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ountable capabi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interpretable cap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belief rule base
1
作者 LI Xuan JIANG Jiang +2 位作者 SUN Jianbin YU Haiyue CHANG Leil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231-1244,共14页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accountable capabi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interpretable cap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the belief rule base(BRB).Firstly,a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opt...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accountable capabi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interpretable cap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the belief rule base(BRB).Firstly,a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optimized.Then,the key sub-capabilities are identified by quantitatively calculating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each sub-capability to the overall capability.Finally,the overall capability is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identified key sub-capabilities.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as follows.(i)An interpretable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employing BRB which can provide complete access to decision-makers.(ii)Key sub-capabilities a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contribution analysis results.(iii)Accountable capability improvement is carried out by only optimizing the identified key sub-capabilities.Cas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Surveillance”,“Positioning”,and“Identification”are identified as key sub-capabilities with a summed contribution of 75.55%in an analytical and deducible fashion based on the interpretable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l.As a result,the overall capability is improved by optimizing only the identified key sub-capabilities.The overall capabilit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from 59.20%to 81.80%with a minimum cost of 397.Furthermore,this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how optimizing the BRB with more collected data would affe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only optimizing“Surveillance”and“Positioning”can also improve the overall capability to 81.34%with a cost of 370,which thus valid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ountable capability improvement interpretable capability evaluation belief rule base(B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滤波面形的毫米级束径离子束驻留时间补偿
2
作者 卞萌 胡海翔 +2 位作者 唐瓦 季鹏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39-1749,共11页
为提升细束径去除函数对空间波长接近其特征尺寸的面形误差的修正能力,开展了毫米级束径离子束加工收敛率分析及优化研究,提出基于多频段面形“贝壳纹”加工程度的修形能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均方根密度的频域分布特性与各频段的收敛率... 为提升细束径去除函数对空间波长接近其特征尺寸的面形误差的修正能力,开展了毫米级束径离子束加工收敛率分析及优化研究,提出基于多频段面形“贝壳纹”加工程度的修形能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均方根密度的频域分布特性与各频段的收敛率、不同周期面形幅值的加工结果,量化评估细束径去除函数的跨频段误差修正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制定加工补偿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滤波进行驻留时间补偿的收敛率优化提升方法,提高了可修正频段的收敛率,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加工“贝壳纹”的方式可以实现去除函数多频段面形误差修正能力的高效分析,驻留时间补偿方法可有效提升细束径去除函数可修正频段内的单轮收敛率。针对2 mm半宽去除函数收敛能力发生转折的关键频段(0.186~0.385 mm^(-1)),实际平均收敛率从76.4%提升至91.7%。该方法有助于实现单束径去除函数加工时的全频段误差一致性收敛,适用于高精度光学元件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离子束修形 驻留时间 收敛率 细束径去除函数 修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OE框架的ISM-MICMAC分析
3
作者 陈於婷 蒋春燕 宋成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中,数字化能力提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明晰数字化能力生成过程,在TOE框架下识别并提炼企业数字能力影响因素,综合使用ISM-MICMAC方法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影响因... 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中,数字化能力提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明晰数字化能力生成过程,在TOE框架下识别并提炼企业数字能力影响因素,综合使用ISM-MICMAC方法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共19个影响因素可划分为8个层次;其中,数字化组织准备、数字技术运用与扩散既是直接影响因素,也是高依赖性因素;需求转变、政策导向、数字经济水平和高管数字背景是深层驱动力因素。结论基于系统视角丰富数字化能力前因研究,以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培育数字化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转型 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分层化研究——基于ISM-MICMAC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慧 滕五晓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8,共11页
