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9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Catal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妍 宁云山 +2 位作者 龙敏 董文其 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2,446,共4页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过氧化氢酶(catalase,KatA)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测定、分析其核酸序列,并在E.coli中表达,研究其抗原性。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pDNA染色体中扩增KatA编码基因片段,将其T-A克隆和测序,并...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过氧化氢酶(catalase,KatA)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测定、分析其核酸序列,并在E.coli中表达,研究其抗原性。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pDNA染色体中扩增KatA编码基因片段,将其T-A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基因序列比较,再将目的基因插入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用GST亲和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用于对29株小鼠抗Hp-全菌单克隆抗体(mAb)的鉴定及与Hp啊感染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结果:KatA基因全长为1 515 bp,并在GenBank上登录(No.DQ333889),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核酸的同源性为96%~97%,表达的KatA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85 000,29株小鼠抗Hp全菌mAb中有4株mAb是针对KatA的,表达产物可被Hp感染患者的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重组KatA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坳检测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talase 克隆 基因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杆菌Catalase/GST融合蛋白的表达、标签切除及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姜茵 奚月 李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旨在利用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表达幽门螺杆菌Catalase融合蛋白,并利用凝血酶切除GST标签。将重组质粒Catalase/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菌体经反复冻融、溶菌酶裂解及超声破菌后,Catalase/GST融合... 旨在利用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表达幽门螺杆菌Catalase融合蛋白,并利用凝血酶切除GST标签。将重组质粒Catalase/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菌体经反复冻融、溶菌酶裂解及超声破菌后,Catalase/GST融合蛋白以部分可溶性的形式表达在上清中。采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对其进行纯化,得到Catalase/GST融合蛋白,再用凝血酶进行GST标签的切除,所得产物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高效表达出Catalase/GST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85 kD,凝血酶成功地切除了GST标签,Western blotting证实Catalase蛋白能被鼠抗Catalase单克隆抗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talase 融合表达 GST标签切除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atalase-3基因克隆及低温表达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汉梅 张怀渝 +1 位作者 谭振波 黄玉碧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应用RT-PCR技术,从玉米自交系承18经14℃冷锻炼处理的芽鞘中扩增出长1491 bp的Cat3全长cDNA。以pGEM-T Easy为载体,克隆了扩增片段,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确认为玉米Cat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中accession number:L... 应用RT-PCR技术,从玉米自交系承18经14℃冷锻炼处理的芽鞘中扩增出长1491 bp的Cat3全长cDNA。以pGEM-T Easy为载体,克隆了扩增片段,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确认为玉米Cat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中accession number:L05934的序列仅在两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差异。同时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对Cat3在不同低温处理的玉米芽鞘中的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at3在经14℃冷锻炼处理的芽鞘中表达增强,表明该基因受低温的诱导表达,为玉米抗寒基因,对提高玉米的抗寒力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过氧化氢酶3 RT—PCR 抗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八段锦在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气指标和CAT、MCFS评分的影响
4
