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虫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抗性水平鉴定
1
作者 熊梅 宋君 +4 位作者 魏超 李辉 杨强 代晓航 刘文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分别以转Cry1Ab基因和转Vip3Aa20基因的转基因玉米为供体,通过传统杂交育种的方式,将Cry1Ab基因和Vip3Aa20基因转入先达901玉米中,采用室内离体组织生物测定的方法来评价抗虫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 分别以转Cry1Ab基因和转Vip3Aa20基因的转基因玉米为供体,通过传统杂交育种的方式,将Cry1Ab基因和Vip3Aa20基因转入先达901玉米中,采用室内离体组织生物测定的方法来评价抗虫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源蛋白含量,生测结果与蛋白检测结果相互印证。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先达901在各时期各组织中均能稳定高剂量表达外源蛋白Cry1Ab和Vip3Aa20,且对草地贪夜蛾的致死作用强,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玉米 草地贪夜蛾 室内抗性鉴定 Cry1Ab蛋白 Vip3Aa2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OD试验方法与转子材料的延性断裂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包陈 蔡力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3-577,共5页
对国标GB/T 21143—2007和美标ASTM E1820-08a中的CTOD(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计算公式和阻力曲线评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柔度法完成汽轮机转子材料Cr2Ni2MoV钢的CTOD试验,并分别根据两个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对国标GB/T 21143—2007和美标ASTM E1820-08a中的CTOD(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计算公式和阻力曲线评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柔度法完成汽轮机转子材料Cr2Ni2MoV钢的CTOD试验,并分别根据两个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B/T 21143—2007中的CTOD计算公式和钝化线方程存在不合理的表达,对其进行相应修正;根据ASTM E1820-08a得到的CTOD值通常稍低于由GB/T 21143—2007得到的结果;钝化线方程的选取对启裂CTOD临界值的确定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尖张开位移(CtoD) 测试标准 阻力曲线评定 钝化线 汽轮机转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器件的抗冲击性能仿真、试验与评估
3
作者 赵建华 丁先威 +1 位作者 初珠立 郭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14,共6页
通过建立螺栓预紧力下冲击仿真建模、液压双波冲击试验、动静态一体自动化测试和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IGBT器件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螺栓预紧力4900 N和脉宽10 ms、峰值100 g加速度三角波下,IGBT基板最大等效应力约为70.6... 通过建立螺栓预紧力下冲击仿真建模、液压双波冲击试验、动静态一体自动化测试和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IGBT器件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螺栓预紧力4900 N和脉宽10 ms、峰值100 g加速度三角波下,IGBT基板最大等效应力约为70.6 MPa左右,最大等效应变约为0.2μm,散热器最大等效应力约为105.7 MPa,最大等效应变约为0.8μm,螺栓仿真结果最大等效应力值约为560 MPa,小于螺栓的屈服极限640 MPa。在液压双波冲击台架谱速度5 m/s的冲击后,IGBT基板及散热器表面均保持完好;经动静态一体自动化测试检验分析,其电性能参数正常;经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检验分析,没有发现孔洞变大、裂纹、焊点破坏等现象。研究表明,IGBT器件内部构造具有高抗冲击性能;在设计和安装使用IGBT等典型元器件过程中,应考虑到螺栓预紧力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抗冲击 仿真建模 冲击试验 检验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中润 梁李宏 +2 位作者 黄伟坚 王金辉 黄海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结果表明:CP63-36和FL30的抗虫性最弱,均为高感品系,大面积推广种植时应注意茶角盲蝽的防治;HL2-13也有较强的抗虫性(中抗);GA63的抗虫性较弱(感虫);HL2-21对茶角盲蝽的抗... 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结果表明:CP63-36和FL30的抗虫性最弱,均为高感品系,大面积推广种植时应注意茶角盲蝽的防治;HL2-13也有较强的抗虫性(中抗);GA63的抗虫性较弱(感虫);HL2-21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最强,为高抗品系,可作为抗茶角盲蝽的优良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 茶角盲蝽 蝽害指数 抗虫性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板抗凹性评价体系及试验机系统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东升 周贤宾 +1 位作者 吕晓东 汪承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7-470,共4页