基层应急能力受复杂因素影响,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能够识别关键因子,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作支撑。基于德尔菲法明确基层应急能力影响因素,通过ISM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结构体系,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进行验证分析。构建了由25个因... 基层应急能力受复杂因素影响,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能够识别关键因子,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作支撑。基于德尔菲法明确基层应急能力影响因素,通过ISM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结构体系,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进行验证分析。构建了由25个因子构成的基层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体系,并基于ISM划分为9个层次和3个因素群,自下而上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基层应急能力;基于驱动力—依赖性数值划分出独立、联动、依赖、自治四个因素群,两者在影响性质上高度一致。应从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应急工作标准化建设、加强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应急能力 制度环境 执行主体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区域要素客观预报方法效果检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漆梁波 曹晓岗 +2 位作者 夏立 陈春红 梁旭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8,共10页
数值模式的客观释用是数值模式在业务工作中发挥效能的重要环节。在对上海区域数值模式近5年的模式直接输出(DMO)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卡尔曼滤波释用(KLM)和最优化集成释用(OCF)的方法进行要素客观释用,总结出区域数值模式的预报... 数值模式的客观释用是数值模式在业务工作中发挥效能的重要环节。在对上海区域数值模式近5年的模式直接输出(DMO)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卡尔曼滤波释用(KLM)和最优化集成释用(OCF)的方法进行要素客观释用,总结出区域数值模式的预报性能,客观释用也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1)近几年,上海区域数值模式的直接输出结果(DMO)对温度、湿度以及风向的预报改善不明显,甚至还有变差现象,风速的预报自2005年起有改善,但主要体现在预报的稳定性方面。(2)KLM方法较DMO在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预报上均有明显提高,但是风向的预报无明显提高,预报准确率甚至略有下降。(3)OCF方法的预报性能较KLM方法略有提高。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向的预报准确率提高约2%,风速预报与KLM方法相当。在春季和冬季,OCF的预报水平已经与主观综合预报相当,如果主观综合预报能充分参考OCF的预报结果,主观综合预报"春季和冬季预报误差相对偏大"这一弱点能得到改善。检验结果能为数值模式的开发和调试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而最优化集成方法的成功业务尝试也佐证了集成预报在数值模式客观释用中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数值模式 预报性能 客观释用 最优化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A与中考试题中对“读图能力”的考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黎生 杨慧娟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2,共4页
PISA项目与中考试题均注重对数学素养的考察.“读图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成为测试的重要方面.读图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观察、操作、作图的作用,要在不同数学分支间融合,要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PISA 中考试题 读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和AHP以及模糊评判的矿山安全管理能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1
7
作者 张舒 史秀志 +1 位作者 古德生 黄刚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06-2416,共11页
以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和评价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综合影响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的16个因素,运用ISM将安全管理能力因素体系构成1个多级递阶模型进行分析... 以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和评价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综合影响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的16个因素,运用ISM将安全管理能力因素体系构成1个多级递阶模型进行分析。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HP对影响因素权重进行计算,得出影响矿山安全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采用二元相对定权法确定定性指标的隶属矩阵,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得出各单位安全管理能力的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评判结果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建立的分析评价模式可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安全管理能力 解释结构模型(ISM)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彦 张冬梅 杨荣武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堂设问和实验设计等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建立数据与单位的概念,指导学生掌握有效数字的计算,同时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软件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最终...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堂设问和实验设计等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建立数据与单位的概念,指导学生掌握有效数字的计算,同时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软件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最终运用统计学的定量与分析得到可靠合理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 数据处理 统计学分析 有效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辨力新认识 被引量:53
9
作者 云美厚 丁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3-608,共6页