作者 张婷婷 朱涛峰 +2 位作者 陈如华 闵翼 王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呼吸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血气指标、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及曼彻斯特COPD疲劳量表(Manchester COPD Fatigue Scale,MCFS)评分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呼吸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血气指标、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及曼彻斯特COPD疲劳量表(Manchester COPD Fatigue Scale,MCF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接受常规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八段锦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血液,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评估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包括动脉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_(2))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to predicted value ratio,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采用CAT评分、MCFS评分评估患者的综合征状和特异性疲劳度,最后进行COPD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血气指标包括PaO_(2)、PaCO_(2)、SaO_(2)水平分别为88.87 mm Hg、38.24 mm Hg、95.16%,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d、FVC、PEF水平分别为(3.79±0.75)L、(62.45±5.22)%、(3.15±0.53)L、(4.63±0.89)L/S,除PaCO_(2)低于对照组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MCFS评分分别为23.81、19.4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42/4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八段锦可有效促进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患者特异性疲劳和功能障碍,同时能提高血气指标,改善呼吸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稳定期 呼吸八段锦 血气指标 肺功能 cat MC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系物对仿刺参catalase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士博 王摆 +5 位作者 董颖 高杉 蒋经伟 孙红娟 殷旭旺 周遵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7-305,共9页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设置3种不同浓度(1/5、1/25、1/125的96 h-LC50)的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处理健康仿刺参,检测仿刺参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在呼...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设置3种不同浓度(1/5、1/25、1/125的96 h-LC50)的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处理健康仿刺参,检测仿刺参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在呼吸树、肠组织中的表达和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各苯系物处理组的仿刺参呼吸树和肠组织中,cat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显著;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对呼吸树中CAT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其中乙基苯的诱导倍数最高,为12.0~19.8倍;6种苯系物对肠组织中CAT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大小顺序为:邻–二甲苯〉乙基苯〉对–二甲苯〉甲苯〉间–二甲苯〉苯。表明苯系物对仿刺参呼吸树、肠具有氧化胁迫作用,可能造成2种组织的氧化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苯系物处理后,仿刺参肠组织中cat m RNA相对表达倍数与CAT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仿刺参肠和呼吸树中cat m RNA相对表达倍数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为苯系物对仿刺参的生物毒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BTEX) 仿刺参 氧化损伤 过氧化氢酶(cat) 呼吸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Catalase 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婷 沈文涛 +4 位作者 庹德财 言普 黎小瑛 唐庆华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72-2378,共7页
过氧化氢酶(Catalase)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清除植物细胞内光呼吸、线粒体电子传递及脂肪β-氧化等过程中产生的H2O2,从而保护细胞免于过氧化氢酶的毒害。为了解槟榔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相关信息,利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槟... 过氧化氢酶(Catalase)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清除植物细胞内光呼吸、线粒体电子传递及脂肪β-氧化等过程中产生的H2O2,从而保护细胞免于过氧化氢酶的毒害。为了解槟榔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相关信息,利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槟榔叶片总RNA,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槟榔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获得ArCAT1(MN692600)、ArCAT2(MN692601)、ArCAT3(MN692602)3个同源基因,其序列全长均为1476 bp,编码492个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显示,ArCATS与同为棕榈科的油棕(Elaeis guineensis)、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等植物的过氧化氢酶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油棕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ArCAT1蛋白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而ArCAT2和ArCAT3既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又定位于细胞核中。这为进一步研究Catalase基因在槟榔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过氧化氢酶 亚细胞定位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百合Catalas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煜 林文昊 +2 位作者 荆一博 董懿 金淑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6-767,共12页
