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芽孢杆菌TA-4的筛选鉴定及对番茄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起 宋国栋 乔康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筛选具有产生长素(IAA)功能的生防细菌,挖掘其促生潜力。【方法】采用平板稀释和Salkowski法从消毒番茄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产IAA功能的细菌,对其中产IAA最多的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该菌株对番茄的促生效果及其生... 【目的】筛选具有产生长素(IAA)功能的生防细菌,挖掘其促生潜力。【方法】采用平板稀释和Salkowski法从消毒番茄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产IAA功能的细菌,对其中产IAA最多的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该菌株对番茄的促生效果及其生物有机肥对番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菌株TA-4产IAA最多,达39.0μg/mL,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盆栽结果表明TA-4生物有机肥能明显促进番茄生长,与未处理对照相比,2%含量TA-4生物有机肥处理番茄30 d的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58.7%、27.3%、53.2%和70.6%。番茄防御酶PAL、PPO和POD活性显著升高,提高了番茄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结论】明确了巨大芽孢杆菌TA-4对番茄植株生长及其防御酶活性,为研发新型农用生物有机肥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生物有机肥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地藠头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稳产增效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2
作者 雷恩 杨翠华 +2 位作者 梅云祥 谷浩铭 冯长英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7-1286,共10页
【目的】探究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云南山地藠头产量形成及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5种施肥模式(农民习惯施肥、减氮50%、减氮50%配施生物有机肥、减氮100%、减氮100%增施生物有机肥),分析不同施肥... 【目的】探究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云南山地藠头产量形成及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5种施肥模式(农民习惯施肥、减氮50%、减氮50%配施生物有机肥、减氮100%、减氮100%增施生物有机肥),分析不同施肥模式下的藠头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等产量形成指标。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数量及丰度等群落特性。【结果】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减氮100%减产幅度达15.24%,减氮100%增施生物有机肥尽管相对于减氮100%产量有所提升,但其产量仍显著低于农民习惯施肥。减氮50%的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也减产6.61%,然而减氮50%配施生物有机肥能够确保藠头不减产,并且节约化学纯氮112.5 kg/hm^(2),提高化肥农学利用率21.10%。该施肥模式下的藠瓣单重较低,但是单株藠瓣数的增加弥补这一不足,确保产量稳定。同时,减氮50%配施生物有机肥增加根际土壤中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厌氧细菌科(o_DS-18)等有益细菌丰度,降低镰刀菌属(Fusarium)有害真菌的相对丰度,优化土壤生长环境,进而促进藠头叶面积指数发展和干物质快速积累。【结论】减氮50%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降低因氮肥减少而导致的减产风险,实现藠头稳产增效,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山地 藠头 氮肥减施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施对轻度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和苜蓿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亚丽 代先林 +5 位作者 王瑜 仝宗永 刘忠宽 刘振宇 柴旭旭 何峰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4-1701,共8页
为探究不同肥料配施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苜3号’为材料,依托大田设计裂区试验,主区处理为不同梯度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0 kg·hm^(-2)(B0),6000 kg·hm^(-... 为探究不同肥料配施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苜3号’为材料,依托大田设计裂区试验,主区处理为不同梯度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0 kg·hm^(-2)(B0),6000 kg·hm^(-2)(B1),9000 kg·hm^(-2)(B2),12000 kg·hm^(-2)(B3),副区处理分别为:过磷酸钙(375 kg·hm^(-2),SP)、腐殖酸铵(1500 kg·hm^(-2),AH)、过磷酸钙+腐殖酸铵(1875 kg·hm^(-2),SP+AH)以及对照(CK),共16个处理,探究土壤耕层p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及苜蓿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铵可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施用生物有机肥和腐殖酸铵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而改良盐碱土促进紫花苜蓿产量的形成,施用过磷酸钙可显著降低土壤pH,但可能会增加土壤含盐量;紫花苜蓿产量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生物有机肥和腐殖酸铵配施时对轻度盐碱地的改良效果最好,紫花苜蓿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碱地 生物有机肥 腐殖酸铵 产量 土壤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一年两收”葡萄花芽发育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沛智 王西成 +7 位作者 殷雯 王天祥 刘司瑜 方项 王锐 朱家平 房经贵 上官凌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0-801,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江苏地区‘夏黑’葡萄双季生产中花芽发育与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通过对比土壤改良效果、树体生理响应及果实品质形成机制,筛选最优施肥方案,为当地“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支撑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江苏地区‘夏黑’葡萄双季生产中花芽发育与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通过对比土壤改良效果、树体生理响应及果实品质形成机制,筛选最优施肥方案,为当地“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依据。[方法]以6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于夏季果、冬季果采收后分别以全元生物有机肥(T1)、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有机肥(T2)、木霉生物有机肥(T3)作为基肥施入,同时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夏、冬两季果生长周期中的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生物有机肥均有利于土壤养分、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提升,以T2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T2处理中夏、冬季果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51.93%~64.46%、45.34%~55.43%、5.68%~151.04%。