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DA方法的柱承式筒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启铿 李建业 +3 位作者 刘涛 王桂玲 刘强 任国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8,共9页
易损性分析是柱承式筒仓结构开展基于性能设计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此,选用某钢筋混凝土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Dracker-Prager)模拟筒仓结构及仓内粮食颗粒,建立考虑粮... 易损性分析是柱承式筒仓结构开展基于性能设计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此,选用某钢筋混凝土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Dracker-Prager)模拟筒仓结构及仓内粮食颗粒,建立考虑粮食-仓体相互作用的柱承式筒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根据增量动力分析法(IDA),按照谱相容性原则选取10条地震动记录,分别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筒仓结构工程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空仓、半仓、满仓三种储粮工况的柱承式筒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以及地震损伤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三种储粮工况下柱承式筒仓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发生在柱顶位置,支承柱进入塑性状态的层间位移角分别为0.015、0.013、0.011 rad;(2)储粮质量大小是决定柱承式筒仓结构损伤刚度退化的重要因素;(3)三种储粮工况下的柱承式筒仓结构均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4)满仓工况筒仓50年超越倒塌极限状态的概率为0.45%,小于FEMA P750中定义的50年倒塌风险的限值1%。研究成果可为筒仓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研究及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式筒仓 增量动力分析法 易损性分析 有限元模型 粮食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钢-混凝土混合风电塔筒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彦利 成建虎 张炜洁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4,共8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混合风电塔筒的抗震性能,基于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理论建立了某钢-混凝土混合风电塔筒二维数值模型,先依据推覆分析结果确定塔筒的5种损伤状态限值,然后分别以截面曲率和考虑高阶振型的复合地震动强度参数IM 1I&2E作... 为研究钢-混凝土混合风电塔筒的抗震性能,基于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理论建立了某钢-混凝土混合风电塔筒二维数值模型,先依据推覆分析结果确定塔筒的5种损伤状态限值,然后分别以截面曲率和考虑高阶振型的复合地震动强度参数IM 1I&2E作为结构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接着选取20条地震动记录进行塔筒的增量动力分析,建立塔筒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对塔筒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合塔筒模型的损伤程度与地震动强度参数呈正相关,其抗震性能可满足Ⅶ度(0.15 g)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要求,但在Ⅷ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及处于更高烈度区的风电塔筒应当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筒 增量动力分析 高阶振型 结构需求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方法的带可替换耗能梁段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研究
3
作者 殷占忠 李鑫炜 冯大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带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偏心支撑钢框架中耗能梁段的截面尺寸、梁段长度、加劲肋个数以及结构层数对于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_(d)的影响,通过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参数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得... 为研究带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偏心支撑钢框架中耗能梁段的截面尺寸、梁段长度、加劲肋个数以及结构层数对于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_(d)的影响,通过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参数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得到各模型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耗能梁段的构造参数,能够提高带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防屈曲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能力以及变形能力,给出R和C_(d)的建议值,为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方法的综合管廊纵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锦强 钟紫蓝 +3 位作者 申家旭 张卜 张亚波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2-1631,共10页
为了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的长线型综合管廊纵向地震性能评价的易损性分析方法,以单舱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简化梁-弹簧模型,合理地考虑了管廊接口的力学性能和管廊-土相互作用,将筛选... 为了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的长线型综合管廊纵向地震性能评价的易损性分析方法,以单舱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简化梁-弹簧模型,合理地考虑了管廊接口的力学性能和管廊-土相互作用,将筛选的17组地震动统一调幅至不同强度水平后作为输入开展一维自由场分析以获取管廊底板位置处的地震动时程,最后开展了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综合管廊地震响应分析。基于IDA分析结果对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优选,最终建立了以管廊底板位置处峰值速度和地表峰值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管廊接口张开量为损伤指标的易损性曲线,得到了不同地震烈度水平下综合管廊的失效概率。给出的典型II类场地中管廊地震易损性曲线和失效概率可以作为评价该类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工具,为长线型综合管廊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损伤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梁-弹簧模型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分析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风电结构动力屈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万润 范科友 杜永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2,409,410,共11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风电结构的动力屈曲行为,提出一种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分析方法。首先,以西北地区某2.0 MW风力发电机为原型,建立考虑叶轮及机舱偏心的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对其在重力作用下的静力屈曲进行分...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风电结构的动力屈曲行为,提出一种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分析方法。首先,以西北地区某2.0 MW风力发电机为原型,建立考虑叶轮及机舱偏心的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对其在重力作用下的静力屈曲进行分析,并确定动力屈曲的考察部位;其次,选择14条天然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结合增量动力分析,通过B-R准则考察选定节点的相对位移最大值,并绘制节点的相平面图,对塔筒结构的动力屈曲进行评价;最后,分类讨论了影响风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发生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判别动力屈曲;在地震动作用下风力发电塔筒门洞下部出现局部的塑性动力屈曲现象;地震下风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的发生与地震激起的塔筒模态和地震频谱的集中程度有关,且主要受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筒 动力屈曲 增量动力分析 B-R准则 相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既有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6