抗凹性是评价汽车板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立了汽车板抗凹性评价体系 ,并从试验原理、试件制备以及评估参数等方面作了系统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 ,开发了基于微机控制的专用抗凹性试验机系统 ,详细介绍了试验机构成、测控系统以及加... 抗凹性是评价汽车板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立了汽车板抗凹性评价体系 ,并从试验原理、试件制备以及评估参数等方面作了系统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 ,开发了基于微机控制的专用抗凹性试验机系统 ,详细介绍了试验机构成、测控系统以及加载系统 .应用表明试验结果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评价 试验机 抗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永芳 高宝嘉 +1 位作者 郑均宝 张炬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利用树上套笼接虫方法 ,对 18个转Bt基因和凝集素基因的 74 1杨无性系进行了抗桑天牛特性鉴定 ,初步确定了P10、CC11、CC2 5、CC5 3等 4个抗天牛无性系和 1个轻感天牛无性系P2 2。
关键词 转基因741杨 桑天牛 抗性鉴定 BT基因 凝集素基因 树上套笼接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接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3 位作者 苗世龙 高瑞桐 藤本吉幸 韩一凡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4-580,共7页
1995~1996年,对美洲黑杨树上套笼接虫、室内离体接虫和网室接虫三种人工接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天牛刻槽数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天牛刻槽产卵与杨树的抗虫性无关,可用来进行人工接虫方... 1995~1996年,对美洲黑杨树上套笼接虫、室内离体接虫和网室接虫三种人工接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天牛刻槽数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天牛刻槽产卵与杨树的抗虫性无关,可用来进行人工接虫方法的比较,孵化幼虫数和越冬后存活幼虫数是评价杨树抗虫性大小的标准。树上套笼接虫不受树木的胸径大小影响,成本较低,能够早期鉴定林木的抗虫性,是一套经济、有效、科学的杨树人工接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人工接虫 光肩星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中Bt蛋白的时空表达及抗性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红炜 李凡 +3 位作者 高瑞 徐晓辉 杨淑珂 路兴波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双抗505-12-5中外源Bt蛋白时空表达规律,对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亚洲玉米螟、黏虫和棉铃虫的抗性进行鉴定,为转基因玉米双抗505-12-5的商业化推广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Bt蛋白时... 【目的】探讨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双抗505-12-5中外源Bt蛋白时空表达规律,对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亚洲玉米螟、黏虫和棉铃虫的抗性进行鉴定,为转基因玉米双抗505-12-5的商业化推广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Bt蛋白时空表达规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田间抗虫性和室内抗虫性鉴定分别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离体组织生测方法。【结果】在玉米6~8叶期,Bt含量表现为根>心叶>茎,分别为517.3、453.8和312.8 ng·g^(-1);大喇叭口期,Bt含量表现为心叶>根>茎,分别为353.3、281.3和232.9 ng·g^(-1);吐丝期,Bt含量表现为心叶>根>茎,分别为188.9、114.1和53.6 ng·g^(-1);乳熟期,根、茎和心叶含量相当,分别为178.0、160.3和185.4 ng·g^(-1);繁殖器官中Bt蛋白含量表现为籽粒>花丝>花粉>雄穗,分别为181.3、100.1、95.0和79.8 ng·g^(-1)。室内抗虫性鉴定表明,转基因玉米双抗505-12-5心叶饲喂黏虫24 h,幼虫死亡率低,但48 h后达98.21%;双抗505-12-5心叶、花丝和籽粒饲喂玉米螟,24 h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7.37%、100%、100%;双抗505-12-5花丝饲喂棉铃虫,24 h幼虫死亡率达80.18%,48 h死亡率为92.45%。田间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双抗505-12-5在心叶期和雌穗期对玉米螟、心叶期对黏虫、雌穗期对棉铃虫的抗性均达高抗水平。【结论】转基因玉米双抗505-12-5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中均能表达Bt蛋白,尤其在鳞翅目害虫为害的主要时期6~8叶期和吐丝期及乳熟期,易受害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较高。转基因玉米双抗505-12-5田间及室内对3种鳞翅目害虫均表现了显著的抗性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蛋白 时空表达 鳞翅目害虫 室内抗虫性 田间抗虫性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1 Ab转基因水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抗虫性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戴正元 李爱宏 +2 位作者 张洪熙 左示敏 舒庆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47-150,共4页