夏、冬季果生长期中主梢长度、主梢粗度、节间长度分别增加13.47%~53.15%、9.68%~9.83%、15.93%~17.86%。夏、冬季果提前着色4~8 d且显著促进五粒重增重17.30%~45.33%,增产效果显著。夏、冬季果中总体增糖效果由大到小表现为T2、T3、T1处理。与CK相比,T2处理的夏、冬季果总糖含量增加21.96%~50.46%。对果皮花色苷和果肉糖酸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生物有机肥处理上调VvSUT1、VvSPS、VvAI、VvME、VvF3′5′H、VvUFGT和VvCHI等基因的表达,下调VvIDH和VvPEPC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糖和花色苷积累以及酸降解。[结论]将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对‘夏黑’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促进了树势的恢复并极大改善了‘夏黑’葡萄果实的品质,综合评价值最高,有利于江苏省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一年两收 果实品质 ‘夏黑’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连作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帅 程李洋 +3 位作者 常相杰 杨晓娟 余梦梦 李俊华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连作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春蕾17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生物有机肥用量:0(CK)、1%(BIO1)、2%(BIO2)、3%(BIO3)、4%(BIO4)对甜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连作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春蕾17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生物有机肥用量:0(CK)、1%(BIO1)、2%(BIO2)、3%(BIO3)、4%(BIO4)对甜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整体上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逐渐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BIO3处理提升效果最佳,其中膨大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81.07%、52.09%、60.81%、23.51%和17.45%。BIO3处理产量较CK显著提高了9.18%。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BIO3处理最高,较CK提高了9.39%;而丙二醛含量则是先降低后升高,BIO4处理含量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甜瓜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叶片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排名为:BIO3>BIO4>BIO2>BIO1>CK。综上,适量施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植株抗逆能力、甜瓜产量和品质,其中3%生物有机肥(BIO3)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木霉生物有机肥 土壤肥力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灭菌-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星 张文明 +4 位作者 张春红 邱慧珍 李瑞琴 王蒂 沈其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365-6378,共14页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因集约化生产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结合田间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从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植株生理特征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角度...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因集约化生产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结合田间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从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植株生理特征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角度,初步评估土壤灭菌和生物有机肥联用(Ammonia Disinfection plus Bio-organic Fertilizer Regulation,ABR)对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同对照相比,ABR处理的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分别显著增加约71.1%—152.1%和39.2%—53.3%,但块茎化学品质变化不大。ABR处理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较CK均显著增加,而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CR-DGGE分析发现,ABR处理显著影响了马铃薯连作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CK相比显著下降。ABR处理还有效抑制了土传病害的滋生,植株发病率和收获后的病薯率较CK分别显著下降约67.2%—82.2%和69.1%—70.5%。采用Real-time PCR评估连作土壤中3种优势致病真菌的数量变化,显示ABR处理下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刀菌和接骨木镰刀菌的数量在生育期内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来看,土壤灭菌和生物有机肥联用技术在防控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对土传病害的抑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是其主要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生物有机肥 土壤灭菌 土传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GSJ-1对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靳海波 王文丽 +2 位作者 邱慧珍 李娟 赵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 GSJ -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 GSJ -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后向匍匐茎和薯块富集。施用生物有机肥 GSJ -1显著降低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9.6%~74.9%,且改变了土壤中疮痂病病原菌原有的分布规律:从连作处理的根际多于非根际改变为生物有机肥 GSJ -1处理的根际少于非根际,且对疮痂病的防效达到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病原菌 生物有机肥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推荐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闵凡华 徐新朋 +5 位作者 何萍 王西亚 李庆飚 郭震 袁海龙 张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减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寒地水稻土壤及环境的影响,基于产量及上季肥料残效,依据养分专家系统(简称NE系统)在寒地水稻上进行智能化推荐施肥,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施肥量,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理论... 