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5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ad-displaced ULAs configuration for non-circular sources with larger continuous virtual aperture and enhanced degrees of freedom
1
作者 SHAIKH Abdul Hayee DANG Xiaoyu HUANG Daq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81-93,共13页
Non-uniform linear array(NULA)configurations are well renowned due to their structural ability for providing increased degrees of freedom(DOF)and wider array aperture than uniform linear arrays(ULAs).These characteris... Non-uniform linear array(NULA)configurations are well renowned due to their structural ability for providing increased degrees of freedom(DOF)and wider array aperture than uniform linear arrays(ULAs).These characteristic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accuracy.However,most of the existing NULA geometries are primarily applicable to circular sources(CSs),while they limitedly improve the DOF and continuous virtual aperture for noncircular sources(NCSs).Toward this purpose,we present a triaddisplaced ULAs(Tdis-ULAs)configuration for NCS.The TdisULAs structure generally consists of three ULAs,which are appropriately placed.The proposed antenna array approach fully exploits the non-cir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s.Given the same number of elements,the Tdis-ULAs design achieves more DOF and larger hole-free co-array aperture than its sparse array competitors.Advantageously,the number of uniform DOF,optimal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among the ULAs,and precise element positions are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s.Moreover,the proposed array also produces a filled resulting co-array.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show the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Tdis-ULAs configuration over its counterpart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sparse array non-circular source(NCS) sum co-array difference co-array degrees of freedom(D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of new type elastic screen surface with multi degree of freedom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宝成 刘初升 +1 位作者 彭利平 李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34-1341,共8页
A feasible method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vibration intensity of screen surface via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elastic screen surface with multi degree of freedom(NTESSMDF). In the NTESSMDF, the primary robs were c... A feasible method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vibration intensity of screen surface via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elastic screen surface with multi degree of freedom(NTESSMDF). In the NTESSMDF, the primary robs were coupled to the main screen structure with ends embedded into the elastomers, and the secondary robs were attached to adjacent two primary robs with elastic bands. The dynamic model of vibrating screen with NTESSMDF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Lagrange's equation and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es of the elastomer and elastic band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the 4th order Runge-Kutta method, the vibration intensity of screen surface can be enhanced substantially with an averaged acceleration amplitude increasing ratio of 72.36%. The primary robs and secondary robs vibrate inversely in steady state, which would result in the friability of materials and avoid stopp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ith acceleration amplitude rising by62.93% on average, which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NTESSM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ng screen elastic screen surface multi degree of freedom dynamic analysis mesh stoppage prev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棱柱折叠单元的机械手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立红 谈家忞 +3 位作者 仲佳骏 曹宇 赵亮程 张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2,597,共7页