以携带Cry1Ab基因的"克螟稻"为抗虫供体亲本,将目标基因转导到优良恢复系"R6547"、"R818"中,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良好的杂种优势水平,克服了"克螟稻"在常规粳稻育种实践中常出现的农艺性状差... 以携带Cry1Ab基因的"克螟稻"为抗虫供体亲本,将目标基因转导到优良恢复系"R6547"、"R818"中,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良好的杂种优势水平,克服了"克螟稻"在常规粳稻育种实践中常出现的农艺性状差、前期生长势弱的缺陷。可溶性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目标基因在杂交稻中仍能高水平的表达,并在人工接虫和自然发生条件下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优良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ylAb基因 恢复系 杂种优势 抗虫供体 抗虫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正反交组合F_1代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仁祥 周仲华 +1 位作者 陈金湘 卢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美国抗虫棉品种A1~A6为父本,国内常规棉品种B7~B12为母本,得到正交组合36个;以B系列为父本,A系列为母本,得到反交组合36个。2002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4个实验点进行组合F1代产量、纤维品质、抗虫性等性...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美国抗虫棉品种A1~A6为父本,国内常规棉品种B7~B12为母本,得到正交组合36个;以B系列为父本,A系列为母本,得到反交组合36个。2002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4个实验点进行组合F1代产量、纤维品质、抗虫性等性状的正反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纤维品质在正反交间无差异,棉花纤维品质性状遗传为非细胞质遗传;无论是子棉产量还是皮棉产量,抗虫杂交棉正、反交F1代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在构成产量的各个因子中,铃重在正反交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抗虫性方面看,正交组合的抗虫性稍好,其中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正反交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纤维品质 产量 抗虫性 正交 反交 配对样本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璐璐 陈浩梁 +1 位作者 谢明惠 苏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2053-2055,共3页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昆虫体内神经传导的一种关键酶,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重要作用靶标。介绍了昆虫AChE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分别从昆虫AChE的分子特性、ace基因、昆虫抗药性和农药残留检测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昆虫...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昆虫体内神经传导的一种关键酶,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重要作用靶标。介绍了昆虫AChE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分别从昆虫AChE的分子特性、ace基因、昆虫抗药性和农药残留检测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昆虫AChE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乙酰胆碱酯酶 ACE基因 抗药性 农药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彩色棉对棉蚜抗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冬梅 胡守江 +6 位作者 姚正培 李建平 刘清明 王玉珍 焦明钰 李仁敬 田颖川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将已获得的抗棉铃虫、蚜虫转基因 (Bt GNA)彩色棉纯合品 (株 )系进行了棉蚜抗性评价 ,包括罩笼接蚜试验和田间自然感蚜。结果表明 ,在天彩科技园 ,罩笼内抗虫转基因彩色棉蚜害指数减退率分别比受体对照品种减少 2 1 7%~ 30 43%,蚜... 将已获得的抗棉铃虫、蚜虫转基因 (Bt GNA)彩色棉纯合品 (株 )系进行了棉蚜抗性评价 ,包括罩笼接蚜试验和田间自然感蚜。结果表明 ,在天彩科技园 ,罩笼内抗虫转基因彩色棉蚜害指数减退率分别比受体对照品种减少 2 1 7%~ 30 43%,蚜体变小 ,蚜重减轻 ;罩笼外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比对照略有下降 ,蚜害指数减退率在 - 1 4 2 9%~ 5 4 1 6%之间。在卡尔墩彩色棉试验基地 ,在罩笼内抗虫转基因彩色棉蚜害指数减退率为 - 33 33%~ 5 8 34%;罩笼外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比对照略有下降 ,蚜害指数减退率在 - 2 7 76%~ 40 0 0 %之间。不同品种间棉蚜抗性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彩色棉 抗虫 转基因 卷叶 抗性评价 对照品种 受体 比对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甘蔗抗虫性及重要经济、农艺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勇生 翁丽星 +8 位作者 劳方业 邓海华 汪联辉 齐永文 沈万宽 刘福业 吴文龙 符成 陈健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81,共6页
