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penetration depth at high velocity impact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ols 被引量:4
1
作者 Nam?k KILI? Blent EKICI Selim HARTOMACIOG L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Determination of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an armor solution is a complicated task and evol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FEM) in this research field.The traditional armor design studi... Determination of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an armor solution is a complicated task and evol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FEM) in this research field.The traditional armor design studies performed with FEM requires sophisticated procedures and intensive computational effort,therefore simpler and accurate numerical approaches are always worthwhile to decrease armor development time.This study aims to apply a hybrid method using FEM simulation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nalysis to approximate ballistic limit thickness for armor steels.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a predictive model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ballistic resistance of high hardness armor steels against 7.62 mm armor piercing ammunition.In this methodology,the FEM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create training cases for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 three layer networks.In order to validate FE simulation methodology,ballistic shot tests on 20 mm thickness target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tandard Stanag 4569.Afterwards,the successfully trained ANN(s) is used to predict the ballistic limit thickness of 500 HB high hardness steel armor.Results show that even with limited number of data,FEM-ANN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ballistic penetration depth with adequat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有限元法 穿透深度 性能测定 高速冲击 有限元模拟 FEM模拟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prediction of projectile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by train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with finite element solver as the trainer 被引量:1
2
作者 Pushkar Wadagbalkar G.R.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Studies on ballistic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is complicated,but important for desig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Experimental means of study is expensive and can often be dangerous.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 Studies on ballistic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is complicated,but important for desig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Experimental means of study is expensive and can often be dangerous.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an excellent supplement,but the computation is time-consuming.Main aim of this thesis was to develop and test an effective tool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of projectile penetrations to laminates by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and a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model.A large number of finite elem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the residual velocities of projectiles from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were used as the target data and processed to produce sufficient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s.Study focused on steel 4340tpolyurea laminates with various configurations.Four different 3D shapes of the projectiles were modeled and used in the training.The trained neural network and decision tree model was tested using independently generated test samples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s.The predicted projectile velocity values using the 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s.Additionally,both models were trained using a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of projectile impacts to predict residual velocity of projectiles for the unseen samples.Performance of both the model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Models trained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data samples were found capable to give more accurate predication,compared to the models train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becaus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can generate much larger training set,and thus finite element solvers can serve as an excellent teacher.