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infrared emissivities of alkali metal doped ZnO powders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会会 黄云霞 +2 位作者 李智敏 姚银华 张淑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449-3455,共7页
Alkali metal(Li, Na, K) doped ZnO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and holding time. Effects of holding time and K sources on the infrared emissivity of ZnO were i... Alkali metal(Li, Na, K) doped ZnO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and holding time. Effects of holding time and K sources on the infrared emissivity of ZnO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UV-Vis absorption and infrared emiss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and an infrared emissometer, respectively. XRD patterns confirm the wurtzite structure of the as prepared samples with single phase. Smooth grain surfaces are detected in all doped ZnO samples, while ZnO:Li and ZnO:Na present the aggregation of grains. The redshifts in the optical band-gap are observed in K-, Na-, and Li-doped ZnO with the values 3.150, 3.144, and 3.142 eV. Due to better crystalline quality, ZnO:K shows a lower emissivity than others. The emissivity of K-doped ZnO decreases to the minimum value(0.804), at 1200 °C and holding 2 h. Compared with KNO3 as K source, K2CO3 doped ZnO has lower emiss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emissivity alkali metal crystalline quality optical band-gap zno powd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压敏电阻改性研究最新进展
2
作者 何俊佳 宋丽 +3 位作者 叶芝 周本正 姚澄锋 毛思博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10-4129,共20页
ZnO压敏电阻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源于晶界势垒结构,相关改性研究长期聚焦于配方优化、制备工艺改进、导电机理探索等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特高压输电、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工程的建设,电力系统对过电压防护水平及设备轻量化需求... ZnO压敏电阻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源于晶界势垒结构,相关改性研究长期聚焦于配方优化、制备工艺改进、导电机理探索等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特高压输电、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工程的建设,电力系统对过电压防护水平及设备轻量化需求显著提高,为ZnO压敏电阻的改性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ZnO压敏电阻的改性主要围绕两条技术路线展开:一是基于机械混粉的传统工艺优化,但受限于添加剂分散性差和晶界缺陷调控难度大,性能提升逐渐趋缓;二是基于包覆技术的新型粉体设计,通过表面功能层构建显著改善添加剂分散性和界面特性,为突破传统工艺局限提供了新的路径。该文系统梳理了机械混粉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同时综述了包覆技术在提升ZnO压敏电阻性能方面取得的最新探索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高性能ZnO压敏电阻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机械混粉 表面包覆 核壳结构合成 核壳结构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ZnO)/m(B_(2)O_(3))质量比对低熔点封接玻璃Bi_(2)O_(3)-B_(2)O_(3)-ZnO结构、性能与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康涛 熊春荣 +4 位作者 符有杰 蔡邦辉 魏曙光 李军葛 姜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1349,共9页
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性能要求,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铋系非晶无铅玻璃粉,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热膨胀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m(ZnO)/m(B_(2)O_(3))... 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性能要求,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铋系非晶无铅玻璃粉,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热膨胀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m(ZnO)/m(B_(2)O_(3))质量比对Bi_(2)O_(3)-B_(2)O_(3)-ZnO玻璃的网络结构、特征温度、热膨胀系数和封接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m(ZnO)/m(B_(2)O_(3))质量比可促进锌氧多面体由[ZnO_(4)]向[ZnO_(6)]转变,导致热膨胀系数降低,特征温度升高。当m(Bi_(2)O_(3))∶m(B_(2)O_(3))∶m(ZnO)质量比为80∶7∶13,玻璃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371℃)和膨胀软化温度T_(f)(401℃),热膨胀系数为9.3×10^(-6)℃^(-1),封接温度为450℃,可满足真空玻璃封接对低熔点封接玻璃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no)/m(B_(2)O_(3))质量比 特征温度 Bi_(2)O_(3)-B_(2)O_(3)-zno玻璃 真空玻璃 封接温度 封接玻璃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ZnO可见发射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宋国利 梁红 孙凯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488,共4页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 ,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 (PL)、X射线衍射谱 (XRD) ,给出了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 (TEM ) X射线衍射 (XRD)的结果表明 :纳米晶ZnO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 ,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 观察到二个荧...