为评价转Bt基因甘蔗的抗虫性,对6份转Bt甘蔗品系(Y2、Y3、Y4、T1、T2和T3)进行室内抗虫性鉴定实验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抗虫性评价。结果表明,室内人工抗虫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感染结果大体吻合,各参试材料在两个试验点的抗虫性表现基本一... 为评价转Bt基因甘蔗的抗虫性,对6份转Bt甘蔗品系(Y2、Y3、Y4、T1、T2和T3)进行室内抗虫性鉴定实验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抗虫性评价。结果表明,室内人工抗虫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感染结果大体吻合,各参试材料在两个试验点的抗虫性表现基本一致,Bt基因表达稳定,所有参试品系抗虫性均明显比相应的供体品种强,其中Y4和T2的抗性最强,T3相对较弱;在经济性状方面,Y3、Y4和T3的蔗茎产量、含糖量与其供体品种‘新台糖16号’相当,但甘蔗蔗糖含量较低;T2的甘蔗蔗糖含量则超过其供体品种‘新台糖16号’,但农艺性状较差,茎产量和含糖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甘蔗 抗虫性 产量 蔗糖含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表面渗锌防腐新技术试验评价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石卫国 杜贵林 +5 位作者 陈圣乾 刘成 秦立高 张炬 张国庆 姜蓓蓓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海上油田时常出现紧固件锈蚀后无法拆卸的情况,既给设备维护、更换造成极大不便,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开展了螺栓表面渗锌防腐新技术试验评价与应用,结果表明,经过渗锌工艺处理后的螺栓,其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在海洋... 海上油田时常出现紧固件锈蚀后无法拆卸的情况,既给设备维护、更换造成极大不便,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开展了螺栓表面渗锌防腐新技术试验评价与应用,结果表明,经过渗锌工艺处理后的螺栓,其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目前该项新技术已在我国海上油田22个项目进行了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渗锌 试验评价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楸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2
15
作者 董蕾 陈博 +2 位作者 李吉跃 王军辉 谢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5,共6页
利用盆栽方法进行干旱胁迫,对于5个楸树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测定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厚、角质层厚、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气孔特征)、生理和生物量(根冠比、耗水速率、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利用盆栽方法进行干旱胁迫,对于5个楸树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测定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厚、角质层厚、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气孔特征)、生理和生物量(根冠比、耗水速率、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叶水势)等15个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楸树无性系抗旱性相关的15个指标归纳为3个主成分,在3个主成分中筛选出叶片厚、栅栏组织、气孔密度和叶片脯氨酸含量等4个指标与楸树抗旱性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对5个楸树无性系抗旱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楸树无性系抗旱性从强到弱排序为:7080(0.678 4)>1-3(0.524 2)>004-1(0.221 6)>015-1(0.207 0)>1-4(0.10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无性系 盆栽 干旱胁迫 抗旱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脊胸天牛的抗虫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中润 梁李宏 +2 位作者 黄伟坚 王金辉 黄海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6,100,共6页
[目的]明确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脊胸天牛的抗虫性,为脊胸天牛的综合治理和腰果抗虫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龄腰果无性系果园,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调查腰果品系CP63-36、FL30、GA63、HL2-13、和HL2-21的脊胸天牛田间发生为害情况,分析其... [目的]明确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脊胸天牛的抗虫性,为脊胸天牛的综合治理和腰果抗虫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龄腰果无性系果园,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调查腰果品系CP63-36、FL30、GA63、HL2-13、和HL2-21的脊胸天牛田间发生为害情况,分析其对脊胸天牛的抗虫性。