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neural network model performs better with small experimental dataset compared to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Impact analysis Protective laminates PROJECTILE Decision t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航 孙宇航 +2 位作者 李佳慧 李学贵 董宏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645,共19页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之一。本文调研了五种基于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差分法易于理解,但数值频散问题明显;伪谱法精度高,但计算效率低;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模型,但计算资源消耗大;谱元法适合高精度问题,但对计算内存需求较高;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训练成本较高。并分别叙述了这五种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最新进展。未来,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应结合深度学习等最新技术,优化边界条件模拟真实的边界反射情况,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模拟 有限差分法 伪谱法 有限元法 谱元法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超声焊头性能优化及固定方式
4
作者 王勇 纪琦峰 +1 位作者 任弘毅 朱国栋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对大尺寸超声波焊头性能优化及固定方式展开试验分析.对焊头长槽尺寸进行参数化处理,生成了360组随机样本数据和对应的动态性能参数.通过构建18-12-8结构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长槽尺寸与动态性能的映射关系,模型预... 对大尺寸超声波焊头性能优化及固定方式展开试验分析.对焊头长槽尺寸进行参数化处理,生成了360组随机样本数据和对应的动态性能参数.通过构建18-12-8结构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长槽尺寸与动态性能的映射关系,模型预测误差控制在10%以内,纵向最大振幅误差ε_(1)≤2.58%,最大应力误差ε_(4)≤7.02%.随后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算法,以纵向最大振幅γ_(1)和横向最大振幅γ_(2)、竖向最大振幅γ3和最大应力σ_(max)为目标,筛选出Pareto最优解集.优化后焊头纵向最大振幅从23.0μm提升至30.154μm,增幅达30.43%,同时应力分布满足焊头材料要求.基于分析结果进一步设计了新型固定方式,选取焊头侧面振动最小位置安装支撑工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固定方案刚度提升,隔振效果显著,焊头最大纵向振幅差异仅0.467μm.研究验证了MOPSO-BP联合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工业超声焊接系统性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超声波焊接 焊头优化 有限元分析 聚丙烯无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板电动客车车顶结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步云 邹康 王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0,236,共6页
低地板电动客车常采用电池组置于车顶的布置方式,这使得车辆重心升高而影响其安全性。在保证车顶力学性能需求前提下,进行多目标结构轻量化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首先,针对低地板电动客车承载式车身特点,对车顶参数化模型进... 低地板电动客车常采用电池组置于车顶的布置方式,这使得车辆重心升高而影响其安全性。在保证车顶力学性能需求前提下,进行多目标结构轻量化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首先,针对低地板电动客车承载式车身特点,对车顶参数化模型进行刚、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继而通过灵敏度分析筛选出7组对质量和刚度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根据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得到的仿真结果数据,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近似模型,以车顶质量最小、载荷作用下位移最小为目标,采用NSGA-I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比分析前后模型的结构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材料的前提下,车顶实现减重11.32kg,降低超过1.5%,而力学性能变化在1%左右。这里研究可为特殊种类电动车辆轻量化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RBF径向基神经网络 NSGA-III优化算法 结构轻量化设计 灵敏度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方法的腐蚀管道失效压力预测及试验
6
作者 赵洪洋 梁旭 杨志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准确预测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传统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在复杂工况下存在局限性,人工神经网络(ANN)凭借优异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学习特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有限元法建立腐蚀API 5L X65管道模型,... 准确预测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传统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在复杂工况下存在局限性,人工神经网络(ANN)凭借优异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学习特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有限元法建立腐蚀API 5L X65管道模型,生成2 520组仿真数据训练ANN模型,并建立失效压力预测方程。通过水压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优化预测方程。结果表明,ANN模型能有效捕捉缺陷参数对失效压力的影响规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平均偏差为3.57%,在研究参数范围内表现出良好可靠性,为腐蚀管道的失效预测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失效压力 人工神经网络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神经网络的雷达罩抗爆性能厚度等效模型
7
作者 陈常发 武军安 +3 位作者 郭锐 崔浩 闫帅印 周昊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235,共14页
