱硫石膏和矿渣等固废制备钢渣基胶凝材料(SSCM),并选取力学性能突出的SSCM制备了钢渣稳定铁尾矿基层材料(SIBM),测试了SIBM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分析讨论了SSCM对SIBM的补偿收缩机理。结果表明:最优配合比SSCM的28 d抗压... 利用钢渣、脱硫石膏和矿渣等固废制备钢渣基胶凝材料(SSCM),并选取力学性能突出的SSCM制备了钢渣稳定铁尾矿基层材料(SIBM),测试了SIBM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分析讨论了SSCM对SIBM的补偿收缩机理。结果表明:最优配合比SSCM的28 d抗压强度为31.5 MPa;当SSCM灰剂量wSSCM≥8%时,SIBM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二级公路轻交通设计要求,且干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铁尾矿基层材料(CIBM),水化产物钙矾石的大量形成与孔结构的改善是SIBM干缩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材料 钢渣 铁尾矿 力学性能 干缩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冷轧对极薄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力、磁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邢玉冉 程朝阳 +2 位作者 罗文 贾涓 刘静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91,共14页
通过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法制备极薄无取向硅钢,研究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组织、织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力、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冷轧法的冷轧组织主要为纤维变形组织,最终的再结晶组织晶粒较小,低温退火织构继承冷轧板中{001}〈110〉... 通过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法制备极薄无取向硅钢,研究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组织、织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力、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冷轧法的冷轧组织主要为纤维变形组织,最终的再结晶组织晶粒较小,低温退火织构继承冷轧板中{001}〈110〉和{223}〈110〉织构,高温退火时,织构发生偏转,最终以α*织构和γ织构为主,二次冷轧法冷轧组织中观察到明显的剪切带,最终退火组织晶粒尺寸较大,并且剪切带为Goss晶粒提供形核位点,有利于退火过程中形成Goss织构,且λ取向线上{001}〈110〉织构向{001}〈010〉(Cube)织构偏转,γ织构强度逐渐降低。随退火温度升高,铁损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磁感应强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且相较于一次冷轧法,二次冷轧法制备的极薄无取向硅钢铁损更低、磁感应强度更高,这主要是由于二次冷轧法含有明显的剪切带,从而促进有利织构Goss和Cube的形成,并减少γ不利织构,且再结晶晶粒尺寸更大。随退火温度升高,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退火板的屈服强度先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且一次冷轧法制备的极薄无取向硅钢的屈服强度高于二次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在800℃退火时,可以实现极薄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最佳匹配,此时中高频铁损P10/400为12.34 W/kg,P10/1000为36.12 W/kg,B50为1.71 T,屈服强度为38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无取向硅钢 二次冷轧 退火温度 铁损 磁感应强度 屈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最大需量基于改进RTN模型的短流程钢铁企业双层优化调峰策略
12
作者 刘航 申皓 +3 位作者 纪陵 钟永洁 陈嘉瑞 余洋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9,共12页
短流程钢铁企业作为用能大户,其可调潜力巨大,为改善电网调峰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源。但其生产工序紧密关联、订单波动大,导致用电不规律,参与电网调峰面临诸多困难。为此,提出计及最大需量基于改进资源任务网(resource task network,RTN)... 短流程钢铁企业作为用能大户,其可调潜力巨大,为改善电网调峰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源。但其生产工序紧密关联、订单波动大,导致用电不规律,参与电网调峰面临诸多困难。为此,提出计及最大需量基于改进资源任务网(resource task network,RTN)模型的短流程钢铁企业双层优化调峰策略,助力短流程钢铁企业参与电网调峰。首先,设计基于时间窗节点的改进资源任务网络,准确刻画单条生产线在加工不同类型订单时设备间物料和时间资源的耦合关系,保证订单分配及调度策略的可行性。其次,结合企业多生产线实际情况对企业订单进行分配,并提出考虑最大需量的供需互动双层优化调峰模型,利用自适应粒子群和Cplex求解器的混合求解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根据某实际短流程钢铁企业数据,设置3个仿真场景对调度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平滑了负荷曲线,同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流程钢铁企业 双层优化 最大需量 订单分配 调峰策略 时间窗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邻苯二酚仿生络合反应的钢纤维海水海砂砂浆试件耐久性提升方法