在制衣行业中存在裁片尺码跨度大、通用机械手设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制衣过程中抓取不同尺码裁片的要求,文章基于可展结构提出一种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得出其单自由度可展的普适性理论;利用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相应的机械手机构,... 在制衣行业中存在裁片尺码跨度大、通用机械手设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制衣过程中抓取不同尺码裁片的要求,文章基于可展结构提出一种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得出其单自由度可展的普适性理论;利用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相应的机械手机构,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运用D-H参数法建立运动学方程,得出该机构的运动学解;将机械手机构模型导入ADAMS进行仿真,验证理论的可靠性,求解机械手的折展比;最后进行实物折展实验。研究表明,由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出的机械手可以满足目标需求,并具有较大的折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机构 四棱柱单元 折展机械手 单自由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代伟 徐蒙 +1 位作者 刘鑫 马小平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为深入优化中国矿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能源资源特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基于该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求,对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中国... 为深入优化中国矿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能源资源特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基于该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求,对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自身办学特色,建立了具有能源资源特色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全面介绍了该培养机制的内涵和举措,以及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交叉学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杠杆-复桥式3D压电微定位平台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金俊杰 王硕 +3 位作者 孙凤 郝岩松 徐方超 张晓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针对目前微定位平台体积大、小行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杠杆-复桥式的新型位移放大机构,设计了可实现大行程运动的三自由度压电微定位平台。【方法】首先,提出压电微定位平台的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压电驱动器产生初始位移,... 【目的】针对目前微定位平台体积大、小行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杠杆-复桥式的新型位移放大机构,设计了可实现大行程运动的三自由度压电微定位平台。【方法】首先,提出压电微定位平台的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压电驱动器产生初始位移,该位移先被复桥结构放大,再通过杠杆机构进行二次放大,将最终放大的位移输出到动平台。其次,设计并优化杠杆位移放大机构和复桥位移放大机构,根据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杠杆位移放大机构和复桥位移放大机构的刚度模型和位移放大比数学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对杠杆位移放大器和复桥位移放大器的尺寸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总体放大倍数为20.6。再次,对柔性铰链进行结构优化,针对4种典型的切口形状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在分析4种柔性铰链输出位移与输入力的关系后确定采用直梁型柔性铰链。对整体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压电陶瓷制动器变形放大后的位移输出性能和绕x轴、y轴的转动输出性能。最后,对所设计的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进行输出测试,并对位移放大器的z轴方向位移输出性能和绕x轴、y轴的转动输出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的动平台在z轴方向的输出位移最大约为740μm,仿真放大倍数为15,绕x轴、y轴的最大输出转动角度分别为0.83°和0.86°。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的输出测试结果显示升压曲线与降压曲线不重合,具有迟滞现象,z方向的最大输出位移为706μm,当电压为30 V时,迟滞位移最大为65μm。绕x轴方向最大输出角度为0.8°,绕y轴方向最大输出角度为0.79°。当电压为30 V时,绕x轴方向迟滞角度最大为0.062°;当加载电压为45 V时,绕y轴方向迟滞角度最大为0.047°。与仿真结果对比,沿z轴方向移动以及绕x轴和y轴方向旋转的最大误差分别为34μm、0.03°和0.07°,其对应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6%、3.6%和8.1%。【结论】基于杠杆-复桥式新型位移放大机构的压电微定位平台能有效解决压电陶瓷输出位移小的问题,实现了大行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定位平台 小行程 三自由度 柔性铰链 杠杆机构 复桥机构 有限元 最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泵用磁悬浮轴承拓扑优化及性能仿真分析
6
作者 赵海宁 张傲 +2 位作者 张晓友 孙凤 徐方超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2,共7页
采用接触式轴承的传统人工心脏存在溶血高和血栓发生率高的问题,利用磁悬浮轴承无磨损、无需润滑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能耗低的单自由度可控型磁悬浮轴承。该磁悬浮轴承包括内周和外周布置的排斥型永磁铁对(被动控制)、悬浮控制... 采用接触式轴承的传统人工心脏存在溶血高和血栓发生率高的问题,利用磁悬浮轴承无磨损、无需润滑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能耗低的单自由度可控型磁悬浮轴承。该磁悬浮轴承包括内周和外周布置的排斥型永磁铁对(被动控制)、悬浮控制用线圈(主动控制)和电动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径向被动、轴向主动控制部分进行结构参数设计,并通过仿真分析评价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转子的径向位移刚度系数为16.76 N/mm,轴向位移刚度系数为41.42 N/mm,轴向电流刚度系数为0.009 3 N/A,计算得到转子的径向恢复力为16 N左右,轴向恢复力为20 N左右,可以实现径向被动控制和轴向主动控制,满足转子的五自由度稳定悬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人工心脏 单自由度机构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研制