为了减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寒地水稻土壤及环境的影响,基于产量及上季肥料残效,依据养分专家系统(简称NE系统)在寒地水稻上进行智能化推荐施肥,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施肥量,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理论产量、实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肥料偏生产力。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FP)三大肥料(N-P_(2)O_(5)-K_(2)O)施用量161,59和106 kg·hm^(-2),智能化推荐(N-P_(2)O_(5)-K_(2)O)施肥量为151,56和69 kg·hm^(-2),减施氮、磷、钾纯用量分别为10,3和37 kg·hm^(-2)。各处理之间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因子、实际产量都存在一定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2的成熟期最早,为9月1日,与FP的相差2 d;处理3三大肥料的PFP都是最高的,分别为73.98,199.49和161.91 kg·kg^(-1),比FP的分别高8.86,21.78和63.00 kg·kg^(-1)。4个处理在减肥条件下均实现增产,处理3实际增产最高,产量达到11171.67 kg·hm^(-2),增产量686.73 kg·hm^(-2),增产率6.5%,各处理增产、肥料偏生产力高低顺序相一致。说明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养分专家系统 推荐施肥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赵青云 赵秋芳 +3 位作者 王辉 王华 庄辉发 朱自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540,共6页
【目的】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株长势弱,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严重制约了香草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本... 【目的】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株长势弱,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严重制约了香草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本文将枯草芽孢杆菌Y-IVI接种在有机肥上,生产了生物有机肥,并就该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调查施用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及其经固体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Y-IVI:3×108cfu/g)后,香草兰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状况,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方法研究了Y-IVI在香草兰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Y-IVI及BIO 4个月后,香草兰根际土壤Y-IVI数量仍可达到106cfu/g土,二者无显著差异,在处理OF和对照中未检测到菌株Y-IVI。施用生物有机肥香草兰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63.1%和59.4%,与不接种Y-IVI的有机肥处理(OF)相比,地上部干重显著提高了43.2%,根系干重提高了18%,差异不显著;施用Y-IVI菌液的处理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处理BIO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1.9%、88.9%和80.4%,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根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BIO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有机肥处理OF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41.9%和30.8%,根系直径与OF相比增加了10.1%,差异不显著;处理Y-IVI根系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25.5%,但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施用BIO及Y-IVI的处理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明显降低了52.2%和41.8%,施用有机肥OF的处理降低了10%,差异不显著。【结论】Y-IVI可稳定定殖于香草兰根际土壤对其生长起有益作用,含促生菌Y-IVI的生物有机肥料比单独使用促生菌菌液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连作生物障碍。施用生物有机肥料比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更有效地促进香草兰地上部及根系生长,因此,施用由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制得的生物有机肥是解决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和提高收益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根际促生菌 生物有机肥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期和施肥方式对蘘荷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翟彩娇 仇亮 +4 位作者 程玉静 王小秋 葛礼姣 刘水东 宋益民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198,共10页
为探究定植期和施肥方式对蘘荷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如东绿蘘荷为试材,设置两个定植期:1月16日(T1)和2月16日(T2);6种施肥处理:化肥减量20%+3000 kg·hm^(-2)生物有机肥(F1)、化肥减量20%+4500 kg·hm^(-2)生物有机肥(F2)... 为探究定植期和施肥方式对蘘荷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如东绿蘘荷为试材,设置两个定植期:1月16日(T1)和2月16日(T2);6种施肥处理:化肥减量20%+3000 kg·hm^(-2)生物有机肥(F1)、化肥减量20%+4500 kg·hm^(-2)生物有机肥(F2)、化肥减量20%+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F3)、化肥减量30%+3000 kg·hm^(-2)生物有机肥(F4)、化肥减量30%+4500 kg·hm^(-2)生物有机肥(F5)、化肥减量30%+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F6),以不施肥(CK)和常规施肥(CF)为对照;测定蘘荷的株高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定植期和施肥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定植期T1和T2下,F2和F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蘘荷植株生长、产量提高和品质形成,F2和F3处理比CF的增产率分别为9.53%、6.56%和14.28%、9.80%。