为了开展复合材料雷达罩在远场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厚度等效研究,以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挠度等效原则的串联人工神经网络(Seri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模型,... 为了开展复合材料雷达罩在远场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厚度等效研究,以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挠度等效原则的串联人工神经网络(Seri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模型,用于预测不同性能玻璃纤维雷达罩之间的厚度等效关系。建立爆炸载荷作用下FRP层合板动态响应有限元模型,通过批量计算有限元模型,获得不同比例距离、层合板厚度、密度及纵向弹性模量条件下的FRP层合板最大挠度,基于此建立S-ANN厚度等效模型,实现不同种类FRP材料在远场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厚度等效。采用ABCD传输矩阵和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玻璃纤维等效雷达罩的频率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远场爆炸载荷作用下,纵向弹性模量对玻璃纤维雷达罩的抗爆性能和等效厚度的影响最大;等效厚度对雷达罩传输效率幅值的影响很小,但会改变雷达罩传输效率的谐振频率。所得研究成果能够为雷达罩厚度等效研究及相关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罩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神经网络 有限元 爆炸载荷 厚度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确定及锥体破冰数值研究
8
作者 朱圣涛 邹璐 +1 位作者 邹早建 邹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构建黏聚单元物理参数与海冰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归模型用于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的确定。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及黏聚单元法对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选择五个影响参数,采用拉... 为构建黏聚单元物理参数与海冰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归模型用于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的确定。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及黏聚单元法对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选择五个影响参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算法生成427个样本,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其对应的海冰弯曲强度,构建神经网络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所有样本预报结果进行训练,得到预报海冰弯曲强度的回归模型。以此建立与试验海冰弯曲强度相近的层冰数值模型,并考虑流体浮力和拖曳力对碎冰的作用,对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锥体层冰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显示,锥体受到层冰纵向力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峰值均随碰撞速度、锥体水线面直径和锥体角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黏聚单元法 海冰弯曲强度 神经网络 结构物-层冰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拟与卷积网络混合的货架立柱弯曲损伤预测
9
作者 陈齐 吕志军 +2 位作者 褚铭 张啸 李宏亮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叉车等意外机械撞击可能导致工业货架立柱的稳定性严重退化。以行业常见的5种型号立柱为例,基于物理试验机制建立了立柱弯曲损伤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发现即使是小的冲击变形(1 mm)也可能导致立柱极限承载能力下降(最大约37%);相比其... 叉车等意外机械撞击可能导致工业货架立柱的稳定性严重退化。以行业常见的5种型号立柱为例,基于物理试验机制建立了立柱弯曲损伤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发现即使是小的冲击变形(1 mm)也可能导致立柱极限承载能力下降(最大约37%);相比其他受冲击位置,棱线处的弯曲损伤使得立柱稳定性下降更为显著。以此为基础,通过物理模拟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立柱弯曲损伤状态的智能化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所得到的损伤立柱残余承载能力值与有限元仿真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5.99%),可用于指导货架立柱弯曲损伤性能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架立柱 有限元 弯曲损伤 卷积神经网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轮转子全系统模型
10
作者 何海婷 柳亦兵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6,共8页
在前人的研究中,转子动力学模型和系统调度模型分属不同研究领域,缺乏完整的飞轮转子全系统模型,难以有效分析飞轮储能系统中复杂的电-磁-力耦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替代映射方法,使用有限元模型参数化计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 在前人的研究中,转子动力学模型和系统调度模型分属不同研究领域,缺乏完整的飞轮转子全系统模型,难以有效分析飞轮储能系统中复杂的电-磁-力耦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替代映射方法,使用有限元模型参数化计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构造了AMB、PMSM和PMB模块,并与飞轮转子动力学模型、功率-电流-转速模块和PID控制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飞轮储能全系统模型。该模型成功应用于燃煤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和风电输出平滑场景,可以同时计算飞轮储能系统的功率跟随和转子运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速起点,会改变转子的转动频率变化范围,从而影响转子振幅等安全参数。该模型具有接近实时的仿真速度。研究结果为飞轮储能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控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转子 全系统模型 BP神经网络 有限元方法 替代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热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
11