13
作者 郭帅成 刘知与 +3 位作者 全教中 韦思贝 刘烨钰 朱德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200,共12页
为提升钢纤维在海洋环境中长期性能,基于铁-邻苯二酚仿生络合反应对钢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提升其抗锈蚀能力.采用不同浸泡时间(1 d、3 d、7 d)、不同单宁酸溶液浓度(25 g/L、50 g/L、150 g/L)和不同处理温度(25℃和55℃)对钢纤维进行表面... 为提升钢纤维在海洋环境中长期性能,基于铁-邻苯二酚仿生络合反应对钢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提升其抗锈蚀能力.采用不同浸泡时间(1 d、3 d、7 d)、不同单宁酸溶液浓度(25 g/L、50 g/L、150 g/L)和不同处理温度(25℃和55℃)对钢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通过拉伸强度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抗锈蚀提升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仿生络合反应通过在钢纤维表面构建一层致密保护膜,可以有效增强钢纤维的抗氯离子腐蚀能力,并提升其长期拉伸强度.通过模拟暴露试验,研究了表面处理后钢纤维在海水海砂砂浆中长期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铁-邻苯二酚络合层在碱性砂浆环境中仍能有效保护钢纤维,提升其长期抗拉强度.同时,单宁酸表面处理能有效提升钢纤维海水海砂砂浆试件的长期抗折承载能力和断裂韧性.本研究可为钢纤维海水海砂砂浆试件的耐久性提升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可用于海洋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铁-邻苯二酚络合 单宁酸 海水海砂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组织及抗空蚀性能
14
作者 金峰 张松 +2 位作者 王莉 吴臣亮 霍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7,共8页
【目的】304不锈钢是一种以奥氏体为主要晶体结构的铬镍不锈钢,因其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和化工等行业。然而,304不锈钢硬度较低,抗空蚀性能不足,作为水轮机叶片材料时,其表面在复杂环境下易出现凹坑、剥落等现象... 【目的】304不锈钢是一种以奥氏体为主要晶体结构的铬镍不锈钢,因其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和化工等行业。然而,304不锈钢硬度较低,抗空蚀性能不足,作为水轮机叶片材料时,其表面在复杂环境下易出现凹坑、剥落等现象,显著缩短叶片使用寿命。【方法】为提升304不锈钢的使用寿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新型铁基合金熔覆层。通过相分析、组织观察、EBSD分析、硬度测试和空蚀试验,系统分析了熔覆层的相组成、晶体学特征、显微硬度及抗空蚀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铁基合金熔覆层主要由α-Fe基体相和Cr_(23)C_(6)相组成。熔覆层成形质量良好,几乎无微裂纹,仅有少量孔隙。显微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非平衡凝固特征,由枝晶及枝晶间的网状组织构成,并从底部至顶部依次出现平面晶、胞状晶、柱状晶及等轴晶的形貌。EBSD分析表明,熔覆层内形成了高密度晶界且无明显织构。熔覆层横截面显微硬度在640~750 HV 0.2之间,显著高于304不锈钢基体的显微硬度(187.6 HV 0.2)。这种高硬度主要归因于溶质原子引起的固溶强化、分散在网状枝晶间的Cr_(23)C_(6)和Cr_(7)C_(3)硬质相的第二相强化,以及高密度晶界带来的晶界强化。在300 min的空蚀试验中,304不锈钢基体的累计质量损失为24.8 mg,而铁基合金熔覆层的损失仅为7.8 mg,约为基体的31.5%。整个试验过程中,熔覆层的累计质量损失均低于304不锈钢基体。空蚀损伤表面分析表明,空泡腐蚀过程中气泡坍塌产生的剪切波会在材料表面形成应力积累,导致滑移带的生成,滑移带处易萌生并扩展裂纹,最终造成材料剥落形成空蚀坑。细小晶粒、高晶界密度及高显微硬度是熔覆层具备优异抗空蚀性能的关键因素。【结论】高硬度铁基合金熔覆层显著提升了304不锈钢基体的抗空蚀性能。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304不锈钢表面改性的高硬度铁基合金熔覆层,为激光熔覆技术在水轮机叶片表面强化涂层中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技术 304不锈钢 铁基合金 相分析 显微组织 织构 显微硬度 抗空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钢界面(鱼雷罐—兑铁包模式)能效优化及分析
15
作者 肖天顺 那洪明 +3 位作者 袁喻兴 张磊 闫肃 杜涛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6,共7页
研究基于广义热力学定律构建了铁—钢界面能效评价模型方法,以能效最优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某钢厂鱼雷罐—兑铁包模式进行优化分析,进而探究了环境温度、铁水初始温度、鱼雷罐空罐温度、运输过程鱼雷罐等待时间和铁水在兑铁包中等待... 研究基于广义热力学定律构建了铁—钢界面能效评价模型方法,以能效最优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某钢厂鱼雷罐—兑铁包模式进行优化分析,进而探究了环境温度、铁水初始温度、鱼雷罐空罐温度、运输过程鱼雷罐等待时间和铁水在兑铁包中等待时间等对铁—钢界面能效指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典型钢厂能效指数由优化前的1.40减小至优化后的1.19;铁水在鱼雷罐中每少等待10 min,能效指数减小0.04;兑铁包每少等待10 min,能效指数减小0.08,而环境温度、鱼雷罐空罐温度以及铁水初始温度对能效作用不显著。可见,减少鱼雷罐等待时间以及铁水在兑铁包中等待时间可有效提高铁—钢界面能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钢界面 鱼雷罐—兑铁包模式 能效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16