为探究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Catalase(CAT)基因与耐盐碱胁迫的关系,从细叶百合鳞茎中成功克隆出LpCat基因。该基因的ORF区长度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细叶百合Catalase蛋白与通江百合(L.s... 为探究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Catalase(CAT)基因与耐盐碱胁迫的关系,从细叶百合鳞茎中成功克隆出LpCat基因。该基因的ORF区长度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细叶百合Catalase蛋白与通江百合(L.sargentiae)、菠萝(Ananas comosus)、油棕(Elaeis guineensis)等植物的Catalase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构建了pQE-LpCat原核表达载体,以1 mol·L^(-1)IPTG为诱导剂进行LpCat蛋白的体外诱导表达与纯化。在添加50 mmol·L^(-1)NaHCO_(3)胁迫下,携带PQE-LpCat蛋白的菌液生长浓度高于对照菌株。在1 mol·L^(-1)NaHCO_(3)、2.5 mol·L^(-1)H_(2)O_(2)胁迫下过表达LpCAT基因烟草(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植株与野生型相比,枯萎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和蒸腾速率,H_(2)O_(2)含量,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检测说明过表达LpCat基因烟草植株比野生型烟草植株更耐盐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百合 catalase基因 盐碱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2和NCA1的原核共表达中CAT2酶活性质研究
8
作者 张瑞含 韩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植物过氧化氢酶2(CAT2)是控制植物体内氧化还原水平、调控过氧化氢信号传递的关键酶。在植物体内NCA1是CAT2重要的分子伴侣,可以保护CAT2不被降解并发挥其正常功能。在目前的原核表达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仅单独表达了CAT2蛋白。文章利用... 植物过氧化氢酶2(CAT2)是控制植物体内氧化还原水平、调控过氧化氢信号传递的关键酶。在植物体内NCA1是CAT2重要的分子伴侣,可以保护CAT2不被降解并发挥其正常功能。在目前的原核表达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仅单独表达了CAT2蛋白。文章利用拟南芥CAT2和NCA1基因的全编码序列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CAT2和PET28a(+)-NCA1,转入同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共表达成功获得了存在于破细胞后上清液内的CAT2蛋白。通过对相关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CAT2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8,酶活高达580 U/mg,是单独表达CAT2酶活的5倍,蛋白质量浓度为0.42μg/μL。NO是植物体内一种可以对蛋白进行亚硝基化修饰的信号分子,在成功表达出CAT2基础上利用NO供体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进行处理,发现NO处理后CAT2的酶活受到抑制,利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后可以使酶活恢复,推测NO可能通过亚硝基化修饰CAT2调控其酶活力,从而间接地影响细胞内环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NCA1基因 原核表达 一氧化碳 亚硝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CD-CAT选题策略DWIR的拓展及其优化
9
作者 李俊杰 郑慧婧 +1 位作者 周昱希 曾平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该文将DWIR选题策略拓展出更加一般化的GDWIR方法,使得GDWIR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同时采用Q-最优准则或可达矩阵R对GDWIR方法的初始选题进行进一步优化,提出了Q_GDWIR和R_GDWIR方法.研究发现:1)GDWIR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且比DWIR选题策... 该文将DWIR选题策略拓展出更加一般化的GDWIR方法,使得GDWIR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同时采用Q-最优准则或可达矩阵R对GDWIR方法的初始选题进行进一步优化,提出了Q_GDWIR和R_GDWIR方法.研究发现:1)GDWIR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且比DWIR选题策略具有更好的性能;2)在属性个数较少的情况下,Q_DWIR和R_DWIR同样具有较高的属性掌握模式判准率,在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性测试(CD-CAT)中可以采用实施条件更加简单易行Q_DWIR或R_DWIR方法作为选题策略;3)如果测量的属性个数超过5,那么Q_GDWIR和R_GDWIR方法比Q_DWIR和R_DWIR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当数据量达到150时,CD-CAT应采用Q_GDWIR和R_GDWIR方法进行选题施测以提高CD-CAT的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性测试 非参数选题策略DWIR 可达矩R Q最优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瓠瓜CAT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白粉病菌的表达分析
10
作者 沈海斌 汪宽鸿 +4 位作者 田守波 唐玉英 吴珏 陈春宏 张兆辉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19-24,共6页
为探究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CAT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在白粉病菌侵染后的作用,基于瓠瓜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对LsCATs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研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瓠瓜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个CAT家族同源基因,其编码蛋白氨... 