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 ,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 (PL)、X射线衍射谱 (XRD) ,给出了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 (TEM ) X射线衍射 (XRD)的结果表明 :纳米晶ZnO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 ,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 观察到二个荧光发射带 ,中心波长分别位于 398nm的紫带和 5 10nm的绿光带 发现随退火温度升高 ,粒径增大 ,紫带的峰值减弱、绿带的峰值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zno 可见发射 量子限域效应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取ZnO超细粉末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海平 谈定生 +1 位作者 韩月香 诸永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在 Triton X- 10 0 +正己醇 /环己烷 /水溶液 (硝酸锌 )体系 W/O微乳液中滴加氨水 ,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处理得到 Zn O超细粉末 ;用差热分析、X- Ray衍射和透射电镜对 Zn O微粉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乳化温度、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 在 Triton X- 10 0 +正己醇 /环己烷 /水溶液 (硝酸锌 )体系 W/O微乳液中滴加氨水 ,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处理得到 Zn O超细粉末 ;用差热分析、X- Ray衍射和透射电镜对 Zn O微粉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乳化温度、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之比及水相的性质对体系相图有影响 ;焙烧温度影响粒子的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超细粉末 氧化锌 制取 乳化温度 表面活性剂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粉体制备ZnO压敏电阻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方利 凌远兵 +1 位作者 李晋林 季幼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颗粒细、活性好的ZnO压敏电阻粉体,表征了粉体的性能.利用共沉淀粉体制备了α=50、压敏电压高、通流能力大的压敏电阻.与传统氧化物机械混合粉体制得的压敏电阻比较,共沉淀粉体获得的压敏电阻微观结构...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颗粒细、活性好的ZnO压敏电阻粉体,表征了粉体的性能.利用共沉淀粉体制备了α=50、压敏电压高、通流能力大的压敏电阻.与传统氧化物机械混合粉体制得的压敏电阻比较,共沉淀粉体获得的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粉体 压敏电阻 氧化锌陶瓷 压敏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热制备ZnO纳米粉 被引量:28
7
作者 朱勇 沈辉 +2 位作者 刘佩田 李宗全 吴希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大气中用激光束直接加热 Zn 靶制备 ZnO 纳米粉.结果表明,不同的激光能量密度制备出的 ZnO 纳米粉的形状结构不同.通常情况下颗粒相互粘连为链状;条件合适时可得弥散状粉粒;而高能量密度激光加热时可获得晶须结构粉粒.
关键词 纳米粉料 激光加热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磨湿法粉磨制备超细ZnO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方建强 张林进 +3 位作者 张方舒 叶旭初 章薇 朱孔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5-1051,共7页
以普通微米级ZnO(d50=12.33μm,d90=37.19μm)为原料,采用搅拌磨湿法粉磨工艺,制得超细ZnO(d50=2.91μm,d90=9.69μm)。研究了助磨剂用量、研磨时间、固含量等因素对浆料粒径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化条件:转速3000 r/min,固含量15%,聚乙二... 以普通微米级ZnO(d50=12.33μm,d90=37.19μm)为原料,采用搅拌磨湿法粉磨工艺,制得超细ZnO(d50=2.91μm,d90=9.69μm)。研究了助磨剂用量、研磨时间、固含量等因素对浆料粒径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化条件:转速3000 r/min,固含量15%,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加入量为0.5%,研磨时间25 min。以简化的BS模型进行了搅拌磨湿法粉磨ZnO的动力学研究,并通过选择函数和分布函数探讨了其粉碎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zno 湿法粉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合成ZnO纳米粉体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疆瑛 贾殿赠 陶明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98-599,603,共3页