地震分辨力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阐述了地震分辨力与地震分辨率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分辨力的定义、准则,讨论了地震分辨力同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之间的关系和差异,重新认识了噪声与分辨力的关系。研究认为:地震分... 地震分辨力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阐述了地震分辨力与地震分辨率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分辨力的定义、准则,讨论了地震分辨力同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之间的关系和差异,重新认识了噪声与分辨力的关系。研究认为:地震分辨力是地震资料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只决定于地震子波的特性,与地震剖面中是否存在噪声无关。提高地震分辨力的惟一途径是改善地震子波本身的特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只能提高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分辨力。在地震分辨力一定的条件下,利用特殊的方法(技术)可以解释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的薄层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地震分辨力的提高,仅仅说明地震地质解释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辨力 瑞利准则 1/4波长 信噪比 地震地质解释能力 高分辨力 地震勘探 地震地质解释 地震资料 地震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的企业家能力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博 李秉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5,共7页
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两次Delphi法构建评价矩阵识别企业家能力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家能力因子的特征,构建企业家能力因子解释结构模型(ISM),探讨企业家能力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培植企业家核心能力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家能力 ISM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模型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风险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汤志伟 杜人杰 高天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1-253,共3页
以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作为理论依据,构造出基于模型的风险因素,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具体实例,重点探讨了方法的应用与结果的分析,给出了预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语言的多义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9-190,196,共3页
图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称之为“图形语义”。图形的语义大多以隐喻形式来表达,隐喻赋予图形语言多种含义,使其超越民族和国界,产生无穷的魅力。因个人的文化层次、民族语言、情趣、经验等因素造成的对图形的感知和理解差异也是客观存在... 图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称之为“图形语义”。图形的语义大多以隐喻形式来表达,隐喻赋予图形语言多种含义,使其超越民族和国界,产生无穷的魅力。因个人的文化层次、民族语言、情趣、经验等因素造成的对图形的感知和理解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对此作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 符号 多义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动态能力解释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启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6-160,共5页
把动态能力和知识管理综合起来研究,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解释。在回顾动态能力概念的发展,评述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能力的知识属性和动态能力的知识构成,提出综合应用知识管理的"内容观"和"过程... 把动态能力和知识管理综合起来研究,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解释。在回顾动态能力概念的发展,评述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能力的知识属性和动态能力的知识构成,提出综合应用知识管理的"内容观"和"过程观"思想解释和分析企业动态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知识管理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世纪欧洲对针灸的初识与想像——以威廉·瑞恩《论针灸》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树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5,202,共14页
17世纪下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威廉·瑞恩曾经在日本短期旅居,他于1683年出版了拉丁语著作《论关节炎》一书,其中有瑞恩摹绘的4幅铜人图,以及他对针灸技术的详细记述,这两部分内容于1974年以《论针灸》为题发表于英文期刊。这... 17世纪下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威廉·瑞恩曾经在日本短期旅居,他于1683年出版了拉丁语著作《论关节炎》一书,其中有瑞恩摹绘的4幅铜人图,以及他对针灸技术的详细记述,这两部分内容于1974年以《论针灸》为题发表于英文期刊。这是欧洲第一份详论针灸的文献,其中对针灸理论与技术的记述渗透着瑞恩作为一个深谙欧洲传统与近代医学知识的学者的背景思想,他不仅援用了古希腊医学理论来解读针灸,而且用当时的血液循环理论去印证经络理论。《论针灸》是西方世界对东方针灸的初识,也掺入了欧洲医生对中国医学的想像,其影响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瑞恩 《论针灸》 铜人图 文本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恐事件下机场航站楼疏散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一洲 张无敌 +1 位作者 晏风 李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解决暴恐事件下机场航站楼人员疏散的应急管理问题,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法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剖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筛选出影响人员疏散能力的关键因素,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及暴恐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 为解决暴恐事件下机场航站楼人员疏散的应急管理问题,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法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剖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筛选出影响人员疏散能力的关键因素,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及暴恐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应急疏散范围等因素,提出航站楼暴恐事件下人员应急疏散预警等级划分标准。