[结果]腰果品系CP63-36对脊胸天牛最敏感,其蛀害指数为90.00%,为高感品系。其次为对照腰果品系FL30,其蛀害指数为77.50%。腰果品系HL2-21(44.17%)和GA63(40.00%)的蛀害指数相似,均为中抗品系。腰果品系HL2-13的蛀害指数最低(22.50%),为高抗品系。[结论]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脊胸天牛的抗虫性从高到低为HL2-13>GA63>HL2-21>FL30(对照)>CP6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 脊胸天牛 蛀害指数 抗虫性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甘蓝、花椰菜的抗虫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仲贤 徐悌惟 +3 位作者 卫志明 徐淑平 黄健秋 薛红卫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0-14,共5页
1997~ 1999年对甘蓝、花椰菜转Bt抗虫基因R0 代及R1代植株离体叶片进行了抗虫检测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小菜蛾 1龄幼虫 ,每9cm圆形叶片接种 2 0条 ,在 2 0~ 2 2℃培养 5~6d ,以校正死亡率和叶片损害程度综合评估抗虫性 ,可取得有... 1997~ 1999年对甘蓝、花椰菜转Bt抗虫基因R0 代及R1代植株离体叶片进行了抗虫检测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小菜蛾 1龄幼虫 ,每9cm圆形叶片接种 2 0条 ,在 2 0~ 2 2℃培养 5~6d ,以校正死亡率和叶片损害程度综合评估抗虫性 ,可取得有效的结果 ,此检测方法比较简便 ,可用于单株抗虫性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花椰菜 小菜蛾 抗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国家和省(市)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白丽 李凯 +5 位作者 陈应志 智海剑 盖钧镒 杨清华 杨华 李海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9,共4页
对2003—2005年参加国家及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大豆区域试验的162个品种,在分别接种我国大豆主产区6个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SC-8、SC-11、SC-12、SC-13和SC-17情况下,对其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冀B04-3、潍豆6号、BN101、... 对2003—2005年参加国家及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大豆区域试验的162个品种,在分别接种我国大豆主产区6个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SC-8、SC-11、SC-12、SC-13和SC-17情况下,对其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冀B04-3、潍豆6号、BN101、恒盛一号、滨豆95-20、中品02-046、东大2号和东大4号8个品种对6个株系表现抗侵染,占参试品种总数的4.94%;油春01-32、贡豆114-1、中豆32、冀G04-85、中作00-683、科02-17和中品661对5个株系表现抗侵染,占参试品种总数的4.32%;另外,分别有6个和8个品种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作01-03、蒙89-52、山宁11号、京黄03-5、承豆7号和南豆99对6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不仅可直接用于生产,也可用作抗SMV育种的抗源。研究还显示,参试材料中无症状和高抗品种约占37%,高感类型占23.5%,其余为中间型。来自于黄淮海大豆产区的品种一般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区域试验 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流行株系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电阻率的评价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凤梅 李建平 +2 位作者 陈聪慧 张正龙 孙银洁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通过对QJ3074—1998中的测试原理和测试夹具的改进,提高了四探针法线材电阻率测试仪的测试精度并拓宽了测试范围,获得了试验验证。通过试样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及试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试验,系统评价表征了各种碳纤维的电阻率,为... 通过对QJ3074—1998中的测试原理和测试夹具的改进,提高了四探针法线材电阻率测试仪的测试精度并拓宽了测试范围,获得了试验验证。通过试样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及试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试验,系统评价表征了各种碳纤维的电阻率,为建立碳纤维电阻率测试方法标准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电阻率 测试方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被引量:34
20
作者 智海剑 盖钧镒 +5 位作者 陈应志 廖琴 郭东全 王延伟 李凯 李海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4,共6页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 —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 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新大豆区试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