与CF相比,在定植期T1下,F2和F3处理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2.99%和11.35%;总酚含量分别提高5.80%和15.05%;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5.04%和0.95%,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19.27%和16.48%,均差异显著;在定植期T2下,F2和F3处理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2.53%和6.39%;总酚含量分别提高24.55%和19.74%;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4.69%和14.19%,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16.70%和16.43%,且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同施肥处理下,定植期T1处理更有利于蘘荷植株的生长、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在T1和T2定植期处理下,F2和F3处理的经济效益均优于CF处理。与CF相比,F2处理的经济效益增收率分别为10.26%和15.45%;F3处理的经济效益增收率分别为6.26%和9.63%。对12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以T1F2处理效果最佳。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定植期T1结合化肥减量20%配施4500 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是实现蘘荷优质高产的最佳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蘘荷 定植期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减少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潜力与机制
11
作者 田伟 程梓伦 +4 位作者 周琪 冷熠 韩召强 王金阳 邹建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富含植物根际益生菌的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作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被广泛推广。然而,目前尚缺乏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影响的综合评估。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 富含植物根际益生菌的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作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被广泛推广。然而,目前尚缺乏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影响的综合评估。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潜在微生物驱动机制,以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CF;富含芽孢杆菌的生物有机肥,BOF;经过γ射线灭菌的BOF,MBOF)下N_(2)O排放特征、小白菜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BOF可减少42.25%的N_(2)O排放,同时增加15.52%的小白菜生物+量。而与BOF处理相比,MBOF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增加7.22%。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并提高了AOA-amoA+基因的丰度,BOF土壤中较低的NH4-N含量可能更有利于AOA主导氨氧化过程,导致单位N_(2)O-N排放的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与N_(2)O排放呈正相关,与nosZⅡ功能基因丰度呈负相关,BOF处理下N_(2)O低排放可能与细菌共生网络中以Patescibacteria为代表的关键物种丰度增加有关。此外,土壤芽孢杆菌丰度与(AOA+AOB+nirK+nirS)/nosZⅠ值呈负相关,BOF处理中较高丰度的芽孢杆菌可能通过改变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降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N_(2)O/N_(2)产物比。由此可见,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是一种兼具增产和减少N_(2)O排放的环境友好型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氧化亚氮 芽孢杆菌 温室蔬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改良柑橘园碱性土壤的效果
12
作者 邓素枫 杨水芝 +3 位作者 龙显耀 曹胜 曾斌 龚碧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4,共8页
为探究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对石灰岩沉积地碱性土壤柑橘园土壤、树体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明确配施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对碱性土壤柑橘园改良作用,提升碱性土壤柑橘园果实产量和品质,连续2年进行单施化肥(复合肥)、单施普通有机肥(腐熟厩肥)和化... 为探究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对石灰岩沉积地碱性土壤柑橘园土壤、树体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明确配施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对碱性土壤柑橘园改良作用,提升碱性土壤柑橘园果实产量和品质,连续2年进行单施化肥(复合肥)、单施普通有机肥(腐熟厩肥)和化肥配施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处理后,对土壤理化性质、树体营养状况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较,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后,土壤pH值由7.76显著降低至6.92,土壤有效铁含量由15.40 mg/kg显著增加至77.20 mg/kg,同时显著增加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及多种中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片钾、铁、硼含量,显著提升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皮厚、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果形指数、可食率、出汁率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小;叶片微量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较大;土壤pH值对树体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土壤 生物有机肥 柑橘 土壤改良 树体营养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杰 张晓艳 +1 位作者 严旭 孙宇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5-148,157,共5页
为明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汉麻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指标、干物质重、光合相关指标及花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盛花末期,F_(1)(90%化肥+10%生物有机肥)、F_(2... 为明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汉麻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指标、干物质重、光合相关指标及花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盛花末期,F_(1)(90%化肥+10%生物有机肥)、F_(2)(80%化肥+20%生物有机肥)和F 3(70%化肥+30%生物有机肥)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面积、根茎叶干物质重及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 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比CK(不施肥)、CK_(1)(化肥)、CK_(2)(生物有机肥)提高0.09%~404.83%;现蕾期至盛花末期,随着配施生物有机肥量的增加,汉麻的生长指标、根茎叶干重、光合相关指标及花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F_(2)比F_(1)、F 3提高2.02%~81.82%;盛花末期,F_(1),F_(2)和F_(3)的花叶产量比CK、CK_(1)、CK_(2)提高4.89%~216.07%,且F_(2)比F_(1)、F_(3)提高20.48%~36.98%。