结果表明:建筑结构、安全设施、暴恐事件、年龄、应急准备、疏散通道、环境的熟悉程度和现场状态对其他疏散能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受其他疏散能力因素的综合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有速度、疏散引导、应急救援、人群视角、疏散距离、安全设施、暴恐事件和疏散通道;影响人员疏散能力的关键因素主要有疏散引导、速度、应急救援、安全设施、暴恐事件、建筑结构、人群视角和疏散距离;影响人员疏散能力的原因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建筑结构、年龄、环境的熟悉程度、安全设施、现场状态、性别、暴恐事件和应急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恐事件 航站楼 疏散能力 疏散预警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机制的极限传输能力计算知识表达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沛 周钰朋 +2 位作者 崔晖 杨晓楠 胡晨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9-187,共9页
极限传输能力(TTC)受到运行点、潮流调整方式、极限边界的综合影响,故计算呈现多因素影响下的高维状态空间复杂性,传统方法难以在复杂环境中建模并快速计算。文中将TTC计算看作人工智能模型的知识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制的TT... 极限传输能力(TTC)受到运行点、潮流调整方式、极限边界的综合影响,故计算呈现多因素影响下的高维状态空间复杂性,传统方法难以在复杂环境中建模并快速计算。文中将TTC计算看作人工智能模型的知识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制的TTC计算知识表达模型。首先,从安全域角度分析TTC影响因素。其次,构造由初始运行点、潮流调整方式、极限状态组成的样本集,训练XGBoost模型完成计算,并提取影响模型建立的关键特征作为全局知识。然后,引入沙普利加和解释机制完善单一状态下的结果分析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最后,以IEEE 9节点系统和WECC 240节点系统进行算例验证,对比其他模型,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果和一定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极限传输能力 安全域 可解释机制 知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八项规定的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9,共6页
中央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党政建设与国家治理是一体的,中央八项规定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党纪、法规,不仅是制度建立和执行的生动实践,也更深刻地反映出人民利益、执政理念、理想... 中央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党政建设与国家治理是一体的,中央八项规定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党纪、法规,不仅是制度建立和执行的生动实践,也更深刻地反映出人民利益、执政理念、理想信念、科学监督、个人激励是制度建立和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将此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政治学理解读,再反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是实现制度创新、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八项规定 国家治理 学理解读 党政建设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闭环校正模型
18
作者 李邦明 廖文和 +1 位作者 沈建新 梁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5,共5页
介绍了微机械薄膜变形镜(MMDM)面形影响函数的意义,并测量了Oko公司37通道MMDM的面形影响函数矩阵,实验验证了镜面形变和单个驱动电极电压平方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了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闭环校正的模型。搭建基于MMD... 介绍了微机械薄膜变形镜(MMDM)面形影响函数的意义,并测量了Oko公司37通道MMDM的面形影响函数矩阵,实验验证了镜面形变和单个驱动电极电压平方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了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闭环校正的模型。搭建基于MMDM的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采用人眼出射波前作为原始波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快速有效的对动态畸变波前进行校正,为基于MMDM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提供了算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 面形影响函数 校正能力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透视法隐喻看奥尔巴赫《摹仿论》的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3
19
作者 路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27,186,187,共10页
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中频繁出现“透视法”一词,该词既在隐喻层面上被使用,又构成了奥尔巴赫对文本与现实之关系的书写和构建。“透视法”隐喻具有构建文学场景空间、引入历史意识的功能,也是对作者的历史意... 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中频繁出现“透视法”一词,该词既在隐喻层面上被使用,又构成了奥尔巴赫对文本与现实之关系的书写和构建。“透视法”隐喻具有构建文学场景空间、引入历史意识的功能,也是对作者的历史意识和世界观是否开阔的衡量标准。奥尔巴赫借助维柯的人文历史主义与赫尔德关于各民族文化平等的观念,克服透视法的认识论局限,形成“历史透视主义”的文学史书写原则。喻象观和多元镜像理论作为透视法隐喻的补足和变体,共同完成了奥尔巴赫对欧洲文学史的历史主义构建,呈现出文学再现现实的多重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法 历史透视主义 摹仿 喻象 多元意识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探析
20
作者 范小凤 吴葱 朱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无锡惠山,文献记载始自东汉,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是包含了寺庙、名泉、园林、祠堂等诸多古迹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资料考证,梳理惠山名胜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名胜要素的发展脉络。康熙、乾隆的历次巡... 无锡惠山,文献记载始自东汉,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是包含了寺庙、名泉、园林、祠堂等诸多古迹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资料考证,梳理惠山名胜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名胜要素的发展脉络。康熙、乾隆的历次巡幸所带来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名胜得以持续经营的关键。从名胜的形成、保护和阐释3个方面,探析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进而总结名胜得以维系至今的原因,为当代名胜的保护和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惠山名胜 传承机制 保护 阐释 地以人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