作者 金永伟 刘春龙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为了满足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简称探测模块)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要求,解决其散热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影响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相应分析。首先建立了探测模块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针对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设... 为了满足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简称探测模块)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要求,解决其散热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影响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相应分析。首先建立了探测模块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针对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设计参数,提取出了7个影响探测模块温度的相关参数。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抽样,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了200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BP神经网络分析,获得探测模块温度分布与7个热设计参数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探测模块进行了BP-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参数X_(1)、X_(2)的一阶Sobol'灵敏度值较大,对探测模块的影响最大,参数X_(1)、X_(5)和X_(6)的一阶灵敏度和总灵敏度相差较大,与其他参数交互效应对探测器温度输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灵敏度分析为后续的热设计和热试验提供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有限元仿真分析 BP神经网络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基材矿用安全头盔轻量化设计与优化
12
作者 石林鑫 王海军 王洪磊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为解决目前矿用安全头盔重量过大的问题,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替代传统ABS注塑材料实现矿用安全头盔的轻量化设计。建立了钢球-头盔碰撞仿真有限元模型,在碰撞仿真环境下对比分析ABS和CFRP盔壳的力学性能。与ABS盔壳相比,CFRP... 为解决目前矿用安全头盔重量过大的问题,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替代传统ABS注塑材料实现矿用安全头盔的轻量化设计。建立了钢球-头盔碰撞仿真有限元模型,在碰撞仿真环境下对比分析ABS和CFRP盔壳的力学性能。与ABS盔壳相比,CFRP盔壳的强度和刚度更优,且具有更好的防护性能。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CFRP铺层参数与头盔力学性能之间的输入输出映射关系,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对CFRP头盔力学性能的全局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铺层参数为单层层厚0.2 mm,各层铺层角度为[0/45/60/45/0/90],优化后的CFRP头盔在碰撞仿真中的顶部最大变形量为19.601 mm,头模最大受力为4.891 kN。该优化方案能够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实现相比ABS头盔盔壳减重49.3%的轻量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有限元分析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O-BP的永磁同步电机损耗预测模型
13
作者 李良辉 李乐 +1 位作者 王茜 张喜明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针对有限元法计算永磁同步电机损耗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损耗预测模型。以一台额定功率为40 kW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 针对有限元法计算永磁同步电机损耗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损耗预测模型。以一台额定功率为40 kW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中建立了电机的电磁场损耗求解模型;其次,通过最佳空间填充试验设计方法,选取了600组控制参数组合(电枢电流、内功率因数角和转速)进行电机损耗求解,得到训练神经网络所需的数据集;最后,利用DBO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DBO-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损耗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B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其他2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控制在5.86%以内,且计算速度是有限元模型的1267倍,能有效替代耗时较多的有限元模型,提高了损耗预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电机损耗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损耗预测 有限元分析 蜣螂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构架优化设计
14
作者 何宇轩 尹涛 王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比于单隐含层在复杂高维数据拟合上通常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但针对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针对多隐含层BNN并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开展构架优化设计研究,发展基于证据对数的多隐含层BNN网络性能定量量度,并提出一种实现多隐含层BNN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同步优化的高效算法,获得针对具体模型修正问题的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基于现场实测模态参数的某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桥模型修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有限元模型修正 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 构架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面板堆石坝渗透系数反演与渗流计算
15
作者 贾万波 徐景田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面板堆石坝渗流安全监控指标主要为坝基渗流量,通常以设计阶段计算结果作为安全阈值,但受施工和蓄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筑坝材料渗透系数发生改变,渗流监控指标将不准确。为此,以龙背湾面板堆石坝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钢筋混凝土面板、垫... 面板堆石坝渗流安全监控指标主要为坝基渗流量,通常以设计阶段计算结果作为安全阈值,但受施工和蓄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筑坝材料渗透系数发生改变,渗流监控指标将不准确。为此,以龙背湾面板堆石坝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钢筋混凝土面板、垫层料、过渡料、上游主堆石、下游次堆石、反滤过渡料6种主要介质,每种介质选取7个渗透系数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各参数组合,同时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利用龙背湾水库水位、渗流量等实测数据,反演出面板堆石坝各填筑材料分区的最优渗透系数;建立了龙背湾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渗流模型,并利用反演参数计算了大坝在不同工况下的渗流量,以获取坝基渗流量。结果表明,坝基渗流量误差在2.2%~4.1%之间,渗流量预测精度较高,证明所选用的参数反演方法及渗流计算方法科学合理,计算结果可作为坝基渗流量的安全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渗透系数反演 渗流计算 正交试验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设备成组筏架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
16