7
作者 宋国荣 赵宇 +4 位作者 吕炎 解东 曹曦 程俊 杨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为了解决复杂形貌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研制了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喷水式超声C扫描自动成像系统,采用喷水耦合方式对大型平面构件、回转体、复杂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并实时成像。采用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作为夹持换能器的运动机构,... 为了解决复杂形貌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研制了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喷水式超声C扫描自动成像系统,采用喷水耦合方式对大型平面构件、回转体、复杂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并实时成像。采用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作为夹持换能器的运动机构,实现超声换能器的复杂形貌构件的仿形扫查;采用层析成像方法对工件进行实时成像;使用C#语言作为编程环境,开发了具有集成度高、适合多种工况的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超声C扫描 喷水耦合 机械臂 复杂形貌构件 层析成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太阳翼在轨管理策略研究
8
作者 黄智 章玄 +3 位作者 张子亮 李康 张静 朱开鼎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4,共6页
低轨星座通常采用大倾角近地圆轨道,在轨光照条件复杂,需要采用双自由度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实现太阳翼对日定向。通过优化太阳翼在轨管理策略,可以优化单位面积太阳翼输出能量,减少太阳翼面积和质量,降低成本。提出一种低轨星座太阳翼在... 低轨星座通常采用大倾角近地圆轨道,在轨光照条件复杂,需要采用双自由度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实现太阳翼对日定向。通过优化太阳翼在轨管理策略,可以优化单位面积太阳翼输出能量,减少太阳翼面积和质量,降低成本。提出一种低轨星座太阳翼在轨能源管理策略,采用双轴联合控制方案,在轨道β角(太阳光线与轨道面的夹角)较大时,通过转动轴停止转动+摆动轴大角度摆动方案,实现在不影响天线和敏感器视场的前提下,提高太阳翼输出功率。最后搭建了电源系统模型、太阳翼管理策略模型和负载模型,完成了卫星能量平衡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自由度 太阳翼 转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加速度脉冲和非加速度脉冲的周期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府生 李聪 +3 位作者 高勤皓 李万亨 常志旺 张迎宾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5,共8页
相比普通远场地震动,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通常会导致结构产生较大变形,增加结构坍塌风险。速度脉冲可进一步分为加速度脉冲和非加速度脉冲,系统地分析其参数特性及其作用下结构响应有助于近断层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与评估。首先,利用... 相比普通远场地震动,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通常会导致结构产生较大变形,增加结构坍塌风险。速度脉冲可进一步分为加速度脉冲和非加速度脉冲,系统地分析其参数特性及其作用下结构响应有助于近断层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与评估。首先,利用峰点法(PPM)确定脉冲周期T_(P),并与S_(v)法和S_(d)·S_(v)法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通过回归分析,分别给出了两种类型脉冲的脉冲周期T p与矩震级M_(W)的统计模型,以及加速度和非加速度脉冲峰值速度PGV与矩震级M_(W)和断层距R之间的统计模型。最后,分析了两种类型脉冲作用下4种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对短周期结构而言,加速度脉冲相对于非加速度脉冲会导致更严重的结构损伤;对中长周期结构而言,加速度脉冲与非加速度脉冲相比将引起较小的结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加速度脉冲 非加速度脉冲 脉冲周期 单自由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荷载作用下裂尖DSIFs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
10
作者 李朝阳 徐华 邓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11019-11028,共10页
工程结构裂纹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容易迅速扩展,导致结构发生低应力脆断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广义参数有限元法分析框架下,建立动态荷载作用下裂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DSIFs)分析的Willi... 工程结构裂纹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容易迅速扩展,导致结构发生低应力脆断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广义参数有限元法分析框架下,建立动态荷载作用下裂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DSIFs)分析的Williams宏单元(W单元)。假定奇异区径向子单元各节点位移近似满足刚体转动理论,进而推导建立奇异区单元荷载向量近似求解式。利用Newmark积分为无条件稳定隐式算法的优势,求解模型的整体控制方程,并由相应的广义参数求解裂尖DSIFs。结合算例分析了W单元关键参数对裂尖DSIFs的影响,研究表明,当W单元的径向离散比例因子为0.95、径向离散单元数为400、级数项数为12时,W单元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荷载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Williams单元 广义参数 Newmark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器设计
11
作者 郑晓斌 王麟珠 林恒青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9-163,共5页