作者 林环周 翁志英 +3 位作者 张静 何佰昭 吴应雄 林文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广泛分布着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结构民宅,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民宅建造于软弱场地之上。目前建筑结构计算时地基通常采用刚性假定,而软土地基上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更严重,因此亟需对此类石结构进行... 福建沿海地区现广泛分布着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结构民宅,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民宅建造于软弱场地之上。目前建筑结构计算时地基通常采用刚性假定,而软土地基上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更严重,因此亟需对此类石结构进行安全评估。选取一栋典型两层的软土地基石结构(SSI体系),设定地基土体等效剪切波速为147.57m/s,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与刚性地基体系(FIX体系)进行对比,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SSI体系较FIX体系更易于达到极限状态,结构地震易损性增加,概率差值可达40%~46%;基于易损性得出结构性能裕度比进行分析,SSI体系较FIX体系各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裕度比均降低。研究揭示了坐落于软弱场地上的石结构较刚性地基体系破坏更为严重,成果为石结构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软土地基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
7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建立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与位移延性比u的关系,得到易损性曲线。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5g、0.78g、0.98g,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9g、0.91g、1.20g。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大,双层框架式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区间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9度(0.40 g)罕遇地震时,长、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为25.57%、8.61%和16.98%、4.79%,说明当PGA较大时,双层框架式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框架式桥墩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损伤及控制措施分析
8
作者 王军文 刘彦伟 +3 位作者 张钊 李春雨 李勇 郭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26,共7页
为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考虑施工过程对成桥恒载内力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和动轴力对主梁与主墩损伤的影响,分析波形钢腹板代... 为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考虑施工过程对成桥恒载内力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和动轴力对主梁与主墩损伤的影响,分析波形钢腹板代替混凝土腹板对连续刚构桥地震损伤的控制效果,并通过优化桥墩截面尺寸、对主墩局部施加预应力及双柱墩间设置横系梁来控制主墩的地震损伤。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对主梁混凝土应力影响较小,考虑动轴力后主墩墩顶、墩底在地面峰值加速度分别达到0.4g、0.6g时开裂,墩顶更易损伤;波形钢腹板可提升主梁抗震能力,却降低主墩抗震性能;优化桥墩截面、对桥墩局部施加预应力、双柱墩间设置横系梁等措施均可提升主墩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损伤 控制措施 抗震性能 峰值地面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型地震动下埋地管道易损性及巨震风险分析
9
作者 韩俊艳 王小强 +3 位作者 申家旭 康安琦 缪惠全 杜修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00-1911,共12页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巨震中实测的12条脉冲型地震动以及12条无脉冲地震动,在此基础上对连续管道以及球墨铸铁管道开展增量动力分析(IDA),评估其易损性,最后将易损性分析结果与经验统计法得到的失效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形式的埋地管道,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均会显著增加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概率;相较于连续管道,球墨铸铁管道在地震动作用下更易发生破坏,且对脉冲型地震动更加敏感;基于实际震害数据的经验统计结果略小于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管道的破坏概率,但会显著低估脉冲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埋地管道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在巨震以及脉冲型地震动下的风险评估以及抗震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埋地管道 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脉冲型地震动 巨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分析
10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朱红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延性比μ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工程需求参数,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到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曲线、破坏概率曲线和易损性指数三个方面评估两种场地对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对双层框架式桥墩进行易损性分析时,下层相对于上层更容易发生损伤,并且在采用了整体失效概率后能更加保守地评估其抗震性能。在近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7g、0.46g、0.69g、0.90g,远场地震动下桥墩不同破坏状态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9g、0.50g、0.79g、1.06g。根据易损性曲线得到易损性指数,基于易损性指数的近、远场地震动下PGA中位值的下限、均值和上限分别为0.72g、0.61g、0.50g和0.83g、0.68g、0.55g,分别相差14.74%、12.19%和9.86%,即双层框架式桥墩在近场地震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远场地震 地震易损性 框架式桥墩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11