采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制备出ZnO纳米粉体,并通过差热分析(DTA),热失重(TG)和红外光谱(IR)分析ZnO纳米粉体的合成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ZnO纳米粉体的相结构、形貌及大小。研究结果表明:400℃... 采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制备出ZnO纳米粉体,并通过差热分析(DTA),热失重(TG)和红外光谱(IR)分析ZnO纳米粉体的合成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ZnO纳米粉体的相结构、形貌及大小。研究结果表明:400℃,热分解2h,可得到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nm的ZnO纳米粉体,其相结构为闪锌矿结构。同时发现随着热分解温度的增加,晶粒尺寸缓慢长大。粉体粒子的团聚一般为软团聚,很容易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配合物 纳米粉体 合成 半导体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掺杂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粉体的研制与表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同江 焦永峰 +1 位作者 刘海峰 马国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3-737,共5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ZnO替代MgO掺杂的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粉体,通过红外辐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与表征,探讨了烧成温度、ZnO的掺杂量对其红外辐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成温度为1 380℃、ZnO的掺杂量为22....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ZnO替代MgO掺杂的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粉体,通过红外辐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与表征,探讨了烧成温度、ZnO的掺杂量对其红外辐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成温度为1 380℃、ZnO的掺杂量为22.5%(物质的量分数)时,所获得的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粉体为单一相晶体,结晶完全,红外辐射率达0.978;适量地掺杂ZnO替代MgO,可在结构中使Zn2+代替Mg2+,引起堇青石结构中的非对称性,从而提高堇青石的红外吸收能力和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掺杂 zno 红外辐射率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ZnO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桂香 谢明 +3 位作者 徐光亮 罗庆平 赖振宇 马寒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微波水热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波水热反应所得ZnO粉体性能的影响。结...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微波水热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波水热反应所得ZnO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对所制备粉体的粒度分布有重要影响。制备ZnO纳米粉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体系pH值为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ZnO粉体比表面积为18.53m2/g,平均粒度约为61nm,粒径分布狭窄,结晶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纳米粉体 微波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ZnO-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元华 袁方利 +1 位作者 黄淑兰 李晋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2+)以ZnCO3的形式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的30~95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2+)以ZnCO3的形式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的30~95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收紫外线的性能,发现在200~370nm的波段范围内,约90%以上的紫外线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复合粉体 纳米材料 氧化锌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物分解法制备ZnO微粉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振国 丁丁 +2 位作者 程虎民 马季铭 齐利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93-698,共6页
利用螯(络)合物分解法制备了ZnO微粉,选用的螯(络)合剂有氢氧化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巯基丙氨酸。实验结果表明,由于Zn-NH3络离子的稳定常数小,所得ZnO粒子直径大。
关键词 微粉粒子 螯合物分解法 氧化锌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合成掺杂ZnO粉体制备ZnO压敏电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桂香 徐光亮 罗庆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7,241,共5页
分别采用低温固相化学法和共沉淀法合成掺杂ZnO粉体,并用这两种粉体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制备了ZnO压敏电阻。借助XRD、SEM、TEM、BET等检测手段对粉体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XRD、SEM等手段对ZnO压敏陶瓷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两... 分别采用低温固相化学法和共沉淀法合成掺杂ZnO粉体,并用这两种粉体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制备了ZnO压敏电阻。借助XRD、SEM、TEM、BET等检测手段对粉体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XRD、SEM等手段对ZnO压敏陶瓷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方法制备的粉体及压敏电阻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固相化学法合成的粉体平均粒径为23.95 nm,用其制备ZnO压敏电阻的最佳烧结温度是1 080℃,其电位梯度为791.64 V/mm,非线性系数是24.36;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的粉体平均粒径为188 nm,用其制备ZnO压敏电阻的最佳烧结温度是1 130℃,其电位梯度为330.99 V/mm、非线性系数是19.70,低温固相化学法制备的ZnO压敏电阻性能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ZnO压敏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相化学法 共沉淀法 掺杂zno粉体 压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合成瓷料对ZnO压敏电阻的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费自豪 王志宏 +2 位作者 吴光劲 樊远鉴 杨光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4-27,共4页