为保证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船舶固定阵列偏离程度最小,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设计了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器。依据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分析固定光伏阵列的运行特性,以MCU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二自由度跟踪器,嵌入补偿式... 为保证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船舶固定阵列偏离程度最小,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设计了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器。依据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分析固定光伏阵列的运行特性,以MCU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二自由度跟踪器,嵌入补偿式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太阳视位置补偿,控制偏离程度,保证船舶固定阵列的自动跟踪效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光照条件的跟踪控制需求,确保光伏阵列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跟踪控制性能均在0.95以上,最大输出功率点为607.3 W,并且输出功率的震荡程度均低于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固定阵列 太阳能 自动跟踪 二自由度跟踪器 补偿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氢气还原过程的等温和非等温动力学机理研究
12
作者 黄金堤 李静 +3 位作者 易涛 李明周 刘付朋 汪金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9-3151,共13页
基于现代热分析技术,系统探究H_(2)/N_(2)混合气氛下磁铁矿颗粒的还原动力学行为,重点解析还原温度、颗粒粒度及氢气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无模型方法获得氢气还原磁铁矿非等温动力学参数;基于等温热分析动力学原理,构建不同... 基于现代热分析技术,系统探究H_(2)/N_(2)混合气氛下磁铁矿颗粒的还原动力学行为,重点解析还原温度、颗粒粒度及氢气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无模型方法获得氢气还原磁铁矿非等温动力学参数;基于等温热分析动力学原理,构建不同氢气流量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机理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氢气非等温还原过程中,反应活化能呈现先降后升的演变特征,在初始阶段(还原度α=0.1~0.6),活化能从112.4 kJ/mol降至75.1 kJ/mol;进入中后期(α>0.6),活化能回升至144.4 kJ/mol。磁铁矿等温还原过程遵循反应成核与生长模型(A1,机理函数G(α)=-ln(1-α)),在20~80 mL/min氢气流量下,模型相关系数R^(2)>0.969。研究成果揭示了复杂气氛条件下磁铁矿还原动力学机制,为钢铁工业氢基直接还原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动力学 还原度 氢气还原 机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耦合振动环境下的近距激光通信系统设计与验证
13
作者 何晓垒 王振 +2 位作者 钱阳 苏瑞芝 邱成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1,共4页
针对商业航天器舱段间在极端震动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通信需求,提出一种抗多自由度耦合振动的近距激光通信系统。通过采用复合光路补偿结构、大发散角光学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有效解决了多自由度振动导致的光学元件形变和... 针对商业航天器舱段间在极端震动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通信需求,提出一种抗多自由度耦合振动的近距激光通信系统。通过采用复合光路补偿结构、大发散角光学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有效解决了多自由度振动导致的光学元件形变和光路失稳等技术难题。实验结果表明:在旋转20°、200 mm通信距离和10 mm偏移的极端工况,系统仍能保持稳定通信性能,接收功率波动小于2 dBm;在200 mm通信距离且同时存在10 mm偏移和20°旋转的最恶劣条件下,接收功率稳定在-10.84 dB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 耦合震动 近距 激光通信 光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H桥逆变器的新型功率均衡调制策略
14
作者 顾军 张维国 +2 位作者 李平 张明 杜治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0,共9页
针对级联H桥逆变器在传统的同相层叠PD(phase disposition)调制策略下,各单元之间存在功率不均衡问题,深入分析自由度控制原理,提出1种新型功率均衡调制策略,在保证输出功率均衡和电压谐波特性的基础上,缩短功率均衡时间,降低数字控制... 针对级联H桥逆变器在传统的同相层叠PD(phase disposition)调制策略下,各单元之间存在功率不均衡问题,深入分析自由度控制原理,提出1种新型功率均衡调制策略,在保证输出功率均衡和电压谐波特性的基础上,缩短功率均衡时间,降低数字控制复杂度。该方法一方面在PD调制法的基础上对三角载波进行自由度重组,让其均匀分布于不同载波层间,充分利用各输出电平的开关冗余状态,使其在1个载波周期内实现功率均衡来缩短均衡所需时间;另一方面,对调制波垂直自由度进行重组,以降低数字控制的复杂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及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桥 调制策略 功率均衡 自由度 功率均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构多重拓扑降耦的优化原理与一般方法
15
作者 李菊 郭跃 +2 位作者 沈惠平 孟庆梅 顾晓阳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0-1712,共13页
现有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都仅以基本功能(DOF、POC)为设计目标,综合出的并联机构的耦合度一般较高(k≥2),致使其运动学正解求解及其后续研究(运动学、动平衡及动力学分析等)较复杂,影响了并联机构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以降低机构... 现有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都仅以基本功能(DOF、POC)为设计目标,综合出的并联机构的耦合度一般较高(k≥2),致使其运动学正解求解及其后续研究(运动学、动平衡及动力学分析等)较复杂,影响了并联机构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以降低机构耦合度为目标的并联机构多重拓扑降耦优化原理与方法。首先以6-DOF三平移三转动6-6R无约束并联机构(耦合度k=4)为例,详细阐述并联机构多重拓扑降耦优化方法及其应用,并依次逐渐优化得到耦合度k=3,2,1,0的6-DOF 3T3R无约束并联机构;然后阐述了典型6-DOF Stewart-Gough平台并联机构的多重拓扑降耦优化过程,并得到相应的拓扑优化构型,便于进行这些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与性能求解与分析。研究结果为其他多回路复杂并联机构的拓扑降耦优化提供了启示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拓扑 耦合度 降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冲击响应简化分析与预测
16
作者 张仁波 李昕晨 +1 位作者 金浏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4-53,共10页