作者 贾泽坤 孙孟 +2 位作者 张冠军 李舒成 向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的结构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泵组产生的振动激励的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上、下面板、中间筋板及基座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筏架隔振器下支撑点的振动加速度级合成值相比于优化前降低了14 dB。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在算法优化的误差范围内,满足优化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筏架 浮筏系统 有限元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声强 贡献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振器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获取及冲击性能仿真
17
作者 王遥遥 罗竹辉 +3 位作者 汪涵 周熙盛 王虎 陈诗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136,共7页
由于橡胶隔振器样件制备和冲击性能测试周期长、费用高,需要在样件制备前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结构和材料设计或选型的可行性。参照隔振器跌落式冲击测试方法,在LS-DYNA软件中建立隔振器冲击性能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选择Mooney-Rivlin-Max... 由于橡胶隔振器样件制备和冲击性能测试周期长、费用高,需要在样件制备前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结构和材料设计或选型的可行性。参照隔振器跌落式冲击测试方法,在LS-DYNA软件中建立隔振器冲击性能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选择Mooney-Rivlin-Maxwell模型作为橡胶黏超弹性本构模型。为了获取冲击工况下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参数,将隔振器用橡胶材料制成球体,开展橡胶球体与钢板冲击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使用优化后的GRNN模型和试验数据对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开展橡胶隔振器冲击仿真分析计算,仿真计算与测试结果较为接近,建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可以用来评估隔振器的冲击性能,为开展橡胶隔振器冲击性能仿真分析和冲击工况下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的获取提供一种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有限元法 本构模型 黏超弹性 橡胶隔振器 冲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半无限介质裂纹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守燕 邓王涛 +1 位作者 孙立国 杜成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7-1739,共13页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causal dila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DCNN)相结合用于半无限介质中的裂纹识别.在该模型中,SBFEM用于模拟波在含不同裂纹状缺陷半无限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对于不同的裂纹状缺陷,仅需改变裂纹尖端的比例中心和裂纹开口处节点的位置,避免了复杂的重网格过程,可高效地生成足够的训练数据.模拟波在半无限介质中传播时,建立了基于瑞利阻尼的吸收边界模型,避免了对结构全域模型进行计算.搭建了CDCNN,确保了时序数据的有序性,并获得更大的感受野而不增加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可捕捉更多的历史信息,AE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可将高维的原始输入特征向量空间映射到低维潜在特征向量空间,以获得低维潜在特征用于网络模型训练,有效提升了网络模型的学习效率.数值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识别半无限介质中裂纹的量化信息,且AE-CDCNN模型的识别效率较单CDCNN模型提高了约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自编码器 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 裂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M模型预测排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应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楠 孟庆华 鲍春雨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3,共8页
目的通过XC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左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应力情况。方法基于核磁共振和CT影像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8镜头Qualisys动捕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排球运动... 目的通过XC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左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应力情况。方法基于核磁共振和CT影像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8镜头Qualisys动捕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排球运动员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通过OpenSim中肌骨模型计算膝关节力矩,将关节力矩作为有限元模型输入,输出ACL应力;将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ACL应力作为输出。结果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ACL等效应力峰值为(27.7±0.36)MPa,最大主应力为(8.2±0.23)MPa,最大剪切应力为(14.7±0.32)MPa;等效应变(5.7±0.008)%,最大主应变(5.0±0.006)%、最大剪切应变为(7.6±0.009)%。预测值与计算值间归一化的均方根误差为5.84%~7.12%,均方根误差为0.251~0.282。结论XCM模型可在一定范围内预测排球运动员扣球过程中ACL应力情况。研究结果为获得排球运动员生物力学数据提供新途径,以及帮助排球运动员预防ACL损伤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有限元模型 前交叉韧带 排球 扣球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门式起重机受力及稳定性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旭 张爱梅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143,共9页
提出了一种液压门式起重机受力及稳定性预测监测系统。根据实际参数建立了起重机结构起升单元有限元模型,分析起升单元在不同步状态下起重机相关结构的受力情况,使用有限元分析得出的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终结合测量数据来快... 提出了一种液压门式起重机受力及稳定性预测监测系统。根据实际参数建立了起重机结构起升单元有限元模型,分析起升单元在不同步状态下起重机相关结构的受力情况,使用有限元分析得出的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终结合测量数据来快速获取任意状态下起重机相关结构的受力情况。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提高了液压门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门式起重机 监测系统 有限元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