为探究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CAT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在白粉病菌侵染后的作用,基于瓠瓜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对LsCATs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研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瓠瓜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个CAT家族同源基因,其编码蛋白氨基酸数分别为489、1019个,且均为亲水性蛋白;进化分析表明,瓠瓜CAT基因家族被分成2个亚组,推测在相同亚组的瓠瓜与黄瓜CAT转录因子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利用MEME软件预测得到15个motif元件,不同CAT基因家族的motif数量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LsCATs的启动子包含ABA、乙烯、MeJA、干旱、低温等多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响应元件;瓠瓜接种白粉病菌后,LsCAT1表达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sCAT2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表明LsCAT1、LsCAT2可能与瓠瓜的白粉病抗性相关。本研究可为CAT基因在瓠瓜抗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cat 基因家族 白粉病菌 系统发育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系生长及叶片POD、CAT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思凡 陈维峰 +2 位作者 马林 袁宗胜 刘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系生长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比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建立了具有高效解磷、解钾、固氮活... 【目的】探讨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系生长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比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建立了具有高效解磷、解钾、固氮活性的产气肠杆菌CT-B09-2、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这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处理,共计16个菌剂处理(T_(1)~T_(16)),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菌剂处理30 d后测定牡丹根干质量及叶片POD、CAT活性,并对各指标进行组间差异性、相关性和回归拟合分析。【结果】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干质量、POD活性、CAT活性的影响不同;T_(8)处理(施用40 mL产气肠杆菌、80 mL解淀粉芽孢杆菌、40 mL乙酸钙不动杆菌)的根干质量、POD活性、CAT活性最大,分别为6.32 g、153.31μmol·g^(-1)、676.53μmol·g^(-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4.47%、341.29%、95.14%;各菌剂处理下,POD活性与CAT活性、CAT活性与根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单因子效应分析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根干质量的影响随着其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互作效应分析显示,产气肠杆菌低用量与解淀粉芽孢杆菌高用量的互作效果最好,产气肠杆菌适中用量与乙酸钙不动杆菌低用量的互作效应最好。【结论】各菌剂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牡丹根干质量及叶片POD、CAT活性,以V(产气肠杆菌)∶V(解淀粉芽孢杆菌)∶V(乙酸钙不动杆菌)=40 mL∶80 mL∶40 mL的T_(8)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牡丹 根系生长 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与IHHO-LSTM的神经网络时延预测方法
12
作者 游达章 袁野 张业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基于Ether CAT控制多轴系统存在的同步误差问题,时延预测对于提高Ether CAT网络中主从同步精度十分重要。Ether CAT总线传输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多策略哈里斯鹰(IHHO)的长短期记... 基于Ether CAT控制多轴系统存在的同步误差问题,时延预测对于提高Ether CAT网络中主从同步精度十分重要。Ether CAT总线传输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多策略哈里斯鹰(IHHO)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时延预测方法。首先,将时延序列利用EMD算法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针对哈里斯鹰种群初始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增加改进的ICMIC混沌映射来提高种群分布多样性,并引入反S型能量控制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修正寻优模型;由于随机向量的不确定性,采用衰减机制更新随机向量,得到规则的向量变化;最后,利用IHHO-LSTM模型对分解的固有模态函数建模,并将各分量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EMD-IHHO-LSTM时延预测模型相较于传统HHO-LSTM模型在MAE,RMSE,MAPE分别提高了58.39%,69.85%,69.66%,可有效预测网络时延,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er cat控制系统 时延预测 改进ICMIC混沌映射 能量控制因子 衰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优化CatBoost模型的气温和风速偏差订正
13
作者 沈天行 秦华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716-14725,共10页
当前环境下,气象要素的准确预报在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交通运输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沙猫群算法(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 SCSO),用于优化CatBoost模型,以解决传统气温和风速预测不准确的问题。研究数... 当前环境下,气象要素的准确预报在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交通运输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沙猫群算法(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 SCSO),用于优化CatBoost模型,以解决传统气温和风速预测不准确的问题。研究数据涵盖了南京地区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气象数据,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作为真实数据。首先,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SCSO优化CatBoost模型,以订正24、48、72 h刻预报的气温和风速。为了克服SCSO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采用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沙猫群位置,并引入莱维飞行和三角游走策略优化寻优过程。在迭代中,采用LOBL策略和边界突变算子确保不会陷入局部最优解。最后,利用改进的SCSO优化CatBoost的超参数,并结合K折交叉验证提高参数的可靠性和泛化性。结果表明,改进的SCSO-CatBoost模型相比XGBoost、LightGBM、传统GBDT、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优越性,在24 h的气温和风速预测中均方根误差分别提升了0.514 5和0.174 9,在48、72 h的提升也十分显著。为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Boost 沙猫群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PYTHON 气象预测 偏差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1超导磁悬浮系统的平衡分析与永磁实验装置设计