作者 许成祥 孙少雨 刘晓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评估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较低时,错层高度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不大,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时,不同错层框架与普通框架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十分显著,第三类错层框架和第一、二类错层框架以及普通框架相比,变形增长更快,后期退化程度更大;普通框架(KJ‑1)、第一类错层框架(SKJ‑1)、第二类错层框架(SKJ‑2)和第三类错层框架(SKJ‑3)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3.53、2.75、2.2和1.8,SKJ‑1、SKJ‑2和SKJ‑3相比KJ‑1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降低了22.1%、37.7%和49.0%,说明含错层节点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明显低于普通节点框架结构,且随着结构错层高度的增加其性能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 错层节点 增量动力分析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磊 郑山锁 李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41,共7页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和抗倒塌能力。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的结构,对其进行IDA分析,获得了各模型的抗震能力曲线。进行了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获得了场地地震危险性概...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和抗倒塌能力。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的结构,对其进行IDA分析,获得了各模型的抗震能力曲线。进行了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获得了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根据结构抗震能力曲线,分析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得到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性态点的超越概率及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根据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计算了结构各性态点的年平均超越概率。结果表明,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越大则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越大,结构在特定地震动作用下倒塌的概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 易损性 超越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地震动记录IDA方法的结构倒塌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吕大刚 于晓辉 王光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9,共7页
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作为静力Pushover分析的动力拓展,可以全面、准确地分析结构的性能变化,尤其可以很好地分析结构倒塌这一动力失稳问题。本文基于单地震动记录的IDA方法,提出了"折半取中"原则... 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作为静力Pushover分析的动力拓展,可以全面、准确地分析结构的性能变化,尤其可以很好地分析结构倒塌这一动力失稳问题。本文基于单地震动记录的IDA方法,提出了"折半取中"原则,以确定结构倒塌极限状态点。以一榀五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别考虑钢筋强化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和软化模型,对其进行倒塌分析。结果表明:钢筋的屈服后强化特性对结构抗倒塌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倒塌 “折半取中”原则 性能化地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性能评价 被引量:30
14
作者 孔宪京 庞锐 +2 位作者 邹德高 徐斌 周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8-984,共7页
抗震性能分析能够有效估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逐渐成为抗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结构的复杂性,该方法在面板堆石坝方面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强震区大量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这些高坝的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抗震性能分析能够有效估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逐渐成为抗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结构的复杂性,该方法在面板堆石坝方面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强震区大量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这些高坝的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大坝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至关重要。增量动力分析(IDA)法作为一种抗震性能分析方法,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性能的变化。将IDA法引入到高面板堆石坝安全评价领域,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地震破坏性能评价方法。根据场地条件选取了15条不同的强震动记录,以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为地震动参数,采用坝体地震震后变形、坝坡稳定性、面板防渗体安全为抗震性能评价指标,选取合适的性能参数,建议了高面板堆石坝各评价指标的破坏等级划分标准,通过大量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到各性能参数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了大坝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概率,成果可为高面板堆石坝抗震性能设计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面板堆石坝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分析的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 被引量:90
15
作者 陆新征 叶列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对提高结构在极端灾害下的抗倒塌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尚缺少对结构体系合理性和抗倒塌能力的定量化评价方法。本文以结构抗地震倒塌为例,首先对结构的安全储备进行了讨论,指出结构的安全储备包括构件层次的... 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对提高结构在极端灾害下的抗倒塌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尚缺少对结构体系合理性和抗倒塌能力的定量化评价方法。本文以结构抗地震倒塌为例,首先对结构的安全储备进行了讨论,指出结构的安全储备包括构件层次的安全储备和整体结构体系安全储备,并对影响结构体系安全储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而后,为了更好地评价整体结构体系的抗地震倒塌安全水平,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趋向采用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倒塌储备系数(CMR),并以框架结构为例介绍了用倒塌储备系数衡量整体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抗倒塌 增量动力分析(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奎 林杰 祝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是一种以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为基础的参数分析方法,而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指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超过某种极限状态的概率。