作者 许培培 姜艳 陶维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1,286,共5页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效果,为噪声性聋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钢铁厂139名接噪工人为研究对象,由耳鼻喉科专家,企业安环处和省级职业病防治专家组成听力防护小组,于2021年3月—2023年2月进行2年干预。干预前...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效果,为噪声性聋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钢铁厂139名接噪工人为研究对象,由耳鼻喉科专家,企业安环处和省级职业病防治专家组成听力防护小组,于2021年3月—2023年2月进行2年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和护听器防护效果的测定。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知晓率(100.00%)和防控率(93.93%)均较干预前(78.12%和59.37%)显著提高(P均<0.01),而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噪声危害及护听器使用方法知晓率(95.68%和94.24%)、低盐饮食(76.98%)、低脂饮食(58.27%)、摄入足量蔬菜水果(55.39%)、运动达标(44.60%)的情况均显著提高,饮酒率(27.33%)显著降低(P均<0.05)。虽然干预前后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控烟行为的比例(79.45%)显著增加(P<0.01)。干预后重点干预组护听器使用率(82.76%)、正确佩戴率(77.01%)、定期维护率(79.31%)、防护效果(78.16%)均显著提高(P均<0.01);耳鸣和耳堵塞感检出率(13.79%和32.18%)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耳闷胀感、头晕和头痛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企业防护用品培训(100.00%)、监管制度(100.00%)、监管频率达标(90.65%)、使用管理情况(94.24%)均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NIHL的发生,值得在钢铁企业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噪声性听力损失 综合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铁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源解析
17
作者 屈宏飞 袁二军 +4 位作者 史立群 彭红明 查春雷 丛殿阁 徐建东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5-1148,共14页
为了查明某钢铁厂周围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以服务于环境保护决策,采集了钢铁厂周围表层土壤(0~10 cm),测定重金属元素V、Cr、Co、As、Cd、Hg的含量,研究该钢铁厂周边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使用空间插值法、单因子污染指... 为了查明某钢铁厂周围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以服务于环境保护决策,采集了钢铁厂周围表层土壤(0~10 cm),测定重金属元素V、Cr、Co、As、Cd、Hg的含量,研究该钢铁厂周边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使用空间插值法、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及健康风险评估等多种方法,并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该钢铁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元素V、Cr、Co、As、Cd、Hg的含量均超过青海省土壤背景值,各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依次是Cr(421.00 mg/kg)>V(99.83 mg/kg)>As(31.76 mg/kg)>Co(12.56 mg/kg)>Cd(0.92 mg/kg)>Hg(0.05 mg/kg);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结果相一致,Cd和Cr是引起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的关键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Cr、Hg是导致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高的关键因子。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Cd和As是引起研究区成人和儿童致癌风险的关键因子,主要接触途径是口腔摄入和皮肤接触,且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值均高于成人。源解析表明:研究区重金属来源划分为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是Cd和Hg,主要是自然源和工业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主成分是V、Cr、Co和As,主要是钢铁厂的工业活动和人类活动产生(垃圾填埋、汽车尾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厂 土壤重金属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动人心:改革开放初期小三线企业的情感动员——以上海八五钢厂为例