针对目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复杂且低效的问题,研究了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下动态响应的简化分析与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弯-剪抗力模型;其次,基于此... 针对目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复杂且低效的问题,研究了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下动态响应的简化分析与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弯-剪抗力模型;其次,基于此模型并考虑应力波传播效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自由度简化分析模型来预测混合配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冲击响应,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量纲分析,对双自由度模型计算的120组冲击工况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混合配筋梁的峰值位移和冲击力时程曲线的经验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基本在20%以内,可为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工程实践提供一种有效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 混合配筋混凝土梁 双自由度模型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有极化和空模自由度的单光子的半量子密钥分配网络协议
17
作者 叶天语 叶腾琦 +1 位作者 马鹏辉 李霞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73,共16页
为了使位于网络上不同节点的通信方利用半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整体上组成一个安全的半量子密钥分配网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极化和空模自由度的单光子的半量子密钥分配网络协议。该协议只需单光子而非量子纠缠态作为量子资源,只需进行... 为了使位于网络上不同节点的通信方利用半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整体上组成一个安全的半量子密钥分配网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极化和空模自由度的单光子的半量子密钥分配网络协议。该协议只需单光子而非量子纠缠态作为量子资源,只需进行单光子测量,且无须量子纠缠交换操作、量子延迟线以及哈达玛操作。在该协议中,一个拥有完全量子能力的参与者与每个半量子参与者建立不同密钥,同时又帮助每2个相邻半量子参与者建立不同密钥。该协议可被应用于半量子求和、半量子隐私比较和半量子秘密共享,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由于对具有极化和空模自由度的单光子进行制备、测量和施加酉操作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很容易实现的,该协议具有良好的实际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量子密码 半量子密钥分配网络 单光子 极化自由度 空模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及FAST工程应用
18
作者 付兴 孙思源 +3 位作者 李宏男 李庆伟 李辉 任亮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行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弦振动理论的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对单根拉索开展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开展了参数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及现场实测对FAST索网结构进行索力识别,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在1%以内,现场实测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小于5%。该方法考虑了拉索的复杂边界条件,可避免求解未知边界约束刚度,拓展了传统弦振动理论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 可变弹性边界支承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索力识别 频率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型半桥及双变压器的新型宽电压增益直流变换器
19
作者 付超 孙平安 +1 位作者 孙玉巍 许崇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106,共9页
针对宽电压运行直流源接入直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T型桥臂与双变压器、在宽电压增益范围保持高效率运行的新型直流变换器。首先,根据不同电压增益进行拓扑重构,给出了变换器三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三自由... 针对宽电压运行直流源接入直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T型桥臂与双变压器、在宽电压增益范围保持高效率运行的新型直流变换器。首先,根据不同电压增益进行拓扑重构,给出了变换器三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三自由度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矢量图分析法得到满足运行条件的最优占空比,并给出了一种三自由度效率优化控制算法。再次,还基于单移相控制的工作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换器双变压器的零电流切换。最后,通过1 kW实验样机对所提变换器拓扑及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当输入电压由100 V到500 V范围变化时,效率最高可达97.66%,最低93.7%,与相同运行条件下的T型DAB相比,所提变换器在较宽电压范围内能够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宽电压增益 三自由度控制 傅里叶分解 优化策略 工作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机器人机构工作空间的优化研究
20
作者 张家祥 刘明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3,共7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模型,具备几何对称、简单运动学特性以及可在直线导轨上无限扩展的平移工作空间。采用投影法进行对并联机器人的位移进行分析,采用闭环向量法分析并联机器人的瞬时运动学特性。在雅可比矩阵的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模型,具备几何对称、简单运动学特性以及可在直线导轨上无限扩展的平移工作空间。采用投影法进行对并联机器人的位移进行分析,采用闭环向量法分析并联机器人的瞬时运动学特性。在雅可比矩阵的基础上,研究了并联机器人各个典型构型。此外,对带偏置角的并联机器人局部奇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工作空间分析,建立了以机构最大占用面积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对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并联机器人可达的最大工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四自由度 运动特性 特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