用化学法掺杂合成的粉料制作成压敏电阻并作了电性能检测,发现其有高的电位梯度(290~500V/mm);在进行8/20μs模拟雷电冲击时发现其单位体积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能量,并有较小的V1mA变化率;用电子探针观测了其微观结构,发现其有均... 用化学法掺杂合成的粉料制作成压敏电阻并作了电性能检测,发现其有高的电位梯度(290~500V/mm);在进行8/20μs模拟雷电冲击时发现其单位体积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能量,并有较小的V1mA变化率;用电子探针观测了其微观结构,发现其有均匀细小的晶粒晶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掺杂合成 氧化锌 瓷料 压敏电阻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薄膜的粉靶溅射沉积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天柱 Kiyotaka Wasa +4 位作者 张淑仪 水修基 陈培狄 宋凤麒 王广厚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2-539,共8页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压电与光电材料,用粉靶代替常规的固体陶瓷靶溅射沉积ZnO薄膜,对基底的加热温度、溅射气压和氧气的混合比率等沉积条件对氧化锌薄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沉积在玻璃基片上的ZnO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压电与光电材料,用粉靶代替常规的固体陶瓷靶溅射沉积ZnO薄膜,对基底的加热温度、溅射气压和氧气的混合比率等沉积条件对氧化锌薄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沉积在玻璃基片上的ZnO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台阶仪的测量和分析比较,用粉靶溅射的ZnO薄膜具有很好的C轴长相和很窄的衍射峰半宽(0.2°~0.27°)。因为ZnO膜在C轴方向有很强的压电性,从而也说明了用粉靶溅射的ZnO薄膜具有很好的压电特性。分析和测量结果显示用粉靶溅射ZnO薄膜的最佳条件是:(1)基片加热温度为300~400℃。(2)氧气的混合含量为0.5~0.8.(3)溅射气压为1~2 Pa。得出了利用粉靶溅射制备的ZnO薄膜与用陶瓷靶制备同样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zno薄膜 粉靶溅射沉积 加热温度 溅射气压 压电性 半导体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超细粉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瑛 苏汉桥 +2 位作者 彭善堂 胡善洲 李志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B12期6-7,共2页
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ZnO超细粉,研究光照、粒径的改变对ZnO超细粉抗菌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zno超细粉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SnO_2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新友 邓悦欢 李晓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590,共5页
以SnCl4.5H2O、ZnNO3.6H2O、HCl、NaOH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ZnO/SnO2纳米复合催化剂粉体,以降解甲基橙溶液反应为模型,考察了不同比例ZnO/Sn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探讨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差热失重分析仪... 以SnCl4.5H2O、ZnNO3.6H2O、HCl、NaOH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ZnO/SnO2纳米复合催化剂粉体,以降解甲基橙溶液反应为模型,考察了不同比例ZnO/Sn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探讨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差热失重分析仪(TG/DSC)、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复合SnO2后,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其中以ZnO/SnO2在ZnO:SnO2=4:1的情况下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最优;热处理温度在650℃保温时间2h所得到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SnO2粉体 光催化 共沉淀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Al_2O_3混合粉体水基悬浮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宜华 熊惟皓 李晨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3-416,共4页
通过Zeta电位、粘度、沉降等测试,研究了添加剂含量、pH值、固含量和球磨时间对ZnO-Al2O3混合粉体水基悬浮液的稳定性、流动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9左右,聚丙烯酸添加质量分数为0.20%时,悬浮液粘度最低、稳定性最好.可制得... 通过Zeta电位、粘度、沉降等测试,研究了添加剂含量、pH值、固含量和球磨时间对ZnO-Al2O3混合粉体水基悬浮液的稳定性、流动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9左右,聚丙烯酸添加质量分数为0.20%时,悬浮液粘度最低、稳定性最好.可制得固相体积分数55%的悬浮液.聚乙二醇添加量的增加,使悬浮液粘度增大、稳定性下降.该实验条件下,球磨时间以40h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Al2O3混合粉体 聚丙烯酸 聚乙二醇 分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湿化学法制备电子材料用ZnO粉末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树高 王燕鸣 奉冬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53-57,共5页
本文研究用湿化学法——NH_3法改性ZnO粉末使之用于电子材料.用x-ray衍射分析和SEM分析方法确定了焙烧温度、球磨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用SEM分析、BET分析、粒度与粒度分布分析方法研究了改性前后ZnO粉末的赋... 本文研究用湿化学法——NH_3法改性ZnO粉末使之用于电子材料.用x-ray衍射分析和SEM分析方法确定了焙烧温度、球磨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用SEM分析、BET分析、粒度与粒度分布分析方法研究了改性前后ZnO粉末的赋存状态.压敏电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粉末可以制备出小电流性能很好的ZnO压敏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学法 氧化锌 粉末 电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