文章基于IDA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数量... 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是一种以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为基础的参数分析方法,而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指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超过某种极限状态的概率。文章基于IDA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地震动记录,指定地震动强度指标并做归一化处理,利用OpenSees软件平台向结构碰撞数值模型输入地震动数据,计算得出结构倒塌概率,以地震动参数为随机变量,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建立倒塌概率易损性曲线,验证IDA方法的可靠性以及Opensees软件对于该类问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法 地震易损性 易损性曲线 OPENSEES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格构式拱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庆华 芦燕 +1 位作者 徐颖 翟传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采用自定义钢材本构模型,考虑压杆失稳后的力学性能,对格构式拱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得到格构式拱结构的薄弱位置以及倒塌破坏极限位移。不同跨度的格构式拱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概率分位值为95%... 采用自定义钢材本构模型,考虑压杆失稳后的力学性能,对格构式拱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得到格构式拱结构的薄弱位置以及倒塌破坏极限位移。不同跨度的格构式拱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概率分位值为95%对应的结构倒塌极限竖向位移为结构跨度的1/154~1/104。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概率分位值为95%对应的结构倒塌极限水平位移为结构柱高的1/40~1/28。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位置主要位于跨中;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位置主要位于桁架柱身;考虑压杆失稳时,1/4跨度处的斜腹杆由于长细比较大将会发生失稳破坏。在双向地震作用下,主桁架失效位置主要集中于桁架柱腹杆和1/4跨度处。IDA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可为格构式拱结构的抗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式拱 压杆失稳 ida分析 振动台试验 薄弱位置 倒塌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立峰 黄佳梅 +1 位作者 吴文朋 王连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7,共10页
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与传统的中低墩桥梁有很大差别,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规范对此没有规定。为了合理评估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性能,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建立弹塑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从PEER地震数据库中选取了15条地震... 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与传统的中低墩桥梁有很大差别,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规范对此没有规定。为了合理评估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性能,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建立弹塑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从PEER地震数据库中选取了15条地震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利用Ramberg-Osgood函数对控制参数进行统计,从而得到了结构概率分位值为10%、50%和90%的IDA曲线,结合定义的损伤状态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根据墩身最大曲率分布得到了塑性区域长度,提出了根据最大曲率分布估算墩顶目标位移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R-O函数统计得到的IDA概率分位曲线能很好地体现桥梁抗震性能,并能给出满足相应性能水准的可靠等级。在强震作用下,高墩结构塑性区域长度与各国规范计算结果吻合,按墩身最大曲率分布估算墩顶位移与IDA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弥补了规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大跨桥梁 增量动力分析 性能评估 曲率分布 目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阀厅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祝贤 吴轶 +2 位作者 杨春 蔡健 何铭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63-267,共5页
尽管近年来大型换流站阀厅结构越建越多,但是对阀厅结构的易损性研究仍十分缺乏。考虑到大型换流站阀厅结构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对这类结构易损性开展深入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值模型正确性得到验证基础上,对阀厅结构开展在不同... 尽管近年来大型换流站阀厅结构越建越多,但是对阀厅结构的易损性研究仍十分缺乏。考虑到大型换流站阀厅结构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对这类结构易损性开展深入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值模型正确性得到验证基础上,对阀厅结构开展在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建立阀厅结构处于不同破坏状态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5g时,阀厅结构刚度降幅比较缓慢,而随着峰值加速度增大,其刚度降幅逐渐增快。由地震易损性曲线可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阀厅结构处于不同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均小于5%,该阀厅结构抗震设计满足要求并具有较大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厅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混凝土斜拉桥桥塔非线性抗震需求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瑞龙 嵇冬冰 +1 位作者 徐艳 李建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00-504,共5页
由于缺乏对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过程等基础研究,我国目前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偶遇地震作用下,斜拉桥的桥塔也需基本保持弹性。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桥塔在强震作用下有进入塑性的可能,且国外已建成的大跨度桥梁明确允许... 由于缺乏对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过程等基础研究,我国目前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偶遇地震作用下,斜拉桥的桥塔也需基本保持弹性。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桥塔在强震作用下有进入塑性的可能,且国外已建成的大跨度桥梁明确允许桥塔可以出现塑性。本文利用Open Sees有限元程序,对一典型中等跨度斜拉桥试验模型建立弹塑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进行IDA分析,得出在顺、横桥向地震作用下桥塔的潜在塑性区域、塔顶位移及桥塔关键截面曲率IDA曲线,并利用以上结论指导混凝土斜拉桥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加载方案设计,为发展斜拉桥非线性抗震理论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凝土桥塔 试验模型 增量动力分析 塑性区域 ida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