14
作者 王亚林 杨庆喜 +2 位作者 张国书 王召 刘云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16,共9页
天环一号(CAT-1)是国内首个采用磁悬浮偶极场磁体设计的磁约束等离子体装置。本文根据CAT-1装置总体目标和参数设计要求,采用线电流简化模型,基于矢量磁场、力学平衡及动力学等方法,完成了超导磁悬浮系统的平衡稳定分析,给出了参数设计... 天环一号(CAT-1)是国内首个采用磁悬浮偶极场磁体设计的磁约束等离子体装置。本文根据CAT-1装置总体目标和参数设计要求,采用线电流简化模型,基于矢量磁场、力学平衡及动力学等方法,完成了超导磁悬浮系统的平衡稳定分析,给出了参数设计结果;初步设计出简化的永磁悬浮实验装置,用于检验超导磁悬浮系统稳定性及参数可靠性。结果表明:对于CAT-1装置的悬浮磁体1200 kg、电流5 MA、悬浮距离2.0 m设计目标,托举线圈半径最优值为1.7 m,相应的电流为3.49 kA,为实现对悬浮磁体偏移运动的有效阻减及控制,平衡点附近工作区域应限制在垂直位移Δz<0.1 m、水平位移Δer<0.05 m、倾斜角位移Δα<π/24;分析了TSR线圈对悬浮线圈的影响,计算显示TSR与悬浮线圈产生对向漂移,漂移幅度与径向位置有关,同时TSR线圈侧原本闭合磁力线被破坏,造成输运粒子损失;采用1.5 kg永磁完成了悬浮实验装置概念设计,分析表明永磁体与托举线圈间距0.1 m,铜导托举线圈电流895 A,满足控制对响应速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1装置 悬浮偶极场 悬浮超导环 平衡与稳定控制 永磁体悬浮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延边地区犬和猫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
15
作者 徐颖 梁喜植 +5 位作者 王金琦 刘喆 殷国璐 韩天龙 薛书江 宋建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犬和猫皮肤病的发病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收集和跟踪调查吉林省延边地区4家动物医院接诊的822例皮肤病病例,对其品种、性别、年龄、发病月份、皮肤病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以期为防治犬和猫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犬和猫皮肤病的发病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收集和跟踪调查吉林省延边地区4家动物医院接诊的822例皮肤病病例,对其品种、性别、年龄、发病月份、皮肤病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以期为防治犬和猫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小型贵宾犬、比熊犬的发病率较高,美国短毛猫、田园猫的病例数较多,0~1岁的幼龄动物及雄性动物的发病率较高,6、7、8月份的发病率较高,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例占总病例的39.17%,细菌性皮肤病的病例占总病例的27.13%。结果表明,吉林省延边地区犬和猫皮肤病病例中真菌性皮肤病最为流行,小型贵宾犬类,美短猫类最易患皮肤病,幼年犬和猫(0~1岁)的雄性易患皮肤病,6、7、8月为皮肤病高发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和猫 皮肤病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宠物猫航空箱用户需求分析和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敏娜 刘慧敏 +2 位作者 薛景梵 张峰 易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5,共14页
目的大数据中挖掘更加全面的用户需求,以优化宠物猫航空箱产品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来获取宠物猫航空箱用户需求并对其展开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UGC平台评论进行语义提取及处理;其次构建需求要素模型,分析用户需求特征... 目的大数据中挖掘更加全面的用户需求,以优化宠物猫航空箱产品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来获取宠物猫航空箱用户需求并对其展开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UGC平台评论进行语义提取及处理;其次构建需求要素模型,分析用户需求特征关系并可视化呈现;再次通过用户信息数据挖掘和定性调研绘制用户画像;最后整合用户需求特征与用户画像以构建用户行为地图,总结用户总体需求,并转化为设计需求,指导进一步设计实践和案例验证。结果将设计需求映射为功能和解决方案,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结合用户满意度检测验证其可行性。结论对设计实践进行体验评价,结果表明结合大数据挖掘和用户需求定性分析的方法,能够有效、全面获取宠物猫航空箱的用户需求,为后续产品设计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挖掘 宠物猫航空箱 用户需求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行业图像数据高效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明 邹露 +3 位作者 何世明 谢玉森 周越淼 陈春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2,I0004-I0006,共14页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对分解后的奇异值进行优选,在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用少量奇异值表征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压缩,降低数据大小,提高传输效率;提出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方法,分别对每个颜色通道的图像进行随机分割、随机加密和随机排序,解决了传统猫脸加密算法颜色通道线性相关度高,整体置乱度低的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奇异值压缩技术在保证图像清晰的情况下仅利用15%的奇异值数据完成对图像的压缩,最大图像压缩比可达4.43,平均压缩后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仅为原空间的26.29%,数据传输控制协议通信平均传输效率提高86.39%.在加密图像达到0相关的前提下,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算法加密图像在像素点处三通道颜色值完全不同,新方法颜色通道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2和0.25,对比传统猫脸加密方法,分别降低0.78、0.75和0.71.新方法加密效果好、难破解,可为石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工业 图像数据 改进奇异值压缩 猫脸变换 熵权TOPSIS法 传输控制协议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储能与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网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8