18
作者 崔一楠 梁渝沁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改革开放初期,情感动员工作受到小三线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小三线建设代表性企业,上海八五钢厂利用饱含情感意蕴的人物、事例、话语、活动等,结合多维度的情感运作,构建起包括情感叙事、情感传递、情感体验、情感反馈等多个环节,旨在... 改革开放初期,情感动员工作受到小三线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小三线建设代表性企业,上海八五钢厂利用饱含情感意蕴的人物、事例、话语、活动等,结合多维度的情感运作,构建起包括情感叙事、情感传递、情感体验、情感反馈等多个环节,旨在形成情感共鸣的场域。上海八五钢厂以情励志,以情助融,以情施教,使情感超越了个体心理体验的层面,成为企业激发劳动精神,融洽人际关系,教育问题青年的重要力量。在情感互动中,职工从口号式动员的“冷眼旁观者”,转变为情感动员的“热切交往者”。情感以柔性方式浸润到企业之中,成为维护企业和谐稳定,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初期 小三线企业 情感动员 上海八五钢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回转窑处置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沈维民 叶恒棣 +2 位作者 张志波 倪桂虎 李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55,共8页
钢铁冶炼过程(炼铁、炼钢)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该尘泥不宜直接返回炼铁工序,一般以厂内长期堆存或外委等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固废不出厂”“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钢铁厂内部采用新型回转窑技术... 钢铁冶炼过程(炼铁、炼钢)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该尘泥不宜直接返回炼铁工序,一般以厂内长期堆存或外委等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固废不出厂”“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钢铁厂内部采用新型回转窑技术直接处置含锌尘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传统回转窑处置含锌尘泥技术的工艺流程,从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等方面分析其不足,提出采用原料造球、多喷孔分级进风等创新技术的新型回转窑处置技术,该技术明显提高了回转窑处置能力,缓解了回转窑结圈,已相继在永锋钢铁、八一钢铁、诚钰环保等钢铁企业和环保公司稳定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该技术在多固废协同处置、热渣干式冷却等方面具备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含锌固废 回转窑 资源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钢渣-锂渣混凝土耐酸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延年 刘安稳 +2 位作者 汪青杰 于洋 刘文亮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4,共9页
目的在混凝土中掺入铁尾矿、钢渣、锂渣,分析混凝土的耐酸侵蚀性能,实现铁尾矿、钢渣、锂渣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将铁尾矿、钢渣、锂渣作为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混凝土;对制备的混凝土标准养护28 ... 目的在混凝土中掺入铁尾矿、钢渣、锂渣,分析混凝土的耐酸侵蚀性能,实现铁尾矿、钢渣、锂渣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将铁尾矿、钢渣、锂渣作为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混凝土;对制备的混凝土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为期60 d的酸侵蚀试验;通过改变水胶比和水泥替代率分析其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及侵蚀深度,利用MIP、SEM探究铁尾矿-钢渣-锂渣混凝土耐酸侵蚀的机理。结果掺入铁尾矿、钢渣、锂渣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和侵蚀深度;其中掺量为30%时,质量损失率为0.12%、抗压强度损失率为-7.8%、侵蚀深度为0.6 mm,均达到最低值;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和侵蚀深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升高。结论铁尾矿-钢渣-锂渣混凝土中铁尾矿、钢渣、锂渣发挥的填充作用和与水泥发生的二次水化反应使混凝土体系更加致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酸的侵入;同时,二次水化消耗了易与酸反应的CH,生成了更稳定的C-S-H凝胶,表现出更好的耐酸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钢渣 锂渣 混凝土 酸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