综合分析表明80%化肥(360 kg/hm^(2))配施20%(990 kg/hm^(2))生物有机肥促进了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生物有机肥 光合特性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大蒜与洋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楠 岳慧 +3 位作者 王光飞 陆超 马艳 仇美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为探索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大蒜和洋葱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CK),研究有机肥+秸秆腐解菌剂(OFT)、缓控肥(SRF)、生物有机肥(BOF)处理在化肥减施24%基础上对大蒜与洋葱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为探索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大蒜和洋葱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CK),研究有机肥+秸秆腐解菌剂(OFT)、缓控肥(SRF)、生物有机肥(BOF)处理在化肥减施24%基础上对大蒜与洋葱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OFT和BOF处理可以提高大蒜和洋葱鳞茎产量,分别提高了10.33%和22.38%。OFT和BOF处理有效提高大蒜和洋葱的可溶性糖含量,而OFT、SRF处理降低了硝酸盐含量。OFT处理土壤中外源促腐木霉菌定殖高,真菌数量高于其余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显著;BOF处理土壤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高于其余处理;SRF处理则略降低了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3种处理均削减了土壤过剩速效钾养分,同时提高了土壤中不足的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从经济效益角度而言,BOF处理大蒜和洋葱分别增收5076元·hm^(-2)和8884元·hm^(-2),其次为SRF处理,OFT处理增收最低。综上,3种处理均能在减施24%化肥的条件下实现增产增效,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洋葱 生物有机肥 秸秆腐解菌剂 缓控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温郁金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韦新航 周铨 +2 位作者 李亚妮 陈卫良 毛碧增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2-900,共9页
该研究以连续种植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用不同肥料对温郁金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的α多样性,增加Burkholderia-Cab... 该研究以连续种植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用不同肥料对温郁金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的α多样性,增加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不动杆菌属(Acidibacter)等有益菌、功能菌的丰度,降低镰刀菌属(Fusarium)、茎点霉属(Phoma)等病原真菌的丰度。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有益菌丰度、抑制病原菌富集、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减缓连作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生物有机肥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室内防效研究
16
作者 杨剑锋 李铁 +6 位作者 杨旭 王月胜 宋雪峰 单昱林 党媛玥 张键 赵君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旨在评估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与抗病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农业中作为病害防控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进行了生物有机肥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条件下对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及其对向日葵生长和抗病... 旨在评估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与抗病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农业中作为病害防控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进行了生物有机肥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条件下对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及其对向日葵生长和抗病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可显著降低向日葵黄萎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组减少14.57%,室内相对防效为28.54%。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促进了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将田间土与有机肥按50∶1比例混合后,向日葵出苗率提高8.67百分点,幼苗株高、茎粗和鲜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浓度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滤液对黄萎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发酵液稀释倍数增加而减弱;同时,有机肥挥发性物质能够显著抑制微菌核的形成。在防病机制方面,生物有机肥发酵滤液可通过刺激向日葵植株产生诱导抗性进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生理指标测定表明,发酵滤液诱导了活性氧(H2O2)爆发,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了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显著增强了向日葵的抗病性。研究揭示了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潜力及其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双重功能,为优化生物有机肥配方和提升农业生产中病害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黄萎病 生物有机肥 室内防效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菜促生型生物有机肥的筛选与评价
17
作者 李勋 王宇蕴 +3 位作者 李兰 窦梦玲 高江飞 徐智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7,共11页