作者 栗然 王欣鹏 +1 位作者 白杨 王嘉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1,53,共11页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解决能量季节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季节性氢储能和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给出电热氢微电网结构,建立耦合季节性氢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为描述源荷不确定性因素,突出源荷的季节性与时序...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解决能量季节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季节性氢储能和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给出电热氢微电网结构,建立耦合季节性氢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为描述源荷不确定性因素,突出源荷的季节性与时序性,基于马尔科夫链表征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结合蒙特卡洛抽样生成大量源荷不确定场景,进而基于概率场景缩减为典型源荷场景;建立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以微电网年化综合成本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以微电网年总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沙地猫群优化算法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相互迭代的方法对双层模型进行求解。算例求解结果证明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能够提高风光的消纳率,兼顾微网中的经济性与不确定因素,分析源荷不确定性对微电网优化配置的影响,为含有氢储能的微电网优化配置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氢储能 源荷不确定性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双层优化配置 沙地猫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部分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鉴定与分析
19
作者 胡霖 啜力文 +5 位作者 赵辰昊 王泽坤 余复昌 陈文杰 王力 张振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为了解温州市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分别采集温州市宠物犬和猫粪便样本100份和64份,提取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4.90%(8/164),... 为了解温州市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分别采集温州市宠物犬和猫粪便样本100份和64份,提取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4.90%(8/164),宠物犬和猫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4.00%(4/100)和6.25%(4/64)。毕氏肠微孢子虫总阳性率为15.85%(26/164),宠物犬和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23.00%(23/100)和4.69%(3/64)。经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2种隐孢子虫,分别为犬隐孢子虫(n=4)、猫隐孢子虫(n=4);鉴定出3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别为PtEbⅨ(n=22)、CHG1(n=2)和BEB6(n=1)。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宠物犬猫感染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较常见,应进一步加强检测和溯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毕氏肠微孢子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应激与健康研究进展
20
作者 何夙旭 赵海明 陈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1-128,共8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饲养宠物已成为国内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其中,猫作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喜爱的宠物之一,其健康状况也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鉴于猫独特的生理特性,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对其健康与...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饲养宠物已成为国内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其中,猫作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喜爱的宠物之一,其健康状况也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鉴于猫独特的生理特性,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对其健康与幸福感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学术界针对猫应激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展开了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猫应激的类型、对健康的具体影响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文章深入分析了应激状态下猫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并评估了益生菌、益生元及相关代谢产物在缓解猫应激方面的应用潜力。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猫应激与健康问题为保障猫的福利及促进人与猫之间的和谐共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健康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