为筛选出对香菜具有高效促生能力的生物有机肥。以香菜为研究对象,在等养分条件下设置化肥(CK)、有机肥(OF)、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BF1)、酿酒酵母生物有机肥(BF2)、毕赤酵母生物有机肥(BF3)5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施肥... 为筛选出对香菜具有高效促生能力的生物有机肥。以香菜为研究对象,在等养分条件下设置化肥(CK)、有机肥(OF)、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BF1)、酿酒酵母生物有机肥(BF2)、毕赤酵母生物有机肥(BF3)5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香菜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评价,筛选出促生效果最优的生物有机肥。与CK相比,BF1、BF2和BF3处理的香菜生物量、地上部鲜重及地下部鲜重分别显著增加13.12%~35.95%、16.36%~41.8%及4.74%~20.86%,其中以BF3处理的生物量最高;BF1、BF2和BF3处理显著提高香菜根系活力、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根直径及植株养分含量,有效促进香菜根系的生长分化及养分吸收。BF1、BF2和BF3处理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土壤电导率降低19.43%~24.02%、有机质增加44.20%~66.18%、碱解氮增加17.12%~28.17%、有效磷增加30.40%~48.83%、速效钾增加4.49%~9.27%,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8%~5.82%、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1.90%~30.25%、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21.71%~28.45%。冗余分析表明香菜根尖数和根表面积的改变是影响其生长及养分吸收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香菜生长特性的主成分分析,得出BF3处理的促生效果最好。BF1、BF2和BF3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及酶活性,提高香菜根系活力、改善根系形态、促进香菜生长;其中以BF3处理的促生效果最好,具有开发为优质促生型生物有机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促生型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和种植模式对饲用油菜与苏丹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李磊磊 李立军 +7 位作者 杨金虎 张艳丽 王佩佩 张宏杰 朱利华 赵国庆 刘小燕 红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共11页
【目的】探究生物有机肥和间作对饲用油菜、苏丹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内蒙古沿黄灌区饲草多样化种植和饲用作物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于2022-2023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进行,在不施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用量1500 ... 【目的】探究生物有机肥和间作对饲用油菜、苏丹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内蒙古沿黄灌区饲草多样化种植和饲用作物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于2022-2023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进行,在不施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用量1500 kg/hm^(2))2种施肥措施下,设置饲用油菜单作、苏丹草单作、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3种种植模式,比较不同处理间饲草产量(鲜草、干草及蛋白产量)和品质(粗蛋白含量、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可消化性干物质含量、干物质采食量及饲草相对饲用价值)的差异,计算土地当量比(LER)、拥挤系数及苏丹草相对于饲用油菜的竞争力。【结果】间作处理的苏丹草产量显著提高(P<0.05),饲用油菜产量小幅降低。间作能够降低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饲草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可消化性干物质含量,进而提高饲草相对饲用价值。生物有机肥能够提升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系统饲草的饲用品质,提高优势物种苏丹草的粗蛋白含量,从而提高间作系统饲草的蛋白产量。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说明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具有明显的土地利用优势。种间关系表明,苏丹草是间作系统中的优势物种,生物有机肥能够优化间作系统的种间竞争,从而提升饲草产量。【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和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可实现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适宜在内蒙古沿黄灌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间作 苏丹草 饲用油菜 内蒙古沿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调控下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翔 侯会静 +2 位作者 韩正砥 姚显紫 陶琴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2种灌溉模式(F:常规淹灌、C:控制灌溉)和3种施肥模式(A:全施化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C: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2种灌溉模式(F:常规淹灌、C:控制灌溉)和3种施肥模式(A:全施化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C: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化学氮肥提高了水稻的穗粒数及穗部干物质量,对水稻株高和叶绿素影响较小;与全施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产量及净收益均无显著差异;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略降低了水稻产量,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导致产投比显著下降。不同灌溉模式下,控制灌溉能抑制水稻的无效分蘖,但降低了水稻的株高和干物质量;与常规淹灌相比,控制灌溉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净收益,但产量略低于常规淹灌,差异并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控制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可以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条件下,避免化学氮肥的过量施用,保证了水稻生产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控制灌溉 水稻 生长指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施肥方案探究
20
作者 王晓民 赵树楠 +4 位作者 宗佳蓓 张英杰 刘燕燕 武才女 张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9,共9页
为探究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以山西太谷山药为试验材料,单施化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与化肥配施、液体微生物菌剂蘸根和冲施对山药出苗率、生长指标、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经济效益... 为探究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以山西太谷山药为试验材料,单施化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与化肥配施、液体微生物菌剂蘸根和冲施对山药出苗率、生长指标、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_(2)处理山药出苗率较CK提高0.26百分点;多糖含量、黏附性和蛋白质含量较CK分别增加0.24百分点、14.81%和2.39百分点;茎基腐病病情指数最低,防效为46.42%;产量、产值、利润分别较CK提高38.68%、42.53%和55.16%;根际土壤茎基腐病致病菌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最低,较CK降低3.98百分点。因此,在移栽前使用液体微生物菌剂浸泡种薯,基肥采用复合肥和30000 kg·hm^(-2)生物有机肥配施,在追肥期交替追施复合肥和液体微生物菌剂,是有效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 茎基腐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